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患者心肌梗死应急预案样本

合集下载

医院心梗急救预案模板

医院心梗急救预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为提高医院对心梗患者的救治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心梗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2. 提高心梗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3. 规范医院心梗急救流程,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心梗急救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

2. 设立心梗急救小组,由心内科、急诊科、导管室、药剂科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

3. 设立心梗急救值班医生和护士,负责日常心梗急救工作。

四、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与评估(1)接诊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注意心梗的典型症状,如胸痛、胸闷、恶心、呕吐等。

(2)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心梗。

(3)对疑似心梗患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通知心梗急救小组。

2. 急救措施(1)患者平卧,保持安静,给予吸氧治疗。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

(3)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4)如需溶栓治疗,遵医嘱给予溶栓药物。

(5)如需介入治疗,迅速将患者送往导管室。

3. 介入治疗(1)导管室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好术前准备。

(2)在医生指导下,为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3)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4. 后期治疗(1)患者转入心内科病房,继续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药物治疗、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

五、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心梗急救小组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治能力。

2.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六、预案监督与评估1. 定期对心梗急救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2. 对违反预案规定的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对心梗急救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共8篇)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共8篇)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共8篇)第1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1.协助取平卧位, 通知医生。

2.氧气吸入。

3.心电监护, 做心电图。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输液速度宜慢, 剧烈疼痛烦躁不安者, 遵医嘱肌注吗啡或哌替啶、监测生命体征。

5、准备抢救药品及物品。

6、发病在6小时之内, 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工作、常规化验大小便、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心肌酶, 并作全导心电图。

7、溶栓后定期做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8、注意观察有无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的表现, 观察心律呼吸尿量的变化、严格记录出入量。

9、绝对卧床休息一周, 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探视、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10、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第2篇: 心梗猝死应急预案(一)、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时的风险预案及程序【风险预案】1.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时, 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氧气持续吸入3~4 L/min, 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

2.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50~100 mg静推, 必要时可5~10 min重复使用, 而后以1~ 3mg/min静滴维持48~72 h。

3.准备好器械及药物, 如除颤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镇静剂等, 药物治疗无效、无禁忌症时, 可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4、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采取措施。

5、患者病情好转, 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 护理人应安慰患者和家属。

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工作流程】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必要时转院→记录抢救过(二)、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及程序【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 坚守岗位, 定时巡视患者, 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

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

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发生典型或者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

(二)目的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防止梗死范围扩大。

(三)抢救步骤1.评估:典型AMI为:(1)胸骨后持久而剧烈的疼痛,呈压榨性、窒息或濒死感。

(2)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即异常Q波及持续、进行性的ST段弓背向上抬高。

(3)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

上述3条中具备2条即可认为患者已发生AMI。

对确诊或可疑的AMl患者,应就地处理。

2.患者平卧,绝对休息,用最短的时间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初步判断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通知医生。

3.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

4•切实迅速止痛,遵医嘱皮下注射吗啡5~10mg,或肌肉注射哌替唳50〜100mg,必要时2〜4h重复一次。

5.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1)再灌注治疗,应用尿激酶100~150万U,30min滴完,或用链激酶、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行静脉溶栓。

(2)抗凝治疗。

肝素每小时750~100OU静滴,共用2d,保持凝血时间在正常值的1.5~2倍。

(3)防治心律失常,如心律超过70次/分,有室性期前收缩或短阵室速,立即用利多卡因50-100mg加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然后按l~4mg∕min静脉滴注。

(4)防止梗死面积扩大,缩小缺血范围。

静脉滴注改为极化液,以10%葡萄糖液500ml加10%氯化钾10-15ml和胰岛素8U及25%硫酸镁5~10ml静脉滴注。

6•控制休克与心力衰竭。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限制入量。

有心律失常时备好临时起搏器和除颤仪。

7,监测血氧饱和度进行性降低,通知麻醉科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8,做好冠状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通知介入医生和导管室护士。

9.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抢救记录。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演练模板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演练模板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背景某患者因剧烈胸痛入院,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病情危急,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演练指挥部:由医务科主任担任指挥长,急诊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3. 演练执行小组:由急诊科、心内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四、演练流程1. 演练启动(1)接到患者信息后,急诊科值班医师立即通知演练指挥部。

(2)演练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宣布演练开始。

2. 病情评估与诊断(1)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病情危急程度。

(2)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判断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

3. 急救措施(1)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患者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2)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溶栓治疗或行介入手术。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多学科协作(1)通知心内科、导管室等相关科室做好手术准备。

(2)邀请心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参与抢救。

5. 抢救过程记录(1)医护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2)演练结束后,对抢救过程进行总结分析。

6. 演练总结(1)演练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

(2)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五、演练评估1. 评估内容(1)抢救流程的合理性、规范性。

(2)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3)多学科协作的效率。

(4)抢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2. 评估方法(1)现场观察。

(2)查阅抢救记录。

(3)召开座谈会,听取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意见。

六、应急预案的完善与培训1. 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2.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

心梗应急预案演练模板

心梗应急预案演练模板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加强医护人员对心梗救治流程的熟悉程度,特制定本演练模板。

通过模拟心梗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检验各科室协同作战的能力,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整体救治水平。

二、演练内容1. 患者接诊与评估2. 急诊科救治流程3. 导管室介入治疗4. 护理与监护5. 转运与交接6. 演练总结与反馈三、演练流程1. 患者接诊与评估(1)模拟患者进入急诊科,分诊护士快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判断患者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

(2)急诊科医生接诊,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发病情况。

(3)急诊科护士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初步判断心梗。

2. 急诊科救治流程(1)急诊科医生立即启动心梗应急预案,通知心内科医生会诊。

(2)急诊科护士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等治疗。

(3)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

(4)心内科医生到达急诊科,对患者进行会诊,确认心梗诊断。

3. 导管室介入治疗(1)心内科医生与导管室联系,开通绿色通道,准备介入治疗。

(2)患者被转运至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4. 护理与监护(1)急诊科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

(2)心内科护士在导管室协助医生进行介入治疗,并做好患者护理。

(3)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护士进行心电监护、吸氧、疼痛管理等。

5. 转运与交接(1)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做好转运准备,与接诊护士进行交接。

(2)接诊护士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术后情况。

6. 演练总结与反馈(1)演练结束后,各科室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总结。

(2)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向上级领导汇报演练情况,反馈改进措施。

四、演练人员及职责1. 演练指挥: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演练评估:负责演练过程中的评估工作,记录演练情况。

3. 演练参与者:包括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护士等科室医护人员。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演练预案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演练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院长担任。

(2)副指挥长:由分管副院长担任。

(3)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医技科室负责人、药剂科负责人等。

2.现场救援组(1)组长:由心内科主任担任。

(2)成员:心内科医生、护士、护士长、医技科室相关人员等。

3.后勤保障组(1)组长:由后勤保障部负责人担任。

(2)成员:后勤保障部相关人员。

4.宣传培训组(1)组长:由护理部负责人担任。

(2)成员:护理部相关人员。

四、应急响应流程1.接诊(1)患者或家属发现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接诊医生接到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评估(1)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疼痛程度等。

(2)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判断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

3.现场救援(1)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进行抢救。

(2)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等。

(3)在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转运(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2)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5.医院内部转运(1)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送往心内科。

(2)心内科医生接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

6.救治(1)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2)进行溶栓治疗、PCI手术等。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7.康复(1)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科。

(2)康复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五、应急演练内容1.现场救援演练(1)模拟患者突发胸痛、胸闷等症状,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评估、抢救。

(2)检查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的掌握程度。

2.转运演练(1)模拟患者从现场转运至医院的过程。

(2)检查医护人员对转运流程的掌握程度。

3.医院内部转运演练(1)模拟患者从急诊科转运至心内科的过程。

医院心肌梗塞应急预案模板

医院心肌梗塞应急预案模板

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对心肌梗塞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疑似或确诊为心肌梗塞的患者。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心肌梗塞应急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科室医护人员为成员。

2. 应急小组下设指挥中心、救治小组、转运小组、后勤保障小组、信息联络小组等。

四、应急预案流程1. 报告与接诊(1)患者或家属发现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2)接诊医生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如疑似心肌梗塞,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指挥中心(1)接到报告后,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救治小组、转运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和信息联络小组。

(2)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3. 救治小组(1)救治小组迅速对患者进行抢救,包括:- 评估患者病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胸痛;- 建立静脉通路,为后续治疗做准备。

(2)如患者病情危重,救治小组应立即联系心内科专家进行会诊。

4. 转运小组(1)根据患者病情,转运小组负责将患者迅速、安全地送往心内科病房或导管室。

(2)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5. 后勤保障小组(1)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和物资。

(2)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6. 信息联络小组(1)信息联络小组负责与患者家属、上级主管部门保持沟通,及时报告患者病情及救治进展。

(2)向患者家属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家属焦虑情绪。

五、注意事项1. 各部门应加强协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肌梗塞的急救技能,确保救治工作及时、有效。

3.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4.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医院心肌梗塞应急预案模板

医院心肌梗塞应急预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发病急、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为提高我院对心肌梗塞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心肌梗塞死亡率。

2. 提高医护人员对心肌梗塞的识别和救治能力。

3. 确保抢救流程规范、高效。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心肌梗塞应急救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

2. 成立心肌梗塞应急救治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救治工作。

四、预案流程1. 症状识别(1)医护人员应熟悉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状,如胸痛、胸闷、恶心、呕吐等。

(2)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和体检,初步判断疑似心肌梗塞。

2. 启动应急预案(1)确认疑似心肌梗塞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通知心肌梗塞应急救治小组,要求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

3. 紧急救治(1)患者平躺,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2)给予吸氧,缓解患者症状。

(3)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

(4)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4. 院内转运(1)将患者迅速转运至心内科急诊室。

(2)通知心内科医生、护士做好接诊准备。

5. 介入治疗(1)心内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进行介入治疗。

(2)如需介入治疗,立即启动介入手术应急预案。

6. 术后护理(1)患者术后需转入重症监护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3)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度过心理难关。

五、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心肌梗塞的识别和救治能力。

2. 配备充足的抢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演练机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预案总结1. 及时总结心肌梗塞应急救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2. 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提高救治水平。

3. 加强与周边医院的协作,形成救治合力,共同应对心肌梗塞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心肌梗死应急预案
1 目的
明确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的工作流程及规范,确保护士快速有效的投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并提供精准有效的护理服务。

2 范围
全院各层级护理人员。

3 要求
3.1协助取平卧位,通知医师。

3.2吸氧4—5L/min.
3.3心电监护,做心电图。

3.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速度宜慢。

剧列疼痛烦躁不安者,遵医嘱使用镇痛剂,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3.5准备抢救药品及抢救用物。

3.6在发病6小时之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工作,如常规化验大小便、记录出凝血时间、检查血常规、记录凝血酶原时间、检查心肌酶,并做心电图。

3.7溶栓后应定期做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