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财政补贴使用过度的消极效应
财政补贴项目偏多,规模偏大,会加重财政负担,总体上削弱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长期的财政补贴不可避免的会使受补单位产生依赖思想,影响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人为地加剧企业的不公平竞争,“政策性亏损”掩盖了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引起的经营亏损。
长期过多过广的补贴,人为地扩大了经济体系中政府行为,相应地缩小了市场活动覆盖的范围,而且财政补贴成为受补单位的既得利益,易上难下,将演变为经济改革顺利进行的阻碍因素。
某些补贴的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扭曲合理消费结构,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9.财政收入与政府收入的异同点
财政部门是专门为政府理财的一种职能部门,政府的所有收入应统一由财政部门加以管理。
所以,财政收入(Fiscal Revenue)和政府收入(Government Revenue)在内涵上和外延上应是等同的。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的许多收入都未纳入财政收入的管理范围,因此,我国的财政收入是一种规范的、却不完全的政府收入。
10.税收的本质
1.税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或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税收征税的主体是国家3.税收征税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4.税收缴纳的形式是实物或者货币
5.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11.税收负担——税收对经济的发展的作用
从宏观上看,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集中的一部分GDP。在GDP一定的条件下,国家税收增加与民间部门可支配收入相互消长。因此,GDP在政府与民间部门之间有一个最优分割点,而最优宏观税收负担率(以下简称最优税率)就是其具体体现。
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确定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财政职能的实现问题。宏观税收负担率如果过低,政府可供支配的收入过少,就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如果宏观税收负担率过高,民间部门可供支配的收入过少,不能有效满足私人需要,而且往往通过影响民间部门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使以后的产出减少,进而最终减少税收收入。
12在市场经济下,最优税率的确定,应考虑:
(1)必须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得到补偿。(2)必须保证劳动者的必要生活费用得到满足。(3)必须保证政府行使职能的最低物质需要。
13.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可以通过劳动与闲暇的来进行分析。人们对两者之间的选择取决于许多因素,如个人的偏好,工资率的高低,其他收入水平的高低,此外还有政府的征税因素。
课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课税可以使劳动供给增加﹙收入效应﹚,也可能使劳动供给减少﹙替代效应﹚,这主要取决于税收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
14.试比较斯密与瓦格纳的课税原则。
答:瓦格纳的课税原则要比斯密的课税原则完善得多。首先,与斯密的消极财政原则不同,瓦格纳的财政原则要求税收收入既要充分,而且要根据收入体系、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富有弹性。其次,瓦格纳首先明确提出以国民经济作为课税原则,要求政府在课税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税本,培植税源。15、我国房产税的税率是怎样规定的?
答:现行房产税税制规定,其税率采用比例税率。由于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分为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两形式,所以,房产税的税率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按房产原值一次扣除10%~30%后的余值计征的,税率为1.2%;另一种是按房产出租的租金收入计征的,税率为12%。
16、公债发行规模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公债的发行规模,也就是每年发行的数额,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宏观经济环境、预算收支差额、公债还本付息、政府承受能力及社会应债能力。
17、什么是公债代际负担?研究公债代际负担的意义何在?
答:由于有些公债的偿还期较长,使用效益又低,政府会通过借新债还旧债和举借长期债务的方式,把偿债时间向后推移,让下一代人来承担还债的责任,这样也就会产生公债负担的代际转移问题。
讨论公债的公债代际负担问题的现实意义就是要谨慎发行和谨慎使用公债。政府的投资行为不会像私人投资行为那样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是可用资金(预算)的制约;二是收益率(效用)的制约。政府的公债是可以利用其权力筹集的其所需的资金,如果人们缺乏购买公债的热情,政府可以提高公债利率作为手段,以吸引公债的购买者。当还本付息时,政府无需研究公债使用的实际效果,只要向人们征税即可,容易造成公债使用的浪费。
18、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定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19、试从实现财政职能的角度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的划分。根据公共产品的收益面来划分各级政府的资源配置权是效率的基本要求。全国性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全省地方公共产品应由省级政府提供,以此推类,直至乡级地方公共产品由乡级政府提供为止
(2)收入分配职能的划分。政府在社会公平方面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保证居民的基本生存权,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对不发达地区的扶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个相对的概念,保证全国最低水平的公共服务应该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扶持关系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问题,因此也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3)经济稳定职能的划分。经济稳定职能以中央政府为主的解释,主要是以统一性和流动性来说明的。首先,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由中央政府控制。这些手段是不为地方政府所具备的。其次,流动性会使地方政府的宏观政策失败。一般而言,地方政府支出的比重越大,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也越大。而且一旦地方政府总体上经常出现盈余,将成为中央政府弥补预算赤字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