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十九、诫子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九、诫子书❶诸葛亮【近14年未考查】

夫❷君子之行,静❸以❹

修身,俭以

有道德修养的人,( 通过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 通过 )俭朴节约

养德。非淡泊❺无以❻明志❼,非宁静无

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没办提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式:静思反省,俭朴节约。

提出实现人生志向的方式:清心寡欲,安定清静。

以致远❽。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❾才,

法达到远大目标。要学习必须静心,要获得才能必须( 不断 )学习,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❿则不能励精⓫,险躁⓬则不能治性⓭。年与时不立志就没办法成就学业。放纵懈怠便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便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

驰⓮,意与日去⓯,遂成枯落⓰,多不接世⓱,

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年老志衰,( 这样的人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悲守穷庐⓲,将复何及⓳!

( 只能 )悲伤地守着那穷困的陋室,( 到那时 )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赏析评点

此为诸葛亮的治学之道:静心研究,持之以恒。

反面论述“不静”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彰显“静”的价值。

以慈父的口吻对儿子进行谆谆教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淫( yín )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一、内容主旨

作者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刻苦学习、珍惜时光对培养自己品德的重要性,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结构图解

《诫子书》{ 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正 )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反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勤学立志

修身养性

珍惜年华

三、写作特色

1.正反对比,观点鲜明。本文是提倡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告诫他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2.语言凝练,意蕴深厚。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他的子孙能从中获益,就是今人读来也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本文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重点词语解释

( 1 )夫.君子之行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 2 )静.

以修身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 3 )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 明确,坚定

( 4 )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 达到 ( 5 )非学无以广才.. 广才: 增长才干 ( 6 )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 放纵

励: 振奋

( 7 )险躁则不能治.

性 治: 修养

( 8 )年与时驰. 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 9 )遂成枯落..

枯落:比喻人老志衰,没有用处

( 10 )悲守穷庐..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古今异义

( 1 )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 懈怠 今义: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 时间长

( 2 )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 轻薄

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 险要

( 3 )意与日去.

{古义: 丧失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跟“来”相对 ) 3.词类活用 ( 1 )名词用作动词

非志.无以成学 志: 立志 ( 2 )形容词用作名词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 远大目标 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划1处 ) ( 1 )淫慢/则不能励精 ( 2 )年与时/驰

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 通过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 通过 )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 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没办法成就学业。

( 4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懈怠便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便不能修养性情。

二、理解性默写

1.文中阐述“才、学、志”三者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反映了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心态。

3.文中“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阐释了懈怠和急躁会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

三、课文内容探究

( 一 )理解文章内容

1.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生活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5.作者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条件是立志、学习、惜时。三者关系:作者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6.作者立足于“静”,论述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怎样具体论述的?

作者论述了学习( 或“治学” )和做人( 或“修身” )两个方面的内容。无论学习,还是做人,作者强调的都是一个“静”字:学习需要静,修身需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7.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意?作者是从什么角度阐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