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进化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进化论
一.产生背景
文化进化论产生的背景却是:第一,民族志知识的增多和比较法的确立,第二,伟大的史前科学的来临,并在地质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等领域中的新发现及其影响。把关于现代原住民的研究当作认识人类原古伏态的突破口,文化进化论正是以这样的方法论作为核心而确立时。最后,随着19世纪史前学中的新的发现,使18世纪哲学家们所抱有的希望和预测首次获得了确认。到19世纪中叶,从原来叫作博物学的广阔领域分化出了新兴的生物学、地质学和史前考古学,随之出现了一场知识飞跃。人们逐渐认为把人类的本质视为一成不变的18世纪文化观,是一个单纯而朴素的不完整的思想。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产业化和社会的激烈变化的欧洲,需要一个能够克服现实生活中全面不安感的新的世界观。
这种时代潮流,一方面产生了近代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另一方面也迎来了进化思想的盛行。以此为背景,文化进化论也以浓厚的自我意识来充任领导时代的先锋。文化进化论的旗手们都确信自己的能力,并具有很高的社会使命感。泰勒是这样结束《原始文化》一书的:“尽管这一事业还很不成熟,但人类的幸福仍然非常需要它。”这种使命感是在大规模的殖民地化过程中,由于直接同异国和野蛮社会接触而产生的。社会非常需要对非西欧世界的再解释和理论化,以代替在18世纪流行的哲学。在率先进行海外扩张的英国,早在19世纪初就创设了培养殖民地行政官的“东印度大学”,到该世纪中期,又成立了民族学会和人类学会。
二.代表人物
在进化论学者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斯宾塞、泰勒、摩尔根和弗雷泽。
三.主要观点及学术影响
人类学兴起时,学者们多持进化观点,即被称为进化论学派,因此进化论学派是与人类学同时诞生的。古典进化论经历了否定和批判,最终走向了新进化论。
1、早期进化论学派
学者们一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文化进化论是赫伯特·斯宾塞建立起来的。斯宾塞的理论偏重于社会的进化,他首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全面并明确地阐发了文化进化论的思想,并确立了社会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即社会进化过程类似于生物进化,是一个统一的、渐进的和不断进步的过程。斯宾塞对进化概念的形成起了主要作用。
早期进化论学派也称古典进化论学派。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特征就是用进化论的观点去解释社会中的差异。这个学派中有很多学者和著作,其中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两部著作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泰勒是第一个赋予“文化”科学意义的人。这个定义明确了文化的范畴,为此后的研究画出了轮廓。摩尔根在1877 年《古代社会》里提出原始社会分期理论、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和对家庭史的研究。摩尔根对氏族社会进行科学的说明,并且首先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他在易洛魁部落进行考察工作,收集了很多资料。他还利用对亲属称谓制度的研究划分家庭制度的类型以及考察历史的发展。摩尔根为人类学研究开辟了新思路,首创了许多研究方法。原始社会的发展与分期、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与发现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志。
2、过渡时期的学派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人类学“历史特殊学派”博厄斯和他的学派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该民族的历史。理论也应该是从具体的历史的演绎中理顺出来的。他对早期进化论学派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认为世界上各民族或地区文化水平的高低是受到研究者的偏见所影响的,因此无效。并认为进化论的观点是不可靠的,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和可靠的。因为所谓的发展规律都是进化论者主观形成的,
没有任何依据,这就是历史特殊论的由来。他们强调应该对具体事实进行描述和记录,反对他们所命名的摩尔根的方法,重点研究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时间特点和规律。进化论学派认为,社会文明是在世界各地独立发展起来的。而传播学派认为,许多民族都是非创造性的,因此人类重要的创造都应起源一个或者几个地方,然后通过迁徙或模仿而传播到其他地方的。人类的区别只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因为这种位置决定了文明发源地。由此产生了文化区、文化圈等概念。传播学派虽然忽视了每个民族都有独创性的一面而走入死角,但他们也有早期进化论学派没有想到的见解,那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
博厄斯如此强调各民族特定文化史的研究,是与他反对种族主义观点和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分不开的。他坚决主张研究每一个民族以及每一种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并且明确地指出,衡量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都没有普遍的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都是独特的存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对于自己的民族来说自己的文化就是最合适的,各族文化没有优劣和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应该是相对的。3、新进化论学派
怀特的文化进化理论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并被利用来满足人类需要、适应环境的。怀特指出:文化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人类的需要。这些需要有两种类型:第一是人类利用自己的肌体资源来服务或满足自身的需要。唱歌、跳舞、创造神话,为了交谊而组织各种活动等等,说明了这种需要的类型和满足方式。第二类需要,仅能通过利用外部世界、人类肌体以外的资源来满足。人类必须通过外部世界来获取食物。工具、武器,以及其他能够给自己提供食物、遮挡风雨的庇护所、防备敌人的安全保障的物质材料,这些都必须来源于外部世界。不过,只有当人类对食物、庇护所、安全保障获得满足时,精神和审美需要才有可能通过唱歌、跳舞、创造神话等等来满足。因此,整个文化结构依赖于人类将自己与地球连接的物质材料、机械方法。此外,可以把人类“内在资源”需要的满足视为常量,把外部资源需要的满足视为变量。因此,在对文化发展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忽略常量,仅处理变量,即人类利用资源的物质材料和机械方法。怀特认为,进化论学者应该将人类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发现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而不必考虑实际有多少人类集团经历了每一具体的阶段。并且怀特以“能量利用”为标准来鉴定文化的进化。这完全抓住了问题的根源,非常客观。不管是什么文化、哪里的文化,它的进化,归根究底都是由新能量的发现和利用带来的。人类发现了更多形式的能量,不断改进了利用能量的技术,人类文化才能进步。怀特认为文化进化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文化是否进化,在于能量的利用,而想要把能量用好、用得有效率、用得不浪费,那就需要“技术”。怀特把整个文化划分为三个系统:技术系统,包括生产工具、生活手段、筑居材料等;社会系统,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制度、宗教组织等;思想意识系统,包括语言、思想、信念、神话传说、文学、哲学、科学、民俗等。在这三个系统中,思想意识处于最高,社会居中,技术是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就找不到能量,即使找到了也不懂得使用。即使找到,又懂用,也不会用得好。用得没有效率,就造成了巨大浪费和环境污染。那么,其效率也远比不上发达工业社会。
斯图尔德把早期进化论称为“单线进化论”,把怀待的进化论称为“普遍进化论”,称自己的理论为“多线进化论”。他认为这两种进化论都太广义和太一般化了,只能解释单一文化现象的进化太不全面了,不能解释其他地区的所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差异。因此,他提出多线进化论,试图通过对全世界各地历史顺序来分析,论证类似的历程产生类似的结构。人类的各个文化都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它们各自接着自己的路线发展,并没有一个人类社会统一的发展路线,多线进化论的任务是说明种种不同社会结构之不同发展路线的因果关系。他特别重视文化和环境之间适应的关系,因此被称为文化生态学的创始人。《文化变迁论》是他关于文化进化思想的主要著作。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验证了社会适应环境的
方式。他认为,所有的社会必须在某些方面去适应所处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和技术要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