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和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各类食品安全事故。
三、定义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四、职责1.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和管理,指导各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协助食品安全管理小组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生产部门、仓储部门和销售部门等负责按照食品安全管理小组的指导,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
五、工作程序1.报告与响应2.(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食品安全管理小组报告,并保留好现场和可疑食品,防止事态扩大。
3.(2)食品安全管理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
4.事故调查5.(1)食品安全管理小组应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搜集相关证据。
6.(2)调查应包括对涉事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调查,以及对涉事人员的健康状况和操作规范的调查。
7.事故处理8.(1)根据调查结果,食品安全管理小组应制定事故处理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9.(2)对于涉事食品,应根据需要进行封存、销毁或退货处理,以确保食品安全。
10.(3)对于涉事人员,应根据责任大小和违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以维护食品安全和公司声誉。
11.事故总结与改进12.(1)食品安全管理小组应组织对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13.(2)公司将根据事故总结的结果,对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4.六、附则15.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解释并制定补充规定。
16.本制度的修改和废止,须由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小组提出,经公司领导审批后公布实施。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一、应急响应流程。
1. 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后,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启动应急预案。
2. 确认食物中毒的范围和受影响的人数,并立即将受害者送往医院救治。
3. 对受影响的食品进行封存和留样,同时对食品供应链进行全面排查和检测。
4. 启动食品召回程序,通知相关单位和消费者停止食用受影响的食品。
5. 对食品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追溯受影响食品的来源和流向,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6. 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跟踪,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怀。
二、责任分工。
1.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并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2. 医疗机构负责对受害者进行救治和健康监测,及时报告病例情况。
3. 食品供应商负责配合食品召回程序,全面排查和整改受影响的食品。
4. 相关部门负责对食品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追溯食品来源和流向,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三、预防措施。
1.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监管。
2. 对食品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和管理,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质量可控。
3. 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卫生习惯和操作规范。
4. 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检和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四、其他事项。
1. 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后,需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食品中毒事件的信息和处理情况,做好舆情应对工作。
2. 食品中毒事件处理结束后,需进行事件总结和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
食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食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程序食品中毒事件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建立了一套应急处理程序。
本文将从事前准备、事故发生、应急响应、调查处理等角度,详细介绍食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前准备为了快速高效地应对食品中毒事件,各地方政府应制定并定期更新相关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需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分工和职责,做到各司其事,各负其责。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检验检测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水平。
二、事故发生食品中毒事件一旦发生,应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和确认。
同时,要及时通知医疗机构,确保受害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媒体的报道,及时发布事故情况和食品安全提示,防止谣言的传播。
三、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是食品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多部门合力。
政府要与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要进行现场救援和救助工作。
对受害者进行快速救治,保障其生命安全,同时提供必要的物资和心理支持,安抚受害者家属的情绪。
四、调查处理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后,必须进行调查处理,找出事件的原因和责任。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调查组,依法严密调查,确保调查结果客观准确。
一旦发现涉及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公开曝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处置风险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往往与食品安全风险有关。
为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政府应从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环节的监管力度。
同时,也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从制度上保障食品安全。
六、加强宣传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后,政府应主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宣传,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食品安全知识,告诫公众远离食品安全风险,引导公众正确选择食品。
公司食物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公司食物中毒现场处置方案一、目的为确保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规范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降低食物中毒事件对公司正常运营的影响,特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包括公司食堂、员工餐厅、供应商提供的餐饮服务等场所。
三、组织架构1.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设立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安全保卫部、后勤保障部、人力资源部、法务部、公共关系部等相关部门人员。
四、应急处置流程1.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2.应急处置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相关部门立即行动。
3.安全保卫部负责现场封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保护现场证据。
4.后勤保障部负责将中毒人员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并联系120急救中心。
5.人力资源部负责协助家属做好患者安抚工作,同时收集员工用餐情况,为后续调查提供线索。
6.法务部负责协助公司应对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调查事件原因,查找责任人。
7.公共关系部负责与政府、媒体、供应商等外部单位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8.应急处置指挥部根据事件进展,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事件处理情况。
五、现场处置措施1.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封存剩余食物,防止扩大中毒范围。
2.对用餐场所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3.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调查事件原因,查找责任人,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
5.对供应商进行排查,确保食材来源安全。
六、后续处理1.对中毒人员进行康复治疗,确保身体恢复。
2.对事件责任人进行处罚,严肃追究责任。
3.对公司内部食品安全管理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对外发布事件处理结果,回应社会关切。
七、附则1.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方案由公司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解释。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条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及时救治、依法处置的原则。
第二章事故定义第四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因摄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污染的食物,导致人体健康受到损害或者死亡的突发事件。
第三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第四章事故报告第七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不得隐瞒、谎报、缓报。
第八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并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五章紧急处理第九条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救治工作。
第十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专业机构开展中毒原因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第六章中毒自救第十一条公众在发现食物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并尽快就医。
第十二条在等待医疗救助过程中,可以通过催吐、洗胃等自救措施减少毒物吸收。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对在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失职、渎职的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注:以上内容为草案,实际执行时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5篇)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危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处置管理制度。
一、基本原则(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公司各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要把好生产加工源头。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公司各部门按各自职能负责应急处理各项工作。
(三)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要立即作出反应,迅速制定及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四)依靠科学、加强协作。
要依靠科学妥善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要协调好公司各部门各司其责、通力协作,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寻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疾控中心、医疗单位等部门的协助。
二、组织管理(一)建立企业产品投诉热线96211,并向社会公示,欢迎广大消费者和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进行社会监督。
(二)企业自觉接受质监、卫生、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抽检),做到积极配合,实事求是,决不弄虚作假欺骗检查,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认真整改。
(三)公司成立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1、负责检查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依照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组织生产,合法经营,做到企业诚信、自律,不违法、不违规、不制假、不售假。
2、负责教育企业全体员工,树立"以人为本,顾客第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诚信第一"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合格、优质乳品,让广大消费者喝上"放心奶"。
3、负责实施"科技兴奶、科技兴企",加强全员专业培训和现代化基础设备设施(加工、检测、冷链、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产业化水平,为生产安全、优质乳品打下坚实基础。
4、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持续运行。
关于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程序预案

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个数为()①若x∈R,则x2+4x+7>0;②小明有可能生病了;③6+1=5;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一定平行吗?A.1 B.2C.3 D.42.命题“若a>b,则a-8≤b-8”的否命题是()A.若a<b,则a-8<b-8B.若a-8>b-8,则a>bC.若a≤b,则a-8>b-8D.若a-8≤b-8,则a≤b3.(2017·杭州高级中学模拟)设原命题为“若a+b≥2,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则原命题与其逆命题的真假情况是()A.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B.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真C.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D.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假命题4.命题“任意x∈[1,2),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是()A.a≥4 B.a>4C.a≥1 D.a>15.(2017·宁波质检)原命题为“若z1,z2互为共轭复数,则|z1|=|z2|”,关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A.真、假、真B.假、假、真C.真、真、假D.假、假、假6.(2018届温州适应性考试)已知α,β∈R,则“α>β”是“cos α>cos β”的()A.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已知集合A ={(x ,y )||x |+|y |≤1},B ={(x ,y )|x 2+y 2≤r 2,r >0},若“点(x ,y )∈A ”是“点(x ,y )∈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r 的最大值是( ) A.22 B .1 C.12D. 2 8.对任意的实数x ,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则“-1<x -y <1”是“[x ]=[y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二、填空题9.命题“若a =1,则a 2=1”的逆命题是________.10.“在△ABC 中,若∠C =90°,则∠A ,∠B 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x +y =0,则x ,y 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③“若q ≤1,则x 2+2x +q =0有实根”的逆命题;④“若a >b ,则ac 2>bc 2”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12.(2017·浙江嘉兴一中适应性考试)已知p :-2≤x ≤10,q :(x -a )(x -a -1)>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精析1.B 2.C 3.A 4.B5.B [设z 1=a +b i ,z 2=a -b i ,且a ,b ∈R ,则|z 1|=|z 2|=a 2+b 2,故原命题为真,所以其逆否命题为真;当z 1=2+i ,z 2=-2+i 时,满足|z 1|=|z 2|,此时z 1,z 2不是共轭复数,故原命题的逆命题为假,故其否命题也为假.]6.D [因为当α=π3>β=π6时,cos α>cos β不成立; 当cos π6>cos π3时,α>β不成立, 所以“α>β”是“cos α>cos β”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D.]7.A8.B [取x =0.5,y =1.2,-1<x -y <1,但不满足“[x ]=[y ]”,故“-1<x -y <1”不能推出“[x ]=[y ]”.反之,若“[x ]=[y ]”,则有“-1<x -y <1”,故为必要不充分条件.]9.若a 2=1,则a =110.在△ABC 中,若∠C ≠90°,则∠A ,∠B 不都是锐角11.①③12.(-∞,-3)∪(10,+∞)解析 由(x -a )(x -a -1)>0,得x >a +1或x <a .由题意得,{x |-2≤x ≤10}{x |x >a +1或x <a },所以a +1<-2或a >10,解得a <-3或a >10.。
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一、事故概述:食物中毒事故是指因食用、摄入受污染或有害物质超标的食物及饮品,导致人群出现身体不适、中毒甚至死亡的紧急情况。
二、应急响应机制:1. 应急指挥部成立: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时,立即成立食物中毒应急指挥部,由相关部门、医疗机构、食品监管部门等组成,负责事故救援和处置工作。
2. 信息通报和发布:指挥部负责及时通报事故的情况、受影响的地区和人数,并发布食物中毒预警,以便公众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3. 人员救援与分流:应及时调派医疗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对受害者进行救治和分流,并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三、应急措施:1. 隔离病源和污染源:立即将病源人员隔离,同时对有关食品和饮水进行封存、采样、检测和分析,查明中毒原因。
2. 救治受害者:尽快将中毒的人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注意分级救治,优先救治重症患者。
3. 疫情防控:加强受污染区域的疫情防控,进行人员的排查、隔离和观察,同时注重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4. 公众宣传与教育:加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1. 成立调查组:事故发生后,成立调查组,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
2. 责任追究: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或单位进行追责,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同时检查和改进相关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管措施。
五、事故后续工作:1. 事故处置报告:指挥部负责编写事故处置报告,详细记录事故的经过、救援措施和效果,供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和备案。
2. 救援总结与改进:总结救援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改进应急救援预案,提高救援效率和能力。
3. 事故善后处理:指挥部负责组织受害者赔偿工作,同时加强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六、应急培训与演练: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应定期组织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一、编制目的为了切实提高我院应对突发食堂食品安全故事的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医院职工和患者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苏州市发布的《苏州市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等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以防为主。
1、以保障全院医患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处置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时要以生命救助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将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2、本院职能部门应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积极开展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切实做好实施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3、工作中要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指导,与有关政策相衔接,确立决策科学、反应及时的处置方式。
(二)统一领导,协调配合。
1、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管理的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3、健全食堂食品安全信息报告沟通制度,整合本镇应急资源,加强协同作战能力;必要时迅速要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调度应急资源,以应对突发食堂食品安全事故。
(三)信息公开、科学果断。
1、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公布相关信息,保障信息通畅。
2、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全院职工及病患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关职能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依靠科学,提高效率,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抢救伤员,减少损失,并及时将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院职工及病患出现的突发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置与抢救措施。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院长成员:总务科长、保卫科长、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小组成员职责组长:负责总体协调,组织、指挥、做出相应的应急工作安排。
员工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方案

员工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方案一、员工食物中毒的原因员工食物中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常见的包括: 1. 食材污染:食材本身就含有毒素或细菌,如肉、蛋、蔬菜、水果等; 2. 食品加工不当:食品在加工、烹饪、储存等过程中出现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问题,如未熟透、储存不当等; 3. 不洁卫生:制作食品时手不干净、厨房不清洁等问题。
二、急救流程1. 急救前准备1.尽快将有中毒症状的员工迅速、稳妥地转移到安全地点,并且避免接触危险区域的人群;2.了解中毒员工的个人身体状况及过往药物、饮食等情况;3.协调医院的应急救治措施。
2. 急救过程1.为中毒员工提供第一时间的紧急重症治疗,并呼叫救护车到现场;2.尽快对员工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口鼻部清洗;3.根据中毒员工的具体症状,尽可能多地获取資訊,确保中毒员工吃进的食品、药物、饮料及其他可能引起中毒的物品;4.给予符合中毒员工年龄、体重、过往药物和疾病史等因素的适量药物,如塞金花、龙胆草等。
同时进行基础治疗,如维持体温、补充液体等;5.在救护车到现场前,搭建好中毒事故现场管理和救治的临时医疗站点。
3. 急救后处理1.尽可能对中毒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预防;2.全面排查可能危害人员体健的因素,并视需要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辅导;。
3.整理案件资料,报告有关部门;。
4.加强员工食堂安全管理责任、食品卫生知识宣传、食品安全监测等措施。
三、预防措施1. 从源头控制1.购买食材要去正规超市或者商家购买,特别是需要保证肉、禽、蛋、奶等野生动物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2.建立并加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3.建立定期检查食品安全情况的机制,定期例行召开品质管理会议并建立会议纪要;4.加强员工食堂的点滴管理,员工食物的储存、烹饪、加工要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2. 增加员工安全意识1.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中毒医疗急救等事项的培训;2.强化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意识;3.演练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效率。
食品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制度(七篇)

食品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制度全报告及处置制度如果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逐级报告:发现短时期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或接到食物中毒通知,餐饮单位负责人应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____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二、救治病人。
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积极配合协助有关部门救助病人。
三、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厨房操作间。
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留样,以便有关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依据。
四、如实反映情况。
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按照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与本次中毒有关的人员应如实反映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五、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并按规定封存。
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时进行处理。
食品安全____应急处置方案一、目的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迅速做出应急响应措施,并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方案。
二、定义食品安全事故。
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指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食品安全事故。
三、责任1.本单位负责人负责于第一时间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2.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____对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并配合相关部门分析和处理。
食品中毒处置管理制度

食品中毒处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公众健康,减少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食品中毒处置管理制度。
二、责任部门及职责1.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对食品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置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2.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涉事食品生产企业的调查、检验、处罚和整改追踪。
3. 供应商负责对出售的食品进行质量把关,保证食品安全。
4. 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食品经营场所、餐饮企业、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三、食品中毒事件处理流程1. 发现食品中毒当发现有人食用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应立即报警和通知相关部门。
2. 暂停供应食品对于怀疑食品可能存在问题的供应商,应立即暂停供应,以免扩大中毒范围。
3. 调查定责卫生健康部门应立即前往现场对食品进行检测,确定中毒原因。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对相关企业进行抽检,查明责任。
4. 处置受害者对中毒者应尽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同时做好排查工作,确保中毒者得到及时救治。
5. 公告通报当食品中毒事件经过初步调查后,应发布公告通报,告知市民风险,提醒大家注意食品安全。
6. 追踪整改对于涉事企业应立即停产整改,确保不再有安全隐患存在。
同时对监管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估,做好中毒事件的追踪整改工作。
四、食品中毒事件后续处理1. 救治受害者对于食品中毒造成的受害者,应尽快进行救治工作,确保其能够尽快康复。
2. 经济赔偿对于食品中毒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责任方进行赔偿,对于受害者进行合理赔偿。
3. 宣传警示通过媒体等渠道不断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警惕。
4. 监督检查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五、处置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推广1.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食品中毒事件的监督机制,确保各部门的职责落实到位。
2. 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3. 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的安全检查,提高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及报告规范

1 总则
• 事故分级 • 食品安全事故共分四级
▫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食品安全事故分级、响应标准
事故 分级 评估指标 应急响 应 启动级别
Ⅰ级
(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省份或国(境)外(含港澳台地 区),造成特别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或经评估认为事故危害 特别严重的; (2)国务院认定的其他Ⅰ级食品安全事故。 (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地市,造成或经评估认为可能造 成对社会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 (2)发现在我国首次出现的新的污染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造 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并有扩散趋势的; (3)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 或出现10人以上死亡的; (4)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Ⅱ级食品安全事故。 (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县(市),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 后果的; (2)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 (3)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Ⅲ级食品安全事故 (1)存在健康损害的污染食品,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 (2)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99人以下,且未出现死亡病 例
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事故信息来源 • (1)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单位与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报告的信息; • (2)医疗机构报告的信息; • (3)食品安全相关技术机构监测和分析结果; • (4)经核实的公众举报信息; • (5)经核实的媒体披露与报道信息; • (6)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其他国家和地区 通报我国信息。
报告内容
食品生产经营者、医疗、技术机构和社会团体、 个人向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疑似食 品安全事故信息时,应当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 点和人数等基本情况。 有关监管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时,应当包 括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危害程度、伤亡 人数、事故报告单位信息(含报告时间、报告单 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已采取措施、事故简 要经过等内容; 并随时通报或者补报工作进展。
食堂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方案

食堂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方案1.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应立即向食堂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相关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同时,要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食品、受害者情况等信息。
2. 事故调查1. 事故现场保护:保护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 收集证据:收集与事故有关的食品、餐具、原料等,以备检测分析。
3. 询问调查:询问受害者和其他就餐人员,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饮食情况。
4. 资料查询:查询食堂相关食品的来源、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 事故处理1. 停止食用相关食品:立即停止销售、食用与事故有关的食品。
2. 救治受害者:迅速将受害者送往医院救治,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3. 追回问题食品:追踪已售出的问题食品,通知消费者停止食用。
4. 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如实提供事故相关情况,协助查明事故原因。
4. 事故善后1. 整改食堂卫生:对食堂进行全面清洁、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2. 责任追究:依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 公开信息:及时向公众公开事故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消除恐慌。
5. 预防措施1. 加强食品采购管理:严格采购程序,确保食品来源可靠。
2. 加强食品储存管理:规范食品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3. 定期培训食堂员工: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
4. 定期检查食堂卫生:定期对食堂进行卫生检查,确保食堂卫生状况良好。
通过以上措施,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精选12篇)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精选12篇)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1为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运行机制,规范处置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并控制食品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天长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天长市餐饮服务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组织成立应急处置领导组,负责本单位发生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负责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二、应急报告本单位发生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众多人数伤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时,应在两小时内报告天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长市卫生局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报告电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电话)三、应急处置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经营活动,保护加工经营场所,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
2、立即将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公安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6、配合有关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后期处理1、根据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及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结果及监督意见,对确认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进行销毁,被污染的工具及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2、做好中毒病人的的善后处理工作。
3、根据事故原因追究本单位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接受行政部门的处理,涉嫌犯罪的,接受司法部门处理。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一、应急响应组织。
1.1 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成员组成,负责整体应急响应工作的协调和决策。
1.2 应急响应指挥部,设立在公司总部,负责指挥和协调各项应急工作。
1.3 应急救援队伍,由公司员工组成,负责应急救援和处理工作。
1.4 应急通讯组,负责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和传递。
二、应急处理流程。
2.1 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成立应急指挥部,通知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准备。
2.2 确认食物中毒事件的具体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受影响人数和症状等,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2.3 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将病情严重的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2.4 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清食物来源和加工过程,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扩大影响。
2.5 对受影响的食物进行封存和检测,确保不再对他人造成危害。
2.6 组织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7 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情况和预防措施,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三、应急预案的执行。
3.1 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成员要严格按照预案的要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做好应急指挥和决策工作。
3.2 应急救援队伍要做好应急救援和处理工作,确保受影响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3.3 应急通讯组要与外界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传递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3.4 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应急预案,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工作,确保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就是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能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消防救援大队(站)食物中毒事故处置预案

XX县消防救援大队(站)
食物中毒事故处置预案
大队当前聘请了地方炊事人员,采用厨师外聘制,菜品也是由地方菜农进行配送,食物卫生安全无法得到百分百的有效保证,加大了大队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概率,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根据各级首长的指示精神和支队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大队实际,特制定如下事故处置预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二、职责分工
XX负责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紧急处置。
XX负责联系医院,送中毒人员紧急救治。
XX负责联系食药局,对中毒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XX负责在发生安全事故后的组织指挥,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大队领导,按照上级指示发布事故结果。
并妥善处置善后工作,适时进行教育谈心,稳定队伍。
XX负责协助消防站干部善后工作,开展事故调查,并组织相关人员收集相关情况。
三、有关要求
(一)大队后勤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每日严格验
收菜品,不得采购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食品。
同时,加强对外聘厨师的管理教育,保持操作间环境卫生及个人健康。
(二)发生中毒事故后,必须严格按照程序上报大队和上级单位,严禁单独行动,并做好相应的工作,确保队伍稳定。
(三)联系疾控中心,定时对大队食堂、操作间、主副食库进行消毒处理和防鼠防蟑螂工作的开展。
(四)大队后勤管理人员要加强炊事时间和就寝后的食堂巡视工作,防止不法分子对消防站食品进行污染、投毒等犯罪行为。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2.2 管辖
a.首接部门应先派员赴现场进行调查;
b.因跨辖区使事故的调查难以及时进行的, 应及时通知有关辖区卫生行政部门配合调查, 或报请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通知的卫生行政 部门应积极配合进行调查;
c.事故的调查由肇事者所在地主要负责,个 案调查由病人和治疗单位所在地主要负责,卫 生学调查由中毒食品流入地和其他与事故发生 有关地主要负责;
e.应由被调查人本人亲自签名;被调查人不能签 名的,应由知情成年人代签,并注明原因;被调查 人为未成年人的,应由知情监护人同时签名。
3.2.3 收集中毒病人的就诊记录材料。
3.2.4 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肛拭、 血液、尿液等。
3.2.5 初步判断可疑中毒餐次、食品、来 源及其中毒病因。
4 实验室检验
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及现场调查对 病因的初步判断,确定检验项目, 及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检验,无法 承担或检验结果可疑的及时送市卫 生行政部门。检出致病菌的,须保 留菌种一个月以上。
5 封存物品处理
5.1 封存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检 验,并做出以下处理:
a.被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 销毁或监督销毁;
3.7 初步报告(续)
c.可疑食品情况(可疑中毒食品、加 工单位及地址、进食时间、进食人数);
d.样品采集情况(包括病人、食品、 环节、从业人员);
e.控制措施采取情况; f.初步印象。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求
调查方法的选择
初步判断中毒餐次、食品:必要时抽样 调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 非病例);
d.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况,可参加事故的 调查、直接进行调查或指定进行管辖。
3 现场调查处理
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制度

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制度1、总则1.1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指导和规范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1.2工作原则预防为主提高全社会防范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可能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报告、早处理.属地负责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区人民政府成立的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发生较重或严重食物中毒事件时,请省、市派专家到达现场,协助区人民政府成立的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开展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跨区的食物中毒事件,由中毒人员所在地人民政府协助处理.依法规范完善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提供系统、科学的制度保障.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食物中毒事件和可能的食物中毒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依靠科学开展食物中毒事件防范和处理的科研和培训,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先进、完备的科学、技术保障.加强食物中毒事件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1.4现状近几年来,我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加强了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食品卫生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食物中毒报告的规模和起数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我区是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枢地带,人口高度密集,交通拥挤,为预防食物中毒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加强我区食品卫生监督尤为重要,在今后一段时期里,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将是食品卫生的重要任务.1.5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1、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组成与职责市区人民政府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分管区长任指挥长,局长任副指挥长,负责对辖区内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协调和指挥,作出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其组成单位为:人民政府办公室、卫生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公安主管部门、工商分局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局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农林水局主管部门等.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调整组成部门.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理机动队、医疗救治组、物资保障组、信息管理组.应急处理机动队:成立1-2个应急处理机动队,人员由食品卫生、流行病、卫生检验、卫生监督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应急调查处理,调查中毒的原因,提出现场处理建议,并具体组织实施.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其他应急工作.医疗救治组:组建1-2个医疗救治组,负责中毒病人的救治,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其他应急工作.物资保障组: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处理所需物资、经费保障,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其他应急工作.信息管理组:负责食物中毒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其他应急工作.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指挥部设立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办公室(下称“应急办”),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2.1.2、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成立和各组成部门的职责发生严重食物中毒事件,区人民政府根据区卫生局的建议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需要,成立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主管区长担任总指挥.组成部门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卫生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局、区财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区工商分局、区农林水局等.各组成部门的职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部门协调.区卫生局: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现场控制、病人救护、查处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区教育局:督促学校落实控制措施,负责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责任追究,协助卫生部门调查处理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区公安分局: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现场公共秩序维护,调查处理人为投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件.区财政局: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物资和经费.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中毒病人按有关政策规定落实劳动保障、抚恤金等.区农林水局:负责农药、鼠药造成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农药、鼠药监管处理以及提供相关资料信息.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原因分折排除安全隐患.区工商分局:协助卫生部门调查处理食物中毒事件.2.2组织体系框架描述2.2.1、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区人民政府根据本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建议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本地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协调和指挥,决定采取本行政区域内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措施.2.2.2、日常管理机构区卫生局设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办公室是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全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制定有关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组建与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专业人员进行有关食物中毒事件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指导各地实施食物中毒事件预案.区卫生监督所负责本辖区内食物中毒事件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3、预测、预警3.1信息监测与报告3.1.1信息监测3.1.1.1区卫生局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区实际,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主动监测.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负责重大食物中毒的日常监测工作.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3.1.1.2全区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发生食物中毒的患者或其它知情人,一旦发现重大食物中毒情况,可以立即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监督所报告.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区人民政府及其卫生主管部门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及其隐患,有权向市人民政府及其卫生主管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食物中毒事件,不得瞒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3.1.2、信息报告3.1.2.1责任报告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区人民政府;区卫生局及区卫生监督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的负责人及其医务人员;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3.1.2.2报告时限和程序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食物中毒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卫生局报告.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信息报告的卫生局应及时填写《食物中毒报告登记表》,在2小时内向区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随时报告势态进展情况.接到较重或严重食物中毒事件信息报告的区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区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区卫生局接到跨辖区的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应当通知有关辖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3.1.2.3报告内容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报告食物中毒的内容包括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区卫生局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食物中毒事件或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主要措施.经调查确认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应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填报《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3.2预警预防行动区卫生局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及时向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可能涉及的其他县、区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通报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况.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或者发现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区卫生局通报.3.3预警支持系统食物中毒信息监测网络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建立专用应急电话,制定应急信息报告制度,24小时派人值班,做好信息记录,以确保通讯畅通.3.4预警级别及发布根据食物中毒事件性质、危害程度,食物中毒事件划分为一般(Ⅲ级)、较重(Ⅱ级)和严重(Ⅰ级)三级,依次用兰色、黄色、橙色进行预警.1、一般食物中毒事件(Ⅲ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100人,无死亡病例报告.2、较重食物中毒事件(Ⅱ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3、严重食物中毒事件(Ⅰ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3.5解除预警解除食物中毒事件预警需符合以下条件:食物中毒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3.5.1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由区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解除预警建议,报请区人民政府或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市卫生局报告.3.5.2较重食物中毒事件由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解除预警建议,报市人民政府或市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省卫生厅报告.3.5.3严重食物中毒事件由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解除预警建议,报省人民政府或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国务院卫生部报告.3.5.4食物中毒事件后期评估食物中毒事件结束后,区卫生局应在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患者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评估报告上报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4、应急响应4.1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反应4.1.1接到一般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区卫生局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医疗、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报告.4.1.2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区卫生主管部门的建议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需要,成立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4.1.3区卫生局应当快速组织专家对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必要时请求市卫生局提供支持.4.2较重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反应4.2.1接到较重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区卫生局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医疗、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省卫生厅和国务院卫生部报告.4.2.2区卫生局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理机动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并及时向区政府和市卫生局报告调查处理情况.4.2.3区人民政府根据区卫生主管部门的建议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成立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协助卫生主管部门做好食物中毒信息收集、现场控制和舆论宣传工作;保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治和预防用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供应.4.3严重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反应4.3.1接到严重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区卫生局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医疗、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省卫生厅和国务院卫生部报告.4.3.2区人民政府根据区卫生主管部门的建议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成立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协助卫生主管部门做好食物中毒信息收集、现场控制和舆论宣传工作;保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治和预防用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供应.5、应急保障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区人民政府及其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食物中毒事件的组织建设,组织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大对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队伍建设和技术研究,建立健全全区统一的食物中毒事件预防控制体系,保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5.1技术保障5.1.1信息系统与通讯保障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办必须配置专用固定电话一部,专用手机一部,传真机一台,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全区统一的食物中毒报告电话为:.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办电话为:.5.1.2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我区按合理布局、科学决策,平战结合、统筹兼顾,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科学建设、坚持标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食物中毒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主要包括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医疗救治队伍和医疗救治机构.我区指定区人民医院为食物中毒医疗救治医院.5.1.3应急处理机动队区卫生局建立应急处理机动队,组织开展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应急救治和现场处置能力.5.1.4培训和演练区卫生局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医疗卫生专业人员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建立考核制度. 区卫生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统一组织安排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演练.5.2物资经费保障5.2.1物资储备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的计划,建立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物资储备种类包括: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材、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和试剂、卫生防护的用品和应急设施.食物中毒医疗救治医院应储备常见食物中毒救治应急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储备各类食物中毒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和试剂、卫生防护的用品和应急设施.5.2.2经费保障区人民政府应保障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基础项目建设和食物中毒事件处理经费,所需经费列入区政府财政预算.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日常运转经费每年不少于30万元,区人民政府建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储备金制度,应急状态时,政府根据食物中毒事件需要决定动用应急储备金.5.2.3法律保障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定,根据本预案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实行责任制.对履行职责不利,造成工作损失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5.2.4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食物中毒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食物中毒事件.。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工作规范一、接报后处理1.1接报范围所有发病人数在2 人及以上,或死亡人数为1 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爆发(包括食物中毒)事件。
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受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的医疗卫生人员,初步核实后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1.2登记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内容包括:a.发生单位名称及地址;b.发病时间、中毒人数、死亡人数;c.可疑食物及进食时间、人数;d.病人中毒表现、就诊或所处地点、救治措施及病人情况。
1.3紧急报告a.下列两种情况列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 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 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b.列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事件分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 或出现10 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省级响应)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市级响应)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一次中毒人数30-100 人, 无死亡病例(归县区级响应)发生死亡病例或者可疑投毒的,应当同时报告同级公安部门。
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时态发展,随时报告时态变化情况。
二、调查前准备及管辖2.1调查前准备携带有关文书、取证、采样工具等,赴食物中毒发生地和肇事者所在地进行现场调查,其中食物中毒发生地包括:a.中毒病人所在地;b.中毒病人治疗单位所在地;c.中毒食品流入地;d.其他与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有关的地点。
2.2管辖a.首接部门应先派员赴现场进行调查;b.因跨辖区使事故的调查难以及时进行的,应及时通知有关辖区卫生行政部门配合调查,或报请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通知的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配合进行调查;c.事故的调查由肇事者所在地主要负责,个案调查由病人和治疗单位所在地主要负责,卫生学调查由中毒食品流入地和其他与事故发生有关地主要负责;三、现场调查处理3.1 事故发生单位基本情况调查a.人员、地区分布情况;b.饮用水情况;c.食品供应情况3.2 个案调查3.2.1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要求,确定进行个案调查的对象和人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填写应尽可能完整、无空缺,不能填写的应注 明原因;
b.调查发病前72小时内摄入的食品,未发病者 调查相应时段内的进食情况;
d.检验结果和可疑致病因素两项目内容,可在完 成后由调查人员进行补填;
3.2 个案调查(续)
c.食品的调查应尽可能调查至具体食物品种,因 不能详细调查的应予以注明;
d.其他有关措施。
3.7 初步报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毒人数10人以上、发生死亡病例或者造 成重大影响的食物中毒,在完成现场调查 和处理后,应在24小时内写出初步报告, 报告市卫生行政部门。初步报告内容包括:
a.事故简要情况(接报时间、发生单位及地 址、简要发生经过);
b.病人情况(发病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 数、中毒主要表现及严重程度、病人就诊地点 及救治情况);
3.4 可疑样品的采集
根据初步判断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a.剩余可疑食品和原料(包括留样); b.食品加工工具、用具及食品容器、餐
饮具、操作人员双手等接触食品物品的涂 抹样; c.从业人员粪便、肛拭、咽拭、疮疖脓液 等; d.其他与食物中毒有关的可疑样品。
3.5 临时控制措施
a.责令收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 似中毒食品;
3.3 卫生学调查
根据已了解到的中毒发生特点和对病因的初 步判断,围绕可疑中毒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 节进行调查:
a.食品原料; b.工艺配方; c.食品加工过程和环境,尤应是分装、储存条件、
时间及使用的工用具、餐饮具; d.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有无健康证、近来病史
等)及卫生习惯; e.其他环节。
3.7 初步报告(续)
c.可疑食品情况(可疑中毒食品、加 工单位及地址、进食时间、进食人数);
d.样品采集情况(包括病人、食品、 环节、从业人员);
e.控制措施采取情况; f.初步印象。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求
调查方法的选择
初步判断中毒餐次、食品:必要时抽样 调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 非病例);
4 实验室检验
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及现场调查对 病因的初步判断,确定检验项目, 及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检验,无法 承担或检验结果可疑的及时送市卫 生行政部门。检出致病菌的,须保 留菌种一个月以上。
5 封存物品处理
5.1 封存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检 验,并做出以下处理:
a.被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 销毁或监督销毁;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行政处罚 时限、报告和汇总 封存物品处理 确认 实验室检验 现场调查处理 调查前准备及管辖 接报后处理
1 接报后处理
1.1 登记
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内 容包括:
a.发生单位名称及地址; b.发病时间、中毒人数、死亡人数; c.可疑食物及进食时间、人数; d.病人中毒表现、就诊或所处地点、救
2 调查前准备及管辖
2.1 调查前准备
携带有关文书、取证、采样工具等,赴 食物中毒发生地和肇事者所在地进行现 场调查,其中食物中毒发生地包括:
a.中毒病人所在地; b.中毒病人治疗单位所在地; c.中毒食品流入地; d.其他与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有关的地点。
2.2 管辖
a.首接部门应先派员赴现场进行调查;
b.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 原料;
c.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 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3.6 防止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 的措施
a.停止出售和摄入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 食品;
b.如有外来污染物,应同时查清污染物 及其来源、数量、去向等,并采取临时 控制措施;
c.如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已同时供 应其他单位,应追查是否导致食物中毒;
a.人数超过30人、在100人以下的; b.可疑投毒或者造成重大影响的。
1.3 其他报告
1.3.1 人数超过10人、在30人以下的, 应当于24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市卫 生行政部门;
1.3.2 人数在10人以下的,应当于每季 度末汇总并在次月5日前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和市卫生行政部门;
1.3.3 发生死亡病例或者可疑投毒的, 应当同时报告同级公安部门。
3 现场调查处理
3.1 事故发生单位基本情况调查
a.人员、地区分布情况; b.饮用水情况; c.食品供应情况。
3.2 个案调查
3.2.1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要求,确定进行 个案调查的对象和人数。
3.2.2 两名以上监督员使用《食物中毒事 故个案调查登记表》进行调查,填写应注意 下列要求:
b.因跨辖区使事故的调查难以及时进行的, 应及时通知有关辖区卫生行政部门配合调查, 或报请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通知的卫生行政 部门应积极配合进行调查;
c.事故的调查由肇事者所在地主要负责,个 案调查由病人和治疗单位所在地主要负责,卫 生学调查由中毒食品流入地和其他与事故发生 有关地主要负责;
d.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况,可参加事故的 调查、直接进行调查或指定进行管辖。
确定中毒餐次、食品:进行历史性队列 研究(选择食用和未食用可疑食品者)。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求(续)
对照组(或非暴露组)选择的要求
和研究组(病例组或食用组)之间有尽可能 高的可比性(齐同);
对照组(或非暴露组)应尽量有足够样本含 量;
队列研究中非暴露人群选择的几种方法:
内对照; 特设对照; 总人口对照; 多重对照。
治措施及病人情况。
1.2 紧急报告
1.2.1 接报后4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和市卫生行政部门,市卫生行政部门在接报 后2小时内上报卫生部:
a.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 b.发生在学校的; c.发生在重要活动期间的。
1.2.2 接报后6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和市卫生行政部门:
e.应由被调查人本人亲自签名;被调查人不能签 名的,应由知情成年人代签,并注明原因;被调查 人为未成年人的,应由知情监护人同时签名。
3.2.3 收集中毒病人的就诊记录材料。
3.2.4 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肛拭、 血液、尿液等。
3.2.5 初步判断可疑中毒餐次、食品、来 源及其中毒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