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辩题:广告不利于大众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不利于大众消费
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广告是否有利于大众消费”,我方认为其判断标准是要看广告是否有健康、稳定地促进了大众消费。
我方的观点是广告不利于大众消费,理由如下:
第一:广告往往只报喜不报忧,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信息,节省了消费者寻找商品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但它所提供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甚至是宣传与质量完全不符的虚假广告,据央视网报道:央视有58%的广告遭到投诉,有25%的广告因虚假宣传而遭到停播。在这种背景下,广告往往是直接或间接地误导了大众消费。
第二:广告容易引起过度消费的现象,大部分消费者都具有从众、攀比或求异心理,不能理智的对待和辨别广告上的信息,容易受到广告的诱惑而“打肿脸充胖子”。有的小朋友为了搜集全套的玩具,一口气买了三四份的餐点,因此台湾的麦当劳所送出的儿童玩具早已超过台湾人口的总数。大众消费过了头,也就成了大众浪费。
第三:广告的话语权只在于厂商,广告商永远是选择帮出钱多的厂商打广告,而不是看谁的产品好,所以往往消费者花了最多的钱却买回了最一般甚至是最差的产品。此外,因为消费者不能自己选择被广告的对象,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根本得不到满足。
第四:广告要消费者为其埋单。商家加大广告的投入,要有利润就必须提高产品价格,其广告成本大部分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来承担的,就好比厂商戴上了面具来骗我们,还要我们付那面具的钱一样。据统计在唱片以及化妆品当中,广告的成本就高达了七成,如此“慷慨”的自掏腰包的行为,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又是如何有利的呢?
第五:广告易损害产品质量的提升。不少商家认为只要广告做好就等于质量好,因而对自身产品的质量问题不闻不问。为了追求更好的广告效应,厂商们还不顾一切的把自己产品的功能效用夸大到极点。这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权利,使消费者失去对产品的信心,还往往导致商家间忙于打广告战却赚不到利润,无法给员工按时出工资,降低了他们的消费能力,无法扩大生产和继续研究降低生产成本,阻碍了大众消费的发展。
第四:广告导致信任危机和消费萎缩。在中国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当中,没有一个人购买价值仅2万元左右的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因为假广告太多了,以至于消费者对广告都抱有怀疑和抗拒心理,已经不相信拍卖者、不相信鉴定者、也不相信出售者,不敢消费,导致消费萎缩。信用问题是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持续4年之久的通货紧缩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和厂商、中国政府之间的严重不信任造成的,对此,广告难辞其咎。
总而言之,纵然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大众消费,提高了其总额,但并没有健康稳定地促进其发展,并不等于有利于大众消费。因此,我方坚决认为,广告是不利于大众消费的。
1、广告成本大部分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来承担,消费者为广告埋单。
2、广告只报喜不报忧,间接误导了大众消费。
广告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信息,节省了消费者寻找商品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但它所提供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报喜不报忧,甚至是宣传与质量完全不符的虚假广告。央视投诉数据,中国人都知道“蒙牛”和“三鹿”,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而且目前的广告行业还不是很规范,许多广告名不符实。而且有些厂商过于依赖广告宣传,实力却不够,难免使广告拙劣,甚至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你想宣传的是什么。最终使消费者花费在搜寻真实信息上的成本比原来的要更多。
3、广告使大众“打肿脸充胖子”,引起过度消费的现象。
大部分消费者都具有从众心理等,不能理智的对待和辨别广告上的信息,最终把消费变成了浪费。台湾麦当劳,美国过度消费。台湾的麦当劳所送出的儿童玩具早已超过台湾人口的总数。有的小朋友为了搜集全套的玩具,一口气买了三四份的餐点。在2000年时,美国的信用卡公司,运用了各种的广告手法来刺激消费,使他们的民众贷款。每户人家贷款的债务,竟高达了三万元的人民币。女生衣橱里的衣服
4、广告的发言权在于厂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钱越多广告打得越响,导致不公
平竞争。
广告商永远是选择帮出钱多的厂商打广告,没钱打广告的产品就算再好也得不到人们的青睐。这就导致了人们花了最多的钱却买来了最差的产品的结果。(国货与欧美化妆品)5、厂商盲目追求广告效应,忽视对产品自身质量的提升。
商家与商家间的广告战经常对峙不下,不少商家认为只要做好广告,商品的质量不是问题,因而对自身产品的质量问题不闻不问。为了追求更好的广告效应,厂商们还不顾一切的把自己产品的功能效用夸大到极点。这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权利,使消费者失去对产品的信心,还往往导致商家间忙于打广告战却赚不到利润,无法给员工按时出工资,降低了他们的消费能力,无法扩大生产和继续研究降低生产成本,阻碍了大众消费的发展。
6、广告成本大部分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来承担,消费者为广告埋单。
广告是按厂商要求打的,带来的利润是厂商口袋里的,广告费却是消费者自己出的。就好比消费者因为商家的一面面具而花了钱,还要为那面面具付工本费一样。广告不但鼓励大众消费,花钱买东西,甚至连广告的制作费用,也要我们来掏腰包。据统计在唱片以及化妆品当中,广告的成本就高达了七成,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厂商戴上了面具来骗我们,还要我们付那面具的钱,这对消费者而言又怎么会是有利的呢?
6、广告危害了厂商、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大众没有信心消费,从而导致了通货萎缩的现象。在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和高效的政府建立之前,广告对于大众消费没有好处,甚至弊大于利。艺术拍卖会,两万元一幅画没人买在中国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当中,没有一个人购买价值仅2万元左右的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因为大家都害怕有假。假广告太多了,消费者已经不相信拍卖者、不相信鉴定者、也不相信出售者,造成消费的萎缩。信用问题是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持续4年之久的通货紧缩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和厂商、中国政府之间的严重不信任造成的。买的东西可能有假、把厂商告上法庭也可能遭到执法机构敲诈、交了公积金也不一定从政府那里得到医疗和养老保证;而消费者可能会恶意拿故意损坏的商品敲诈商家、刁民可能故意拖欠政府提供的无息贷款、法院可能让王海那样的告状专业户弄得不胜其扰。消费者和厂商、政府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导致通货紧缩,再多的广告都没有用,因为大家都不相信广告,就象不相信CCTV的新闻节目一样。
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2000年,美国的信用卡公司利用各种广告来刺激消费,那时候每户人家贷款的债务竟高达了三万元的人民币。
从全球范围看来,夸张的承诺和过度的投放,使得广告遭遇信任危机,根据近期盖洛普公司对美国32项职位的公信度调查,广告和广告人的公信度仅为1096,排在倒数第二位,略高于汽车推销员一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