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案例一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和应对各种经济现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宏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在某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就业情况良好,但随之而来的是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

为了稳定物价,该国的中央银行决定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

提高利率会使得借贷成本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意愿降低。

企业可能会减少扩张计划,推迟新的项目投资,这会导致生产和就业的增长速度放缓。

对于个人而言,购房、购车等大额消费的贷款成本上升,消费支出也会相应减少。

随着投资和消费的减少,总需求下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再那么旺盛,物价上涨的压力得到缓解。

但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货币政策在调节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权衡。

如果货币政策的力度把握不当,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如果力度不够,又无法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案例二:经济衰退与财政政策另一个国家遭遇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飙升。

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政府决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并实施减税措施。

政府增加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建筑工人、教师、医生等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

减税政策则使得企业的负担减轻,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研发创新和雇佣员工。

企业的活力得到激发,生产和投资逐渐恢复,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然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政府支出的增加可能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如果长期无法扭转,可能会影响国家的财政健康和信用评级。

案例三:国际贸易与汇率政策某一以出口为主导的国家,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升值。

货币升值使得该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

出口企业面临困境,订单减少,不得不裁员或降低成本。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案例一:国防支出与经济数的作用。

80年代前期里根执政开始,美国国防开支急剧扩张,国防预算从1979年的2710亿美元飞速增长到2010年的636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4.2%,国防建设对经济增长起了很强的刺激作用,帮助经济走出了1981—982年的衰退,并且推动了80年代中期经济景气的形成。

从1990年开始,美国加快了对国防开支的削减。

到90年代中期,国防开支已经被削减到低于GDP的5%的水平。

这时乘数的作用就相反了,削减国防开支导致90年代初产出增长缓慢,从飞机制造业来说,从1990年到1993年,至少损失掉170000个工作机会。

问题:1、解释什么是政府购买乘数,并写出政府购买乘数的表达式。

2、说明乘数发生作用的机制。

案例二:货币的需求动机业,骆明进了某国家机关,待遇很是不错,每个月可以拿7500元左右工资,可惜,遇到住房政策的改革,不能分到房子了,这是美中不足。

而小欣进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做对外贸易工作,它的工资和奖金加在一起,每个月大概有10000元。

看来这对情侣的前途一片光明。

不过前几天,他们为了将来存钱的问题着实大吵了一架。

骆明以为现在他们刚刚大学毕业,虽然单位都不错,工资也不低,但将来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所以要从毕业开始,除了留下平常必需的花费以及预防发生意外事件的钱外,剩下的钱要定期存入银行,不能动用,这样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又没有损失的风险。

而小欣大概是受在外企的工作环境的影响,她以为,上学苦了这么多年,一直过着很节俭的日子,现在终于自己挣钱了,考虑那么多将来干什么,更何况银行利率那么低。

她说发下工资以后,先要买几件名贵服装,再美美地吃上几顿,然后她还想留下一部分钱用来炒股票,等着股市形势一好,立即进入。

大学时看着别人炒股票她一直很羡慕,这次自己也要试试。

但骆明却认为中国股市行情太不稳定,运行不规范,所以最好不进入股市,如果一定要做,那也只能投入很少的钱。

经济学原理应用案例

经济学原理应用案例

经济学原理应用案例
案例1:供需平衡
假设某种水果的市场上有很多供应商,并且他们经营着不同的农场。

在某个季节内,由于气候条件和其它因素,这种水果的产量减少了。

这将导致需求高于供应,价格将会上升。

这时,供应商开始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他们将不断增加他们出售的水果的价格,直到供应和需求相等。

案例2:边际效用
假设一家餐厅在固定时间内销售汉堡和薯条,以最大化营业额为目标。

然而,对于任何单独的客户,最后一份汉堡和薯条的边际成本可能会超过顾客的边际效用。

这就意味着如果餐厅增加每份汉堡和薯条的价格,顾客可能会减少他们的订购量。

案例3:劳动生产率
一家工厂在每个月都制造1万个产品,但是最近一位工人不得不离开。

这让工厂的管理者感到困惑,因为他们怕其他工人产出会下降。

然而,在此期间,工人们工作得更加高效,能够完成比以前更多的任务。

结果,工厂的产量没有受到影响。

结论
经济学原理是理解市场和商业成功的关键。

通常,在商业决策方面过度复杂是不必要的。

如果您将重点放在了供需平衡、边际效用和劳动生产率等简单的概念上,那么您就可以利用这些原理来更好地了解市场,并更好地服从市场的需求。

经济学案例分析 (1)

经济学案例分析 (1)

经济学案例分析价格管制的例子1、一套房子的房东把房子出租,在市场自由运作之下,能收到的月租是1000元,然而政府为了让穷人也能租得起房子,强行规定房租只能是800元。

如果你是房东,你将如何应对?答:“钥匙金”、“鞋金”、“签约费”、服务减少,不搞卫生;少提供家具最低价格分析2、案例:最低工资法造成失业问题是否出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观点:最低工资标准会引发失业副效应赞同:市场价格(工人工资),应由市场的供(劳动力) 求(企业)关系调节,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属于政府人为干预市场(劳动力价格)的行为,短期内也许有利于市场的平衡,长期却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工人工资,企业的用工成本就增加,企业的盈利少了,用于再发展的钱也就少了,不理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所以工人的就业也就收到了影响.例如:新劳动法出台,更多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执行,加上近些年,不断的提高工人工资标准,广东的许多企业纷纷关闭,转向东南亚等消费工资低的国家.反对: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市场机制导向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充分形成。

政府的干预更能宏观的调控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在理论上,一般只有当最低工资标准过高,违背了经济规律时,才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但从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这一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并不高。

3.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从经济学家提出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如果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失业人数增加的理论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展开了实证分析。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得到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会增加失业率的明显证据。

反倒是,有研究表明,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不会降低就业,却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进而改善收入的不平等状况,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

最低工资增长在有可能减少就业的同时,也会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发展经济学案例

发展经济学案例

发展经济学案例近年来,发展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研究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与模式,发展经济学旨在揭示发展的动力和机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探讨发展经济学的一些重要内容和实践意义。

案例一: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持续增长,这对于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产生了巨大影响。

发展经济学认为,这一成就离不开中国坚持实施市场化改革、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等一系列发展政策的推动。

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等举措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案例表明了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同阶段鼓励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案例二:韩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韩国是一个发展经济学的典型案例,它通过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

发展经济学认为,韩国在改革过程中通过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

同时,韩国政府积极引进外资、鼓励企业创新、提供财政支持等政策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韩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发展经济学中,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

案例三: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非洲是发展经济学中的特殊案例,这个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经济增长却相对缓慢。

发展经济学认为,非洲国家在资源利用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政府腐败、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和人力资源发展不足等。

然而,一些非洲国家也展现了积极的经济增长态势,如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等。

这些国家通过加强治理体系、改善基础设施、吸引外商投资等举措,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非洲的案例表明,在发展经济学中,资源利用和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结语:发展经济学通过研究实际案例,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为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无论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还是韩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亦或是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都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经济学案例分析 (1)

经济学案例分析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经济学案例分析价格管制的例子1、一套房子的房东把房子出租,在市场自由运作之下,能收到的月租是1000元,然而政府为了让穷人也能租得起房子,强行规定房租只能是800元。

如果你是房东,你将如何应对答:“钥匙金”、“鞋金”、“签约费”、服务减少,不搞卫生;少提供家具最低价格分析2、案例:最低工资法造成失业问题是否出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观点:最低工资标准会引发失业副效应赞同:市场价格(工人工资),应由市场的供(劳动力) 求(企业)关系调节,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属于政府人为干预市场(劳动力价格)的行为,短期内也许有利于市场的平衡 ,长期却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工人工资,企业的用工成本就增加,企业的盈利少了,用于再发展的钱也就少了,不理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所以工人的就业也就收到了影响.例如:新劳动法出台,更多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执行,加上近些年,不断的提高工人工资标准 ,广东的许多企业纷纷关闭,转向东南亚等消费工资低的国家.反对: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市场机制导向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充分形成。

政府的干预更能宏观的调控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在理论上,一般只有当最低工资标准过高,违背了经济规律时,才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但从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这一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并不高。

3.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从经济学家提出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如果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失业人数增加的理论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展开了实证分析。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得到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会增加失业率的明显证据。

反倒是,有研究表明,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不会降低就业,却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进而改善收入的不平等状况,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

最低工资增长在有可能减少就业的同时,也会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求关系无处不在,它影响着商品的价格、数量以及市场的运行。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些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苹果市场的供求波动假设在一个小镇上,苹果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水果之一。

在某个丰收的季节,苹果的产量大幅增加。

根据供求理论,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

因为果农们收获了大量的苹果,市场上的苹果供应充足,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果农们不得不降低价格。

与此同时,由于苹果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

原本可能觉得苹果价格有点贵而减少购买的消费者,现在会因为价格实惠而购买更多的苹果。

这就是供求理论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然而,如果连续几个季节苹果都丰收,导致市场上的苹果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

一些果农可能会因为利润减少而减少苹果树的种植,或者改种其他水果。

随着苹果的供给逐渐减少,价格又会开始回升,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案例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当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时,对住房的需求就会增加。

如果此时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及时增加住房的供应,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房价上涨。

高房价可能会让一些购房者望而却步,但对于那些有强烈购房需求和经济实力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会购买,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

相反,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放缓,人口流出,对住房的需求减少。

而房地产开发商在之前的繁荣期建造了过多的房屋,就会导致供大于求。

为了尽快出售房屋,开发商可能会降低价格,引发房价的下跌。

案例三:石油市场的供求冲击全球石油市场是一个复杂但又典型的供求关系案例。

当国际政治局势紧张,或者某些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时,石油的供给减少。

这会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例如,中东地区的战乱可能会影响石油的生产和运输,从而减少全球石油的供应。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一):失业率与宏观经济政策最近,美国失业率相对稳定,而欧洲的失业率却急剧上升并持续在30年前的水平之上。

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在于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同。

美国只有一个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系统,严格监控着美国经济。

当失业率上升影响居民对经济的信心时,XXX会放松银根,实行用心的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和提高产出,防止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实际上是透过提高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的方法。

而当时的欧洲还不存在这样的机构,欧洲是个国家联盟,它的货币政策由XXX统一制定,由于思考到各国状况的复杂性,XXX的目标主要是持续物价的稳定,奉行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全力持续低利率和低通胀。

在这样的状况下,就无法利用通货膨胀政策来降低失业率。

问题:1、什么是失业问题,造成失业率高的原因有哪些?2、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1、失业问题是由失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失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

失业是经济问题,因为失业意味着浪费有价值的资源,不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失业是个政治问题,是因为它使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收入减少或丧失收入,使人们整天无所事事,生活在痛苦和无奈中,会引起社会动荡。

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三种:①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变动所构成的失业;②结构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构成的失业;③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的对劳动总体需求不足所构成的失业。

2、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相互交替的关系。

在失业率较低时,就业较为充分,经济活动比较频繁,从而工资上涨速度加快,因而引起通货膨胀加剧,通货膨胀率增加;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就业不够充分,失业的压力增加,工人增加工资的压力受到限制,从而货币工资增长放慢,甚至下降,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率下降,通货膨胀率降低。

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往往失业率较大。

一般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这种变动。

经济学原理案例分析

经济学原理案例分析

经济学原理案例分析案例一:供需关系的影响某国市场上发生了一起稀缺资源的案例。

据报道,在该国某地区的绿地面积逐渐减少,导致了稀缺的土地资源。

由于该地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了一次公开竞标来争夺该地区的一块土地用于房屋建设。

根据经济学原理中的供需关系,供给不足会导致需求的增加,从而推高价格。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供给减少,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对该土地的需求急剧增加。

竞标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开发商需要以竞价的方式来争取这块土地。

竞标结果显示,由于供需关系的影响,房地产开发商之间出价激烈竞争,导致最终竞得土地的价格相对较高。

这表明供需关系在市场中起到了调节价格的作用。

这个案例展示了经济学原理中供需关系的重要性。

当资源稀缺时,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往往会上涨。

因此,了解供需关系对于市场参与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在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案例二:边际效益的应用某家电公司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新型空调产品。

为了评估这款产品的市场潜力,该公司进行了市场调研,并发现该产品在高温地区的需求较大。

然而,在这些地区竞争对手也存在,并且已经有类似产品在销售。

根据经济学原理中的边际效益概念,决策者需要比较额外一单位产品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以确定是否值得进行进一步投资。

在这个案例中,该公司考虑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推出新产品可能在一开始并不会带来很高的利润,但随着市场份额的增长,利润可能会逐渐增加。

基于边际效益的原理,该公司决定在市场上推出新产品,并在高温地区进行重点宣传和销售。

他们相信,尽管一开始投入可能不会有很大的回报,但在边际收益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可以在竞争对手中取得市场优势。

这个案例显示了经济学原理中边际效益的应用。

决策者在评估潜在投资时,应该考虑额外的收益和成本。

尽管初始投资可能不那么有利可图,但通过边际增长的效应,决策者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经济学基础》案例集(附答案)

《经济学基础》案例集(附答案)

《经济学基础》案例集(附答案)目录第一单元走近经济 (1)第二单元学会消费 (2)第三单元创造财富 (5)第四单元发现价格 (31)第五单元认识市场 (55)第六单元调整预期 (65)参考答案 (73)第一单元走近经济案例:英阿“黑金”之争再起马岛马岛之战后,英国实际上占领了马岛,但阿根廷方面一直没有放弃对马岛的主权声称。

但是两国也能够相安无事多年,直到1998年马岛附件发现较大石油储藏。

但是,当时实施勘探的壳牌石油公司在当年就停止了在马岛附近海域的勘探。

中止勘探并非出于阿根廷政治压力,而是因为当时国际油价降到每桶12美元,开采新油田已得不偿失。

根据英国地理协会的评估,马岛附近海域的石油储量高达600亿桶,相当于英国北海油田的石油总储量。

此外,马岛海域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若得到充分开发,可确保英国25年的能源供应。

今非昔比的国际油价是促使英国公司再次进军马岛的主要原因。

迪塞尔石油公司的发言人本·罗姆尼更是直言不讳地说:“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世界各地都在勘探和开发新的油田,迪塞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在商业上也就更加可行了。

”目前,英国迪塞尔石油公司已在马岛北部约160公里的海域安装好海上钻井平台,并在马岛外海展开钻探。

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钻井目标深度约为3500米,钻井作业预计持续约30天。

”马岛当前在英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所以,从国际法的角度讲,阿根廷处在下风。

但阿根廷没有放弃在外交上的努力。

阿根廷已向英国提出强烈抗议和交涉。

问题:分析资源稀缺性对经济的影响,英国和阿根廷政府为什么展开马岛主权之争?第二单元学会消费案例一:人生价值资料1:大学生张华和熊佳维见义勇为的故事大学生张华跳入化粪池救人牺牲:25年前,一个大学生为抢救掏粪落池的老农民,毅然跳进粪坑救出老人,自己光荣献身。

他就是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

张华1979年考入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7月11日,张华路过西安康复路口时,听见马路对面的公共厕所里传来“快来救人”的呼喊声,于是飞奔过去。

经济学小案例

经济学小案例

经济学小案例1. 嘿,各位经济学小萌新们!今天咱们来聊点儿有意思的,用几个小案例带你们领略经济学的魅力。

别担心,不会有复杂的公式和晦涩的术语,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身边的经济现象。

准备好了吗?那就跟我一起来经济学的游乐园玩耍吧!2. 案例一:小明的"雨伞生意" 小明是个机灵鬼,他发现每逢下雨天,学校门口就会有很多人急需雨伞。

于是他灵机一动,趁着晴天大量收购便宜雨伞,雨天时加价出售。

这不,昨天一场及时雨,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小明美滋滋地想:"这买卖真香啊!"3. 哎呀,小明这是掌握了"供需规律"啊!当需求突然增加,而供给短期内无法迅速跟上时,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不过要小心啊,如果价格太高,可能会被骂奸商哦!经济学告诉我们,适度的价格波动其实能够调节市场,促进资源合理分配。

4. 案例二:小红的"手机选择题" 小红最近纠结得不行,她手上有1000块钱,既想买新手机,又想买新衣服。

她自言自语道:"要是能把钱变成两份就好了!"最后,她咬咬牙买了手机,心里还有点小遗憾。

5. 小红啊小红,你这是遇到了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问题。

每个选择背后都有一个被放弃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机会成本。

买了手机就意味着放弃了新衣服,这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生活中处处都要做选择,关键是要权衡利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6. 案例三:小李的"零花钱困境" 小李的零花钱总是不够用,他想了个鬼主意:"反正国家印钱那么容易,我干脆自己印钱得了!"结果可想而知,他因为造假币被抓了个正着。

7. 哎呀喂,小李这是钻到钱眼里去了!他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叫做"通货膨胀"。

如果钱想印多少就印多少,钱就会变得不值钱,物价会飞涨。

就像一个气球,吹得太大就会爆炸。

所以啊,控制货币供应量可是一门大学问呢!8. 案例四:小张的"烤肠帝国" 小张在学校门口卖烤肠,生意红火得不得了。

宏观经济学案例集锦

宏观经济学案例集锦

宏观经济学案例集锦《宏观经济学》案例导论案例1:绿色GDP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研究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2/3是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有其自然环境脆弱、气候异常的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人为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和粗放型资源开发方式导致的。

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实现的。

绿色GDP 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素那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财富总量。

资料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问题:1.什么是GDP?什么是绿色GDP?2.绿色GDP如何核算?3.GDP指标存在哪些缺陷?案例2:缘何中国高增长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日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经过二十余年百分之十左右的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而中国从一九七八年开始,也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到现在却只达到了小康初级阶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国家统计局某权威人士(2004)认为:首先,经济结构、运行模式、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

如优胜劣汰机制没有建立,大量资源由低效率企业支配。

其次,企业追求自我循环,消耗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

再次,经济增长速度高,库存也很高。

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里,未转化为实际财富。

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以下一些偏向需要纠正:——为了追求增量财富,破坏大量存量财富。

一个典型的个案是大量拆除旧城区,创造新城区。

今年挖,明天填;明天填,后天挖。

创造百分之一的GDP,却消耗了百分之二的存量财富。

——未明确创造财富的主体是政府,还是民间。

过去过多地看重政府、国有经济,没有运用市场、民间的力量,效率较低。

例如,国有金融一统天下,未建立多元的金融体系,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只注重财富创造,未注重财富分配。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1.房价与地段:在大多数城市中,靠近市中心的房价往往比郊区的房价要高。

这是因为市中心的交通便利、购物方便、医疗和教育资源丰富,使得住在市中心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机会。

这种价格差异可以看作是地段经济学的一个例子。

2.股市投资:人们将资金投入股市,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

然而,股市投资具有风险性。

这涉及到经济学中的风险投资和回报率的问题。

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3.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购买商品时,人们会考虑价格、品质、服务等因素。

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价格背后的因素,例如供需关系、市场结构等。

4.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医疗保险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这使得购买医疗保险时需要考虑更多因素,例如保险公司的信誉、保险条款等。

5.节俭悖论:节俭悖论是一个著名的经济学概念,它指出在某些情况下,节俭可能会导致经济不景气。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为了省钱而减少支出,这可能会导致商业活动减少、收入下降,进而导致更多的节俭和更大的经济不景气。

6.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人选择去旅行而不是工作,那么他放弃的是工作的收入和经验。

这种放弃的机会成本可能会影响他的未来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

7.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考虑沉没成本的影响。

例如,如果一个人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张电影票,但是发现电影不好看,他可能会选择继续看完电影以避免浪费已经花费的钱。

但是,如果他认为看电影会浪费更多时间或金钱,他可能会选择离开。

这种决策需要考虑沉没成本和未来收益之间的权衡。

8.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规模经济的现象也很常见。

例如,购买大包装的商品往往比购买小包装的商品更便宜;购买一整套餐具往往比单独购买每个餐具更便宜;等等。

管理经济学教学案例精选

管理经济学教学案例精选

管理经济学教学案例精选一、案例一:成本效益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某公司考虑引入新的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新设备的购入和运营成本较高,管理层面临着是否值得投资的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效益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对这一决策进行深入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新设备的购入成本、预期运营成本和生产效率提升情况等数据,帮助学生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来评估新设备引入对企业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学生可以学习到成本效益分析在实际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案例二:价格弹性与市场定价策略市场定价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价格弹性作为管理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对市场定价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某企业在销售新产品时,面临着如何制定价格的问题。

通过引入价格弹性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产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市场定价策略。

在这个案例中,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市场对产品价格的反应以及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价格弹性情况,进行市场定价策略的制定。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学生可以理解价格弹性对市场定价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在实际市场中制定合理价格的能力。

三、案例三:资本预算与投资项目选择在企业的发展中,经常需要进行资本预算和投资项目选择。

某企业正在考虑投资一个新的生产项目,但在多个可选项目中做出选择需要深入的分析。

通过引入资本预算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决策。

在这个案例中,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资本预算的概念和常用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对不同投资项目进行现金流量分析、风险评估和财务指标分析,以便确定最具潜力的项目。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资本预算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不同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四、案例四:垄断市场与竞争策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市场形态,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对企业经营策略有着不同的影响。

经济学经典案例

经济学经典案例

经济学经典案例
经济学中有许多经典案例,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些。

1.亨利·福特的汽车生产流水线:亨利·福特引入流水线生产方式,将汽车生产的时间从1
2.5小时缩短到1.5小时。

这种高效的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汽车成为更多人可以负担得起的交通工具,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

2.奢侈品的顶级品牌定价策略:很多奢侈品品牌通过高价定价策略来塑造产品的高档形象。

这种策略基于顾客认为高价意味着高品质、独特和稀缺性的认知。

这使得顶级奢侈品牌维持了高利润率,成为了世界上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3.美国大萧条:1929年美国经济崩溃,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这场大萧条真实地展示了经济衰退的严重后果,包括高失业率、财富损失、商业倒闭和生活困境。

这个案例促使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周期的存在,并为今后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很多教训。

4.奥利弗·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奥利弗·威廉姆森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即在经济交易中,除了商品价格外,还存在着交易所需的成本,包括搜索成本、信息不对称和执法成本等。

这个理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市场交易中的种种问题,并促进了契约理论的发展。

以上是一些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

这些案例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也给我们提供了解决经济问题的思路
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管理经济学案例集

管理经济学案例集

1,猎人分财--合作博弈在古代有两个猎人。

那时候,狩猎是人们主要的生计来源。

为了简单起见,假设主要的猎物只有两种:野猪和兔子。

在古代,人类的狩猎手段还是比较落后的,弓箭的威力也颇为有限。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两个猎人一起去猎野猪,才能猎获1头野猪;如果一个猎人单兵作战,他只能打到4只兔子。

从填饱肚子的角度来说,4只兔子只能维持4天的生活,1头野猪却差不多能够解决一个月的问题。

打到1头野猪,两家平分,每家管15天;打到4只兔子,只能供一家吃4天。

表格中的数字就是这个意思,每个格子里面,第一个数字是甲的得益,第二个数字是乙的得益。

如果他打兔子而你去猎野猪,他可以打到4只兔子,而你将一无所获,得0。

如果对方愿意合作猎野猪,你的最优行为是和他合作猎野猪。

如果对方只想自己去打兔子,你的最优行为也只能是自己去打兔,因为这时候你想猎野猪也是白搭,一个人单独制伏不了一头野猪,所以你将一无所获。

我们知道,这个猎人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一个是两个人一起去猎野猪,得〈15,15〉,另一个是两人各自去打兔子,得〈4,4〉。

两个"纳什均衡",就是两个可能的结局。

那么,究竟哪一个会发生呢?是一起去猎野猪还是各自去打兔子呢?比较〈15,15〉和〈4,4〉两个"纳什均衡",明显的事实是,两家一起去猎野猪的营利比各自去打兔子的营利要大得多。

按照长期进行合作研究的两位博弈论大师美国的哈萨尼教授和德国的泽尔滕教授的说法,甲乙一起去猎野猪〈15,15〉的"纳什均衡",比两人各自去打兔子〈4,4〉的"纳什均衡",具有帕累托优势。

猎人博弈的结局,最大可能是具有帕累托优势的那个"纳什均衡":甲乙一起去猎野猪〈15,15〉。

专家指点:合作是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合作能实现双方的最大利益,实现双赢。

管理经济学案例

管理经济学案例

管理经济学案例案例一:企业精细管理备受赞誉案例背景:某电子科技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业务涵盖了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

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在管理上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

近年来,该公司的管理方式备受外界赞誉,成为许多企业效率提升的典范。

案例描述:该公司的管理团队注重每个环节的细节,并且始终将效率和质量放在首位。

以下是该公司成功采用的几种管理经济学方法:1. 生产链优化:该公司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了精细化管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了全面的流程优化,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精确掌握供应链的信息和合理规划产能,该公司成功地实现了订单与生产效率的高度匹配,避免了库存积压和供应短缺的问题。

2. 精细质量管理:该公司采用了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经过严格的质检。

通过建立质量意识和培训员工的质量管理技能,公司成功地减少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投诉。

这使得该公司的产品质量声誉得到提升,客户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3. 市场定位与精确营销:该公司在产品设计和市场定位上投入了大量资源。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该公司能够准确抓住消费者的喜好,并利用市场细分的策略定制合适的产品。

该公司通过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销售额。

4. 人力资源优化:该公司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来留住优秀的员工。

该公司注重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通过绩效考核和激励奖励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结果与启示:通过精细管理和运用管理经济学的方法,该电子科技公司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其高效的生产链使得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产品质量优秀,市场竞争力强。

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定位策略也使得公司在员工和客户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这一案例表明,在管理经济学的指导下,企业能够全面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经济学的实践案例

经济学的实践案例

经济学的实践案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生产与消费以及财富分配等经济现象的学科。

在实践中,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政府决策、企业管理、市场分析等。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经济学实践案例,展示经济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案例一:外汇市场干预外汇市场是国际货币交易的场所,也是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关键部分。

政府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可以对本国货币的汇率进行管理,以达到经济目标。

以中国为例,中国政府曾多次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控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经济学家们运用汇率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汇率体系的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外汇市场干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案例二:反垄断政策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生产者能够控制市场供应,从而强化市场地位,限制竞争。

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各国政府都设立了反垄断机构,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打击垄断行为。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等理论,分析市场中的垄断行为对经济效率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为制定反垄断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案例三: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是政府为了改善社会福祉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社会保障、福利经济学等理论,帮助政府理解社会福利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进而优化政策设计。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评估不同福利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估算政府提供的福利项目的成本和效益,为政府制定社会福利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案例四:企业投资决策企业投资决策是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根据预期收益和风险评估,决定投资于哪个项目的过程。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投资理论、资本预算等经济学方法,为企业提供投资建议和风险评估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制定适当的投资计划,提高投资回报率,降低投资风险。

结语经济学的实践案例举不胜举,无论是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还是在微观经济领域的企业管理中,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经济学实践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为实践者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牛奶可乐经济学案例

牛奶可乐经济学案例

牛奶可乐经济学案例一、超市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

1. 空间利用的学问。

你看啊,牛奶通常得放在冰柜里冷藏。

冰柜那空间可金贵了,方盒子能紧密排列,一点空间都不浪费。

就像搭积木一样,方方正正的牛奶盒可以整整齐齐地码放。

要是牛奶也用圆瓶子装,那冰柜里就会有好多空隙,多浪费啊。

可乐就不一样啦。

可乐一般放在普通货架上,它不用那么讲究空间利用率。

而且圆瓶子拿在手里特别方便,喝的时候手感好。

你想啊,当你拿着可乐瓶子,圆滚滚的,手指自然地握着,感觉很舒服。

要是可乐也装在方盒子里,喝的时候就会觉得怪怪的,没有那种圆润的手感。

2. 产品特性决定包装。

牛奶需要保鲜,对包装的密封性要求很高。

方盒子一般是纸质或者复合材料的,这种包装能够很好地阻隔空气和光线,延长牛奶的保质期。

而且方盒子可以方便地进行无菌包装技术,能保证牛奶的品质。

可乐呢,它主要是碳酸饮料,里面有二氧化碳气体。

圆瓶子的结构能更好地承受内部的压力。

如果可乐装在方盒子里,方盒子的棱角可能在压力下容易变形,甚至可能会破裂,那可就糟糕了。

二、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

1. 供求关系在作怪。

在时尚界啊,女装可比男装花样多多了。

每年的女装款式那是层出不穷,什么复古风、波西米亚风、极简风等等。

所以呢,对女模特的需求就特别大。

就像市场上某种热门商品,大家都抢着要,那它的价格就会高。

女模特就处于这种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她们的收入就高。

男模呢,男装款式相对比较固定,变化没有女装那么大。

所以对男模特的需求量就没那么多。

就像市场上那种不太热门的商品,买的人少,那生产这种商品的工人(男模特就像生产男装形象的工人)收入也就相对低一些。

2. 视觉吸引力的差异。

女性的服装、化妆品、饰品等整个时尚产业,很大程度上是靠女模特来展示吸引力的。

女模特穿上漂亮的衣服、戴着精美的首饰,能极大地吸引女性消费者的眼球。

女性消费者看到女模特穿着好看,就会想象自己穿上也好看,然后就忍不住买买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克的利润来源
a.技术 的创新
b.营销为 王战略
f.全球
是的
化战略
NIKE
c.业务的 广泛性和 多样性
e.利用品 牌优势
d.生产运动鞋的研究和改进,自1976年 后,耐克鞋的新产品接连问世,在运动场上的呼声也越来越 高,口碑也越来越好,奠定了耐克未来发展的基调:将产品 的研发与创新作为公司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e.规模经济全球化战略
壳牌公司从全球观点出发,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比较 优势,把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和职能加以分散和配置,使它们有机 地结合起来,实行综合一体化经营,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期 获得长期、稳定的全球竞争优势,实现最大化的全球效率。其特点 为:
1、多点开花; 2、产品多样化; 3、强大的应变力; 4、重视研究开发采油投资。

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2020年11月上 午2时8分20.11.2102:08November 21,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1月21日星期 六2时8分16秒02:08:1621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2时8分16秒 上午2时 8分02:08:1620.11.21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2120.11.2102:08:1602:08:16November 21,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21日上午2时8分20.11.2120.11.21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21日星期 六上午2时8分16秒02:08:1620.11.21
漏油事件也使BP的信用评级受到影响, 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和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3日分别下调英国石油公 司的信用评级。
b.技术的领先
壳牌的先进能源技术帮助解决能源领域里的三 大优先问题——能源供应安全、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 比如:
1. 非常规天然气。 2.化工。 3.能源效率。 4.差异化的石油产品。 5.煤气化。
f.全球化战略
耐克早在1976年就深刻意识到了美国国内市场的需求 是有限的,1978年,NIKE国际公司正式进入加拿大、澳大利 亚、欧洲和南美等海外市场,直至今日,其全球化的的脚步 一直未曾停止过。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生产外包 拥有全球产品信息网络 品牌效应扩大化
The end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1.2120.11.21Saturday, November 21, 2020
c.依靠政府资源
荷兰政府与壳牌公司关系密切,荷兰政府在制订与 伊朗、伊拉克这些石油资源大国的外交政策时非常 注意保护壳牌公司利益。
壳牌公司渗透至尼日利亚政府主要部门内部,掌握 尼日利亚政府的每一个动向,确保能控制尼日尔三 角洲的石油资源。
d.管理模式的创新
为适应旨在提高壳牌经营业绩的改革,壳牌 同时加强了对遵守集团经营宗旨和实行严格的健康、 安全和环保标准的承诺,并且现在还将这种承诺延 伸到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除此之外超额利润的来源: 1. 供不应求产生的超额利润 2. 成本领先战略 3. 速度经济和精工经济 4. 企业家才能
1.供不应求产生的超额利润
景气度高峰来临 时,需求急剧上升,萧 条期大幅降低的产能使 供需产生巨大落差,形 成严重的供不应求。这 时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销售火爆,企业获得远 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 额利润。
“速度经济”---指那些可以迅速满足用户需求 的企业,将获得超额利润。比如英特尔,比如微软, 那些引领行业革命的企业,挣到的就是速度经济。
思科CEO钱伯斯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说:“现 代竞争已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就是 快鱼吃慢鱼法则。
3.速度经济和精工经济
“精工经济”---日本、德国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 制造出来的很多东西都是全世界最好的。生产的产品都是 精工,精益求精,臻于完美,难以超越,所以他们就可以 收取更高的价格。
该集团2010年销售总收入达378,1亿美元,利润为201 亿美元,位列全球五百强第二位。
壳牌的利润来源
b.技术的领先
c.依靠政府特 殊政策保护
d.管理模式的 创新
a.行业高风险 性
e.规模经济全 球化战略
a.行业高风险性
石油开发事业是世界公认的风险最大的投资领域之 一,世界石油业风云变幻,亏盈无常,如壳牌一般的石油 公司都迫于在高风险中的夹逢中实现高盈利,而具体有以 下风险:
壳牌与HSE管理体系
HSE——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 HSE管理体系——将组织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 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这些要 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 联、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管理体系。
谢谢大家!
1990年,壳牌制定出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SMS); 1991年,壳牌公司委员会颁布健康、安全与环境
(HSE)方针指南; 在荷兰海牙召开了第一届油气勘探、开发的健康、安全、
环境国际会议; 1992年,正式出版安全管理体系标准EP92-01100; 1994年,正式颁布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导则。
其中就包括了定向政策矩阵战略(DPM)和 HSE管理体系。
定向矩阵战略
定向政策矩阵(DPM)是由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开发的—一 个业务组合计划工具,用于多业务公司的总体战略制定。
壳牌主要是用矩阵来根据市场前景和竞争能力定出各经 营单位的位置。对落入不同区域的产品,用了不同的关键词指 明应采用的战略类型。
Introduction
管理经济学
案例一:企业经济利润的来源
目录
一、什么是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Super-normal Profit)是指其 他条件保持社会平均水平而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正 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 润。
超额利润的源泉
《管理决策经济学》认为超额利润的来源:
1. 创新 2. 风险 3. 不完全竞争
1.环保风险
2.油源竞争风险 3.安全生产风险
4.运输风险 5.价格风险
6.国际政治风险
a.行业高风险性
仅以环保风险为例,2010年4月20日, 壳牌同行BP墨西哥湾海上的钻井平台火灾事 件,造成11名工人丧生,价值3.65亿美元的 钻井平台沉入海底,并引发海底石油泄漏, 同时也让BP股价下跌了三分之一,市值蒸发 近700亿美元。
耐克将产品线扩大到包括足球服、跑步运动服装、妇 女训练和健身服装等。
同时,耐克也积极向低端发展。此前,耐克因其价高 及耐克品牌侧重于体育而疏远了低端消费者。
耐克提出了“消费者决定”的策略,表示要将其竞争 策略的重心放在创造个性化的消费体验上。
在营销策略上,耐克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如进 一步细分营销目标消费群。
d.生产外包
耐克以客户为中心设计自己的外包的运营模式,利用 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寻找生产商为耐克生产, 规避了制造业公司的风险,专心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1. “借鸡生蛋”
2. 对承包商进行合理慎重的选择 3.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获取
高额利润
生产外包
e.充分利用品牌优势
亮眼的logo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1.2120.11.2102:0802:08:1602:08:16Nov-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2时8分16秒Saturday, November 21, 2020

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 率。20.11.21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2时8分 16秒20.11.21
二、壳牌公司简介
英荷(英国、荷兰联营)皇家壳牌集团,简称壳牌公 司,组建始于1907年,该集团为世界主要的国际石油公司, 业务遍及大约130个国家,合作伙伴非常广泛。
它是国际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 在30多个国家的50多个炼油厂中拥有权益,而且是石油化工、 公路运输燃料(约5万个加油站遍布全球)、润滑油、航空燃料 及液化石油气的主要销售商。
自由竞争市 场中供需会自动调 节,当出现超额利 润时,其他竞争者 迅速加入,供需平 衡很快恢复正常, 超额利润消失。
2.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 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 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 势的一种战略。
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竞争厂 商时、它的低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
成本领先战略的成功取决于企业日复一日地实际 实施该战略的技能。
2.成本领先战略
沃尔玛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优秀的管理、庞 大的规模、先进的信息系统、近于苛刻的成本控制, 造就了沃尔玛的经营宗旨——“比竞争对手更节约开 支” 。
沃尔玛的成功得益于这个简单而又平凡的道 理——“天天平价”。
3.速度经济和精工经济
• 言行一致,全力以赴 • 积极仿效,捷径进取 • 企业文化,焕发灵感 • 仿生哲学,大放异彩 • 材料革命,挑战自我 • 敏感触觉,事件创新
营销为王战略
b.营销为王战略
中间商路线
选择生产商 专注于开发
广告营销
偶像效应 体育赞助
加速扩张
收购互补公司
重视品牌和主旨
Just do it 目标市场明确
c.业务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这个标志对于人心的激励,以及这一哲学背后的干劲与决心,是与 每个人都有关的,不管你是不是运动员。耐克的著名标志“Swoosh” 一经问世,迅速为世人所知,菲尔•耐特甚至把它纹在脚踝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