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论文
艺术、艺术学和艺术哲学的解读-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
![艺术、艺术学和艺术哲学的解读-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c6a87551e79b8969022699.png)
艺术、艺术学和艺术哲学的解读-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艺术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生活与精神领域,同时也成为了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
关于究竟何谓艺术的问题,显然是一个非常多义而又令人困惑的难题。
这一问题不仅关联于艺术自身的规定,还涉及到对艺术存在及其本质的揭示,以及艺术与其它文化门类的关联与区分。
关于艺术这一根本问题的探索,不仅产生了作为知识学的艺术学,而且还建构了作为哲学之一种的艺术哲学.在对艺术及其本性等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艺术学与艺术哲学既有各自的研究视角,同时,它们又密切地、互文式地关联于艺术存在。
一、何谓艺术:规定与命名自从有了艺术以来,人们关于艺术的追问不仅没有停止过,而且还表现在与艺术相关的众多学科领域与学术思想之中。
如何回答何谓艺术这一根本问题,是艺术学作为学科首先要面对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要涉及诸多的思想传统及其展开路径,同时,还不得不与作为追问事情本质的形而上学相关联。
其实,关于艺术本性的探究,一开始就注定难以摆脱西方形而上学及其规限与影响。
对各种艺术样式的探讨、理解与阐释,当然有助于人们去揭示与把握艺术的本性。
但这对向艺术自身的探究,显然是远远不够、尚未切中要害的。
因为,只从各种艺术的独特存在样式入手,实际上难以切近艺术存在的本性。
同样,如果仅从一般、普遍的原则出发,也不可能揭示与显现艺术及其存在自身。
如果仅仅将艺术归结为一种文化现象,就不可能对艺术存在加以彻底的揭示。
因为,一方面,艺术与其它文化的区分究竟何在,尚没有得到确切与明晰的阐明;另一方面,把握现象及其向本质通达的理路,本身就是一个异常困难的学术问题。
其实,何谓艺术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何谓本质的哲学问题。
正如格罗塞所说,一种彻底的研究,是应该从艺术本质的探讨开始的。
然而,这种本质既不能从诸多的个别艺术作品简单地归纳得出,同时,它也不能只是经由一般原理的演绎推导出来。
关于艺术哲学的论文
![关于艺术哲学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52613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0.png)
关于艺术哲学的论文在现代哲学史中,一些学家主张把美叫作艺术哲学,艺术哲学等同于艺术学,它属于文艺学范畴。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艺术哲学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艺术哲学的论文篇1浅谈美的时代变迁及其艺术哲学化转向摘要:中国具有悠久的仕女绘画历史,随着时代的转变,每个时期的女性形象美都有其不同的时代特色和艺术特色。
文章主要从四个不同时代去探索女性美的风格变化及其背后的哲学转向,一个时代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来的是历史所沉淀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意识,也可以折射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格心理。
关键词:仕女画;艺术风格;演变;哲学思想;审美心理随着时代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将发生变化,真善美的内容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而势必产生新的审美对象,这便是美的时代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每一时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时代而存在的。
中国的古代仕女画基本上产生了四种风格的演变。
首先,从六朝到魏晋来看,这个时候的仕女画风格从秀骨清像变化到面短而艳。
汉末魏晋六朝是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这里的两极分化,指的是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两个层面走向了两个极端。
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打破,各家思想都得到了发展,士族文人的精神支柱追随老庄思想,追求超然物外的精神和放达的生活,各种思想的碰撞,使得人们的精神得到解放,思想更加自由,这恰恰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激起了艺术创作热情的膨胀。
魏晋时期的生活,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个性释放,解脱了汉代儒教理法的统治束缚,更加凸显人格的自然和个性。
比如,女性在这一时期的形象大多是优雅轻盈。
“言不尽意”这一魏晋玄学中的理论曾在此期间,结合佛教,对当时的美学有很大的推动和发展。
“韵”和“神”所要表达的就是这种非语言能尽的美。
因此,“传神写照”所探讨的形神理由,成为汉代以来哲学关心的核心理由及魏晋玄学的基本理由。
传神中的“神”指的一个不只是一般的生命、人的精神,而是指一个人的风神、个性和生活意境和审美意识,这是由魏晋超脱的自由追求中难言的情感表现出的一种微妙境界,而这与玄学追求是一致的。
哲学文化艺术范文
![哲学文化艺术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22c23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0.png)
哲学文化艺术范文哲学、文化和艺术是人类思考和创造的重要领域,它们3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基石。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文化和艺术对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并重点探究它们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首先,哲学是一门探讨存在、真理、价值等根本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的本质、意义、目的和价值观,通过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来寻找答案。
哲学对于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例如,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提出了“理念”的概念,认为理念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形而上学存在,对于审美和艺术具有巨大的影响。
第三,艺术是人类创造表现美的方式和形式。
它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观众的欣赏,传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观念。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在于,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观念,通过审美的方式诠释人类的存在和生活的意义。
例如,梵高的画作《星夜》通过运用明暗对比和色彩的变化,传达了他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独特感受和观察。
在当代社会中,文化和艺术对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凸显。
首先,文化与艺术是人类认同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表达。
人们通过参与和欣赏文化和艺术活动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例如,在节日庆典、音乐会和展览等文化活动中,人们可以与他人共享和传承文化遗产,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和情感纽带。
其次,文化和艺术对于社会的凝聚力和表达力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是一个包容和多元的体系,而文化和艺术可以为不同群体提供一个共同的对话和交流的平台。
通过文化和艺术的交流,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探讨和对话,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最后,文化和艺术对于个体的心灵成长和智慧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繁忙和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通过文化和艺术的沉浸和感受来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启迪。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人们思考并体验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同时,文化和艺术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和探索真理的空间,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论文:浅谈《艺术哲学》中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
![论文:浅谈《艺术哲学》中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https://img.taocdn.com/s3/m/cb89c2a08762caaedd33d42d.png)
浅谈《艺术哲学》中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论文摘要:本文归纳阐述了丹纳的论点、研究原则,以及对其的评价。
丹纳认为,一.艺术品的本质就是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与周围的风俗。
作为实证主义者,丹纳采用艺术品、艺术家、时代精神与风俗的三位一体的研究原则,用推理与经验的研究方式,罗举大量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但丹纳对问题的认识仍停留在上层建筑的维度,对艺术品本质的认识也太过狭隘。
一.“艺术品的本质就是表现外在事物的主要特征。
”①要研究艺术品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何谓“本质”。
“本质”也就是丹纳所说的“主要特征”。
那什么叫做“主要特征”?《艺术哲学》中说:“主要特征是一种属性;所有别的属性,或至少是许多别的属性,都是根据一定的关系从主要的特征引申出来的。
”②为此,丹纳举出许多例证。
例如肉食兽是狮子的主要特征,因为狮子牙爪锋利、行动轻捷,只吃鲜肉、神经敏感的特点都是从肉食兽的特征引申而来。
又如,冲积土是尼德兰的主要特征。
由此该地空气潮湿、土地肥沃、盛产乳畜,当地人冷静知足的性格以及清洁干净的城市风貌,都受主要特征的影响。
除此之外,丹纳认为艺术品之所以要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原因有二:一、弥补现实的不足。
现实中易受到别的因素的阻碍,使得主要特征不能明显的表现,需要艺术放大主要特征,填补现实缺漏。
二、艺术家异于常人的天赋。
艺术家对事物的特征有强烈的感受力和印象。
而且能把这些刺激扩大夸张,使得事物的主要特征更容易显现。
其次,要明白研究艺术品的方法,或者说原则。
丹纳认为:“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
”③具体地说,丹纳把艺术分为艺术品、艺术家及宗派、时代精神与风俗习惯三个方面,这三者紧密联系,其中时代精神与风俗习惯是决定艺术品本质的根本原因。
研究艺术品的本质,必须分三步走。
先研究一个艺术家的全部作品,再研究同时代的艺术流派,最后研究整个时代精神风貌。
艺术的哲学探究
![艺术的哲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9f21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7.png)
艺术的哲学探究艺术是人类灵魂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不同的媒介,如绘画、雕塑、音乐等来展现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哲学观念。
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往往涉及到一种哲学的思考。
本文将就艺术的哲学探究展开论述。
一、艺术与真实的关系艺术作品是否具有真实性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
有人认为,艺术是一种对现实的再创造,它能够揭示出人类内心深处的真实和本质。
比如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可能是虚构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却可以引发读者共鸣。
然而,也有人认为艺术是一种虚幻的表达方式,它与真实世界之间存在一道鸿沟。
事实上,艺术作品往往能够通过艺术家的个人经验、情感和想象力来打造一个独特的世界。
二、艺术与美的关系美是艺术的重要属性之一。
艺术家通过创作能够揭示出美的存在,并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美的感受。
美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从柏拉图的理念到康德的审美哲学,每个哲学家都对美有着不同的理解。
然而,无论美的定义如何,艺术作品往往能够唤起人们对美的共识和欣赏。
三、艺术与道德的关系艺术和道德两者之间经常被拿来进行对比。
有人认为,艺术是超越了现实道德准则的,它可以以一种独立的方式来表达。
一些艺术作品可能具有犯罪、暴力或亵渎的元素,然而,它们也可能引发人们对道德的思考和反思。
这种现象也引发了一些伦理学家和哲学家对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的争论。
四、艺术与自由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艺术也与自由紧密相关。
艺术家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理念,不受任何限制。
这种自由不仅体现在艺术家的个人表达上,也体现在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和理解上。
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的自由创造,也是观众的自由解读。
五、艺术的价值与意义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或听觉的享受,它还具有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和存在的思考,引发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关注。
艺术创作和欣赏也能够提供一种情感上的救赎和寄托,使人们更加充实和快乐。
六、艺术与人类理性的关系艺术是一种非理性的存在,它与人类理性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艺术概论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930a0f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3.png)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艺术概论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哲学则是对人类思维、存在、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刻探讨的学科。
哲学与艺术之间既有相互影响,也有相互独立的关系。
首先,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哲学为艺术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持。
例如,美学作为哲学的一部分,为艺术提供了对美的本质、审美标准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另一方面,哲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也经常成为艺术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例如,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作品中的广泛运用,反映了哲学对艺术的深远影响。
其次,艺术也对哲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艺术作品是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现实的表达和反映,通过艺术作品,哲学家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本质。
同时,艺术作品也可以激发哲学家的思想启示,进一步推动哲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总的来说,哲学和艺术之间既有相互影响,又有相互独立的关系。
哲学对艺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想基础,而艺术则为哲学提供了深入了解人类文化和社会现实的途径。
哲学和艺术的相互关系,不仅促进了两个学科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本质。
- 1 -。
艺术史论研究中的艺术与哲学解读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意义探索
![艺术史论研究中的艺术与哲学解读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意义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c4feab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5.png)
艺术史论研究中的艺术与哲学解读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意义探索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用创作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媒介,同时也是艺术史学家和哲学家研究的对象。
在艺术史论研究中,艺术与哲学相互交织,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意义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艺术史论研究中的艺术与哲学解读,以及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意义。
艺术史论研究中,艺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
有人认为艺术是哲学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有人则认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哲学。
无论如何,艺术和哲学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探索人类思想和存在的意义。
一方面,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体现在作品的主题和表达方式中。
艺术家常常通过艺术作品来探索人类的存在、生命的意义、道德观念等哲学议题。
例如,荷兰画家梵高的《星夜》中,他通过表现具有超乎现实感的星空,传达了他对于存在的力量和宇宙的奥秘的思考。
同样,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通过女性的微笑和眼神的流动,传递了对于美、人性和幸福的哲学思考。
另一方面,艺术史论研究中的艺术与哲学解读可以深入挖掘艺术作品中的哲学内涵。
艺术史学家和哲学家通过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揭示其中隐藏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意义。
例如,德国哲学家尼采对于古希腊悲剧的研究,揭示了其对于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和存在的意义。
同时,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则借助对茫茫人海中个体的审视,从而哲学地解读了佛朗西斯·培根的绘画作品中的人生意义。
艺术与哲学的结合丰富了艺术史论研究的内涵,也为人们带来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意义不仅仅为艺术家和学者所关注,也深深触动着观众和鉴赏者的内心。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精神的沟通媒介,能够引发人们对于自身存在的质疑与思考,从而达到对于人生哲学的诘问与探索。
总结起来,在艺术史论研究中,艺术与哲学解读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意义探索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过程。
艺术作品本身承载着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绘画、音乐、文学等不同形式的创作,在视觉、听觉和文字上展现出哲学的思考;而艺术史学家和哲学家则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和解读,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哲学内涵和人生意义。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7ccf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6.png)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艺术哲学是一门研究艺术本质、艺术价值和艺术美学的学科,它在西方艺术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古希腊哲学家开始,艺术哲学就成为西方哲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对于审视并理解西方艺术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希腊开始,追溯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古希腊时期,艺术哲学的思想开始萌芽。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艺术被认为是一种模仿,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艺术作品是不完美的影子,无法达到真理的标准。
而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对柏拉图的批判,他认为艺术是通过模仿来创造出新的东西,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这种对艺术本质的探讨和对艺术价值的矛盾讨论,为后来西方艺术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时期,艺术哲学受到了基督教的深刻影响。
在基督教的世界观下,艺术成为一种宗教表达和神圣的媒介,艺术家将神圣的事物通过艺术作品呈现给人们,艺术作品被赋予了宗教的意义和价值。
这一时期的艺术哲学思想强调了艺术与信仰的紧密联系,对于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家的精神追求提出了新的议题。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艺术哲学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类的自我意识和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家成为了新的焦点,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得到了重视。
在这一时期,艺术哲学开始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艺术的自由表达和独立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杰罗姆·博斯和莱昂纳多·达·芬奇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深刻的艺术哲学家,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了对自然、人性和美的探索,为艺术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艺术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批判了基督教的宗教观念,提倡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
在这一时期,艺术哲学开始从宗教和神学的影响中摆脱出来,倡导理性的审美观念和个体的审美自由。
康德的审美哲学是艺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他对审美的定义和审美经验进行了深入研究,强调了审美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提出了“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
![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935f18d308a1284ac8504398.png)
艺术 的基 本 目标不 是培训 , 也 不是 改变 或崇 尚什 么 。 艺 术的基本 目的是表现与审美 , 而不是教授。对于艺术本质的
了解越深入 , 越能发现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所包 含 的巨大心理力量。艺术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同步 , 并存在于 人类的文明之后。 艺术作品的显著特征是 , 它是客观的本体, 它不服务于任何实际的功利 目的。 离开艺术作品去谈论艺术 的一 系列 问题 是 毫无 意义 的。 “ 作 为艺 术 的核心 问题 — —理 解 艺术 的关 键 就在 于 阐明艺术 作 品 。 ” “ 艺 术作 品不 仅体 现 了 艺术家对艺术媒介与物质的熟悉与把握 , 同时也体现着创作 主体的内心生活和精神境界 , 体现出创作者体验 自然、领会 社会和感悟人生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 ” “ 艺术所蕴涵的精神 力量和独有的美学功能只有通过艺术作品才能来实现 。 ”艺 术 的 目的是 满足 人 的需要 。但是 ,这个 “ 需 要 ”不 是物 质需 求 ,而是一个可以感受 到的人类的道德心。
1 . 艺术作 品
艺术院校师生关注 “ 哲学”在艺术教育中的运用是十分 必要的。它是一种要求,即从事艺术教育研究的师生应有能力
运用不 同的方法 以及哲学 的思辨对 艺术作品进行质疑 与解 释 。 这将有助于分析哲学在艺术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可以解决以下
类似问题 : 我们是否需要在艺术教育课程中运用哲学的语言? 或者如果不使用哲学语言是否会造成某种不确定性?
尽管艺术体现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意蕴, 但 我们仍然认为 , 艺术作 品的基础在于 “ 创作”的人想要传达 给我们的思想。即在艺术生产中, 艺术家是艺术 品的生产者
艺术中的哲学思辨之我见
![艺术中的哲学思辨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e542362e482fb4daa58d4b20.png)
今 曰的部分 艺术家 往往 出本职 , 试 图 以艺术 品的
形 式研 究 哲 学 思 想 。 达利是 2 O 世 纪 具 有 巨大 影 响 力 的 艺 术 家 , 他 的作
与古 希腊时期大致处于 同时代 的 中国春秋 战国时 期 出现 了老 庄这 些大哲人 , 他 们 的根 本思 想其 实也 是
图。这 些都 不重要 , 重 要 的是 自我情感 淋漓尽 致 的表 现。 同样 , 笔者所 热爱的朱 自清 的美文也是如 此, 试看
此文 : “ 像今 晚上 , 一可 以不 想 , 便 觉是 个 自 由的 人 。 白天 里 一定
要做 的事 , 一定 要说的话 , 现在 都可不理。这是 独处 的
的, 具有特别论理 的头脑 的希腊人 , 本 能地就把 主要的 特 点标 明出来 。他 们把 统辖 人体 的主要 线条 勾 画 出
来, 但 同 时他 们 也 从 不 省 略 生 动 的 局 部 … … 而 把 次 要 的起 伏 凹 凸删 减 了 …… 古 艺 中之 线 条 的概 括 是 一 种 归 纳, 是 无数局部 的综合 。 ” 这 些 观 点本 质 上 正 是 哲 学 的
的情景。 与此相近 的贾柯梅 蒂 , 也 深深为 艺术哲 学化
所 困扰 。 贾 氏穷 毕 生之 精 力 苦 苦 探 索 事 物 刹 那 问 的 稍 纵 即 逝 。 这 其 实 已经 不 是 在 做 雕 塑 了 , 而 是 以 雕 塑 的
此。但 是欧洲 中世纪 的神学打破 了这 一切 , 在 中国相
学。艺术作 为一 门学 问, 离不开哲 学, 它需要用哲 学思
辨 的方 式去表现 。然而 艺术终 9 J - 是 艺 术, 艺 术 有 自身
哲学与艺术论文
![哲学与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db020b804d2b160a4ec04d.png)
哲学与艺术论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艺术、宗教和哲学都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
这三者作为心灵系统中的不同文本,共同构筑了这个系统的整体意义。
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艺术与哲学关系的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艺术与哲学关系的论文篇一摘要:自然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必需品;自然世界又是有约束性和缺陷性的,人类在生活的世界中不能得到满足,于是便诉诸于精神的手段来弥补现实或者更好的理解享受现实。
而在精神世界中人类的心灵是最真实且自由的,它能从感性现实和有限世界中解脱出来,使纯然外在的、感性的、可消逝的东西与纯粹思想归于调和,也就是说,使自然和有限现实与理解事物的思想所具有的无限自由归于调和。
其中,艺术、宗教和哲学便是人类心灵最得意的产物。
关键词:艺术与宗教;哲学;关系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12-0000-01一、艺术与宗教、哲学的统一性艺术、宗教和哲学都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
这三者作为心灵系统中的不同文本,共同构筑了这个系统的整体意义。
艺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出来;宗教离开艺术的客体性相转而把内在的主体性呈现于观念;哲学则用自由思考去掌握和理解原来在宗教里只是主体情感和观念的内容。
也可以说,通感是艺术的创作源泉,神秘感是宗教形成的始点和宗教传达的发端,崇高感是哲学世界的一个属性。
宗教与哲学作为梳理过的系统化、理论化和规范化的体系,与感性的艺术似乎是相抵触的,事实却是,三者之间虽然有相互制约的成分,但也是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的,尤其是充满活性和不确定性的艺术更是游离于宗教和哲学之间。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活动中的宗教神秘性1.音乐舞蹈中的宗教从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即艺术与宗教均处于萌芽状态时,二者即发生着联系。
大部分的艺术形式诸如音乐、舞蹈、雕塑、绘画、陶器等都会用来表现某种神秘的神性控制,并用于原始宗教的仪式当中。
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论文
![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52c57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c.png)
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论文艺术,是才艺和技术的统称,词义很广,后慢慢加入各种优质思想而演化成一种对美,思想,境界的术语。
而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全文如下:艺术院校师生关注“哲学”在艺术教育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它是一种要求,即从事艺术教育研究的师生应有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及哲学的思辨对艺术作品进行质疑与解释。
这将有助于分析哲学在艺术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可以解决以下类似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在艺术教育课程中运用哲学的语言?或者如果不使用哲学语言是否会造成某种不确定性?一哲学人类需要哲学,更需要的是符合实际的哲学。
这是因为“在思想里,特别在思辨的思想里,把握哲学内容是与仅仅了解文字的文法意义和仅仅了解它们在表象或感性范围里的意义很不相同的”。
哲学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它可以塑造心灵和品格,甚至是掌握一个国家命运的主要力量。
哲学研究的本质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以及意识和物质。
与哲学相反,其他学科侧重于具体的问题。
哲学涉及宇宙中的一切,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极限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哲学不是一个活动,它不可以被定义,不具有局限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个时代令人信服的哲学,在另一个时代就可能主要是出于对历史的兴趣才被看中……任何一种哲学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如果以为任何一种哲学,……可以被当做‘为一切时代’的一个声明,那就狂妄到了极点。
”哲学(英语: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按照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
在希腊文中,“理念”是指idea或eidos,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idein的原义是“看”。
所以,“理念”的本义是指“看见的东西”,亦即事物的形状。
柏拉图的“理念”是指“用灵魂看见的东西”。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优秀论文示例(2)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优秀论文示例(2)](https://img.taocdn.com/s3/m/452e1af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8.png)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优秀论文示例(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论文篇四在刚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跟我说,学油画不单单是画画,更多是一种文化在里面。
辨证法有语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艺术更是这样,支撑艺术发展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哲学的文化。
在我做这个题目的时候,曾经想过为什么不能改成艺术与哲学,他们是有差别的,在历史中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当时的哲学文化,当时的哲学影响了艺术的表现,自人类能够自由思考以来,他们的创作行为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有赖于他们对世界与人生的各种理解。
当时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受人类哲学文化的影响。
所以要着重的说一下哲学的影响。
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类自身及其所生活的社会,就是自然、宇宙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就是所有客观的存在。
有的西方学者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这很有意思,她给人以无限的想像,使人感到了哲学的可亲可爱。
有的文章说,哲学不是宗教,却能够给你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能够赋予人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亦能启迪人以真理;哲学不是道德,也能劝导人向善。
哲学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他照亮人类的生活世界,使得人类生活出现意义的“灵光”。
我很欣赏这一段对哲学内涵富有诗意的诠释。
概而言之,哲学不是现成的知识性的结论,哲学的智慧不仅仅是“教人思维”的途经和方法,而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掌握思想运动的逻辑,从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真正掌握哲学智慧,不仅需要深思明辨的理性,还需要体会真切的情感,需要丰富深刻的阅历,这就像同一句格言在老人和孩子那里的含义很不相同一样。
罗素说,要了解一个时代或者民族,必须首先了解他的哲学。
这话说得很深刻,每一个伟大的文明背后都有伟大的哲学存在。
哲学是一切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生命力的体现,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是文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没有哲学的民族是注定不会有远大前途的。
那么,什么是艺术呢?艺术是人类运用的一种特殊方式,她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并表示对世界和自身及二者关系的看法。
艺术哲学思考艺术的本质与意义
![艺术哲学思考艺术的本质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2a462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4.png)
艺术哲学思考艺术的本质与意义艺术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现象,它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来探讨生活、情感和思想。
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在哲学层面上,人们对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试图探索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艺术作品。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它通过各种艺术媒介将艺术家内在的情感、思想和体验转换为可触及和可感知的形式。
艺术的本质体现在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艺术作品的内在能量和美学特质使其有别于日常经验的表达方式。
与此同时,艺术的意义也因人而异。
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审美享受,它还可以被视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艺术有助于提供新的视角和对现实的重新诠释,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生活的意义。
艺术也具有启迪和教育的作用,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对于艺术的本质和意义的思考与不同的哲学观点和学派密切相关。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通过模仿可以达到内心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
亚里士多德则将艺术视为模仿生活的手段,通过艺术作品展示人类的行为和情感,使人们得以领悟和共鸣。
康德强调了艺术的审美价值,他认为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美学特质而引起人们的审美享受。
而尼采则更加关注艺术对于人类精神和意志的影响,他认为艺术具有超越生活和死亡的力量,能够唤醒人们内在的激情和欲望。
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也与时代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艺术的形式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社会现实和文化观念对艺术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例如,现代艺术的出现引发了对艺术本质和意义的新的思考。
现代主义强调艺术的自由性和自我表达,拒绝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技巧。
而后现代主义则试图挑战艺术的权威性和边界,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唯一诠释。
总之,艺术的本质和意义是一个复杂且富有争议的问题。
它涉及到艺术创作的动机、艺术家个体的经历与情感,以及观赏者的文化背景和心灵共鸣。
哲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启发研究
![哲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启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b079d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d.png)
哲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启发研究启发研究一、研究背景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艺术创作中,哲学家们的思想启示对艺术家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启发,以期为艺术家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意义研究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启发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哲学思想可以引导艺术家们深入思考艺术的本质和价值,从而更好地把握艺术创作的方向。
其次,哲学思想可以为艺术家们提供创新性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最后,哲学思想可以提高艺术家们的作品内涵和思想深度,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哲学性。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启发,具体研究以下问题:1. 哪些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具有重要影响?2. 哲学思想如何启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3. 哲学思想如何提高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深度?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
首先,收集和阅读有关哲学思想与艺术创作的经典文献和研究论文,了解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作用。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不同哲学家和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总结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启示。
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调查当前艺术家们对哲学思想的认知和运用情况,验证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积极影响。
五、研究步骤本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 文献综述:收集和阅读有关哲学思想与艺术创作的经典文献和研究论文,了解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作用。
2. 案例分析:选择不同哲学家和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启示。
3. 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调查当前艺术家们对哲学思想的认知和运用情况,验证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积极影响。
4. 结果讨论: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启发的结论和建议。
六、研究结果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本研究发现不同哲学思想对艺术创作具有重要影响。
如何在艺术中探究哲学的含义
![如何在艺术中探究哲学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89b27bd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9.png)
如何在艺术中探究哲学的含义艺术和哲学一直是密不可分的,艺术作品往往会在我们的深处触动我们的灵魂,激发出许多思考和哲学发现。
艺术家和哲学家的思想相互影响,互相交流,探讨关于生命、真理、存在等问题。
在我们寻求艺术中的哲学意义时,我们需要关注艺术作品和哲学性质的特点和共性,并把这些套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探究艺术中的哲学性质。
艺术是以感性为基础的,而哲学是以理性为基础的。
不同的艺术作品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感觉,反映人类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如同维特根斯坦说的:“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可以通过艺术来表达。
”艺术作品常常以形式美感的方式来呈现,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让人们有一种超越语言的感受。
因此,在艺术中探究哲学含义,我们需要注意艺术作品的情感和感觉方面,把这些感觉和情感同理解和探究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探究艺术中哲学含义的内涵。
例如,一幅油画中有一片蓝天,我们仿佛可以感觉到天空的无穷苍穹对于人类的渺小,这就是一种哲学观念。
在考虑这样的哲学内涵时,我们需要注意艺术作品的概念和形式,例如,色彩的表现、画面的造型、艺术家的创作方法等等。
我们也必须从艺术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出发,把这些感受转化为哲学思维的启示,去解读艺术中的哲学含义。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结合哲学文化的语境,来理解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性质。
当我们看一幅艺术作品时,我们可能会感觉到它传达了一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或者启示我们去思考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外部的文化、哲学、社会等等的语境考虑进去,去理解艺术中的哲学含义。
此外,我们也需要从艺术作品的创作者的背景、个性、观点等方面来探究艺术中的哲学含义。
许多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有自己的哲学观念,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艺术家的思想,探究艺术作品创作时所体现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总之,在艺术中探究哲学的含义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性质,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哲学与艺术的论文
![哲学与艺术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4aee2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9.png)
哲学与艺术的论文所谓艺术的民族气派与民族风格,不过是特殊的民族精神在艺术中的一般表现而已。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哲学与艺术的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哲学与艺术的论文篇一一每一个民族、时代、社会的文化,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时代、社会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时代精神,和不同的社会思潮。
所谓艺术的民族气派与民族风格,不过是特殊的民族精神在艺术中的一般表现而已。
每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丰富多彩的,甚至于形成许多不同的流派。
但是与其他民族的艺术相比,这些不同流派又都显得近似。
在一定的意义上,这“近似”之处,往往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一件艺术作品,不仅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表现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共同的心理氛围,和一种文化共同的价值定向。
表现得越多,作品的艺术价值就越高。
无所表现的艺术,也就是没有价值的艺术。
人们常常用“镜子”来比喻艺术,这个比喻并不恰当。
艺术不同于镜子。
一面镜子是一个死的物理事实,它所反映的事物,事实上存在于它之外。
而一件艺术作品则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它就是它所反映的事物。
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要求、理想、信念与价值在艺术作品中获得的意义与表现力,离开了艺术作品就不复存在。
所以艺术,尽管与哲学有许多明显的区别,还是有共同的基础。
一个民族、时代、社会的艺术,必然与这个民族、时代、社会的哲学相联系。
哲学是民族、时代、社会的自我意识,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表现出深刻的哲学观念,它不仅是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社会思潮等等的产物,而且也能动地参与形成民族性格、时代精神、和社会理想,是自己的民族、时代、社会的代表。
我们很难设想,如果没有艺术和哲学,我们到哪里去找一个民族的灵魂。
艺术与哲学的联系,在中国古典美学看来,是不言而喻的:“画以立意”,“乐以象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最广义的艺术也就是最广义的哲学。
自觉地强调这一点,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二个重要特征,也是我们探索艺术的民族形式、建立现代化的中国美学时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哲学与艺术的关系
![哲学与艺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0a913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e.png)
哲学与艺术的关系引言哲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重要领域。
哲学探讨人类存在和思维的本质,而艺术则通过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传达情感和审美体验。
二者虽然在方法和目的上有所不同,但在某种程度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哲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相互启发和影响1. 哲学对于艺术的影响哲学为艺术提供了对于人性和世界本质的深刻思考。
哲学家们通过思辨、探索和理性的分析,对人类情感和思维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种深入思考的过程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艺术作品常常是艺术家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表达,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哲学思想传递给观众。
此外,哲学也对艺术的观念和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古希腊哲学家对美学的思考,到现代哲学家对艺术创作的解读,哲学为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范畴和讨论框架。
例如,对于美学创作中的表达方式和意义的思考,哲学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探讨的空间。
2. 艺术对于哲学的启发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更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艺术家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于人性、存在和价值的探索和理解。
这样的思考可以激发哲学家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艺术作品还可以为哲学家们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
艺术家们通过艺术形式的创造性表达,可以让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理解世界。
这种创造性的观点可以激发哲学家们对于世界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新思考。
协同发展哲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和启发共同促进了两个领域的发展。
哲学提供了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为艺术提供了更深入的内涵和价值。
而艺术则通过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将哲学的思想传递给更广大的受众,扩大了哲学的影响力。
同时,哲学和艺术也相互推动彼此的发展。
哲学可以激发和引导艺术家们对于人类存在和思维的思考,从而丰富了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创造性。
而艺术作品则为哲学家们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思考方式,推动了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结论哲学和艺术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两个领域。
哲学为艺术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理论基础,而艺术通过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将哲学思想传递给观众。
哲学论文_精品文档
![哲学论文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b0d1df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d.png)
哲学与艺术论文哲学与艺术论文篇一 [摘要] 阿多诺美学的出发点在现代艺术,落脚点在拯救现实。
他认为,只有把哲学和艺术二者有机结合,才足以让传统美学重新焕发活力,促进艺术的发展,进而挽救处于颓势的人类文明。
阿多诺注意挖掘传统美学的潜力、从现代艺术现实出发构建现代美学理论、注重美学理论的开放性,对我国当代美学理论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哲学和艺术都通过它们的对立面而忠实于它们自己的实质:艺术靠抵制它的意义;哲学靠不去捕捉任何直接的事物。
” [1] 由哲学史可以看出,人类对哲学曾寄予厚望。
柏拉图设想由哲学家治理的“理想国”;黑格尔把哲学看作实现绝对精神的最后阶段;阿多诺也曾表示,哲学不是合题、基本科学或总科学,而是反对影响的力量,“争取精神自由和现实自由的决心”[2]。
可见,哲学求真、追求对客观世界的客观认识的目标早已成为其题中之意、自然之理。
问题在于,哲学求助的手段却是建立在概念基础之上的理性思维,概念与事实永不同一。
这样,与其说两千年来哲学实现了自己的使命,还不如说它为了这一理想孜孜以求,在自身内部左冲右突〔建构—解构(同时建构)—再建构(同时解构)〕。
难怪有人感叹“真理不可言说”或者“没有真理可言”,难怪谢林断言,当知识不能解除人类困难时,就出现了艺术。
阿多诺对哲学的理性认知有自己的理解:“理性认知有其严重的局限,它没有对付苦难的能力。
理性可把苦难归于概念之下,可提供缓解苦难的手段,但却从来不能以经验媒介来表现苦难;若按理性自身的准则为之,便是非理性的了……即便苦难得以理解,它依旧保持缄默而无意义。
”[3]也就是说,在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这种二元对立的结构之外,还有一种融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于一体的模仿。
模仿是艺术的本质。
模仿是主体向客体的投奔,而不像哲学的概念,是把客体吸纳进自身。
只有模仿才能把握住人类的经验,像人类的苦难、震惊只有通过模仿、也就是通过艺术才得以表达。
阿多诺曾指明,贝克特的作品“所体现的历史经验无法以直接的非艺术形式来表明严重衰弱的主体与现实”[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论文艺术,是才艺和技术的统称,词义很广,后慢慢加入各种优质思想而演化成一种对美,思想,境界的术语。
而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
以下是 ___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相关。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艺术院校师生关注“哲学”在艺术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它是一种要求,即从事艺术教育研究的师生应有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及哲学的思辨对艺术作品进行质疑与解释。
这将有助于分析哲学在艺术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可以解决以下类似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在艺术教育课程中运用哲学的语言?或者如果不使用哲学语言是否会造成某种不确定性?人类需要哲学,更需要的是符合实际的哲学。
这是因为“在思想里,特别在思辨的思想里,把握哲学内容是与仅仅了解文字的文法意义和仅仅了解它们在表象或感性范围里的意义很不相同的”。
哲学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它可以塑造心灵和品格,甚至是掌握一个国家命运的主要力量。
哲学研究的本质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以及意识和物质。
与哲学相反,其他侧重于具体的问题。
哲学涉及宇宙中的一切,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极限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哲学不是一个活动,它不可以被定义,不具有局限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个时代令人信服的哲学,在另一个时代就可能主要是出于对的才被看中……任何一种哲学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如果以为任何一种哲学,……可以被当做‘为一切时代’的一个声明,那就狂妄到了极点。
”哲学(: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按照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
在希腊文中,“理念”是指idea或eidos,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idein的原义是“看”。
所以,“理念”的本义是指“看见的东西”,亦即事物的形状。
柏拉图的“理念”是指“用灵魂看见的东西”。
“柏拉图之理念论是一个本体论(on-tology),重在考察宇宙之本体,……重在解释。
”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论”中,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但是感性世界里,形式不能独立存在。
“……那些认为灵魂不能脱离躯体的人是对的,但灵魂自身绝对不是躯体。
它不是躯体,而只是依存于躯体。
灵魂寓于某一特定的躯体之中。
”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
这表明,知识意味着智慧、欲望和爱。
需要注意的是,哲学定义的意义和,也许会因哲学家的不同而不同。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开始探索哲学理论――存在和真正的存在。
同时期的东方哲学不同于西方的形而上学,东方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并将焦点关注于道德和。
当然,我们无法得知前哲学家或思想家在观点上真正的思辨过程。
但是,这些观点是很有价值的,它可以指引我们,指导我们的观点,尤其对理解过去、了解现在以及预测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纵观哲学史,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哲学家讨论的都是艺术与。
如艺术是怎样存在的?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有义务处理这些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我们将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语言与哲学语言三个维度来阐述艺术哲学。
1.艺术作品艺术的基本目标不是培训,也不是改变或崇尚什么。
艺术的基本目的是表现与审美,而不是教授。
对于艺术本质的了解越深入,越能发现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所包含的巨大心理力量。
艺术起源与人类 ___同步,并存在于人类的文明之后。
艺术作品的显著特征是,它是客观的本体,它不服务于任何实际的功利目的。
离开艺术作品去谈论艺术的一系列问题是毫无意义的。
“作为艺术的核心问题――理解艺术的关键就在于阐明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媒介与物质的熟悉与把握,同时也体现着创作主体的内心生活和精神境界,体现出创作者体验、领会社会和感悟人生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
”“艺术所蕴涵的 ___和独有的美学功能只有通过艺术作品才能来实现。
”艺术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
但是,这个“需要”不是物质需求,而是一个可以感受到的人类的道德心。
2.艺术家尽管艺术体现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意蕴,但我们仍然认为,艺术作品的基础在于“创作”的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
即在艺术生产中,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作者。
“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
”我们不满足于看到一个艺术品就够了,我们更加注重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艺术意蕴和审美意境。
“就所有艺术而言,应当说:是艺术家给了我们视觉体验和各种感受。
因而,他们就是感受的者、发明家以及创作者。
”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哲学家,他像哲学家一样,不断进行着对各种事物的解释。
艺术家将“解释”置于画布上或者旋律中,而哲学家将这件工作转化为理念。
正是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使人类和谐。
3.艺术语言与哲学语言在将哲学引入艺术教育时,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哲学怎样运用于艺术教育?如何将哲学语言带入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如何使用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休谟的观点,对研究这些问题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
艺术问题可以通过人类哲学、文化和知识的哲学、本体论哲学以及教育哲学得到解决。
如用哲学的理念(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分析哲学和道德范畴等)分析高洁、善良、宽容等感性词汇。
艺术哲学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哲学理念分析背景下的艺术行为,这可能对学生的艺术观、世界观以及他们的行为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使用宗教哲学、、科学哲学等理论将有助于提高艺术教育课程的质量水平。
例如,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
他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说明游戏是人类的自由状态,人类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摆脱各种外在压迫,回到灵魂的故乡。
而艺术最终追求的是自由与幸福。
也就是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自由,这种自由就是真理本身。
“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
”因此,艺术就像游戏一样,需要人们远离日常生活的烦琐、恐惧和疑虑。
___认为,艺术从不反映完整的真理,只给出了真理的形式,它可能会出现在具体的感觉之中。
在这一点上来看,艺术的功能是显著的。
许多艺术作品如果从哲学的视角去分析,也许更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本文将以爱德华?马奈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萨特的文学作品《恶心》、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格尔尼卡》以及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为例,进行分析解读。
1、爱德华--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画中几个人物构成一个互相交错的三角形,两位男子和 ___女人(此女是马奈从街上领回的一个 ___,长期为画家充当模特儿)的肢体互相交缠。
马奈丝毫没有男性主义色彩,以平等的姿态为女性作画,将女性的柔美和伟岸印写在了画卷上。
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告诉众人什么是美的、真的、善的。
此画让人震撼的美丽在于借助于对光和色的调和渲染出了年轻女性的身体美和气质美。
马奈并没有结束和模特之间的表象关系,“而是显明了表象的诸种条件,就是说显明表象的这个盲点,它只允许在未被看见的条件下去看”,马奈要的是“绘画的沉默……马奈用一种可见的绘画代替了可读的绘画”。
“言说并非言看”“观看只是意味着一种谨慎的可测量的分离……目光是一个停顿中的不可见活动――在其中,事物隐藏自身”。
艺术作品的创造是为了实现某些特定观点或目标。
作品的艺术形式是由总体构成,并借此实现它更为深刻的意义和目标。
2、萨特的小说《恶心》萨特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
小说《恶心》中,第一次产生“恶心”是在一个星期六“我”拿起石块要学顽童打水漂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件东西而且感到厌恶,可是我再也不知道我看的是海还是那块石头”。
几天后,“我”又说“那是从石头上来的,我可以肯定,这种感觉是从石头上传到我的手里的”。
“恶心”不只是一个客观的感觉。
通过简单的直观感受“恶心”,表达出另外一种广泛、深刻、意义非常的心受。
领悟到“存在”即“恶心”的根源,他发现“一切存在之物都是毫无理由地生出来,由于软弱而继续活下去,最后随遇而死”。
这就是存在的虚无。
存在的事物缺乏合理性,存在的世界当中没有理性秩序,事物没有既定的本质。
世界是荒谬的、残酷的、野蛮的、充满敌意的。
但即使是世界荒诞,人还是有自由去创造自己、创造自己的价值。
《恶心》不仅告诉我们一些存在的东西,而且也倾注了萨特所有的哲学思想。
3、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就像萨特的《恶心》,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是一个在艺术创作中做了隐喻的作品。
《格尔尼卡》是一幅,画面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
此画是受西班牙___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博览会的西班牙馆而创作。
毕加索开始绘画前,准备了几个草图,所有准备的草图都隐喻着深刻的含义。
“一些由曲线和锐角的对比交错所组织起来的扭曲变异的形象,支离破碎,如夜走的游魂充满画面,揭示了地狱一般的战争恐怖――到处是断臂残肢,到处是绝望的哀号和泣血的心。
”这种赤裸裸的灯泡描述了战争时审讯室里的酷刑。
画中央是一匹老马,引颈嘶鸣,长矛刺穿身体,象征了苦难的西班牙人。
在左上部分,一头公牛在那里顾盼自雄,阴险地狞笑;公牛下方,是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里抱着死去的孩子――这是残暴与黑暗的象征。
全画由黑白灰三色组成,以激动人心的艺术语言控诉了 ___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4、蒙克的《呐喊》蒙克的画作《呐喊》中,没有一处不充满恐惧的动荡感。
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对比。
画中央的人物双手捂住耳朵,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死亡的骷髅。
整个画作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灵魂。
画家用视觉效果传递听觉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震动。
蒙克把画中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意象,将画中的情感表现推向了极致。
在实例3、4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绘画不是一种应该记录在空间的物质性中的纯粹的视觉形象……绘画――独立于科学知识和哲学主题――贯穿着知识的实证性。
”艺术的观念和艺术的分类也表达艺术。
艺术使世界以一个非常开放的方式在情感上优先考虑人类的特质。
例如,艺术可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人道。
一场音乐会表现的乐观主义和一幅画的宏伟壮丽或一段的凄美婉转能够深深触及我们的内心情感,这些都是对于人类艺术品质的挖掘。
艺术作品的创造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和观点。
每一个艺术符号的创建,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知,是艺术家情感和智力的表达。
艺术哲学,就像哲学本身,通过其独特的方法解释人类、自然和宇宙的问题。
对于一个观点,试图只用一个学科解释艺术作品的方法是不够的。
我们可以在艺术哲学的范围内,带给学生更多的审美享受和喜爱之情,以及正确的审美态度和判断概念的能力。
哲学可用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解释能力,以及确保艺术教育的基本素养。
同时,艺术形象与科学形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有助于不同学科的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增强判断力和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