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部分习题测验答案

合集下载

电工安全 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安全 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电网运行的安全技术1、判断题1双重绝缘是指除了基本绝缘外,还有一层独立的附加绝缘。

答案:正确2加强绝缘是指绝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都加强了的基本绝缘。

答案:正确3固体绝缘材料发生电击穿后,如除去电压,绝缘性能还能恢复,不过有所降低。

答案:错误4网眼遮栏的高度应不低于1.7m,下部距地面应不大干0.1m,网眼应不大于40×40ram2。

答案:正确5网眼遮栏与裸导体的距离、对于低压应不小于0.15m,对于10KV设备应不小于0.35m。

答案:正确650m档距的低压架空线路,导线间的最小距离为0.4mo答案:正确7通过居民区和道路的低压架空线路,距地面应不低于6m。

答案:正确8低压线路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垂直和水平距离均为lm。

答案:正确910KV架空导线与建筑物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2m,最小垂直距离为3 m。

答案:正确10低压和10KV线路的接户线和进户线的最低高度和线间最小距离都有严格规定,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

答案:正确11户内线路与煤气管、热水管、上下水管等各种工业管道之间的最小距离都有严格规定,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

答案:正确12Y接三相绕组的公共联结点,因其对三绕组另一端的电压绝对值相等,故称为中点。

答案:正确13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接的的中点称为零点。

答案:正确14由零点引出、与相线并行、作为三相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短电流通道的线称为零线。

答案:正确15零线有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之分。

答案:正确16在三相四线接地电网中,工作零线只用于通过三相不平衡电流。

答案:错误17三相五线制也是接地电网。

答案:错误18三相五线制中的保护零线只能通过短路电流和漏电电流,而不通过工作电流。

答案:正确19三相不平衡电流是工作电流而非短路或漏电电流。

答案:正确20接零保护是不接地电网中的主要安全措施之一。

答案:正确21在中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以接零保护作为电网运行的主要安全措施之一;而对接地保护—般不作要求。

第3章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3章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1.软件产品的设计报告、维护手册和用户使用指南等不属于计算机软件的组成部分。

2. 完成从汇编语言到机器语言翻译过程的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3. 有一种计算机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每个用户都感觉好象自己在“独占”该计算机一样,这样的系统称为“分时处理系统”。

4. 从应用角度出发,通常将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5. 计算机软件技术就是指程序设计技术,包括程序的设计、编码、调试和维护等。

6. BIOS,Windows操作系统,C语言编译器等都是系统软件。

7. 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指令系统的,因此汇编语言程序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8. 程序是软件的主体,单独的数据和文档一般不认为是软件。

9. 操作系统的处理器调度程序负责计算机中所有处理器的分配和回收。

10. .虚拟存储器其实就是外存储器。

11.语言处理系统中的连接程序是将多个分别编译或汇编过的目标程序和库文件进行组合。

12. 所谓系统软件,就是购置计算机时计算机供应商提供的全部软件。

13.计算机自举完成后,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常驻内存。

14.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运行。

15.在裸机上不能运行任何程序。

16.在Windows系统中每张片软盘和每个逻辑硬盘经过高级格式化后都有一个根目录区存在于盘中。

参考答案:1~10:NNYNNYNYNN 11~16:YNNNNY二、单选题1. 目前流行的很多操作系统都具有网络功能,可以作为一个网络操作系统,以下操作系统中不能作为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是_______。

A.Windows 98 B.Windows NT ServerC. Windows 2000 Server D. UNIX2. 高级语言种类繁多,但其基本成分可归纳为四种,其中对处理对象的类型说明属于高级语言中的_______ 成分。

A.数据B.运算C.控制D.传输3. 在下列常用的PC机软件中,编辑的文档(内容)能直接保存为图片类型(例如JPEG文件类型)的是。

第3章习题答案

第3章习题答案

思考题:题3.1.1 组合逻辑电路在结构上不存在输出到输入的 ,因此 状态不影响 状态。

答:反馈回路、输出、输入。

题3.1.2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是根据给定的逻辑电路图,而确定 。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是根据给定组合电路的文字描述,设计最简单或者最合理的 。

答:逻辑功能、逻辑电路。

题3.2.1 一组合电路输入信号的变化顺序有以下三种情况,当 时,将可能出现竞争冒险。

(A )00→01→11→10 (B )00→01→10→11 (C )00→10→11→01 答:B题3.2.2 清除竞争冒险的常用方法有(1)电路输出端加 ;(2)输入加 ;(3)增加 。

答:电容,选通脉冲,冗余项。

题3.2.3 门电路的延时时间是产生组合逻辑电路竞争与冒险的唯一原因。

( ) 答:×题3.2.4 根据毛刺产生的方向,组合逻辑的冒险可分为 冒险和 冒险。

答:1型、0型。

题3.2.5 传统的判别方法可采用 和 法来判断组合电路是否存在冒险。

答:代数法、卡诺图。

题3.3.1 进程行为之间执行顺序为 ,进程行为内部执行顺序为 。

答:同时、依次。

题3.3.2 行为描述的基本单元是 ,结构描述的基本单元是 。

答:进程、调用元件语句。

题3.3.3 结构体中的每条VHDL 语句的执行顺序与排列顺序 。

答:无关题3.4.1串行加法器进位信号采用 传递,而并行加法器的进位信号采用 传递。

(A )超前,逐位 (B )逐位,超前 (C )逐位,逐位 (D )超前,超前 答:B题3.4.2 一个有使能端的译码器作数据分配器时,将数据输入端信号连接在 。

答:使能端题 3.4.3 优先编码器输入为70I I -(0I 优先级别最高),输出为2F 、1F 、0F (2F 为高位)。

当使能输入00,651====I I I S 时,输出012F F F 应为 。

答:110题3.4.4 用4位二进制比较器7485实现20位二进制数并行比较,需要 片。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第三章部分习题答案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二版第三章部分习题答案

3-1思考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当压力趋于零时,M (R,P )-M ig ((T,P)3-3 试证明(a)以T 、V 为自变量时焓变为V V p V T p T T T p V C H T VV V d d d ⎥⎦⎤⎢⎣⎡⎪⎭⎫ ⎝⎛∂∂+⎪⎭⎫ ⎝⎛∂∂+⎥⎦⎤⎢⎣⎡⎪⎭⎫ ⎝⎛∂∂+=证明:以T 、V 为自变量时焓变为V V H T T H H TV d d d ⎪⎭⎫⎝⎛∂∂+⎪⎭⎫ ⎝⎛∂∂= (A )又由p V S T H d d d += (B )将(B )式两边在恒定的温度V 下同除以的d T 得:VV V T p V T S T T H ⎪⎭⎫ ⎝⎛∂∂+⎪⎭⎫ ⎝⎛∂∂=⎪⎭⎫ ⎝⎛∂∂ 因,T C T S V V=⎪⎭⎫⎝⎛∂∂ 则,VV V T p V C T H ⎪⎭⎫⎝⎛∂∂+=⎪⎭⎫⎝⎛∂∂ (C ) 将(B )式两边在恒定的温度T 下同除以的d V 得:TT T V p V V S T V H ⎪⎭⎫ ⎝⎛∂∂+⎪⎭⎫ ⎝⎛∂∂=⎪⎭⎫ ⎝⎛∂∂ 将Maxwell 关系式VT T p V S ⎪⎭⎫⎝⎛∂∂=⎪⎭⎫⎝⎛∂∂代入得:TV T V p V T p T V H ⎪⎭⎫ ⎝⎛∂∂+⎪⎭⎫ ⎝⎛∂∂=⎪⎭⎫ ⎝⎛∂∂ (D ) 将(C )式和(D )式代人(A )式得:V V p V T p T T T p V C H T VV V d d d ⎥⎦⎤⎢⎣⎡⎪⎭⎫ ⎝⎛∂∂+⎪⎭⎫ ⎝⎛∂∂+⎥⎦⎤⎢⎣⎡⎪⎭⎫ ⎝⎛∂∂+=即:原式得证3-7. 试使用下列水蒸汽的第二维里系数计算在573.2K 和506.63kPa 下蒸汽的Z 、RH 及R S 。

解:T =573.2K ,B=-119-13mol cm ⋅,且p = 506.63kPa 由式(2-10b )得:9871.02.563314.81063.506101191136=⨯⨯⨯⨯-+=+=-RT Bp Z由式(3—64)得:TR T B T B p H ⎥⎦⎤⎢⎣⎡-⋅=d d 式中:()[]()()11376K mol m 100.62.5632.58310125113d d ----⋅⋅⨯=-⨯---=∆∆≈TB T B()()1763mol J 53.234100.62.573101191063.506d d -=-=⋅-⨯⨯⨯-⨯⨯⎥⎦⎤⎢⎣⎡-⋅=--TR T B T B p H 由式(3-65)得:()1-173K mol J 304.0100.61063.506d d --⋅⋅⨯⨯⨯-⋅-===TBp S R 3-8. 利用合适的普遍化关联式,计算1kmol 的1,3-丁二烯,从2.53MPa 、400K 压缩至12.67MPa 、550K 时的U V S H ∆∆∆∆,,,。

数据与计算机通信答案(第3章)

数据与计算机通信答案(第3章)
上述两种方案由于每个原色强度过少,色彩单调,图象层次感差,对于数字电视无实 际应用价值。如果可以提高三倍数据率,以每三个连续的 5 比特组分别表示一个像素,三种 颜色各有 32 种强度值,共有 32768 种色彩,这对于计算机显示器而言,色彩并不算丰富,
而对于数字彩色电视机,相当不错了。如果不提高数据率,还可以通过降低分辨率或刷新速 率,来换取色彩数的提高,但这也不实用的方法。
已知视频带宽 B=5MHz,所以有 5=P/105,则每行的像素数 P=5x105=525。 然而,通常 CCIR-M/NTSC 制式每行只约有 450 像素,带宽 B=P/105=450/105=4.3MHz (实 际技术指标 4.2Hz) 。 带宽由 4.2MHz 增加到 5MHz 时,水平分辨率约增加 75 像素,增幅 16.7%。 (2)计算垂直分辨率的增幅 由于信号最高频率 fH=5MHz,即最短的信号周期 1/fH=0.2υs。 又因为每个最短周期包含 2 个像素,则有 225 周期/行。那么,每行扫描时间为 0.2υs×225=45υs。加上水平回扫 11υs,每行往返扫描时间为 56υs ,即 56x10-6 s, 假定每屏 V 行,每秒扫描 30 场(帧、屏),则每秒扫描行数为 30V。 因此对于画面刷新,有 30V×56x10-6 = 1s,V = 595 行/屏。目前 NSTL 制式每行只有 525 行。垂直分辨率增加了 70 行,增幅 13.3%。
cos 2 t = cos t cos t = 1 (cos 2t + cos 0) = 1 (cos 2t + 1)
2
2
所以, f (t) = (10 cos t)2 = 100 cos 2 t = 50 + 50 cos 2t

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3.2 定性分析图3.1所示电路在什么情况下呈现串联谐振或并联谐振状态。

解:(1)1p1110C L ωωω-==并联谐振,回路开路。

2p2210C L ωωω-==并联谐振,回路开路。

由12120121211011sL sL sC sC sL sL sL sC sC ++=++可得 420120110220121211()0L L L L C L C L L L C C ωω++-++=。

其中,010201020102L L L L L L L L L L ==++s ω=回路串联谐振,回路短路。

(2)1p1110C L ωωω-==串联谐振,回路短路。

2p2210C L ωωω-==串联谐振,回路短路。

由0121211C 011s sL sL sC sC ++=++可得420121012021201211()0C C C L C L C L L C C C ωω++-++=。

其中,010201020102C C C C C C C C C C ==++p ω=回路并联谐振,回路开路。

(3)1p1110C L ωωω-==串联谐振,支路短路。

2p2210C L ωωω-==串联谐振,支回路短路。

由12120121211()()1011C sL sL sC sC s sL sL sC sC +++=+++可得 42121012021201211()0C C L C L C L L C C C ωω+-++=。

其中,010201020102C C C C C C C C C C ==++s ω=回路串联谐振,回路短路。

3.3有一并联回路,其电感、电容支路中的电阻均为R。

当R 时,试证明回路阻抗Z 与频率无关。

解:22111()()()1122R sL R R s s sC RC L LC Z R R sL R s s sC L LC+++++==++++。

当1R RC L ====, 所以有Z R =,与频率无关。

力学习题-第3章非惯性系(含答案)

力学习题-第3章非惯性系(含答案)

相对转盘不动,转动角速度的最小值为
rad/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3.2 解:取转盘参为参考系(匀角速转动的非惯性系),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受力分 析:重力 mg 、静摩擦力 f 、斜面的支持力 N 、惯性离心力 F m2r (方向沿 径向向外, r 为木块离盘心的水平距离)。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有: 沿斜面方向: mg sin m 2r cos f 0
h 1 gt 2 , l vt 2
其中,v R 为物体刚好离开圆盘时相对地面的速度(此时,物体相对圆盘的速 度近似为零)。 设小物体质量为 m,与圆盘的摩擦力为 f,以圆盘为参考系(因为圆盘绕其轴的 角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可将其在短时间内视为匀角速转动的非惯性系)。小物体 恰好滑出圆盘时受最大静摩擦力 f mg ,加上沿圆盘径向方向的惯性离心力
2. 在以加速度 a 相对惯性系作加速平动的非惯性系中,质点 m 受到的惯性力的 大小等于 ma. 答案:对 解释:请参考本章视频。
3. 由于惯性力是人为引入的虚拟力,所以它的作用效果与真实力不同。 答案:错 解释:虽然惯性力不是真实的力,找不到施力物体,但其作用效果与真实力相同。 比如,地面上静止的汽车突然加速,站在车上的人突然向后倾倒的现象可以理解 为惯性力的作用,其效果与站在静止的车上人突然有力向后拉他是相同的。
A. v =
gh tan 1 ;B. v =
gh tan 2 ;C. v =
gh tan 1 tan 1 + tan 2
;
D.
v=
gh tan 1 cot 1 + cot 2
答案:D 解:以小球为参考系(匀角速转动的非惯性),小球上、下两侧绳中的张力分别

FT1、FT 2

操作系统第3章习题带答案

操作系统第3章习题带答案

第三章一、问答题1、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的区别是什么?2、PCB中包含哪些信息?进程状态属于哪类信息?3、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内核?4、简述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基本思想。

5、某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处理机调度算法,某个时刻根据用户要求创建了一个进程P,进程P在其存在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进程调度选中了进程P 占用处理机运行,进程P运行中提出资源申请,要求增加内存使用量,没有得到;进程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内存;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进程P的时间片到;一段时间后,进程P再次占用处理机;有紧急进程Q进入,系统停止进程P的运行,将处理机分配进程Q;进程Q运行完,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进程P运行完。

请分析进程P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进程调度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进程P运行中提出资源申请,要求增加内存使用量,没有得到(运行→阻塞);进程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内存(阻塞→就绪);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进程P的时间片到(运行→就绪);一段时间后,进程P再次占用处理机(就绪→运行);有紧急进程Q进入,系统停止进程P的运行,将处理机分配进程Q(运行→就绪);进程Q运行完,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进程P运行完。

请分析进程P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6、试比较进程与程序的异同。

7、引起创建进程的事件通常有哪些?简述进程的创建过程。

8、简述进程的阻塞过程。

911、简述操作系统的三级调度。

12、为什么要了解进程间的家族关系?因为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是隶属关系,子进程可以继承使用父进程的资源;如果父进程被撤销,还应撤销其所有的子孙进程。

13、什么是进程?。

14、试比较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15、简述进程的基本状态,画出其状态转换图。

二、计算题1、若程序Pa,Pb和Pc单独执行时间分别Ta,Tb和Tc,Ta=1小时,Tb=1.5小时,Tc=2小时,其中处理机工作时间分别为Ta=10分钟,Tb=15分钟,Tc=3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部分习题答案3.2. 为什么进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应先执行"进入区"代码,在退出临界区后又执行"退出区"代码?为了实现多个进程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必须在临界区前面增加一段用于检查欲访问的临界资源是否正被访问的代码,如果未被访问,该进程便可进入临界区对资源进行访问,并设置正被访问标志,如果正被访问,则本进程不能进入临界区,实现这一功能的代码成为"进入区"代码;在退出临界区后,必须执行"退出区"代码,用于恢复未被访问标志.3.3 同步机构应遵循哪些基本准则?为什么?a. 空闲让进.b. 忙则等待.c. 有限等待.d. 让权等待.3.6你认为整型信号量机制和记录型信号量机制,是否完全遵循了同步机构的四条准则?a. 在整型信号量机制中,未遵循"让权等待"的准则.b. 记录型信号量机制完全遵循了同步机构的"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四条准则.3.9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如果缺少了signal(full)或signal(empty),对执行结果会有何影响?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可描述如下:var mutex,empty,full: semaphore:=1,n,0;buffer: array[0,...,n-1] of item;in,out: integer:=0,0;beginparbeginproducer: beginrepeat..produce an item in nextp;..wait(empty);wait(mutex);buffer(in):=nextp;in:=(in+1) mod n;signal(mutex);/* ************** */signal(full);/* ************** */until false;endconsumer: beginrepeatwait(full);wait(mutex);nextc:=buffer(out);out:=(out+1) mod n;signal(mutex);/* ************** */signal(empty);/* ************** */consume the item in nextc;until false;endparendend可见,生产者可以不断地往缓冲池送消息,如果缓冲池满,就会覆盖原有数据,造成数据混乱.而消费者始终因wait(full)操作将消费进程直接送入进程链表进行等待,无法访问缓冲池,造成无限等待.3.10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如果将两个wait操作即wait(full)和wait(mutex)互换位置;或者是将signal(mutex)与signal(full)互换位置结果会如何?var mutex,empty,full: semaphore:=1,n,0;buffer: array[0,...,n-1] of item;in,out: integer:=0,0;beginparbeginproducer: beginrepeat..produce an item in nextp;..wait(empty);wait(mutex);buffer(in):=nextp;in:=(in+1) mod n;/* ***************** */signal(full);signal(mutex);/* ***************** */until false;endconsumer: beginrepeat/* **************** */wait(mutex);wait(full);/* **************** */nextc:=buffer(out);out:=(out+1) mod n;signal(mutex);signal(empty);consume the item in nextc;endparendendwait(full)和wait(mutex)互换位置后,因为mutex在这儿是全局变量,执行完wait(mutex),则mutex 赋值为0,倘若full也为0,则该生产者进程就会转入进程链表进行等待,而生产者进程会因全局变量mutex 为0而进行等待,使full始终为0,这样就形成了死锁.而signal(mutex)与signal(full)互换位置后,从逻辑上来说应该是一样的.3.11 我们为某临界区设置一把锁W,当W=1时,表示关锁;W=0时,表示锁已打开.试写出开锁原语和关锁原语,并利用它们去实现互斥.开锁原语:unlock(W):W=0;关锁原语:lock(W);if(W==1) do no_op;W=1;利用开关锁原语实现互斥:var W: semaphore:=0;beginparbeginprocess :beginrepeatlock(W);critical sectionunlock(W);remainder sectionuntil false;endparend3.12试修改下面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解法中的错误:producer:beginrepeat..producer an item in nextp;wait(mutex);wait(full); /* 应为wait(empty),而且还应该在wait(mutex)的前面 */buffer(in):=nextp;/* 缓冲池数组游标应前移: in:=(in+1) mod n; */signal(mutex);/* signal(full); */endconsumer:beginrepeatwait(mutex);wait(empty); /* 应为wait(full),而且还应该在wait(mutex)的前面 */nextc:=buffer(out);out:=out+1; /* 考虑循环,应改为: out:=(out+1) mod n; */signal(mutex);/* signal(empty); */consumer item in nextc;until false;end3.13 试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写出一个不会出现死锁的哲学家进餐问题的算法.设初始值为1的信号量c[I]表示I号筷子被拿(I=1,2,3,4,...,2n),其中n为自然数.send(I):Beginif I mod 2==1 then{P(c[I]);P(c[I-1 mod 5]);Eat;V(c[I-1 mod 5]);V(c[I]);}else{P(c[I-1 mod 5]);P(c[I]);Eat;V(c[I]);V(c[I-1 mod 5]);}End3.14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把所采集的数据送一单缓冲区;计算任务从该单缓冲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试写出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两者共享单缓冲的同步算法.int mutex=1;int empty=n;int full=0;int in=0;int out=0;main(){cobeginsend();obtain();coend}send(){while(1){..collect data in nextp;..wait(empty);wait(mutex);buffer(in)=nextp;in=(in+1) mod n;signal(mutex);signal(full);}}//sendobtain(){while(1){wait(full);wait(mutex);nextc:=buffer(out);out:=(out+1) mod n;signal(mutex);signal(empty);culculate the data in nextc;}//while}//obtain3.19 什么是AND信号量?试利用AND信号量写出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解法.为解决并行所带来的死锁问题,在wait操作中引入AND条件,其基本思想是将进程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临界资源,一次性地全部分配给进程,用完后一次性释放.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可描述如下:var mutex,empty,full: semaphore:=1,n,0;buffer: array[0,...,n-1] of item;in,out: integer:=0,0;beginparbeginproducer: beginrepeat..produce an item in nextp;..wait(empty);wait(s1,s2,s3,...,sn); //s1,s2,...,sn为执行生产者进程除empty外其余的条件wait(mutex);buffer(in):=nextp;in:=(in+1) mod n;signal(mutex);signal(full);signal(s1,s2,s3,...,sn);until false;endconsumer: beginrepeatwait(full);wait(k1,k2,k3,...,kn); //k1,k2,...,kn为执行消费者进程除full外其余的条件wait(mutex);nextc:=buffer(out);out:=(out+1) mod n;signal(mutex);signal(empty);signal(k1,k2,k3,...,kn);consume the item in nextc;until false;endparendend3.21 试比较进程间的低级通信工具与高级通信工具.用户用低级通信工具实现进程通信很不方便,因为其效率低,通信对用户不透明,所有的操作都必须由程序员来实现. 而高级通信工具则可弥补这些缺陷,用户可直接利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一组通信命令,高效地传送大量的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