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性
浅谈人性观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于是有了一个会思维的发达的大脑,于是就喜欢对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从而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解释。
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自己和同类,于是提出了“我是什么?人是什么?”的问题,先哲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于是纷纷著书立说,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人和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典人性观,这些人性观的一些观点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我国最先主张“有善有恶论”的是战国初期人世硕,他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
他虽然认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
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
后世赞成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董仲舒、扬雄、王充,唐代的韩愈等。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
柏拉图认为人有欲望、意志和理性。
当理性能驾驭欲望和意志时,就能获得善。
反之,就是恶。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有理性和情欲。
人生的目的在于用理性节制情欲于一个合理的状态,恰到好处,以获得人生的幸福。
康德则认为人有两个我,一个是“实我”,一个是“真我”。
“真我”是理性主导的我,“实我”是情感主导的我,“真我”因为善性的约束而高于恶性欲望的“实我”。
我国最先主张“无善无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告子(告不害)。
他认为人性无善恶,人们生来的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善与恶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所以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首推英国近代思想家洛克的人心白纸说。
该说认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纸的,根本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
他认为,善与恶的心理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教育因素造成的。
心理作业:浅谈人性本质
浅谈人性善恶人性到底本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想必与世界上是现有鸡还是先有蛋一般让人争论不休。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都持有不同的观点。
理由也各有千秋,可谓百家争鸣。
在此,我就自己个人观点,做一个简单的展示自己的看法。
如果说人性是善良的,古有孟子“人性本善”之说,证明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无数的好人好事感动中国的事迹与人物,自然灾难让我们看到大家的团结,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让我们更加坚信人性的美好与善良。
如果说人性是邪恶的,基督教信奉“原罪”的人性观。
康德曾经说过,“恶折磨我们的人,时而是因为人的本性,时而是因为人的残忍的自私性”。
杀人抢劫战争暴力时刻发生在这个世界上。
从李尔王中不孝的女儿们到充斥世界各地的巨大毒枭。
恶势力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之中,似乎不孔不入,从古至今。
人性的善恶如此矛盾,我们可以看到再恶的人也会有对亲人温情的一面,所谓虎毒不食子。
一个杀人犯说不定是一个模范儿子、丈夫、父亲,五好家庭中的一家之主。
但是对于其他人他可能是个破坏他人家庭幸福的恶魔。
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为学生辛苦一辈子的优秀老师,对于她的学生来说,她无疑是一个负责无私的好人,但是也许对于她自己的孩子,由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家庭,她却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
所以善恶并没有所谓绝对的标准。
你心中的标准不同,你对善恶看法也就不同。
仔细考察一番,就会发现人性原来很复杂。
人性之中既有“好”的因素又有“坏”的成分。
孔夫子的“食色,性也”只是讲了人的肉体物质欲望部分,还远远不够全面。
马克思在他的学说中仅仅提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唯一没有明确的是人性的善与恶的问题。
这样,在人的自私贪欲和社会公德发生冲突的时候,伦理道德就会显得无能为力。
所以人性是复杂的,是多变的,多种成分的。
人性的善恶更多要求社会道德的约束,自身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才能使一个人成为更符合社会认同的“善良”的人。
就如“八荣八耻”的提出,都是社会上大众认同的行为。
浅谈人性化护理
浅谈人性化护理【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消除疾病痛苦,恢复身心健康,满足病人需求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
它融于护理服务活动的各个方面。
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推进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改变医院的形象。
1.人性化护理的内涵护理作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它是一种与专业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当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世界更加关注人的身心健康。
在倡导文明服务的今天,人性化护理把护理连同美丽和爱融为一体,推动着护理事业向前发展。
人性化护理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其思想内涵是“我能为病人做什么”,在提供护理技术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把他们看作是有思想、有感情且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完整的社会人,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用优质的服务让病人及其家属感受到关怀,使病人自身的价值、生命与健康、人格与尊严得到应有的关注。
2.人性化护理的做法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主体是护士。
使护士主动实践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基础。
2.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要求护理者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应首先实现观念和方法的转变,走出那种被动等待,一切以只执行医嘱和方便为前提的误区,增强服务意识,满足患者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由“以工作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规范服务行为,转变护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护理。
2.2不断提高护士素质。
社会的发展,人群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身心的健康,“生、老、病、死”这生命的四个过程永远伴随着我们护理人员,而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开展和深化人性化护理工作的根本。
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但要充分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人文学科、操作技能以及预防、保健知识,获得专科护理的技术和方法,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提高我们的护理技术水平,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如今,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研究和掌握病人的心理,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这就要求站在患者的角度,体会作为一名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将我们的情感融入到护理中,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浅谈人性--后天形成的道德底线
而 这在社会 生活中则 表现 为人们人性标 准的普遍 降低 。 在经济
造成 了人类社会 的道德缺失 。
如果说法律鞭 长莫及 的地方是道德 掌管 的天地 , 那 么道 德 无 能为力之地 , 其最后 的防线便 是人性。在当今充满竞争 与挑
战的社会 中 , 违背人类社会 发展 规律而 自我为 中心 的那些人 把
人陛” 恶” 的行 为道德 化 ,因此 ,人类要恢 复人性 ” 善 ”的状 态, 就要通 过制度来约束 , 通过教育来改善 。孟 子之主张 , 人性 若 不靠后天力量 的改 进 , 就无法 自立为善 , 即使有 善 , 亦无 以发 挥, 是其缺憾 。 美 国哲学家杜威表示 , 人性都有发展 改善 的可能 性, 只要有适 当的教 育 , 人 是能养成善 良的品性的。人性从 ” 恶
想 品德教 育 , 全社 会要 关注青 少年 的身 心健康 , 从小 就要加 强 无 私奉献的精神 和遵 规守法的意识 , 同时新 闻媒体要在全社会
态 。在经济 快速发展 , 竞争激烈 的社会 中, 人类为 了生存 , 必须
范围内做到大量 宣传 正能量 的工作 , 使每一个社会成员 意识 到
1 无限大的欲望致使人性发 生变化
现代人 追求 的生命价值 与以往相 比发生 了巨大 的变化 。以 自我 为中心 、 自我 为第 一的心态 , 追求 奢侈和享乐 的生活 , 及时 行乐 等价值观 已普遍成 为当代人 特别 是中青年人 的行 为标准 ,
浅谈人性——饥饿的苏丹
浅谈人性——《饥饿的苏丹》刘珍彤四川美术学院学号:1005000748指导老师:向丽内容摘要:人性中有一特质就是容易记住他人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会很快的忘却。
人类在理性和感性中到底应该何去何从?人们到底应该持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一些人的行为?关键词:人性理性感性内容:当我看到这张照片,一个非洲小孩因疾病和饥饿使得命在旦夕时,旁边即刻就有一只秃鹫虎视眈眈盯着小孩,秃鹫在耐心等待小孩的生命终结。
因为小孩的生命一结束,其尸体立刻就会成为秃鹫的一顿美餐。
这是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于非洲拍摄的一张照片,不得不说,看完以后我很震撼,虽说自己也知道非洲的人民生活很困苦,条件很差。
但是看到照片之后,我还是被那女孩瘦骨嶙峋的因为饥饿而鞠楼的身体而感到难过和悲伤。
还有照片传来的浓浓的悲哀和无助。
同时,现实的残酷也真切的赤裸裸的呈现在我的面前,是那么的清晰。
这幅照片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但是作者凯文·卡特受到了人们的指责:这位记者为什么不丢下相机而给那个快饿死的黑孩一壶水、一块面包?为什么不救那个孩子于死神的镰刀与秃鹫的喙爪之下?一个孩子生命的价值难道不敌一幅新闻照片或一个新闻奖项?最终这位南非摄影师于1994年7月27日自杀身亡,以死而谢天下。
我们姑且不谈论凯文·卡特自杀的意义,作为一个敏锐的发现事实,客观报道事实为职责的记者,他那么做事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感性的人,他那么做是不被大众所理解的。
那么,在帮助和报道的选择前,或者说在先帮助还是先报道的选择前,作为一个记者,到底应该怎样做,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在人的感性和工作的理性面前,记者,这个特殊的敏感的职业的人,到底该何去何从?凯文·卡特曾向外界解释:当时非洲该国饿殍遍野,到处都是死亡,外界援助不过是杯水车薪,面对灾民的死亡谁也束手无策;当他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当地灾区,当执行任务的飞机已经发动,在他正要登机时,他看到了这幅令人心碎的人间惨象,就立即回头抢拍下来,而后不得不迅速离去。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浅谈人性的精神属性
浅谈人性的精神属性化学与化工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叶堃鹏究竟什么是人性?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亦善亦恶论等。
这些观点无一例外都试图通过探寻人性的本源去研究人性,但是人性的本源究竟是什么一直到今天也没个定论,因此,窃以为以其花费过多的精力去纠缠人性的本源,倒不如通过人性的外在属性来看待人性。
那么人性有哪些属性呢?首先是自然属性,因为一个人要具有人性首先他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自然人,具有某些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其次就是社会属性了,人是群居动物,他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生存,因此他还具有社会属性;最后是精神属性,也是人性最高级别的属性,何谓精神属性呢?我们知道作为个体的人总是有别于他人的,而人性的精神属性正是这种区别的最根本之处。
人性的这种精神属性也是塑造凡人和圣人最关键的因素,我想古今中外的圣人无疑都对自身的这种精神属性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对自我、对人生有着更深刻的思考,因此他们能超凡脱俗,屹立人世。
这种特点在中国古代先哲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代文坛巨匠陶渊明本是东晋朝的一名官员,但无奈官场污浊不堪、人心不古,陶公坚守气节,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不做,归隐田园,只为寻找心灵的一方净土。
摆脱了世俗官场的污浊,陶公的精神豁然开朗,既参透了人生的真谛更达到了真我的境界,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的氛围中为后世留下了诸多传世名篇。
民国年间弘一法师的传奇人生也很值得深思,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本是民国初年一位留洋归来的风流才子,怀揣一腔抱负想报效祖国,但奈何当时军阀纷争、战乱不休、民生困苦,自己满腔抱负也无处施展。
于是,叔同愤然遁入空门,致力于弘扬佛法,以图在佛家的青灯古佛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进而度化众生。
在佛门中,由于已经看破红尘、重归自我,弘一法师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质的飞跃,终其一生,在诗词、书法、戏曲、绘画、篆刻等许多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中长亭送别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浅谈人性的善与恶
浅谈人性的善与恶任新荣今年八月二十七号,我有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到家做客,当然我也要尽地主之谊,几番推杯换盏之后,我便有些不胜酒力,朋友是个文化人,酒过三巡之后,他的话匣子打开了,整个谈话的过程中,我们都是沿着他的思路神侃。
由于本人文化功底甚浅,又不善言辞,但接着酒力不知天高地厚谈起了人性善恶的哲学问题。
我们的谈话持续了五个小时,直到太阳西沉才送走了客人。
他走后,我一直在想他为什么要提“人性到底是恶的,还是善德”这个话题,而且还联系到怎么看待“文革”这个观点。
在文革时期读人性是个禁区。
那时,只要谈到这个话题便冠以资产阶级人性论。
那个时代是红色恐怖的时代。
人只有阶级的属性,没有人的属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以他的年龄来看,那时他还小,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少年,但他毕竟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时代的烙印在他的心灵中已经很深刻了,从他的言语中我知道了他出身不好,家庭或许受到一点冲击,从他现在的身份来看(正县级干部),我认为他是一个忍辱负重、以德报怨的人。
我总在琢磨,终于悟出了个中道理。
他是想向我说明善恶到头终有报,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感恩的心。
他的有些话还应征了爱因斯坦的一段名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只作短暂的逗留,只要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存在的——首先是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与健康关系到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为我们许多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与我们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爱因斯坦的另一段话也与我的朋友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他凭借暴力为根据。
爱因斯坦的两段话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爱因斯坦的心地是善良,但现实是邪恶的。
他经历了“一战”和“二战”,战争就是个恶魔,它吞噬了多少生命,涂炭了多少生灵,他同时也没想到正是由于他的相对论使物质粒子转变为更大的能量,从而人们制造了原子弹、氢弹。
现在世界上所有核当量算下来人均5吨,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坐在一个5吨重的大药桶上。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浅谈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对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话题的争论已经绵延了上千年,如今依旧没有一个定论,为什么呢?因为人格的发展都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些复杂的因素相互影响,不能以一个简单的善恶定论来判断。
我认为性恶论说的也不是恶毒,而是人生来就有性本能,但是人格的发展主要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就像弗洛伊德所说,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这就是由环境教育对个体的影响程度所决定的.在古代,哲学家对人性善恶进行了探讨.苟子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论,指出:”凡人有所一同。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这里所列举的饥食、寒暖、劳息、好恶等人生而有之的品性与孟子所言的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等善端是完全不同的。
两者可以说是站在被教育前和被教育后的两种观点的碰撞.也有句话说,“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可以为尧禹。
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人非生来就有善恶,尧、禹等贤圣之人与桀、跖等暴恶之人是一样的,人的本性是唯利是图的,成为君子者在于后天的修为。
故而苟子以“性恶”为理论基础,更加强调了礼乐教化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法治提供了思想前提,提出了礼法共治的主张,即礼乐不可废,法约不可弛,通过法律的约束来达到治理社会的效果,毕竟在性本善的社会里,只能管得住君子,是管不住小人的。
在古希腊,论及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苏格拉底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
不过,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并非人类的全部知识,而是指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
美德指包括对父母的孝道、兄弟之间的友爱、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等,这些也都靠教育来完成.这一命题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
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
美德是善的,针对人来讲,善就是节制、勇敢、正义等。
接受教育,学习和掌握各种伦理道德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从这一方面说,苏格拉底是十分认可教育对人性及个体性格发展的重要影响的观点的。
浅谈人性假设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人性假设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1.人性假设理论的内涵所谓“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实际上主要涉及到的是被管理者需要和动机判断的问题,从麦格里格提出人性假设理论至今,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研究就一直就不曾间断。
但是从主流旧纳来看,大概是以下四类:“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1.1“经济人”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是不喜欢并且逃避工作的,大多数人是需要加以强迫,控制,指挥,才会迫使他们进入一种为实现组织的目标的工作状态。
能刺激到他们的只有金钱与其它的物质利益,因此在这种人性假设下,管理上主张采用严明的奖惩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对于表现意慢的员工给予严厉的惩罚。
1.2这种假设认为人因为必然生存于社会之中,人的社会性于人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于人们是否能积极投身于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驱使人们去积极努力工作的不再是金钱物质方面的利益,更多的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在这种人性假设下,管理上主张由“以人适应物”转向“以人为中心”,重视满足职工的社会性需要,注重职工参与到决策的积极性1.3“自我实现人”假设这里的自我实现是指人们只有发挥自己的才能才千才能得以满足。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而自我实现就是在这个金字塔的顶端,工作方面的追求可以使人越来越成熟,人也可以自己进行自我激励,官我控制。
因此在这种人性假设下,管理上主张为职工提供一种富有挑战性并且能够有利于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环境。
1.4“复杂人”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的需要和潜在的愿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随着年龄,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境理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这种人性假设下,管理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的,只能采取灵活,多元的管理方式根据具体人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性假设理论的价值国为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靠人的活动以及行为来实现,所以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也就无法避免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浅谈人性化的教育
管理动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学生违反教学常规,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对他们进行指正和教育。
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呢?过一点,怕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背上一个“体罚的罪名”;松一点,又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认为,对于语言教育起不到作用的学生,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
但惩罚不是体罚,更不是心灵上的鄙视,言语行为上的讽刺和打击。
惩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克服缺点,纠正行为。
但是,一提到惩罚,难免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因此,我们应提倡人性化的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惩罚”,使惩罚真正发挥其作用。
以下是我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几个案例的教育心得体会。
送你一本字帖刘立是个优秀的孩子,各方面表现都不错。
可是,唯一让我感到不满意的就是写字潦草。
为了这事,我已经和他谈过几次话,但好了一、两次很快又回复原状。
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刘立,瞧你的作业,怎么才好了两次又开始写得潦潦草草了?前面这两次写得多工整呀!”我一边说一边翻他的作业。
“这说明了只要你用心写的话,就能写工整的。
为此,老师决定给你一个小小的惩罚。
”听到“惩罚”二字,刘立立即抬起头紧张地看着我。
“我决定,”我故意慢条斯理地说:“惩罚你每天做完作业后,用心写完这本字帖上的一页字。
”我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新买的精美字帖递过去。
刘立的脸“刷”地红了,难为情地说:“老师,我怎么好意思让您给我买字帖呢?回头让我妈妈给我买一本,我一定认真地写。
”“谁说这本字帖是送给你的啊?这是老师借给你的,写完了后是要还的。
不过,如果你真的用心写,并且以后再也不犯写字马虎的毛病的话,我会考虑把这本字帖送给你做纪念的。
”我用朋友的语气对他说。
刘立重重地点了点头。
对刘立提出这样的惩罚,是我考虑再三之后做的决定。
本来是准备让他重做当天的作业,并且提醒他,如果以后作业再马虎,都必须重做。
人性归纳总结
人性归纳总结人性是指人类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和本质。
对于人性的研究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人性的归纳总结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人的本性、道德观、对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指人类出生时天生具备的特质和固有的行为倾向。
人的本性包括生存欲望、求知欲望、自我保护等。
人类作为生物,天生具有追求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同时也具备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此外,人的本性还包括争斗、贪婪、自私、好斗等一些较阴暗的一面。
这表明人性中既有善良和正直的一面,也存在着丑恶和邪恶的一面。
二、道德观道德观是人们对于善恶、对错和价值观念的总合。
每个人对道德的理解和追求并不完全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自我中心和他人关怀。
自我中心的道德观主要强调个体的利益和权力,个人行为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舒适和利益最大化。
而他人关怀的道德观则更加注重合作、关爱他人、捍卫弱势群体的利益。
不同的道德观念反映了人性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对他人的关系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性中对他人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体现。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友善、合作、尊重、同情等人性的表达。
社会联系的建立和维系是人性的基本需求,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人们能够获得支持、安全感和满足感。
然而,人性中也存在着竞争、嫉妒、厌恶、仇恨等负面情绪和行为。
这说明人性中既有向善的一面,也存在着影响正常交往的障碍。
四、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人类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能力。
人性中的自我意识体现为人们对自身特点、能力和目标的认知和评价。
自我意识使人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对他人的评价产生反应。
自我意识的增强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
有了自我意识,人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并通过反思和调整来实现个体的成长和自我完善。
五、情感表达情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情感表达,人们能够理解、交流和共享感受。
情感表达包括爱、喜、怒、悲等各种情感体验。
浅谈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
浅谈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高校心理咨询是指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的一个重要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性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学生。
而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也是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性存在的看法和态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就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进行一番探讨。
第一、人的多元性人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存在,心理咨询师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和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受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导致各自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有所不同。
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需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多元性,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和评判学生的行为,而是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理需求。
其次、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性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心理咨询师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无论其遇到何种困难和问题,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怀。
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心理咨询师需要坚守职业道德,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提升自我认知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心理咨询师还需建立和学生之间的信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内心的关怀和支持,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力量。
第三、人的成长和发展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不断演变的一个过程,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这一人性观。
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学生可能面对来自学业、社交、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扰,心理咨询师需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成长和进步,有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素养。
心理咨询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心理成长、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方面有更深的领悟,帮助他们明晰内心的需求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的挑战。
第四、人的个体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体需求和情感状态,需要得到理解和关怀。
在高校心理咨询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和困扰,需要心理咨询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浅谈人性——饥饿的苏丹
浅谈人性——饥饿的苏丹
饥饿的苏丹是一本由日本著名学者山田鹤作的著名小说,以16世纪中世纪阿拉伯地
区进行社会画面为蓝本,详细描述了苏丹家族三兄弟思考贫穷和责任、财富和权力之间的
内心挣扎以及其展开的结局,引发了读者对价值观上的思考,也揭示了一个微妙而沉重的
真相,即人性本身特有的矛与盾,人类的饥饿和角力之间的矛盾,也是一面实在的面目。
人类的思维几乎没有穷尽,他们常常以一种崇高的姿态去思考最困难的社会问题,也
常常把他们的思想和情意融到生活中去,为生活多加了几分活力。
但也有一种与之相反的
心态,当生活中的饥饿太深的时候,人性的锋芒流露出来,绝望和欲望交错。
在《饥饿的
苏丹》中,三兄弟在他们的饥饿和争斗中揭示出一个微妙而沉重的景象:一方追求金钱和
社会地位,另一方却甘愿放弃贪心,走上任性走向正义和仁爱的道路,于是给我们以警惕:无论再穷,人们都不应该忘记把良知和良心结合在一起,不可以堕落,不可以忘记爱。
很明显,在山田鹤的《饥饿的苏丹》中,苏丹家族的弟弟就象征着一种守法的行为,
这种守法建立在他道德的准则之上,他凭借着自己的仁慈和勇气战胜自己的贪欲,成功地
帮助了他的家人,最终取得了和平与富足,不仅给世界带来了慈悲的太阳,更是给人们凸
显出人性本质中蕴藏的尊严。
因此,人的本质是一个普遍的议题,它时刻激励着我们去高尚的行善,勇于担当,不
为物质的诱惑而妥协志;同时也警醒着我们不要因为饥饿而堕落,不要忘记爱。
正是由于
对这一点的深刻理解,山田鹤的《饥饿的苏丹》得以出现,让许多读者受到了启发。
浅谈人性中的善与非正义
浅谈人性中的善与非正义【摘要】人性是一个复杂的主题,其中包含了善与非正义两种特质。
善与非正义在人性中相互关联,表现形式各异,受到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和伦理学角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性中善与非正义的本质。
人性中的善与非正义是不可分割的,如何促进善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问题。
善与非正义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显著的,积极的善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消极的非正义则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矛盾。
深入探讨人性中的善与非正义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人性、善、非正义、复杂性、定义、相互关联、表现形式、社会影响、心理学、伦理学、不可分割性、促进、积极影响、消极影响1. 引言1.1 人性的复杂性人性的复杂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在探讨人类的本质和内心。
人性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特质和情感,有着无数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式。
人类的行为和思想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人性变得多变而复杂。
人性的复杂性体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既有善良和慈爱的一面,也有邪恶和自私的一面。
有时候我们会做出令人感动的善举,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充满爱心。
而有时候我们也会表现出贪婪、自私、冷漠或者是暴力的一面,对他人造成伤害,破坏和破坏他人。
人性的复杂性也体现在我们的思想和信念。
我们的价值观和理念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定,使得我们表现出不同的一面。
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信念不惜一切代价,坚持自己的原则,为正义和公平而战。
而有时候我们也会为了私利和权力而背叛自己的信念,做出错误和不道德的选择。
人性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很难简单地定义一个人是善良还是邪恶,因为每个人都有着各种矛盾和复杂的情感和特质。
只有了解人性的复杂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中的种种问题。
1.2 善与非正义的定义善与非正义是人性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
善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或态度,表现为善良、仁爱、宽容、勇敢等积极品质。
而非正义则指违背道德规范、伤害他人利益、不公平或不合理的行为,表现为自私、狡诈、暴力、贪婪等消极特质。
浅谈人性
浅谈人性
人性问题,古老而无法回避,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基于人性的映射。
不同的阶级、修为、环境、智慧就会塑造出不同的人性。
人性不可解放,一但彻底解放人性,则人性之恶无从制约。
人性亦不可压抑,压抑人性的结果,只能是积累仇恨束缚创造力。
人性之间充斥着矛盾与斗争,在人性内部隐含着生物原始的兽性;人性是随着人不断地进化,同样是以人类的终极存在为目的;人性里常常会不经意间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虽然周围环境(外因)不断影响着人性,但形成人性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个体的阶级属性和认知修为以及觉悟智慧(内因)。
大环境我们很难一时而改变,而医院、科室、朋友、家庭等这些小环境里我们却可以共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人性进化生态圈。
然而比这种外因更为重要的仍然是自省这个决定性的内因。
医学伦理学中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病人利益第一、尊重病人、公正。
这同法律、制度、道德一样,都是我们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之一,同时也是人性发展的外部参考因素。
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人性有优劣,重在修己身。
佚名
2015年5月。
浅谈对人性的认识
浅谈对人性的认识
一个人对于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
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人性的秘密,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人性。
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藉之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在伟人的生平中,最能打动我的不是他们的丰功伟绩,而是那些显露了他们的真实人性的时刻。
其实普通人也一样,人人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时刻,而这样的时刻都是动人的。
这使我相信,任何人只要愿意如实地叙述自己人生中刻骨铭心的遭遇和感受,就都可以写出一部精彩的自传,其价值远远超过那种仅仅罗列丰功伟绩的名人传记。
天赋,才能,眼光,魄力,这一切都还不是伟大,必须加上真实,才成其伟大。
真实是一切伟人的共同特征,它源自对人性的真切了解,并由此产生一种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诚实和坦然。
精神上的伟人必定是坦诚的,他们足够富有,无须隐瞒自己的欠缺,也足够自尊,不屑于用做秀、演戏、不懂装懂来贬低自己。
凡真实的人性都不是罪恶,若看成罪恶,必是用了社会偏见的眼光。
没有一种人性的弱点是我所不能原谅的,但有的是出于同情,有的是出于鄙夷。
蒙田教会我坦然面对人性的平凡,尼采教会我坦然面对人性的复杂。
浅谈人性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浅谈人性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摘要:人性与政治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某个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也与人性相辅相成。
因此,在历史的演变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更替中,我们不能忽视人性与政治制度这样一对关系。
关键词:人性政治制度人性善论人性利己人性排他一﹑人性的内涵及其基本解释【词目】:人性【拼音】:rén xìng 【英译】:human nature; humanity; normal human feelings; flesh and blood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关于“人性”马克思给出的定义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就人性而言,还有几种基本的解释:第一,认为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第二,认为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
第三,认为人性是人的本性的简称。
从分类学角度讲是人类独有的本性特点,可用以区别其他事物;从统计学角度讲是人类共有的本性特点。
而我认为,人性有善与恶之分。
人性有利己性和排他性的性质和特点。
二﹑人性和政治制度的关联性㈠性善与政治制度的积极作用人性的善恶问题是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性有善有恶,而性善论的观点得到了儒家孟子的宣扬。
孟子主张性本善。
他不同意时人告子的“生之为性”和“食色,性也”的观点。
孟子说人性:“君子所性,仁义礼智限于心”,主要指人之说以异于禽兽者。
②他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道德性,有道德就会行善事。
人只要拥有顺应人的本心和先天的善性,就能实现人的善良本性,成为一个道德完美的人。
孟子还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能够发挥善性体认天道与天命从而与天地融为一体。
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其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所以立命也。
”③然而,性善论与政治制度有和联系呢?性善是道德的最佳表现,我认为,性善和仁义有相似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
谈
人
性
周五平
2015级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15211865
摘要:当今社会,物质财富高度发达,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思考却是很少。
在此,我仅借此机会浅谈一下我对人性问题的思考。
那么人性到底存不存在,人性到底是善是恶,我们对于这些都有不同的理解,我在此仅谈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人性的存在,人性的定义,人性的善恶。
1.首先,人性存不存在?一般而言,我们对于人性是默认的,如果人性不存在的话,那么我们对于很多问题的解释就显得苍白无力。
为了下面的讨论,我个人也倾向于人性是存在的,因为这符合人的认知。
2.那么,当人性的存在问题解决后就要明白什么是人性,对于人性的定义问题,世界上又有多种解释,而我个人比较赞同下面这一种说法。
“人性是人的本性,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自由表达”这是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在2009年4月对人性的全新的诠释。
真理是固有而存在的,是最自然,最本质的,它体现在人的身上便是人性。
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比如说,人在竞争中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是受人性支配的,那么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正理性在人身上的体现。
3.上面我对人性的定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下面我就要对人性的善恶问题做出自己的见解。
我的观点是人性既有善又有恶。
人是一个善恶的矛盾共同体。
我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主要从以下方面来看:
第一,从哲学角度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的基
本规律。
而我们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善恶是一对矛盾。
善和恶首先是对立的两面,同时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
如果没有善,那我们有怎样去界定恶,同样,如果没有恶,那善的存在意义又在哪。
也就是说善恶是相对立而存在,但又互为存在的前提,有善必有恶,无善也必定没有恶。
所以,我们在人性善恶问题上也要承认其矛盾性,人性也就是有善也有恶的。
第二,假如不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也可以从人类的发展来看。
人类发展到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善恶现象,人心也出现善恶之分。
那么,我禁不住要问人的这些善恶的来源是什么?我认为它的来源有两个。
其一,它来源于人的出生,那么按照这个思维的话,社会上有善也有恶,那么人出生时也就有善也有恶。
其二,它来源于这个社会环境,也就是说,人出生时本无善恶之分,但是当他进入这个社会环境后,他便会受到无形的影响,逐渐形成善恶的区分。
但是我想问,这个社会环境中的善恶又来自何方?我想,社会环境是与人有关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追溯到远古,也就是人类始祖时代,那么那时的社会是不是也就存在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现在的善恶还是无法解释明白。
所以,我们得祖先,最原始的祖先也就有善恶,并且
是善恶都有,只不过是通过遗传,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发展,人们现在心中的善恶程度不同罢了,有的人向善,有的人向恶。
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来说。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我就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支撑我的观点。
恶人也有善的一面。
浙江籍青年胡益华2010年7月3日在浙江省义乌市绑架一对青年情侣劫走其雷克萨斯轿车一辆,用从他们身上抢劫来的银行卡从银行取出13000元存款后,将这对情侣杀死并埋尸灭迹,然后驾驶轿车企图到广州销赃。
途经广东惠来县时又枪杀了两名警察。
胡益华在几天内就极其残残忍地杀害了四人,成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就是这样一个恶人也曾经有过善举,他在抗击汶川大地震中对灾区人民动了恻隐之心捐赠200元,平时家乡人对他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善人也有恶的一面。
《水浒传》中的宋江济困扶危,乐善好施,被称为“及时雨”。
当他得知阎婆死了老公无钱安葬时,便慷慨解囊,给她买了一口棺材,还送十两银子给她料理后事。
而宋江怒杀阎婆惜,则暴露了他人性恶的一面。
从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看出人性的两重性。
善与恶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大多数人善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恶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极少数人恶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以世上好心人总是占多数,恶人只是一小撮。
但是恶人的能量很大,社会危害性很大。
在社会风气不好的时候好人怕恶人,恶人更是气焰嚣张为害无穷。
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善良的人可以变为恶人,恶人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浙江省杭州市箫山区塔楼镇居民章红彩就是一个由善变恶的典型人物。
2007年9月18日,塔楼镇发生了一起车祸,74岁的村民丁志灿被汽车压伤左腿生命垂危。
肇事司机立即打电话给车主章红彩。
章赶到现场后即刻把伤者送到医院抢救,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交警处理完这宗交通事故之后,丁志灿的伤势出现反复,医院向亲属下达病危通知书。
丁志灿的子女纠缠不休,要章红彩再赔偿15万元。
章红彩因这宗车祸倾其所有积蓄还负债累累,终于不胜其烦萌生杀人恶念,潜进病房用被子捂住丁志灿将其杀死。
就这样,性本善良的章红彩变成了一个凶恶的杀人犯。
总之,人性具有善恶二重性,这也是从上面的例子可以总结出的结论。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人性具有两重性。
以上,便是我对于人性的存在问题,人性的定义问题,人性的善恶问题的全部见解,鄙人见识浅薄,还望海涵。
在此说明,以上纯属个人见解,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写于2015年11月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