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1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共8篇)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共8篇)第1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1.协助取平卧位, 通知医生。
2.氧气吸入。
3.心电监护, 做心电图。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输液速度宜慢, 剧烈疼痛烦躁不安者, 遵医嘱肌注吗啡或哌替啶、监测生命体征。
5、准备抢救药品及物品。
6、发病在6小时之内, 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工作、常规化验大小便、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心肌酶, 并作全导心电图。
7、溶栓后定期做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8、注意观察有无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的表现, 观察心律呼吸尿量的变化、严格记录出入量。
9、绝对卧床休息一周, 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探视、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10、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第2篇: 心梗猝死应急预案(一)、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时的风险预案及程序【风险预案】1.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时, 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氧气持续吸入3~4 L/min, 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
2.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50~100 mg静推, 必要时可5~10 min重复使用, 而后以1~ 3mg/min静滴维持48~72 h。
3.准备好器械及药物, 如除颤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镇静剂等, 药物治疗无效、无禁忌症时, 可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4、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采取措施。
5、患者病情好转, 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 护理人应安慰患者和家属。
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工作流程】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必要时转院→记录抢救过(二)、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及程序【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 坚守岗位, 定时巡视患者, 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突发心梗的应急预案护理

一、背景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
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突发心梗的应急预案护理措施。
二、应急预案护理措施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发现患者疑似心梗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医护人员、家属及相关部门。
(2)患者病情稳定后,迅速将患者送至心内科病房。
2. 保持呼吸道通畅(1)评估患者呼吸道情况,必要时给予吸氧。
(2)指导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减轻心脏负担。
3. 心理护理(1)安抚患者情绪,使其保持平静,避免过度紧张。
(2)告知患者及家属心梗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
4. 生命体征监测(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5. 药物治疗护理(1)遵医嘱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硝酸甘油等药物。
(2)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药物剂量。
6. 饮食护理(1)给予易消化、低脂、低盐、高纤维饮食。
(2)控制患者进食速度,避免过量进食。
7. 休息与活动(1)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当的休息与活动指导。
(2)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8.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9. 预防并发症(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2)发现并发症迹象,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三、总结突发心梗的应急预案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应急预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心梗病人应急预案

一、前言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为保障心梗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心梗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抢救工作。
2. 设立心梗救治小组,由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医护人员、护理人员等组成,负责具体实施抢救工作。
三、救治流程1. 患者入院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通知心梗救治小组。
2. 心梗救治小组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3. 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 吸氧: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 心电监护: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
- 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为患者输液、用药。
-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心肌缺血等药物。
- 介入治疗:对于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立即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
4.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5. 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注意事项1. 提高医护人员对心梗的认识,加强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等信息。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4. 加强药品、设备的管理,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救治小组的实战能力。
五、应急物资1. 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气管插管等。
2.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溶栓药物等。
3. 无菌包、输液包、氧气、吸氧设备等。
六、总结心梗病人应急预案是保障心梗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医院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心梗患者的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

一、引言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
为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救治工作。
2. 设立救治小组,负责具体救治措施的实施。
三、救治流程1. 患者就诊(1)接诊医师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
(2)如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院内救治(1)启动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患者进入抢救室。
(2)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硝酸甘油等药物。
(4)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5)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等治疗。
3. 介入治疗(1)如患者符合介入治疗条件,立即安排手术。
(2)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4. 术后观察与护理(1)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进行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预防复发。
四、应急预案1. 通讯保障(1)确保医院通讯设备正常运行,确保救治信息及时传递。
(2)与上级医院建立联动机制,及时请求支援。
2. 医疗资源保障(1)确保抢救室内设备齐全,如心电图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
(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3. 物资保障(1)储备充足的抢救药品、器械和耗材。
(2)定期检查、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演练。
(2)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各部门密切配合。
本预案旨在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切实落实各项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医护人员,适用于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设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小组,由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药剂科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
四、预案流程1. 患者就诊(1)患者或家属发现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2)接到急救电话后,医护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理。
2. 急诊科处理(1)接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初步判断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
(2)如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科室。
3. 心内科、导管室、药剂科等相关科室准备(1)心内科:立即准备介入手术设备和药品。
(2)导管室:做好手术间准备,包括消毒、设备调试等。
(3)药剂科:准备好溶栓药物、抗凝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4.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小组实施救治(1)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
(2)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等药物。
(3)如需溶栓治疗,按照溶栓指南进行。
(4)在导管室进行介入手术,开通闭塞血管。
5. 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2)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五、注意事项1. 各相关科室要高度重视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
2. 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和操作流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与120急救中心的沟通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六、预案评估1. 定期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优化。
3. 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心梗 猝死应急预案

【程序】
防范措施到位→猝死后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6、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7、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发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8、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3、准备好器械及药物,如除颤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镇静剂等,药物治疗无效、无禁忌症时,可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4、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5、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应安慰患者和家属。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工作流程】
3、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及时充电,防止电池耗竭。
4、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5、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依据本科室的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同时向医务科和院办报告。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必要时转院→记录抢救过
(二)、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突发心梗事故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危重,如未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为提高心梗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快速、有效地组织抢救,降低心梗患者的死亡率。
2. 提高医护人员及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作,形成联动机制。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发生心梗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心梗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医护人员:负责患者的救治、转运、观察等工作。
3. 转运人员:负责将患者安全、迅速地送往医院。
4. 联络员:负责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协调,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 指挥中心:负责接收报警信息,协调各部门、单位进行应急处置。
五、应急处置流程1. 报警:发现心梗患者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通知相关部门。
2. 初步判断: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确认患者是否为心梗。
3. 初步救治: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初步救治。
4. 转运:将患者安全、迅速地送往医院。
5. 报告:将患者情况报告给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通知相关部门。
6. 后续救治:患者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继续进行救治。
六、注意事项1. 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行动。
2. 遵循应急处置流程,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3. 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联动机制。
4.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心梗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变化,应及时修订。
八、附则本预案由心梗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心梗的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
为提高心梗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心梗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降低心梗患者的死亡率。
3. 提高医疗机构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心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心梗应急救治工作。
2. 设立心梗应急救治小组,负责心梗患者的救治工作。
四、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与报告(1)医护人员应加强心梗症状的识别,如胸痛、胸闷、气促、恶心、呕吐、出汗等。
(2)一旦发现疑似心梗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上报上级部门。
2. 紧急救治(1)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进行心电监护、血压测量、血氧饱和度检测等。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患者吸氧、镇静、止痛等治疗。
(3)对疑似心梗患者,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4)根据病情,迅速采取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
3. 后期治疗与康复(1)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
(2)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3)加强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调整生活方式。
4. 应急物资储备(1)配备充足的心梗救治药品、器械、设备等。
(2)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的有效期,确保应急物资的可用性。
5.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心梗应急救治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心梗救治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心梗识别、报告、救治、转运等环节。
6. 信息报告与宣传(1)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心梗救治情况,包括患者数量、救治成功率等。
(2)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心梗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各级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心梗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 定期对心梗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心梗救治培训,提高心梗救治水平。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得要个应急预案才能有应急预案演练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应急预案演练
一、目的
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急性危重病例抢救的能力,结合医院实际,开展一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应急预案演练。
二、成立演练指挥部
(一)领导小组
指挥长:业务院长李丕润
副指挥长:陈明安
参加科室:内科
(二)指挥部下设演练组
演练组织:
组长:程端正(主治医师)
副组长:保雪东
医师:保雪东(医师)、史红艳(助理医师)
护士:角淑华(主管护师)、吕老师(主管护师)魏娇(护士)、李娜(护士)、崔娇娥(护士)、庄艳花(护士)、刘艳萍(护士)患者:陈建桦(饰)
演练时间:2013年9月日下午14:00
地点:华府医院心内科门诊室
三、演练内容
1.职责分工
保雪东:负责医疗抢救的指挥
主治医生:保雪东(医师)
患者家属:张庆凡(饰)
护士:角淑华(护士组总指挥):
魏娇:床旁心电监护,测血压,配置液体注射;
李娜:记录,查对用药。
患者:陈建桦(饰)
2.演练场景:
2013年9月5日11:00,陈建桦患者由家属张庆凡扶送入院到心内科,保雪东医生接诊病人。
(1)患者入院时情况:
患者:陈建桦男60岁退休工人汉族已婚
主诉:发作性胸闷、胸痛1年,再发加重3小时。
现病史:患者1年来活动中出现胸闷、胸痛症状,阵发性发作,放射至左肩左臂,伴心悸乏力、出汗,休息数分钟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未进行特殊诊治。
3小时前早餐后进行晨练,活动中胸闷、胸痛症状再发并加重,疼痛呈持续性发作,放射至左肩左臂及下颌,伴心前区压迫感、心悸乏力、烦躁不安、出汗、恶心,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胸痛无明显缓解,家属立即扶送入院。
病程中患者无大小便失禁,精神差。
既往史:有冠心病家族史。
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吸烟30余年,20支/日。
体格检查:T:37.4℃,P:98次/分,R:22次/分,Bp:110/70mmHg 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闻及细湿罗音,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8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5次/分,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V1-6导联ST段弓背向上高0.3-0.5mv,QRS波宽大畸形。
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早搏,心功能Ⅱ级。
(2)11:00进入初步抢救:
处置流程:
①医生让患者取卧位。
②嘱护士给以患者低流量吸氧、量血压。
护士遵医嘱,给以普通鼻导管给氧,浓度1 -3L/min。
测血压提示Bp:110/70mmHg。
③医生给患者做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检查,体格检查后提示: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闻及细湿罗音,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8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5次/分,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提示:V1-6导联ST段弓背向上高0.3-0.5mv,QRS 波宽大畸形。
根据症状体征、心电图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早搏,心功能Ⅱ级。
④嘱护士给以抽血急诊化验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肌酶谱、
血糖、血脂。
嘱护士给予开通静脉及心电监护。
医生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向家属交代病情,下病危,沟通下一步治疗计划。
取得家属同意并进行下一步治疗计划。
(3)11:05药物抢救:
①患者胸痛、烦躁,给以10mg吗啡,皮下注射,镇静、镇痛。
护士遵医嘱并及时记录,时间精确至分钟。
②给予硝酸甘油5mg+10%GS50ml,2小时泵入,扩张静脉,减少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保护缺血心肌。
监测血压,防止血压降太低。
护士遵医嘱并及时记录,时间精确至分钟。
③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氯吡格雷片75mg,口服,抗凝、抗血小板。
护士遵医嘱并及时记录,时间精确至分钟。
④给予利多卡因50mg,肌注,预防心律失常,并准备除颤仪,以备患者室颤时使用。
护士遵医嘱并及时记录,时间精确至分钟。
⑤给以维生素C2g+ATP40mg+辅酶A100U+维生素
B6200mg
+10%GS250ml,静滴,促进心肌代谢。
⑥医生再次向患者交流病情,沟通治疗计划。
由于本院医疗条件受限,本院只能进行溶栓治疗,不能进行植入支架治疗。
交代利弊,患者同意溶栓治疗并同意签字。
(4)11:05溶栓治疗:
①给以尿激酶200万单位+5%GS50ml,持续3小时泵入。
护士遵医嘱并及时记录,时间精确至分钟。
②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打心电图。
(5)治疗结果?
四、演练点评
五、演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