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范文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的说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6.25•【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正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的说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的说明。
一、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必要性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一)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切实解决执行难部署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的目标。
2016年3月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并持续巩固提升成果,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领域突出问题,有效治理了案件底数不清、执行行为不规范、案款管理混乱等乱象,中国特色的执行制度、机制和模式日益完善,人民群众实现胜诉权益的获得感不断提高。
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的实际行动,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健全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执行难长效机制,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二)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
2020年5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人民群众权益保障提供了强大法律武器。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是实现民事权利的重要保障,事关民法典等民事法律制度有效施行,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需要不断完善。
在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编基础上制定专门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有利于推进执行法律规范体系化、具体化,为人民法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办理执行案件提供充分法律依据,为民事主体实现权利提供更加全面的法律保障,有利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的民事强制执行法律制度,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世界法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三、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 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 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 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 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 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还规定: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 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国务院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 府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保证了国家机关的高效运转;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特点: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长期共 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 与共的方针处理与其他党派之间 的关系。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国家制度: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宪法、法 律规定的有关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方面的制度的 总称,它的最核心部分是国体和政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它 体现着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体:是指一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体和国体的关系是: 1、二者是两种不同的关系、结构,国体是国家 所维护的阶级关系、阶级结构;政体是国家自身 的组织关系、组织结构。 2、国体决定政体,政体要服从国体的性质,政 体要适应国体。也就是说,怎么样有利于维护现 存的阶级关系就怎样组织国家。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二讲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第二节代理制度第三节诉讼时效制度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特征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特征: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2.以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3.是一种合法行为注意: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民事行为若符合法律的规定,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后果,则为民事法律行为;若不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后果而发生另外的法律后果,则为无效民事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单方法律行为与多方法律行为2.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3.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4.诺成法律行为与实践法律行为5.主法律行为与从法律行为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的民事行为,它的成立要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即必须具有当事人、意思表示、标的三个要素。
只有合法的民事行为,才能发生法律约束力(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即取得法律认可的效力。
民事法律行为要生效,就应当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包括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1、实质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2、形式要件:(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3)推定形式(4)沉默形式(一种特殊形式,只有法律明文规定或当事人双方有约定时才成立)四、无效民事行为(一)无效民事行为概念及特征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
特征:自始无效,当然无效和绝对无效。
(二)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民法通则58条和合同法52条)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3.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4.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5.乘人之危所为的民事行为6.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7.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8.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无效合同1.无效合同概念: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其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法律效力的合同.无效合同的特点:违法性国家干预性不得履行性自始无效性2.无效合同的种类(合同法52条)(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合同(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例如,云南某商贸公司与香港一商人李某签订一购买白砂糖的合同,买方为商人李某,卖方为商贸公司。
民法——精选推荐

第一节民法概述•一、民法概述•1、民法的概念•2、民法的性质•私法•权利法•人法•3、民法的调整对象•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案情简介•朱某在街上卖冰淇淋,发现一根冰淇淋上面粘着一块拖布头,就将这块冰淇淋冻起来,要求生产冰淇淋的食品公司赔偿50万元,否则就曝光。
食品公司与朱某和谈没成,即向公安机关举报朱某敲诈勒索。
公安机关将朱某抓获,一审法院判决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朱某不服上诉。
请问,朱某的行为是犯罪吗?•4、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力滥用原则第二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一、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一)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1、概念•民法赋予公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2、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是与出生终于死亡•死亡分为生理死亡与宣告死亡宣告死亡宣告死亡的条件与程序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讨论1、甲是丙的父亲,丙未出生是,甲被车撞死。
这种情况,是否包括胎儿的抚养费?2、甲下落不明已满五年,2其妻子乙提出离婚要求,甲所在单位丙则要求宣告甲死亡。
在此例中,丙的请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1、概念•2、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根据公民的年龄、智力、精神状态的不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满16-不满18 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的18岁以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进行与其智力、年龄相互适应•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3、监护制度•案例分析•康兰16岁,一天她到某公司以4000元购买了一台电脑,她父母认为她尚未成年,没有征得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数额的买卖,要求公司退款,而康兰提出她作临时工,可以自食其力,不愿退货。
•(1)康兰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2)如果康兰是一名在校中学生,其父母的退款要求是否合法?(3)如果该电脑实际价值8000元,但售货员一时大意错标成4000元,该公司能否主张撤销该买卖行为?•(4)如果该公司卖出该电脑后觉得后悔,提出该售货员并未被授权出卖该物,属于越权,据此主张买卖无效,是否合法?(5)如果康兰购买时带钱不够,留下3000元,并约好第二天带1000元取走该电脑,但电脑在当夜被盗,该损失应由谁承担?•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概念•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概念•2、法律特征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二)特征•二、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一)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二)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三)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四)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五)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六)独立的法律行为和辅助的法律行为•(七)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八)财产行为和身份行为•(九)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十)生前行为和死因行为•四、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推定形式•沉默形式•五、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案例1]•原告方新良,男,37岁,干部。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2、对法院的要求 第一,不得滥用司法裁量权;
第二,不得任意取舍和否定当事人提出的证据;
(1)直接决定法律效果发生或消灭的必要事实必 须在辩论中出现; (2)法院对案件证据的调查只限于双方辩论提出 的证据; (3)法院应将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作为裁判依据 返回
职权探知主义
❖ 指法院在事实和证据认定上不受当事人主张约 束。对辩论主义一种限制。
❖ 往往出现在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中(如涉及人 事诉讼或者公益性诉讼)。
第三,不得实施突击性裁判。
法院只能将裁判建立在当事人提供的事实基础之 上。即当事人辩论中所未主张之事实,法院不得 作为裁判之基础。
3、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则化
❖ 第一,禁止诉讼权利滥用
❖ (1)恶意诉讼。增设第112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 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 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恶意逃债。增设第113条:“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 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法院认定首例虚假诉讼,罚款50万元
2015-11-10 法官之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
罚款决定书
❖
(2015)民二终字第324号
❖ 被罚款人:上海欧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法定代表人:宗惠光,该公司总经理。
民法总论大纲1-3章

第一章民法概述第一节民法的概念词源和历史发展一、民法的概念二、民法的历史发展三、民法的立法体系第二节民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和含义一、民法的调整对象二、民法的调整方法三、民法的含义第三节民法的本位一、民法的本位二、民法的性质第四节民法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民法与宪法二、民法与刑法三、民法与商法四、民法与劳动法五、民法与经济法第五节民法的渊源一、民法渊源的概念和特点二、民法的渊源的种类:第五节民法的适用范围一、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二、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三、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第二章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特征和作用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对各项民事法律制度和全部民法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基本准则。
正确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准确地制订、解释和执行民法,依据民法原则处理民事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我国民法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民事活动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1.财产法律关系与人身法律关系;2.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一、财产民事法律关系与人身民事法律关系(区分意义)二、绝对民事法律关系和相对民法律关系(区分意义)三、单务民事法律关系和双务民事法律关系四、主民事法律关系与从民事法律关系五、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六、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第三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一、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第四节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根据——民事法律事实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二、民事法律事实的特征三、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1.事件。
2.行为。
第四节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一、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概念 1.民事权利。
2.民事义务。
二、民事权利的分类1.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无权剥夺低学历者的平等就业权
2、政治权 利和自由
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二方面:政治自由
狭义: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 广义:还包括与人身自由相关联的人 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 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与个人生活有 关的权利和自由。
3、人身自由权
4、批评、建议、申 诉、控告、检举权 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七)合同法律制度
1、合同的概Biblioteka 2、合同的形式 3、合同的类别 4、合同的条款 5、合同的订立 6、合同的效力
1、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 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的形式
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形式有口头形式、书面形 式和其他形式。
3、合同的类别
学1习、本委托课代程理的 意2义、和法方定代法理
3、指定代理
(四)民事权利制度
1、民事权利 的概念 2、民事权利 的种类
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 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 有的具体权益。 (1)物权 (2)债权 (3)知识产权 (4)继承权 (5)人身权
(五)民事法律责任制度
1、民事责任的概念
征
在效力上 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在制订和修改的程 序上,宪法比其他 法律更为严格
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
根
国家性质 本
国家形式 制 度
根 本 任 务
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权利义务
现代化建设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效 力 高 于
普
行地
部
通 法 律
政 法 规
方 性 法 规
门 规 章
在制订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民法概述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学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五、民法与民法学
民法(部门法)
民法
狭义(规范学、解释学)* 民法学 广义(哲学、社会学、史学等)
民法学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法 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和人身关系。”
民法学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
(一)物质资料
民法学
1、天然资源;2、人造产品
(二)非物质事物 1、智力成果:作品、专利等 2、利益:具有经济价值的权利,如债权等; 劳动力,如保管合同、雇佣合同等
第二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财产关系
纵向财产关系
民法学
财产关系
横向财产关系
所有关系 流转关系
第二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学
民法的起源及发展 瑞士民法典
20世纪初,在内容上具有时代 意义的民法典是《瑞士民法典》, 开创了民商合一制的先河。
民法学
民法的起源及发展 苏俄民法典
1922年的《苏俄民法典》是世界上第 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一部分于 1994年10月通过,第二部分1996年1月通 过,第三部分尚未颁布。
民法学
民法学
第三节 民法的特点
一、民法主要是实体法 二、民法的内容主要是私法 三、民法是权利法 四、民法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五、民法强调平等协商和等价有偿原则
民法学
第四节 民法与相关法律部门关系
一、民法与经济法
二、民法与行政法
三、民法与劳动法
四、民法与婚姻法
五、民法与商法
民法学
第五节 民法的体系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趁热打铁
1、在侵权诉讼中,当事人的下列行为符合辩论原则要求的是( ) A、以书面行使进行辩论 B、就侵权行为是否构成进行辩论 C、在二审中就损失赔偿应适用的法律进行辩论 D、就该争议案件的管辖权问题进行辩论
2、关于辩论原则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9-3-82) A.当事人辩论权的行使仅局限于一审程序中开庭审理的法庭调查和法
问: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 ——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或在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1、基础性 2、概括性 3、至上性 4、法域性
三、体系: ——立法体现:《民诉法》第5条——第16条(原则+制度)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牛刀小试
某法院规定审判员每年审理的民事经 济纠纷案件的调解结案率不得低于80% ,因此出现了滥用调解,久调不判的现 象,这违背了( )。 A、处分原则 B、辩论原则 C、调解合法和自愿原则 D、支持起诉原则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特有原则
四、辩论原则 (一)概念: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在法院的主
民事诉讼法
法政分院 梁美英
民事诉讼法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各诉讼法共同原则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特有原则
四、诉讼法教学方法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周某是一位纪实小说作家,他于07年创作了纪实小说 《画界浮沉》,描述了某省绘画界在改革开放后20年的 发展历程。画家崔某认为此书对自己的描写丑化了自己 的形象。于是,崔某将周某起诉至法院,请求判处周某 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法院开庭审理后判处周某向崔某 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2000元。
第八章 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B.法人成立的条件(多选题P236倒数第九排)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 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负责; • 公司以所拥有的财产为限对外承担责任
(三)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
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 行为。
江景的房屋的张某。何某的行为违背了哪项民
法原则( C )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信原则
D.公平原则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民法
案例
•
3. 最集中反映民法本质特征的基本
• 原则是(D )
A.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B.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原则 C.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原则 D.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1、行政法P222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 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它一方面要规范和约束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 和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正当权益; 另一方面也要规范和约束公民、法人和其他 组织的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多选题P222) 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 程序正当 原则
方未能达成一致。一日,何某见张某患病无力,迫
使张某在准备好的合同上签字。何某的行为违背了
哪项民法原则( A )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信原则
D.公平原则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民法
案例
•
2. 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江景的别墅,当
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别墅不能再眺
望江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
第三章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10

独任制,是指由审判员一人开庭审判案件 的制度,实行独任制的审判组织形式为独 任庭。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独任庭在我国的 适用范围很小,只有基层人民法院依照简 易程序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时,才采取这 种形式。
合议庭
第一审 民事案件
第二审 民事案件
发回重审 案件
再审案件
审判员+ 陪审员
审判员
审判员
种类:(注意掌握合议庭的组成) 一审合议庭:组成:A三人全是法官;B一个或两个人民 陪审员,其余为法官,中国不实行强制陪审制度; 二审合议庭:组成:三人全是法官; 重审合议庭:发回重审案件都要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 员按一审程序另行组成,书记员可不变; 再审合议庭:都必须组成合议庭:a原由一审法院审结, 现又由一审法院再审;b二审再审由二审法院另行组成 合议庭;c再审案件由上级法院提审,按二审程序组成 合议庭。
(2008)38.甲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乙返还借款本金2万元。 在案件审理中,借款事实得以认定,同时,法院还查明乙 逾期履行还款义务近一年,法院遂根据银行同期定期存款 利息,判决乙还甲借款本金2万元,利息520元。关于法院 对该案判决的评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全面保护了权利 人的合法权益 B.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处分原 则 C.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辩论原 则 D.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平等原 则
④一切证据材料都要经过当事人辩论和质证 (证据在质证之前只能是证据材料)。
(五)处分原则
处分权行使受国家法律制约;受人民法院的 监督与干预。 体现: 纠纷发生后,是否起诉、起诉的范围由当事 人自己决定; 诉讼过程中,原告可以放弃诉讼请求,也可 以变更; 被告可以承认原告请求,反驳原告请求,还 可提请反诉;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共同诉讼人
共同诉讼人: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 一方或者双方各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 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 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 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共同原告和共 同被告统称为共同诉讼人。
起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人 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 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 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内日 提起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 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 提出。
受理是人民法院对符合法律规定起诉条件的 行政案件决定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人民法 院接到原告的起诉状,应当在7日内立案受 理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原告对裁定不 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4、审判监督程序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 有错误或者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当事人 可以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有权依法决定再审、 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人民检察 院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管辖与当事人 概念
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 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 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 的总和。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人民法院和诉讼参 与人的各种民事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于1999年2月14 日判决,:
一、被告北京科技大学在本判决生效之日 起30日内向原告田某颁发大学本科毕业 证书;
民事法律关系(15)

个人独资企业 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 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合伙企业
两个以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按照协议,各自 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投资 、共同受益、共担风险和共享盈亏的组织。
其他非法人组 织
分公司、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分支机构
25
25
二、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18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 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 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 ,不负刑事责任
限制行 为能力
第12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 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第13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 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 应的民事活动;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
1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
2
2
导入案例
1998年10月,张某因生意需要向马某借10万元钱,借期为一 年。张某的朋友任某是马某的邻居,应张某的请求以保证人的名 义为这笔借款提供了担保。1999年6月,张某将10万元本金连同 利息一并归还给了马某。一个月后,张某又向马某提出希望再借 10万元现金以解燃眉之急,一年内归还。考虑到张某信用不错, 又是自己邻居的朋友,马某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当场把8 万元钱交给了张某,张某同时向马某出具了一张借条。后来由于 生意上被骗。张某经济拮据,四处躲债,欠马某的8万元也一直 没有归还。马某在找张某无果的情况下,找到任某,说自己是看 在任某的面子上才把钱借给张某的,更何况任某还是张某的保证 人,因此,要求任某归还8万元本金及利息。任某表示自己没有 还款义务,并对马某的要求坚决予以拒绝。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录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四、培养优良学风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三、做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第四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和作用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作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足高远与始于足下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二、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三、爱国主义与增强国防观念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一、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四节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巨大力量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二、人生目的与人生观三、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二、端正人生态度第三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四节正确对待人生环境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二、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三、道德建设中错误思潮评析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二、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一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三、职业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第二节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一、择业与创业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三、在实践中锻炼,在奋斗中成才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一、爱情与人生二、婚姻与家庭三、家庭美德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二、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二、我国的国家制度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四、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二节我国实体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第四节知识产权法一、著作权法二、专利法三、商标法三、知识产权的保护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宪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2、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 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 家 作主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了国家机关的高 效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案例:震惊世界的“辛普森杀妻案”
被害人的父亲在刑事判决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泣不成 声地说:"控方并未打输官司,而是我们的国家输了,正 义没有得到伸张。"
一年以后,加州高等法院的一个民事审判庭开始审 理此案。这一回,陪审团中有9 名白人,没有一名黑人。 经过4 个月的审判,陪审团于2 月5 日作出裁决,辛普 森对其前妻尼科尔及其男友戈德曼的谋杀负有责任,并 判辛普森向戈德曼的父母赔偿850 万美元。5 天以后, 同一陪审团再度判辛普森支付2500万美元的惩罚性赔偿 费。
案例:震惊世界的“辛普森杀妻案”
辛普森作为一个体育 明星,曾是六、七十年 代美国一名杰出的榄球 运动员,退役之后成为 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和影视两栖明星。
案例:震惊世界的“辛普森杀妻案”
他与白人妻子妮科多年不合,并且有多次 体罚虐待其妻的记录。1992年3月,妮科提出离 婚,并得到法庭批准。但是,离婚之后,他们 却时常在一起抛头露面,甚至继续同居,辛普 森的暴力行为也始终没有停止。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 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 公民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允许有超越 宪法和法律的任何特权,任何人违反了法 律都要受到追究。 所有公民在法律实施上一律平等,即遵守 法律和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三节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3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732页。
2摘自:/ziliao/article-132214.html。
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的标志观看视频2011年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郑重宣布:“目前,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建立了完备的居于核心统帅地位的宪法制度,这是根本标志。
宪法制度是国家的制度基础。
1982年宪法和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个宪法修正案,形成了完备的居于统帅地位的宪法制度。
期间,制定颁布了30多部关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的基本法律,进一步丰富了国家宪法制度。
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
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志,法律部门是基本要素。
到2010年底,已经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民事、刑事和国家机构的法律制度等部门法已经齐备,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出台,这是判断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根据。
制定与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690余件,地方性法规8600余件,这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在所有法律部门中,民法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
我们的人身、人格、财产等利益都受到民法的保护。
一个人终其一生,甚至在出生之前、死亡之后,都要受到民法的保护或约束。
例如,母腹中胎儿的继承权受民法保护;人们的名誉权、著作权等权利在其死后一定时间内仍受法律保护。
民法被奉为“生活的百科全书”,因为民法规范既蕴含着一定的生活理念,又内含着丰富的生活技巧。
认真学习、掌握民法,不仅有助于依法办事,也有助于恰当地解决许多现实生活问题。
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则案例引入:税务机关征税和购买电脑的行为1、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基本原则案例3:商品被冒领案台胞王先生在北京某免税外汇商场购买了日本GG—125型摩托车一辆,因当时无货,故等在商场到货后提货。
王不慎将该提货单遗失,第二天到该免税外汇商场挂失。
王某交纳了挂失费200元,该处同志拿出一份印制好的《北京某某免税外汇商场货券报失办法》,王某一看协议书第6条规定:“货券报失期间,万一货物被他人冒领,提货处向报失人提供冒领者的情况,由报失人自行向冒领者追回货物。
提货处不承担任何责任。
”认为这条规定不合理,不同意签字,该同志说:“你不签字就不能挂失,那我们就什么也不管了。
”王某只好签字。
之后,王某经常到提货处询问是否有人来冒领,商场让他听通知。
两个月后王某托人到商场查问,电脑显示:10月27日摩托车已被人提走。
王某到商场交涉,商场推之不管。
请问:商场办理了正式挂失手续,对挂失的商品被冒领应不应承担赔偿责任?1) 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2) 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所谓自愿,是指平等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时,要以各自的真实意思明确表示自己的意愿,互不强制。
所谓公平,是指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要对等,所进行的民事活动是互利的,不允许一方损害另一方或第三者的利益。
所谓等价有偿,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不允许一方无偿占有、或剥夺他人的财产,或进行不等价交换而侵犯他人的利益。
所谓诚实信用,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真诚相待,恪守信用,不允许尔虞我诈、弄虚作假,用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利益。
案例1: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
何某的行为违背了哪项民法原则?案例2:何某欲买房,张某欲卖房,两人协商过程中,张某坚持房价为一万元,何某坚持八千元,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一日,何某见张某体弱无力,迫使张某在准备好的合同上签字。
何某的行为违背了哪项民法原则?此属于帝王条款,对付形形色色的霸王条款。
3)公序良俗原则例:专业哭丧合法吗?女体盛宴等。
二、民事主体制度(一)自然人:是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1、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前者是指法律赋予公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这种资格是自然人和法人能够从事民事活动,实际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先决条件。
否则,不能成为民事主体。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后者是指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我国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不同年龄和智力状况,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案例1:张华,15岁,为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其智商高于常人,且自理能力很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他具有何种行为能力?案例2:中学生张某父母诉证券交易所赔偿其子股票交易损失纠纷案深圳市某校15岁的中学生张某,见做股票生意很赚钱,想试一把,便偷偷将家中的存款提出8000元,在某证券交易所建立了股东账户。
几次交易后,张某不但分文未赚,反将8000元的本钱赔光。
此事被其父母得知后,要求证券交易所赔偿。
证券交易所表示,股票买卖,有赔有赚,风险自担,不能赔偿。
提示:张某属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具备从事股票交易的资格。
因此,确认张某与证券交易所建立的股票买卖关系无效,判决证券交易所赔偿其8000元。
2、监护制度监护是监护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的监管和保护。
监护人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对其进行教育、监督;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谁该赔偿损失?甲男,22岁,问乙男15岁,敢不敢砸丙?砸丙,花医药费2000元(二)法人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例:甲乙丙成立搬家有限责任公司,规定:购置20万元的,应三人同意。
甲未经协商购25万元运货车。
一次搬运中员工丁不慎打落花瓶,砸在行人戊上,医药费10万元。
思考:(1)甲所签的车辆买卖合同是否有效?(2)戊所受损害如何承担?三、民事行为制度民事主体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例如订立合同,订立遗嘱,设立公司以及结婚、收养等。
民法分别规定了各种行为的成立条件、生效条件和法律后果。
只有符合法律条件的行为,才能够发生当事人所希望的法律后果。
1、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述为构成要素;民事法律行为是能够产生行为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
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人的内心意愿为行为人自觉自愿而产生的,同时与其所表达的意思相一致。
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行为,如果属于法律规定的应被宣告无效或者撤销的情况,则不应产生法律效力。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社会经济秩序、政治安定、道德风尚等皆应包括在内。
2、可撤销民事行为和无效民事行为案例1:甲与房产商乙签一商品房买卖合同,乙提出,为少交契税建议将部分房款算作装修费,甲未反对。
后发生纠纷,甲以所装修费用为由请求法院变更。
该装修条款效力如何?案例2:2000年2月7日,原告毛阿文让其子毛晓华去某市购买中草药“首乌”10斤。
当日下午,毛晓华到市医药公司门市部购买药材时,向售货员表示要购买中草药“首乌”,数量是10斤。
由于毛晓华是雷州人,雷州话的“首乌”与广州话的“草乌”声音十分相近,售货员误将要10斤“草乌”卖给毛晓华。
毛晓华不认识中草药,遂将“草乌”带回。
数日后,其父毛阿文发现药搞错了,即要求该门市部予以退换,医药公司门市部则认为,卖出去的东西不能退换。
于是,双方发生纠纷,毛阿文诉至法院。
问:1)本案是否属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2)若毛阿文是在购买后三个月才发现药搞错了,则应最迟应在什么期限内提出诉讼?案例3:木工王某因妻子生病急需一笔费用向章某借钱,章某提出王某必须在其妻病治好五天之内为其加工一套家具。
王某无奈答应。
后王某妻子病愈,但王某根本无法在五天之内加工整套家具。
王某与章某之间的口头协议属何民事行为?案例4:李某的父亲生去世时还留有几本邮票。
李某对邮票从不感兴趣,一日,李某的朋友刘某无意间发现了这几本邮票,随即表示愿意全部购买,最后以5000元的价格将邮票全部拿走,李某也比较满意。
事过不久,李某得知,他父亲所留的邮票相当珍贵,可能每张都值5000元。
李某立即找到刘某,要求退还取回邮票,但刘某坚决不同意。
问:(1)李某与刘某间买卖邮票的行为的效力如何?(2)法院应如何对待李某的请求?3、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所实施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行为。
因此,代理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活动;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独立进行的意思表示;代理行为产生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
案例:甲某为采购员,经常在全国各地出差。
乙某在山中挖到一名贵草药,正好甲某要到上海出差,于是乙某就委托甲某将草药带去卖掉。
甲某却将草药带到邻村朋友家。
朋友父亲丁某是老中医,他看了之后请甲某将草药卖于他,并表示愿给甲某200元的好处费。
结果甲某以低于上海市场将近500元的价格把草药卖给丁某。
双方约定,如果事后乙某来此处打听这种草药价格,丁某就说此草药现在已经大跌价,在上海也不值钱了。
不想此事被乙某知道。
乙某遂要求甲某和丁某赔偿自己的损失。
问:(1)甲某的代理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2)乙某是否有权要求甲某和丁某两人赔偿?为什么?四、民事权利制度1、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所有权是最完全的物权。
2、债权:是一方得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债是指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合同所生之债;侵权行为所生之债;不当得利所生之债;无因管理所生之债。
案例1:刘某家门前有一泥沟,某日运粮车经过此地,由于颠簸落一袋面粉。
刘某占得便宜后,又将此沟深挖一尺,次日又拾得两袋面粉。
刘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提示: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案例2:甲不慎落水,乙奋力抢救,抢救中,甲面部受伤,乙手机丢失。
二者损失如何承担?案例3:张某在村边发现一头无人照管的牛,于是领回家中进行饲养。
几天后,邻村李某找到张家要领回丢失的牛。
张某向其索要草料等费用。
3、人身权:是民事主体基于人身生命、身份延续不可分离而依法享有的以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为客体的民事权利。
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自由权。
身份权包括:(1)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
如署名权。
(2)监护权。
(3)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身份权。
案例1:杨某楚楚动人,画家张某请其作人体模特以便练习人体写生,但未告知将编入画像出版。
后杨的裸体画像结集出版,杨某的亲友、邻居纷纷谴责,杨某也痛苦万分。
张某侵犯了杨某的哪些人身权利?(肖像权、名誉权)案例2:某医院在一优生优育图片展中,展出一性病患者照片,并推断性生活不检点所致,患者眼部被遮,也未署名,但有些观众能辨出。
患者得知,悬梁自尽。
医院侵害患者哪些权利?(名誉权、隐私权)案例3:某大学学生孟某租用新婚夫妇谭某、叶某一间空闲房间,孟某出于对夫妻生活的好奇,在墙上凿一小孔,用摄像机摄下谭某夫妇亲昵的动作。
孟某的行为被发现后,妻子叶某精神受到巨大打击,从此对夫妻生活失去兴趣。
丈夫谭某气愤之极,将孟某告上法庭,诉请精神赔偿5万元。
问:(1)被告孟某侵犯了谭某夫妇的什么权利?(2)法院应否支持谭某的诉讼请求?4、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人们因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