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七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必背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部编版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七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必背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部编版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七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必背知识点及考点梳理考点一、战后的国际关系一、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背景:①西欧各国的衰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政治上,战后相当长时间操纵联合国。

③苏联军事力量的增强和政治影响的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在战争中苏联扩展了疆土,解放了东欧大片领土。

战后,苏联的影响大增,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及评价——(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

(2)内容: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会议确定的有关内容。

雅尔塔体系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其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等。

(3)评价: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开始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美苏两极格局特点渣油泵ZYB-7.5/2.0是两大阵营阵线对峙,斗争表现形式是冷战,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经济上的割据)3、联合国的成立——成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

10月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等。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4.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利益考虑 C.日本认罪态度好 B.美国的利益考虑 D.中国政府的宽容

B
5.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D 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 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 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 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 来的压力。 • 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 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 我相信,我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 的支持,这对于经济安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来 说,是必要的。 • ——杜鲁门致国会之咨文
不同点;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 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雅尔 塔体系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 而雅尔塔体系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
“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这只有这 样做才能达到:在现时,即一九四六年,在 联合国普遍权威之下,就所有问题同俄国达 成良好的谅解;并且通过这个世界性组织, 在讲英语的世界及其一切联系地区的全力支 持下,使上述良好的谅解在许多和平的年份 中维持下去。
“请不要把不列颠帝国和联邦的坚持的能力加 以低估。……如果在美国的人口之外,再加 上英语联邦的人口,再加上这种合作关系所 涉及的在空中、海上、科学和工业各方面的 合作,那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靠不住的力 量均衡,致使野心家和冒险家情不自 禁。……倘若英国所有道义上、物质上的力 量和信念,都同你们的力量和信念兄弟般的 联合在一起,那么,就将不仅为我们、为我 们的时代,而且也将为所有的人,为未来的 世纪,带来一个广阔的前程,这是明确无疑 的。”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苏联成为唯一与之抗衡的政 治军事大国
“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 经济与军事力量。军事上,美国不但 垄断了原子弹,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 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 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美国还 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 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 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都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稳定 欧洲复兴计划 资本主义秩序,以达到称霸世界的 目的。但是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复兴。 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 美国杜鲁门政府在讨论援助欧洲计划 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 国共同反共反苏。 材料二:从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 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 苏联针锋相对,联合东欧国家在 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 1949年成立经互会 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思考:马歇尔计划又称作什么计划?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朝鲜战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的错误战争
4、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投下800万吨炸药,超过 二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 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 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 难民流离失所;
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战 争长达12年,5.6万余人 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 资4000多亿美元。
C 影响:
*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 亦有摩擦。 *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促使世界向多极 化格局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专题五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时代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2.俄国崛起:受一战的影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斯大林把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

苏联模式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很大。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战后国际新秩序。

但它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民族独立运动:战争还激化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在战后兴起了新一轮的民族独立运动和民主改革。

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及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影响深远,各具特色。

【核心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2.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开始: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重要战役: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

3.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一战的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战争目的)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一战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特点:时间长(1914—1918年)、国家多、伤亡大。

5.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一 战后世界的新格局

一   战后世界的新格局

一战后世界的新格局一、“两极”与“冷战”1、1945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即将胜利之际,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的雅尔塔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为了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盟,转向反共反苏。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称这“华沙条约”,建立了抗衡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

简称“华约”。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称霸世界,而共产主义制度将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

)4、战与争霸:北约建立前,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宣称,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人们称之为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冷战的标志)。

5、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的霸权主义也膨胀起来,在军事上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

)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

6、冷战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各国和苏联的执政党丧失了政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7、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还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日本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洲则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①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三个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国苏、美、英出于各自的利益,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波茨坦会议(1945年7-8月)所确定的战后世界政治的基本蓝图。

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对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战后和平、协调大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相互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但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各自的实力和利益划分了各自在欧洲和远东的势力范围,它明显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损害了一些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政治格局的基础,也促使随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状态的产生。

(二)两极政治格局两极格局的特点是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抗,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上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2.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3.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4.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总体而言,两极对峙的基本状态是“冷战”,即“不战不和”或“非战非和”,没有直接诉诸大规模战争。

(三)美苏争夺世界霸权1.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2.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1)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2)社会主义阵营分裂;(3)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四)两极格局终结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1990年两德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终结。

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五)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新旧格局的演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世界经济的发展打破了旧的力量之间的对比,推动着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1945年9月2日,日 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性质 世界人民的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人类历史上一 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 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 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 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启迪
❖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
如何认识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变化中所处的地位?
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建立过程中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 国称霸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 3、决定性因素:经济实力 ❖ 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经济力量多极化 ❖ 5、影响世界安全的因素:
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和纷 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到世界和平。 ③表现: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动荡等。
美国称霸世界,力图建立单极世界, 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世界经济全球化
❖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1)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 (2)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趋势。 ❖ (3)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 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 加快。
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 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 (3)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政策
❖ 1、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
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 2、概念:……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 ❖ 3、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 4、对象: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 5、开始的时间、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 6、表现(措施):政治—推行杜鲁门主义;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单元特征整合】世界当代史,主要指1945年9月以来的历史,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冷战和激烈竞争的阶段,是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发展的历史。

一、阶段特征1、国际关系:美苏两极格局朝着多极方向发展。

2、资本主义世界:①从经济发展看,稳定和高速到“滞涨”: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其中联邦德国和日本最突出,但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滞涨”状态;②从经济格局看,美国的经济霸主到三足鼎立:从70年代起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新格局;③从政治格局看,也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3、社会主义世界:①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到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②中国走改革开放,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民族解放运动方面: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普遍高涨,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基本线索㈠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1.经济特征⑴经济状况:①战后-50年代初的经济恢复:依靠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马歇尔计划援助。

②50-70年代的高速发展:依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政治改革等。

③70年代以来的“滞胀”: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⑵经济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

⑶经济格局:①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西欧、日本受控于美国;②70年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呈现三足鼎立局面;③80年代末以来: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⑷经济结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产生;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政治特征⑴各国内部:通过实行社会改革,推行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实现了政局的稳定。

⑵资本主义内部政治格局的演变:①战后初期: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②60-70年代:形成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③80年代以来,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各国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均势加强。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 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3)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二步促进了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启示? 1、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2、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 流。 3、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4、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导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世界产生了深
远影响。 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
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 区的关系,建立了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 际新秩序;战争还激化了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 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在战后兴起了新一轮的民族独立 运动。
2.两次和会对中国问题的处置及影响 1)巴黎和会: 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引起中国的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被迫拒绝在和约签字. 2)华盛顿会议: 归还中国在山东的主权,但《九国公约》又使中国重新回 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
斯大林
一、新经济政策(1921年春)
1924年,列宁逝世
社会主义工业化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 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 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 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 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 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 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无 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苏联的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
工业化 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
评价 工业化;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 体制日益僵化
时间 20世纪30年代初 措施 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 特点 采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农业
(1)消极: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 集体化
考点5: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九下第12课P52-56)
领导者
甘地
印度的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
非暴力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2年发生了
不合作 概况 第一次 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
运动
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
围,决定停止运动
印度的 非暴力 不合作 运动
1930年,主要采取不服
华盛顿 影响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体系
(2)消极: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考点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九下第11课P47-51) (2022·安徽13) 1.新经济政策
时间 1921年春开始实施 目的 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政权
(1)农业方面: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允许私人经 营中小企业 内容 (3)商业方面: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 由贸易 (4)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 特点 系直接联系起来
为信号,起义者冲进冬宫,临时政府被推翻 苏维埃政 1917 年 11 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 权的建立 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选修三专题四1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选修三专题四1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1)如何最后打败徳、日法西斯,处 苏占80%,英美占20%。 置 战败国 (2)重新确定欧亚 政治版图(波兰、远东) (3)建立 联合国
3、核心内容? 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1、原因(背景): 2、形成:
3、核心内容: 4、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大国强权
(1)积极 5、评价: (2)局限
一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凡--华体系:一战后形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二战后形成
一超多强:90s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 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也即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或两极 5、评价:
雅尔塔体系的 形成
2、形成?
德黑兰会议、雅尔塔 会议、 波茨坦 百分比协定:
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召开,形成了 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
以《 雅尔塔 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 巴尔干半岛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
体系,标志着 雅尔塔 体制的形成。 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
5.评价(1)进步性: ①维护并扩大了集体安全 原则,对最后打败
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起到了巨大作用。
②倡议建立的联合国促进了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局限性:有明显的大国 强权政治 色彩,
为战后 两极国际政治 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体系总评:①符合和平发展潮流;②世界 中心转移;③大国强权政治,冷战对峙。
1、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世界版图的重新划分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 C.美苏争霸的结果 D.美苏对世界格局两分天下的划分
D
2、日本投降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决定,对日 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 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对上述 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国要单独占领日本 B、美国反对苏联实行分区占领,以维护日本领土完整 C、美苏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产生分歧 D、美国企图称霸东亚

一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一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形势

•主主要要矛矛盾盾是是是战两胜种国不与同战社败国会及制战度胜之国间之的间矛的矛盾盾; •建对立侵了略旨战在争维的护制世裁界无和具平体的措国施际,组故不织能联制合止国战,争。 对制止战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
相同点:
(1)建立背景: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 (2)建立过程: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 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 体系; (3)实质: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 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结果: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走向瓦解; (5)内容:都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 (6)作用:都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其 实根本矛盾都没有根本解决。
恢已复被和 美发苏展两各极国格经 局济 所, 取都 代有 ,一 国定 际的 关积 系极进作入用了一 个2)新消时极代:。 ①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为两极格局的形 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 种子(德国、朝鲜、)
一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凡--华体系:一战后形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二战后形成
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比较项目 背景 时间
会议
相同点
世界大战破坏 原有世界体系 都通过国际会议 确立基本原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一战
二战
1919~1922年 1943~1945年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开、德、雅、波等 会议
组织 都建立了维和组织 国际联盟
联合国
演变
都因主导国力量消
二美苏的强盛
三2、苏联的强盛
苏联克里姆林宫
政治:势力范围扩大 经济:德的战争赔款;
利用计划经济优势经济 快速恢复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16.5 %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 万
476万
近300 万
85万
近 300万 3000
万 12
各国解决危机的方法:
美国
罗斯福新政
改革
德国 日本
建立法西斯政 权,对外侵略
走 法西斯
道路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1938午9月21日,丘吉尔向伦 敦新闻界发表声明说:“以为把一个小国 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 谬见。” 材料二: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说: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决定中得 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 后一个受害者……”
7
❖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1)凡尔赛体系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 ❖ (2)华盛顿体系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 维持下去。
8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 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特别是1924—— 1929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繁荣” 一时
英美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 1944·6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9月2日,日 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性质 世界人民的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人类历史上一 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 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 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 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性质:帝国主义争霸战争(除塞尔维亚)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美国妄图在中国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中国,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战后初期中美处于一种对抗状态。
(3)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提高,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所起的战略平衡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级格局
多极化趋势
背景
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日本崛起,英法力量削弱扔有重大影响,德奥被摧毁),对世界的角逐呈现在谈判桌上。
(1)二战结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2)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美苏双方寻求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衡。
(2)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形成:为对抗北约,1955年,华约成立。
(1)两极格局结束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暂时出现“一超多强”局面。
(2)决定因素:济实力。
(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
作用
(1)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
(2)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所以这一体系不能维持长久。
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世界局势深深打上了强权政治的烙印。
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对中国的影响
(1)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引发五四运动。
(2)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签订,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在雅尔塔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使之成为二等国家,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实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力也得到扩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两大政治力量的对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及北约的建立等,是形成帝国主义阵营的主要标志,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情报局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主要标志,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出现分化,改组。

第一,苏联走上了霸权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第二,西欧,日本独立倾向发展,帝国主义阵营分化,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走向衰落,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他们强烈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发展,第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20世纪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亚非拉国家加强了团结合作。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苏由激烈争霸转向关系缓和,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表现在第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增强,第二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国家反帝反殖民,反霸的斗争进入了发展民族经济,并以经济的发展维护政治独立的新阶段,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纲领,并开始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第三,西欧日本独立自主倾向进一步发展,第四,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继续以高于美国和西欧的速度增长。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崩溃。

第六单元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六单元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①标志雅尔塔体制的崩溃和“冷战”局面的结束
②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1.世界形势的新特点:
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2.原因:
①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 压抑的矛盾爆发(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 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 区域性、小规模冲突增加(霸权主义) ③恐怖主义泛滥 ④南北经济差距加大。 ⑤国际裁军和军控出现停滞。
本 课 小 结
杜鲁门 主义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马歇尔 计划 北约 成立 苏联 对抗
共产党与工 人情报局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古巴 导弹危机 局部热战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第2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出现时间:20世纪60、70年代 主要力量:西欧、日本、中国 西欧:谋求自身安全与发展,走向联合,力量 大大增强,增强了和美苏抗衡的实力 日本:在美国扶植下,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成为仅次 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冲击两极格局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国际地位迅 速提高
2、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①欧日:普遍衰落; ②美国:头号政治、经济、军事强国,确立称霸 世界的全球战略; ③苏联: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努力 扩大世界影响,被美视为最大障碍; 3.美苏矛盾加剧(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二、两极格局下的对峙——美苏冷战 1、冷战的含义: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称为冷战。
三、两极格局的影响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17-1939年)(或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总特征:前期(1917-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从战争、动荡走向相对稳定,后期(1929-1939年)由大危机、大动荡走向战争。

(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政治政治:“一战”中,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环节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其影响下,“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如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国五四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部分国家出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民族解放运动。

但1923年以后,除中国掀起国民革命运动外,各国革命转入低潮;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1929“二战”成为世界加速了“经济:的过渡,式,政策,20科技:20义并存。

文艺:世界大战、工业化和“大萧条”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美国的爵士乐广受欢迎;2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高度繁荣;20世纪亚非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信息时代的世界(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总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世界体系,但后来遭受重大挫折。

第三世界崛起,成为维和反霸的重要力量。

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

(一)“二战”时期(1939-1945年)总特征:空前绝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政治和国际关系: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雅尔塔等国际会议达成的若干协议,确立了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2.经济: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破坏;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

3.科技文化:美国发明了原子弹,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二)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年)(或称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冷战”时期的世界)1.两极格局形成时期的世界(1945-1955年)(或称战后初期的世界)⑴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政治:西欧、日本纷纷推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

材料一: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 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 来……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 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材料二:……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 因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 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 材料三:奥巴马阐述经济振兴计划: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 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 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 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它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 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实施新政过程中,如 何保证和实行“充分就业”? (3)与罗斯福相比,材料三中的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更加 关注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 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 的迅速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 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 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 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 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影响:①列强 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帝国主义矛盾 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 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 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 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 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动摇。影响:①70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 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在国 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证苏联在生中决国定东北性铁影路响港口
1.处置法西斯战败国等方面拥有特权。
基础: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政治地图
两大国的均势 3.建立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
民倡 主导 原和 则平
4.托管计划,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4.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
(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 帝国主义性 质的,那么雅尔塔体系呢?)
(政治、军事)
(2)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
冷战根源
三、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 2、概念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 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美 两①极分格区占局领德国及首都柏林, 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雅尔②塔美国体独系占日本本土。
内容
③苏联占对有新日的本部世分界岛格屿.局产
建立“安全缓冲带”
推行社会主义革命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 太
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 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 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 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 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于雅尔塔)
三、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1、原因
(1)美苏力量均势
根本前提
➢美国: 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
➢西欧: 严重削弱 (英、法) ➢苏联: 唯一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
美苏两分 天下
大国强权 色彩
5、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对抗形式:以冷战为主; 范围:全方位、全球范围的; 主导: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 作用; 结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得绝对优 势而告终。
评价雅尔塔体系
31))影积响极:: 对 标维志着护战以后欧洲世界大和国均平、势清为中除法心西的国斯主际格义局、
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
经济: 储备;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 义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 体系的建立
美国白宫
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
军事:垄断原子弹;建立了数
百个军事基地
1、美国的强大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
何时开始居世界第一?
工业生产量
外贸出口额“美元与黄黄金金挂储钩备, 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 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恢已复被和 美发苏展两各极国格经 局济 所, 取都 代有 ,一 国定 际的 关积 系极进作入用了一 个2)新消时极代:。 ①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为两极格局的形 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 种子(德国、朝鲜、)
一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凡--华体系:一战后形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二战后形成
形成:一战后两年内 形成:二战后期 动摇:德日法西斯崛起 瓦解:苏东剧变
失而瓦解
崩溃:二战爆发
(1991)
实质 国际关系
都体现大国意 志大国强权
帝义重分世界 大国强权
帝义与帝义
美苏两分天下、 大国强权
帝义与社义
评价
都暂时缓和大国矛 盾,不能解决根本
①分赃反苏,强盗联盟 ①符合和平发展潮流
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 ②世界中心转移,
一超多强:90s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 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谈谈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思路引领: 通过比较,两个体系的共同点有哪些? 两个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否相同? 主要调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两个体系分别是以那里作为中心建立的? 分别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在维护和平的作用方面是否相同?
一、西欧各国的衰落
1.表现
(1)德国:被彻底摧毁 (2)法国:一蹶不振
①实力严重衰退 ②国际地位降低 ③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能力减弱 (3)英国:成了“小伙伴” ①实力衰弱 ②国际地位下降 ③对殖民地控制能力的减弱
2.影响
无力继续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角, 在近代史上控制世界、决定世界事务的中心地位 彻底丧失。
•主主要要矛矛盾盾是是是战两胜种国不与同战社败国会及制战度胜之国间之的间矛的矛盾盾; •建对立侵了略旨战在争维的护制世裁界无和具平体的措国施际,组故不织能联制合止国战,争。 对制止战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
相同点:
(1)建立背景: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 (2)建立过程: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 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 体系; (3)实质: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 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结果: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走向瓦解; (5)内容:都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 (6)作用:都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其 实根本矛盾都没有根本解决。
不同点:
凡: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 雅: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
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 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随德国的
崛起而破产; 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必然 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 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是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 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 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对制止战 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
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比较项目 背景 时间
会议
相同点
世界大战破坏 原有世界体系 都通过国际会议 确立基本原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一战
二战
1919~1922年 1943~1945年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开、德、雅、波等 会议
组织 都建立了维和组织 国际联盟
联合国
演变Βιβλιοθήκη 都因主导国力量消的相对稳定
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矛盾
③大国强权政治
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华体系的不同点:凡雅—尔华塔
•体体现现了了美英苏法两美国等的帝意国志主;义大国的意志;
体系 体系
•是调资整本了主帝义国大主国义同之社间会的主关义系大;国的暂时妥协
•欧是洲以为欧中洲心为格中局心被的打传破统,的美国苏际格格局局形;成
•是是两建个立战在胜战国胜的国妥对协战、败必国然掠随夺着的一基方础的上解,体必而随 瓦德解国的崛起而破产;
二美苏的强盛
1、美国的强盛
思考:美国强盛的原因
• ①远离战场,损失相对较少; • ②向盟国提供军用物资及贷款 • ③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从事科学研究,接纳受纳
粹迫害的欧洲科学家,将智力优势转化为技术 优势 ;
二美苏的强盛
1、美国的强盛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
政治:强国,西欧、日本唯美国
马首是瞻,操纵联合国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 曾对英美苏的力量对比作过一个形象的描绘: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 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 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思考:从二战后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国 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这种 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美苏的强盛
2、苏联的强盛
苏联克里姆林宫
政治:势力范围扩大 经济:德的战争赔款;
利用计划经济优势经济 快速恢复
军事:最强大的陆军;
驻军欧亚地区
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 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政治:美国起主导作用的普
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经济:建立美国为核心
的世界经济体系
与西方大国平等,共同主宰世界 得到战后最大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