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SI折点更新课件
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南京讲座(修)[新版
![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南京讲座(修)[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2605537fd5360cba1adbaf.png)
头孢菌素单药治疗42例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肺克菌血症的临床预后(μg/ml)
MIC <=1 μg/ml 成功 13 (81%) 失败 3 (19%) MIC MIC MIC 2 μg/ml 4 μg/ml 8 μg/ml 4 (67%) 3 (27%) 1 (11%) 2 (33%) 8 (73%) 8 (89%)
zhu_dm@
现在我们对检测ESBLs理解
ESBL表型试验不是最佳的 – 在确证试验中,多重耐药机制的存在可能会掩饰ESBL • ESBL + AmpC • ESBL + 孔蛋白突变 – 除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外,肠杆菌科 其它细菌中也存在ESBLs ,这使确证实验更加不可靠 – 在有些实验室不能实施 MIC与“预后”的相关性优于“耐药”机制
– 如果ESBL阳性,则需要把头孢菌素, 青霉素,氨曲南的“S”结果改为“R”
zhu_dm@
zhu_dm@
铜绿假单胞菌属的头孢菌素的折点改变
?
除肠杆菌科细菌之外的其他细菌均未进行头孢菌素 的折点改变!
zhu_dm@
增加…
MRSA定义
zhu_dm@
zhu_dm@
内容涉及
药敏测定的方法学 与方法学相关的药敏 The Tables表格 结果判断标准(折点 ) 专家系统 纸片扩散法 QC系统 目前我国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均以CLSI文件作为
药敏试验指导文件进行操作和报告 MIC最低抑菌浓度
Paterson et al. J Clin Micro, 2001, 39:2206; Kim et al. AAC, 2002, 46:1481; Wong-Beringer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2,34: 135; Kang et al. 2004, AAC, zhu_dm@ 48: 4574; Bhavani et al, 44th ICAAC, K-1588, 2004
中文版clsi更新PPT课件
![中文版clsi更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d36fa4bb4cf7ec4bfed044.png)
摘要…………………………………………………………………………1 委员会成员…………………………………………………………………5 本文件主要变化简介 ……………………………………………………13 CLSI建立解释标准和质量控制过程简介 ………………………………16 CLSI参考方法与商品化方法和CLSI与FDA解释标准(折点)…………17 自2010年以来CLSI折点的增加及修订 …………………………………18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委会宗旨声明 …………………………………20 表格使用说明 ……………………………………………………………21
OXA48)菌株
•需特殊试剂和仪 器
•只对靶基因特异 •对未检测的特异 性碳青霉烯酶基
因可出现假阴性
The Carba NP(Carbapenemase Nordmann-Poirel) test
—— P112
Carba NP试验
ØCarba NP确证试验是一种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不 动杆菌属细菌中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方法。
•KPC——快 •OXA——最慢
cutoff值(ECVs)
第25、106、221、220页
1.什么是ECVs 2.如何确定ECVs 3.ECVs/临床折点 4.临床微生物室如何使用ECVs
什么是ECVs
ØCutoff值——epidemiological cutoff values,ECVs ØECVs是根据体外药敏表型(MIC值)来区分有无获得
Ø经验表明,由非野生型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感染,万古 霉素治疗效果差
Ø确认后的MIC值和ECV数据应与临床医生和药剂师共同 讨论,且MIC结果不应报告为敏感、中介或耐药。
从2010年—2015 年折点的增加及 修订
2019年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019年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01af9ee65ce0508763213b9.png)
头孢菌素单药治疗42例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肺克菌血症的临床预后(μg/ml)
MIC
MIC
MIC MIC
<=1 μg/ml 2 μg/ml 4 μg/ml 8 μg/ml
成功 13 (81%) 4 (67%) 3 (27%) 1 (11%)
MIC (µg/ml)
抑菌环直径 (mm)
CLSI M100-S19 (2009) 敏感 中介 耐药
≤4
-
-
≥21
-
-
CLSI M100-S20 (2019) 敏感 中介 耐药
≤4
-
≥8
≥21
-
≤20
利耐唑胺不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罕见 0.05% (7 / 15,280)
CLSI agenda book June 2009.
≤8
16
≥32
对肠杆菌科细菌的头孢菌素MIC的折点降低了
敏感 ≤1 ≤1 ≤1 ≤1 ≤4 ≤4
M100-S20 中介 2 2 2 2 8 8
耐药 ≥4 ≥4 ≥4 ≥4 ≥16 ≥16
Fresno 11/00zhu_dm@
肠杆菌科修订…折点( MIC µg/ml )
抗生素
Fresno 11/00zhu_dm@
Predictors of Bacterial Eradication: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rofiles
Time > MIC
AUC24/MIC
MIC
40-50%
MIC
25-125
Penicillins Cephalosporins Carbapenems
CLSI 折点更新进展(08-30)
![CLSI 折点更新进展(08-30)](https://img.taocdn.com/s3/m/2cee73d880eb6294dc886c02.png)
沙门菌属和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
基因型 gyrA (单位点突变) 1 染色体
奈啶酸 常耐药
表型 环丙 MIC (µg/ml)
0.12 - 1.0
gyrA, gyrB (多位点突变) 1 染色体 qnr +/-; aac(6’)-lb-cr 2 质粒 (新的耐药机制) 没有耐药基因
的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患者治疗是有效的。 有些商业化药敏系统中厄他培南的最低浓度是0.5μg/ml
厄他培南 – 不同MIC下的累积抑菌百分率
(N= 356 产KPC的肠杆菌科菌) 旧 (2011) <0.25/0.5/>1.0 新 (2012) <0.5/1.0/>2.0
Cumulative % Inhibited
89.3
100
S
I
R
80
S
I
R
60
40
20
0
0.3
0.8
2.2
0
<=0.25 0.5
1
2
MIC (mcg/ml)
7.3
4
>=8.0
12
新折点和碳青霉烯酶的的关系
肠杆菌科菌 不同MIC下的碳青霉烯酶检出率 (µg/ml)
抗菌药物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 多利培南
敏感 ≤1
0%* ≤1
1.2% ≤0.25
•两种折点结果示上述两种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新折点获得的药敏结果更符合临床实际,更有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
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变化
年份 株数
2005 3938 2006 5403 2007 6445 2008 6659 2009 7801 2010 9084 2011 11076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1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1](https://img.taocdn.com/s3/m/b1f30e9fdd88d0d233d46a26.png)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葡萄球菌CLSI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第一辑2009年CLSI (M100-S19)中葡萄球菌属药敏更新部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辉陈宏斌2009年CLSI在版式上的显著变化是将K-B法和MIC法放在同一个表格中,方便比较。
对于葡萄球菌属,主要有以下更新和变化:一是去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试验;二是删除了万古霉素纸片扩散法的药敏折点;三是增加了金葡菌莫匹罗星高水平耐药性的检测。
一、β-内酰胺类的变化2009年CLSI指出在报告青霉素对葡萄球菌敏感之前,即当MIC≤0.12μg/ml或抑菌圈直径≥29 mm,需要做可诱导的β-内酰胺酶试验。
其操作如下:将分离菌株传种至血平皿或MH琼脂上,贴上作为诱导子的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纸片,35℃孵育16-18h,挑取抑菌圈边缘的细菌做b-内酰胺酶试验。
b-内酰胺酶试验阳性可以预测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替卡西林、美洛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
在检测MRS时,金葡菌、路登葡萄球菌和其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对苯唑西林的折点和选取的药敏方法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见下页)。
在CoNS(除外路登葡萄球菌以外)中,由于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存在太多假―R‖,所以此法被去除,而是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苯唑西林/头孢西丁MIC法检测mecA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
对于由CoNS(除外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当苯唑西林MIC值在0.5-2μg/mL之间时,应当检测该菌株是否产mecA基因或PBP2a(图1)。
利用头孢西丁检测mecA 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所推荐的质控菌株是金葡菌ATCC25923-mecA阴性(抑菌圈直径23-29mm)和金葡菌ATCC43300-mecA阳性(抑菌圈直径≤21mm)。
图1 CoNS*苯唑西林MIC结果报告策略二、糖肽类耐药性的检测2009年CLSI推荐采用MIC法检测所有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去除了纸片扩散法。
eucast和clsi 更新
![eucast和clsi 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9779c12559eef8c75fbfb351.png)
2. 诺氟沙星的药敏结果可以推导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敏结果,敏感可以推导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
星和氧氟沙星敏感。但是耐药不行,需要单独进行测试才能确认药敏结果
3.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实验:将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纸片间隔≤12mm;孵育6-8小时后确认是否存在“D”状抑菌圈。
对于此试验,阳性结果可靠,但是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不存在诱导耐药情况。此外当测试克林霉素药敏试验时,
3.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实验:将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纸片间隔≤12mm;孵育6-8小时后确认是否存在“D”状抑菌圈。
16
对于此试验,阳性结果可靠,但是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不存在诱导耐药情况。此外当测试克林霉素药敏试验时,
建议QC 方法和流程
质控菌株: • 大肠ATCC 25922,金葡ATCC 29213和肺炎
15
Clindamycin
2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1.25-23.75
4 hours
Range Target
8-12
10
12-17
14-15
16-22
耐药
此外存在以个技术不确定区域ATU(Area of Technical Uncertainty ),因为孵育时间较短, 当抑菌圈在此区域内时无法确认其分类结果是属于敏感或耐药。其分类结果可疑。
8
如何处理和报告ATU结果
ATU区域代表了药敏分类结果(S,I,R)之间分离差的区域。 S,I,R结果解释误差在此区 域中极具增加,因此不建议对位于此区域的药敏结果进行解释。通常情况下孵育时间越短,出 现ATU结果的可能性就越高。
Target
17-18 20 18 21 25 17 17 17
抗生素折点
![抗生素折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f2e8074a7302768e99390a.png)
抗生素折点简介体外试验敏感和耐药的标准,是由所谓的折点(breakpoints)来界定的,折点是指具体的MIC值,是根据MIC的频度、细菌耐药的机制、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临床的相关性作出的,CLSI/NCCLS不断根据临床的资料更新折点的界定,比如2002年CLSI/NCCLS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对呼吸道标本来源的肺炎链球菌敏感和耐药的折点从原来≤0.5 ug/mL为敏感,放宽到≤1.0 ug/mL为敏感,耐药的标准也从>2ug/mL,放宽到>4ug/mL。
折点的具体意义折点界定的敏感、中介和耐药,其具体意义为:① 敏感(S):“敏感”表明该菌株所致感染可以此种抗微生物药物常规剂量进行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
② 中介(I):“中介”类包括这些菌株,即其MIC接近于血液和组织中通常可达到的水平,而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的反应率可能低于敏感株。
“中介”意味着药物在生理浓集的部位(如尿液中的喹诺酮类和β一内酰胺类)具有临床效力,或者可用;高于通常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如β-内酰胺类)。
“中介”还意味它是一个缓冲区,避免微小的、未能控制的技术因素造成重大的结果解释错误,特别是对那些药物毒性范围窄的药物。
③ 耐药(R):耐药株是指常规剂量药物通常达到的全身浓度,不能抑制生长的菌株和/或MIC落在存在某些特定的耐药机制(如β一内酰胺酶)范围内,并且治疗研究显示其临床疗效并不可靠的范围内的菌株。
折点的局限性体外药敏实验根据折点决定的耐药和敏感,并不能完全代表细菌在体内对抗菌药物耐药和敏感。
抗菌药物对某种细菌敏感还是耐药,决定于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菌的基因型,耐药基因的检出可以直接预告耐药,但由于许多细菌的耐药涉及许多的机制,其原因也没有完全阐明,监测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相对于体外药敏试验更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仪器。
因此,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主要还是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来预测细菌耐药。
由于体外药敏结果是决定于基因型的表型,细菌在体外对抗菌药物耐药,体内必定耐药,而在体外敏感的,体内就不一定敏感。
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南京讲座修.ppt
![CLSI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南京讲座修.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35ee0dbe1e650e52ea9980.png)
The following dosage comments were added:
头孢菌素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头孢吡肟
2010年前表 2A
8/16/32 8/16/32 8/16/32
按通常PK_PD 剂量的折点
按MIC值中菌群 分布调节后的 PK-PD折点
1/2/4
----
4/8/16*
8/--/16
≤8
16
≥32
对肠杆菌科细菌的头孢菌素MIC的折点降低了
敏感 ≤1 ≤1 ≤1 ≤1 ≤4 ≤4
M100-S20 中介 2 2 2 2 8 8
耐药 ≥4 ≥4 ≥4 ≥4 ≥16 ≥16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zhu_dm@
肠杆菌科修订…折点( MIC µg/ml )
抗生素
头孢唑啉 头孢噻肟 头孢唑肟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 按上述MRS菌种的结果报告原则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zhu_dm@
葡萄球菌属 增加… -利奈唑胺 “R” 折点
MIC (µg/ml)
抑菌环直径 (mm)
CLSI M100-S19 (2009) 敏感 中介 耐药
≤4
-
-
≥21
-
-
CLSI M100-S20 (2010) 敏感 中介 耐药
头孢尼西
Cefoperazone 头孢哌酮
Moxalactam 拉氧头孢
在美国未上市
如果检测这些药物,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 异变形杆菌必须还要做ESBL的筛选和确证实验
– 如果ESBL阳性,则需要把头孢菌素,
青霉素,氨曲南的“S”结果改为“R”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zhu_dm@
野生株的MIC分布 体外耐药标志:表型和基因型 动物和人类PK/PD研究数据 临床研究结果和病原体MIC相关性
药敏试验及CLSI标准更新_马筱玲
![药敏试验及CLSI标准更新_马筱玲](https://img.taocdn.com/s3/m/13a4ea3cee06eff9aef80768.png)
药敏试验条件(如葡萄球菌)
药敏试验条件
• 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葡萄球菌、肠 球菌属等:Mueller-Hinton(MH)琼脂 • 链球菌属: 5%脱纤维羊血(马血、兔血) MH琼脂 • 淋病奈瑟球菌:GC培养基+1%特定的生 长添加剂 • 脑膜炎奈瑟菌: 5%脱纤维绵羊血
药敏试验条件
• 菌悬液制备
2013细菌的固有耐药附录B
• 肠杆菌科表格
– 删除了克氏枸橼酸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氨苄西林/苏巴坦R – 进一步阐明
• 非肠杆菌科细菌—新增 • 葡萄球菌—新增 • 肠球菌—新增
• M100-S23 page 176-179
固有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附录B)
注1:革兰阳性菌对氨曲南,多粘菌素B /粘菌素和萘啶酮酸也有固有耐 药性
药敏试验及 CLSI标准更新
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 马筱玲
药敏试验一般知识
药敏试验
• 药敏试验定义:使用体外方法测定抗菌药 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效力。 • 主要目的:预测体内抗菌效果 • 评价参数:MIC(最低抑菌浓度) ——在体 外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
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情况
• 不同给药方式,药物浓度不同(药物的吸收) • 不同组织,药物浓度不同(药物的分布) • 不同时间,药物浓度不同(药物的清除) • 研究抗菌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和清除的动 力学过程——药代动力学(PK)。 • 研究体内药物浓度与药物抗菌效果关系—— 药效动力学(PD)
天然耐药
氨曲南,奈啶酸 替莫西林,多粘菌素 头孢他啶 青霉素耐药,约95%
葡萄 球菌
获得性耐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约50% 耐甲氧西林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约 80%
2014年CLSI更新要点 M100-S24
![2014年CLSI更新要点 M100-S24](https://img.taocdn.com/s3/m/ba830ee7856a561252d36fb6.png)
2014年CLSI更新要点(M100—S24)唐朋2014·4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微生物室2CLSI 是什么?p 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 前身是NCCLS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美国CLSI的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操作方法和判断标准,是目前国内临床微生物检验遵循的标准。
由于制订该项标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所以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都还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标准,而依赖CLSI的方法和标准。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微生物室3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微生物室4CLSI 2014肠杆菌科细菌头孢吡肟修订了折点,并补充“SDD”头孢唑林增加了尿培养的折点不动杆菌属增加了多立培南的折点,修订了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折点移动了米诺环素的位置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取消了万古霉素纸片法对VRSA筛选取消了苯唑西林对金葡菌纸片法药敏强调了在长期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万古霉素敏感菌株转变为中介的潜在趋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头孢吡肟(MIC)“S” 1g q 12h SDD:基于较高的头孢吡肟暴露疗法的方法,即高于常规给药剂量或者多次给药,期待获得与“S”相同的临床疗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微生物室8肠杆菌科细菌p 头孢吡肟(MIC)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微生物室9肠杆菌科细菌p 头孢吡肟(KB)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微生物室10肠杆菌科细菌p 头孢吡肟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微生物室11肠杆菌科细菌p头孢唑林注射类口服类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微生物室12肠杆菌科细菌p头孢唑林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微生物室13肠杆菌科细菌p头孢噻吩肠杆菌科细菌头孢唑林VS 口服类头孢菌素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头孢唑林的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代表其他口服类头孢菌素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微生物室14增加了多立培南的折点修订了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折点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微生物室16不动杆菌属多立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三者的药敏结果不能相互替代!!!多烯环素四环素米诺环素取消了万古霉素纸片法对VRSA筛选取消了苯唑西林对金葡菌纸片法药敏强调了在长期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万古霉素敏感菌株转变为中介的潜在趋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金葡菌VS 万古霉素纸片法为什么万古霉素纸片法不用于筛选VRSA ??l耐药表型罕见l有潜在的假耐药菌株l必须用MIC方法确证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葡萄球菌属M100—S24:万古霉素纸片法既不能区分万古霉素敏感和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不能区分万古霉素敏感、中介和耐药的CoNS。
CLSI 临床微生物药敏试验标准学习课件
![CLSI 临床微生物药敏试验标准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d2c8b767ec102de3bd8914.png)
CLS绪I论简介
研究方折法点与思路
ECVs
关键技术与难点
药物分组
成果与应用
注释介绍
相关建议
使用说明
试论验文总类结型
试验类型
常规试验=用于常规临床试验的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或琼脂 稀释法的MIC试验。
30
CLS绪I论简介
研究方折法点与思路
ECVs
关键技术与难点
药物分组
成果与应用
注释介绍
相关建议
22
CLS绪I论简介
研究方折法点与思路
ECVs
关键技术与难点
药物分组
成果与应用
注释介绍
相关建议
使用说明
试论验文总类结型
试验条件:培养基,接种液,孵育条件
常规质控推荐
23
CLS绪I论简介
研究方折法点与思路
ECVs
关键技术与难点
药物分组
成果与应用
注释介绍
相关建议
使用说明
试论验文总类结型
总注释:对测试一组细菌的试验条件, 药敏试验中抗生素选择、报告和治疗 的总体建议。
12
CLS绪I论简介
研究方折法点与思路
ECVs
关键技术与难点
药物分组
成果与应用
注释介绍
相关建议
使用说明
试论验文总类结型
CLSI折点(breakpoints)
SDD(剂量依赖性敏感):指分离株的敏感性依赖于对患者的用药方 案。对药敏结果在SDD范围内的分离株,可通过提高剂量或增加给药 频率,使血药浓度达到临床疗效。 非敏感(NS):针对只有敏感判读标准的细菌,因未发现或罕见耐药 菌株,当分离株的MICs高于敏感折点或抑菌圈直径小于敏感折点时, 应报告为非敏感。
clsi 制定的药敏试验折点
![clsi 制定的药敏试验折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d2e9c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1.png)
clsi 制定的药敏试验折点药敏试验折点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术语之一,它与临床治疗存在密切的关联,能够帮助医生确切地判断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使用情况。
其中,CLSI 制定的药敏试验折点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我将结合相关知识点,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一概念。
一、什么是药敏试验折点?药敏试验折点是指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依据所使用的抗生素的微生物学敏感性或耐受性得出的浓度或直径解释的浓度。
其形式通常采用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其中包含了最小抑菌浓度(MIC)或直径数据及分类结果。
药敏试验折点决定抗生素是否被认为具有足够的毒性来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及繁殖。
二、CLSI 制定的药敏试验折点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是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其主要任务是制定标准,培训和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以帮助实验室工作更为规范和高效。
其中,该组织制定的药敏试验折点在医学界中得以广泛使用。
CLSI 制定的药敏试验折点是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对众多菌株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及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的。
其目的是为了在临床中确定治疗感染性疾病所需的最佳治疗方案。
同时,该药敏试验折点还可以被用于判断耐药性及其对细菌菌株的发展情况。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药敏试验折点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医生可以根据制定的折点来选择适合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从而让治疗更加精准、有效。
三、药敏试验折点的应用药敏试验折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抗菌药物的研究、生产、临床应用及药敏试验技术的发展等,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此外,药敏试验折点还可以作为监测细菌感染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药敏试验折点的制定对于临床医生和实验室技术员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制定方法及统计学分析是决定药敏试验折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关键。
需要不断的整合、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clsi产气荚膜梭菌的折点判读法
![clsi产气荚膜梭菌的折点判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4c6e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6.png)
clsi产气荚膜梭菌的折点判读法摘要:1.产气荚膜梭菌的概述2.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方法3.折点判读法在产气荚膜梭菌检测中的应用4.折点判读法的优势和局限性5.结论正文:一、产气荚膜梭菌的概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状厌氧菌,因其能分解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的糖类而产生大量气体,并在体内形成荚膜而得名。
该菌广泛分布于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肠道、昆虫和土壤等处。
产气荚膜梭菌是气性坏疽病原菌中最常见的一种梭菌,对低浓度的游离氧具有耐性,最适培养温度为37℃。
二、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方法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和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传统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和分离、生化试验等。
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PCR、LAMP 和CRISPR-Cas 等。
三、折点判读法在产气荚膜梭菌检测中的应用折点判读法是一种基于PCR 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通过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将目标DNA 片段进行扩增,并通过电泳观察扩增产物的迁移情况,从而判断目标菌是否存在。
在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中,折点判读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产气荚膜梭菌。
四、折点判读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折点判读法在产气荚膜梭菌检测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出低浓度的产气荚膜梭菌;2.特异性强,能够准确地区分产气荚膜梭菌与其他细菌;3.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可靠。
然而,折点判读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PCR 仪器和试剂的要求较高,扩增产物的迁移速度受电泳条件影响较大等。
五、结论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重要的病原菌,对其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对于临床治疗和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折点判读法作为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产气荚膜梭菌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为临床实验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clsi折点判读法
![clsi折点判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b898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9.png)
CLSI折点判读法是指通过CLSI(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标准来判断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该方法主要涉及抗菌药物折点的概念,即药敏试验中用来判断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的界限值。
CLSI折点判读法根据抗菌药物浓度的大小,将菌株分为敏感、中介和耐药三类。
具体而言,敏感菌株是指在标准浓度下,抗菌药物能够抑制或杀灭菌株;中介菌株是指在标准浓度下,抗菌药物对菌株的抑制作用较弱,需要增加药物浓度才能抑制或杀灭菌株;耐药菌株是指在标准浓度下,抗菌药物对菌株几乎没有抑制或杀灭作用,需要增加药物浓度或者更换其他抗菌药物才能有效抑制或杀灭菌株。
需要注意的是,CLSI折点判读法是建立在大量数据和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然而,由于不同菌种和不同抗菌药物的特性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此外,CLSI折点判读法只是一种参考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的经验和当地流行病学等因素综合考虑。
-CLSI折点的重要修改和临床意义(2013)
![-CLSI折点的重要修改和临床意义(2013)](https://img.taocdn.com/s3/m/09ae9f09856a561253d36f6c.png)
• 最新的动物模型已经证实
32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
33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
34
对青霉素过敏反应史
没有
青霉素G 首剂 500万 单位 静脉 ;250-300万 单位 每4小时一次 , 直至分娩 或
氨苄西林 首剂 2g,静脉; 1g 每4小时一次 直至分娩
有
接受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后出现 下述任何一种症状者: •过敏性休克 •血管性水肿 •呼吸困难 •荨麻疹
▪ 还未专门为葡萄球菌属广泛评估折点
16
葡萄球菌和β内酰胺类
▪ 青霉素
• 对青霉素酶不稳定的一类青霉素类
▪ 苯唑西林
• 对青霉素酶稳定的一类青霉素类
▪ 头孢西丁
• 代替苯唑西林
▪ 头孢洛林(Ceftaroline)
• 具有抗MRSA活性的头孢菌素
17
葡萄球菌属和β-内酰胺类
18
头孢西丁纸片法和金葡菌和路邓葡萄球菌
• 齿龈感染、吸入性肺炎, 肺脓肿, head and neck infections, 盆腔炎 • B 组链球菌寄植的青霉素过敏的高危围产期妇女
▪ 链球菌咽炎– 青霉素治疗失败 ▪ 骨关节感染 ▪ 注意:
• 儿童中的使用多于成人 •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难辨梭菌
31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
▪ 葡萄球菌
长期住院或严重感染患者需要进行MIC法药敏 试验 ▪ β-内酰胺酶测定方法可采用常规的产色头孢菌 素法
23
卡他莫拉菌药敏试验注意点
▪ 试验的环境
• 培养基 CAMHB 微量稀释法 MHA 纸片法 • 接种菌量 直接菌落悬浮法 0.5 麦氏浊度 • 培养环境 35℃ 纸片法 5%CO2, 20-24小时
郑波-聚焦CLIS折点更新的背景和临床意义
![郑波-聚焦CLIS折点更新的背景和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fe2410479563c1ec5da716d.png)
Cefepime MIC Distribution
0.5
16
32
0.008
0.016
0.031
0.062
0.125
0.25
64
128
256
512
临 床 药 理 研 究 所
20.0 15.0 10.0 5.0 0.0 1 2 4 8
Cefepime % Susceptible
New Breakpoint Organism N 183 694 510 ≤2 S 66.7 43.0 62.4 4-8 SDD 14.2 30.5 14.1 ≥ 16 R 19.1 26.5 23.5 ≤8 S 80.8 73.5 78.5 Old Breakpoint 16 I 7.7 9.4 8.6 ≥ 32 R 11.5 17.1 14.9
SDD
2014年CLSI首次引入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验。 避免临床将“中介”作为“耐药”过度处理,合 理使用抗菌药物 “SDD”系指依赖于患者所用剂量的菌株敏感性。当 菌株的药敏结果在“SDD”范围时,临床应提高给药 方案(如更高剂量和/或更频繁给药),以达到临床 疗效。由于大剂量用药最可能充分覆盖“SDD”菌株 ,所以临床应考虑使用最大的允许剂量。 头孢吡肟有多种批准的剂量选择,当菌株的头孢吡 肟MIC为4或8μg/mL(或抑菌圈直径19~24mm)时 ,“SDD”强调使用高剂量方案治疗感染。
many oral cephalosporin agents are not available for testing with currently available automate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systems. CLSI interpretive breakpoints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 for some oral cephalosporins, which are in frequent clinical use.
clsi折点判读法
![clsi折点判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38e2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1.png)
clsi折点判读法概述: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折点判读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判读方法。
通过确定微生物对不同药物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进而根据折点(Breakpoint)来判断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本文将介绍CLSI折点判读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1. CLSI折点判读法的基本原理CLSI折点判读法基于MIC,即最低抑制浓度,用于评估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
MIC是指能完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通过测定在不同药物浓度下,微生物能否生长来确定MIC值。
折点是一个预先确定的浓度阈值,用于将敏感、中介和耐药三种药物反应类型进行区分。
2. CLSI折点判读法的应用范围CLSI折点判读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学和药物治疗。
它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
此外,CLSI折点判读法也可以用于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发展趋势,提供药物研发和抗菌治疗策略的参考。
3. CLSI折点判读法的步骤3.1 选取适当浓度范围:根据待测药物和微生物特性,选择药物浓度范围,包括初始浓度和多级递减浓度。
3.2 肉眼观察结果:观察细菌在各不同浓度下的生长状况,判断细菌是否受抑制,找到最低抑制浓度。
3.3 利用CLSI折点表:根据CLSI提供的折点表,将MIC与折点进行比较,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4. CLSI折点判读法的局限性和挑战尽管CLSI折点判读法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不同实验室可能使用不同试剂和仪器,导致结果的不一致性。
其次,细菌的耐药性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引起,因此单纯依靠折点判读法可能无法全面评估微生物的耐药机制。
此外,随着新药物的不断开发和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CLSI折点表可能需要不断更新和修订。
结论:CLSI折点判读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判读方法,基于MIC和折点,用于评估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clsi折点判读法
![clsi折点判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c65b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e.png)
clsi折点判读法摘要:1.介绍CLSI 折点判读法2.CLSI 折点判读法的原理3.CLSI 折点判读法的应用4.CLSI 折点判读法的优势与局限性正文:一、介绍CLSI 折点判读法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折点判读法是一种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中用于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判读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二、CLSI 折点判读法的原理CLSI 折点判读法基于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概念。
MIC 是指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在折点判读法中,通过比较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找到MIC 值。
具体操作过程包括:将药物稀释到不同浓度,与细菌接种液混合,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下细菌生长情况,记录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三、CLSI 折点判读法的应用CLSI 折点判读法广泛应用于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为临床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折点判读法,实验室人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信息,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抗生素滥用风险。
四、CLSI 折点判读法的优势与局限性1.优势:CLSI 折点判读法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易于被实验室人员掌握。
同时,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2.局限性:CLSI 折点判读法受到实验条件、细菌培养基和药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细菌和不规则生长现象,折点判读法可能无法准确判断药物敏感性。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如微量肉汤稀释法等,以提高判断准确性。
总之,CLSI 折点判读法是一种实用、简便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clsi中对不动杆菌属的mic法折点
![clsi中对不动杆菌属的mic法折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f1195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6.png)
clsi中对不动杆菌属的mic法折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不动杆菌属是一类耐受多种抗生素的细菌,常见于医院环境中,并被广泛认为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Ø肠杆菌科
•碳青霉烯水解酶—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酶+膜孔蛋白缺失
一些Ampc、ESBLs可表现低水平碳青霉烯酶活性 膜孔蛋白缺失阻止抗生素进入细胞内
Ø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
•产酶
•假阴性:产OXA (质粒介导,
OXA48)菌株
•需特殊试剂和仪 器
•只对靶基因特异 •对未检测的特异 性碳青霉烯酶基
因可出现假阴性
The Carba NP(Carbapenemase Nordmann-Poirel) test
—— P1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折点——沙门氏菌
Ø增加了“替代药物”培氟沙星纸片法的折点 Ø增加了阿奇霉素的折点(伤寒沙门氏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大的变化2015(2)
试验和报告推荐药物
Ø在U组药物的选择中增加了磷霉素
表格使用说明变化
Ø附加并着重强调“替代药物”——头孢唑林 Ø澄清CNS β-内酰胺酶的筛选建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Introduction to Tables 3B and 3C. Tests for Carbapenemases in Enterobacteriacea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spp.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什 么 时 候 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初筛试验阳性和对三代头孢菌素
中一种或多种药物耐药,则常规 做MHT, MHT 阳性菌株,应报 告对所有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 若阴性,使用M100-S20 解释标准 来解释碳青霉烯药物 MICs
感染控制程序或流行病学调查需 要时做MHT,对于MHT 阳性菌 株,不需要更改碳青霉烯类敏感 性试验结果的解释。
Carba NP试验
ØCarba NP确证试验是一种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不 动杆菌属细菌中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方法。
Ø采用比色法 Ø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或感染控制,尚不推荐作为临床
常规使用。 Ø研究表明,此试验在检测KPC、NDM、VIM、SPM和
SME型碳青霉烯酶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性(90%)和特 异性(90%)。 Ø对于OXA-48型碳青霉烯酶敏感性低(1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大的变化2015(4)
质量控制
Ø增加多种药物在相应的质控菌株中的QC范围 Ø增加eco ATCC35218 关于检测 β-内酰胺酶的处理意见
附录
Ø修改肺炎链球菌中头孢洛林药敏结果的建议 Ø增加了肠杆菌科中头孢吡肟折点变化,SDD的解释说明 Ø增加流行病学cutoff值
细菌 优势
局限性
MHT
Carba NP
分子检测
肠杆菌科
肠杆菌科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肠杆菌科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简单
快速
可检测碳青霉烯 酶的类型
•假阳性: ESBL/Ampc+膜孔 蛋白缺失的菌株 •假阴性:产NDM 菌株(偶尔出现) •仅用于肠杆菌科 细菌
•需要特殊试剂 •某些菌株检测结 果无效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大的变化2015(3)
筛选及确证试验
Ø增加概述——检测方法 Ø删除MHT操作方法
质量控制
Ø增加当应用商品化系统时,应遵循制造商对于质量 控制的建议。
Ø澄清应根据需测试的抗菌药物来选择QC菌株 Ø增加判断苯唑西林纸片药物含量衰减与否的评估内容
—— P1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Introduction to Tables 3B and 3C. Tests for Carbapenemases in Enterobacteriacea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spp.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 鲍曼不动杆菌—OXA
•其他耐药机制
膜孔蛋白缺失、靶位改变、外排泵机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新/旧CLSI判断标准
美罗培南(肠杆菌科MIC)
旧折点(2010年)
新折点(2011)
S
I
S
I
R
≤ 4 8 ≥ 16 ≤ 1 2 ≥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Table1A-1C抗菌药物的分组 Table2A-2J 纸片法及MIC法的解释标准 Table3A-3I筛选实验及确证实验的解释 Table4A-5G质量控制 Table6A-8B制备方案 AppendixA-Glossary3补充说明及术语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变化的概要
M100-S25 第 13-15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大的变化2015(1)
最大变化
Ø引入 Carba NP试验 Ø引入流行病学cutoff值(ECVs)的概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摘要…………………………………………………………………………1 委员会成员…………………………………………………………………5 本文件主要变化简介 ……………………………………………………13 CLSI建立解释标准和质量控制过程简介 ………………………………16 CLSI参考方法与商品化方法和CLSI与FDA解释标准(折点)…………17 自2010年以来CLSI折点的增加及修订 …………………………………18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委会宗旨声明 …………………………………20 表格使用说明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