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亲民至善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亲民至善
“明明德”各家注解:
张居正直解: “上明字,是用工夫去明他。明德,是
人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的本 体。” (人)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物欲所 蔽,则有时而昏,故必加学问之功,以 充开气禀之拘,克去物欲之蔽,使心之 本体,依旧光明,譬如镜子脏了,磨得 还明一般,这才是有本之学,所以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
“明明德”各家注解:
王阳明解: “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
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 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 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 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 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 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 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 德’。
…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 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 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 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
至善,是指吾人明德之本体,亦即所谓的良知。……吾人意欲探究万事 万物之理则,当求之于心,心即理,理即心。吾人良知,本来智慧具足, 便是自家的准则,吾人起心动念、待人接物之时,他是便知是,非便知 非,半点也瞒他不得,他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吾人只是不要欺骗 于他,老老实实依着他去做,善便存,恶便去,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
大学》讲义
传
•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 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恶于上, 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 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 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 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云:“殷之未丧 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 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 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 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 “唯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传
•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 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解释“本末” • “格物致知”章的解释遗失。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 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 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 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解释 “诚意”
传
•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 人无以为宝,仁亲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 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为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 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瑁嫉以恶之,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 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中国同。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 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速,过也。好人之 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 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 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 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
《大学》讲义
《大学》讲义目录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二、大学之道,在亲民三、至善是心之本体四、知止而后有定五、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六、理清八条目,“诚意”、“正心”是两个关键环节七、格物功夫须晓得“头脑”八、自慊与慎独九、“诚”既是本体,也是功夫十、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十一、“心不在焉”是正心功夫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为孔门第一义,取“大学”两字为本篇命名,这个“学”出自《论语》,曾子著《大学》的目的正是要阐明孔门之学。
只是“学”字被广泛地使用,在《论语》各章“学”的涵义也有所不同,在“学”字前面加一个“大”,对“学”之涵义予以界定。
《大学》所言“学”,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乃为己之学、成德之学,不是学习知识与技能。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子罕》)。
来孔门求学,学习的目的不同,为了个人的前途而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学习技艺,此学义浅。
君子志于道而学,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这是为己之学,“学”即是“适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为政》)此“学”义深,孔子自述其为学历程,必然是为己之学,“适道”就可以省略了,所以直接从“学”而过渡到“立”。
“学”等于修道,“立”,即把德性立起来,成就了德性。
这个“大”还有特别的意义,《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既然说“天下”,说“大本”,说明“中”也有“大”这层意思。
朱子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何为“大人”?阳明先生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阳明先生特别指出:“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
天地万物一体,不是主观想象出来的,能全得此心之本体,自然与万物浑然为一体。
修习此学的最终目的,要成就大人的德行与功业,从内圣功夫上说,此心应“止于至善”,从外王事业上说,要明明德于天下。
东汉郑玄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大学全文及解释《大学》全文、注释及译文【国学经典】
⼤学全⽂及解释《⼤学》全⽂、注释及译⽂【国学经典】 《⼤学》原本是《礼记》中的⼀篇。
宋代⼈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
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学全⽂及解释,欢迎阅读! 【⼤学全⽂及解释】 ⼤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3),在⽌于⾄善。
知⽌(4)⽽后有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虑;虑⽽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其家(6);欲⻬其家者,先修其⾝(7);欲修其⾝者,先正其⼼;欲正其⼼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后知⾄;知⾄⽽后意诚;意诚⽽后⼼正;⼼正⽽后⾝修;⾝修⽽后家⻬;家⻬⽽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
⾃天⼦以⾄于庶⼈(10),壹是皆以修⾝为本(11)。
其本乱⽽未治者否矣(12)。
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学之道:⼤学的宗旨。
“⼤学”⼀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是“博学”的意思;⼆是相对于⼩学⽽⾔的“⼤⼈之学”。
古⼈⼋岁⼈⼩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化基础知识和礼节;⼗五岁⼈⼤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修⼰治⼈”的学问。
所以,后⼀种含义其实也和前⼀种含义有相通的地⽅,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的品德。
(3)亲⺠:根据后⾯的“传”⽂,“亲”应为“新”,即⾰新、弃旧图新。
亲⺠,也就是新⺠,使⼈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知道⺫标所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句解读
朱熹: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后,与后同,后放此.○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南怀瑾“大学地道,首先在明白明德地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地工作,达到极其圆满地至善境界”.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第一,在两千多年前地中国,所谓春秋末期、战国先期地阶段,中国地传统文化,本来就儒、道并不分家地一个道统时代.即使诸子百家之说,也都是标榜一个“道”字作定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学》作者曾子,就生在这个时代,而且在孔门七十二贤之中,他是传承道统心法地中坚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在政治系统、社会风俗习惯上,至少表面上还是宗奉周朝皇为中央,尤其在文化习俗上,还是以周礼为准.所谓子弟八岁入小学,到束发而冠地十八、二十岁,再进习成人之学,也就是准备作一个真正大人,已经不是童子地细(小)人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那么,大人之学所教授地,一个人之所以为人地人伦之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先要明白这个“明德”.所以这一句书里有两个明字,第一个明字当动词用,第二个明字当形容词或名词用.这种用法,在上古时代,是很平常地.例如:父子,子子,亲亲等,都是把第一个字当作动词,第二个才是名词.就是说:对父亲而言,要做父亲地本分;对儿子而言,要做儿子地本分;对自已地亲人而言,要做到对亲人地本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了解了以上地道理,同时也可以知道我们上古传统教育地主要宗旨,就是教导你做一个人,完成一个人道、人伦地本分.不是只教你知识和技能,而不管你做人做得好不好.因为做工、做衣、做小贩、做官、做学者、做皇帝,那都是职业地不同.职位虽不同,但都须要做人,才是本分.你地职业职位果然荣耀值赫,而人都做不好,做人不成功,那就免谈其他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大学之道”地道,是根本,也可以说是体.“明德”是由道地致用,是从道体出发地心理和身体力行地行为.“亲民”是由个人学问地道和德地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这便是明德立已以后,外用到立人地目地.最终地结果.无论是个人立已地明德,或是外用立人地亲民,都要达成“至善”地境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如果我们照这样地说法,怎样才可以表达得更明白一点呢?那只有用“因明”(逻辑)地办法,借用相似地比类做譬喻、做例子,或者可以比较明白一点.怎样借譬呢?那只有向邻居地佛家去商量,暂借用佛学来做说明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佛,是古代印度梵文“佛陀”地简译.佛是什么在中文捥诰:余者,觉也.觉个什么?觉悟心性地自体.怎样才能自能自觉心性自体成佛呢?那必须先要修行大乘菩萨道地功德,所谓:自利(等于儒家地自立)、利他(等于儒家地立人),达到福(功)德资粮圆满,智䅧资粮圆满,≍可以成佛.所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叫作佛.如果用佛学来比方儒家学说,佛就是圣人地境界,菩萨就是贤人地傃界.菩萨是梵文“菩提(觉悟)萨埵(有情)”地简称,中国初期地翻译,丟叫做“开士开车”大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借用了佛学这个比例来说明《大学》地“大学之道”.那么,昌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见他.止于至善便是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了!这样一来,恰恰如道家地列子所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亲民考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民就是指百姓.众萌者,需要引导教育地对象.检索论语中地民,可以看到,说文对民地解释和论语中“民”地语境大致符合.其中有使民,有养民,有务民,有因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恐怕就是最具体地亲民例子了吧!但是为什么儒家不说“亲民”?这个亲字,有主动靠近地意思.泛爱众而亲仁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我们知道,儒家定等级,别亲疏,说统治者主动靠近百姓,这是阿而不是亲.总之,统治者使民,有养民,有务民,因民等等,我们从这个话中马上明白儒家是怎么治理国地,王船山说:天下下多妄言.什么叫妄言,就是乍听下来,说得多漂亮,但是一旦人们仔细搜寻其中地做事方法,其中地逻辑关系,漏洞百出,华而不实.论语一书,孔子不打妄语,不说妄言,你可以仔细体会,他地每句对答,都有方法论在里面.使民,有养民,有务民,因民,不说亲,而亲在其中矣!为什么是新?首先有文献学依据:程子曰:“亲,当作新.”,事实上他地解释是有文献学依据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他也不是想当然.从此,你可以感受古人经学遵循什么方法.而今天,我们学经很多人抛弃文学横竖间地参照,抛弃训古小学,全凭“感悟”其次,从义理上言,符合儒家思想.儒家地基础是修身,所以,君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都要有进步.君子出仕治国,就是新民地意思.带领民众一道刷新进步.国人地新命,就是邦国地新命,新命地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读后感
读《大学》有感范文一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
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
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
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
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
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
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
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
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
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
除了修身,《大学》中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
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
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
说的十分有道理。
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
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大学》诵读及讲义
《大学》原文(诵读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一章明德《康诰》曰:“克明德。
”《大(太)甲》曰:“顾諟(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第二章新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第三章止于至善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
”诗云:“缗(mián)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wu hu呜呼)!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mò)世不忘也。
第四章本末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第六章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wùè xiù),如好好色(hào hǎo sè),此之谓自谦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第七章正心修身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第八章修身齐家而知其恶(è),恶(wù)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解析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解析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者:孙以凡来源:《新一代》2020年第04期摘; ; 要:《大学》一书乃儒家经典,对人修身立德有着重要启示。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传递出的修己安人的精神不仅在古代有很高的地位,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学习价值,引导人们修身立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关键词:大学之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后位列“四书”之首。
《大学》所体现的精神是“修己安人”,“修己”即“修身”,修己就是在安人。
《大学》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熹指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是指充实而有光辉的伟大人格,可以修己安人,为人表率,以平天下为目标。
朱熹言:“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在“学其事”的基础上“明其理”。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为《大学》的三纲领,蕴含深刻的内涵。
一、“明明德”的含义“明”之本义为“照临四方”,后又有几个引申义:一是指“照亮”,如《说文解文》解作“明,照也。
”;二是“光亮”,太阳发出的光,如《易·系辞》云“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
”;三是指“明白”,如《战国策·赵策》“明谓左右”。
“明明德”,这里有两个“明”,但其含义却不同。
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发光的意思。
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光明的。
“德”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这非常重要的地位。
儒家的“德”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性之德,即先天之德,本性之德,是知仁勇;二是指品德,是后天养成的,不是知仁勇但是最接近知仁勇的“好学”。
“天地之大德,曰生”,所生万物最根本的德也是生。
国学经典《大学》全文及翻译
国学经典《大学》全文及翻译国学经典《大学》全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
”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亲民至善[1]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亲民至善
• 张居正直解:(从朱熹之说)
• “止于至善。止,是住到个处所不迁动 的意思;至善,是事理当然之极。大人 明己德、新民德,不可苟且便了,务使 己德无一毫之不明,民德无一人之不新 ,到那极好的去处,方才住了。譬如赴 家的一般,必要走到家里才住,这才是 学之成处,所以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 亲民至善
第二讲:《大学》三纲浅释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亲民至善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 能静,静而後能安,安 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亲民至善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亲 民至善
• 明明德”三字 • 第一个明,是动词,明之也,明白、明了的意思
第二个明,与德合起来,就是明德一词,是形容 这个德,是很光明、美好、圆满至善……
• 明德:王阳明把他讲做是“天命之性”,他不单 纯是一个学问,也不是仅仅只是说道德,而是性 德,《中庸》里称之为天命,《老子》称之为道 。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亲民至善
• 张居正直解: • “上明字,是用工夫去明他。明德,是
人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的本 体。” • (人)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物欲所 蔽,则有时而昏,故必加学问之功,以 充开气禀之拘,克去物欲之蔽,使心之 本体,依旧光明,譬如镜子脏了,磨得 还明一般,这才是有本之学,所以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2 明德亲民至善
• 蕅益大师解: • “道者,从因趋果所历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
,便说尽大学之道。上明字,是始觉之修。下 明德二字,是本觉之性。……” • 前一个明字是始觉之修,就是修德,动词;后 一个明字,是讲本觉之性。 • 修行就是把我们的本觉之性圆满的恢复出来。 • (进一步:明德是讲自己,亲民是讲众生,至 善是最后的佛境界。)
浅谈《大学》三纲昭示的儒家修学境界
法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谈《大学》三纲昭示的儒家修学境界班级: 09级思想政治教育汉班学号: 20091103668姓名:乔金金指导老师:张振芳日期:2013年 05 月08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大学》三纲及其三重修学境界 (1)二、人生修学之第一境界:明明德 (2)(一)“明明德”之涵义 (2)(二)诚意慎独 (3)(三)“明明德”之修为功夫 (4)三、人生修学之第二境界:亲民 (5)(一)“亲民”之涵义 (5)(二)外用之行 (6)(三)君子之道 (6)四、人生修学之最高境界:止于至善 (8)(一)“止” (8)(二)“至善” (9)五、《大学》之德化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1)英文摘要 (12)英文关键词 (12)浅谈《大学》三纲昭示的儒家修学境界法政学院 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汉班乔金金指导老师张振芳摘要:《大学》一书,言简意赅,指近寓远。
其所讲为学之道,融修养的道德境界及人生境界为一体.由内而外,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重境界,层层拔高。
本文试从《大学》三纲探究儒家修养的三重人生境界,并从朱熹、王阳明等对三纲和三重境界的修为程序的不同理解中,初步探讨达到三重人生境界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致;诚意《大学》原是西汉戴圣所整理的《礼记》之第四十二篇,约成书于秦汉之际,是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
其作者,后人多以为是曾子,或以此书是曾子及其弟子讲论学习之道的记述。
后有朱熹补传,重新编序,别为章节,并将其新编之《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一起并集为“四书”。
从此,《大学》渐为儒家经典,且作为理学家讲政治和哲学的基本原则、对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都有不同的影响,而且成为历朝科举举子必读科目。
它篇目虽短,但作为“初学入德之门”①,“言简而意丰,指近而寓远,亦不失为儒籍之瑰宝,国学之鸿篇”②。
而且,它不仅从理论上指明了儒家文化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将“行”纳入其中,使它成为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过程。
国学大讲堂之 礼记·大学释义
一、《大学》名义及相关问题
• 1.《大学》为《礼记》的第42篇,以“大学 之道”开篇而得名。 • 2.修己安人的大学问、大学校、大人物。 • 3.朱子:“右(指自‘大学之道’至‘其所厚者薄,所薄者 厚,未之有也’)经第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 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 之。” • 《大学》为“四书”之一。
• (4)“修身在正其心”:摆脱对象化情绪和情感的左右,当 喜则喜、当怒,恰到好处(如其所是)地应事接物。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心)有所忿懥(恐惧、好乐、 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 而不知其味。‛
•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恕,推己及 人
• (5)“齐其家在修其身”:“譬” • “所谓齐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贱恶、畏敬、哀 矜、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 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 (6)“治国先齐其家”:“兴”、“恕”、“喻”
(《传习录上》) • (2)“止于至善”即止于亲亲之家
三、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 1.“八条目”与“三纲领”是什么关系?
• 大纲与细目,而非目的与手段
• 2.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忠,尽己之心 • “身者,己也……心者,身之主,而情之所聚也。意者,
情之注也。知者,情之感也。正者,是也;是者,直也。 诚者,实也。致者,极也。格者,通也。通物而感,极感 而实有诸己,则情动而直,德至而凝矣。”(严立三《礼 记大学篇通释》) • (1)性与情;情与义;情与欲 • (2)“格物致知”:格其亲亲之物而致其自明之知 • (3)“诚其意”:让自明之知成为自己的真实意向(勿自欺)
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大学之道的古意今用
二 、 大学》 《 中的大学 之道
言 “ 学 之道 ” 必 先 从 大 学说 起 。大学 是 相 大 ,
处”2。《 l 大学》 J 可分为“ ” 经 一章 、 传 ” “ 十章, 朱 熹认为 ,大学》 《 首章 “ 的部分 , 盖孔子之言 , 经” “ 而 曾子述 之 ”l 。后 面根 据 “ ” 出的 问题 , _l j 经 提 分 别进行论述 , 为“ 十章 ,则 曾子之意 , 门 成 传” “ 而
治人 之道 的概 括 。
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_ 《 ”1 朱子 四书语类》 ¨
中更 言 :学 问须 以大学 为 先 … …” “ “ , 某要 人 先 读 大学 , 以定其 规模 ; 次读 论语 , 以立 其 根本 ; 次读 孟
子 , 观 其 发 越 ; 读 中 庸 , 求 古 人 之 微 妙 以 次 以
武 薇
(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院,北京 10 7 》 《 以精辟的语言和成 熟的 思维提 出 了儒 家对 于大 学教育的 目的 、 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 断 , 任 构建
了一个完整而概括 的维护封建 宗法制度的政 治纲领 以及儒 家人 生教 育 的道 德程 序。研读《 学》, 大 可从 “ 纲 三 领” 八条 目” 和“ 及其 内在联 系入 手 , 以大学之道及 其 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为主线 , 力求发掘 不 同历 史时期著名 学 者对 “ 大学之道 ” 的传承与发扬 ; 从大学校训 对 大学之道 的吸收 与运 用的 角度 , 示传统 意 义上 的大 学之 道对 揭
建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校86年来厦门大学坚持不懈地弘扬自强不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之范围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学课程之设备即属于教务范围之种种下自赢得了南方之强的美誉在校训的训育下新基本学术之传授上至专门科目之研究固格物致世纪的厦大人将再接再厉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国学经典教案《大学》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三纲八目”的基本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理解“三纲八目”的含义。
2. 掌握《大学》中的经典名句。
教学难点:1. 理解“三纲八目”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兴趣,使其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学》能成为国学经典?二、新课讲授1. “三纲八目”讲解(1)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2)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经典名句讲解(1)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修身:君子必慎其独也。
(3)齐家: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三、课堂讨论1. “三纲八目”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三纲八目”?四、总结1. 总结《大学》的主要内容,强调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三纲八目”,提高自身素质。
五、作业1. 阅读教材,深入理解“三纲八目”的含义。
2. 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关于“三纲八目”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心得。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学》的相关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三纲八目”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内涵。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目标,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国学经典大学
国学经典大学国学经典大学第一篇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
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把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
明明德与亲民、至善始终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
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
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得到最高的进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
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到达教学双方独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
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的确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善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
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国学经典大学第二篇《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
《大学》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句话告知我们,君子在独处独知的时候也肯定要言行谨慎啊!读了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故事。
南北朝时期,齐国有一个叫甄彬的人,有高尚的品质和杰出的才能。
《大学》讲义
《大学》讲义《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在宋代以前不是一部独立的经典,学者对其价值也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北宋二程夫子推崇《大学》,认为《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也”,阐明了古人为学与修身次第,“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
到了南宋,朱子又作《大学章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与“五经”并列。
《大学》分经文、传文两部分朱子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此为《大学》经文,其余部分为传文。
读四书之序朱子根据每部经典的难易深浅,为后人确定了读四书之序: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然而这只对初学者而言有参考意义。
既然每部经典都是需要反复深入研读的,故不必太拘泥于读四书之序,而是力求在熟读每部经典的基础上做到融会贯通,以经解经,相互印证。
《大学》作者《大学》作者为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晚年所收弟子,少孔子四十六岁。
曾子著《大学》与《孝经》,上承孔子之道,下开儒家思孟学派,被后世推尊为“宗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程子曰:“孔子言‘参也鲁’,然颜子没后,终得圣人之道者,曾子也。
观其启手足时之言,可以见矣。
所传者子思、孟子,皆其学也。
”朱子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
朱子改编《大学》与原本《大学》的区别现行《大学》有两个版本,一是《礼记》第四十二篇之原本《大学》,一是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大学》。
两个版本的区别如下:其一,对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程子曰:“亲,当作新。
张居正讲解《大学》
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张解:这一章是孔子的经文,这一节是经文中的纲领。
孔子说:“大人为学的道理有三件:一件在明明德。
上明字,是用功夫去明他;明德,是人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的本体。
但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故必加学问之功,以冲开气禀之拘,克去物欲之蔽,使心之本体,依旧光明,譬如镜子昏了,磨得还明一般,这才是有本之学,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一件在亲民。
亲字,当作新字,是鼓舞作兴的意思;民,是天下的人,天下之人,也都有这明德,但被习俗染坏了,我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鼓舞作兴,使之革去旧染之污,亦有以明其明德。
譬如衣服涴了,洗得重新一般,这才是有用之学,所以《大学》之道在新民。
一件在止于至善。
止,是住到个处所不迁动的意思;至善,是事理当然之极;大人明己德、新民德,不可苟且便了,务使己德无一毫之不明,民德无一人之不新,到那极好的去处,方才住了。
譬如赴家的一般,必要走到家里才住,这才是学之成处,所以《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这三件在《大学》如网之有纲,衣之有领,乃学者之要务,而有天下之责者,尤当究心也。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张解:这一节是承上文说明德、新民所以得止至善之由。
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止字;定,是志有定向。
人若能先晓得那所当止的去处,其志便有定向,无所疑惑,所以说知止而后有定。
静,是心不乱动,所向既定,心里便自有个主张,不乱动了,所以说定而后能静。
安,是安稳的意思,心里既不乱动,自然随处皆安,凡物都动摇他不得,所以说静而后能安。
虑,是处事精详,心里既是安闲,则遇事之来,便能仔细思量,不慌不错,所以说安而后能虑。
得,是得其所止,既能处事精详,则事事自然停当,凡明德、新民,都得了所当止的至善,所以说虑而后能得。
夫由知止而后至于能得,可见欲止至善者,必当先知所止也。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民”各家注解:
• 王阳明解: • “亲民”是亲近民众。自己明明德之后,再跟民众在一起, 教化民众,自度度他,让民众都觉悟。“修己”便是明明徳 ,“安百姓”便是亲民。 • 王阳明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 ’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 。然非‘亲’字义。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 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 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义。‘亲民’ 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又如孔子言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 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明明德”各家注解:
• 张居正直解:
• “上明字,是用工夫去明他。明德,是 人心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的本 体。” • (人)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物欲所 蔽,则有时而昏,故必加学问之功,以 充开气禀之拘,克去物欲之蔽,使心之 本体,依旧光明,譬如镜子脏了,磨得 还明一般,这才是有本之学,所以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
“亲民”各家注解:
• 张居正直解:(从朱熹之说)
• “……亲民。亲字,当做新字,是鼓舞 作兴的意思;民,是天下的人,天下之 人,也都有这明德,但被习俗染坏了, 我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鼓舞 作兴,使之革去旧染之污,亦有以明其 明德。譬如衣服涴(音卧,意污)了, 洗的重新一般,这才是有用之学,所以 大学之道,在新民。”
• 明德:王阳明把他讲做是“天命之性”,他不单 纯是一个学问,也不是仅仅只是说道德,而是性 德,《中庸》里称之为天命,《老子》称之为道 。
“明明德”各家注解:
• 朱熹的解释: • “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 万事者也。”,天是天然、自然,本来就在的 ,本来就有,明德叫做“虚灵不昧”(虚灵不 昧,虚是空虚,无色无形,灵是我们的灵性、 智慧,不昧是常放光明。) • 人之初,性本善,因被“气禀所拘,人欲所蔽 ,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 ”,经常迷失本性,因为欲望习气的原因,被 时常遮蔽了,经常违背大道,但是,我们人的 本性之光明、明德,一直都在哪里的!所以我 们的学习就是“当因其所发而明之,以复其初 也!” • ——通过学习圣贤之道,回复本性的良知。
迷失图
“物欲所蔽”
“格物致知”
“亲民”的各家注解:
• 朱熹《四书集注》解:
• 把“亲民”当做“新民”来讲:“新者 ,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 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 也。”新是革新,把旧的去掉,就是革 新。旧的是我们的习气,所谓毛病、习 气,这是旧的东西。把习气毛病去除掉 ,自性的光明就显发了。所以首先要自 己革除旧习,要自新,这就是“自明其 明德”的意思。
国学经典《大学》讲义
第二讲:《大学》三纲浅释
《大学》原文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 能静,静而後能安,安 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大学之道大略:三纲、八目、七证
“明明德”简释
• 明明德”三字 • 第一个明,是动词,明之也,明白、明了的意思 第二个明,与德合起来,就是明德一词,是形容 这个德,是很光明、美好、圆满至善……
“止于至善”各家注解:
• 王阳明解: • “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 ,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至善之发见, 是而为是,非而为非,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 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少有拟 议增损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自非慎独之至,惟精 惟一者,其孰能与于此乎? • …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 ,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 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 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 • 至善,是指吾人明德之本体,亦即所谓的良知。……吾人意欲探究万事 万物之理则,当求之于心,心即理,理即心。吾人良知,本来智慧具足 ,便是自家的准则,吾人起心动念、待人接物之时,他是便知是,非便 知非,半点也瞒他不得,他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吾人只是不要欺 骗于他,老老实实依着他去做,善便存,恶便去,这里何等稳当快乐! 此便是良知的真实功用。
“亲民”各家注解:
• 蕅益大师解:
• “我心既尔,民心亦然,度自性之众生 ,名为亲民。” • 家国天下,芸芸黎庶,森罗万品,皆是 吾人明德自性中物。故众生有病,我亦 有病,万方有罪,在我一人。 • 自觉觉他,自觉是自明其明德,觉他就 是亲民!
朱熹各家注解:
• 朱熹解:
“明明德”各家注解:
• 王阳明解: • “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 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 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 ,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 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 ,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 心亦必有之。” • 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
“明明德”各家注解:
• 蕅益大师解: • “道者,从因趋果所历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 ,便说尽大学之道。上明字,是始觉之修。下 明德二字,是本觉之性。……” • 前一个明字是始觉之修,就是修德,动词;后 一个明字,是讲本觉之性。 • 修行就是把我们的本觉之性圆满的恢复出来。 • (进一步:明德是讲自己,亲民是讲众生,至 善是最后的佛境界。)
• “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 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 “止”当“必至”、“不迁”之意,就 是必须达到;“于”为虚词,“至善” 是事理的极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尽善尽美的“尽善”之意。 • “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 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 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 领也。”
“止于至善”各家注解:
• 张居正直解:(从朱熹之说)
• “止于至善。止,是住到个处所不迁动 的意思;至善,是事理当然之极。大人 明己德、新民德,不可苟且便了,务使 己德无一毫之不明,民德无一人之不新 ,到那极好的去处,方才住了。譬如赴 家的一般,必要走到家里才住,这才是 学之成处,所以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