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ppt.ppt
合集下载
《医学实验动物学》课件

《医学实验动物学》PPT 课件
欢迎来到《医学实验动物学》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索医学实验 动物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它们在实验中的应用,并讨论它们的饲养、伦理规 范和病理学诊断。
医学实验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医学实验动物是指在医学研究和实验中使用的非人类生物。
分类
根据实验目的和特性,医学实验动物可以分为实验小鼠、实验大鼠、实验兔等多个类别。
总结
通过本课程,我们深入了解了医学实验动物的定义和分类,学习了它们在实 验中的应用,探讨了饲养、伦理规范和病理学诊断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这个 课程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并提高医学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饲养
不同种类的医学实验动物在饲养环境和方式上有所差异,需要严格控制好饲养条件以确保实 验结果的准确性。
医学实验动物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生理学研究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生理反应,研究器官功能和新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3
疾病模型构建
通过模拟人类疾病,研究病因和疾病机制。
疾病处理
根据病理学诊断,制定相应 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确保实 验的顺利进行。
医学实验动物的常见疾病处理
实验小鼠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小鼠常见的疾病,提供 相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实验大鼠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大鼠常见的疾病,提供 相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实验兔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兔常见的疾病,提供相 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医学实验动物的伦理规范
1 动物福利
保障实验动物的健康和福利,尽量减少实验 中的痛苦和压力。
2 实验伦理
遵循伦理准则,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道德性。
医学实验动物的病理学诊断
病理学检查
欢迎来到《医学实验动物学》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索医学实验 动物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它们在实验中的应用,并讨论它们的饲养、伦理规 范和病理学诊断。
医学实验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医学实验动物是指在医学研究和实验中使用的非人类生物。
分类
根据实验目的和特性,医学实验动物可以分为实验小鼠、实验大鼠、实验兔等多个类别。
总结
通过本课程,我们深入了解了医学实验动物的定义和分类,学习了它们在实 验中的应用,探讨了饲养、伦理规范和病理学诊断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这个 课程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并提高医学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饲养
不同种类的医学实验动物在饲养环境和方式上有所差异,需要严格控制好饲养条件以确保实 验结果的准确性。
医学实验动物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生理学研究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生理反应,研究器官功能和新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3
疾病模型构建
通过模拟人类疾病,研究病因和疾病机制。
疾病处理
根据病理学诊断,制定相应 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确保实 验的顺利进行。
医学实验动物的常见疾病处理
实验小鼠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小鼠常见的疾病,提供 相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实验大鼠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大鼠常见的疾病,提供 相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实验兔疾病处理
针对实验兔常见的疾病,提供相 应的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医学实验动物的伦理规范
1 动物福利
保障实验动物的健康和福利,尽量减少实验 中的痛苦和压力。
2 实验伦理
遵循伦理准则,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道德性。
医学实验动物的病理学诊断
病理学检查
《实验动物学概论》PPT课件

和预防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科学。
4.实验动物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Laboratory anim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是研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寄生虫分类学、与 人类的相互关系和对科学试验的干扰作用,探讨与 实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措施,实行对实验动物微生 物与寄生虫的质量监控,以达到控制和消灭实验动 物疾病的科学。
小型动物------马、牛, 单一T细胞缺陷------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及T、B、NK 细胞三联免缺陷小鼠) 自发突变先天性免疫缺陷-----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
精选ppt
16
(2)具人类疾病模型特征的动物品系培育 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癫痫大鼠、 白内障小鼠、糖尿病小鼠等
20
存在的问题
地域发展不平衡,部门或系统之间的差距明显 沿海城市快 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高于不发达地区;长三角地区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支撑,已成为国内实验 动物发展最快的地区;从行业来看,卫生、教育、科技、制 药系统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占全国的70%以上,实验设施的整 体水平也高于其他行业;
(3)主要用于科学实验精选ppt
3
实验动物的来源
Wild animal
调查、捕获、人工繁殖等
Economical animal 选择、培育、纯化等 Exhibiting animal
LA
精选ppt
4
什么是实验动物化?
野生动物或经济动物经过初期的表型分析和 筛选,对具有科学实验价值的动物,经过严格的驯 养、微生物净化、遗传及饲养环境等因素的控制, 按实验要求进行培育,使之达到实验动物的标准。 我们把这种将野生动物或家畜驯化 (Domestication)、培育(breeding)成实验 动物的过程,叫做实验动物化(Laboratory Animalization)。
4.实验动物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Laboratory anim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是研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寄生虫分类学、与 人类的相互关系和对科学试验的干扰作用,探讨与 实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措施,实行对实验动物微生 物与寄生虫的质量监控,以达到控制和消灭实验动 物疾病的科学。
小型动物------马、牛, 单一T细胞缺陷------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及T、B、NK 细胞三联免缺陷小鼠) 自发突变先天性免疫缺陷-----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
精选ppt
16
(2)具人类疾病模型特征的动物品系培育 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癫痫大鼠、 白内障小鼠、糖尿病小鼠等
20
存在的问题
地域发展不平衡,部门或系统之间的差距明显 沿海城市快 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高于不发达地区;长三角地区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支撑,已成为国内实验 动物发展最快的地区;从行业来看,卫生、教育、科技、制 药系统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占全国的70%以上,实验设施的整 体水平也高于其他行业;
(3)主要用于科学实验精选ppt
3
实验动物的来源
Wild animal
调查、捕获、人工繁殖等
Economical animal 选择、培育、纯化等 Exhibiting animal
LA
精选ppt
4
什么是实验动物化?
野生动物或经济动物经过初期的表型分析和 筛选,对具有科学实验价值的动物,经过严格的驯 养、微生物净化、遗传及饲养环境等因素的控制, 按实验要求进行培育,使之达到实验动物的标准。 我们把这种将野生动物或家畜驯化 (Domestication)、培育(breeding)成实验 动物的过程,叫做实验动物化(Laboratory Animalization)。
《实验动物学》绪论 ppt课件

医学课件
22
第 二 节
实验动物学发展概况
一. 二. 三. 四.
国外发展简史 近代实验动物学发展特点 我国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史 我国近期实验动物的发展
医学课件
23
一.
国外发展简史
Aristotle
公元前 384-322 年,进行动物解 公元前304-258年,动物的活
剖。观察各种动物的脏器。
Erasistratus 体解剖。
杂交群
(hybrids) 。
医学课件 7
携带生物限定: 普通级动物
微生物、寄生虫控制
conventional(CV)animal 清洁动物 clean(CL)animal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 animal 无菌动物
医学课件 8
营养条件限定: 营养控制
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实 验、生产、教学、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医学课件
5
实验动物特点:
遗传背景限定 携带生物限定
环境条件限定
营养条件限定
应用范围限定
医学课件
6
遗传背景限定:遗传控制,定向培育
近交系
(inbred strain)、
封闭群(远交群)
(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
医学课件
13
实验动物的来源
Wild animal
调查、捕获、人工繁殖
Economical animal Exhibiting animal
选择、培育、纯化
LA
常见的实验动物ppt课件

放射性同位素照射剂量与生物效应等试验。
12
小鼠
(二)肿瘤学研究(自发肿瘤、诱发性肿瘤、人癌细胞移植)
1、自发肿瘤: 许多小鼠品系自发产生肿瘤。近交系小鼠中大约有
244个品系或亚系都有其特定的自发性肿瘤。 从肿瘤发生学上来看,这些自发性肿瘤与人体肿瘤
相近,所以常选用小鼠自发的各种肿瘤模型,进行肿瘤 病因、发病机理、防治及抗癌药物筛选的研究。
① 8月龄后,开始出现衰老现象,表现为肥胖、增重, 被毛蓬松、脱落。
②自发肿瘤发生率:低白血病;低乳腺癌、高肺腺癌。 ③对津638白血病病毒敏感。 (4)主要用途:用作白血病、老年病的研究。
27
小鼠
7.FVB小鼠 起源
源自远交系Swiss鼠。1935年,在NIH 饲养,1966 年 起开始选育,在接种白日咳疫苗后,其中一系HSFS/N对 组胺(Histamine)敏感。70 年代初,在HSFS/N 系第八代 发现部份小鼠携带Fv1 b 基因对B strain Friend 白血 病毒敏感,称FVB。NIH 、Jackson等保存。 毛色:白化 应用:
实验小鼠来自 野生小鼠,经长期选 择培育而成
3
小鼠
一、生物学特性
(一)习性和行为
1、胆小怕惊
2、昼伏夜动
3、喜群居
4、适应性差:小鼠体小娇嫩,不耐饥饿和缺水;
对环境适应性差,不耐热;过冷、过热均会造 成死亡;不耐强光的噪声;
对疾病抵抗力差。
5、喜欢啃咬:因为小鼠门齿生长较快,所以特别喜欢 啃咬坚硬物品。非同窝的雄性好斗,但不主动咬人。
1985年从美国NIH引进到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 究所,为BALB/c第180代。
(2)毛色:白化
BALB/c
12
小鼠
(二)肿瘤学研究(自发肿瘤、诱发性肿瘤、人癌细胞移植)
1、自发肿瘤: 许多小鼠品系自发产生肿瘤。近交系小鼠中大约有
244个品系或亚系都有其特定的自发性肿瘤。 从肿瘤发生学上来看,这些自发性肿瘤与人体肿瘤
相近,所以常选用小鼠自发的各种肿瘤模型,进行肿瘤 病因、发病机理、防治及抗癌药物筛选的研究。
① 8月龄后,开始出现衰老现象,表现为肥胖、增重, 被毛蓬松、脱落。
②自发肿瘤发生率:低白血病;低乳腺癌、高肺腺癌。 ③对津638白血病病毒敏感。 (4)主要用途:用作白血病、老年病的研究。
27
小鼠
7.FVB小鼠 起源
源自远交系Swiss鼠。1935年,在NIH 饲养,1966 年 起开始选育,在接种白日咳疫苗后,其中一系HSFS/N对 组胺(Histamine)敏感。70 年代初,在HSFS/N 系第八代 发现部份小鼠携带Fv1 b 基因对B strain Friend 白血 病毒敏感,称FVB。NIH 、Jackson等保存。 毛色:白化 应用:
实验小鼠来自 野生小鼠,经长期选 择培育而成
3
小鼠
一、生物学特性
(一)习性和行为
1、胆小怕惊
2、昼伏夜动
3、喜群居
4、适应性差:小鼠体小娇嫩,不耐饥饿和缺水;
对环境适应性差,不耐热;过冷、过热均会造 成死亡;不耐强光的噪声;
对疾病抵抗力差。
5、喜欢啃咬:因为小鼠门齿生长较快,所以特别喜欢 啃咬坚硬物品。非同窝的雄性好斗,但不主动咬人。
1985年从美国NIH引进到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 究所,为BALB/c第180代。
(2)毛色:白化
BALB/c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 ppt课件

隔离环境
• 以隔离器(Isolator)为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 用作饲养无菌动物和已知菌动物。洁净度达到一百级。
PPT课件
22
实验动物及其设施的等级
• 隔离环境动物设施主要指标 • 洁净度:100级(空气三级过滤后,加隔离器) • 温 度:生产设施为20-26℃,实验设施为20-25℃ • 日温差:生产≤4℃,实验≤3℃ • 相对湿度:40-70% • 压强梯度:100-150Pa • 换气次数:20-50次/h;气流速度:0.1-0.2m/s • 落下菌数:≤0个/皿;氨浓度:≤14ng/m3
PPT课件
12
引言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的条件与保障 • 国家、地方法律、法规 • 合格的实验动物与设施 • 严格、标准化的操作 • 废弃物的正确处理
PPT课件
13
国家或地方实验动物主要法规、标准
1、《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88) 2、《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修订版)(2001)
3、《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国家: 2001、江苏省:2002)
PPT课件
19
实验动物及其设施的等级
• 隔离系统(Insulation system) 是以隔离器(Isolator)为 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用作饲养无菌动 物和已知菌动物。
• 屏障系统(Barrier system) 这是清洁级、SPF级动物 生产或实验的设施。人、实验动物、饲料、饮水、垫 料、空气及其它物品均需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
PPT课件
23
实验动物及其设施的等级
屏障环境 主要用于进行SPF级、清洁级的大鼠、小鼠、 裸鼠等小动物实验(配备饲养室及操作室) 。屏障系统(Barrier system) 这是饲养SPF动物 的设施。人、实验动物、饲料、饮水、垫料 、空气及其它物品均需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控 制。送入的空气需经初、中、高效三级过滤 ,洁净度达到10000级,饲料、饮水、垫料经 灭菌后方可使用。
• 以隔离器(Isolator)为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 用作饲养无菌动物和已知菌动物。洁净度达到一百级。
PPT课件
22
实验动物及其设施的等级
• 隔离环境动物设施主要指标 • 洁净度:100级(空气三级过滤后,加隔离器) • 温 度:生产设施为20-26℃,实验设施为20-25℃ • 日温差:生产≤4℃,实验≤3℃ • 相对湿度:40-70% • 压强梯度:100-150Pa • 换气次数:20-50次/h;气流速度:0.1-0.2m/s • 落下菌数:≤0个/皿;氨浓度:≤14ng/m3
PPT课件
12
引言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的条件与保障 • 国家、地方法律、法规 • 合格的实验动物与设施 • 严格、标准化的操作 • 废弃物的正确处理
PPT课件
13
国家或地方实验动物主要法规、标准
1、《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88) 2、《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修订版)(2001)
3、《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国家: 2001、江苏省:2002)
PPT课件
19
实验动物及其设施的等级
• 隔离系统(Insulation system) 是以隔离器(Isolator)为 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用作饲养无菌动 物和已知菌动物。
• 屏障系统(Barrier system) 这是清洁级、SPF级动物 生产或实验的设施。人、实验动物、饲料、饮水、垫 料、空气及其它物品均需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
PPT课件
23
实验动物及其设施的等级
屏障环境 主要用于进行SPF级、清洁级的大鼠、小鼠、 裸鼠等小动物实验(配备饲养室及操作室) 。屏障系统(Barrier system) 这是饲养SPF动物 的设施。人、实验动物、饲料、饮水、垫料 、空气及其它物品均需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控 制。送入的空气需经初、中、高效三级过滤 ,洁净度达到10000级,饲料、饮水、垫料经 灭菌后方可使用。
实验动物学第一章PPT课件

观察记录
对实验动物的生长、繁殖和行为等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饲养方式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饲养方式,如笼养、群养或散养等。
实验动物的饲养和护理
03
CHAPTER
实验动物的伦理和福利
实验动物伦理的概念和原则
实验动物伦理
是指在实验动物研究中,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尊重实验动物的福利和生命价值,避免对实验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
在毒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被用于研究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对生物体的危害和毒性作用。
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小鼠和大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因为它们容易饲养、繁殖快、基因型丰富,且与人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豚鼠和兔在免疫学和药理学研究中较为常用,而犬和猴则更多地用于模拟人类疾病的研究。
常见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猴等,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领域。
对于违反实验动物伦理原则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03
02
01
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和监管
04
CHAPTER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作用
实验动物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为人类疾病的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实验动物的研究,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深入了解疾病的机制,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需要遵循严格的伦理和法律规定,确保动物的福利和保护。
03
实验动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有助于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提高新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01
实验动物是药物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测试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02
对实验动物的生长、繁殖和行为等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饲养方式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饲养方式,如笼养、群养或散养等。
实验动物的饲养和护理
03
CHAPTER
实验动物的伦理和福利
实验动物伦理的概念和原则
实验动物伦理
是指在实验动物研究中,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尊重实验动物的福利和生命价值,避免对实验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
在毒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被用于研究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对生物体的危害和毒性作用。
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小鼠和大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因为它们容易饲养、繁殖快、基因型丰富,且与人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豚鼠和兔在免疫学和药理学研究中较为常用,而犬和猴则更多地用于模拟人类疾病的研究。
常见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猴等,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领域。
对于违反实验动物伦理原则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03
02
01
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和监管
04
CHAPTER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作用
实验动物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为人类疾病的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实验动物的研究,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深入了解疾病的机制,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需要遵循严格的伦理和法律规定,确保动物的福利和保护。
03
实验动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有助于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提高新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01
实验动物是药物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测试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02
《动物实验》课件

动物实验的类型和范围
基础研究
用于探索和理解基本生物学问题,如细胞 生物学和遗传学。
毒理学研究
用于评估化学品和产品的毒性,确保公众 的安全。
药物研发
用于测试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它 们对人体的积极反应。
行为研究
用于了解动物的行为和认知过程,以及测 试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
伦理和道德考虑
1 动物福利
确保动物在实验过程中不受到无谓的痛苦和苦难。
2 道德辩论
围绕动物实验的伦理和正当性进行辩论。
3 替代方法
努力发展替代动物实验的方法,以减少对动物的使用。
动物实验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 提供可靠的数据 • 加速科学和医学进展 • 测试潜在治疗方法
局限性
• 伦理和道德问题 • 模拟不完全 • 不适用于所有研究领域
《动物实验》PPT课件
通过这个PPT课件,我们将深入了解动物实验的主题和相关议题,包括实验的 必要性,类型和范围,伦理和道德考虑,以及替代方法的发展和未来的展望。
动物实验的必要性
动物实验在科学研究和医学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通过动物实验,我们才能深入了解 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以及测试新药和治疗方法的效果。
替代方法的发展
1
In Silico模拟
使用计算机模型和算法进行预测和仿真实验。离体器官、细胞和组织进行实验研究。
3
微生物模型
利用微生物来测试药物和化学物质的效果。
未来的展望
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 期待更多创新的替代方法的 开发和应用。
伦理关切
动物权益
公众对动物实验的伦理和道 德问题的关注将越来越大, 进一步推动替代方法的发展。
实验动物学 绪论-PPT精品文档

对人体和动物正常解剖与生理的认识逐渐清楚以后,人 们开始观察、理解,并着手解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 动物实验的目的性更强,范围更局限。
通过动物实验,免疫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病毒学
等概念在18~19世纪最早形成,现代医学的体系也才逐
渐形成
德国科学家科赫(Robert Koch, 1843-1910)通过 研究农畜的炭疽病,并在兔和小鼠身上做实验,于 1876年分离发现了炭疽杆菌,原创性地证明了炭疽 病的细菌性病理学和孢子形成,后来发现许多动物包 括牛、马、猴、兔和豚鼠等都能患结核病,但所能感 染的结核杆菌型不相同。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 1890年,德国科学家贝林(Emil Von Behring, 1854-1917)与日本科学家北里柴三郎( Shibasaburo Litassto,1852-1931)以豚鼠等动 物研究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与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发现是细 菌毒素而非细菌本身造成动物死亡,首创血清疗法, 于1901年获得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课程安排
理论课25学时, 实验课16学时。
二、课程教学目的
在全面概述实验动物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将课程重
点放在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和动物实验技术、实验动物的
选择及应用等与动物实验密切相关的内容, 使学生能合法、 规范的使用实验动物、设计与开展动物实验,获得具有科 学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实验结果。
用于实验的动物大多来自农场、市场或实验室的一般 饲养,随意性很强,因此,实验的结果不稳定,重复 性差。动物实验的这种随意状态一直持续到此后的
40~5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