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一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A.社会性B.继承性C.特殊性D.阶级性【答案】 C2、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
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答案】 C3、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
这是防御机制中的( )A.压抑B.否认C.文饰D.代偿【答案】 B4、人的童年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少年期时抽象思维已有所发展,青年初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B5、我国初中阶段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校本课程【答案】 B6、“儿童中心主义”违背了()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答案】 D7、“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A.《劝学》B.《说文解字》C.《论语》D.《学记》【答案】 B8、“爱之深,责之切”体现了()的德育原则。
A.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B.知行统一C.导向性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答案】 A9、教学应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提出的。
A.皮亚杰B.布鲁纳C.维果茨基D.埃里克森【答案】 C10、()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A.孔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答案】 C11、刚入职的王老师用手机将自己的授课实况录制10分钟.然后分析哪些方面有待于提高。
这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属于()。
A.教学观摩B.微格教学C.专门训练D.行动研究【答案】 B12、以下哪项不属于教材的内容?( )A.视听材料B.参考书C.幻灯片D.课外活动【答案】 D13、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 D14、天气凉了,刘老师在商场看中了一件大衣,刘老师既想买女神紫的颜色能衬托出自己温文尔雅的气质,又想买经典黑穿出自己的大气,犹豫了半天也没选好,这是出现了(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多重趋避冲突D.趋避冲突【答案】 A15、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这符合中学德育( )的原则。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提升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提升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下列学制中,主要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是( )。
A.分支学制B.多轨学制C.单轨学制D.双轨学制【答案】 D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活动【答案】 B3.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是(?)A.教师的人格特点B.教师的教学水平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D.教师的威信【答案】 C4. 课程资源的核心是()A.教师B.学生C.教材D.教学过程【答案】 C5. 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答案】 C6. (2021年下半年真题)民辉在解答难题时产生的疑惑,惊讶,焦躁等情感体验属于()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荣誉感【答案】 B7. 动作结构方面,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阶段的表现。
A.操作定向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操作模仿【答案】 C8. 在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品中,对我国教育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
A.马卡连柯的《教育诗》B.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的《教育学》【答案】 D9. 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A.《大学》B.《春秋》C.《学记》D.《论语》【答案】 C10. “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A.心理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 B11. 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信任的手势,都会让学生倍感温暖、增加勇气、发奋努力,从而达到教师对自己期待的目标,这属于( )。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附带答案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答案】 B2. “仁言不如仁声(音乐)之人人深也”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说服教育法【答案】 B3. 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答案】 D4. 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课程观的观点。
A.人文主义B.科学主义C.知识本位D.能力本位【答案】 A5.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作业法【答案】 D6. 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B.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D.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答案】 C7. 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识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内驱力【答案】 B8. 学生对遗传与变异之间关系的学习属于()A.组合学习B.上位C.下位D.归属【答案】 A9. 2013年单项选择: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画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
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调节策略C.监控策略D.计划策略【答案】 A10.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 复杂性B. 示范性C. 创造性D. 长期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
选项A,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题干中并未体现,故排除。
选项B,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题干中并未体现,故不选。
选项C,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题干中教师能对突发性事件迅速、恰当处理正是“教育机智”的体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故选项C正确。
选项D,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题干中并未体现,故不符合题意。
2、张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要求他们每天用英语写一篇日记。
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 练习法B. 实验法C. 实习作业法D. 读书指导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的类型。
选项A,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题干中张老师要求学生每天用英语写一篇日记,是反复进行的,旨在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属于练习法。
选项B,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
题干中并未体现实验法的使用,故不选。
选项C,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题干中并未体现实习作业法的使用,故排除。
选项D,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终极模拟试卷( — )答案及解析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终极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他开创性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自然(天性)发展,彰显人的潜能与价值的思想。
A项正确。
B项:苏格拉底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数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柏拉图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的理解情况。
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现在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环境因素的教育意义,B选项正确。
A、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包括: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三个阶段。
其中,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主张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和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同时,现在所提倡的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题干中“将学和游结合”这种形式表明教育不再是限于学校内,在学校以外进行参观游览也是学习的方式。
游学体现的是非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C项正确。
A项: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到奴隶社会后逐渐出现了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A.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D. 帮助学生考取重点大学答案:D解析: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体力、以及塑造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
选项A、B、C分别对应了这些基本任务。
而D项“帮助学生考取重点大学”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具体目标,并非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中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单一追求升学率。
2.题目:关于中学教育中的“双基”教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仅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B. 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C. 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悖,应被摒弃D. 无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统一标准教学答案:B解析:“双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在传授“双基”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B项“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正确的。
A项过于片面,仅强调了知识的传授;C项错误,因为“双基”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只是需要与时俱进,融入新的教育理念;D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现代教育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3.题目: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是:A.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B. 情是动力,意是方向C. 四者相互独立,互不影响D. 行是目的,知、情、意是过程答案:A解析: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是四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
其中,知是基础,指道德认知;情是动力,指道德情感;意是调节,指道德意志;行是关键,指道德行为。
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
因此,A项“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正确概括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包含答案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包含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说明人有()的差异。
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征【答案】 D2. 初中生小黄热爱班集体,学习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
小黄的这种性格特征属于()。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答案】 A3. 为了使课程与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评估。
这种评价属于()。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目标本位评价【答案】 B4. 汪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
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
她可能出现了()。
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答案】 C5. (2021年下半年真题)晓杰在阅读课文时常常自我提问:“我对课文表达的内容清楚了吗?我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了吗”,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监控策略【答案】 D6. “天鹅、梭鱼和虾拉车”的故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要贯彻()的德育原则。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知行统一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答案】 D7.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答案】 C8. 画线属于()学习策略。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 C9. 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感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答案】 D10. (2020年真题)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举措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A.生产力发展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人口【答案】 A11. 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共21题,每题2分)1.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B.方法与过程目标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发展B.科技进步C.教育技术进步D.产业革命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人的现代化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5.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6.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顺序是()。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D.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7.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原型定向8.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10.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11.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B.中心品质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12.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13.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下列不属于备课内容的是( )A.复习B.研究教材C.了解学生D.写课时计划【答案】 A2、“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了教师的()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A.尊重B.期望C.责任心D.品德【答案】 B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到校外进行地理课的地形地貌测绘,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参观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演示法4、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
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选择功能B.发展功能C.传递功能D.保护功能【答案】 A5、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的( )才能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答案】 C6、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7、2011年单项选择:“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人对环境的影响具有()A.依赖性B.改造性C.可塑性D.主观能动性【答案】 D8、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B.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D.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答案】 C9、下列教学案例中符合“最近发展区”规律的是()。
A.学生已经学会了加法运算.付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发现减法的运算规律B.学生刚刚接触几何学,理解了点、线、面的概念,周老师给学生讲解如何计算棱锥体体积C.秦老师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自学二十六个英文字母D.薇薇已经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技能。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预测试卷一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预测试卷一[单选题]1.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某班教师要求学生(江南博哥)参加课外补习班,导致学生出现压力过大.厌学的现象。
上述事实表明教育具有()。
A.个体功能B.社会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依据教育作用的性质不同,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题干中,教师要求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班而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厌学,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表明教育具有负向功能。
故本题选D。
依据教育作用的对象不同,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单选题]2.通过“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的实验来发展教育理论,并著有《和教师的谈话》《教学与发展》等作品的教育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B.赞可夫C.皮亚杰D.格塞尔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著有《和教师的谈话》《教学与发展》。
他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他主要是通过“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的实验来发展教育理论的。
故本题选B。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著有《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提出了成熟势力说。
[单选题]3.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并系统论述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
A.赞可夫B.苏霍姆林斯基C.巴班斯基D.瓦根舍因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附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附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2012年单项选择:王老师是数学老师,相当自信,他认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
这说明王老师的哪种心理特征较好()A.教学监控能力B.教学应变能力C.角色认同感D.教学效能感【答案】 D2. 数学课上,学生由于惧怕教师而出现了紧张、拘谨、反应被动、心不在焉等现象。
这种课堂气氛属于()A.积极型B.对抗型C.消极型D.失控型【答案】 C3. 若有人给你起绰号,你不做任何反应,绰号就不会流传。
这符合操作性行为的()。
A.正强化规律B.负强化规律C.消退规律D.惩罚规律【答案】 C4.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C.合作学习D.非指导性学习【答案】 A5. 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
这表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具有()A.不平衡性B.阶段性C.灵活性D.差异性【答案】 A6.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B.发展学生的能力C.提高学生的成绩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答案】 A7. 完形—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以下不属于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韦特默B.考夫卡C.班杜拉D.苛勒【答案】 C8. 学校教育制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A.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的各种制度B.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C.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D.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答案】 D9.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答案】 D10. 晓颖是个诚实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这些特征属于( )A.性格B.能力C.气质D.认知【答案】 A11.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A.备课B.课外辅导C.布置作业D.考试【答案】 B12. 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年。
A.1862B.1902C.1903D.1912【答案】 A2、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
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A.无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 C3、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他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做( )A.分类B.概括C.抽象D.比较【答案】 C4、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画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调节策略C.监控策略D.计划策略【答案】 A5、“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属于下面哪种气质类型()A.抑郁质B.黏液质C.胆汁质D.多血质【答案】 B6、赵老师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其做法违背了德育原则中的( )。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答案】 A7、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
这是()防御机制。
A.压抑B.否认C.文饰D.代偿【答案】 B8、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
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人口变化D.文化传统【答案】 C9、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B.讲述、讲解、讲读、讲评C.讲述、讲评、讲演、讲读D.讲解、讲演、讲读、讲评【答案】 A10、梅梅在计算“三加五等于八”时,虽然可以不用借助数手指来计算了,但是在梅梅的脑海中出现了三颗草莓加上五颗草莓等于八颗草莓的具体形象,那么梅梅此时的思维属于()。
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答案】 B11、李勇是一个内向的男生,到了青春期尤其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看到人群就绕道走。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讲解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讲解单选题(共20题)1.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促进学生思想內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答案】 D2. 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并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洛克D.杜威【答案】 A3. 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
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
这种心理疏导属于( )。
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消退法D.合理情绪治疗法【答案】 D4. “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积极强化【答案】 C5.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
A.管理B.德育C.教学D.服务【答案】 C6. 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答案】 A7. 小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有助于其对长方体的理解,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答案】 A8. 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立型B.沉思型C.场依存型D.冲动型【答案】 D9. 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扰,心理辅导老师引导他梳理了错误观念,使其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
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行为分析法B.合理情绪疗法C.系统脱敏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答案】 B10. 王乐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没有及格,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考前模拟卷(一)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B.《论语》C.《雄辩术原理》D.《学记》2.“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
”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能力本位论3.我国第一个体现男女平等的法定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4.孙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花的构造时,将各种类型的花的挂图带到了教室,供学生观察学习。
孙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虚拟直观5.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其重要标志是产生了()A.杜威的儿童中心思想B.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思想C.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思想D.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6.著名生态学家、生物学家洛伦兹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会发生“印刻”,即模仿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进行学习。
这一观点支持了教育的()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心理起源说7.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调查法C.教育观察法D.教育实验法8.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校规校纪。
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学科课程D.经验课程9.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了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他主张在教育评价中应()A.采用共同建构的方法B.以对话为主要手段C.坚持价值取向多元化D.关注非预期效果10.同一课堂中,有的学生专心听讲,有的学生心不在焉,长此以往,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差异。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一模拟卷答案解析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一》模拟卷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选B。
【解析】苏格拉底提出了“产婆术”,也是西方最早提出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人。
2.选B。
【解析】1806 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
3.选C。
【解析】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题干意思为“冉求做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进一步;仲由敢作敢为有时不够慎重,所以要抑制约束他慎重地退后一步”。
4.选B。
【解析】题干中表达的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5.选C。
【解析】杜威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6.选B。
【解析】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7.选A。
【解析】教学过程包括: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8.选B。
【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9.选C。
【解析】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
如吃完苦药以后再吃糖感觉糖更甜了;从冷水里出来再到稍微热一点水里感觉热水更热了。
10.选B。
【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题干表述为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11.选C。
【解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去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题干中体验的是“怕”的情绪,所以是情绪记忆。
12.选A。
【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原型启发在创造性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通过联想,人们可从原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13.D【解析】力求成功的学生容易选择50% 成功的任务,因此应更多的安排难度适中的任务。
14.选C。
【解析】题干中“可逆、去自我中心、多维、守恒”等关键词均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
15.选C。
【解析】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及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主观题(每小题10 分,共 100分)1、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2、长沙实验初中的谢老师在地理课上,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人类共同的家园——聚落。
(课前已要求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七嘴八舌话聚落”的游戏。
游戏规则:尽可能多地说出你所了解的关于聚落的知识或问题,为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游戏,请不要说重复的知识或问题。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
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
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正方——聚落应该发展;反方——聚落应该保护。
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大组进行辩论。
在这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进行点评和表扬。
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谢老师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3、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简述班主任的作用。
5、知识经验越多,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性越大。
6、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称为海豹肢症,在尼克的成长过程中,他不仅要面对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挑战,而且还要与自卑和孤独作斗争。
他会问,为什么我与周围其他孩子不同为什么我一出生就没有手足随着尼克的成长,在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教育和指导下,他逐渐学会了怎样应付自身的不足,而且开始独立去做越来越多的事情。
他开始适应他的生存环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须要用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尼克开始热爱他的生活环境并能够从事更伟大的事情。
在七年级的时候,他被选为学生会主席,与学生会其他人一起工作,处理地方慈善机构和残疾组织的各种事情。
中学毕业后,尼克继续学习深造,获得了会计和财务策划的双学士学位。
19岁的时候,尼克开始实现他的梦想,他通过自己充满激情的演讲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鼓舞其他人,给他们带去希望。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提升模拟卷和答案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提升模拟卷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B.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答案】 C2. “以退为进”形象说明了以下哪种问题解决的策略()A.算法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逆向搜索法【答案】 C3. 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全做成政治、经济的附庸。
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征?(?)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答案】 C4. 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形成过程的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折衷主义D.人本主义【答案】 A5. 以()为主的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A.语言传递B.直观感知C.实际训练D.探究活动【答案】 B6. 解锁密码箱时,每一位密码都有10个数字,那么把所有数字组合一个个进行尝试,直到找到打开密码箱的正确密码。
这一过程是在采用()解决问题。
A.算法式B.手段—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逆向搜索法【答案】 A7. 与“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A.真从众,不从众B.真从众,权宜从众C.权宜从众,不从众D.权宜从众.从众【答案】 B8.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A.教育目的B.课程目标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答案】 C9. 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答案】 D10. 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心理内化形式有()A.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情感内化B.知识内化、道德内化和规范内化C.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智力内化D.知识内化、情感内化和智力内化【答案】 C11. 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一(含答案解析)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被看作是传统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卢梭2.主张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分阶段的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拉伯雷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
A.教育是一种阶级现象B.教育是一种上层建筑C.教育是人才培养活动D.教育属于生产力的范畴4.有人少年天才,而有人大器晚成,这反映了人类能力发展的()。
A.差异性B.平衡性C.阶段性D.顺序性5.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合格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6.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教学参考书8.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9.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让教学更符合()原则。
A.循序渐进B.理论联系实际C.启发性D.巩固性10.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计算时,常常需要借助小棒,手指头等具体的事物才能完成计算任务。
这说明其思维的类型主要是()。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11.老师告诉小东,“如果明天早上还迟到,就请家长来学校”。
这里运用的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12.“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
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13.下列属于理智感的是()。
A.好奇心B.荣誉感C.自尊心D.幽默感14.成语“百折不挠”体现的意志品质主要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1)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l20分钟,满分为l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出自于( )。
A.《学记》B.《论语》C.《中庸》D.《大学》2.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制约,但是教育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对社会政治经济的能动作用,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B.历史继承性C.时代性D.相对独立性3.(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
A.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C.制度文化D.道德文化4.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在每个过程中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这种做法符合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5.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B.问卷法C.历史法D.实验法6.我国初中阶段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校本课程7.新课改规定,教材管理实行( )。
A.国编制B.国审制C.校编制D.校审制8.王老师在讲《硝酸》这一课时,按以下步骤进行了教学:一、首先引导学生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二、讨论6.72L气体为何物;三、让学生试着分析溶液pH=0说明什么;四、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守恒法求解。
最后,学生迅速简捷地给出答案。
王老师运用了( )教学原则。
A.量力性B.直观性C.启发性D.因材施教9.在我国偏远的山区,存在这样一种教学现象:一间教室、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一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 )。
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C.现场教学D.复式教学10.现在很多追星一族.把明星当作自己的偶像,除了服装打扮追求一样,甚至思想和行为也试图模仿.很多人都效仿自己的榜样去做公益事业。
这属于品德形成的( )阶段。
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11.电视新闻经常播放表彰各种见义勇为好市民的现场报道,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12.丽丽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一小时且效率高,而燕燕只能专心学习半小时,这说明丽丽注意的( )比燕燕强。
A.广度B.转移能力C.分配能力D.稳定性13.梅梅在计算“三加五等于八”时,虽然可以不用借助数手指来计算了,但是在梅梅的脑海中出现了三颗草莓加上五颗草莓等于八颗草莓的具体形象,那么梅梅此时的思维属于( )。
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14.张宏一次在乘坐高铁时偷偷躲在卫生间里吸烟,被乘务员发现后对其处以2 000元罚款,此后张宏不在高铁上吸烟了,上述情形属于哪种强化原理?(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15.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本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16.小新的爸爸拿来两罐同样分量的可乐,将其中的一罐倒进一个大杯子里,将另外一罐倒进两个小杯子里,然后让小新挑选。
小新经过思考之后选择了大杯可乐,并喃喃自语道:“还是大杯子的多。
”那么,小新处于( )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17.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 )。
A.理智感B.道德感D.尊敬感18.张老师发现。
小雨同学在平时课堂上.总是喜欢第一个举手发言,但是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并不高,那么小雨同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19.小蕊每次看到长长细细的物体,就会觉得它们特别像蛇,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害怕,全身发凉,手心出汗,不敢靠近。
小蕊的症状属于( )。
A.强迫症B.恐惧症C.抑郁症D.焦虑症20.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张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
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消退法D.系统脱敏法21.小莉以前学习成绩较为靠后.初二的第一个学期她感到班主任刘老师总是向她投来信任的、赞赏的目光,她便开始发奋图强,努力学习。
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
A.皮格马利翁效应B.光环效应C.晕轮效应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
并说明理由。
22.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23.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
24.倒摄抑制是一种顺向负迁移。
25.迁移对问题解决只有积极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l0分。
共40分)26.简述教材编写的两种基本方式。
27.简述德育方法中,运用榜样示范法的注意事项。
28.简述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29.简述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要求。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
并回答问题。
30.材料:学生阳阳,现为八年级学生,原来是所谓的后进生,上课不专心,经常捣乱,作业也经常不完成,下课后与同学之间摩擦很多,老师见了头痛,同学对他敬而远之。
他上七年级时,我是他的老师,我想:应多给他鼓励,让他建立自信。
所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常常对他表扬有加,尤其是在他有进步时(哪怕这点进步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
一段时间下来,效果果然明显,他对自己的行为已能有所控制,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正当我对自己的成功教育而欣喜之时,接连发生的两件事情却让我陷入深思:一是有同学向我报告,阳阳又犯错误了,和很多劝他的同学吵上了,还说:“邱老师经常表扬我的,所以这次他也不会怎么说我,我才不怕你们呢。
”二是在一堂课上他屡次破坏课堂纪律,经多次“激励式”的引导无效后,我对他进行了批评,谁知他竞离开教室.扬长而去……问题:(1)请你对本案例中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2)结合材料,谈谈教学过程中表扬与批评的关系。
31.材料:上课铃声一响,教师走进教室。
他首先把课中要演示的教具摆放在讲台上,接着宣布考试成绩,然后开始讲授新课。
很快,他便发现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
问题:(1)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造成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2)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提出四条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1.【知识点】《论语》中的教育观点【答案】B。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要在文化上广博地学习,在行为上用礼法约束自己。
出自《论语》。
2.【知识点】教育的基本特征【答案】D。
【解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3.【知识点】校园文化【答案】A。
【解析】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
4.【知识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答案】B。
【解析】阶段性具体表现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5.【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答案】D。
【解析】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中实验法的概念。
6.【知识点】课程的分类【答案】B。
【解析】学科课程是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7.【知识点】新课程改革【答案】B。
【解析】新课改规定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性。
8.【知识点】教学原则【答案】C。
【解析】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王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9.【知识点】教学组织形式【答案】D。
【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0.【知识点】品德形成的过程【答案】C。
【解析】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11.【知识点】德育方法【答案】A。
【解析】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12.【知识点】注意的品质【答案】D。
【解析】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
衡量注意的稳定性。
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
13.【知识点】思维的分类【答案】B。
【解析】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
梅梅头脑中出现草莓的具体形象.应该属于具体形象思维。
14.【知识点】斯金纳关于强化的分类【答案】D。
【解析】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15.【知识点】学习策略的分类【答案】B。
【解析】组织策略属于认知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
16.【知识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答案】B。
【解析】前运算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没有形成守恒,小新认为大杯饮料多表明其还没有形成守恒概念,处于前运算阶段。
17.【知识点】情感的分类【答案】B。
【解析】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18.【知识点】认知方式的类型【答案】C。
【解析】杰罗姆·卡根依据个体解决问题时的速度与精确度的偏好,将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反应非常快,但往往不够准确,这种反应方式称为冲动型;而有的学生反应虽然很慢,却很仔细、准确,这种反应方式称为沉思型。
19.【知识点】心理健康问题【答案】B。
【解析】恐惧症是指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恐惧。
小蕊属于恐惧症中的单纯恐惧症。
20.【知识点】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答案】B。
【解析】卡片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属于代币的一种,所以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21.【知识点】教师期望效应【答案】A。
【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