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ppt课件
合集下载
《雨巷》 课件ppt(24张PPT)
社会黑暗困顿 的大环境。
油纸伞对于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写实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家一般都用油纸伞,比较普遍;
写意
雨水打在油纸伞上,飘忽朦胧,与悠长悠长的雨巷相映衬,刚 好营造出一种幽静朦胧的意境。
油纸伞给人一种怀旧的距离感,在独特的环境中能产生一种清远的氛围。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有人认为是一首理想诗,你认为呢?
合 作 探 究
诗中主要书写了哪些意象?
我
雨巷
油纸伞
篱墙 丁香姑娘
合 作 探 究
丁香姑娘具有怎样的特点,象征着什么? 忧愁迷茫 楚楚动人 优雅 惹人爱怜 小家碧玉 像梦一般出现又消失
“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 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戴望舒的雨巷是光指江南雨季的小巷吗?这些意象指什么?
运用象征手法,朦胧、 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 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 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 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并 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妙用复沓句
第三节:“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第四节:“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用两个“飘”表现丁香姑娘的 倏忽而至。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丁香姑娘的一切都在雨的哀曲 里消散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ppt课件(54页)
知识链接---关于作者: 戴望舒(1905——1950),浙 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 年转入复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 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 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 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 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 《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 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 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 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他因为理想难 以实现,心情是 冷漠,凄清又惆 怅的。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 虽仍 人 然然 继 理怀 续 想着 追 渺对 寻 茫理 着 难想 丁 以的 香 实追 一 现求 样 ,和 的 但憧 姑 诗憬 娘人
我: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 冷漠、凄清、惆怅
背景道具 雨巷 油纸伞 丁香 篱墙
人物形象
我 姑娘
雨巷: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 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意 境充满了朦胧美。
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 就是让人有种哀怨,凄 凉的氛围。
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 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 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 好地接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在 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漠, 凄清的氛围,撑着一伞风雨独立消 魂的形象,把它放于独特的环境中 能产生独特的意象。
丁香姑娘
象征理想、人生和 美好的事物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表现诗人对 理想,人生 和美好事物 的追求。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 《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 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 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 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他因为理想难 以实现,心情是 冷漠,凄清又惆 怅的。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 虽仍 人 然然 继 理怀 续 想着 追 渺对 寻 茫理 着 难想 丁 以的 香 实追 一 现求 样 ,和 的 但憧 姑 诗憬 娘人
我: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 冷漠、凄清、惆怅
背景道具 雨巷 油纸伞 丁香 篱墙
人物形象
我 姑娘
雨巷: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 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意 境充满了朦胧美。
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 就是让人有种哀怨,凄 凉的氛围。
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 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 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 好地接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在 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漠, 凄清的氛围,撑着一伞风雨独立消 魂的形象,把它放于独特的环境中 能产生独特的意象。
丁香姑娘
象征理想、人生和 美好的事物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表现诗人对 理想,人生 和美好事物 的追求。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雨巷》课件 (共31张)
雨巷 作者:戴望舒
像/梦中/飘过
在/雨的/哀曲里 撑着/油纸伞,独自
一枝/丁香地
消了/她的/颜色 彷徨在/悠长、悠长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散了/她的/芬芳 又/寂寥的/雨巷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消散了,甚至/她的 我/希望/飘过
到了//颓圮的/篱墙 太息般的/眼光
一个/丁香一样地
走尽/这雨巷
丁香般的/惆怅 结着/愁怨的/姑娘
原因探究
作者用雨巷、篱笆墙、油纸伞、 丁香姑娘等典型意象,准确地传达出 了内心陷入“哀伤”这种典型情绪。 那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哀伤呢?
1、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 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 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 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 十分痛苦。
2、现实的黑暗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 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 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 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 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 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 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 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四,一二” 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 “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 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 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请一位同 学全诗朗 诵,其他 同学试着 在脑海中 构建画面, 并说说你 的脑海里 浮现了哪 些景物?
意象情感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美,作者为了 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有6个
背景道具 油纸伞 雨巷 丁香 篱墙
人物形象 我 姑娘
1、雨巷
雨: 迷茫、潮湿、阴冷
巷: 阴暗、狭窄、悠长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
戴望舒《雨巷》ppt课件
早期经历
他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其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
诗歌创作
除了《雨巷》外,他的代表作还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等。
主要作品
4
2024/1/25
《雨巷》写于1927年,当时戴望舒正处于失恋的痛苦中,他在雨巷中孤独地彷徨,感受到了深深的忧伤和惆怅。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寻找理想中的爱人,以及追求美好未来的渴望。诗人在描绘雨巷和丁香姑娘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10
2024/1/25
03
CHAPTER
艺术手法鉴赏
11
2024/1/25
全诗采用一韵到底的方式,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押韵
节奏
烦恼与忧愁
通过对烦恼和忧愁的阐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哲学。
哲理的阐述
诗中运用了“秋风”、“落叶”、“流水”等意象和象征手法,将哲理思考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意象与象征
17
2024/1/25
03
对未来的期望与信念
尽管身陷囹圄,诗人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坚信中华民族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伟大复兴。
音乐美追求
02
戴望舒的诗歌非常注重音乐美,他善于运用押韵、复沓等手法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雨巷》中的押韵和复沓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意象的运用
03
戴望舒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些独特的意象,如“雨巷”、“丁香姑娘”、“颓圮的篱墙”等。这些意象不仅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还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24
2024/1/25
他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其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
诗歌创作
除了《雨巷》外,他的代表作还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等。
主要作品
4
2024/1/25
《雨巷》写于1927年,当时戴望舒正处于失恋的痛苦中,他在雨巷中孤独地彷徨,感受到了深深的忧伤和惆怅。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寻找理想中的爱人,以及追求美好未来的渴望。诗人在描绘雨巷和丁香姑娘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10
2024/1/25
03
CHAPTER
艺术手法鉴赏
11
2024/1/25
全诗采用一韵到底的方式,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押韵
节奏
烦恼与忧愁
通过对烦恼和忧愁的阐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哲学。
哲理的阐述
诗中运用了“秋风”、“落叶”、“流水”等意象和象征手法,将哲理思考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意象与象征
17
2024/1/25
03
对未来的期望与信念
尽管身陷囹圄,诗人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坚信中华民族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伟大复兴。
音乐美追求
02
戴望舒的诗歌非常注重音乐美,他善于运用押韵、复沓等手法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雨巷》中的押韵和复沓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意象的运用
03
戴望舒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些独特的意象,如“雨巷”、“丁香姑娘”、“颓圮的篱墙”等。这些意象不仅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还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24
2024/1/25
雨巷优秀课件(详细版-非常全面)
雨巷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朗诵和欣赏《雨 巷》,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和图片等,辅助学生理解诗歌 的意境和情感,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 情,提高教学效果。
雨巷优秀课件(详细版-非常全面)
目录
• 雨巷的背景与意义 • 雨巷的内容解析 • 雨巷的艺术特色 • 雨巷的影响与评价 • 雨巷的实践应用
01 雨巷的背景与意义
雨巷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民族危机深重。戴望舒身 处这一时代,感受到了社会的压抑和苦闷,这为《雨巷》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04 雨巷的影响与评价
雨巷对后世的影响
开启现代诗歌的抒情风格
《雨巷》以其独特的抒情风格,影响了后来的现代诗歌创作,为 后来的诗人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灵感。
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雨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诗在抒情和意象表达方面取得了重 要突破,推动了新诗的发展和成熟。
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雨巷》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被选入多个版本 的文学史教材,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雨巷的主题思想解析
主题思想解析
雨巷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 孤独、迷惘和苦闷。通过描绘阴暗狭窄 的雨巷和彷徨的独行者,诗人表达了对 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 ,姑娘的出现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理想 的向往和追求。
VS
主题思想的影响
雨巷的主题思想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它表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追 求和对现实世界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以其 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 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和图片等,辅助学生理解诗歌 的意境和情感,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 情,提高教学效果。
雨巷优秀课件(详细版-非常全面)
目录
• 雨巷的背景与意义 • 雨巷的内容解析 • 雨巷的艺术特色 • 雨巷的影响与评价 • 雨巷的实践应用
01 雨巷的背景与意义
雨巷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民族危机深重。戴望舒身 处这一时代,感受到了社会的压抑和苦闷,这为《雨巷》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04 雨巷的影响与评价
雨巷对后世的影响
开启现代诗歌的抒情风格
《雨巷》以其独特的抒情风格,影响了后来的现代诗歌创作,为 后来的诗人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灵感。
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雨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诗在抒情和意象表达方面取得了重 要突破,推动了新诗的发展和成熟。
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雨巷》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被选入多个版本 的文学史教材,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雨巷的主题思想解析
主题思想解析
雨巷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 孤独、迷惘和苦闷。通过描绘阴暗狭窄 的雨巷和彷徨的独行者,诗人表达了对 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 ,姑娘的出现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理想 的向往和追求。
VS
主题思想的影响
雨巷的主题思想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它表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追 求和对现实世界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以其 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 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戴望舒:雨巷(精美课件)_图文
【欣赏诗艺】
3、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 ,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 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 二、三节间的“彷徨”。
【欣赏诗艺】
4、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 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 巷,悠长,彷徨,姑娘,芬 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使得 音节舒缓悠扬。
中国古典诗词的“丁香”情结
【欣赏诗艺】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中国古典诗词的“丁香”情结
【欣赏诗艺】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楚暮, 接天流。
——南唐·李璟
【质疑探究】
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 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 的出现, 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 彩虹。
【质疑探究】
2、“雨巷”的象征意义
当时黑暗而沉闷 的社会现实
没有声音 没有欢乐 没有阳光
【欣赏诗艺】
二、朦胧优美的意境
象征手法
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 。
感情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 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戴望舒:雨巷(精美课件)_图文.ppt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写作背景】
在当时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革命 转入了低潮。戴望舒和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一样,感到大革 命失败以后幻灭的痛苦,心头忧郁,极度苦闷,在孤寂中咀 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 然而却还有有着一些朦胧的希望,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 和追求的双重情调。《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境的体现 。
优选戴望舒雨巷ppt(共23张PPT)
❖ 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 雨季。你说,她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唤醒了你沉 睡已久的心灵。
❖ 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 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 !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 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 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 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 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 的芬芳。
丁香先生:忧愁感伤、寂寥迷惘
三、知人论世:原因探究
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 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 ”这种典型情绪。那为什么戴望舒这 么忧伤呢?
忧伤
?
1、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
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pánghuáng)
构成了全诗迷离,凄凉又哀伤的超然意境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 实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1924年考入 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 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 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领 袖。《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 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戴望舒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 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 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 !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 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 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 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 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 的芬芳。
丁香先生:忧愁感伤、寂寥迷惘
三、知人论世:原因探究
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 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 ”这种典型情绪。那为什么戴望舒这 么忧伤呢?
忧伤
?
1、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
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pánghuáng)
构成了全诗迷离,凄凉又哀伤的超然意境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 实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1924年考入 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 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 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领 袖。《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 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戴望舒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教学》PPT课件
都说《雨巷》这首诗美,音节美、意象美、 意境美,其实,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种 美,在它身上体现着一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 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艺术特色:
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
如: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 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的细 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传递出无限的哀愁。
突出阴暗、清冷、寂寥的 环境特征。
2、篱墙
特点:
“颓圮”(坍塌、破败)
营造了萧条、破 败、冷落、凄凉、迷 蒙的气氛。
当雨巷、篱笆墙结合起来, 于是便营造出幽深、寂静、朦 胧、凄美的氛围。
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油纸伞与雨巷、篱笆 墙也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暮春时节,在寂寥的雨 中,撑一把油纸伞风雨 中独立,使人黯然神伤。
除却幽深、寂静、凄 美、朦胧之外,又平添 了一份冷漠,凄清、孤 独、迷离、空蒙的氛围, 总体来说,是朦胧的、 感伤的。
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
诗歌中多次出现了丁花姑娘,兰花姑娘或是 菊花姑娘 ?
白娘子初遇许仙的美妙传说里…… 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 歌曲动听的旋律中 ……
油纸伞已经成了美的背景、美的点
缀。
因此,遮遮掩掩的油纸伞 使人物增添了许多神秘感和 魅力!
3、油纸伞
真实的道具,未做具体描 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 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 迷蒙的特点,充满传统气息。
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 刻画了雨打油伞的梦幻情景, 营造出一种幽静、朦胧的意境。
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哀怨又彷徨”的 “丁香”一样的姑娘?希望逢着一个快乐热情的姑 娘岂不更好?
艺术特色:
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
如: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 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的细 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传递出无限的哀愁。
突出阴暗、清冷、寂寥的 环境特征。
2、篱墙
特点:
“颓圮”(坍塌、破败)
营造了萧条、破 败、冷落、凄凉、迷 蒙的气氛。
当雨巷、篱笆墙结合起来, 于是便营造出幽深、寂静、朦 胧、凄美的氛围。
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油纸伞与雨巷、篱笆 墙也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暮春时节,在寂寥的雨 中,撑一把油纸伞风雨 中独立,使人黯然神伤。
除却幽深、寂静、凄 美、朦胧之外,又平添 了一份冷漠,凄清、孤 独、迷离、空蒙的氛围, 总体来说,是朦胧的、 感伤的。
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
诗歌中多次出现了丁花姑娘,兰花姑娘或是 菊花姑娘 ?
白娘子初遇许仙的美妙传说里…… 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 歌曲动听的旋律中 ……
油纸伞已经成了美的背景、美的点
缀。
因此,遮遮掩掩的油纸伞 使人物增添了许多神秘感和 魅力!
3、油纸伞
真实的道具,未做具体描 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 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 迷蒙的特点,充满传统气息。
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 刻画了雨打油伞的梦幻情景, 营造出一种幽静、朦胧的意境。
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哀怨又彷徨”的 “丁香”一样的姑娘?希望逢着一个快乐热情的姑 娘岂不更好?
《雨巷》ppt课件完美版
2021/3/26
24
课内检测答案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俯卧撑(chēnɡ) 彷徨(huánɡ) 寥寥无几 (liáo) 惆怅(chóu chànɡ) 风流倜傥(tì tǎnɡ) 枸杞(qǐ) 颓圮(tuí pǐ)
❖ 2.根据读音,写出汉字。
❖ yōu(忧愁)愁 tuí(颓废)废 liáo(寥 阔)阔
17
课前自学答案
❖3、支撑(chēnɡ) 彷徨
(huánɡ) 寂寥(liáo)
❖惆怅(chóu) 颓圮(tuí pǐ) 彳亍(chìchù)
❖4、彷徨:在一个地方来回走, 不知往哪里走,犹豫不决。
❖彳亍:指走走停停的样子。
2021/3/26
18
课内导学:一
❖ “我”雨巷 一段写:雨巷阴沉悠长
❖ 彷徨 二段写:美丽哀怨傍徨 理想
27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2❖021象/3/26 征理想的飘渺,诗人的伤感
21
课内导学:四-1
❖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
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
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
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
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
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
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
《雨巷》ppt课件
•
本诗主题: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 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 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 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 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 世界的表露。
时间: 暮春
凄婉 伤感 悠长 幽深 寂静 颓圮 空蒙 迷离
地点: 小巷 情景: 细雨 道具: 油纸伞
美丽高洁
愁怨,忧愁,哀怨,彷徨; 冷漠,凄清,又惆怅;叹息, 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丁香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表现诗人对 理想,人生 和美好事物 的追求。
丁香先生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 娘,实际上是在 说诗人自己。 他因为理想难 以实现,心情是 冷漠,凄清又惆 怅的。
美丽
高洁 冷艳 愁怨 哀婉
李璟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 接天流.
代
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丁香花
许邦才
苏小西陵踏月归, 香车白马引郎来. 当年曾绾同心结, 此日春风为剪开.
?
3
1
2
丁香姑娘
美丽高洁; 愁怨,忧愁, 哀怨,彷徨; 冷漠,凄清, 又惆怅;叹 息,凄婉迷 茫;静默, 消散
丁香姑娘
美丽高洁; 愁怨,忧愁, 哀怨,彷徨; 冷漠,凄清, 又惆怅;叹 息,凄婉迷 茫;静默, 消散
本诗主题: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 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 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 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 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 世界的表露。
时间: 暮春
凄婉 伤感 悠长 幽深 寂静 颓圮 空蒙 迷离
地点: 小巷 情景: 细雨 道具: 油纸伞
美丽高洁
愁怨,忧愁,哀怨,彷徨; 冷漠,凄清,又惆怅;叹息, 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丁香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表现诗人对 理想,人生 和美好事物 的追求。
丁香先生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 娘,实际上是在 说诗人自己。 他因为理想难 以实现,心情是 冷漠,凄清又惆 怅的。
美丽
高洁 冷艳 愁怨 哀婉
李璟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 接天流.
代
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丁香花
许邦才
苏小西陵踏月归, 香车白马引郎来. 当年曾绾同心结, 此日春风为剪开.
?
3
1
2
丁香姑娘
美丽高洁; 愁怨,忧愁, 哀怨,彷徨; 冷漠,凄清, 又惆怅;叹 息,凄婉迷 茫;静默, 消散
丁香姑娘
美丽高洁; 愁怨,忧愁, 哀怨,彷徨; 冷漠,凄清, 又惆怅;叹 息,凄婉迷 茫;静默, 消散
戴望舒《雨巷》ppt课件
戴望舒《雨巷》ppt课件
目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内容解析 • 艺术手法鉴赏 • 比较阅读与拓展延伸 • 课堂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Hale Waihona Puke 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Chapter
戴望舒生平及创作历程
早期经历
戴望舒出生于浙江杭州,早年曾 就读于上海大学文学系,受到新 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涉足诗歌
互动问答:解答疑难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和困惑。
教师或其他学生可针对问题进行 解答和补充,促进课堂交流和互
动。
通过问答环节,巩固学生对诗歌 的理解和掌握。
06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Chapter
重点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戴望舒的生平及文 学成就
02
《雨巷》的创作背 景及主题思想
03
诗歌中的意象、象 征手法及其作用
《雨巷》中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也为现代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使得诗人 们更加注重诗歌的韵律和形式美。
《雨巷》中的反叛精神和批判意识也对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诗人 们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创作出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05
课堂互动环节
Chapter
学生朗诵表演
挑选优秀学生代表进 行朗诵表演,展现诗 歌的韵律美和情感内 涵。
旋律
诗歌的旋律优美,如同细雨轻拂,又如夜曲低吟。通过旋 律的营造,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的雨巷 世界。
绘画美:色彩、画面和意境
01
色彩
诗人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雨巷,如“灰色的天空”、“青石板路”、
“斑驳的墙壁”等,这些色彩共同构成了一幅幽暗而富有质感的画面。
目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内容解析 • 艺术手法鉴赏 • 比较阅读与拓展延伸 • 课堂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Hale Waihona Puke 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Chapter
戴望舒生平及创作历程
早期经历
戴望舒出生于浙江杭州,早年曾 就读于上海大学文学系,受到新 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涉足诗歌
互动问答:解答疑难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和困惑。
教师或其他学生可针对问题进行 解答和补充,促进课堂交流和互
动。
通过问答环节,巩固学生对诗歌 的理解和掌握。
06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Chapter
重点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戴望舒的生平及文 学成就
02
《雨巷》的创作背 景及主题思想
03
诗歌中的意象、象 征手法及其作用
《雨巷》中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也为现代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使得诗人 们更加注重诗歌的韵律和形式美。
《雨巷》中的反叛精神和批判意识也对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诗人 们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创作出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05
课堂互动环节
Chapter
学生朗诵表演
挑选优秀学生代表进 行朗诵表演,展现诗 歌的韵律美和情感内 涵。
旋律
诗歌的旋律优美,如同细雨轻拂,又如夜曲低吟。通过旋 律的营造,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的雨巷 世界。
绘画美:色彩、画面和意境
01
色彩
诗人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雨巷,如“灰色的天空”、“青石板路”、
“斑驳的墙壁”等,这些色彩共同构成了一幅幽暗而富有质感的画面。
《雨巷》PPT课件
“雨巷” “我” “丁香”
意象象征
“丁香姑娘” “篱墙” “油纸伞”
返回
雨巷·现实
雨巷:悠长,寂寥,黑暗,曲折,迷茫。 雨巷:悠长,寂寥,黑暗,曲折,迷茫。 色彩基调是暗色调,雨中, 的心情一样灰暗、 色彩基调是暗色调,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灰暗、阴 沉。 戴望舒自幼在杭州生活,小学和中学时代, 戴望舒自幼在杭州生活,小学和中学时代,上学的路都在 杭州城内的几条悠长绵延的小巷里穿梭,因而“雨巷” 杭州城内的几条悠长绵延的小巷里穿梭,因而“雨巷”很容易 的被诗人从记忆中提取出来。 的被诗人从记忆中提取出来。 诗人22岁 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 诗人 岁,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但“四一二”反革命 四一二” 政变发生后,大批革命青年被杀,他也被通缉,躲在朋友家中。 政变发生后,大批革命青年被杀,他也被通缉,躲在朋友家中。 现实的黑暗,未来的迷茫,和内心的痛苦, 雨巷》 现实的黑暗,未来的迷茫,和内心的痛苦,《雨巷》就在这个 时候产生了。 时候产生了。 幽长寂寥的雨巷,象征悠长曲折的理想道路, 幽长寂寥的雨巷,象征悠长曲折的理想道路,艰辛的革命 旅程,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诗人彷徨在这黑暗中, 旅程,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诗人彷徨在这黑暗中,渴求着 新的希望。 新的希望。
“我”
“我”:孤独,寂寥,彷徨,迷茫,苦闷,惆怅 孤独,寂寥,彷徨,迷茫,苦闷, “我”,抒情主人公,徘徊在悠长的雨巷,一个有理想 抒情主人公,徘徊在悠长的雨巷, 追求的游子,期待丁香一样的姑娘。 追求的游子,期待丁香一样的姑娘。“我”是在黑暗中寻求 出路、追寻理想的人。 出路、追寻理想的人。 “我”既指诗人自己,也代表一个群体——和诗人一样 既指诗人自己,也代表一个群体 和诗人一样 理想受挫的青年。他们热烈响应革命,在反动派政变后,一 理想受挫的青年。他们热烈响应革命,在反动派政变后, 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陷入痛苦彷徨迷惘, 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陷入痛苦彷徨迷惘,在黑 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 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我”则是 他们的代表。 他们的代表。
《雨巷》48张ppt.ppt
步骤与方法
+ + + +
+ + + +
1.知人论世,关注时代背景、环境特征,了 解作者经历。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点 4、结合诗歌描绘出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形象特征)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形象意义)
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越不凡之气可见; “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 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而 国 四会 的 声 浑 黑 一真 雨 音 浊 暗 二实 巷 , , 现 ”状 实 没 沉 实 反况 际 有 闷 的 革的 上 阳 而 再 命反 是 光 , ·
“ ”
丁 香
丁香形状象结,
开在暮春时节。 开花为淡紫色 或白色,在古 诗词中,诗人 往往以丁香喻 愁。
美丽、高洁、愁怨
姑娘的形象有 何特征?
(2)、复沓句式的妙用——反复
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 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 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 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 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 递进效果。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 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3、优美的音乐旋律。
作 品 风 格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 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 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 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 显得明朗、沉挚。
《诗二首 雨巷》(课件)全
• 1936年,和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创办 了《新诗》月刊。
• 戴望舒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 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诗风朦胧、含蓄。
1 诗人简介
• 抗战爆发后,他于1938年来到香港,主 编《星岛日报》《星座》副刊。稍后,他 和艾青主编了《顶点》诗刊。
• 1941年底,日本侵占香港。日本宪兵以 从事抗日活动的罪名将诗人逮捕入狱。他 以狱中生活为题材,写出《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著名诗篇。
• 《雨巷》一诗即是这种心情的表现,交织着失望 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3 《雨巷》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3 意象:丁香先生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娘,实际上 是在说诗人自己。他因 为理想难以实现,心情是 冷漠、凄清又惆怅的。
3 意象:丁香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 戴望舒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 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诗风朦胧、含蓄。
1 诗人简介
• 抗战爆发后,他于1938年来到香港,主 编《星岛日报》《星座》副刊。稍后,他 和艾青主编了《顶点》诗刊。
• 1941年底,日本侵占香港。日本宪兵以 从事抗日活动的罪名将诗人逮捕入狱。他 以狱中生活为题材,写出《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著名诗篇。
• 《雨巷》一诗即是这种心情的表现,交织着失望 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3 《雨巷》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3 意象:丁香先生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娘,实际上 是在说诗人自己。他因 为理想难以实现,心情是 冷漠、凄清又惆怅的。
3 意象:丁香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
通过丁香姑娘、雨巷、油纸伞等 意象,营造了一种孤独、凄婉而惆 怅的意境,抒发了诗人追求理想中 的情人而不得的苦闷惆怅之情。
(1).诵读,整体感知。 (2).确定诗歌感情基调。 (3).品味诗歌意象。 (4).知人论世。 (5).探询诗歌主旨。 (6).感受诗歌语言美、艺术美。
带着“失落的忧伤”背诵《雨巷》。
我(丁香先生)(主人公)
独自彷徨在雨巷,希望逢 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 娘。
第二节 我期待的姑娘又是怎样的?
三个排比句 极力渲染她妩媚典雅
颜色: 美丽 香味: 芬芳 、 高洁 表情: 忧愁 、 愁怨
丁香姑娘:美丽高洁 哀怨彷徨
第三节 发现姑娘像我一样
着重描写人物动作,神态 撑着油纸伞 默默彳亍chìchù 冷漠 凄清 惆怅
字词落实
彷徨( páng huáng )
彳亍( chìchù )
颓圮( tuí pǐ
)
寂寥( jìliáo
)
惆怅( chóu chàng )
听 朗 读
读
1.这首诗给你最强烈的情感 体验是什么?(用简洁的 词语概括)
情感基调——低沉感伤
意境——孤独、寂寥、
戴
凄婉、惆怅、朦胧的。
望
舒
诗歌朗读
1.注意语速、语调。 2.把握好节奏和句中的停顿。 3.有些词句的“音”要重读。 4.读好韵脚,体会其韵律美。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 /哀怨, 哀怨 /又 /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两个“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像我一 样说明什么?
同病相怜 知己
丁香先生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 娘,实际上是在 说诗人自己。
他因为理想难 以实现,心情是 冷漠,凄清又惆 怅的。
第四节 描写姑娘的反应
静默地走近 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太息 叹息 喟kuì叹 因感慨而叹气 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优美的音乐旋律。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正如
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 一个新的纪元”。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
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的首行
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 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
第三节:“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第四 节:“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 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 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 递进效果。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1、失恋的痛苦:
年轻的诗人曾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施绛年, 追求失败了,当时戴望舒十分痛苦。
2、美好理想破灭后的苦闷
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反动派对革命 者“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 的血色恐怖,使诗人这样的知识青年陷 入迷惘之中,找不到出路。
探究: 《雨巷》中写作手法的运用。
希望--幻灭
第七节 绝望中不乏希望
格式与第一节一样,动作重复,含义不同 飘过 逢着 有什么不同? 体会诗人的情绪
丁香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表现诗人对 理想,人生 和美好事物 的追求。
丁香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观点三: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
象征手法:美好理想的象征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 理想的美好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研读思考
诗人用雨巷、丁香姑娘等 情感形象,营造了朦胧凄美的 诗境,表达了一种“忧愁感伤” 的心境。为什么诗人会这么忧 伤呢?
忧伤
?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 自愁”。 ------李商隐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 中愁”。 ----李璟
中国传统意象中,丁 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 愁怨。
丁香: 美丽、高洁和愁怨 雨巷: 悠长寂静、细雨迷濛 油纸伞: 古老、怀旧、神秘
篱墙: 颓圮、衰败
人物形象: 我(丁香先生) 丁香姑娘
第一节 谁?在干什么?
时代背景
《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 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 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月报》编辑叶 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 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 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雨巷》写的是梅雨 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 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 一把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小行,这首诗既实 有虚。
请听歌曲《丁香花》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 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 多么忧郁的花, 多愁善感的人啊, 花儿枯萎的时候, 当画面定格的时候, 多么娇嫩的花, 却躲不过风吹雨打, 飘啊摇啊的一生, 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 就这样匆匆你走啦, 留给我一生牵挂
歌曲丁香花
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 你看那漫山遍野, 你还觉得孤单吗? 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 尘世间多少繁芜, 从此不必再牵挂. 院子里栽满丁香花, 开满紫色美丽的鲜花, 我在这里陪着她, 一生一世保护她
菊花: 在百花 纷纷枯萎的秋 冬季节,傲霜 怒放,不畏寒 霜欺凌——傲 骨,隐逸
悟
丁香姑娘是否真有其人, 还是作者想借丁香姑娘表 达什么深沉含义?
几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丁香姑娘是真实存在的,就 是作者期待已久的恋人,诗歌表达了追求 爱情而不得的感伤。
观点二:认为丁香姑娘是虚幻的, 象征作者的理想和追求,结着愁 怨的姑娘象征理想无法实现的惆 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品
1.找出本诗的意象, 并从诗中找出描述意 象的词语或句子。
意象:
背景道具物象:
雨巷 油纸伞 篱墙 丁香
象与情合 情由境生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 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 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 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 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 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
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 徨”;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 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⑤押韵的位置错综变化:《雨巷》共7节,每节6 行,每行押“ang”2到3次。
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 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 苦。 个人经历:
一场天花给他脸上留下了片片瘢痕, 常常被当作
取笑的把柄,诗人的性格从此变得非常沉郁。匿居松 江期间,诗人对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产生了爱慕之情, 但没有得到回应 。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施才勉 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的结婚条件是:出国留学,有 一份稳定的收入。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 生活很困难,靠翻译为生。三年后听到的却是施绛平 移情别恋的消息。
艺术特色
1、《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 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雨巷: 黑暗压抑的现实;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事 业陷入低谷;人生际遇的低谷。
我:一个苦闷的、人生追求难以实现的知识 分子形象;一个失恋后,仍苦苦追求情感的年轻 人形象。
丁香般的姑娘: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仍苦苦 追求的革命前景与希望;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 也象征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 想等。
飘过 梦一般地 姑娘像什么? 梦
我的心绪呢? 飘忽朦胧
第五节 写我目送姑娘的远去
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可望而不可即
象征意味: 执著追求但又无法把握
结局: 悲剧色彩
第六节 姑娘留在我记忆中的印象
雨声 哀曲 葬歌 留给我的是什么呢?
难以言表的悲哀 比较开头第一节的心情
戴望舒还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创立人 不满足于新诗的只有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该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 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 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 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现代诗派 并非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简单移入,它实际上 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 展。因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具有自 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代诗派的核心是象征 主义。
雨
巷 戴
望 舒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 国现代有名诗人。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 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8年后成 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诗歌,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 《灾难的岁月》。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 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 响,意想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 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美好未来的热烈 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