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

合集下载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国有地勘单位是指由国家所有并负责地质勘探工作的机构或企业,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力量。

当前,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实现转型发展,需要明确思路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转型发展思路:1. 创新科技应用: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地质勘探技术的进步。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地学信息系统、遥感、地球物理等新技术,提高勘查效率和质量。

2. 拓宽市场渠道:积极开展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拓宽勘查市场领域。

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深度参与国内外勘探工程。

3. 优化管理体制:改革国有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有效、灵活的管理机制。

聚焦专业协同,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4. 发展新业务领域:挖掘国有地勘单位的优势资源和技术,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参与矿产资源的评价、储量估算、环境监测等工作,为国家能源、环境保护等提供支持。

5.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地质勘探人才。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对策:1. 加大科技引领力度: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科研人员。

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 拓展国际市场合作:积极与国际地勘单位和企业开展合作,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勘探技术和管理经验。

参与国际勘探工程,提升国有地勘单位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加强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改革审批制度,简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加强对新业务领域的开发和培育,积极参与矿产资源评价、环境监测等工作。

建立行业联盟,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

5.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地质勘探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

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

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概述地质勘探单位是负责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和评价的组织。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勘单位改制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改制的目的、改制的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案。

一、改制的目的地勘单位改制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地勘工作的现代化,提高勘探效率和成果。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具体目标:1. 提高地勘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地质勘探事业向现代化、高效化方向发展;2. 加强地勘单位与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促进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3. 推动地勘相关科研机构的发展,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4. 加强地质勘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勘探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改制的步骤地勘单位的改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改制方案:地勘单位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改制方案,明确改制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改制方案的制定需要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并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确保改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资产和人员调整:地勘单位改制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资产和人员进行调整。

根据改制方案,重新界定地质勘探区域和业务范围,进行资产和人员的分流、优化和合理配置。

3. 组织架构调整:地勘单位改制后,需要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重新划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组织效能。

4. 体制机制创新:改制后的地勘单位应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积极性。

5. 监督评估和完善:改制后的地勘单位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对改制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三、实施方案具体的地勘单位改制实施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施方案内容:1. 资产评估和分流:通过资产评估,确定改制后需要留存的资产,决定不再需要的资产的处理方式,确保资产的合理流转和有效利用。

2. 人员培训和转岗安置:通过人员培训和转岗安置,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改制后工作的能力,确保员工的切实利益得到保障。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_0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_0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是地勘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

由于历史条件差异性和现行经营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和难点。

下面就此问题谈粗浅认识。

一、重点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升能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经营更需要有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良好思想素质的经营者队伍。

当前地勘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引进机制不活、选人手段单一、用人观念陈旧等弊端。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加速人才的市场化配置;要根除求全责备,迁就照顾,凭印象选人,以个人好恶为标准用人的错误观念,建立科学的选拔、评价和淘汰机制;要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制度,把以学历、资历为主调整为以能力、业绩取向为主,积极推行执业资格制度,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要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线,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全面实行经营管理者的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建立精干高效,优胜劣汰,能进能出,有效竞争的劳动用工制度。

当前劳动用工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于:用工总量过大,富余人员较多,效率不高;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出口”渠道不畅,职工能进不能出;职工身份复杂,管理不够规范,《劳动法》、全员劳动合同制未得到真正落实。

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根本的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实施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度,逐步实现劳动用工的社会化,与劳动力市场形成双向互动机制;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社会保险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规范和完善劳动合同制;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配套措施,多形式、多渠道妥善分流富余人员,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内部环境。

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工资分配制度。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国有地勘单位是指由国家所有或控股的地质勘查企事业单位,是我国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为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思路和对策来推动国有地勘单位的转型发展。

国有地勘单位应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地勘单位是地质勘查的主力军,具有丰富的地质资源信息和技术经验,应该在勘探技术和仪器设备方面加大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也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

国有地勘单位要加强市场开拓和产业转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地勘单位需要更加主动主动地开拓市场,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业转型。

可以采取与地质勘查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矿产资源勘查与地质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拓宽业务领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国有地勘单位应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对于国有地勘单位来说尤为重要。

要加强对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使人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还要加强团队建设,鼓励知识共享和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

第四,国有地勘单位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产业协会的合作,共同推动转型发展。

地方政府和产业协会是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国有地勘单位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和产业协会进行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地勘单位的转型发展。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基金、项目资助等方式予以支持,共同解决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国有地勘单位还要加强自身管理和规范运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改革和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要加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有地勘单位的转型发展思路和对策包括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市场开拓和产业转型,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产业协会的合作,加强自身管理和规范运营。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当前,我国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国有地勘单位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式和思路,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以下是一些关于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加强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国有地勘单位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科研能力,不断引进和培养高级人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通过与科研院所、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国有地勘单位还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国外企业和机构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拓宽业务领域,积极探索新的市场国有地勘单位应积极拓宽业务领域,不仅要继续承担传统的地质勘查任务,还应积极参与投资开发、合作探矿等领域,寻找新的市场机遇。

可以通过与企业、金融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资源开发和项目投资,实现利益共享。

国有地勘单位还可以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三、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国有地勘单位应优化组织结构,精简管理层次,提高决策效率。

可以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国有地勘单位还可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的决策和协调。

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国有地勘单位应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

可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国有地勘单位还可以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参加展览会、举办技术交流会等方式,展示企业的技术实力和项目成果,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国有地勘单位在转型发展中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拓宽业务领域,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品牌建设,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地勘单位体制机制改革探析

地勘单位体制机制改革探析

21
国 土 资 源 导 刊— — — —— —
L a n d & Re s o u r c e s He r a t d
特 稿
革 的决 心 ,更 是地 勘单 位 改革 不 断深 化 的主 要推 力 。在 国家 层 面
强 推 动 改革 的 同时 ,省 级层 面 的推动 力 也在 不断 加强 。
我 国从 事 地质 勘查 单位 的事 业属 性和 企业 化 改革 方 向 。
的 目标任务, 要求地勘 队伍改革要与地质找矿和矿业权管理协调
配合, 从而 促进 地 勘 单位 改革 发 展 。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 国有地勘单位 的改革和发展重新被确定
为 重 要 工 作 。 国有 地 勘 单位 改 革 的 历 程在 政 策 上 主 要 由3 个 文 件 体现。 1 9 9 7 年 《 国务 院 办 公厅 关于 印发地 质勘 查 队伍 管 理体 制 改革 方 案 的通 知 》 ( 国办 发 [ 1 9 9 7 ] 3 7 号) 下发 , 将 原地 质 矿 产 部所 属 的
[ 2 0 0 1 ] 2 号) , 对 国家 经 贸委 管 理 的 冶金 局 、煤 炭 局 、 石 化局 、建
1 地勘行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2 O 世纪 8 O 年 代末 ,原地矿 部 提 出 了 “ 地勘 队伍社 会化 、 地勘 单 位企 业 化 、地质 成 果商 品化 ”的改 革 目标 ,拉 开 了地勘 单位 改 革 的序 幕 。2 0 0 6 年上 半 年 , 国务院 颁布 了 《 关 于加 强地 质 工作 的
2 0 0 9 年2 月, 国土 资源 部 发起 了 “ 地 质找 矿 改革 发 展大 讨 论 ” 活动, 汪 民副 部 长 提 出 “ 要 突 出重 点, 破解难题, 创新机制体制”

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地勘工作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推动地勘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地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必须对地勘单位进行全面的改革。

本文将从机构设置、业务职能、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地勘单位改革的总体方案。

二、机构设置1. 简化机构层级:减少冗余的职能部门,简化机构层级,以提高组织效率。

建议将地勘单位的总部、分院、研究中心等机构进行整合,形成更为精简的机构设置。

2. 注重专业特长:根据地勘单位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合理划分机构设置,提升各部门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例如,可以设立独立的岩矿勘查部门、地球物理勘查部门、区域地质调查部门等。

三、业务职能1. 强化勘查工作:地勘单位应加强对国家重点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勘查技术和能力。

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矿产资源的勘查水平和效率。

2. 拓宽业务领域:地勘单位不仅应关注矿产资源勘查,还应积极开展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察等方面的工作。

拓宽业务领域,实现地质资源与经济社会的有机结合。

3. 加强信息化建设:地勘单位应注重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全面、准确、高效的地质数据库,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提升地质调查与勘查的精确度和效率。

四、管理制度1. 完善人员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地质人才。

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2. 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地勘单位可以逐步引入市场化机制,与企业合作,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单位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 强化风险防控:地勘单位在工作中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保证勘探工作的安全可靠进行。

五、政策支持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地勘工作对于国家经济和资源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得到相应的政府支持。

单位三项制度改革方案

单位三项制度改革方案

单位三项制度改革方案一、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位面临各种复杂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提高单位绩效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我们决定对单位的三项制度进行改革。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们的改革方案。

二、提出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三项制度改革,实现以下几点:1.优化单位的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提高单位的运营效率;2.增强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工作动力,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3.提升单位的绩效水平和竞争力,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改革内容1.工资制度改革:(1)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设立绩效工资制度,将员工的工资与其绩效直接挂钩,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绩效,从而提升单位整体绩效;(2)强化奖惩机制:建立清晰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绩效优秀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相应处罚,确保员工的工资与其个人绩效相符。

2.考核制度改革:(1)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合理设定考核指标,使之与单位整体目标相一致;(2)完善考核流程:建立透明公正的考核流程,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评价结果公正可信,员工对考核结果有较高的认同感;(3)建立定期反馈机制:定期向员工反馈其工作绩效情况,及时纠正问题,帮助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3.培训发展制度改革:(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岗位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岗位能力提升培训等;(2)优化培训方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在线培训、远程培训等形式,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有效性;(3)激励员工学习: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四、实施步骤1.成立改革小组:由高级管理人员组成改革小组,负责制定具体改革方案和实施计划;2.制定详细时间表:根据改革内容,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3.宣传和培训:在改革实施前,进行全员宣传,向员工详细介绍改革内容和目标,并开展相关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并配合改革;4.逐步实施:根据时间表,逐步推进改革内容,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实施;5.监督和评估:改革实施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评估改革效果,并及时调整改革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地勘(地质勘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然而,传统的地勘单位由于体制机制限制和管理不科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进行地勘单位的改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地勘单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高效、科学、创新的地勘体系,提高地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改革方案1. 机构改革(1)组织架构调整:对地勘单位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

按照功能职责划分,将地勘单位分为研究与开发部门、勘探实施部门和技术支持与资源管理部门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

(2)内部管理机制改进:推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工作进展和结果的监督和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人员培训和激励(1)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地勘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重点培养年轻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引入新的人才和技术,推动地勘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2)激励机制建立: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提高薪资待遇、设立科研成果奖励、加强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励地勘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 技术装备升级(1)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装备,提高地勘工作的精度和效能。

通过与国际合作、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引进最新的仪器设备和勘探技术。

(2)加强自主研发:同时加强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地勘技术和装备。

鼓励地勘单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 国家政策支持(1)加大对地勘工作的资金投入:政府加大对地勘工作的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通过增加资金投入,解决地勘项目的资金短缺问题,保障地勘工作的正常进行。

(2)优化相关政策法规:优化相关政策法规,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快出台支持地勘工作的相关政策,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地勘工作的成本和风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地勘工作。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勘单位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下,地勘单位也需要进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首先,地勘单位应加强技术创新。

新形势下,科技的不断进步给地勘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地勘单位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勘察和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还要注重研发创新,掌握先进的勘探技术,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和有效性。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其次,地勘单位应加强队伍建设。

在新形势下,地勘单位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应该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现有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使其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作方法。

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地勘单位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再次,地勘单位应转变发展思路。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地质勘察和矿产评估领域,还需要开拓新业务领域。

可以发展环境勘察、工程勘察、资源勘察等新的业务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

同时,还可以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实现“双赢”的局面。

最后,地勘单位应注重合作发展。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与各方面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可以与其他地勘单位、科研机构、大学院校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勘探和评估工作。

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和开发地质资源。

可以与政府合作,共同推动地勘工作的发展。

通过合作发展,地勘单位才能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为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地勘单位需要进行发展。

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勘察和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转变发展思路,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注重合作发展,与各方面建立合作关系。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地勘单位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摘要地勘单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行业,其职责包括对土地、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进行调查评估和监测预报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勘单位在资源发掘和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随之而来的是单位多年积累下来的一些制度缺陷和机制问题。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地勘单位的三项制度改革,包括制度缺陷分析,改革后的制度建设及效果分析等。

1. 问题分析1.1 缺少有效沟通机制地勘单位是由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而这些人员往往分散于各个分支机构、调查队伍和项目部门等,导致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

为了加强沟通机制,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反馈制度。

在这个体系中,各层次之间要实现及时的沟通,包括项目的开展、科研论文的发表、专利申请等各方面内容。

1.2 投入效益差异大在当前的资源干旱局面下,地勘单位的资源调查发现越来越困难,而投入与付出的回报也越来越不成比例,这就需要建立一套评估机制来平衡不同项目或调查队伍之间的投入效益,以确保尽量减少浪费和重合工作。

1.3 职业荣誉体系不健全地勘人员长期从事沉寂、谨慎的调查、评估工作,缺少与社会宣传的交流,对于和部队、医院等行业相比,职业荣誉体系的建设属于相对滞后的。

虽然地勘单位的先进生产模式和成果已经得到海内外同行的肯定,但是,职业与岗位评职是影响职业人员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地勘单位需要加强职业荣誉体系的建设,强化相关湖人评职等活动的开展,为地勘人员共同创造出一份态度良好的工作环境。

2. 制度建设2.1 沟通机制的构建在沟通机制的构建中,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方法,实现各个岗位人员之间的快速交流,并将数据信息的分析、收集、处理的流程做到清晰明确。

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要及时纪录在案,存在共享空间内以便其他人员了解相关信息。

同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分类和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资料的安全和保密。

2.2 投入效益评估机制的完善投入效益评估机制的完善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投入和付出之间的平衡问题,需要对相关调查人员的工作实践、工作成果、竞争力等方面制定评估标准,确保长期不断真实有效。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地勘单位改制方案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地勘单位改制方案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地勘单位改制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

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地勘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地勘单位的发展也越来越迫切。

为了提高地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何进行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了地勘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招投标制度改革在地勘工作中,建立起科学公正的招投标制度,一直是地勘单位必须重视的问题。

但是当前的招投标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信息不透明、经验不充足等等。

因此,对招投标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引入更多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公开透明度,同时加强对参与者的资质审核,减少不必要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首先,要建立科学公正的信息公示制度,将招标文件、资质要求、合同条件等信息向社会公开。

同时,为了更加公正透明,应该进一步开展针对招投标等问题的监察工作,从制度、程序、业务、技术等多个维度,对各参与方进行监察,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性。

其次,引入互联网技术,建立起新型的信息交流机制,减少人为干扰,提高效率。

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建立供需发布系统,帮助实现零距离招投标,加强对招标工作的监管。

最后,加强对投标人的资质审核,确保参加投标的企业具有完备的资质和技术实力,减少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及个人参与招标。

同时,建立起完善的评审制度,科学合理地评价投标人的资质和信誉情况,确保最终选出的中标单位具有优质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员工激励制度改革员工是地勘单位发展的重要资本,对于员工的激励和发展,也是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现有制度下,员工的薪资体系、晋升机制等方面有着很多不足,不能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导致员工流失较为严重。

因此,地勘单位应该对员工激励制度进行改革。

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资体系,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以及职称等级等因素,制定出相应的薪资制度和激励机制,确保员工有相应的收入。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让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增加才能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客户提供基础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的探讨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是地勘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

由于历史条件差异性和现行经营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和难点。

下面就此问题谈粗浅认识。

一、重点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升能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经营更需要有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良好思想素质的经营者队伍。

当前地勘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引进机制不活、选人手段单一、用人观念陈旧等弊端。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加速人才的市场化配置;要根除求全责备,迁就照顾,凭印象选人,以个人好恶为标准用人的错误观念,建立科学的选拔、评价和淘汰机制;要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制度,把以学历、资历为主调整为以能力、业绩取向为主,积极推行执业资格制度,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要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线,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全面实行经营管理者的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建立精干高效,优胜劣汰,能进能出,有效竞争的劳动用工制度。

当前劳动用工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于:用工总量过大,富余人员较多,效率不高;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出口”渠道不畅,职工能进不能出;职工身份复杂,管理不够规范,《劳动法》、全员劳动合同制未得到真正落实。

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根本的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实施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度,逐步实现劳动用工的社会化,与劳动力市场形成双向互动机制;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社会保险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规范和完善劳动合同制;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配套措施,多形式、多渠道妥善分流富余人员,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内部环境。

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工资分配制度。

三项制度中,工资分配制度是职工最关注的,也最能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因素。

现行工资分配制度不足主要表现在:地勘单位以事业工资模式为主的分配体系与现行企业化经营不相适应;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偏大,与效益挂钩部分偏少,均衡性有余,反映劳动成果差异不足;劳动力价格封闭运行,职工收入水平同市场脱节等等。

实施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事企分离的原则,企业执行企业的工资制度,事业部门仍执行原事业的工资制度。

执行企业工资制度的单位,要严格按照“两低于”的原则,实行对工资总额的动态弹性调控,与本单位经济效益挂勾;要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分配制度,形成以岗位为主体,以效益和业绩为依据的薪酬体系;要大力推行经营者年薪制,积极探索各种要素参与分配的途径,建立优秀技术人员的津贴和奖励制度;要根据煤炭地质单位的特点,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分配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工资分配的杠杆、激励作用。

二、难点转变观念难。

改革开放几十年,地勘单位转机建制也有十几年,职工观念确实在不断转变,但离市场经济的要求,离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经营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观念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是长期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的结果,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有时甚至是根深蒂固。

首先是转变观念的方向不明,向何处转,由于人员素质各异,所处环境不同,认识态度不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

如有的经营者认为落实经营者的用人权,就是我说了算,我想用谁就用谁,我让谁下岗谁就下岗,把职工的权利置之脑后。

其次,促进职工观念转变的措施不力。

我们一说转变观念,就是动员、开会、学习。

事实上,仅靠这些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

转变职工的观念,必须有领导的身体力行,有榜样的示范,有实实在在的利益触动和心灵震撼。

这方面,我们还做得很不够。

其三是口头上转变容易,落实在行动上难。

大多数职工是想得到,说得到,就是做不到。

一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一看要得罪人,就抵制,回避。

所以说,实施“三项”制度改革,转变职工观念是首要的,也是最艰巨的。

统一认识难。

谈到改革,只要有利于单位的发展,大家都是支持的,拥护的,但一涉及到具体问题,分歧和矛盾就会出现。

任何一项改革措施,利弊都是相对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往往难以判断。

改革必然引起利益的重新调整,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所难免。

如经营者要搞年薪制,以体现责权利的统一,技术人员要实施技术岗位津贴,那么苦脏累的一般工人岗位是否也应该倾斜?减员能增效,但下岗人员的生活困难要不要考虑?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在组织中,对员工赋予的责任、权职和员工所获得的薪酬、晋升等因素所造成的员工的公平感对员工的激励起着重要作用,但怎样的薪酬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呢,恐怕不同的利益群体都有不同的标准和尺度。

具体操作难。

起草一个方案,制定一项制度不难,但要不折不扣、始终如一地执行一项制度却不那么容易。

三项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种人力资源策略必须保持前后、上下和相互之间的一致性,每一项新制度的出台都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和环境。

如实行岗位工资,就必须有相应的岗位测评机制、考核评鉴机制。

如果没有科学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价,就不可能确定合理的岗位薪资,势必引起分配的不公;如果没有可操作性强的考核评鉴机制,在同一岗位干好干坏一个样,就会陷入新的平均主义,改革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又如,在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后,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在什么职务拿什么工资,在有关文件中规定,对于解聘或低聘人员的工资要作相应调整,但如何调整,并不明确,实际操作中,各单位也不尽相同。

三项制度改革没有固定模式,不能照搬,只有在反复实践中创新、探索,才能建立起既体现自身特点,又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机制。

地勘单位的性质定位难。

地勘单位是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但具体到某一项制度,是执行事业的,还是执行企业的?如关于职工工伤待遇问题,如果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的文件,则与当前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实际不相符,如果执行企业的规定,但实际上又未参加企业工伤保险,且地勘单位目前的工资制度、财务制度都是事业单位的,这无疑给工作增加了难度。

作为企业,地勘单位应该有用人的自主权,但又有人员编制和审批程序上限制;作为企业,地勘单位应该有灵活的工资分配制度,但又要执行事业单位的增资文件;作为企业,地勘单位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但又有职工身份差别,干部、工人分别执行不同的工资系列。

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正处于一个过渡期,上述现象还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难。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市场经济主体的必备条件。

地勘单位执行《劳动法》不严,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流于形式,职工“出口”渠道不畅,很大程度上在于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地勘单位离退休人员较多。

仅以一二五队为例,在职职工256人,离退休人员340人,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比例为1:1.3 ,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地方养老保险机构是不愿接收这个包袱的。

医疗保险方面,按宜昌市地方政策,一二五队需一次性交纳近300万元的门槛费,这笔费用对正处于扶植转产期的地质队来说,是根本无力承受的。

唯有失业保险,地方政府要求统一纳入,但由于养老保险不加入,职工能进不能出,单位、职工交了钱,却没有人能真正享受到失业保险金待遇。

上述现象带有浓厚的地方保护色彩,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怨不得地方政府,也非我们的过错。

这些历史负担,靠地质队自身是无力解决的,需国家从地勘单位转产的实际困难出发,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和协调。

地勘单位富余人员多、产业面广、资金短缺给三项制度改革增加了难度。

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大批的富余人员被裁减下来,生活得不到保障,会不会影响到队伍的稳定?实施内部退养、待岗、一次性补偿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分流下岗人员后,巨大的费用支出(退养费、生活费、补偿金)谁来负担?地勘单位的产业分布广,工种复杂,不可能建立统一的工资分配体系。

地勘单位的人力资源溃乏,选人用人的余地不大,难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

地勘单位三项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困难是现实的,看不到问题的复杂性就不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就不可能在问题一旦出现时,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运筹帷幄。

三、对策1、深入调查研究、统一思想认识。

要对现行人事用工分配制度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哪些是符合地勘单位实际、行之有效的,哪些是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哪些是必须彻底改革的,从决策层到执行层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通过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到改革是必要的,但改革是有阻力、有风险、有困难、需要付出代价的;认识到任何一项制度的利弊是相对的,科学管理和永不停息的探索才是永恒的主题。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统一政策,统一口径,统一行动,相互配合支持,形成合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职工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想决定行动。

地勘单位职工转变观念尤为重要,而且紧迫。

要通过生动的宣传教育、领导的率先垂范和有力的规章措施,帮助职工迅速转变观念。

要彻底破除进了单位的门、就是单位的人、单位就应该管我一辈子的就业观念;破除没有功劳有苦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分配观念;破除无功不为过、平庸不是错的用人观念。

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竞争的观念和法制的观念。

3、认真研究方案,积极稳妥推进。

三项制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必须纳入一个整体,进行全面规划,统筹部署,配套完善。

方案的制定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循环,广泛征求意见,逐步修改完善。

出台的各项制度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可操作性,要经得起法律、政策和时间的检验。

要针对改革的难点,分清主次,权衡轻重,先试点,再逐步推开;先从简单易行、能立竿见影的方面入手,再渐渐深入,各个突破。

如实施岗位工资,可先从机关开始;社会保障方面,可让部分新进职工参加地方保险,等时机成熟,再全面铺开。

4、结合自身实际,发动基层参与。

地勘单位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大多没有定型的主导产业,点多面广,人员分散,历史包袱重,遗留问题多。

鉴于此,在改革过程中,如果仅由职能部门或领导操作,就难免顾此失彼,有失偏颇,很难充分考虑到每个单位的特殊性,出台的措施也很难得到他们支持与拥护。

只有发挥基层的能动性、创造性,赋予基层应有的自主权,让基层参与改革,才能做到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如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时,让基层提出建议;在一般职工的分配上,让基层讨论制定分配方案;在职工竞争上岗中,由基层经营者说了算等等。

5、实施事企分离,建立社会保障。

实施事企分离,可以解决地勘单位性质定位不清的问题。

事企分体运行后,企业执行企业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运作,事业部分仍执行事业管理模式,二者互不干扰,互不攀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