质量与产量的抉择
如何处理产品产量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产品产量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数量是钱,质量是命,宁可丢钱,不可丢命”,这是我们公司的质量观念,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去控制产品的品质?很多时候在产品的产量与产品的质量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出选择?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多的时候都是生产大于质量,产品的质量在为产品的产量做让步。
就像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品控部多次提出改进意见,而生产车间并没有对产品的品质进行改善。
表面上生产车间是在为公司减少生产成本,但事实上在无行之中已经为公司造成了很大影响。
在产品的品质管理方面,我们应该从公司的高层抓起。
只有公司的高层在关注产品的质量问题,中层管理人员才能够重视产品的质量管控,从而带动员工去做好产品的质量。
质量问题无大小。
如果说产品出现了小的质量问题,而公司的高层主管认为这是一个小问题,不会给公司造成大的问题,将就着生产,那么公司的中层主管就不会重视这个问题,那么底下的班长和工人又会怎么做呢?可想而知他们更会把质量问题不当一回事。
有句管理名言说的好:“态度决定一切”。
往往好的态度能给企业发达昌盛,坏的态度能使企业倒退衰亡。
今年我们喊的是管理升级年,怎样才能使企业真正达到管理升级年那么必须端正态度,要从高层到基层到班长最后再到工人。
管理者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不要坐阵后方,把高层管理理念以身作则带领自己员工真正的贯穿下去,重视员工,关心员工,使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充满激情,充满活力,正是因为有这些员工才使一个企业充满生命,他们才是一个企业公司永不枯竭的基因.通过这几年观察对底下工人闲聊,给他们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时,他们也认同质量重要性。
但就是执行力问题,他们也想及时把质量控制在萌芽的状态,但一遇到质量和效益发生冲突时,我们中层往往是对自己工人说:没事这一点质量问题怕什么,要是这样就更换配件那么我们效益从那里来。
如果中层管理态度都这样底下去工人就把质量问题扩大话。
即使问题再大一点也不会放在心上,反正当头的都这样说,我们干活我们怕什么。
辩论赛产量比质量更重要资料准备100523

正方问题准备1.几百元钱的茅台酒,质量虽好,月产量却不满100瓶!与10元钱一瓶的普通白酒,月产量上万上亿瓶!满足大众需求!请问哪一种能给公司带来最大的利润……2.现在公司上下在大力的降低异常工时,不就是为了提升产量吗?3.何老板讲:我们要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美的,也就是五年后,集团的销售收入将达到2000亿,试问此种规模的增长,只要质量不要产量可以做到吗?4.皮之将亡,毛之焉附?质量是附着在产品上的,没有产品(服务)那里来的质量的概念。
5.那对方辩友如何解释一些奢侈品牌,如卡迪亚、ZARA,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已扩大产量走亲民路线6.如何看待军工企业为了生存纷纷转生产民用产品?(就是要增大产量,只有一定的量,企业才能生存下去)7.8.我们的OEM厂福特恩市场维修率中有1.63%,而我们的市场维修率却达到了2.59%,其质量比我们好,但你能说他比美的更大更强吗?9.房价暴涨,一个重要原因是房源不足,因产量不足甚至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越来越强,难道对方辩友还说产量不重要吗?10.美的近期建了很多新工业园,难道不是为了提高产量吗?11.如何理解美的的愿景“做世界的美的”?(让世界上更多人享受到美的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就要依靠产量。
)12.注塑车间的产量是如何计算的?(肯定是不包含不合格品数量的)13.如何理解甄总裁所说的“饮水机公司最关键的问题是做大规模?”14.如何理解黄执总所说的“我们公司最迫切的任务是发展,是做大规模”?15.如何理解美的集团成功之道最关键的是:大规模制造、大规模分销“?16.沃尔沃以质量著称,比亚迪以产量著称,而是沃尔沃被收购,比亚迪却将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17.查阅5月18日的总装车间日报表,清楚的写明:当日总装车间产量****,维修机数量*****,产量的数据是不包含维修机的数量的。
反方问题准备:1.质量当然更重要,比如三鹿奶粉,答:三鹿奶粉事件是不法分子利用检测方法的漏洞钻了空子,其本质是道德问题、是社会责任问题。
质量比产量重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在现代国际社会,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上。
世界著名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始终围绕产品质量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一主题,改善经营管理,发展新技术,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
(1)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运用西格玛公式控制产品质量。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80年代中期将西格玛管理公式应用到质量管理之中。
西格玛是一个统计学符号:标准偏差值。
把这一概念应用到质量管理上就成了:西格玛指标越高,则达到质量标准的产品所占比例越高或次品所占比例越低。
例如,假设公司要生产1mm厚的锡盘,误差不能超过0.1mm,再假定有95%的锡盘达到了这个标准,按常理说已经很不错了,但却只达到2个西格玛,即每100万个锡盘中有4.5个厚度误差超过了0.1毫米,而要达到6个西格玛,不达标的锡盘只能有3.4个,这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质量管理上的巨大飞跃。
目前摩托罗拉质量管理已达到6个西格玛,也就是说它们生产的每100万个产品只仅有几个次品。
实行6个西格玛管理方式的关键是收集两种信息:即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公司产品的构成。
第一项工作一般是通过调查来完成;第二项工作则需要把一个组织的工作分解为具体的过程,然后再测定每一过程的残次率。
摩托罗拉公司在应用西格玛管理公式中,先培训一批工人骨干,教给他们先进的统计技术,然后再由这些工人把这种管理方式推广到整个公司。
西格玛管理公式使摩托罗拉质量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是通过检查最终产品来测定产品质量,而西格玛管理公式旨在控制整个生产过程。
用企业管理的术语来讲,实行西格玛管理意味着从“可接受的管理水平”上升到“统计过程控制”的水平上。
摩托罗拉产品是由成百上千个元件构成的,把质量控制的焦点从最终产品转向整个生产过程,大大减少了次品数量,提高了电子产品的精度要求。
(2)杜邦公司的 1%= 100%质量管理公式。
在杜邦公司的高层决策和经营人员中,流传着一个公式:1%=100%。
产量与品质

产量与品质很多人认为,产量与品质原本就是矛盾的,要完成产量可能就不能保证品质,要保证品质就可能完不成产量。
对此,我不以为然。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作为一名生产管理人员,我深感:如果产品不能符合品质标准,不能满足顾客的品质要求,那么生产再多数量的产品也是徒劳的。
不仅不能给公司创造利润,反而要额外增加返工、返修的人工和材料投入,严重的还可能报废,因而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品质损失和信誉损失。
当然,产品的品质也并不是越高越好,越严越好。
如果这样要求品质,那么对公司而言,也是一种浪费,品质过剩的浪费,由此带来人、財、物的浪费。
我认为,产品品质首先要符合现有的质量标准,能够让顾客满意,这是最基本的质量态度。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公司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机器设备和品质管理上较为先进,能够不影响正常的成本投入下,那么可以适度的提高产品品质,以超出顾客的期望,进一步赢得顾客的信赖。
所以,我总的认为:品质优先,产量达标。
即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生产目标,在不影响生产目标达成的情况下不断提高产品品质。
那么,如何实现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况。
我觉得:首先,生产人员自身要熟悉和掌握好每道工序的品质标准,只有每个过程把好关了,才能保证最后的成品品质符合标准;要持续教育培训作业员的作业方法、技能,增加作业熟练度,避免出错,提高品质;优化生产物流方式、备料速度,减少不必要的工时浪费,合理安排作业员,让他们发挥自身的技能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作为产品、工艺、设备和品质管理人员,要不断地优化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设备功能和品质检验,持续地提高品质水平和生产效率。
唯有如此,才能让产量和品质得到同步提高、螺旋上升。
如何把握产量和质量的关系

如何把握产量和质量的关系产量是用来度量生产效率的指标。
生产效率包括两个部分:有效益的生产效率和无效益的生产效率,有效益的生产效率体现的是生产的质量,无效益的生产效率体现的是生产的浪费。
生产管理质量第一这是个意识,往往在生产时生产出大量不良品,一旦出货紧张就特采放行;我们经常讲精益求精,首先要从设计开始,以后的生产时产品的检验、人员的操作等来提高产量,需环环相扣,好的质量管理生产出更多的合格产品;质量和产量相辅相成,做好质量才有产量,一味的追求质量,那么没有产量也是枉然!提升产品设计的质量、工艺设计的质量、设备及其维护保养的质量、工业工程(IE)管理的质量、来料的质量、操作人员的技能等都可以提高有效益的生产效率,这种状况下,产量是质量的结果,即高质量导致高产量,低质量导致低产量。
生产管理另一情形就是因上述因素的质量不良造成生产输入的错误,如按不合格的设计组织生产、容忍使用不良材料等(对于计件制的生产管理,生产部门为了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宁愿使用不良来料生产不合格品也不愿停线,对他们来说,停线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不良材料是哪些急功近利的管理者批准的,这样的事情多了,企业关门只是迟早的事),这种情况下生产的效率越高,浪费就越大,高产出意味着高浪费。
生管物控网所以产量包括良品的产量和不良品的产量,如果简单地问产量和质量哪个更重要就成了一个是是而非的问题了。
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越高,其产出的良品产量就越多。
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差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生产效率低,生产不出来,没有产量;一是虽有产出,但产出的是不良品,这时生产的效率越高,产出的不良品就越多。
归根结底,质量与产量互为因果关系,即质量越高、越好,有效益的生产效率就越高,良品产量越高;质量越低、越差,有效益的生产效率就越低和/或无效益的生产效率就越高,这时良品产量低,不良品产量高。
大中小质量与产量的关系质量与产量的关系目前全球经济衰退,服装企业面临诸多问题:配额保护时代的结束,人民币升值,东南亚和世界其它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崛起,加上原材料、工人工资和各种运营成本的大幅上升. 终端市场的价格砍杀,导致工厂的利润己日渐微薄甚至零利润。
质量是“命” 产量是“救命的钱”

Quality is "life" ,output is "life-saving money"质量是“命”,特别是医疗仪器制造公司的生命。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追求产量和效益,造成诊断仪器的误诊,延误治疗,很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这对我们公司的管理者和员工来说,是对生命的漠视,也关系到公司的“命”。
产量是“救命的钱”,产量上不去,就没有钱去扩大再生产,就不能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也不可能产生规模效益,公司也就不可能做强做大,一个高成本低产出的公司,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公司加入PE大家庭,提升产品知名度,但从实质上提升产量和质量还远远不够,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产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位员工面前的重要问题,我很希望公司的质量简报成为员工交流思想畅谈自己观点的平台。
在我们日常生产和工作中,管理者和员工在处理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时存在着不一致的观点,如牺牲质量保产量说白了就是“要钱不要命”,这是拿公司的“生命”做赌注,拿员工的“饭碗”开玩笑。
如唯质量无视产量,对产品吹毛求疵进行毫无意义的返工、收集一些毫无意义资料、增加一些客户不需要的精度,简单的东西去人为复杂化,这就浪费了公司的人力、物力和保贵时间。
因此我们必须权衡产量与质量的关系,就生产部来说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1. 追求产品质量,在市场上进行质量竞争时,我们必须追求产品质量,用心、用全力做好每一个产品局部的环节。
(1)坚持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图纸的装配基准及技术要求装配。
(2)每周工作会议传达公司有关质量的要求,总结一周质量情况等。
(3)组织员工预想预查预改将仪器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
2. 重视产品产量,没有产量谈不上质量,产量低下造成效益低下,又好又快完成生产任务是主要目标。
(1)制度保障生产,制定劳动纪律。
(2)流程促生产,使生产能够有序运行。
(3)加强执行和监督,保证生产制度工作流程的落实。
(4)选择最合适的批量。
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张崇庆一个企业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取决于管理者对市场的产品定位。
现如今我们在很多的企业会听到很多这样的话,先把货发了,客户急需要这个产品,还有就是为了达到每日所定的产量和效率可能就会忽略了质量的重要。
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产量即使出现了质量问题,可还是有些人说先把产品做出来,有问题需要返工我们就返工。
但这返工的费用是高昂的,大家有没有算过。
生产过程中,追求产量,质量就不行;质量抓得严,产量又上不去。
那么我们就来谈谈质量与产量之间关系。
什么是产量?产量一般是指人或机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它是用来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指标。
企业的生产效率包括两个方面:即有效益的生产效率和无效益的生产效率,有效益的生产效率体现的是生产的质量,无效益的生产效率体现的是生产的浪费。
什么是质量?质量是指在商品经济范畴,企业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制造、检测、计量、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等全程的必要的信息披露。
在质量的范畴内,每个企业对企业的产品、过程、体系都可以提出要求。
产品、过程、体系都具有固有特性,所以,质量不仅指产品的质量,也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产品质量除了含有实物产品之外,还含有无形产品质量,即服务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也是质量。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莫公司生产过程中需要一批钢材。
有A、B两家公司报价。
A公司的钢材尺寸是国标+0.2,价格低廉,B公司的钢材尺寸是国际+0.3,价格相对较高。
于是莫公司出于经济考虑购买了A公司的产品。
但在使用过程中,A公司的钢材经常会损坏模具。
莫公司在生产期间更换了几次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担耽了交货时间。
于是他们投诉了A公司,转而从B公司采购钢材。
而B公司的钢材在使用过程中非常的顺利。
而A公司收到投诉也很委屈:我们的产品比国标还要高+0,2,为什么说我们的产品有问题呢?其实这里面就提到了质量的另一个层次:质量就是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能让顾客使用并能让顾客创造出他的最大价值,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对象顾客的要求。
辩论赛产量比质量更重要资料准备100520

1.几百元钱的茅台酒,质量虽好,月产量却不满100瓶!与10元钱一瓶的普通白酒,月产量上万上亿瓶!满足大众需求!请问哪一种能给公司带来最大的利润……2.现在公司上下在大力的降低异常工时,不就是为了提升产量吗?3.何老板讲:我们要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美的,也就是五年后,病态的集团的销售收入将达到2000亿,试问此种规模的增长,只要质量不要产量可以做到吗?4.皮之将亡,毛之焉附?质量是附着在产品上的,没有产品(服务)那里来的质量的概念。
5.一些奢侈品牌,如********,已走亲民路线6.如何看待军工企业为了生存纷纷转生产民用产品?(就是要增大产量,只有一定的量,企业才能生存下去)7.三株口服液众人皆知,绝不是靠质量取胜的;8.我们的OEM厂福特恩市场维修率中有1.63%,而我们的市场维修率却达到了2.59%,其质量比我们好,但你能说他比美的更大更强吗?9.房价暴涨,一个重要原因是房源不足,因产量不足甚至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越来越强,难道对方辩友还说产量不重要吗?10.美的近期建了很多新工业园,难道不是为了提高产量吗?11.如何理解美的的愿景“做世界的美的”?(让世界上更多人享受到美的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就要依靠产量。
)12.注塑车间的产量是如何计算的?(肯定是不包含不合格品数量的)13.如何理解甄总裁所说的“饮水机公司最关键的问题是做大规模?”14.如何理解黄执总所说的“我们公司最迫切的任务是发展,是做大规模”?15.如何理解美的集团成功之道最关键的是:大规模制造、大规模分销“?16.质量当然更重要,比如三鹿奶粉,比如丰田汽车,产量再大也是死路一条.答: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在现代国际社会,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上。
答:对方此种说法是在偷换概念,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美的的竞争力就主要体现在渠道与产品的性价比,而不是质量更强!经济危机不就是供大于求的鲜明例子吗答:质量和产量,还要看自己定义的目标市场在哪里.有的是要讲求精益求精的,比如奢侈品,象劳士莱斯迈巴赫蒂凡尼...而有的则只考虑消费者能用不出问题就行,比如马路中间的围栏和以前用过的石棉瓦这样粗糙的产品.论点:生产型企业产量更重要论据:首先,要看清两个论点的不同之处.只是在要说明哪个更重要.关于重要的概念必须要清楚!重要条件不等于必要条件!产品实现其生产价值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采购原料到内部制程,到运输销售,是一个连贯性的过程!那么质量是如何产生呢?在过程中产生,何谓过程呢?即产品形成的过程!既然谈到产品了!,新的问题就来了:何谓产品?何谓产量?符合客户要求的,才能称为产品!客户要求的数量以及内部产能的数据.称为产量!大家都承认产量,质量对于企业来言都是重要的!现在需争论的是哪一个更重要!我要告诉你,产量更重要!以上有说到,产品的形成过程.那么质量是什么呢?是客户的要求,还是企业的要求,还是产品的内在要求?只怕到现在谁也不能对质量有一个具体的说法!他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结合具体的产品来做判断!是实在的产品(产量)重要还是抽象的质量重要?形成价值的是具体的产品还是抽象的质量?当然是具体的产品了!!举例子:A\B两家竞争某产品的生产权,A的产量是1000/天,但质量水准低于B,只有80%的良率,就是说实际的产能是800/天,B的产量是800/天,质量水准90%的良率,就是说实际的产能是720/天,而客户的要求是800/天,你是客户你选择谁?当然是A企业.虽然B企业的质量要高于A企业,但这不表示B的企业会获得生产权,如果A的企业的质量水准也达到90%那么,呵呵,优势就更明显了,所以客户的选择很好的说明了,产量要更重于质量!,事实如此:产量的重要性要高于质量.但我们不是要排除质量,为什么呢?两者都是重要的,既然非要分个高下,只能说产量要更重要了,任何排除了质量的生产都是无效的!我们承认!因为我们知道质量的重要性.但我们不否认他!如果但强调质量的重要性,而排除产量,那么,我告诉你!你错了!!结论: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点已经被大家所忽略了!犯了严重的低级错误!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目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现在的竞争进入微利时代,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片面的强调产量,或片面的强调质量都是不符合实际的.那么我们的重点在哪里呢?质量,产量并进,并不断的提高生产的效率,增加产能,辅以相对应的质量.并不是质量越好越好,适用,利润才是关键!才能保持企业的永续发展!! 我相信任何的企业都是要永续发展,如何发展,利润!不断的获取利润.利润如何而来,产品转换成货币,产品的流通过程增加形成附加价值,并由企业的多过程的转化,最后保证经营的继续!上帝,真的存在吗?如果非要我在质量,产量之间做一个选择,而且选择只能是一个的话,我放弃选择,如果要分出两者谁更重要,我选择产量,如果你非要选择质量,我只能说,上帝啊,你也有犯错的时候!上帝出现了,微笑说:我不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就会给很多的子民带来失业的危险,为了我的子民,犯点错,也值得!就让所有的惩罚,让我来承受吧!结局:上帝钉在十子架上转载请注明出自六西格玛品质论坛/,本贴地址:/viewthread.php?tid=34359一定大打生存牌、效益牌,说明是在保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充分的产量,然后把你们歪曲为过分强调质量,甚至可能说你们做出的都是超出需求的产品,忽视了实际需求。
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那么这个故事我想说的是一些公司高层领导想推行6S却推行不 下去,而中层领导想提高产品质量员工却和他唱反调。 那么这时做为 管理者有没有像上面开车的人一样在现有的方法不明显的情况下换 一种方法与想法去提升员工的素养,提高产品的质量。
那是不是要了质量就不要产量了呢?当然不是。 企业的生长是销 量而不是质量。企业到后期就是资本的比拼。市场占有率的比拼。何 为企业!我认为企业就是一个把劳动力转化为一般等价物商品的载 体!决定转化一般等价物商品数量的就是销量。 而质量和产量都是形 成这个销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价格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管是提 高质量还是产量都需要加大投入。 对于提高产量的投入是有可能在转 化链的末端得以体现得。而质量的投入却不会短期内体现的那么明 显。所以有人就产生了错觉,认为抓了质量,丢了产量,我认为,抓 好质量,一定会提高产量
12.原物料方面:提高物流速度,合理划分材料放置区域,较少 寻找材料的时间
13.程序方面:合理安排生产工序,避免重复作业,合理处理瓶
颈工序,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频繁更换产品生产
14.环境方面:改善作业环境,使员工有一个舒适工作环境,减 少员工作业的疲劳感和对工作厌恶感
这里也有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下——
请看降落伞的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欢迎下载4
商之间的真实 故事。在当时,降落伞的安全度不够完美,即使经过 厂商的努力改善, 使得降落伞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9.9%,应该说这 个良品率即使现在许多企业也很难达到。 但是,美国空军却对此公司 说“No,”他们要求所交降落伞的良品率必须达到100%。于是降落伞 制造商的总经理便专程去飞行大队商讨此事, 看是否能降低标准, 因 为厂商认为,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了,没有什么必要再改。 当然美国空军一口回绝, 因为人命关天, 这意味空军一千次跳伞就有 一名美国大兵因为品质问题而丧命。 品质没有折扣, 品质就是按照客 户的要求执行。后来,军方要求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那就是从厂 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 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 亲自从飞机上跳下。这个方法实施后,不良率立刻成零。
产量与质量辩论赛4辩总结词

产量与质量辩论赛4辩总结词
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观众:
今天,我们进行了关于产量与质量的辩论,我作为四辩代表,要在最后总结词中对双方的观点进行概括,并进一步阐述我们团队的立场。
首先,对于产量与质量,我们的对立方在辩论中主张产量的重要性,认为它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他们强调了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效益,认为通过提高产量可以实现企业的竞争力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我们团队则强调质量的重要性,认为质量是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力的基石。
我们认为只有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度,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辩论中,我们提出了以下观点:首先,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低质量的产品会损害企业声誉,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
其次,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赢得市场份额,并催生口碑效应,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最后,质量与安全是紧密相关的,生产低质量产品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威胁。
在辩论中,我们详细分析了数据和案例,证明了质量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我们也指出了大规模生产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
最后,结合我们团队的观点和辩论过程,我们坚信质量是产量之上的首要因素。
只有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呼吁各方共同努力,重视质量,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产量是钱质量是命

产量是钱,质量是命
“产量是钱,质量是命,是丢钱,还是丢命”,这是任何一个生产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很多时候在产品的产量与产品的质量产生矛盾时,我们往往选择前者,因为产量=钱。
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多的时候都是生产大于质量,产品的质量在为产品的产量做让步。
就像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品质部多次提出改进意见,而生产车间出于成本考虑并没有完全按照要求进行改善。
表面上生产车间是在为公司减少生产成本,但事实上在无行之中已经为公司造成了很大影响。
不良品提升,除了使公司蒙受巨额赔款,同时也使客户对我们失去信心。
因此在产品的品质管理方面,我们应该从公司的管理层抓起。
只有管理者关注产品的质量问题,生产一线管理人员才能够重视产品的质量管控,从而带动员工去做好产品的质量。
质量问题无大小,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小的质量问题,如果我们生产一线主管认为这是一个小问题,不会给产品带来很大的问题,将就着生产,那么班长、组长就不会重视这个问题,那么底下的工人就更不会关心产品质量问题了。
有句俗语说的好:“态度决定一切”。
你关心什么,你就会用心去做什么。
进入七月,随着订单的增长,生产一线产量不断地在提升,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们除了关注产量、安全以外,必须花更大的精力去关心产品质量,而不是随意的破坏产品质量。
命没了,有钱何用!。
产量和质量的关系

在生产时生产出大量不良品,一旦出货紧张就特采放行;我们经常讲精益求精,首先要从设计开始,以后的生产时产品的检验、人员的操作等来提高产量,需环环相扣,好的质量管理生产出更多的合格产品;质量和产量相辅相成,做好质量才有产量,一味的追求质量,那么没有产量也是枉然!提升产品设计的质量、工艺设计的质量、设备及其维护保养的质量、工业工程(IE)管理的质量、来料的质量、操作人员的技能等都可以提高有效益的生产效率,这种状况下,产量是质量的结果,即高质量导致高产量,低质量导致低产量。
生产管理另一情形就是因上述因素的质量不良造成生产输入的错误,如按不合格的设计组织生产、容忍使用不良材料等(对于计件制的生产管理,生产部门为了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宁愿使用不良来料生产不合格品也不愿停线,对他们来说,停线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不良材料是哪些急功近利的管理者批准的,这样的事情多了,企业关门只是迟早的事),这种情况下生产的效率越高,浪费就越大,高产出意味着高浪费。
生管物控网所以产量包括良品的产量和不良品的产量,如果简单地问产量和质量哪个更重要就成了一个是是而非的问题了。
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越高,其产出的良品产量就越多。
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差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生产效率低,生产不出来,没有产量;一是虽有产出,但产出的是不良品,这时生产的效率越高,产出的不良品就越多。
归根结底,质量与产量互为因果关系,即质量越高、越好,有效益的生产效率就越高,良品产量越高;质量越低、越差,有效益的生产效率就越低和/或无效益的生产效率就越高,这时良品产量低,不良品产量高。
品质和质量确实是困扰很多厂家的一个难题,这一问题在每年春节时最为突出。
品质和产量彼此需要协调好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益。
其实很多不良品的制造是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小小的漏失造成的(当然也有因设计造成的操作失误而导致的不良),在产量冲刺时期,必须要求产线/出货抽检人员加强检验将不良品检验出来,然后找产线,工程人员立即检讨改善,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善就能极大的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如何平衡大产量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

如何平衡大产量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一、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合理的生产计划是保证大产量与产品质量之间平衡的关键。
首先,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情况,制定出适当的生产目标和计划。
其次,要合理安排生产工序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高效运转。
同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负荷和生产能力,避免过度加班和生产压力过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最后,要及时跟踪和调整生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以达到平衡大产量和产品质量的目标。
二、优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优化是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
同时,要对现有的工艺流程进行不断改进,优化生产环节,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产品缺陷率。
这样一来,既能够增加产量,又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实现平衡发展。
三、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员工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培训,使员工能够全面了解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他们对产品质量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四、严格品质控制和质量监督严格的品质控制和质量监督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筛选和核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防止产品出现质量缺陷。
在产品出厂前,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顾客的需求。
五、建立长效的质量改进机制建立长效的质量改进机制是保持大产量与产品质量平衡的基础。
企业应该将质量改进纳入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持续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进行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要积极借鉴行业内先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引进新技术和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质量与产量的抉择

质量与产量的艰难抉择
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我们常常面临这样 的艰难抉择,是牺牲产量提高质量呢,还是 降低质量要求,多出产量,不论怎么选择代 价都是很大:降低质量有可能面临接单难索 赔事故等,牺牲产量,就会白忙活,没利润
生产方式变革带来质量成本模式变化
• 运用单件流生产方式之后, • 质量成本的降低,集中体现在, • 缝制工序中一次检验不合格率 • 明显降低,它是保证最终成品 • 质量的关键因素。 • 由于首件产品从开线到下线不超 • 过两个小时,使在线产品大量减 • 少,如果首件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 ,可以及时对当事人进行提醒和 • 纠正,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返工 • 的数量。 • “单件流”作业方式还有另一大好处,就是若有员工出错,可能下一
工序的员工就会发现,方便实时及时纠正。“单件流”基本上可以杜 绝以往因工艺交代不清等因素而导致整个批次的系统性缺陷,极大降 低工时的浪费,从而提高设备的有效运转率。可见,质量的提高不仅 没有降低产量,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
Thank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量越大质量越好读后感

产量越大质量越好读后感
产品实现过程的产量越大,其产出的合格品质量越好。
产量与质量是一个相互矛盾,又互相促进的共同体。
单独的离开产量炎质量,或者抛却质量谈产量都是不可能的。
如果只追求产量,不重视质量,企业是不会长发展的。
同样,一味的追求质量,那么,没有产量也是枉然!归根结底,质量与产量互为因果关系,即质量越好,有效的生产效率就越大,合格品产量越大。
汉德车桥的实际发展,充分论证了产量与质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硬道理。
我们不能离开两者的任意一者去谈另一者,假如只谈产量,汉德车桥不会做强,相反只谈质量,汉德车桥不会做大,汉德车桥离不开其可靠的质量,更离不开其不断增长的产量,只有两者相互依存,汉德车桥才会做强做大。
企业要做大,产量是前提,只有通过持续走高的产量,企业才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现出来,在广阔天地间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在行业里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所以,大凡优秀的企业,产量在同行业均有相当比重。
综上所述,必须产量和质量两方面同时兼备。
但从先后主次来讲,只有打造优秀的质量文化,让全体员工将追求质量的稳步提升作为一种持续的、自觉的行为,才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实力,进而提高产量,推动企业做强做大。
归根结底,质量与产量互为因果关系,即质量越好,有效益的生产效率就越大。
质量产量成本环保等方面谈自己的想法

质量产量成本环保等方面谈自己的想法
质量的世界里没有随便二字,在提升质量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环保和产量。
凡是跟质量有关的问题都应该积极对待,而不是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去面对,当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时首先应该想去想想这种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才能有效的进行管控。
质量的背后就是产量,不要因为质量而导致返工、停线,其实就是在浪费,而浪费是产量的最大敌人之一。
关于环保方面,是在产量与质量都达标而谈到的,如果我们都注重环保了,那节省的材料会更多!所以,任何一个产品都要保质保量保环保,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质量比产量重要

质量比产量重要我们阿诗丹顿的现状是走品牌路线,质量赢得市场,质量是品牌的基础。
重质量者得市场,轻质量者遭淘汰。
大浪淘沙,无数的企业兴衰成败的案例正不断验证他的正确性。
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很尊崇“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经营理念。
因为他们知道注重产品的质量是赢得市场、获得更大利益的重要手段。
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都是取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
只有产品质量获得认可,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收益,因此产品质量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
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预言: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决定竞争力的高低,成为和平占领市场的最有力武器,质量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有效武器,当今时代是一个质量竞争的时代,中国俗语: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不重视质量将会失去市场。
不满意的顾客将会给企业带来麻烦。
英国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不满意的顾客中只有4%的人会抱怨,96%的顾客不提意见,但其中有91%的人不会再光顾你的公司;一位不满意的顾客平均会向9个人诉说其不满意;13%不满意的顾客会向20个人诉说不满意;寻找一个新顾客要比保留一个老顾客多开支5倍的费用,才能使新顾客确信产品(服务)是符合其期望的。
市场中顾客是最为重要,顾客有不满会通过各种方式发泄出来,顾客不仅不买产品,还要砸产品。
消费者砸西门子冰箱就是个例子:2011年11月21日消息网络名人罗永浩西门子总部上演怒砸冰箱挥起大锤,砸烂了音乐人左小祖咒、作家冯唐及罗永浩自己的三台冰箱,借此督促西门子公司尽快承认冰箱门的质量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罗永浩,老罗英语培训的创始人,曾任职新东方培训机构,因老罗语录走红。
可能很少人能想到,罗永浩9月27日在微博上的一通抱怨,经过两个月的发酵,竟然成为了热点事件。
当时,罗永浩称三年前买的西门子冰箱坏了,门都关不上,并表示“再也不买这个倒霉牌子了,电器还是日本人做的靠谱”。
直接使西门子冰箱在市场上受到猛烈打击。
同样是砸冰箱,海尔则砸出名来,使企业在市场上赢得美誉,作为一种企业行为,海尔砸冰箱事件不仅改变了海尔员工的质量观念,而且引发了中国质量竞争的局面,反映出中国企业质量意识的觉醒,对中国企业及全社会质量意识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质量比产量重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在现代国际社会,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上。
世界著名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始终围绕产品质量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一主题,改善经营管理,发展新技术,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
(1)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运用西格玛公式控制产品质量。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80年代中期将西格玛管理公式应用到质量管理之中。
西格玛是一个统计学符号:标准偏差值。
把这一概念应用到质量管理上就成了:西格玛指标越高,则达到质量标准的产品所占比例越高或次品所占比例越低。
例如,假设公司要生产1mm厚的锡盘,误差不能超过0.1mm,再假定有95%的锡盘达到了这个标准,按常理说已经很不错了,但却只达到2个西格玛,即每100万个锡盘中有4.5个厚度误差超过了0.1毫米,而要达到6个西格玛,不达标的锡盘只能有3.4个,这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质量管理上的巨大飞跃。
目前摩托罗拉质量管理已达到6个西格玛,也就是说它们生产的每100万个产品只仅有几个次品。
实行6个西格玛管理方式的关键是收集两种信息:即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公司产品的构成。
第一项工作一般是通过调查来完成;第二项工作则需要把一个组织的工作分解为具体的过程,然后再测定每一过程的残次率。
摩托罗拉公司在应用西格玛管理公式中,先培训一批工人骨干,教给他们先进的统计技术,然后再由这些工人把这种管理方式推广到整个公司。
西格玛管理公式使摩托罗拉质量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是通过检查最终产品来测定产品质量,而西格玛管理公式旨在控制整个生产过程。
用企业管理的术语来讲,实行西格玛管理意味着从“可接受的管理水平”上升到“统计过程控制”的水平上。
摩托罗拉产品是由成百上千个元件构成的,把质量控制的焦点从最终产品转向整个生产过程,大大减少了次品数量,提高了电子产品的精度要求。
(2)杜邦公司的 1%= 100%质量管理公式。
在杜邦公司的高层决策和经营人员中,流传着一个公式:1%=100%。
产品质量重要还是生产进度重要-辩论开篇立论

产品质量重要还是生产进度重要-辩论开篇立论一. 企业面临挑战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确保以药品、食品、农产品、国家专控产品等为代表的商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需求越发强烈。
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水平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使得国内原有的产品识别和流通环节的监控和质量追溯应用面临新的挑战。
以往的手工操作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计算机技术、条码技术、产品数字化技术逐渐引入生产产品追溯系统领域,已成为必开篇立论:生产质量比生产进度更重要1.在进入辩论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到底什么是产品质量,什么是产品进度。
根据中国知网百科,阐述的“生产质量”即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特性的总体, 是使用价值表现。
“生产进度”就是从作业准备开始,直至产品全部完成的全过程。
包括准备阶段、生产、装配、对产品交货日期的控制等。
2.从生产到成功完成一个订单最终为企业完成一个订单,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按质、按量、按时将产品交付给顾客。
很直观,通过两者概念可知,质量满足的是产品的功能要求、使用价值,质量是保证产品使用功能的第一要素。
进度满足的是合同中按顾客规定的时间点交付产品。
所以,在一个完整的订单完成,在时间轴上看,生产质量保证是优先于生产进度,只有在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下一步,产品交货完成进度。
可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进度则是为了满足目标,为了达到指标。
3.为什么说生产质量重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说没有进度保障的企业,可能失去的是占领市场的先机,而没有质量保障的企业,失去的将是整个市场。
所以,可以说质量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是企业的生命。
质量决定品牌信誉,影响企业发展的命脉。
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上。
世界著名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始终围绕产品质量这一主题,改善经营管理,发展新技术,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
它是赢得品牌信誉、提高竞争力、占据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与产量的艰难抉择
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我们常常面临这样 的艰难抉择,是牺牲产量提高质量呢,还是 降低质量要求,多出产量,不论怎么选择代 价都是很大:降低质量有可能面临接单难索 赔事故等,牺牲产量,就会白忙活,没利润
生产方式变革带来质量成本模式变化
• 运用单件流生产方式之后, • 质量成本的降低,集中体现在, • 缝制工序中一次检验不合格率 • 明显降低,它是保证最终成品 • 质量的关键因素。 • 由于首件产品从开线到下线不超 • 过两个小时,使在线产品大量减 • 少,如果首件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 ,可以及时对当事人进行提醒和 • 纠正,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返工 • 的数量。 • “单件流”作业方式还有另一大好处,就是若有员工出错,可能下一
工序的员工就会发现,方便实时及时纠正。“单件流”基本上可以杜 绝以往因工艺交代不清等因素而导致整个批次的系统性缺陷,极大降 低工时的浪费,从而提高设备的有效运转率。可见,质量的提高不仅 没有降低产量,而且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