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活动创新设计
高中地理实验设计案例
高中地理实验设计案例地理实验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以班级拓展训练为例,介绍一个高中地理实验设计案例。
一、实验目的和背景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调研,了解和掌握班级所在地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该实验适用于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本实验需要准备的器材和材料有:地图、测量工具(如量杯、计时器、罗盘等)、调查表格和问卷调查等。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先通过地图的观察,了解班级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地理特点。
2.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特点,如山地、水系、地貌等。
3. 小组根据选取的地理特点,制定相应的调研方案,并提前准备调查表格和问卷。
4. 小组成员外出实地调研,使用测量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填写调查表格和问卷。
5. 调研完成后,小组们回到教室,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6. 学生利用整理好的数据,制作调研报告和展示资料。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对班级所在地的地理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小组们根据选定的地理特点,可以比较不同地理特点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讨论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五、实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小组可能会遇到测量工具的使用问题,或者数据整理和分析不够准确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实验前进行一次简短的理论讲解,确保学生对测量工具和数据处理的操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共同讨论,提高实验效果。
六、实验的拓展应用本实验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比如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
通过调研和观察,学生们可以对城市和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七、实验的评价和建议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不仅巩固了地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高中地理社团活动方案及计划(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领域,而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我们计划成立高中地理社团,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感受地理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 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国内外地理知识。
三、活动内容1. 地理知识竞赛- 内容: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领域。
- 形式:个人赛和团队赛相结合。
- 目的:检验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地理实践活动- 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遗址等。
- 形式: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摄影比赛等。
- 目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感受地理的魅力。
3. 地理科普讲座- 内容:邀请地理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
- 形式:讲座、互动问答等。
- 目的: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 地理手抄报制作- 内容:以地理为主题,设计制作手抄报。
- 形式:个人创作、团队协作。
- 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地理知识竞赛培训- 内容:针对地理知识竞赛,为学生提供培训。
- 形式:讲解竞赛规则、分析竞赛题型、模拟训练等。
- 目的:提高学生的竞赛水平,为参赛做好准备。
6. 地理社团交流- 内容:与其他学校地理社团进行交流,分享经验。
- 形式:线上交流、线下活动等。
- 目的: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地理社团的发展。
四、活动时间安排1. 地理知识竞赛:每月最后一个周末,为期一天。
2. 地理实践活动:每月第一个周末,为期一天。
3. 地理科普讲座:每月第二个周末,为期一天。
4. 地理手抄报制作:每月第三个周末,为期一天。
高中地理创新性作业设计研究
高中地理创新性作业设计研究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出现了一些教学上的问题。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为了促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质量,并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的认知,需要从地理作业方面进行着手开展。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地理知识理论的内涵精髓挖掘出来,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地理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本文就高中地理创新性作业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性作业;设计研究当下我国社会在快速地发展之中,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更加侧重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在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的机制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了,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更深层的要求,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针对现在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地整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摒弃传统的形式上的审查作业,老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潜心研究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完成教学任务[1]。
一、高中地理学科创新性作业研究的作用价值首先就是要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中地理的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老师自身的教学方式,要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部分,老师则是辅导教学的角色,让学生切身体会并参与到主动学习知识理论的过程中去。
地理作业是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探究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是学生了解地球、社会、国家以及人类的一种方式,是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个平台。
其次就是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现在的素质教育的机制下,作业是辅助学生温习功课和加深印象的一种方式,是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工具。
经过不同的作业设计之下,将地理知识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地、有趣地融入到作业中去,以前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最后,创新性作业设计是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的。
高中创新设计地理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高中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地理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地理创新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创新设计相结合。
2. 如何在创新设计中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创新设计作品展示。
2. 学生准备:分组讨论、实践操作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地理环境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环境问题。
2. 提出问题: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二、新课讲授1. 介绍地理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讲解地理创新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3. 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理创新设计的应用。
三、小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理创新设计主题。
2. 小组讨论,确定设计目标和方案。
3.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制作模型、绘制地图等。
四、展示与评价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新设计作品。
2. 小组间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3. 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理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地理问题,发挥创新思维,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六、课后作业1. 搜集有关地理创新设计的资料,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2. 设计一个地理创新设计方案,为环境保护或社会发展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2. 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创新新课程NEW CURRICULUM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高中地理教学理念,地理学科应作为学生必学的科目,在地理教学方法上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且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
由此可见,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在教学手段、教学观念、教学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显然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有很大出入。
教师应不断尝试、探索新的地理课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成效。
一、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时发现学生地理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后作业是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关键,然而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重视课后作业的处理,仅仅停留在找错、改错等表面层次,并没有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价值。
教师应将课后作业视为一种教学“资源”,应深入挖掘其教学功能。
比如在讲解“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时,很多学生对于热力环流方向;比较近地面冷热变化后,气压在垂直方向的高低等问题理解不了,频繁出错区。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先利用Flash动画讲解相关内容,在近地面设定“热—冷—热”三个点,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同时在图中还要标出气流流动的方向、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等压线,要求显示其弯曲状况,要求学生把画图的过程按步骤标出序号。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学生犯了哪些比较典型的错误,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出错点,共同纠正错误。
最后教师再“换汤不换药”,就相同的知识点将题目变通一下,再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著名学者胡适说过:“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凝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
高一地理教研活动计划(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学科的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变革。
为了提高高一地理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高一地理教研组特制定以下教研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深化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学合力。
4.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三、活动内容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训- 时间:每月第一周周二下午- 内容:邀请地理教育专家进行讲座,解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2. 教学观摩与研讨- 时间:每月第二周周三上午- 内容:由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展示一节公开课,其他教师观摩并研讨,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学设计交流- 时间:每月第三周周四下午- 内容:教师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教学设计,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提高。
4. 地理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 时间:每月第四周周五上午- 内容:教师分享地理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促进资源共享。
5. 地理教学评价方法研讨- 时间:每月第二周周三下午- 内容:探讨地理教学评价的方法,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时间:每月最后一周周一上午- 内容:教师总结上个月的教学工作,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7. 校际交流与合作- 时间:每学期一次- 内容:与其他学校地理教研组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
四、活动实施1. 教研组长负责统筹安排教研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认真完成活动任务。
3. 活动记录由教研组长负责整理,存档备查。
4. 活动效果由教研组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活动内容。
五、预期效果1. 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更深入的认识,能够将其融入教学实践。
2. 教学水平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以“探索家乡水资源”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分布及保护措施,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分布及特点;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水资源的相关资料,设计活动方案,制定评价标准;2. 学生准备:分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收集家乡水资源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3. 场地准备:选择适合开展活动的地点,如河流、湖泊、水库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水资源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2.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各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家乡水资源的现状;(2)家乡水资源的分布及特点;(3)家乡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3. 活动实践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内容包括:(1)观察家乡水资源的现状,如水质、水量、污染情况等;(2)了解家乡水资源的分布及特点;(3)调查当地居民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
4. 数据收集与分析各小组将实地考察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1)家乡水资源的现状;(2)家乡水资源的分布及特点;(3)家乡水资源的保护措施;(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 交流展示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调查报告。
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反思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实地考察等;2. 活动成果:评价学生调查报告的质量,如数据是否准确、分析是否合理等;3.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沟通、协作能力;4. 环保意识:评价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认知程度。
高中地理学科活动方案设计
高中地理学科活动方案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旨在设计一套高中地理学科活动方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地理学科知识,提高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对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空间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具体任务包括:开展户外地理实践活动,组织地理知识竞赛,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等,以此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2、教学对象本教学方案的设计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在空间分析、综合思维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活动方案将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发挥自身潜能,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地球的运动、气候的形成、地貌的特点等。
(2)学会使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具备较强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例如城市化、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4)掌握地理研究方法,如野外考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具备初步的地理研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培养观察、描述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2)组织学生参与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沟通、表达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科,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关注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求知态度,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全球视野,增强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感。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设计摘要: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很多学校还在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一直处于穿新鞋走老路的状态。
当前的教育,应当以教学改革为契机,进行大胆的尝试,其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主要探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创新教学行为。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教学教学行为设计新课改高中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特殊时期,由初中升入高中,令很多学生对高中的学习充满恐惧,同时又需要面对高考,因此,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地理教学中的创新行为,是使学生学好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基础。
一、训练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求同存异的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基本的成分,而其中的求异思维被称为开放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核心力量。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原有的定性思维,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质疑,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同时,对于同一个问题,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学习方法上需要精心的设计新课改背景下实施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地理学科的教学重心也由教逐渐向学转变,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教师如何教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如何学的过程。
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以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给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
三、设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教学活动中设定学习目标,有助于指导和控制学习的过程,一方面减少学生无效的学习,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不断接近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同时需要掌握知识的结构,也就是使每个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运用,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
科学的知识体系,是能够自如地运用知识的最低标准,通过这个知识体系,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并且将各门学科进行组合,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出:被结构化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能够被长期记忆而不被遗忘或者扭曲。
高中地理新课程创新标准设计(十六) 地理应引进时代活水
高中地理新课程创新标准设计(十六)地理应引进时代活水文章类别: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地理应引进时代活水——《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 了解遥感的概念和遥感的基本工作过程。
2.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工作过程。
3.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4.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 )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5.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6.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整理地理信息并应用到新课学习中。
2. 在生活中发现和体验 RS 、 GIS 、 GPS 技术的应用及带来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亲历体验地理信息技术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能够更加热爱科学、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
2. 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利用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前沿科学来为社会服务。
【教材内容及分析】本节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是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本节内容主要从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三个方面介绍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介绍“数字地球”。
由于学生的基础和教学设施条件以及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地理新课程标准》主要从这些技术的应用出发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及各种媒体搜集有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尽可能地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这些地理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体验、理解和巩固。
教学重点和难点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学习师上节课我们布置了一个课外调查题同学们走访自己的亲朋好友中的驾驶一族了解他们驾车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怎么来解决这个烦恼生学生回答略。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方案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方案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本文将提出一个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方案,结合地理学科知识,从十二个小节展开回答写作。
一、活动背景有关地理实践活动的背景,可以引用一些相关数据或案例,说明为什么需要地理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明确地理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例如培养学生的实地考察能力、提升地理观察能力等。
三、活动内容介绍地理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目的地的选择、行程规划、实地考察内容等。
四、活动方式阐述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例如分组探究、野外实地考察等,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说明。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确定地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适合的季节和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景观。
六、活动准备工作列举地理实践活动所需的准备工作,包括参考资料、装备准备、安全措施等。
七、活动执行说明地理实践活动的具体执行过程,包括实地考察、数据采集、实践操作等。
八、活动分析与总结对地理实践活动中所采集到的数据和实践操作进行分析,并总结与地理学科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九、活动成果展示利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地理实践活动的成果,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进行展示。
十、活动反思与改进对地理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便以后的活动更加有效。
十一、活动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反馈和意见。
十二、活动延伸结合地理学科知识,提出地理实践活动的延伸内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模拟演练等。
总结:通过以上十二个小节的展开回答写作,我们提出了一个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方案。
这个方案包括了活动背景、目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准备工作、执行、分析与总结、成果展示、反思与改进等各方面的内容。
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加对地理学科的了解和兴趣,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同时,通过评价和延伸,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和拓展地理实践活动,使其更加适应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并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学习路径。
高中地理的教案(通用8篇)
高中地理的教案(通用8篇)高中地理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提供数据,从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就方面的差异,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5、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息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1、山地的三种类型。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难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模拟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法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山地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系,所以,在讲述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之后,本节将山地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典型案例单独讲授。
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本节在讲述了山地的形成之后,还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案例,剖析了山地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所以,本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地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新教材中高中地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研究》课题方案
新教材中高中地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研究》课题方案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地理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地理实验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科学实验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深入理解。
然而,现有的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实验内容和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本研究旨在对新教材中的高中地理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地理实验教学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研究:1.对新教材中的高中地理实验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2.包括但不限于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器材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3.设计和实施一系列地理实验教学方案,对比不同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不同地理实验教学方案的反馈和评价,获取改进和优化的意见和建议;5.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新教材中高中地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建议和措施。
本研究的目标是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方案,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了解当前地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现状和趋势;2.实验设计:选择适当的实验内容和方法,设计不同的地理实验教学方案;3.实施实验:根据设计的方案,开展一系列地理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4.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学习效果;5.反馈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实验方案的反馈和意见;6.结果总结:根据研究结果,总结不同方案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7.论文撰写:整理研究过程和结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四、研究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完成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预计时间:1个月;2.第二阶段:开展实验和数据分析;预计时间:2个月;3.第三阶段:进行反馈调查和结果总结;预计时间:1个月;4.第四阶段:论文撰写和修改;预计时间:1个月。
地理趣味活动设计方案范文
地理趣味活动设计方案范文地理是一门让人着迷的学科,它涉及到丰富多彩的地貌、气候、动植物和人文景观。
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活动。
首先,我们将组织一次地理知识竞赛。
在这个比赛中,学生们将分成若干组,每组派出代表来回答地理问题,包括国家首都、地理标志性建筑等等。
这将帮助学生巩固他们的地理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我们将组织一次户外地理"探险"活动。
学生们将分成小组,每组配备地图和指南针,前往学校周围的草地和树林进行地理寻宝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将亲自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魅力。
此外,我们还将开展一场地理摄影大赛。
学生们将被要求利用自己的相机或手机,拍摄有代表性的地理景观照片。
这将鼓励他们用心观察并记录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摄影技巧。
最后,我们计划组织一次地理主题的文化节。
在这个文化节上,学生们可以通过展览、表演和互动体验的形式,展示和分享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增进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些地理趣味活动,我们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地理这门学科,同时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对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些地理趣味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地理知识竞赛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到一些新知识,增强对地理的兴趣。
户外地理"探险"活动将带领学生“走出去”,让他们亲自去感受自然环境,了解地球的奇妙之处。
同时,这也是一次锻炼团队协作及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
地理摄影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感,通过镜头记录下他们眼中的地理之美,激发学生对地理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而地理主题的文化节则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各地文化,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文化节,学生们可以展示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其他同学的见闻,增进他们对全球多样性的认识。
地理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学科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地理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交流合作中,提升地理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观察、调查、分析、评价等技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一:地理观测(1)内容:观察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现象。
(2)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地理现象,掌握地理观测方法。
2. 活动二:地理调查(1)内容:对某一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人文景观等。
(2)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活动三:地理地图制作(1)内容: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制作一幅区域地图。
(2)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表达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
4. 活动四:地理实验(1)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2)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介绍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2. 地理观测(1)分组进行实地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2)分析观测数据,总结地理现象。
3. 地理调查(1)分组对某一地区进行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人文景观等。
(2)整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4. 地理地图制作(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制作一幅区域地图。
(2)展示地图,讲解地图制作过程。
5. 地理实验(1)分组进行地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高中地理创新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地理知识和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
2. 教学难点:本节课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2. 新课讲授(1)结合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课堂练习(1)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2)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课后拓展(1)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拓宽学生地理知识面。
(2)鼓励学生参加地理竞赛、实践活动,提高地理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4. 课后拓展:关注学生在课外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情况。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教学难点,如何解决。
4. 课后拓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以下为一份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高中地理创新教案设计案例——中国地理之“长江经济带”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位置、发展历程、主要产业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及前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长江经济带的关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高中地理教研组活动主题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要求地理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情感。
为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本教研组特此开展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地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探索地理教学创新方法,促进地理教学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
3. 增强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4. 丰富地理教研活动形式,提升教研组整体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核心素养解读与研讨- 邀请专家进行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解读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 教师分组讨论,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析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 地理教学创新方法交流- 教师分享各自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创新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 针对具体教学案例,进行现场教学设计,展示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设计中。
3. 地理教学实践展示- 教师展示一堂体现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后反思等环节。
- 教师分组评课,针对展示课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地理实践活动设计- 教师围绕核心素养,设计一堂地理实践活动,包括活动背景、目标、内容、实施步骤等。
- 分组讨论,完善活动设计,确保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5. 教学资源开发与分享- 教师分享地理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
- 建立地理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
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 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总结交流,提炼教研成果。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安排一次教研活动。
2. 活动地点:学校地理实验室或多功能教室。
3. 参与人员:高中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
高中地理备课的创意课堂活动设计
高中地理备课的创意课堂活动设计在高中地理备课的过程中,设计创意课堂活动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关键。
地理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且多样,从地形地貌到气候变化,再到人文地理,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挑战。
创新的课堂活动能够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吸引人。
以下是一些创意活动的设计思路,旨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首先,地理探险模拟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堂创新方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探究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或国家。
通过查阅资料、制作地图、模拟旅行等方式,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习俗等。
模拟探险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还能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活动的最后,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报告或展示的形式,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收获,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其次,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也是一种创意十足的活动设计。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场景,例如模拟联合国气候大会、环境保护组织会议等。
学生可以分担不同的角色,扮演各国代表、专家学者或普通市民,讨论和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
这种角色扮演的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
地图制作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也是提升学生地理技能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利用纸质地图或数字地图,绘制某一地区的详细地理信息图。
这些图示可以包括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等。
通过地图制作的过程,学生能够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利用地图进行信息的分析和解读。
此外,引入GIS技术,使学生能够使用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地理数据处理能力和技术素养。
探究项目的设计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创意课堂活动。
高中地理创新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主要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发展和全球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
- 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地理现象和问题。
2.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
- 复杂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案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新知-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教师引导:针对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3. 案例分析- 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 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6. 课堂练习- 设计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 布置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2. 作业评价:- 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价:-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总结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活动创新设计》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实践和实验活动的创新设计研究
一、课题的缘起
二、研究概况
三、地理实验实践教学之功能
四、高中地理活动自主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
五、主要设计思想
六、高中地理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类型
七、实例——调查和设计农业生态系统
八、结语
参考资料
第二部分创新活动设计
观测某地的太阳高度变化
利用正午太阳光线测算某地纬度
本地区气象谚语的收集与阐释
温室效应实验二则
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模拟锋面的形成和密度流
探究洪水的发生
掌握水质评价的简易方法
水体富营养化实验
模拟火山爆发
模拟地震
海底扩张小实验
板块运动的演示实验
土壤侵蚀与植被保护
测定宜农土壤的机械组成
土壤的流水侵蚀实验探究
“农田科学施肥问题”的讨论
生物多样性的野外测定
怎样调查一家工厂(企业)
商业网点的调查
人口问题的探究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论坛
城市生活垃圾调查
“通走黄浦江”综合地理考察
从合作方块到全球环境保护
酸雨监测DIY
酸雨的形成与影响
废旧电池对水体的污染及水生植物的净化效果实验
室内空气的植物净化效果实验
模拟捕鱼游戏——可持续发展探究活动
第三部分拓展研究成果示例
不同植物滞尘能力的初步研究
废旧电池掩埋处理方法初探
竹炭对自来水中余氯的吸附性能及其再生方法的研究
序言
经过近60年坚韧不拔的努力,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已经初步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国际闻名的示范性品牌高中。
很多国内外著名学校的师生、校长来复旦附中交流访问,在听课、座谈、参观之后,都提出希望能得到一套复旦附中的校本教材,以深入研究“复旦附中现象”。
确实,通过教材,可以了解我们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设计、结构、内容与要求等等。
在2005年,我们曾经出过一套六本“校本课程选辑”,受欢迎的程度还是比较乐观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计划在2008-2009年里再出一批。
其目的主要有三:一、编写的过程就是笔者学习思考的过程,可以提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教学的能力,把他们个体手中的备课笔记整合成教研组集体的“讲义”(学校不可能出版“教材”),同时可以解决上课时多媒体技术使用日益频繁给学生记笔记带来不便等新问题,更方便他们自主学习(如预习和复习等);二、在提倡对通用教材二次开发的今天,各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为便于同兄弟学校交流、分享教改成果,我们也应该出版一些基本成型的“讲义”;三、我们认为,这也是在记录我校教育发展的历程,透过这些书面的资料,促使我们自身理性地观察和对待学校近年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动高中素质教育的振兴,帮助我们不断迈向卓越。
后记
当前,新一轮课程与教材改革正在深人推进,但据课程标准编写组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与国外学生笔试地理知识成绩不相上下,而若把学生带到校外或野外转一圈,回来写调查报告,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个地理问题,分析并提出适当的建议,我国中学生能力明显逊于国外中学生。
这表明我们在对学生地理实践活动和实验能力的要求上,与国外存在明显的差距。
“高中地理实践和实验活动的创新设计研究”课题就是希望能通过一线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设计的一系列可行的实践和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使高中地理成为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中地理实践和实验活动的创新设计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本书可作为高中地理教师丰富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而非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编写的配套用书。
我们编写在书中的内容高于现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难以讲清的问题,或者希望组织一些对学生能力发展有利的课内外活动时,可以参考此书,看看其中是否有可以利用的观测、实验和实践。
如果这样,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2.本书中的创新地理活动设计,始终坚持简易、自制、科学的原则,尽量选择那些最节省、最简便、最可行的方法,除个别观测和实验外,一般无须使用很现代化的观测和实验仪器。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本书面向全体高中学校,特别是教学
条件一般的地区和学校,使他们有可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一些地理活动;二是这些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认识地理环境和学习地理科学知识。
文摘
六、高中地理自主创新活动的主要类型
若从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考虑,可把众多的目标归纳为3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实践技能I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解决地理科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按照这3个目标层次来划分,基本可分成以下3类:1.基本技能训练型的实践活动。
以使用仪器、基本测量、观察、收集并处理数据资料,得出结论等为主要目标。
例如,“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通走黄浦江’综合地理考察”活动等,通常只需按部就班地操作,或稍作变动,就可达成活动的目标。
2.给定方案和操作步骤的实践训练。
如“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模拟地震”、“调查一家工厂(企业)”等,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训练学生的地理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在指导这类活动时,应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理解活动方案的设计思想和安排活动步骤的意图。
作为拓展提高,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逐步留给学生部分设计性的课题,即空出一些操作步骤乃至活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和思考。
3.小型地理科研训练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地理问题,如:各地土壤有什么不同?废旧电池污染程度如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的途径与科学研究往往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3]可以用下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