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足跟痛方(内服方与泡脚方各一首)
足跟痛方(内服方与泡脚方各一首)足跟痛方内服方【组成】杜仲15g,续断15g,菟丝子30g,枸杞30g,独活12g,骨碎补10g,威灵仙15g,白芥子12g,地龙15g,乳香12g,没药12g,鸡血藤30g,当归15g ,川芎15g,透骨草15g,牛膝30g,白芍30g,甘草6g。
【适应症】适用于足跟部骨质增生所致疼痛。
症见:足跟疼痛,拒按,痛势较剧,痛处固定,入夜尤甚,甚则影响睡眠。
【方解】足跟疼痛中医认为多属肾虚,检查X片多提示根骨骨质增生,多见于老年人和体弱者。
肾虚则骨萎,导致骨质增生形成,压迫局部,局部气血瘀阻,不通则痛,故疼痛拒按,入夜尤甚。
本方以补肝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品为主,既治肾虚之本,又解瘀血疼痛之标。
方中杜仲、续断、菟丝子、枸杞补肝肾、强筋骨;独活祛风湿;当归、川芎、乳香、没药、鸡血藤、地龙、透骨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骨碎补活血止痛,补肾强骨;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兼能软化骨刺;白芥子通络止痛;牛膝补肝肾活血,能引诸药下行而达病所;芍药能柔肝止痛、软化骨刺,配合甘草则缓急止痛之功更佳。
诸药合用,能除足跟疼痛。
临床应用时,可酌加入威灵仙等软化骨刺。
【医案】罗某,男,64岁,2015年7月13日初诊。
患者诉左足跟部疼痛2月,行走时疼痛明显,在当地镇卫生院行X 片检查示左足跟骨骨刺,行封闭治疗后疼痛改善,但不久又复发,遂来诊。
刻诊:左足跟疼痛,局部压痛明显,无红肿,素喜饮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诊为痹证:肾虚血瘀,湿热内盛,治以补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法,方用四妙散加减。
处方:杜仲15g,续断15g,骨碎补15g,威灵仙15g,枸杞30g,独活12g,鸡血藤30g,当归15g,川芎15g,牛膝30g,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30g,萆薢12g,乳香12g,没药12g,白芍30g,甘草6g。
7剂,水煎服,日1剂。
药渣另煎水泡脚30分钟。
7月21日二诊,左足跟痛明显减轻,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滑,湿热稍减,瘀阻渐通,仍予上方加减治疗。
三味中药治愈足跟痛足跟痛简便无痛疗法
三味中药治愈足跟痛足跟痛简便无痛疗法跟痛症俗称足跟痛,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
多发生于中老生人。
外用三味中药治疗足跟痛48例,方法简单,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48例,年龄42~81岁,平均 62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36例;左足18例,右足20例,双足10例;有明显外伤史者21例。
治疗方法处方: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 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一倍)。
用法:上药共捣成粗粉,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
将鞋垫置于质地柔软的鞋内,穿着行走。
7天更换鞋垫1次。
一般1次见效,2~3次即可痊愈。
方解:吴茱萸散寒止痛;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滓敛汗,固精止泻;花椒有温暖强壮作用。
药物外敷法威灵仙150克,急性子150克,生乳香100克,罂粟壳50克,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摊在敷料上5毫米厚,外敷患处,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
药物足浴法伸筋草、透骨草、艾叶、川椒、海桐皮、鸡血藤、地龙、川乌、草乌、红花、黄柏各20克,丝瓜络1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
上方加水2500毫升左右,煮沸15分钟,加入白酒100毫升,将药汁放在盆内,熏洗、浸浴双足,每次20分钟,然后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按摩足跟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剂可用3日。
指压按摩法取穴昆仑、太溪,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太溪在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内踝高点。
每天按摩早晚各1次,早晨用按揉法,用拇指尖端按在穴位上,向里转三下,向外转三下,每穴5分钟。
晚上用按压法,用拇指尖端按在穴位上,一按一抬,每穴5分钟。
毛刷刷足法每晚用热水泡脚后,先用毛刷叩打足跟部每侧1分钟,然后用毛刷刷动足跟部1分钟,再叩打1分钟。
(二、足跟痛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肝藏血养筋,肾主骨生髓,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肾精亏虚则骨失所立,日久则致骨软形变”,因此肾精亏虚也可导致足跟痛,称为肾虚性跟痛症。
治疗脚跟痛中医的四大验方
治疗脚跟痛中医的四大验方都以为脚跟疼痛为穿鞋不合脚或者是扭伤所致,其实,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采用中药方: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的中药外用,不损伤皮肤、无毒副作用。
中药泡洗方组成: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寻骨草、桃仁、当归、白芥子、牛膝、皂角刺、没药、玄胡、红花各30克。
用法:上药纱布包裹。
用水3500毫升浸泡30分钟,上火煮开,改用小火10分钟。
取出药包,用药水趁热浸泡足部,早中晚各1次。
用后药包和药水均保留可反复加热后使用2~3天,再次使用时将药包放入,适量加水,以前法再次煎煮。
两周为1个疗程。
轻者1个疗程即肿消痛止,重者坚持用药2~3个疗程。
醋盐泡洗方组成:陈醋500毫升,食盐100克。
用法:将醋和盐混合,加水至60℃(注:糖尿病患者可由家人代试或用体温计测水温,避免烫伤)。
趁温热浸泡患脚,水凉为止。
每日1~2次,1周为1个疗程。
1周换药1次,可持续1个月。
药垫方组成:白芷、制草乌、防风各100克,冰片0.5克。
用法:将上药分别研细末,混匀。
用布做成与足部大小相应的布袋,将上药分成两份,分别装入布袋内,缝好封口,制成药垫。
把药垫放入鞋底后部,每周更换1次。
食疗方组成:鸡肉50克,羊肉50克,淫羊藿9克,枸杞子15克,黑豆60克,红枣5枚。
用法:鸡羊肉洗净切块,与其他药物放入陶瓷锅吗、内,加清水适量,小火煮2小时,至鸡、羊肉烂熟为度,调味即可。
上药分为两天食用,每日早晚各1次。
此方对伴有糖尿病者尤宜。
另外,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跟痛证特效治疗办法
足跟痛症字体[大][中][小]足跟痛俗称“脚后跟痛”。
可由跟骨骨刺、跟骨脂肪垫变性、跟部滑囊炎、跟腱炎、跟垫炎等病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
主要表现足跟疼痛,以单足跟疼痛为多。
初站或初走疼痛明显,活动后反减轻,久行久站后又疼痛加重。
民间疗法(一) 中草药内服疗法:当归、赤芍、熟地各12克,川芎、独活、透骨草各10克,木瓜、牛膝各15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
每日1剂。
(二) 针刺疗法:刺昆仑、解溪、风池、承山、绝骨等穴。
耳穴刺足跟及压痛点。
每次3穴,每日1次,交替进行。
(三) 磁穴疗法:将磁场强度为800~1500高斯的磁片敷于足跟部、昆仑穴、承山穴等处。
晚上睡觉前敷上,清晨起床时取下。
每日1次。
(四) 外敷疗法:①杏仁4克,明矾6克,鲜柳叶10克,共捣如泥,敷足跟部。
每晚睡觉时敷上,清晨起床时除去。
每日1次。
②寻骨风、透骨草各100克,共研细面,取适量用纱布包裹,垫在鞋内后部,穿鞋时使药物正好垫在足跟下。
每日换药1次。
若两足跟痛则同时用药。
一般5~7天可愈。
③黄花蒿100克,捣碎,取适量用纱布包裹,如上法垫足跟下。
(五) 顿足疗法:让患者两足顿地50~60次,力量由小到大。
每日早晚各1次。
(六) 洗足疗法:①取透骨草、寻骨风、老鹳草、黄花蒿各30克,独活、防风各15克,乳香、没药、血竭各10克,水煎趁热洗足,先熏后洗。
每日2次。
②苏木、皂刺、防己、威灵仙、木瓜各60克,川乌、草乌、䗪虫各10克,桂枝15克,加水煎煮40分钟。
另取连须葱白100克,食醋100毫升,放入脚盆(或木桶) 内,然后将药液也倾入脚盆内,趁热洗足,先熏后洗。
每日2次。
(七) 按摩疗法:先捏揉跟腱和小腿后侧肌肉10余遍,再按压昆仑、解溪、承山等穴各1分钟,最后用木锤或硬橡胶锤(铁锤也可)捶击足跟50~60下。
捶击要准确轻快,不可用力过猛。
慢性腰腿痛字体[大][中][小]慢性腰腿痛是以腰痛、腿痛或腰痛腿痛同时出现为特征的病症。
可由内、外、妇、骨各科的多种疾病引起,如肾脏病、腰腿肌肉风湿、腰肌劳损、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脊柱或脊髓病变、腰腿部骨结核或骨髓炎等,均可引起腰腿痛。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跟痛症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足跟痛中医调理方案
西医病因:又叫跟骨刺,骨刺是因为钙质在体内不断沉淀而引起的尖形小突起,多发生于 40岁至 6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和体重超重的人。
中医病因:
症状:中老年人体内存在的血钙调控激素的改变、营养的不足、室外活动的减少等因素,使得机体内血钙含量下降,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增加,前者促使骨质溶解,骨钙入血,使血钙升高,从而加剧了骨质疏松;后者则促进成骨活动,加速新骨的形成。
但由于新骨形成常常局限在关节部位,所以对老年人来说,常常是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同时存在,骨质增生在不当的部位引起了压迫神经的症状,就形成了骨质增生症。
调理:蛋白质粉、液体钙、螺旋藻,复合维生素,多饮弱碱矿溶水,多照频谱屋;取穴:后溪、华佗。
食疗:补充维生素B6 ,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C,多食含钙的食物,多食含镁的食物。
注意:避免食用酒精、咖啡、糖类食品,保护体内矿物质的平衡。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骨伤科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足跟痛的门诊患者。
一、跟痛症(足跟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跟痛症(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足跟痛。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跟痛症(足跟痛)协作组制定的“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临床常见证候:气滞血瘀证湿热内蕴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跟痛症(足跟痛)协作组制定的“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跟痛症(足跟痛)。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跟痛症(足跟痛)的患者。
2.适合保守治疗,无手术指征者。
3.合并足踝部肌肉、肌腱撕裂、骨折脱位,跟骨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或局部感染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跟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跟骨CT、跟骨MRI、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血尿酸等。
(八)治疗方法1.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2)涂擦(3)敷贴2.冲击波疗法3.物理疗法4.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2)湿热内蕴证:清热化湿,通络止痛。
(3)寒湿痹阻证: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完整版)骨伤科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隆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冷痛重着,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得热减轻。
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细数。
4.肝肾亏虚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 毫升,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玉露散。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 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 )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 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 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 次,每次20 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 次,每次10 分钟。
中医跟痛证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跟痛证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跟痛症是足跟部周围疼痛性疾病的总称,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多发生于老年人,临床多表现为足跟痛,行走困难,晨起疼痛明显,无法着地,活动后减轻,行走负荷后加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且易复发。
二、治疗方法1.穴位敷贴【药物】乳香、没药、续断、牛膝、红花、苏木、木香、川穹、血竭、泽兰、紫荆皮。
【操作】依据患者病情具体情况选择三阴交、太溪、照海、然谷、昆仑、仆参及患部周围阿是穴等。
每次3~4穴,每周3次,敷药8h后取下。
3周为1个疗程。
2.中药熏洗【药物】防风5g,荆芥5g,川穹5g,甘草5g,当归(酒洗)10g,黄柏10g,苍术15g,牡丹皮15g,川椒15g,苦参25g。
【操作】上药共合一处,装白布袋内,扎口,水熬滚,白布袋可改用纱布袋,煮沸后加陈醋500ml稍煮片刻,倒入木质洗脚盆内,总量应能保证双足完全浸没,最好采用有盖木桶,可保温和减少药物有效成分挥发。
待水温降至适度再双足入其内浸泡20min,边浸边用双足跟相互搓揉。
每天早晚各1次,2天更换1次,7天为1个疗程。
嘱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如感到局部有瘙痒感或疼痛感,随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3.中药外敷【药物】羌活、白芷、当归、细辛、芫花、白芍、吴茱萸、肉桂各20g。
【操作】上药共为末,每次取适量药末,与适量的连须赤皮葱捣烂混合,用醋炒热,布包,热熨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4.中药泡足【药物】独活、艾叶、荆芥、威灵仙、桂枝各30g,川芎20g,川椒8g。
【操作】取上药研磨粉碎至细粉末状溶入全自动足浴机内约2000ml温水中,调节温控装置40~50℃并保持温度恒定,浸泡双足,设定时间30分钟即可。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一)外治疗法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足跟痛用经方
足跟痛用经方足跟痛】一证近年来并不少见,患者往往活动受限,疼痛难耐。
本病在临床上病因病机有很多,大多认为是由于伤损瘀血、风寒湿痹阻络、肝肾虚损等引起。
治疗上多采取活血化瘀,祛风散寒利湿通络和滋补肝肾等方法,临床上辩证准确,用药精当,均可取效。
1. 【中医诊断】考虑为肝肾阴亏所致。
【处方】投【芍药甘草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20克、熟地20克、山萸肉10克、肉苁蓉10克、丹皮10克、川牛膝15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5克、鸡血藤20克、木瓜10克、骨碎补10克,7剂。
煎药机煎后灌袋,每次一袋,每日两次。
同时取川芎100克打粉,每次适量装入布袋子,放入鞋中垫脚后跟处,每日一换。
如此治疗了7天,患者脚后跟疼痛大减,效不更方,继续上述方法治疗,服至14剂而愈。
【用药加减】如阳虚加制附子;疼痛严重加全蝎,元胡和川楝子;血瘀重可选加桃仁、红花和乳香、没药;气血虚甚加生黄芪和当归,党参等。
2. 【中医诊断】考虑为风寒湿痹阻经络。
【处方】【芍药甘草汤】合【佛手散】加减:炒白芍40克、炙甘草1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木瓜15克、鸡血藤15克、威灵仙15克、丹参15克、续断10克、桑寄生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骨碎补10克、全蝎10克。
同时取芒硝粉100克,每次适量装入布袋中,放入鞋子里面,垫在脚后跟处。
每日一换。
病人复诊后告知疼痛已经不明显。
上方再进14剂,疼痛基本消失。
嘱咐期服用一段时间抗骨质增生丸巩固治疗。
【用药加减】如阳虚加制附子;疼痛严重加全蝎,元胡和川楝子;血瘀重可选加桃仁、红花和乳香、没药;气血虚甚加生黄芪和当归,党参等。
老中医治湿疹秘方。
足跟痛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足跟痛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发生足跟痛的现象,严重者甚至不能走路,所以大家都在积极的找治疗方法,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足跟痛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体质和病情,选择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
1.分型治疗1.肾阴虚型:足胫时热而足跟痛,用六味丸加龟板、肉桂。
2.肾阳虚型:不能久立而足跟痛,用八味丸。
3.挟湿型:重着而肿,用换骨丹、史国公药酒。
4.湿痰流注型:用导痰汤加木瓜、萆薢、防己。
5.气血两虚型:用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
6.血热型:用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牛膝(见《医学入门·脚气》)。
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元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方解:方中川乌、川椒、威灵仙、透骨草、鸡血藤祛风散寒,通经活络;元胡、川芎、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舒筋;木瓜、川断、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芒硝软坚散结,消肿止痛;食醋含醋离子,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助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力。
诸药水煎熏洗,药物作用于局部,渗透肌肤,直达病所,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运行,软化骨刺,促进炎症吸收,从而使症状缓解或消除。
用法:将前12味药加冷水3000毫升,浸泡12小时,煮沸30~40分钟,倒入盆内,加芒硝、食醋搅匀。
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浸洗患足。
水温下降时可再加热,每次熏洗时间不少于1小时,早晚各1次。
1剂药可用两天。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知道了足跟痛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了吧?中医不仅是副作用小,药材也是比较广泛的,所以也不怕没有这种治疗的药材,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足跟痛』中药方--黄归膏去足跟痛(跟痛症)
『足跟痛』中药方--黄归膏去足跟痛(跟痛症)
所谓跟痛症就是脚后跟疼痛,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多与劳累过度、肾气亏虚有关,一旦外感风寒湿邪,闭阻经脉,便诱发疼痛。
黄归膏中有大毒温经的藤黄,配以温经散寒的丁香,佐以活血化瘀的当归、血竭;冰片,故能消骨刺、通经络、散郁结、止痹痛。
取藤黄、当归各 100克,丁香20克,血竭10克,冰片30克。
将上药粉碎后用麻油调成膏状待用。
患者俯卧在床上,屈膝90度,家属一手握住患足固定,用另一手小鱼际处揉跟腱周围滑囊7-8次,然后把适量的药膏涂于患处并用胶布固定在跟腱周围,3-4天更换1次。
如果是以跟下痛为主的,采用牛角按压足跟部6-7次,再用牛角击打足跟部5-6次后用黄归膏外敷即可。
(高红)。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足跟痛?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足跟痛?张数峰最新回复 2018-05-10 02:20:22举报54中医辨证治疗足跟痛方法:(1)辨证治疗方①寒湿型:多感受风寒外邪,或涉水踏路,或居住湿地,致足跟疼痛,甚则肿胀,下肢沉重,畏寒肢冷,得温症减,伴乏力,全身酸痛,舌淡白,脉弦紧。
药用黄芪30克,续断20克,薏苡仁30克,羌活10克,独活12克,伸筋草24克,木瓜12克,防己12克,鸡血藤30克,苍术10克,茯苓15克,桂枝20克。
水煎服,每...[展开]中医辨证治疗足跟痛方法:(1)辨证治疗方①寒湿型:多感受风寒外邪,或涉水踏路,或居住湿地,致足跟疼痛,甚则肿胀,下肢沉重,畏寒肢冷,得温症减,伴乏力,全身酸痛,舌淡白,脉弦紧。
药用黄芪30克,续断20克,薏苡仁30克,羌活10克,独活12克,伸筋草24克,木瓜12克,防己12克,鸡血藤30克,苍术10克,茯苓15克,桂枝2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②虚损型:老年体虚的人多见足跟疼痛,不敢着地,病程久,行动无力,劳则加重,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弦细。
药用鸡血藤30克,山药30克,伸筋草24克,熟地黄18克,牛膝30克,何首乌10克,桑寄生15克,杜仲10克,肉丛蓉10克,山茱萸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③损伤型:有外伤史或奔走跳跃史,痛点以跟腱止点的跟骨结节附近为著,呈牵扯样疼痛或刺痛,局部可见肿胀、压痛或跛行。
舌暗,苔薄白,脉弦紧。
药用牛膝30克,赤芍12克,薏苡仁30克,苏木10克,木瓜10克,当归15克,秦艽10克,桃仁10克,土鳖虫6克,红花6克,制乳香、没药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④骨刺型:足跟疼痛,多为钝痛或针刺样疼痛,受寒或劳累后加重,不能久行、久立,甚至行走困难,舌淡,苔薄白,脉沉紧。
药用牛膝10克,鹿衔草30克,淫羊藿20克,当归10克,鸡血藤30克,肉苁蓉10克,茜草12克,威灵仙10克,熟地黄15克,红花6克,补骨脂10克,骨碎补12克。
中医治疗足跟痛的验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足跟痛的验方有哪些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
又称脚跟痛。
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
下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有效治疗足跟痛的中医验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药浸法治足跟痛: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
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2.尿渍法治足跟痛: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
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
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亦效。
3.祁艾、乌梅法治足跟痛:取祁艾60克,乌梅10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倒入盒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洗,并用衣物遮盖,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以反复使用),每日l~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4.乌梅、醋法治足跟痛:取乌梅适量去核加入醋少许捣烂,再加入少许盐,搅匀,涂敷在患足处,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
每天敷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效果。
5.川芎法治足跟痛:取川芎45克研成细末,分成3份,装入小布袋内缝好。
将药袋装入鞋里,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每次用l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药袋晒干仍可用。
6.鲜苍耳叶治足跟痛: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干后换药,不拘数次,如有起泡,可按烫伤处理,愈后再继续使用。
注:一般5-6天见效,疼痛消失,骨增生存在但不发展。
7.夏枯草治足跟痛法:取夏枯草50克,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冼患足3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8.仙人掌治足跟痛:足跟痛排除痛风后可以取仙人掌适量,刮去其两面毛刺,然后剖成两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患足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半片,冬天可将剖开一面烘热再敷患处,一般宜晚上敷,治疗期间宜穿布底鞋,适量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肥胖者,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行走加重;典型者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后疼痛又加重;
(2)体征:患部无明显肿胀或有轻度红肿,在跟骨的跖面或侧面有压痛;若跟骨骨质增生较大时可触及骨性突起;
(3)X线表现:常见有骨质增生,但临床表现常与X线征象不符,不成正比。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足外科学》(毛宾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1)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时开始,活动后可减轻,继续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
(2)压痛点:局限于跟骨负重区偏内外侧或跟骨大结节处;
(3)肿胀:大多数患者跟骨周围无肿胀或有轻度红肿;
(4)跟骨骨刺: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骨刺形成。
(二)证侯诊断
1、气滞血瘀证:足跟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动则更甚。
舌质紫
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2、湿热内蕴证:足跟局部疼痛,轻度红肿,有热感,压痛明显,伴
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寒湿痹阻证:足跟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更甚,休息减轻,
腰膝酸软无力,可伴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或伴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
(一)外治疗法
1、中药熏洗:将四肢洗方用布包好加水1000ml,浸泡20分钟左右,
煎煮30分钟后,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温度合适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局部无红肿者可选用海桐皮汤或舒筋活血洗方加减;局部有红肿者可加用双柏散或雨露散。
2、中药涂擦:予中药擦剂涂擦并按摩患处,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3、中药贴敷:局部可选用消瘀止痛药膏等敷贴,每日1贴。
(二)冲击波疗法
1、适应症:在足底周围或跟腱附着点处有明显压痛,局部无红肿者。
2、禁忌症:儿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安装心脏起搏器,精神疾患
及其他特殊体质者。
3、操作:采用俯卧位,治疗时将患足固定,在足跟部找出最明显的
压痛点并标记,瞄准器对准,建议初始冲击能量为8.0kv,适应后可将能量逐渐调高,以患者能忍受为限,冲击频率:50-60次/分钟。
冲击次数:1000次。
治疗次数:每周1-2次,治疗2--3周。
治疗前告知患者治疗时需保持患肢姿势,防止因疼痛而反射性移动肢体,导致治疗失败。
(三)物理疗法:根据病情选择低频、电磁波等治疗。
(四)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川芎、当归、五灵脂、香附、甘草、羌活、没药、牛膝、秦艽、桃仁、红花、地龙等。
中成药:七厘散等。
2、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化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四妙丸加减。
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杜仲、鸡血藤、川芎、延胡索、当归等。
中成药:四妙丸等。
3、寒湿痹组证
治法: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党参、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桂枝、茯苓、细辛、防风、秦艽等。
中成药:小活络丹等。
4.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等;或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肉桂、附子、当归等。
中成药:左归丸、右归丸、抗骨增生胶囊等。
(五)封闭疗法
可选用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痛点注射。
(六)针刀或针灸疗法
1.针刀或钹针:常规消毒,在局部压痛点进针,快速穿过皮下,皮
下组织到达深筋膜。
根据病情进行一点式、多点式或线式松解。
出针后按压1-2分钟止血包扎,24小指内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2.体针:患者仰卧或坐位,针刺部位在内踝或外踝后缘直下4cm处
(相当于跟骨结节前方)、跟痛穴(三阴交后1寸),太溪、照海、昆仑、承山、阿是穴等。
隔天治疗1次。
3.灸法:在足跟疼痛点下方,让艾灸燃烟熏灸疼痛点。
每次15-20
分钟,每日1次。
(七)健康指导
1.治疗期间宜休息,并抬高患肢,不宜久行久立。
肥胖者注意饮食,
控制体重。
2.宜穿宽大的厚底鞋,鞋内放置海绵厚垫或足跟减压垫,以保护足
跟和减少跖筋膜张力。
平足者可选用矫形垫,垫起足弓。
3.可做以下功能锻炼:
(1)练习1:身体前倾面对墙壁,双手伸直平推墙壁,有疼痛症状的下肢膝关节向后绷直,另一个膝关节向前呈弓步。
屈肘,增
大身体前倾,保持后膝绷直和足跟触地;
(2)练习2:患者坐位,患肢搭在健侧腿上,踝关节背伸90度以上,健侧手握住足跟,再用对侧手将患足拇趾用力背伸,自我感觉
到足底的腱膜有牵拉痛。
4.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日常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拳
等。
行动不方便者可以每天做足部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强足底肌的力量,减缓韧带退变松弛。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疼痛、压痛、不能正常负重行走、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足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显效:疼痛、压痛、不能正常负重行走、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足部功能活动接近正常;
有效:疼痛、压痛、不能正常负重行走、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70%,足部功能活动疼痛较前改善;
无效:疼痛、压痛、不能正常负重行走、肿胀等症状、体征积分不足30%,足部功能活动无改善;
1.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跟痛症(足跟痛)协作组制定的“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2.疼
痛视
觉模
拟
(vis
ual
analo
gus
scale
,
VAS)
评分
法
无痛(0)剧痛(10)(二)评价方法
治疗前后,运用临床症状评分,VAS评定等进行评价。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