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部测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图纸准备
图纸安置
1)临时性测图可将图纸直接固定在图板上; 2)长期保存的地形图,可将图纸裱糊在锌版、铝
板或胶合板上。
可选用图纸类型 1)磅纸(机械制图用的图纸)
2)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
2 绘制坐标格网
方格网规格: 40cm50cm或50cm50cm
方格的大小:10cm10cm
47.0
42.7m和47.6m,若地形
图等高距为1m,则A、B间
46.0
共有43m、44m、45m、
46m、47m等五条等高线
45.0
通过。 AB间的坡度是均匀
44.0
的,故其间穿过的五
43.0
条等高线平距相等。A
d
d
d
42.7 dB
4)两相邻点间插绘等高线过程
(1)确定两条边缘等高线的位置 本例中,边缘等高线即43m、47m两条; AB 高 差 为 4.9m , 量 得 其 对 应 的 图 上 平
a
1)对角线法
eb
o
f
d
c
2)格网的检查
要求:格网交点应在一 条直线上,偏离不应大 于0.2mm。每格长度误差 也不应超过0.2mm。小方 格对角线长度(14.14cm) 误差不应超过0.3mm。
3 、展绘控制点
例:展绘控制点A(647.43, 634.52,4.50);
B(913.46,748.63,6.45)。 1)确定格网线的坐标和 1000
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用特定的地物符 号表示在地物的中心位置或中心线上,如 水塔、烟囱、单线道路、单线河流等。
3)精度要求
地物轮廓线不外乎折线和曲线,选点时,并不是 选得愈密愈好,应根据地形图图式的要求合理 选择地物的特征点。
轮廓线上的凸凹长度大于0.4mm时都要表示。 如1:500测图时,大于0.2m的凸凹都要表示,1:
工具 皮尺 适用情况 适用于隐蔽狭小的城市街区测图
原理 如图所示,A、B为两已知控制点,距离为
DAB,野外勘丈待测点P到基线AB的垂距DKP和A到 垂足K的距离DAK,利用公式计算K点坐标。也可以 利用图解法直接绘出。
第二节 大比例尺地形图传统测绘方法
一、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1、室内整理资料(控制点,已有地形图),勾绘出 测图范围。 2、野外实地踏勘,了解测区地形特点,考察图 根控制的布设条件 3、绘制整个测区的展点网图,并在网图上绘注 测区中图的分幅和编号。 4、定出本测区的施测方案和技术要求。 5、准备测量仪器设备。 6、准备测图板。
6)等高线测绘注意事项
(1)不要等到把全部等高线通过点都求出后再勾 绘等高线,应边wk.baidu.com等高线通过点边勾绘等高线。
在两相邻地性线之间求得等高线通过的点之后, 应立即根据实地情况,将同高的点子连起来。 先画计曲线,后画首曲线,并注意等高线通过 山脊线、山谷线的走向。
(2)测绘地貌时,除测绘地性线上的地貌 特征点外,还应考虑地形点密度和最大视 距,增加或减少地貌点。一般要求在图上 地貌点间距为2cm~3cm。
滑的曲线。
④不能依比例描绘的地物,应按规定的非 比例符号表示。
3、等高线勾绘
1)地貌表示方法 ---等高线 2)等高线勾绘步骤 首先轻轻描绘出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
再根据碎部点的高程内插勾绘等高线。 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特殊地貌,如悬崖、峭
壁、土坎、土堆、冲沟、雨裂等,用图式 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
视距测量(stadia measurement)原理及公式 视线水平时
D K l
K—取100,l —上、下丝读数之差,
HB H A i v i—仪器高,v—中丝读数。
视线倾斜时
l'
1.视距公式:
l'为水准尺与视线
垂直时的尺间隔
l' l cos S' klcos 则 D S'cos klcos2
原理 如图 (a) 所示,A、B为已知点,P为测定
碎部点,测量距离S1、S2后,利用距离交会公 式计算P点坐标。也可以利用图解法,利用圆规 根据水平距离,在图上交会碎部点,如图 (b)
P
S2 S1
A
B
(a)
P P
S1 S1
A
B
(b)
四、勘丈支距法 定义 通过测定碎部点到已知基线的垂距以
及已知点到垂足的距离,来确定待测碎部点 位置的方法。
0.50.5
注记。
B
900
6.45
2)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
格,按比例尺展出。 800
3)检查:在图上量取相 邻控制点间的距离。 其与理论值之差图 上0.3mm。
700
A 4.50
600
5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闭合导线数据
附合导线数据
二、碎部点测绘
1、碎部点的选择
地物点
地貌点
15
40(量距)
70
30
80
120
50
150
200
城市测量碎部点的最大间距和最大视距
(3)平坦地区很大范围内绘不出一条等高线, 需用高程碎部点表示地面起伏。
高程碎部点简称高程点。有地物时以地物点 高程为高程碎部点,无地物时则应单独测 定高程点。
(4)当测站点(解析点)密度不够或地形复 杂和隐蔽时,可采用支导线的方法增补临 时测站点,其测量的技术要求规范上有详 细的规定。
3.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ing)
(1)功能:
测出目标点的(X,Y,H)
(2)原理
1)平面坐标(X,Y)测量 原理
2)高程(Z)测量原理
二、方向交会法
定义 又称角度交会法,是分别在两个已知测点
上对同一碎部点进行方向交会以确定碎部点。
工具 经纬仪 适用情况 用于测绘目标明显、距离较远、易于
三、 经纬仪测绘法
(mapping method with theodolite) (一)原理过程
极坐标法定点 1、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 于测站旁; 2、用经纬仪测定碎部点的方向与已知方 向之间的夹角,再根据视距测量原理测站 点至碎部点的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 3、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根据测得的角度和 距离数据把碎部点的位置展绘于图纸上, 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 绘地形。
碎部点就是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 地物的特征点就是决定地物(顶面)形状的地物
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弯曲点及独立地 物的中心点。 地貌碎部点是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最能反 映地貌特征的点,如山顶、鞍部、山脊、山脚、 谷底、谷口、沟底、沟口、洼地、台地、河川 湖池岸旁等的坡度和方向变化处。
(1) “地物”取“轮廓转折点”。
特点 极坐标法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也是最主 要的测绘碎部点的方法。适用于通视良好 的开阔地区。碎部点的位置都是独立测定 的,因此不会产生误差积累。
工具 经纬仪、平板仪
全站仪测图原理也是极坐标法,不同的 是它可以直接测定并显示碎部点的坐标和 高程,极大提高了碎部点的测量速度和精 度,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中被广泛采用。
第七讲 地形图的测绘
教学目标
(1)了解地形测图的概念 (2)熟悉地形测图的基本原理 (3)掌握全站仪在一个测站测图的方法步骤
重点: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难点: 后视定向的意义过程
地形图测绘
在控制测量之后,以控制点为测站, 测定其周围的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的平 面位置和高程,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在图 纸上,并根据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 勾绘出地物、地貌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形成地形图。
2 1
A
B
A
B
(a)
(b)
三、距离交会法
定义 测量两已知点到碎部点的距离来确定碎部点 位置的一种方法。
工具 皮尺 适用情况 当碎部点到已知点(困难地区也可以为
已测的碎部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地势比较 平坦且便于量距时可采用。如城市大比例地形图 测绘、地籍测量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碎部点的高程可以根据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测定, 城市地区可以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
45.0 44.0 43.0 x2 42.7 gB
(2)确定其他等高线位置
根据x1和x2可在AB直线上截 取43m和47m等高线的通过 点c和g,然后再将c、g两点 之间的距离4等分,就可得到
B 47.6 47.0
46.0
44m、45m、46m等高线所
45.0
通过的点d、e、f。
44.0
43.0
A x1c
d
e
f
g
x2 42.7 B
解析法相当麻烦和费时 实际作业一般采用目估内插法来确定等高线通过
的点。即先目估确定靠近两端点的等高线通过 点,然后在其间目估等分其它等高线通过点。 目估法十分简单和迅速,但不易掌握,要反复练 习,才能熟练、准确。
5)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2)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通过等高线位置 (3)以山脊线和山谷线为依据,用圆滑的曲线连 接相邻同高点; (4)加粗计曲线。
3)内插勾绘等高线的原理
测地貌碎部点时,地貌点选在地面坡度变 化处,故两相邻地貌点间的坡是等齐坡, 即过这两点间的等高线平距相等。 插绘等高线时,相邻地貌点间所通过的各 条等高线的位置,可根据两点间的高差和 图上平距,用比例内插法确定。
原理图示
如图所示,地性线上两相
B 47.6
邻点A、B的高程分别为
距长度49mm。A到43m和B到47m等 高 线 的 高 差 为 0.3m 和 0.6m , 由 相 似 三角形原理,可计算出A点到43m等 高线和B点到47m等高线的平距x1和x2: x1=(490.3)/4.9=3mm x2=(490.6)/4.9=6mm
A x1c
B 47.6 47.0 46.0
2000则是大于0.8m的凸凹全要表示。

A
B
C
(a)
E
F
B

M
A N
DC
(b)
如图所示,若小于图上的0.4mm,则 (a)图中的C点和(b)图中的M、N 点都不必立尺,可直接将A、B连成直 线。
4)地物描绘
①地物要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
②房屋轮廓线用直线连接起来 ③道路、河流的弯曲部分则要逐点连成光
地貌点过密或过稀不仅会使勾绘等高线困难, 而且不利于准确表示地貌。
如果用视距法测量距离,应限制视距长度。 视距长度与测图比例尺有关和地物的重 要程度有关。
如果采用测距仪测距,碎部点的距离一般 没有限制,只需考虑测图时展点方便。
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地貌点最大 间距(米)
最大视距(米)
原理图解
Sβ11
β2
S2 β3
S3
如图,A、B为地面上的两个已知点,欲测定碎部点(房角 点)1、2、、n的坐标,可以将仪器安置在A点,以 A距部B离点方Si向(1、i作=S为21、零、方2、向、,S观n,、测即n水)可的平利坐角用标1极。、坐2标、计算公、式n计,算测碎定
3、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
特征点上。
在立尺之前,立尺员应根据实地情况及本 测站实测范围,选定立尺点,并与观测员、 绘图员共同商定跑尺路线。然后依次将视 距尺立在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
5.35
坚5
5.40



(2)地貌—取“地性线上坡度或方向变化点”
2、地物的测绘
1)分类
自然地物,如河流湖泊、独立岩石、土质 植被等;
人工地物,如房屋、铁路,高压线、桥梁、 境界等。
所有地物都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在地形图上。
2)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的原则
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将它们的顶面轮廓 特征按几何相似缩绘在地形图上,如房屋、 河流、运动场等,有些还要在边界范围内 绘上相应的说明符号,如森林、草地等。
2.高差公式: hAB Dtan i v
(二)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 量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 人、立尺员2人。
(三)一个测站上的测绘工作步骤
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瞄准的碎部点,如电杆、水塔、烟囱等地物。
原理 如图 (a) ,A、B为已知点,为测定河流对
岸的电杆1、2,在A点测定水平角1、2,在B 点测定水平角1、2,利用前方交会公式计算1、 2点的坐标。也可以利用图解法,根据观测的水 平角或方向线在图上交会出1、2点,如图 (b)
1 2
1 2
1 2
测绘地形图的方法:
①经纬仪测绘法、
②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绘法、
传 统
③大平板仪测绘法、
④航空摄影测量
⑤全站仪测图
第一节 碎部测量的基本方法
一、极坐标法
定义 根据测站点上的一个已知方向,测定 所求点方向与已知方向的夹角和测站点至 所求点的距离,从而确定所求点位置的一 种方法。
测图时展点方法: 按碎部点坐标直接展绘在测图纸上, 根据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用图解法将碎部点 直接展绘在图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