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方法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体会浅谈
理论、 基础知识 、 发展方向以及其交叉学科的热点技术 , 为 后 续专 业课 程 学 习打下 良好 基 础 。然 而 , 虽 然 已经 修过 普 通 化学 ,学 生 在学 习有 机化 学 时依 然 容易 感 到 内容 多 、 头 绪乱 , 学 习吃力 。这 除 了与有 机 化学 覆 盖 面广 、 知识 繁 杂 、 理论抽象的学科特 点有关外 ,下述几个因素也不容忽视 : ( 1 ) 本课程的学时设置为3 2 学时, 课时较短。( 2 ) 为提高教 学效果 , 课程内容有大幅度删减 , 仅保留了跟环境工程学
【 教法研究 】
高校 环境工程 专业 有机化学教学体会浅谈
常
( 上海理工大学
飞
环境与建筑学院, 上海 2 0 0 0 9 3 )
摘要: 针 对 环境 工程 专 业有 机化 学教 学的现 状 , 尝试 在提 高学生 兴趣 、 改进 教 学方 法 、 知识 复 习和梳 理 等环 节进 行 改 善 加 强 。事 实证 明 , 改进后 的 有机 化 学教 学不仅 激 发 了 学生的 学 习兴趣 , 改善 了课 堂教 学环 境 , 也 大大增 强 了教 学效 果 。 关键词: 有 机化 学 ; 环境 工程 ; 兴趣 ; 教 学 方法 ; 教 学效果 中图分 类 号 : G 6 4 2 . 0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0 3 — 0 0 7 4 — 0 2
习联系密切的部分 , 导致课程体系存在缺陷 , 知识环节容 易脱节 。 ( 3 ) 学生基础薄弱 。 部分学生甚至在高中阶段没有
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长实验时间 , 利用 晚上或 节假 日开放 实验室 , 二是 实
索性实践 , 生通 过这样 的教学 过程 , 学 兴趣 和 主动性
验设计时全面了解实验内容, 合理安排时间将实验按 阶段分开。这样安排实验的关键是教师要把握好实 验 的每一环 节 的重 点 和难 点 , 于 易 出现 问题 的地 对 方, 采用示范或指导教学, 从而保证实验的 顺利完成。 5让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 . 科研工作有着较强的探索性 和综合性 , 实验 这些 完全不同于实验课的内容 , 是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工作, 给学生提供了从查阅 资料了解科研 动态 到发 现 问题 , 自己设计 实验 , 写开 题报告 , 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性思维 的能力 。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 , 明满足 了学 生 自我 说 实践创造性的愿望和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学生要 求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参加教师科研 工作 。 具有综合 能力 、 综合素质是 当代合格大学生所必 备 的条件 , 实验教学 的改革势在必行 。为适应新 的教 学要求, 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探
参考文献 :
[]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集. 1 广州 : 中山
大 学 出版社 。 O . 24 O
[] 高校实验课改革与创新研究.郑州 : 2 河南 医科大学出版社 ,0O 20.
作者简介 : 张海宾 (99一) 男, 16 , 河南南阳人, 阳师范学院生 信
命科学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微生物教学及研究工作。
弋
成、 分离 、 提纯及分析鉴定 方法 , 让学生认识 到物 质 的 组成 、 、 结构 性质 及变 化规 律 , 加强 和巩 固理论 知识 ; 熟练使用现代仪器, 学会分析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 结构 , 能够解 释有机 化学 实验现 象 、 机化学 实验 过 有 程; 培养学生 严谨 的科学态 度和 良好 的实验 习惯 , 并 能够运用有 机化学 的知识发 现生 产实践 中的问题并 提 出解决的办法 。 根据环境 工程 专业 的特点及该 专业 对有机 化学 和有机化学实验的要求, 我们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 模式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经过几年教学的不 断完善和改进 , 已经形成了—套较 系统 的教学模式 。 1 .实验 内容的选择
浅谈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
浅谈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中学化学是与环境保护的话题联系最为紧密的主要学科之一。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应该包括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也包括环境行动教育,还包括环境方面的社会、经济、法律、人格、情感等社会科学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领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具有深远意义。
一、挖掘化学教科书内容,统筹安排环境教育计划环境教育,中学化学教师责任重大。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环保知识纳入化学教学的焦点之一。
教师应该紧扣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探讨课本中环境教育的因素,详细列出中学化学教材各章节可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制订出交流计划、学习计划、实践计划,结合教材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活动、环保读书行动等,有计划、有目的地施以环境教育,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环保工作的认同感,从而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化学污染已经危害到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等。
其危害主要是:威胁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环境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生态危机,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危害人体健康,化学有害有毒物质污染空气、饮用水、食物、水果、蔬菜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环境污染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材的知识基础上,应明确给学生指出: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淡水危机、某些地方病等等都有害化学物质排放有关。
例如,在“空气污染”的学习中,应该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空气污染也很严重。
在全世界大气二氧化硫含量最高,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就有3个。
“酸雨”已遍及我国的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西南地区尤为严重,酸雨曾使树木叶片枯黄,庄稼死苗,它还会腐蚀古迹、桥梁等建筑物,造成巨大损失,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就成为化学、工程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上述知识与化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教案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关系,并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定义与概念2. 化学在环境工程技术中的应用3. 环境工程技术对化学的要求4.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步骤:1. 概念讲解首先,我将向学生介绍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定义与概念。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而环境工程技术是通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相互关联,化学为环境工程技术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
2. 化学在环境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接下来,我将介绍化学在环境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化学在环境工程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化学反应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控制;分析化学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监测;材料化学可以用于开发环保材料等。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并且提供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手段。
3. 环境工程技术对化学的要求然后,我将讲解环境工程技术对化学的要求。
环境工程技术对化学掌握的要求较高。
学生需要熟悉基础的化学知识,例如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常见化学物质的特性和用途。
只有掌握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应用于环境工程实践中。
4. 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我将介绍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绿色化学的概念被提出,旨在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化学物质和工艺;环境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开发更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学生在学习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时,需要关注并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保持与时俱进。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化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紧密联系,明确化学在环境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浅谈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浅谈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广泛,与各行各业都有着密切联系的专业。
而有机化学作为环墁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有机化学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机化学教学现状现如今,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中的有机化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有机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难度较大,导致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恶情绪,学习积极性较低。
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缺乏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环节,导致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不足。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单一,缺乏与环境工程专业的紧密结合,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工作相结合。
现阶段的有机化学教学存在知识理解难、实践能力不足以及与专业实际工作结合度不高等问题。
二、改革措施针对现阶段有机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1. 更新教学内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需要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注重有机化学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通过引入相关领域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工程项目,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环境治理中。
2. 强化实践环节有机化学教学需要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了解有机化学在实验中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多元化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可以运用多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技术,设计有趣的教学PPT,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机化学知识;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除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机化学教学改革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初探摘要:就现在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环境工程专业中有关分析化学教学的内容比较少,课时安排也不太合适,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是一大阻碍。
在不增加总学时的前提下想出新的分配方法,有效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典型特点,不断完善教学的内容,尽可能地减少理论课时数,从而增加实验课的数量。
与此同时使用网络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案,模拟虚拟实验室。
拓展现在实验室的规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有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成为综合性的人才。
关键词:环境工程;分析化学;改革引言:所谓分析化学就是要探讨物质的化学构造、成分和一些研究方法的科目;它是属于一个高度剖析、认识自然界的方案;同时也是各个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的有利助手。
它和其他学科一样在众多应用范围中将担任分析测定工作,逐渐成为解决问题的参照者。
比如:临床的诊断、环境保护、公安刑警的侦探、新材料的开发、商品质量的检验、国家标准的制度以及遗传密码的翻译都利用分析化学。
一、选择优秀教材,适应专业要求利用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化学,其方法可以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所谓化学分析法是指主要研究化学反应的方法,其中的分析法有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络合以及沉淀反应。
那么仪器分析就是检测物质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其中的方法有光学分析法、色谱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方式。
分析化学的过程是缓慢的,是从化学分析慢慢的发展到仪器分析。
这两种分析方法都必须作为新时期工科生重点学习内容。
一些分析化学的课本,只是很片面的讲述了化学的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分析方法,但是对于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却没有详细的解释,而且仪器分析法却被非专业认定为必修课程。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选择一本不但涵括化学分析,而且还包涵仪器分析教学内容的教材。
燕山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结合自身教学特点,选取了符合上述要求的《化学分析》,得到好评。
环境工程化学实验教课系统的优化
环境工程化学实验教课系统的优化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依据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目标,按照“基础-应用-开放”的思路,建立了“三模块”的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充分考虑环境工程专业特点,通过优化整合实验项目,力求体现化学实验技术在环境工程专业中的具体应用;增加研究型开放性实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建立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化学“三模块”实验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按四大化学各自组成实验的教学模式,重新进行规划设计,组成在化学一级学科水平上的独立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并由三个模块构成。
1公共基础模块凸显基础性,充分考虑化学实验技术的共性要求,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训练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
对应课程《基础化学实验Ⅰ》,32学时,第1学期开设。
2方向应用模块凸显应用性,设置与环境工程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的实验项目,不仅增加学生专业兴趣,而且更强调实验技术的在环境工程专业中的应用,适应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要求。
对应课程《基础化学实验Ⅱ》,48学时,第2学期开设。
3拓展开放模块凸显开放性,强调化学技术拓展,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化学实验技术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注重与实验开放平台相结合,实验项目以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创新为主,突出化学实验技术的实际应用。
对应课程《基础化学实验Ⅲ》,16学时,第3~4学期开设,更新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化学实验项目,优化实验内容1《基础化学实验Ⅰ》实验内容设计本模块实验重点是培养和强化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一般化学原理的实验方法和一般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玻璃仪器的洗涤、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滴定操作、物质的分离与纯化、电导仪和分光光度计等基础仪器的使用等。
在教学过程中须严格强调这些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规范性。
《基础化学实验Ⅰ》实验项目设计见表1。
2《基础化学实验Ⅱ》实验内容设计本模块尽量设置环境工程专业结合紧密的实验,体现实验技能的应用和实验内容的拓展。
化学与环境教育方法
化学与环境教育方法化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化学与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方法。
本文将探讨几种化学与环境教育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势和适用情况。
第一种方法是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化学反应和环境变化,并学习如何合理利用化学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当学生进行关于水净化的实验时,他们可以亲身体验到化学方法如何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进而了解到如何改善水质。
第二种方法是案例研究。
通过分析真实的环境问题案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在环境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案例来探讨不同的化学解决方案,并评估它们的可行性和环境影响。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个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在了解其运作原理后,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三种方法是实地考察。
这种方法可以带领学生亲身走进实际环境中,观察和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实地考察可以包括参观化工厂、污水处理厂或其他与化学相关的场所。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化学技术的运作过程,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
例如,学生可以参观一家化工厂,了解它们的废水处理设备和措施,进而思考如何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种方法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源,了解化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获得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增加对化学与环境的认识,并且了解到最新的环境保护政策和举措。
综上所述,化学与环境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实验教学、案例研究、实地考察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并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环境工程专业高级阶段的教学方法优化
环境工程专业高级阶段的教学方法优化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环境工程专业日益升温的背景下,教学方法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环境工程专业的高级阶段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选择和优化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当前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环境工程专业高级阶段的教学方法优化。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环境工程专业高级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例如,采用讨论、辩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最后,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跨学科融合。
现代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教师可以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交叉点,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二、实验教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高级阶段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措施。
首先,注重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对环境工程实践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自主权,鼓励他们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最后,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实验教学应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环境工程专业高级阶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实训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措施。
首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化学环境教育实施方案
化学环境教育实施方案在当今社会,化学环境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化学环境教育的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推动化学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渗透化学环境教育的理念。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大量的环境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来展示环境污染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其次,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环保企业,了解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对环保事业的热情和兴趣。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和讲座来拓展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主题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可以邀请环保专家来学校进行环保讲座,让学生了解环保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激发学生对环保事业的向往和热情。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环保主题的科普活动来强化化学环境教育的实施。
学校可以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环保科普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增强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等媒介,不断宣传环保知识,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推动化学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
总之,化学环境教育的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而系统地推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环境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公民。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化学环境教育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学环境教育实施方案
化学环境教育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学生对化学环境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化学环境教育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置。
1. 将化学环境知识融入到化学课程中,设置专门的环境化学章节,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内容。
2. 制定专门的环境化学实验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化学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真实的环境污染情况和相关化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环境调查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环境问题,增强实践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材选择。
1. 选择涵盖化学环境知识的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理解和接受。
2. 配备相关的环境化学参考书籍和资料,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使用。
四、课外活动。
1. 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志愿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开展化学环境知识竞赛和讲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评价方式。
1. 设计符合化学环境实际应用的考题,考察学生对化学环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引入实践性评价,如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师资培训。
1. 组织化学教师参加环境保护和化学环境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2. 鼓励教师开展环境化学教育教学研究,推动化学环境教育的深入发展。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开展化学环境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化学人才,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化学与环境科学教学计划
化学与环境科学教学计划引言化学与环境科学是现代科学中至关重要的学科领域,它们的相互关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开展化学与环境科学的教学计划是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详细论述如何设计一套综合化学与环境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主题针对化学与环境科学的教学计划,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主题:1. 环境问题与化学知识的关联:通过学习化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例如,通过化学反应的学习,可以理解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化学本质,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介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化学领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学习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材料的研究,鼓励学生探索绿色化学合成方法。
3. 化学与生物多样性:通过化学与生物多样性的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并了解化学在生物保护和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例如,通过学习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化学原理,让学生深入了解农业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活动安排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活动安排: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境保护项目或化学工厂,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问题和化学应用的现实影响。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2. 实验探究:设计一系列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装置和观察实验现象。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溶液的pH值来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或者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铜对水中生物的毒性影响。
3.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服务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和再生利用的宣传活动,或者参与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项目。
三、教材使用在化学与环境科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选用以下教材:1. 《环境与生命化学》:这本教材以环境为中心,介绍了环境和生命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浅谈化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方法
浅谈化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摘要:化学环境工程是当代大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选用合适的环境化学教材、明确环境化学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突出环境化学课程和基础化学的差别、发挥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提高环境化学教学质量,师生教学观念的共同转变才是教学改革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化学环境工程教学方法前言: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从99级开始开设环境化学课程,课程的性质由最初的专业选修课(环境工程专业99级到2004级)改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明确了环境化学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由于环境化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32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要想使学生灵活地掌握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并获得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进行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本文就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突出环境化学与其它化学课程的差别,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环境化学教材中几乎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但是由于环境化学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开放体系,变量多、条件较复杂,环境化学并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运用,它与其他化学课程是有差别的,如果把环境化学仍然作为化学来学习,将失去环境化学的特色。
因而,在授课时,以环境问题为突破口,以化学知识为基础,将正确认识环境污染与化学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以如何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并注意充分利用多学科知识来讲好有关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讲授大气环境化学一章时,对于大气污染物种类及其来源、自由基反应等在环境保护概论和物理化学中已学过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对于大气中自由基产生、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转化等基础化学知识要精讲,授课的重点是利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转化等基础化学知识来解释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大气环境问题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环境工程专业化学教学改革建议
环境工程专业化学教学改革建议摘要:有机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且应用极为广泛的理工科专业基础课。
鉴于课程的重要性,许多高校都开展了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虽然略显成效,但是仍存在课时压缩,教学内容覆盖不全;学生自主性不强;传统机械式教学缺乏专业特色等共性问题。
本文作者在借鉴前人改革尝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上课实践体会,根据专业要求及特色,尝试进行了优化教学内容;增加话题式交流汇报,完善评价制度;开放性探究实验教学方法等实践,取得了较为杰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教学改革有机化学是理工科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与医学、化工、农业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综合性及应用性较强,因此其是环工、农学、医学、要学、食品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
同时,该课程也是很多后续课程,如环境化学等的基础课。
因此,不论从该课程的基础性还是广泛社会应用性考虑,改善有机化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尤为重要。
环境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一般包括脂肪烃、芳香烃、醇酚醚、醛、酮、含氮化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等章节。
目前许多高校针对不同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已进行一定改革,并卓有成效。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改革后,非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课时逐渐压缩,但课程内容却只增不减,这就导致教学内容覆盖不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2)同一化、传统化的有机化学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该课程的重要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
(3)教学评价模式单一,不能很好、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容易使其导向出现偏差。
(4)有机化学实验只局限于所规定的几个在实验室内部完成的课题,操作简单机械,缺乏专业特色,难以调动学生探索的乐趣。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老师也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采用参与式课堂教学,进行课堂讨论教学、学生自主授课、互动教学,分层次教学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基于有机化学的理论基础性,我们认为过多的以学生自主授课代替教师讲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论学习的深度以及难度,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难易挖掘更深的学习内容,这将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架构体系、扎实的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如何为化学专业学生上好环境化学课
如何为化学专业学生上好环境化学课[摘要] 针对化学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的特点,对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使学生既能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理论,又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环境化学化学专业化学知识环境问题化学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一般具备两大特点:(1)具有比较扎实的化学理论和实验基础,(2)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对较差。
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入手,结合笔者近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充分利用其化学基础知识化学专业的学生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根据具体专业不同还会有《油田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化学》等,因此,化学专业的学生一般化学基础较好,而《环境化学》的理论基础就是化学,因此,大部分的化学专业学生在理解《环境化学》的反应机理等基础知识上困难较小,如果单纯的讲授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枯燥。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化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生活或实验中具体的环境问题,可以使学生思路更清晰、理解更透彻,更准确地掌握化学理论和方法在处理实际环境问题时的应用。
1.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20世纪4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工业和汽车业的迅猛发展,光化学烟雾污染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如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大阪、英国伦敦等大城市。
我国近几年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迅速增加,北京、南宁、兰州、广州等地均发生过光化学烟雾现象。
由于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光化学烟雾的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等二次污染物。
因此,控制好汽车尾气排放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就是给汽车增加三元催化装置,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促进一次污染物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环境工程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环境工程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一、环境工程专业化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1.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听取教师和学生对化学实践教学的意见,总结教学经验,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进行修改。
调整不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建立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授课计划,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环境学院组织教师和学生,对无机和分析化学实验开展研讨活动,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经验教训,如:无机化学实验原来设计为实验周教学,在一个星期内连续进行五个独立的单元教学实验,由于实验任务安排过于集中,学生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教学效果较差。
经过认真调研,把实验周教学改为课内试验,学习完基础理论之后立即开展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积极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例如:在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中开设有“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由于该实验属于微量分析实验,用到朗伯-比尔定律,并且要配制标准曲线,用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大一学生没有学到仪器分析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课堂讲授后无法理解实验原理,教学效果很差。
我院把“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更改为“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自来水硬度的测定”,既用到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又和水的硬度测定相结合,加深了对络合滴定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常量分析的基本操作能力。
2.注重基础操作能力的培养经过调查发现:30%~45%的环境工程专业高中阶段只学习过1年的化学,几乎没有上化学实验课程,基础操作能力普遍较差。
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环境学院把基础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如: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与纯度分析实验中进行称量、量取、加热、常规过滤、减压过滤和蒸发结晶等基础操作的讲解,教师亲手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
在后继实验课中,对相同的操作加以强化练习,学生操作不规范之处,一一加以纠正。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对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对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初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体系进行探索,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签: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有机化学实验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基础课,通过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也要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2]。
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新申请办学的专业,正处于教学模式探索的初级阶段。
结合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当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是为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创新能力[3-4]。
现就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建设谈几点体会。
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课时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專业的有机化学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与有机化学理论课一样设置于大一下学期,课时为30个,是化学类专业课时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课时量少且有机化学理论基础知识不足,易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任课教师或教研室在开学前确定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实验组成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
项目中基础单元操作较多,主要有简单的玻工操作、蒸馏、分馏、重结晶、萃取等试验;验证性实验较多,主要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如熔点、沸点等的测定。
实验所需试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均可从教材上查到,学生依赖于教师或教材,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5-6]。
3.教学方式通常,有机化学实验的首次课程均为教师介绍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同时将本学期实验内容和计划进度下发给学生。
实验课的模式均为“学生抄书预习-教师准备试剂-教师上课详细讲解-学生按部就班实验-学生抄书写实验报告”。
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的见解及创新,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化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方法
摘要:化学环境工程是当代大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选用合适的环境化学教材、明确环境化学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突出环境化学课程和基础化学的差别、发挥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提高环境化学教学质量,师生教学观念的共同转变才是教学改革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化学环境工程教学方法
前言: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从99级开始开设环境化学课程,课程的性质由最初的专业选修课(环境工程专业99级到2004级)改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明确了环境化学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由于环境化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32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要想使学生灵活地掌握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并获得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进行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本文就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突出环境化学与其它化学课程的差别,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环境化学教材中几乎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但是由于环境化学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开放体系,变量多、条件较复杂,环境化学并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运用,它与其他化学课程是有差别的,如果把环境化学仍然作为化学来学习,将失去环境化学的特色。
因而,在授课时,以环境问题为突破口,以化学知识为基础,将正确认识环境污染与化学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以如何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并注意充分利用多学科知识来讲好有关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讲授大气环境化学一章时,对于大气污染物种类及其来源、自由基反应等在环境保护概论和物理化学中已学过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对于大气中自由基产生、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转化等基础化学知识要精讲,授课的重点是利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转化等基础化学知识来解释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大气环境问题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二、根据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选用适合的教材
目前出版的环境化学教材类型很多,主要有高等学校
教材、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环境科学基本知识丛书、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等。
环境化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主要针对高校群体,以高校学生为主体。
环境化学教材编排体系主要有四种类型:① 以环境化学的研究内涵为主要编排体系,主要有戴树桂主编的《环境化学》(高教出版社,2006年)和何燧源等主编的《环境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以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序,对环境化学进行编排,这也是环境化学最为普遍的编排体系。
主要代表有刘绮主编的《环境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③ 以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和环境工程化学等环境化学分支来编排,主要代表是王晓蓉编著的《环境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④ 以环境化学所涉及的化学过程为序编排,主要有邓南圣等编著的《环境化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丁、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环境化学课程学习不仅要满足学生日后从事环境工程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的需要,还要最重要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戴树桂等主编的《环境化学》教材由于内容全面、更新及时,而且编排更符合于本专业教学目标,所以选用戴树桂等主编的《环境化学》作为教材,同时老师在3.充分发
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所以,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学生主体的反馈都没有体现出来,教法的优越性也未见奇效。
互动式教学法由于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教学相长,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能使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而被引入课堂教学中,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日。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精讲”和“导思”上.“精讲”即教师对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剖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导思”即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提供好的途径,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参加到教学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指学生发挥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行为等。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结语
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教法和学法的结合,而且学法是教
法的基础。
所以首先,学生自身要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养成课前要预习的习惯,而不要抱着“老师在课堂上会讲的”这样的想法,而且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讨论中。
课堂教学由教师为中心转换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教师是为课堂的组织者、主导者、学生创造学习过程中的助学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树辉.问题教学法在环境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3):15―16
[2] 邓红梅,陈永亨,宋刚等.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化学课程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09,36(5):207―208
[3] 王丽梅我国教学方法改革的历程、经验与方向[J].教学与管理.201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