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地震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震知识点归纳总结地震是指地球表面上突然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是由于地壳发生断裂、滑动或破裂等运动而引起的。
地震是一种非常有破坏性的自然现象,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可能会引发建筑物倒塌、火灾、山体滑坡、海啸等一系列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伤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预防和减轻地震可能带来的伤害,我们需要积极学习地震知识,提高地震防护意识。
下面将对地震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地震。
一、地震的成因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而引起的。
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一层,是由岩石组成的。
地球内部存在许多岩石层,这些岩石层在地球内部会发生各种变化。
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主要包括板块构造和地球内部的各种变化引起的地质现象。
在地球内部的运动过程中,如果岩石层发生了断裂、滑动或破裂等现象,就可能会引发地震。
地震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种。
自然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而人工地震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比如地震勘探、水库蓄水、地下核试验等。
二、地震的发生时机地震不是突如其来的,它是有规律可循的。
地震的发生时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下应力状态、地震断裂带、地震活动性、地震预测等。
地震的主要发生时间集中在地震多发区,比如太平洋火环、中国东部、地中海周边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的发生时机也较为集中。
地震的发生时机可以通过地震预报来进行预测。
地震预报是利用地震现象和地下应力状态等资料来进行地震活动的预测,以减轻地震可能带来的危害。
三、地震的危害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现象,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地震的主要危害包括建筑物倒塌、火灾、山体滑坡、海啸等。
地震发生时,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倒塌。
因为地震会给建筑物带来巨大的震动,如果建筑物设计不符合地震防护要求,就可能会在地震中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
地震发生时,可能会造成供电供水系统的破坏,导致火灾的发生。
地球演化历程中的板块构造及地震分布规律
地球演化历程中的板块构造及地震分布规律地球是一个变化万千的行星,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样的演化过程。
其中,地球的板块构造和地震分布规律是地球演化历程中最重要且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球板块构造的形成原因、类型以及地震分布规律。
1. 板块构造的形成原因板块构造是指地球上陆地和海洋地壳相互分离,形成由多个板块组成的地壳结构。
板块构造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地球的外部部分被地幔所包围,地幔是半固态流体,在地壳上产生了较大的浮力,从而形成了地震活跃的板块。
此外,板块构造的形成还与地球内部的热对流有关。
地球内部的热对流是指地球内部热量的传导与对流运动,地球热量的传导和对流运动不断改变地壳的形态和地震分布。
这种热对流运动是地震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板块构造的类型根据板块边界特征和演化的时间尺度,可以将地球板块分为三种类型:边界活跃型、边界相对固定型和边界消亡型。
边界活跃型的板块是指两个板块之间存在相对活跃的边界,例如:环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等。
这些板块之间的边界区域经常发生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地震分布相对集中。
边界相对固定型的板块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区域相对稳定,例如: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边界,东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边界等。
这些板块之间的地震活动相对较少,分布相对分散。
边界消亡型的板块是指一个板块在另一个板块下方被俯冲,最终被地幔所吞没。
例如:太平洋板块的西边界,与亚洲、南美洲板块发生的俯冲是地球上的一个典型例子。
这种板块消亡的过程也伴随着大量的地震活动。
3. 地震分布规律地震活动是地球发生的一种破裂现象,地震分布规律是地震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计规律。
根据地震观测数据,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地震分布规律:(1)地震分布在板块边界区域更为活跃。
在板块边界区域,地壳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导致地壳破裂,从而引起地震。
这些地震通常表现为比较强烈的震级和频繁的地震活动。
(2)地震分布遵循某些带状特征。
地震板块知识点总结归纳
地震板块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板块构造理论1.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板块构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它是指地球上的地壳被分割成几块不规则形状的板块,它们之间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是目前地质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为地震、火山、地震能量释放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
2.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地壳是由不断移动的若干大块岩石组成的,这些岩石板块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相对运动。
这些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
3.板块构造理论的证据板块构造理论得到了大量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学证据的支持。
包括海底扩张与地形变化、磁异常分布、地震活动分布、岩石组合和大地构造等。
二、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1.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板块的边界附近,特别是在地壳板块之间的边界。
这些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地震应力的积累和释放,从而引发地震活动。
2.板块边界的类型板块边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边缘边界。
构造边界是两块板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的区域,通常伴随着地震和火山活动。
转换边界是板块之间的水平相对滑动带,地震活动丰富。
而边缘边界则是板块之间的相对推挤和拉伸带,也是地震活动的重要区域。
3.地震震源的确定地震的震源是指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
地震震源通常位于地壳深处,其深度可达几十公里。
地震的震源可以通过地震波的传播路径、震中距离和地震波记录仪的记录等信息来确定。
三、地震的发生机理1.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是地球内部岩石在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发生应力释放导致的振动现象。
地震的发生主要有地震断裂、板块运动和岩石变形等原因。
2.地震的发生过程地震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应力积累阶段、断裂破裂阶段和能量释放阶段。
在地震活动过程中,岩石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形成地震波并引发了地震现象。
3.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是从地震震源处向四周传播的能量波,主要包括P波、S波和地震表面波等。
板块构造与地震复习资料整理
1.泛大陆:在距今2.5亿年前的古生代末期,地球上只有一块广袤的大陆,称为泛大陆,在今北极、非洲周围。
2.离极漂移:中生代以来,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赤道膨胀,吸引泛大陆使其离极缓慢漂移,由极地向赤道移动。
在离极漂移中,受日、月吸引力的影响,作由东向西运动,泛大陆在漂移中产生裂痕,分成块向不同方向运动。
3.热剩余磁化:岩浆岩在地球磁场中因温度下降到居里点以下,获得磁性的现象,磁性强而稳定。
4.沉积剩余磁化:细小的矿物质颗粒在经风化、搬运、沉积形成沉积岩的过程中,铁磁性物质受磁场作用做定向有规律排列,使沉积岩得到磁性。
特点:磁性较弱,较不稳定。
5.天然剩余磁:不管是热剩余磁,还是沉积剩余磁,都是岩石在形成时期古地磁场凝结,在这些岩石上的磁性痕迹,统称为天然剩余磁,从地学上讲称为化石磁性。
6.大洋中脊:在海底绵亘6万多公里的海底山脉,绝大部分分布在大洋中间部分,又叫海岭。
特征:①完全由熔岩物质组成②有较高热量③不间断发生浅源地震④年龄很新⑤没有沉积物7.东太平洋隆起:海岭进入太平洋,东半部向北偏东扩展,主脉终止在北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附近,由于太平洋海岭位置偏东,所以又叫东太平洋隆起。
8.中央裂谷:在大洋中脊的峰顶,沿中轴线有一条狭窄的地堑,叫中央裂谷。
谷底宽约50公里,深约3000米,它把大洋中脊的峰顶分为两列平行的脊峰,地壳很薄。
9.热流量:在地球科学中,用来表示地球内部向外散发热强度的一个物理量。
单位:微卡/平方厘米秒。
10.本尼奥夫带:1954年,本尼奥夫发现由海沟向大陆坡倾斜带内。
地震震源分布是由浅向中向深有规律地分布,在地球科学中,把这种由浅源至深源的地震分布带称为本尼奥夫带。
11.无震海岭:与海岭成垂直方向伸展的由火山岛、火山锥组成的海底山脉(火山链),由于没有现代地震活动发生,故称为无震海岭。
12.极性期:地球磁场保持一定方向的时期。
和现代地磁场方向一致的叫正向,相反地叫反向。
地质学公式总结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的模型
地质学公式总结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的模型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总结相关的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的产生机制。
本文将通过分析地质学中与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相关的公式来总结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的模型。
一、地震活动模型地震活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的模型包括断层模型、应力模型和能量传播模型。
1. 断层模型断层是地震活动产生的主要构造界面,断层模型是基于断层运动产生地震活动的理论。
在断层模型中,地震活动的发生是由于断层发生断裂或滑动,进而释放能量导致地震的产生。
断层模型描述了地震源的位置、滑动方向和滑动的速率等参数。
公式1:地震矩公式地震矩(Moment)是衡量地震破裂过程所释放能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0 = μAδD其中,M0代表地震矩,μ代表岩石的剪切模量,A代表断层的面积,δD代表断层的平均滑动量。
2. 应力模型应力模型描述了地震活动产生的力学应力与断层滑动的关系。
地震活动的发生与地壳中的应力分布存在紧密联系,当应力超过岩石的抗压强度时,岩石会发生破裂导致地震。
公式2:库仑判据库仑判据是描述地震发生条件的经验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 = (σ1 - σ3) - μ(σ1 - σ3)其中,σ1和σ3分别代表断层处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μ代表岩石的内摩擦系数,C代表库仑判据。
3. 能量传播模型地震活动产生的能量会通过地震波迅速传播,地震波是地震能量传播的载体。
能量传播模型描述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等特性。
公式3:速度-滞后模型速度-滞后模型是描述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质介质滞后效应之间关系的公式。
一般情况下,地震波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
V = ρ/κ其中,V代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ρ代表介质的密度,κ代表弹性模量。
二、地壳运动模型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地质现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主要的模型包括板块构造模型和地震周期模型。
板块构造与地震的关系---以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例
板块构造与地震的关系 ---以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例摘要:板块构造学说代表着当前地质构造学发展的新阶段。
板块构造与许多地质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如地热、地磁、岩浆活动、沉积作用、造山运动、成矿过程、地震及火山活动等。
前人的研究证实,全球地震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主要与板块边界的活动有关[1]。
本文是通过对多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查阅,分别从地震产生的原因、产生的位置详细分析了地震与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板块运动地震板块边界类型1.板块构造学说概述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所谓的海岭、海沟、岛弧、转换断层所分割,形成若干个单元,这些单元就称之为板块。
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将全球岩石层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又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提出的学说[2]。
因此有人把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称为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三部曲。
1.2板块边界类型从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来看,可将板块边界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分离型板块边界;2.汇聚型板块边界;3.平错型(剪切)板块边界。
2.地震概述地震的分类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板块分界线处往往是地震活动频繁地带。
根据地震发生的位置不同,将地震分为三种类型:板缘地震(板块边界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此类。
板内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3],如欧亚大陆内部(包括中国)的地震多属此类[4]。
板内地震除与板块运动有关[5],还要受局部地质环境的影响,其发震的原因与规律比板缘地震更复杂。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
3.板块构造与地震的关系3.1产生地震的原因按照板块学说的解释,由于板块分界线处板块顶端部分相互挤压、碰撞、拖曳、摩擦等导致岩石中产生应力,其应力以岩石弹性的形式储存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弹性极限后,岩石以突然断裂、破碎、错位为契机,立即发生回弹,释放原积累的弹性应力,产生地震。
了解地球板块构造与地震分布
了解地球板块构造与地震分布地球板块构造与地震分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由多个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类似于一个个巨大的拼图,它们相互移动,形成了地球的地壳。
地球板块构造与地震分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了解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一、地球板块构造地球板块构造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岩石板块在地幔上移动的现象。
根据地球板块构造理论,地球上的岩石板块可以分为大陆板块和洋壳板块两种。
大陆板块主要由厚度较大的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而洋壳板块则主要由厚度较小的玄武岩构成。
地球板块构造的运动方式有三种:扩张、收缩和滑移。
扩张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距离增加,产生新的地壳。
收缩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距离减小,形成山脉。
滑移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相对滑动,产生地震。
二、地震分布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现象,它是地球板块构造活动的重要表现。
地震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附近。
这是因为在板块边界处,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巨大的应力积累,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地震。
其次,地震分布还与板块的类型有关。
在大陆板块内部,地震活动相对较少,而在大陆板块与洋壳板块交界处,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这是因为洋壳板块比大陆板块更脆弱,容易发生断裂和地震。
另外,地震的深度也是地震分布的重要特征。
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上部,深度一般在0-70公里之间。
中源地震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交界处,深度一般在70-300公里之间。
深源地震发生在地幔内部,深度超过300公里。
三、地球板块构造与地震分布的关系地球板块构造与地震分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附近,这是因为在板块边界处,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巨大的应力积累。
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地震。
地震的深度也与地球板块构造有关。
在板块边界附近,地震的深度较浅,因为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上部。
了解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与地震活动
了解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与地震活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构造和运动过程对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了解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的运动情况。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
一、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地球的外壳被分为多个大板块,这些板块是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发生的区域。
构造板块运动是指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运动的过程。
1.1 引言地球的外壳被分为七大板块,分别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
它们相互之间通过地壳运动而不断变化。
1.2 板块运动的类型地球板块运动包括三种类型,即边界之间的相互推动、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和板块之间的相互滑动。
1.2.1 边界之间的相互推动相互推动是指两个板块相互分离的运动模式。
当两个板块分离时,地壳中的熔岩从地下升起并冷却形成新的岩石,这种现象被称为海底扩张。
1.2.2 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板块之间的碰撞是指两个板块冲突的运动。
在板块之间的碰撞过程中,地壳会被挤压和堆积,形成山脉或者地震活动。
1.2.3 板块之间的相互滑动板块之间的滑动是指两个板块之间没有相互碰撞或者推动,只是平行滑动的运动。
这种运动可能导致地震活动。
二、地球的地震活动地震活动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会带来剧烈的地面震动和巨大的破坏力。
地震活动与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密切相关。
2.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地球上发生的地壳震动现象,是物质在地壳内传播的结果。
地震活动是地壳板块运动的一个重要表现。
2.2 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和地壳内部的构造变化。
当板块发生相互碰撞、推动或者滑动时,会产生地震活动。
2.3 地震的分类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根据地震震源的深度不同。
同时,地震的强度也可以根据破坏程度进行分类。
2.4 地震的影响地震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力,对人类、设施和环境都会带来严重影响。
地球内部构造和地震活动分析
地球内部构造和地震活动分析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我们对于地球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地球由内到外的结构有:核、地幔、软流层、岩石圈和大气圈。
其中,核心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为地球的热源,由极性相反的两个部分构成:外核和内核。
地幔是核心和地壳之间的部分,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
在地表以下约有30km到2900km深度的范围内,密度逐渐增大,表明物质的成分逐渐发生变化,这就是地幔。
岩石圈是地壳和一部分地幔的总和,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其中地球表面上大部分岩石是由地壳构成的。
而大气圈则是地球周围包围着的气体层,为地球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等重要气体。
地震则是由地下断裂带产生的震动。
最早的震动是地震波,此时震源处的岩石弹性波的速度大大超过局部岩石中的速度,因此它可以沿不同的路径在地球内部传播。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受到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影响而发生反射、折射、干扰和吸收,因此它们散射在各个方向,不断减弱,被地球表面上的地震仪器接收到。
地震活动研究的结果表明,地震的发生与地球内部的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有些震源发生在深部,震源深度可以来自受压减小或地幔熔融,也可以来自隆起和沉降。
而境内浅源的地震,震源往往在地壳的浅层,大多由浅源断裂和深部应力积累引起。
此外,地震活动还与板块构造和地下构造的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板块构造是指地球上的外壳被分为许多大大小小的板块,在板块之间的边界上产生的构造活动。
板块互相移动,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许多山脉、裂谷和地震区。
地下构造的活动同样会引起地震发生,例如地幔对液态外核的对流,亦或是地球内部化学反应等都会造成地震发生。
总之,地球内部构造和地震活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对地震发生原因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物理和化学过程,未来在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也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地震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地震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地球是由多个大型板块构成的,这些板块在地壳上漂移、碰撞和分离,引发了地震活动。
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危险性。
本文将探讨地震与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地震是如何与板块运动相关联的。
一、板块构造与地震活动地球上的板块构造是由地壳上的大型板块按照某种规律移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
这些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主要有三种类型:边界类型、板块共同推移和内部应力。
这些运动形式是造成地震活动的主要原因。
1. 边界类型地球板块之间有三种主要类型的边界:构造边界、盛行边界和转换边界。
构造边界是两个板块彼此分离的地方,盛行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碰撞的地方,而转换边界是两个板块平行滑动的地方。
这些边界上的板块相互作用会产生巨大的地壳变形和应力积累,最终导致地震的发生。
2. 板块共同推移板块共同推移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板块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沿着同一方向移动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板块之间的摩擦和应力积累会逐渐增大,当应力超过地壳的抗压能力时,就会发生地震。
3. 内部应力由于板块自身的内部应力,如板块内部岩石的热胀冷缩、岩石变形和岩浆活动等,也会引起地震的发生。
这种内部应力会导致板块内部的岩石断裂和滑动,产生地震波。
二、地震与板块运动的联系地震是与板块构造关系最密切的地球现象之一。
地震活动主要是由于板块之间的摩擦和相对运动引起的。
当板块之间的摩擦力超过地壳的抗压能力时,板块就会发生断裂和滑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三种类型:P波、S波和表面波。
P波是最快的地震波,在固体和液体中都能传播;S波在固体中传播,无法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而表面波则只能在地球表面传播。
当地震波传播到地表时,会引起地震的摇晃和破坏。
地震的震级是一种用来描述地震能量大小的量值。
根据地震的震级,我们可以了解到地震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破坏程度。
同时,地震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土壤液化、地裂缝、山体滑坡等,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地震活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地震活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区,地震活动频繁。
作为一个位于板块交界处的国家,中国地震活动与板块构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地震活动与板块构造的相互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板块构造的概念。
地球的外壳被分为数个大块,称为地壳板块,它们以大约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的速度在地球表面移动和变形,造成了地震、火山和山脉的形成。
板块构造是地球表面变形和演化的基本模式,也是地震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震活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与板块构造密切相关。
当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或剪切时,地壳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地震。
例如,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界处,这里地壳的应力积累非常明显。
当板块间的应力超过地壳的抗震破裂强度时,就会发生地震。
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在板块边界上,地震活动最为频繁。
例如,在构成“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太平洋板块和亚太板块交界处,地震活动集中在这个地区,称为“环太平洋地震带”。
这个地区的地震活动非常剧烈,常常伴随着强烈的火山喷发,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除了板块边界,板块内部的地震也是常见的。
在板块内部,由于板块的运动导致地壳的应力分布不均,这也会引发地震活动。
中国大陆的四川盆地就是一个例子。
四川盆地位于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交界处,因为板块的相对移动,四川盆地一直处于被挤压的状态。
在这个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发生,而且地震强度通常较大。
除了造成地震活动,板块构造还对地震的规模和性质产生影响。
在板块边界上,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较快,地震活动通常伴随着巨大的破坏力,造成大面积的灾害。
而在板块内部,地震活动相对较弱,通常只有中等强度,对地表破坏较小。
总结起来,地震活动与板块构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板块构造不仅是地震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它还对地震的分布、规模和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地震活动与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对于地震预警和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板块知识点总结
地震板块知识点总结1. 地震板块的概念:地震板块是指地球外壳上分布的一些巨大板块,它们是地球表面的划分单位,相互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运动,引起地震和其它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球上的板块分为大陆板块和洋板块两大类,它们的大小、形状和性质各不相同。
2.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上的地壳并非一片整体,而是由许多不同的板块组成,并且这些板块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是对地球科学研究中的突破性发现,它揭示了地球内部的运动机制和地壳的动力来源,对于理解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板块运动及其影响:地震板块的运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辐射型、互锁型和挤压型。
辐射型是指以某一地区为震中,地震波从此处向四周辐射而引发地震;互锁型地震则是指两块板块相互挤压,导致板块边界受到严重扭曲而产生地震;挤压型则是指板块运动发生摩擦和挤压而产生的地震。
板块运动会引起地壳变形,形成地震断裂和断裂带,导致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 地震板块的分布:地震板块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地球上的板块边界,远离板块边界的地区地震频率较低,而板块边界附近的地区地震频率较高。
地球上最主要的板块边界有三种类型,即隆起型板块边界、俯冲型板块边界和横滑型板块边界。
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会引发不同形式的地震和火山喷发,因此板块边界地区是地震和火山灾害的高发区。
5. 地震板块的监测与预测:针对地震板块的监测与预测,科学家们利用地震仪、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等手段对地震板块的运动进行监测和预测。
通过对板块运动和地质灾害影响的研究,科学家们能够提前预警潜在的地震和火山喷发,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灾害损失。
总之,地震板块理论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它对于理解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预测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地震板块理论,能够更好地认识地球内部的运动机制和地壳的动力来源,为预防和减少地震和火山带来的灾害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与地震活动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与地震活动地球上的地壳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它们靠近边界处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山脉、河流、火山和地震。
本文将介绍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原理、特征和应对措施。
一、板块构造地球上的地壳不是像糖果那样光滑均匀的,而是由许多大大小小且形状不规则的断块构成的。
这些断块被称为地壳板块,是地球地壳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些板块似乎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
板块构造表明,地球的地壳是由互相“运动”的板块构成的。
在地球中,有两大类板块: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是指地球上大部分海洋底的岩石组成的地壳,而大陆板块则是指地球上包括陆地和海岸线以及一些海洋地壳区域在内的组成。
板块构造有三种主要类型:边界分裂区(即中洋脊),也称为地球海脊;边界聚合区或弧和边界滑移区(即断层,是板块与板块间发生的相互移层现象)。
二、地震活动地震活动通常在板块构造的边界处发生。
当两个板块之间的应变超过承受极限时,它们猛烈地释放能量,导致地震的发生。
地震是由地球的内部活动引起的震动。
此震动可以是在地表下地震带(即产生一系列地震的区域)内产生的或是由地表的自然或人为的震动所引起。
地震带的形成原因是板块活动及岩石层的磨擦。
当两个地壳板块挤压或摩擦时,所产生的能量沿着地底的岩石层传播,积聚起来。
当这个能量积聚到一定的程度时,岩层就会发生破裂,瞬间释放出能量,形成地震。
地震分类:根据地震的发生位置、震源深度、短时带宽和等级等特征,可以将地震分为:远震和近震、浅源震和深源震、底震和太阳震、甚少应有的很强的地震和频繁发生的小地震等。
三、应对措施地震无法避免,但预测和减轻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是业界正在研究的重要问题。
降低地震危害,提高人民的神志质量和生命安全,就成为了人类逐渐的目标。
地震预测:地震预测是指使用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科学方法研究地震发生的规律和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和规律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
目前,地震预测方法主要包括观测、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等。
板块构造学说与地震活动结课总结
板块构造学说与地震活动通过学习,对地震的形成、危害、预防等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结合搜集整理的资料,更加系统的认识了地球地质及板块构造学说与地震活动的相关知识,总结出以下结课报告。
1、板块构造学说(一)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板块构造学说,亦称全球大地构造学说。
该学说是法国科学家勒比逊于1968年提出的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又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提出的学说,有人把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称为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三部曲。
板块构造学说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
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在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有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
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
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
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
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硬壳——岩石圈(或称构造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
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
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板块构造则是地球内部能量分布的主要模式。
这两种现象密不可分,因为板块构造的运动是地震活动的主要原因。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
一、板块构造的概念板块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硬壳(称之为地壳)分成若干个板块(地质学上称之为地块),它们在地球表面上相对移动,形成山脉、海岸线和大洲等现象的学科。
板块构造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从地震、地磁、岩浆岩、沉积岩、洋壳岩和古生物等方面研究得出来的。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被分成了七个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它们的运动方式有三种:没有相对运动,向相反方向运动,或者向同一个方向运动。
二、板块构造与大地震的关系在板块构造理论中,地震活动是板块相互摩擦和碰撞的必然结果。
地震是地球内部应力的释放,板块的相互运动是导致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借助了板块运动的能量来发生。
板块间巨大的摩擦和应变,导致了地壳的变形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最后发生地震。
所以,地震往往相对于板块的相互运动来描述其运动和特征。
例如,沿山脉方向的错动地震被称为变形性地震,这是由于板块在这个方向上挤压和拉伸产生的。
而沿海岸线方向的地震则被认为是投射性地震,这是因为这种地震是由板块的海岸线运动导致的。
三、板块构造和地震的研究方法1.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震研究技术。
它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球的传播过程中的变化,揭示地壳的结构和构造。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地震灾害预测和观察,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框架。
2. 洋中脊探险洋中脊是板块运动的中心线,也是地球上新的海底地壳的长条形生成区。
洋中脊上的熔岩活动和板块在这个区域内的相互运动,形成了新的海底地壳。
研究洋中脊,通过观察洋深水潜水器和探测器所拍摄到的照片和图像,可以了解板块的相互运动、海底地壳的生成、各层之间的结构和互相作用等许多信息。
四、小结板块构造是地球内部能量分布模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地震则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球科学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
地球科学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地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行星,地壳由许多板块组成。
这些地球板块不仅在各自的位置上不断移动,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碰撞和分离。
这种板块运动对地震的发生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球科学板块运动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为什么地震频繁地发生在板块边界附近。
1.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地壳由如拼图一样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覆盖在地幔上。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外壳并不是连续的,而是由许多移动的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可以是洲际板块、洋中脊板块或者次级板块。
它们以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的速度相对运动,引发了地球科学板块运动。
2.板块运动与地震板块运动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应力和变形累积。
当应力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时,岩石的强度无法承受应力,发生破裂或滑动,产生了地震现象。
这种破裂形式可以是断层破裂、火山喷发或者地壳塌陷。
地震可以是小幅地震、中等地震,甚至是强烈地震,这取决于板块破裂的规模和能量释放的大小。
3.板块边界地震带地震在全球各地都发生,但它们特别频繁地分布在板块边界附近。
板块边界可以是两个洲际板块交汇的地方,或者是洋地壳和陆地地壳交界的位置。
这些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形成了地震带,比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等。
板块边界上的地震频繁发生,是因为板块的相互运动和剧烈变形导致应力积累较大,从而容易发生地震。
4.地震对板块运动的影响地震不仅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它们也对板块运动有所影响。
较大规模的地震可能导致地壳的断裂甚至塌陷,从而改变板块的形态和地壳的地形。
地震还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改变了板块间的应力分布,进而影响了板块的运动速率和方向。
所以地震的发生是板块运动的表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板块的继续运动。
5.预测和研究地震地震活动对人类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预测地震一直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通过搜集和分析地震数据、地震带的研究以及地壳形变的监测,科学家们试图找到地震的规律和模式,以提高地震的预测准确性。
地理学中的地球构造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
地理学中的地球构造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地球是一个活动的行星,其中地球构造板块运动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地球构造板块是地球表面被划分成的若干块状区域,它们的运动不仅对地壳形态与地貌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地理学中的地球构造板块运动与地震之间的关系。
一、地球构造板块运动的类型地球构造板块运动可分为三种类型:边界运动、内部构造运动和初始运动。
边界运动是指板块之间形成的构造形态和地形构造的变化;内部构造运动是指板块内部岩层纵横交错的变化;初始运动是指板块从堆积舞台进入深层岩层的变化。
二、地球构造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1. 构造板块运动引起地震地球构造板块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发生时,构造应力积累将在板块交界处不断积累。
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构造断裂释放,形成地震。
因此,构造板块运动与地震密切相关。
2. 地震的类型与板块运动相关根据地球构造板块运动特点,地震可分为三种类型:远场地震、近场地震和浅源地震。
远场地震通常发生在板块边界附近,这是因为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构造应力积累,并释放出较大能量;近场地震则发生在地震震源附近,通常由板块内部的断层活动引起;浅源地震则指发生在板块表面的地震。
不同类型的地震与板块运动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三、地球构造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影响地球构造板块运动与地震的之间的关系不仅对地震活动本身有影响,还影响地球其他方面的变化。
1. 地壳形态与地貌的变化通过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地壳的形态和地貌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例如,大型地震可能产生巨大的断层,改变地表的形态。
此外,板块运动还推动了火山和山脉的形成,进一步影响了地貌的演化。
2. 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的改变地球构造板块运动使得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发生了变化。
板块的相对运动驱动了岩浆上升和地震波传播,增加了地球内部热量的分布均衡。
这种物质循环对地球的热量平衡和地震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高考地理最难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最难知识点汇总高考地理是考验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科目之一。
其知识点众多,考察范围广泛。
在备考过程中,不少学生都会遇到一些看似深奥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高考地理中的一些最难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板块构造与地震地貌板块构造是地质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地球的陆地表层由许多相对独立的板块组成的现象。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板块的构成、运动方式以及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关系。
此外,针对地震地貌,学生还需要学会分析地震震源、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离等问题,从而计算和估算地震的破坏范围。
二、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化是指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这一现象在中国发展迅猛。
学生需要理解城市化的意义、影响以及与人口、土地资源等问题的关系。
同时,对于城市发展,学生还需要了解城市功能的转型和变迁、城市规划、城市扩张等相关知识。
三、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后果以及应对措施。
此外,对于环境保护,学生还需要了解环境污染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等内容。
四、自然资源与可再生能源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并能够供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或能量资源。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利用情况。
此外,对于可再生能源,学生需要了解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持续利用的能源,以及它们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五、经济全球化与地理格局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间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互相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过程。
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特征以及对地理格局的影响。
此外,需要了解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
六、城市人口与人口迁移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之间的迁移问题很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推动作用,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此外,还需要了解城市人口增长和流动对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无论是以上的知识点还是其他地理知识点,备考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地球板块运动与地震活动
地球板块运动与地震活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但我们是否知道地球的表面并非固定不动的,而是由多个板块组成,并且这些板块会不断地运动和碰撞,产生地震活动。
本文将探讨地球板块运动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一、地球板块运动的原因地球板块的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动力学因素共同驱动的。
地球的内部由外核、内核、地幔和地壳组成,而地球的表面就是由地壳构成的。
地松散、可塑性的地壳位于板块运动的最外层,而地壳以下则是更加层次丰富的地幔。
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有两个:一是地球内部的地热能,二是地球内部的地壳岩石圈的断裂和重组。
地球内部的地热能会导致地幔的对流,从而推动了地球的板块运动。
而地壳岩石圈的断裂和重组则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应力积累和释放,导致板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二、板块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地震活动是地球板块运动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会造成地壳的变形和断裂,当地壳断裂位置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地震。
地球表面上的地震震源就是由于板块间的断裂和应力释放引起的。
地震活动可以分为三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人工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引发的,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地震类型。
当两个板块之间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地壳就会发生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引发地震。
火山地震则是由于火山相关活动引起的,例如火山喷发时产生的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的地震,例如爆破、深井注水引起的地震。
三、板块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地球板块运动对地球表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板块运动导致了地壳的抬升和下沉,形成了山脉和盆地。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其次,板块运动还可以导致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地震和火山活动可以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不仅破坏人类的居住环境,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此外,板块运动还会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产生影响。
板块运动可导致大气环流和海洋流动的变化,从而对地球的气候造成影响。
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
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地球的地质构造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而地震则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之一。
地球是由多个大大小小的构造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由岩石和土壤组成,相互之间以及与地球内部的岩石层之间通过运动来维持着相对的稳定性。
地震则是当这些板块发生冲撞、拉拽或者滑动等运动时,由于巨大的能量积累而发生的地壳震动。
一、地球的地质构造和板块运动地球的地质构造可以分为陆地构造和海洋构造。
陆地构造主要由大陆板块和大陆造山带组成,而海洋构造则主要由海洋板块和海沟、海山等构造组成。
大陆板块是相对较大的板块,主要分布在地球上的陆地区域。
这些板块不断地运动着,有的向左移动,有的向右移动,有的冲撞在一起,有的分离开来。
这种板块的运动被称为大陆漂移。
海洋板块则主要分布在地球上的海洋区域。
这些板块也在不断地运动着,它们与大陆板块之间形成了海洋板块边界。
当板块发生相互碰撞、分离或者滑动时,就会产生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
二、地球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地球板块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两个板块发生冲撞或者分离时,它们之间会积累大量的能量。
这种能量积累会导致板块边界处的岩石层发生应力积累,当这种应力超过岩石层的强度极限时,岩石层就会发生破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发地震。
地震的规模可以用里氏震级来衡量,里氏震级越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就越强。
地震不仅会造成地表的震动,还会引发地震波的传播,甚至会在一定范围内造成破坏和伤亡。
而地球板块运动的方式和速度也会影响地震的发生。
例如,当两个板块向相同方向的冲撞时,岩石层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地震的规模可能更大。
而当两个板块相对分离时,岩石层会受到牵拉,导致地震频率增加但规模较小。
三、地震对地球的影响地震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灾害,它还对地球的其他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地震对地球表面的地貌造成了明显的改变。
地震能够使地壳发生抬升、下沉或者破裂,从而改变了原本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山川河谷等地貌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构造与地震》考试重点
1.泛大陆:古生代末期(距今约2.5亿年前)地球表面只有一个完整的大陆,位于今天北极和非洲之间及其周围地区,称之为泛大陆。
2.离极漂移:由于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因此而造成的地球赤道膨胀部分对泛大陆吸引使得泛大陆缓缓向赤道方向移动,称之为离极漂移。
3.热剩余磁:岩浆岩在地球磁场中因温度降低而获得磁性的现象。
4.沉积剩余磁:细小物质颗粒沉积下来在形成岩浆岩的过程中,带有电磁性的颗粒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有规律的排列,使得沉积岩具有一定的磁性,此现象称为沉积剩余磁。
5.天然剩余磁:热剩余磁和沉积剩余磁二者均是古电磁场在其形成时期凝结在这些岩石上的磁性痕迹,均为天然磁性,从地学上讲称为化石磁性。
6.大洋中脊:延续伸展6万公里的海底山脉,绝大部分在大洋之间,称之为大洋中脊。
7.东太平洋隆起:海淀山脉在太平洋东部向北偏东的向伸展,主山脉终止在北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附近,因在太平洋海底位置偏东,故叫东太平洋隆起。
8.中央裂谷:海底山脉的中轴线部位深深的峡谷。
9.热流量:地学科学中用来表示地球内部向外散热的物理量(单位:微卡/平方厘米.秒)。
10.本尼奥卜带:1954年南斯拉夫科学家本尼奥卜发现由海沟向大陆倾斜的带类地震震源分布由浅到中到深,地学将这种地震震源分布规律称为本尼奥卜带。
11.无震海岭:与大洋中脊(海岭)呈垂直方向,伸展的由火山岛,火山锥组成的海底山脉,因为附近没有地震发生,故称为无震海岭。
12.极性期:地球磁场保持一定方向的时期(规定与现在地磁场方向一致的磁场为正向)。
13.极性事件:在极性期内有一些以几十万年为间隔,持续几万年的地质反向现象。
14.莫霍面:地壳外层物质密度发生不连续变化的界面,1909年南斯拉夫科学家莫霍洛维奇最先发现,为纪念此人,故称之为莫霍面。
15.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把地壳及地幔上层同时同步运动的部分划分为同一个层次,称为岩石圈。
16.软流圈(层):板块构造学说把地幔上层之下(岩石圈之下)广泛存在的一个低密度的层面称为软流圈(层)。
17.全球板块分布:六大板块:①欧亚板块;②西大西洋板块(美洲板块);③太平洋板块;④非洲板块;⑤印度-澳大利亚板块;⑥南极洲板块(南冰洋板块)。
18.板块边界接触类型:㈠分离型接触边界;㈡汇聚型接触边界,包括①海沟俯冲型;
②地缝合线型;㈢转换断层型接触边界。
19.消减带:板块发生消亡和减少的地带。
20.赫兹的海底扩张论和霍姆斯的假设:①霍姆斯假设:大洋地壳是典型的由玄武岩和其上的硅铝层(Si-Al)组成,地壳之下是地幔,地幔对流是在地壳之下进行的,它撕裂并推动其上地壳的运动;②赫兹的海底扩张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由硅-铝(Si-Al)、硅-镁(Si-Mg)组成地壳的概念,认为海底地壳其实就是冷却了的上地幔。
不是地幔对流推动海底地壳的运动,而是海底地壳本身就是整个对流层的地幔流的出露部分。
21.为何海沟俯冲地带热流量值偏低:由于俯冲的岩石圈板块在地表温度比较低当其前端进入高温流层时需要吸收热量,使其温度由表面到内部逐渐增加,另一部分使普通的板块边界岩石性状发生变化,故该地带热流量值偏低。
22.为何海沟处重力值偏低:在俯冲板块运动状态下,由于岩石圈板块本身是不良导体,当俯冲板块向下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前端已经插到了较深的地幔处,承受着巨大的
压力。
但其内部却保持着比周围低的多的温度,这样前端在高压低温下相变,成为密度较大的矿物,使俯冲板块的前端受到的重力超过了软流层对其托附力,故深海沟处重力值偏低。
23.海沟如何形成:
24.深海沟处的重力值偏低,为何会长期存在:此二题同一答案:在22题回答(画线部分)的基础上再加一句:而处于地表的板块产生了托移和迁移作用,形成了深深的海沟。
25.转换断层: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当聚集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板块发生相对滑动和回跳,岩石圈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拉力和张力,发生断裂,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形成一系列被横向的剪切断层,称为转换断层。
26.世界主要海洋生物系列:①大西洋只有诞生,没有死亡;②太平洋有生有死;③红海和亚丁湾是近2000万年前才诞生的,仍在发展壮大;④东非裂谷正在开裂,中间将出现海洋;⑤地中海在不断消亡;⑥喜马拉雅山系处洋盆闭合后两侧的大陆发生碰撞。
27.岩石圈的组成、生成处及消亡处:地球的外壳是相对独立的,离散的板块组合起来,形成岩石圈;大洋中脊是地球岩石圈生长的地方;在海沟处和两板块碰撞边界处消亡。
28.板块边界类型与地震的关系:①分离板块的边界只有浅源地震,无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②汇聚型接触边界多发生逆断层造成的中深源地震,火山活动比较剧烈;③转换断层型接触边界多发生平移断层造成的地震,无火山活动。
29.均衡代偿作用:在地学科学中不地壳旧有的均衡受到破坏后,地壳为了达到新的平衡而发生的运动现象。
30.我国有哪些板块边界:我国处于欧亚板块东南部,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相接。
31.海沟内沉积物如何形成山脉:俯冲板块运动相对缓慢时其前端热透了,此时俯冲板块前端向下的托倚作用消失,向下运动速度加快;叠置的岩石圈板块受到软流层的托附作用,原先深海沟沉积物受到软流层的挤压而上升,伸出水面,形成山脉。
32.构造海沟如何形成:31中一快一慢的不断重复形成一系列平行的海岸线,称之为构造海沟。
33.脊推力:大洋中脊处来自地幔涌流物质上涌,向两侧分流,推动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力称为脊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