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十九、诫子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知识梳理及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诫子书》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二、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四、字词解释诫:警告,劝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诫子书》中考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诫子书》中考阅读练习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③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④则不能励精⑤,险躁⑥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⑦,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集》)注释:①行:操守,品德。
②淡泊:不追求名利。
③宁静:安静,集中精力。
④淫慢:淫,过度;慢,怠惰。
⑤励精:振奋精神。
⑥险躁:暴躁,与“宁静”相对而言。
⑦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
1.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
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学习和作人。
2.《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年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2004年吉林长春中考试题){二)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④)与时驰(⑤),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 【注释】:①行:品行。
②澹泊:对功名利禄持淡漠的态度。
③淫慢:不专心及骄傲的态度。
④年:年华。
⑤驰:流逝。
10.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俭以养德:用俭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B.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
C.意与日去:意志随着时间消磨。
D.悲守穷庐:悲凉地守着那贫瘠的山峦。
11.你从“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人物,阅读本文后,请你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对诸葛亮作简要评价。
(4分)启示:。
评价:(二)10.D11.启示:淡泊名利方可树立宏伟之志,有志才会好学(1分),而身心宁静才会学有所成,才能实现远大理想(1分)。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解析—《诫子书》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解析—《诫子书》(1)《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是蜀国政治家、军事家。
(2)文题解读:诫,告诫、劝勉。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诫子书”即诸葛,旨在告诫、劝勉的书信。
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⑴[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⑵[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⑶[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⑷[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⑸[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⑹[明志]明确志向。
⑺[明]明确坚定.⑻[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⑼[致]达到。
(10)[广]增长。
(11)[淫慢]放纵懈怠。
(12)[淫]放纵。
(13)[慢]懈怠。
(14)[励精]振奋精神。
(15)[励]振奋。
(16)[险躁]轻薄浮躁。
(17)[险]轻薄。
(18)[治性]修养性情。
(19)[治]修养。
(20)[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21)[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2)[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23)[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24)[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25)[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6)[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⑵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⑶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答案】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⑷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答案】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⑸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答案】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人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
⑹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答案】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一、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内篇目梳理与课外拓展阅读复习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诸葛亮,字____,琅 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____时蜀汉政 治家、军事家。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诸葛亮, 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 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默写课文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③颐指气使:不说话 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 使人的傲慢神气。
1.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 (1)此即日习于傲矣。
习惯、熟悉 (2)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本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译文:我前年之所以那么废弃懈怠,也是因为焦躁的缘故。 (2)此即日趋于奢矣。 译文:这就一天天地趋于奢侈了。
《诫子书》
6、险躁则不能治性 7、年与时驰 8、意与日去 9、枯落: 10、多不接世 11、将复何及!
6、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险,轻薄;修养性 情。治,修养。 7、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 指迅速逝去。 8、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9、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0、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11、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重点词语解释 (红色字词)
《诫子书》
1、静以修身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非学无以广才 5、淫漫则不能励精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十九、《诫子书》
十九、诫子书❶诸葛亮【近14年未考查】夫❷君子之行,静❸以❹修身,俭以有道德修养的人,( 通过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 通过 )俭朴节约养德。
非淡泊❺无以❻明志❼,非宁静无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没办提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式:静思反省,俭朴节约。
提出实现人生志向的方式:清心寡欲,安定清静。
以致远❽。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❾才,法达到远大目标。
要学习必须静心,要获得才能必须( 不断 )学习,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❿则不能励精⓫,险躁⓬则不能治性⓭。
年与时不立志就没办法成就学业。
放纵懈怠便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便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驰⓮,意与日去⓯,遂成枯落⓰,多不接世⓱,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年老志衰,( 这样的人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守穷庐⓲,将复何及⓳!( 只能 )悲伤地守着那穷困的陋室,( 到那时 )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赏析评点此为诸葛亮的治学之道:静心研究,持之以恒。
反面论述“不静”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彰显“静”的价值。
以慈父的口吻对儿子进行谆谆教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淫( yín )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
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一、内容主旨作者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刻苦学习、珍惜时光对培养自己品德的重要性,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结构图解《诫子书》{ 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正 )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反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勤学立志 修身养性珍惜年华三、写作特色1.正反对比,观点鲜明。
部编人教版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七上《诫子书》
部编人教版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三、诫子书诸葛亮【参考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
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在穷困潦倒之人住的居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阅读《诫子书》,完成25~36题。
(40分)第一组题目:2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静以修.身/邹忌修.八尺有余。
B.才.须学也/初级狭,才.通人C.将复.何及/复.行数十步D.险.躁则不能治性/吾与汝毕力平险.2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险躁则不能治性。
2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葛亮劝诫儿子要静思反省,俭朴节约,认为这是“修身”“养德”的途径。
B.诸葛亮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强调“静”的重要:修身须静,学习须静。
C.诸葛亮感慨自己年华老去,时光蹉跎,意志消失,人生“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D.诸葛亮在给儿子的这封家书中,希望儿子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成为君子。
第二组题目:2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非学无以广才./况才.之过于余者B.悲守穷.庐/蝉则千转不穷.C.险躁则不能治.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将复.何及/不敢出一言以复.29.把“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3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开篇即以“君子之行”来要求其子,并强调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
B.“静以修身”强调安定不动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以潜心专一来修养身心。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课文《诫子书》对比阅读(附译文)知识点考点重点(含中考真题)专项练习
《诫子书》对比阅读(附译文)(含中考真题)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刘备敕刘禅遗诏》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染他病,殆不自济。
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不复自伤,但以卿①兄弟为念。
射君(人名)到,说丞相叹②卿智量,甚大增修③,过于所望。
审能如此,吾复何忧!【注释】①卿:旧时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相当于“你(们)”。
②叹:赞叹。
③增修:即“溢美”,意思是赞美的话说得很多。
修:美好。
译:我最初只是得了一点痢疾而已,后来转而得了其他的病,恐怕难以挽救自己了。
五十岁死的人不能称为夭折,我已经六十多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所以不再为自己感伤,只是惦念你们兄弟。
射援先生来了,说丞相(诸葛亮)惊叹你的智慧和气量,有很大的进步,远比他所期望的要好,要真是这样,我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啊!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④.汝父德薄,勿效之。
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道亡⑤,可自更求闻达。
【注释】④能服于人:能够使别人敬服。
于,这里表示行为的对象。
⑤道亡:(所抄之书记)在途中丢失。
译:努力啊,努力!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
只有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
你父亲我德行不深厚,你不要效仿。
可以读一下《汉书》《礼记》,有空时系统读一下先秦诸子著作以及《六韬》《商君书》,对人的思想和智慧会有很大帮助。
听说丞相已经为你抄写完一遍《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还没给你,就在路上丢失了,你自己可以再找有学问的人学习这些东西。
( 1 )解释加点的词语。
诫子书原文和注释
诫子书原文和注释《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作者运用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使这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并入选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作品原文诫子书⑴夫君子之行⑵,静以修身⑶,俭以养德⑷。
非淡泊无以明志⑸,非宁静无以致远⑹。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⑺,非志无以成学⑻。
淫慢则不能励精⑼,险躁则不能治性⑽。
年与时驰⑾,意与日去⑿,遂成枯落⒀,多不接世⒁,悲守穷庐⒂,将复何及⒃![1]注释⑴诫:告诫,劝勉,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作“澹(dàn)泊”。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致,达到。
⑺广才:增长才干。
⑻成:达成,成就。
⑼淫慢:放纵懈怠,过度享乐。
《艺文类聚》作“慆慢”,漫不经心之意。
淫,放纵。
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尽心,专心。
励,振奋。
⑽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一说通“冶”。
⑾与:跟随。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⑿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⒀遂:最终。
枯落:枯枝和落叶。
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⒁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⒂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⒃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白话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自律、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德的。
2020中考复习部编本诫子书七上
2/25/2020
备战中考2020
实验二中 张钥
2
➢ 选自《 》,诫,
子,
书, 。
讲明修身养➢性“的前途四径史和”方是法“,二也十指四明史了”立中志的与前学四习部的史关书系,;即为《史记》(司马 不但讲明了宁迁静)淡、泊《的汉重书要》,(也班指固明)了、放《纵后怠汉慢书、》偏(激范急晔躁)的、危《害三。国志》(陈寿)
➢ 选自《 》,诫,
子,
书, 。
➢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史记》(司马 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2/25/2020
备战中考2020
实验二中 张钥
4
2/25/2020
备战中考2020
实验二中 张钥
3
理解性背诵
1.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在谆谆告诫的过程中,作者诸葛亮是从修身和 养德 两个方面进行 论述的。
3.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4.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诫子书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诫子书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2题。
(5分)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②则不能励精,险躁③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④,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①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②淫漫:放纵,懈怠。
③险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
④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
11.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3分)对偶句:理由:12.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不能。
(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答案】1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认为这组对偶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韵感、节奏感。
所以我喜欢。
(3分,选其他句也可以,理由合理得当即可)12.淫慢险躁【参考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
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向随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2020中考文言文阅读《诫子书》《《宋史·欧阳修传》》真题及答案解析
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6-20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诸葛亮)【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加冠,嶷然有声②。
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
苦志探赜,忘寝食,必欲并缮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⑤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之终身。
(《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
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
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
④赜(zé):精微,深奥。
⑤治:研究。
⑥服:服从。
16.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A.四岁而孤/母郑氏白誓守节/亲海其学B.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C.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D.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1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诚子书以荻画地学书B.淫慢则不能励精富贵不能淫C.夫君子之行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D.死狱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8.选出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A.甲文中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B.乙文中“及加冠”意思是“到了二十岁”。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
C.乙文中欧阳修于废纸篓中得到韩愈的遗稿,羡慕不已,他决心要在名声上赶超韩愈。
《诫子书》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诫子书》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原文:诫子书诸葛亮〔两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淡泊一作:澹泊;淫慢一作:慆慢;治性一作:冶性)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注释:诫:警告,劝人警惕。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修身:修养身心。
养德:培养品德。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广:增长。
成:达成,成就。
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
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飞快逝去。
与:跟随。
驰:疾行,指飞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遂:最终。
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中考知识点归纳
诫子书中考知识点归纳《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教诲。
在中考中,这篇文章常被作为文言文阅读材料,以下是对《诫子书》中考知识点的归纳:1. 作者背景: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后世尊为“忠臣”的典范。
2. 文体特点:《诫子书》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语言精炼,寓意深刻,是古代家训文学的代表作。
3. 主要内容:- 诸葛亮在信中首先表达了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
- 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勤奋学习,不断进步。
- 教育儿子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要懂得自省和自我修养。
- 告诫儿子要诚实守信,不欺骗他人,不违背自己的良心。
- 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认为品德是立身之本。
4. 文学价值:《诫子书》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文学形式,展现了作者的高尚品德和深邃智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重点词汇:在中考中,可能会考察《诫子书》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淡泊”、“宁静”等。
6. 句式结构:《诫子书》中的句式结构简洁有力,如使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7. 思想内涵:文章传递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
8. 写作手法:诸葛亮在信中运用了比喻、排比等多种写作手法,使得文章既有哲理性,又具有文学性。
9. 文化影响:《诫子书》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典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的体现。
10. 考点预测:中考可能会围绕作者的生平、文章的主旨、重要词汇的解释、句式结构的分析、思想内涵的理解等方面出题。
结束语:通过对《诫子书》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不仅能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更能够从中汲取到古人的智慧和品德修养,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
《诫子书》知识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诫子书》知识点【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dàn)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操行,心绪宁静来加强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品德。
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完成学业。
过度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龄同时光一起飞逝,意志同日月一起远离,于是变成了枯枝落叶,大多不能融入社会,悲伤地居守偏僻简陋的房屋,(悲叹)又怎么来得及呢?【重点字解释】: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
书:书信。
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导的信。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
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
澹(dàn)泊:也写“淡泊”,不追求名利。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须:必要、一定要。
广:使……增广。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使……完成。
淫慢:过度懈怠。
淫:过度。
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
年:年龄。
与:跟随。
时:季节、时光。
驰:疾行、增长。
日:时间、时光、季节。
意:意志。
去:离开、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比喻人精力衰竭,失去生活力。
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
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
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赏析】(1)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道德规范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诫子书》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诫子书》复习要点知识点01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1.走近诸葛亮(1)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2)典故、故事: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3)称颂他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4)代表作(名句)前《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解题《诫子书》,顾名思义,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的意思。
如:《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典题反馈1.填空: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家。
官至蜀国_____。
他的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等。
曾发明___、___、等。
后世多尊称他为___。
关于他的俗语有___、___等。
关于他的歇后语有:_____、____等。
出自《诫子书》的名言有____、_____等。
关于他的对联有:_______;____等。
关于他的事例有:____、______等。
2.按要求背默:(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三句)(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2020学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
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 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 诸葛亮认为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志、学、才。
•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 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 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 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 的前提和基础,而“修身、养德”是成才 的关键。
本文作者阐述的论点是什么?作 者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
•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分别从治学和修身两个方面 进行论述,一正一反,说服 力强。
本文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 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 :①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
• ②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
•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 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 会没有任何贡献。
翻译全文
•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 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 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 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 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 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 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 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 哀地坐守着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再悔恨 又怎么来得及!
第15课《诫子书》
统编版2020学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部编新教材 语文 七年级上册 《诫子书》知识点归纳和中考试题集锦
《诫子书》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集锦一、默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二、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是时期的家、家,与他相关俗语。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夫君子之行 ( )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6)多不接世 ( ) (6)诫子书()四、简答题:1、表达中心的句子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文章就哪几方面进行论述?4、本文论述了多层关系:、、。
5、出自本文的成语:、6、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五、按要求背默:1、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2、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3、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巩固练习:一、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二、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三、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4)文本作者抓住一个“”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条件。
四、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老师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
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五、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七、课外延伸阅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中考复习-2020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诫子书》
三、诫子书
课文全解 考点全解 考点全练课文全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君子的品行,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 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静:屏除 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 是前者的目的。]
课文全解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译文】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 安稳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 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 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明, 明确、坚定。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广才:增长才干。]
C(看/景观)(A.背着;B.喜欢;D.交换)
考点全练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考点全练
3.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任末怎样的求学 精神?
不怕艰险,不图物质享受,勤奋好学的求 学精神。
考点全练
【参考译文】任末十四岁时,背着书箱,寻师 求学,不怕危险阻隔。常常说:“人如果不学 习,那么凭什么取得成就呢?”有时,他在树 林里搭个茅棚作为小屋,削些树枝当笔,刻出 树汁当墨。晚上,他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 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点燃麻秆、蒿草之类照 明。看书每有心得体会,便在衣服上记下这件 事。学生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干净的衣 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任未临终时告诫学生 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犹如活着;不学 无术的人,即使活着,也是行尸走肉罢了。”
谢 谢!
B.诸葛亮希望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 德”,成为君子。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 正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备战2020《诫子书》中考题汇编
备战2020《诫子书》中考题汇编备战2020文言文专题——诫子书【一】【2019·昆明卷】(二)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题。
(12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XXX《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XXX从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于傲矣。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XXX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弟总宜平心静气。
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日:一天天地。
②朴陋:粗俗鄙陋。
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9.请说明以下加点的词语。
(2分)(1)非宁静无致使远(3)悲守穷庐..(2)淫慢则不能励精(4)此即日于傲矣..10.请选出以下加点词意义、用法不异的一项。
..(.)(2分)A.静以修身/皆以美于XXXB.险躁则.不能治性./至则无可用C.不必锦衣玉食而.D.XXX从惯为.后谓之奢也./不用XXX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常/二虫尽为.所吞(2分)12.【甲】文中XXX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A”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埋头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XXX以自己为例劝诚弟弟,提出做事宜“”,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进修与做事。
(3分)13.【甲】文中XXX提出“俭以养德”的概念,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糊口中该如何培养“俭”的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九、诫子书❶诸葛亮【近14年未考查】夫❷君子之行,静❸以❹修身,俭以有道德修养的人,( 通过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 通过 )俭朴节约养德。
非淡泊❺无以❻明志❼,非宁静无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没办提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式:静思反省,俭朴节约。
提出实现人生志向的方式:清心寡欲,安定清静。
以致远❽。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❾才,法达到远大目标。
要学习必须静心,要获得才能必须( 不断 )学习,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❿则不能励精⓫,险躁⓬则不能治性⓭。
年与时不立志就没办法成就学业。
放纵懈怠便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便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驰⓮,意与日去⓯,遂成枯落⓰,多不接世⓱,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年老志衰,( 这样的人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守穷庐⓲,将复何及⓳!( 只能 )悲伤地守着那穷困的陋室,( 到那时 )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赏析评点此为诸葛亮的治学之道:静心研究,持之以恒。
反面论述“不静”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彰显“静”的价值。
以慈父的口吻对儿子进行谆谆教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淫( yín )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
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一、内容主旨作者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刻苦学习、珍惜时光对培养自己品德的重要性,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结构图解《诫子书》{ 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正 )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反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勤学立志修身养性珍惜年华三、写作特色1.正反对比,观点鲜明。
本文是提倡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告诫他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2.语言凝练,意蕴深厚。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他的子孙能从中获益,就是今人读来也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
本文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重点词语解释( 1 )夫.君子之行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 2 )静.以修身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 )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 明确,坚定( 4 )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 达到 ( 5 )非学无以广才.. 广才: 增长才干 ( 6 )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 放纵励: 振奋( 7 )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 修养( 8 )年与时驰. 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 9 )遂成枯落..枯落:比喻人老志衰,没有用处( 10 )悲守穷庐..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古今异义( 1 )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 懈怠 今义: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 时间长( 2 )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 轻薄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 险要( 3 )意与日去.{古义: 丧失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跟“来”相对 ) 3.词类活用 ( 1 )名词用作动词非志.无以成学 志: 立志 ( 2 )形容词用作名词非宁静无以致远.远: 远大目标 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 划1处 ) ( 1 )淫慢/则不能励精 ( 2 )年与时/驰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 通过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 通过 )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 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没办法成就学业。
( 4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懈怠便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便不能修养性情。
二、理解性默写1.文中阐述“才、学、志”三者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反映了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心态。
3.文中“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阐释了懈怠和急躁会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
三、课文内容探究( 一 )理解文章内容1.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
“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生活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5.作者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条件是立志、学习、惜时。
三者关系:作者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6.作者立足于“静”,论述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怎样具体论述的?作者论述了学习( 或“治学” )和做人( 或“修身” )两个方面的内容。
无论学习,还是做人,作者强调的都是一个“静”字:学习需要静,修身需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7.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意?作者是从什么角度阐述的?这句话的含意是流年似水,年华易逝,如果不珍惜时光,必将碌碌无为,老大徒伤悲,到那时就悔之晚矣。
作者从反面阐述,劝诫儿子要珍惜时光。
( 二 )分析写作手法1.作者认为“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课后练习第三题变式]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之中又必须心“静”,如果一个人“淫慢”“险躁”,不静心,无恒心,则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2.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2019·浙江宁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学。
..广才,非.志无以“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
“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 三 )阅读启示探究1.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劝勉儿子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并注意珍惜光阴。
2.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示例: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示例一:决心和毅力对学习非常重要,因为缺乏意志力,缺少持久力,学习就会半途而废,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
示例二:人在少年时期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因为时光飞逝,意志力也会随同岁月而丧失,年少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真题链接]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5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①,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②,此即日习于傲矣。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
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灼也。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总宜平心静气。
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改)[注]①朴陋:粗俗鄙陋。
②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达到远大目标(2)淫慢则不能励精..励精:振奋精神(3)悲守穷庐..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4)此即日习.于傲矣习:习惯,熟悉(5)尔与诸弟其戒之.之:代词,代“这种毛病(焦躁)”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
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
(2)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我前年废弃懈怠,也是因为焦躁的缘故。
3.【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遂成枯落”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提出做事宜“平心静气”,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
【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躁(或:险躁、焦躁)”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
(用原文词句填空)(3分)4.【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3分)示例: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如【乙】文所说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如果“皮袍呢褂”随处都是,“舆马仆从”成为习惯,这样就靠近奢而远离俭了。
所以要提醒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可过度消费。
(言之有理即可,3分)【参考译文】【乙】官宦子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奢”“傲”。
不一定是华美的衣服和珍贵的食物才称为“奢”,只要是皮袍呢褂随手可得,车马仆从习以为常,这样就会一天天地趋于奢侈了。
见到乡下人就讥笑他们的粗俗鄙陋,看见雇工就随意支使,这样就一天天地习惯“傲”了。
京城官宦子弟之所以道德败坏,没有不是因为“骄”“奢”的。
初五的夜里,又接到弟弟的来信,我本来就担心弟弟的焦躁。
一经焦躁,心情就不好,办事就不能妥善。
我前年废弃懈怠,也是因为焦躁的缘故。
一定要平心静气。
你一定要与弟弟们戒除这种毛病,(这是我)极恳切的嘱咐![中考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5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