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猫头鹰》教案.doc
幼儿园大班教案《猫头鹰》

幼儿园大班教案《猫头鹰》教学目标1.认识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了解猫头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培养幼儿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知识点1.猫头鹰的生活习性2.猫头鹰的特征3.猫头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活动安排1.欣赏猫头鹰照片2.观察猫头鹰标本3.听取教师介绍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和特征4.观看有关猫头鹰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加深理解5.野外观察猫头鹰的生活环境,了解猫头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学步骤第一步:欣赏猫头鹰照片教师向幼儿展示多张猫头鹰的照片,让幼儿学习猫头鹰的外形,如身体形态、眼睛、翅膀等,引导幼儿认识猫头鹰。
第二步:观察猫头鹰标本教师向幼儿展示猫头鹰标本,让幼儿近距离观察猫头鹰外表,比对照片学习不同特征,探究猫头鹰与其他鸟类的区别,并了解猫头鹰的生态习性。
第三步:听取教师介绍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教师向幼儿简要介绍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对幼儿形成初步认识。
第四步:观看猫头鹰的相关资料播放有关猫头鹰的视频或图片资料,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飞行、狩猎、繁殖等活动,并感受猫头鹰与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
第五步:野外观察猫头鹰的生活环境组织幼儿到野外观察猫头鹰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对猫头鹰生存环境中的自然界的了解和感悟。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野外观察中的发现和记录,听取幼儿对猫头鹰的表述,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实施建议1.本课程建议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避免雨雪天气。
2.野外观察建议带上必要的教学器材,增强教学效果。
3.需要注意幼儿的安全,必要时可组织幼儿家长一同前往。
总结通过本文教案的实施,幼儿能够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和特征,了解猫头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培养幼儿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爱护动物的意识,从而增强幼儿的对自然界和动物的关注度和责任感。
大班教案《猫头鹰》

大班教案《猫头鹰》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及手工制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生态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难点:学会观察和描述猫头鹰的特点,培养手工制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谜语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出课题。
谜语:白天看不见,晚上飞满天,头像猫,身像鹰,它是益鸟能捉鼠。
2. 基本部分:a) 展示猫头鹰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猫头鹰的外形特点。
b) 讲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帮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
c)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猫头鹰手工作品,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和家长分享。
2. 课后延伸:鼓励幼儿参加户外自然观察活动,增进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关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猫头鹰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课堂内容的分享和应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教学方法的适用性,针对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营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
八、课程表:1. 第一周:认识猫头鹰2. 第二周:观察猫头鹰的生活习性3. 第三周:制作猫头鹰手工作品4. 第四周:保护猫头鹰及其生活环境5. 第五周:户外自然观察活动九、家长沟通: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2. 向家长介绍课堂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3. 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确保目标既有挑战性又具有可实现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一、教学目标:1. 认识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对猫头鹰的喜爱之情。
2. 学习用手工纸、水彩等材料创作猫头鹰,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学会用手工纸、水彩等材料创作猫头鹰。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手工纸、水彩等材料,以及如何表现猫头鹰的神态。
三、教学准备:1. 手工纸、水彩、画笔、剪刀等绘画材料。
2. 猫头鹰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猫头鹰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如羽毛、眼睛、嘴巴等。
2. 讲解:简要介绍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夜行性、智慧等。
3. 创作:分发手工纸、水彩等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创作猫头鹰。
教师可提供示例,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表现猫头鹰的神态。
4. 展示:将幼儿创作的作品贴在白板上,进行展示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价其对猫头鹰神态的表现程度。
3. 听取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其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兴趣。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的作品展示,共同评价和欣赏。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学习氛围。
3. 主题延伸:开展关于鸟类的故事分享、科学实验等活动,引导幼儿深入了解鸟类。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八、教学建议:1. 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对其他动物的教学内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
2. 结合绘画、手工、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猫头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猫头鹰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第一章:认识猫头鹰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图片展示:展示猫头鹰的图片,让幼儿观察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如羽毛、眼睛、嘴巴等。
2. 故事讲解:讲述猫头鹰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如夜行性、捕猎技巧等。
教学活动:1. 观察游戏: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的图片,让幼儿找出猫头鹰的特征。
2. 故事表演:分组进行故事表演,让幼儿扮演猫头鹰,表现出猫头鹰的生活习性。
第二章:猫头鹰诗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习有关猫头鹰的诗歌。
2. 培养幼儿的韵律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诗歌学习:学习一首关于猫头鹰的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 诗歌表演:让幼儿分组表演诗歌,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
教学活动:1. 朗读游戏:教师朗读诗歌,让幼儿模仿并感受诗歌的韵律。
2. 诗歌创作: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关于猫头鹰的诗歌,鼓励创意表达。
第三章:猫头鹰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习制作猫头鹰的手工制品。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用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猫头鹰手工作品。
2. 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互相欣赏和交流。
教学活动:1. 手工制作步骤讲解:讲解制作猫头鹰手工的步骤,让幼儿跟随操作。
2. 创作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第四章:猫头鹰故事剧场教学目标:1. 让幼儿参与猫头鹰故事剧场表演。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故事剧场:编排一个关于猫头鹰的故事剧场,让幼儿参与表演。
2. 剧场表演:进行剧场表演,让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教学活动:1. 角色分配: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分配角色并讲解角色特点。
2. 表演练习:分组进行表演练习,让幼儿熟悉台词和动作。
第五章:猫头鹰环保教育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观察和描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环节,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自然生态的关爱,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 美术基本技能:画猫头鹰、剪猫头鹰、粘贴猫头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掌握画、剪、粘贴等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生动表现猫头鹰的形象。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羽毛、闪粉等。
2. 环境:安静、舒适、光线适宜的绘画空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猫头鹰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猫头鹰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讲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特点。
3. 示范:教师示范画猫头鹰、剪猫头鹰、粘贴猫头鹰的过程,讲解基本技巧。
4. 创作: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创作猫头鹰。
5. 展示:将幼儿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2.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生动的猫头鹰形象。
3. 注意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引导幼儿欣赏美的作品。
4. 安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预防意外发生。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对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程度。
2.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图片展,加深对猫头鹰的了解。
3. 开展关于动物的科普活动,让幼儿了解更多动物的知识。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科学教案《猫头鹰》

大班科学教案《猫头鹰》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教案《猫头鹰》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猫头鹰的基本知识,如外观特征、生活习性等。
2. 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3. 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猫头鹰的图片或者模型2. 关于猫头鹰的视频或故事书3. 一些与猫头鹰相关的科学实验材料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张猫头鹰的图片或者模型,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动物?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猫头鹰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等方式,向孩子们介绍猫头鹰的外观特征(比如大眼睛、尖嘴巴、翅膀上有羽毛)以及生活习性(比如夜行性、捕食小动物等)。
第三步:进行科学实验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猫头鹰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
例如,制作一个猫头鹰的眼睛模型,让孩子们体验猫头鹰的大眼睛是如何帮助它们在黑暗中看清楚东西的。
第四步:课堂讨论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猫头鹰的认识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学习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们正确对待动物,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家庭作业: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查阅更多关于猫头鹰的信息,或者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猫头鹰,下次上课时带来分享。
六、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他们的家庭作业,来评估他们对猫头鹰的理解程度和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猫头鹰》

幼儿园大班教案《猫头鹰》教案一:《猫头鹰》——激发幼儿自主学习本领的好例子【教学目标】1. 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引导幼儿珍惜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2. 通过察看、交流、试验等方式,让幼儿自动探究猫头鹰的生活习性;3. 培育幼儿的察看、思考和表达本领;4. 通过音乐、绘画组合等艺术活动,进展幼儿的综合本领。
【教学内容】1. 学习猫头鹰的形态、食性、栖息地和习性;2. 察看猫头鹰标本,借助图画与图片了解猫头鹰特征;3. 借助生活中灯光变化,察看猫头鹰与人类的活动时间差异;4. 搏击、察看猫头鹰翅膀尖端是否有小毛茸,体表是否像树皮或者羽毛等形状特征。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老师先让幼儿们察看干净的小袋子,并让幼儿们猜想袋子里面是什么。
随着幼儿们猜想的时间,老师语调渐渐感性起来,开始叙述与鸟类有关的话题。
可以提问的几个细节:让幼儿们感受,鸟的动作、条件与人的差异有多少?是否有同感情的差异?二、探究(30分钟)1. 通过仿真察看探究猫头鹰特性为了让幼儿亲身参加,老师可以引领幼儿们把手指伸起来,以本身的手指为羽毛、眼睛和嘴巴,进行猫头鹰的察看和交流形象化表达。
通过运用本身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察看猫头鹰的形态与翅膀的尖端是否有毛茸,身体颜色是否像树皮或者羽毛所称的颜色等特征。
2. 察看猫头鹰标本成人走访周边自然公园或动物博物馆,快速带回一些猫头鹰标本。
放在幼儿面前,让幼儿自主地找到特性以及分析差别。
老师可以激发幼儿们察看的思维,以羽毛、嘴巴、身体、爪子等特点作为察看重点,让幼儿们发觉和阐释出猫头鹰的独特外形。
3. 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猫头鹰的生活环境和活动时间与人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们先问是日活动还是夜活动,再进一步深入地思考,为什么猫头鹰必需要在夜晚才能出来觅食呢?为什么猫头鹰的视力那样敏锐?为什么猫头鹰的夜间声音如此悦人心音呢?通过有奖问答等方式,加添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打造(20分钟)1. 制作猫头鹰艺术作品通过手工、画画、装饰等拓展活动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手作和表现以及记忆、想象和察看等综合技能方式,打造出猫头鹰形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详案《猫头鹰》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详案《猫头鹰》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选取的教材是《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详案》,其中本节课的主题是猫头鹰。
本节课主要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猫头鹰的生活习性、猫头鹰的形态特征、猫头鹰的栖息地等。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2.了解猫头鹰的形态特征;3.了解猫头鹰的栖息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1.介绍猫头鹰的生活习性;2.介绍猫头鹰的形态特征;3.介绍猫头鹰的栖息地。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如何让幼儿们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2.如何让幼儿们理解猫头鹰的形态特征;3.如何让幼儿们了解猫头鹰的栖息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程PPT、教具(手偶、图片等)、故事书等;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 PPT 或手偶等道具来引出本节课主题 - 猫头鹰,并通过幼儿习性图或其他形式来引导幼儿们认识猫头鹰。
2. 学习环节1.猫头鹰的生活习性通过故事书或图片等教具,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生活在哪里?以及猫头鹰的活动时间、接飞行猎物的方式等。
2.猫头鹰的形态特征通过手偶或图片等教具,让幼儿观察猫头鹰的形态特征,如猫头鹰的眼睛、耳朵、翅膀等。
3.猫头鹰的栖息地通过故事或图片等教具,让幼儿们了解猫头鹰的栖息地以及猫头鹰的栖息地所具有的特点。
3. 温故环节教师通过与幼儿们的互动,来检查幼儿们是否正确理解猫头鹰的生活、形态、栖息地等。
4. 拓展环节通过互动问答、游戏等方式来拓展幼儿的知识点,让幼儿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猫头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栖息地等知识点。
通过 PPT、教具等细致逐一地介绍,让幼儿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益。
但是,在在课程设计上,一些具体细节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含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含反思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猫头鹰的外形特征。
2. 能够动手制作出可爱的猫头鹰作品。
教学难点:1. 学会用废旧材料制作猫头鹰。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猫头鹰的图片、视频资料,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2. 幼儿准备:无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猫头鹰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幼儿观察猫头鹰的外形特征,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
2. 讲解:教师讲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如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肚子、小小的嘴巴等,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猫头鹰。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废旧材料制作猫头鹰,如纸盒、报纸、瓶盖等,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出可爱的猫头鹰作品。
4. 幼儿制作: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用废旧材料制作猫头鹰,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对猫头鹰的外形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和废旧材料,制作出了可爱的猫头鹰作品。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也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学会了用废旧材料制作艺术品。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制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内容1. 回顾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习猫头鹰的叫声和夜间活动的特点。
七、教学过程1. 复习:教师展示猫头鹰的作品,引导幼儿回顾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讲解:教师讲解猫头鹰的叫声和夜间活动的特点,让幼儿了解猫头鹰在夜间是如何活动的。
3. 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幼儿模拟猫头鹰的夜间活动,如悄悄地走路、静静地观察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
2. 通过绘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并能运用画笔表现出来。
2. 学会用剪贴、涂抹等手段,制作出可爱的猫头鹰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猫头鹰眼神的描绘,如何使眼睛更加有神。
2. 猫头鹰羽毛的绘制,如何表现出羽毛的质感和层次。
四、教学准备:1. 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猫头鹰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猫头鹰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如体型、羽毛、眼睛等,并简单介绍猫头鹰的生活习性。
2. 讲解:讲解猫头鹰的眼神描绘方法和羽毛的绘制技巧,引导幼儿学会如何表现猫头鹰的神态和质感。
3. 示范:教师示范绘制猫头鹰的过程,边画边讲解,引导幼儿掌握绘画技巧。
4. 创作:幼儿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猫头鹰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延伸: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爱的动物,讨论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是否能掌握所学技巧。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幼儿对眼神、羽毛表现的困惑等。
3. 针对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措施,如调整教学方法、增加实践环节等。
八、课后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或周围朋友的特点,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来。
2. 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其他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九、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动手能力、创造力等。
2. 评价幼儿对猫头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眼神、羽毛的表现。
3. 结合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观察力、表达能力等。
十、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教案《猫头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猫头鹰》含反思教案背景本教案针对幼儿园大班(4-5岁)设计,主题为《猫头鹰》。
该教案旨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们了解猫头鹰这种动物,从而拓宽幼儿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和音频,了解猫头鹰外貌和发出的叫声;2.通过游戏、手工制作等方式,逐步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栖息地等基本信息;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一块大型黑布或黑色床单,用于模拟夜晚环境;2.猫头鹰相关的绘本、图片、玩具等教具;3.具有嘶嘶叫声的音频或视频;4.福利彩票等底部平整的彩纸;5.需要准备的工具:剪刀、胶水、笔。
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第一课时:观察猫头鹰图片了解其外貌和嘶嘶叫声(20分钟)1.先介绍动物主题,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小圈,一起看图片;2.介绍猫头鹰的名字、外貌和嘶嘶叫声;3.让幼儿观察图片,并听播放的音频,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猫头鹰的信息。
第二课时:制作猫头鹰玩具(30分钟)1.发放福利彩票等平整的彩纸,要求幼儿将它们折叠成纸艺猫头鹰;2.老师提供折纸步骤,让幼儿一步步操作,完成作品。
第三课时:想象猫头鹰的生活习性(20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在校园的树木、草丛等寻找猫头鹰栖息的地方;2.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认为猫头鹰可能经常出没的地方。
第四课时:模拟黑夜环境,了解猫头鹰的夜行习性(30分钟)1.在教室里搭建黑布帘子,模拟黑夜环境;2.老师在黑布幕墙的另一端播放猫头鹰的嘶嘶叫声,让幼儿感受夜晚的氛围;3.让幼儿想象猫头鹰夜间捕猎的场景,大声模拟猫头鹰的叫声,增强教学气氛。
第五课时:小组合作制作猫头鹰房屋模型(40分钟)1.分小组制作猫头鹰栖息的房屋模型;2.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设计;3.成品展示和评选,以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第六课时:反思体验,分享感受(20分钟)1.让幼儿分享这一学期对于物质的认识和理解,分享他们对于生命物质中的猫头鹰的感受和认识;2.让幼儿表达他们对于这一主题所建议的活动,并回收具体的建议;3.其他班级中对于此活动的反响,并让幼儿反思或写作,以表现反思的能力和对于主题感伤的情感。
大班科学教案《猫头鹰》

大班科学教案《猫头鹰》
标题:大班科学教案《猫头鹰》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猫头鹰的基本生活习性,如食物、生活环境等。
2. 培养孩子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孩子们对自然生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猫头鹰图片、视频及相关知识资料。
2. 教学用具:白板、白板笔、纸张、彩色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猫头鹰的叫声,让孩子们猜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知讲解
教师展示猫头鹰的图片,并介绍猫头鹰的基本特征(如大眼睛、尖嘴巴、翅膀等)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如昼伏夜出、食肉等)。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视频资料,更直观地展示猫头鹰的生活环境和捕食行为。
3. 实践活动
分组讨论:将孩子们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并画出猫头鹰的生活环境图。
此环节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保护猫头鹰这样的野生动物,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实践活动成果,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比如阅读关于猫头鹰的科普书籍,或者写一篇关于猫头鹰的小短文,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孩子们对猫头鹰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于下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教育幼儿保护动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猫头鹰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猫头鹰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
2.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幼儿观察猫头鹰的细节。
2. 讲解:向幼儿讲解制作猫头鹰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让幼儿跟随操作。
4. 创作:让幼儿自主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制作出独特的猫头鹰作品。
5. 展示: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猫头鹰的认识程度,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3.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与幼儿的制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环境布置:将幼儿制作的作品布置在教室或公共区域,让其他幼儿和家长欣赏。
七、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剪刀时,教师要进行指导,确保幼儿安全操作。
2. 胶水要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防止误食。
3. 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避免发生意外。
八、教学反思: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生活中的猫头鹰形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邀请动物专家来园进行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猫头鹰及其生活习性。
十、家园共育:1. 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猫头鹰形象。
大班教案《猫头鹰》

大班教案《猫头鹰》第一章:认识猫头鹰一、教学目标:1. 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片展示:展示猫头鹰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2. 视频播放:播放猫头鹰的生活习性视频,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三、教学活动:1. 观察图片:展示猫头鹰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猫头鹰的外形特征。
2. 观看视频:播放猫头鹰的生活习性视频,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幼儿对猫头鹰的了解和感受,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猫头鹰图片的描述,了解幼儿对猫头鹰的认识。
2. 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了解幼儿对猫头鹰的兴趣。
第二章:猫头鹰手工制作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增强幼儿对猫头鹰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手工材料:准备猫头鹰手工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2. 制作步骤: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猫头鹰手工。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制作步骤:向幼儿讲解猫头鹰手工的制作步骤。
2. 动手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猫头鹰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作品展示:完成制作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了解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幼儿作品的展示,了解幼儿对猫头鹰的认识和兴趣。
第三章:猫头鹰故事分享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增强幼儿对猫头鹰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猫头鹰的故事。
2.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三、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猫头鹰的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故事表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倾听情况,了解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学前班 幼儿园大班教案《猫头鹰》.doc

幼儿园大班教案《猫头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猫头鹰,并画出简单的动态。
2、启发幼儿画出猫头鹰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合理布局。
3、了解猫头鹰的本领,培养幼儿喜爱猫头鹰的情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美术》每人一本,油画棒每人一盒。
2、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谜语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你知道谜语里说的是谁吗?你见过猫头鹰吗?在哪里见到的?
二、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谈话,感知猫头鹰的习性。
1、提问:猫头鹰生活在哪里?它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吗?
2、小结:猫头鹰最喜欢夜晚出来活动,抓田鼠,是我们的好朋友。
它圆圆的头上有两只圆圆的眼睛,一张坚硬的嘴巴,还有两只尖尖的耳朵,圆圆的身子上有一对翅膀,身体下面有两只脚,全身长着咖啡色的羽毛。
三、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进一步掌握猫头鹰的外形特征。
今天我们把自己见到的猫头鹰画出来。
画猫头鹰时,先画圆圆的头,再画眼睛,嘴巴,耳朵,然后画圆圆的身子,翅膀,脚,最后画羽毛。
四、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启发幼儿添加树木、田野等相应的背景。
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1、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前介绍自己作品。
3、老师总结评价。
六、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详案《猫头鹰》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详案《猫头鹰》一、课程背景本课程为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主题是猫头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基本特征与生活习性,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猫头鹰的基本特征、习性及生活习性;•掌握猫头鹰的名字、生存环境以及音响特征。
2.能力目标•发现并描述现象的能力;•学会简单的记录观察成果;•积极保护小动物,懂得爱护动物。
3.情感和态度目标•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兴趣;•培养爱护动物的态度;•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精神状态。
三、教学准备•猫头鹰图片、声音等资料;•班级黑板、多媒体教室;•幼儿园大班生物玩具、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拿出一张猫头鹰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看,并开始介绍猫头鹰。
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猫头鹰。
我有一张猫头鹰的图片,大家看看,这是不是一个很特别的动物啊?猫头鹰的脑袋有点像猫一样,但是却有很大的眼睛,非常的特别。
2.探究让孩子们主动发现和了解猫头鹰。
(1)探究部分老师示范发出猫头鹰的声音,并让孩子们模仿发出猫头鹰的声音。
老师:现在,我们来模仿一下这个小家伙的叫声。
孩子们,跟我一起发出猫头鹰的声音,一起来吧。
(2)观察部分老师带领孩子们观察猫头鹰,并告诉他们猫头鹰的外貌和习性。
老师:孩子们,你们看到这张纸上的是一只猫头鹰。
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只猫头鹰有什么特殊的地方?(3)实践部分老师携带幼儿园大班的动物玩具,分发给孩子们。
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动物玩具来认识猫头鹰的外貌特征。
3.总结进行总结归纳,让孩子们能够把所学知识教给他人。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猫头鹰的知识,现在我希望你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教给他人,一起来总结一下猫头鹰的特征。
4.作业布置作业,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所学内容。
老师:你们现在可以利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比如画一张猫头鹰的图,或者写下猫头鹰的名字。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幼儿们深入了解了猫头鹰的一系列知识和习性,加深了对自然的了解,提高了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猫头鹰》

幼儿园大班教案《猫头鹰》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猫头鹰的基本特征和习性,培养幼儿的动物认知和爱护动物的意识;•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猫头鹰的图片、磁性板、磁铁、颜料、画笔、水杯、毛巾等。
导入1.教师将猫头鹰的图片展示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猫头鹰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师与幼儿一起模仿猫头鹰的叫声,创造出温馨的氛围。
正文猫头鹰的外貌1.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一个猫头鹰的磁铁画板。
教师先示范,把磁性板放在幼儿面前,让幼儿观察。
2.教师向幼儿介绍猫头鹰的外貌特征,如大眼睛、锐利的爪子、柔软的羽毛等。
然后请幼儿用画笔在磁性板上画出猫头鹰的形状。
3.教师与幼儿共同用颜料给画板上的猫头鹰画上颜色。
猫头鹰的生活习性1.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究猫头鹰的生活习性。
比如,猫头鹰夜间出现,吃小动物等。
2.教师将磁铁画板上的猫头鹰摆在黑板上。
引导幼儿观察猫头鹰的形状,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猫头鹰的外貌。
3.教师让幼儿模仿猫头鹰的飞行姿势,用手做出猫头鹰飞行的动作。
结束1.教师让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再次强化幼儿对猫头鹰的认知。
2.教师鼓励幼儿在家里积极观察和了解动物,培养幼儿的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分析猫头鹰是一种珍贵的鸟类资源,其外貌特征独特,生活习性独特。
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猫头鹰的基本情况,提升动物认知能力,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同时,教学活动结合磁性板和颜料的使用,通过实践操作,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在今天的教学中,幼儿对于猫头鹰的认知和兴趣程度都比较高。
在制作磁性板画板的过程中,幼儿踊跃发言、互相帮助,展示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深度探究,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性更高的教学游戏,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猫头鹰》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猫头鹰,并画出简单的动态。
2、启发幼儿画出猫头鹰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合理布局。
3、了解猫头鹰的本领,培养幼儿喜爱猫头鹰的情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美术》每人一本,油画棒每人一盒。
2、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谜语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你知道谜语里说的是谁吗?你见过猫头鹰吗?在哪里见到的?
二、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谈话,感知猫头鹰的习性。
1、提问:猫头鹰生活在哪里?它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吗?
2、小结:猫头鹰最喜欢夜晚出来活动,抓田鼠,是我们的好朋友。
它圆圆的头上有两只圆圆的眼睛,一张坚硬的嘴巴,还有两只尖尖的耳朵,圆圆的身子上有一对翅膀,身体下面有两只脚,全身长着咖啡色的羽毛。
三、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进一步掌握猫头鹰的外形特征。
今天我们把自己见到的猫头鹰画出来。
画猫头鹰时,先画圆圆的头,再画眼睛,嘴巴,耳朵,然后画圆圆的身子,翅膀,脚,最后画羽毛。
四、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启发幼儿添加树木、田野等相应的背景。
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1、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前介绍自己作品。
3、老师总结评价。
六、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小百科:鸮形目(Strigiformes)中的鸟被叫做猫头鹰,总数超过130余种。
在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部分的种为夜行性肉食性动物,食物以鼠类为主,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
该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
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俗称猫头鹰。
别名神猫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