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积累字词。
2.过程与方法: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
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线索,体会作者情感,领悟
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情感。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难点: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领悟、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分析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朱自清的《春》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学过朱自清先生的优美散文《春》,其中对春雨的描写同学们还记得吗?下面同学们就随着老师一起回忆一下那美妙的语句。(和学生一起背诵“雨是最寻常的”)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雨是细腻轻柔的。然而这只是春雨的特点,那一年四季其他季节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雨的四季》。
——设计意图:由朱自清的《春》导入,既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又有利于引入新知识。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或利用多媒体音视频播放)
——设计意图:通过音视频使学生感知文章的美,领略四季雨的特点。
2.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设计意图:对文章进行正音训练,积累生字词。
3..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认为能表现各个季节雨的特点的语句,并用简短词语概况四季雨的特点。
(预设答案:春雨——娇媚而亮丽
夏雨——热烈而粗犷
秋雨——端庄而沉思
冬雨——自然而平静)
——设计意图: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抓关键词句,提高学生甄别,提炼,归纳能力。
4.精读课文,品味文章如诗的语句,体味如画的意境。(此环节教师可安排学生默读、诵读;可按春、夏、秋、冬逐层分析;教师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品析课文内容)
(1)春雨
①“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你如何理解。
(预设答案:作者将春雨的水滴和少女的眼泪相比,渲染出春雨的无比娇媚。)
②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预设答案: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教师小结:确切地说,这是一幅春雨后景观图,春雨“润物无声”一场春雨滋润后,整个大自然都从睡眠中苏醒过来,把你的五官都调动起来,我们看到树木睁开明亮的眼睛,我们听到小草生长的沙沙声,我们嗅到空气中芳甜的气味,置身其中,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美了!而这一切都是这一场春雨的功劳啊!在这里,作者对雨充满了喜爱之情,把春雨写得亲切可爱。(2)夏雨
①夏雨的特点是通过哪些语句表现出来?
(预设答案: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
②热烈、粗犷的仅仅是雨吗?
(预设答案:当然不是。热烈、粗犷的还有人、花朵、树叶、杂草、荷叶、蝉声、蛙鼓。)
③“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这句话好在哪里?
(预设答案:作者将夏雨比作交响曲,而且是和蝉声、蛙鼓一起奏响的,突出了夏雨的热烈。)
教师小结:整段文字充斥着火热奔放的豪情。
(3)秋雨
①作者为什么把秋雨比作“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
(预设答案:作者把秋雨比作“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意在刻画秋雨的沉静、稳重、端庄)
②秋天雨多吗?
(预设答案:不多。雨不大出门)
③作者写秋雨少的原因,并不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写,而是赋予秋雨以情感,你能找到这样的语句吗?
(预设答案: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真是秋雨含情啊!)
④既然秋雨这么多情,那么,飘然而至的秋雨能给人带来什么感触呢?同学们下面一起来读“忽然,在一个夜晚……”
[教师]:哎呀,秋雨真好!
教师小结:“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哀叹,可是作者一扫古人的哀怨与凄凉,以一种积极地、向上的、快乐的心境去体会秋雨的美妙,去感悟秋雨的情思。足见作者对秋雨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冬雨
①冬天来了,人们会讨厌雨吗?你能从文中寻找出答案吗?
(预设答案:不会。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谧静,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②如何理解“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预设答案:作者将雪中的景物比作木刻画,表现了冬雪的自然、平静)(5)在作者的笔下,四季的雨虽各有特点,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永远是美的。所以作者才会开篇就说“我喜欢雨”。“我喜欢雨”这四个字,用在篇首,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开篇明义。文章最后两段,说自己“爱恋”雨,是在“喜欢”基础之上的感情升华,同时照应了开头,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设计意图:从文本入手,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对雨,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读,去品析文章的妙处,体味语句的美感。
归纳总结:
王维的诗被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文也可说是“文中有画”了,作者抓住四季雨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四季雨人格化了。如果说春雨是一个娇媚的少女,那夏雨可就是一个泼辣的大嫂了;如果说秋雨是一个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那冬雨可就是一个白发苍苍,宽厚仁慈,能给人带来温暖感觉的老婆婆了。作者在这里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六、【延伸拓展】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感受,随着生活环境、生活处境的变化而变化。雨给作者留下了美的形象和记忆,作者对雨的感受始终没有变化,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生活在太平盛世,未能感受到时代的沧桑之变,而蒋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一生颠沛流离,心系朝廷,对雨的感受自然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