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共56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6月22日(周三)下午3-5点,2404,开卷题型:选择、辨析、简答、论述一、概念题1、心理健康:是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2、亚健康(第三状态):介于非健康、非患病,身心脆弱或需他人帮忙,活力降低、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心理状态。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功能:又称补救功能,系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心理障碍和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功能:又称适应功能,系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受教育者形成完善的自我意识,正确了解和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适应性。
6、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高级功能:又称发展功能,系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教育者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努力使心理素质最优化,并开掘自己的心理潜能,成为健康、自主、和谐和具有创造性的人。
7、学习品质:指伴随学习过程而存在,并制约学习效果优劣的学习者自身特点的有机综合,包括心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生理两方面的素质。
8、情绪认知、情绪识别【笔记本18页】9、情绪表达、情绪理解10、移情:指由于对别人情绪的觉察而导致自己相应情绪的唤起。
11、情绪主导、情绪平衡12、情绪控制、情绪宣泄13、情感发展、情感培养14、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此种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5、全人教育:从社会价值取向看,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满足学生自我完善的需求看,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几方面协调发展。
16、学习心理指导:指教育者依据现代学习理论,针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
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一系列手段、方式和途径。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
一例性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SS A :标准分 6 ,说明来访者存在中度焦虑。 3 SS D :标 准分 5 ,说 明来访者存在轻度抑郁 7
症 状
从小性教育观念传统 ,受父母传统思想的约 束。
4咨询 目标 .
22评 估 .
来访者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正常 ,能正常的
41 . 近期 目标
学习生活 ;生理状况正常 ,无器质性病变;情绪 容易低落消极 ,对拥抱 ,接吻抵触反感 ;对 自己
的一 般恋人 那样 交往 ,在 一起 看书 、吃饭 、聊 天 。
24诊 断依 据 .
2 .按照 “ .1 4 三项原则”分析 :其主观与客观
1 月 初 的时候 ,由于我 女朋 友 的 守时 问题 ( 的 世 界是 统 一 的 ;知 、情 、意是 协 调 一致 的 ;个性 1 她
行动比较迟缓 ,慢) ,我们俩差点分手了。那天晚 相对稳定的 , 不属于精神疾病范畴。 上我们在拥抱 的时候 ,女朋友要吻我 ,我 当时没
242 照一 般 心理 问题 的诊 断标 准 :来 访者 . 按 .
听清楚 ,也就这样第一次接吻了。在接吻 的过程 有现实刺激 ;主动求治 ,且 内心 冲突有一定 的现
中 ,我 出于好 奇 ,开 始 尝试 浪 漫 式接 吻 ( 吻 ) 实意义 ;持续时间一个月左右 ;情绪反应无泛化 , 舌 。
帮助他列出了不合理信念认知:
德 的行 为
的
活 和学 习 也渐 渐 进 入状 态 。尽 管如 此 ,咨询 师还
()男女之间的拥抱接吻都是不好的 ,不道 需要 为 来 访者 的提 升转 变进 行 巩 固 ,通 过 深入 对 1
话与交流帮助其巩固合理信念 ,使其人格 向更完 ()传统 的好男生都是不应该这样拥抱接吻 善 的方 向发展 。 2 咨询结束 的时候 ,来访者对与咨询师共 同剖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8)可以使学生获得安全感,加强信心。 )可以使学生获得安全感,加强信心。 (9)提供接近咨询员的机会。 提供接近咨询员的机会。 提供接近咨询员的机会 (10)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以获得最大的利 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以获得最大的利 益。 (11)松弛学生的紧张和不安。 )松弛学生的紧张和不安。 (12)咨询员和教师的工作将更加有效。 )咨询员和教师的工作将更加有效。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 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 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 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咨询的 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 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 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 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 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 和归属感。由于团体咨询的独特之处和肯定 的效果, 的效果,在国外及我国的港台地区已得到广 泛的发展,应用于学校、企业、医院、 泛的发展,应用于学校、企业、医院、社区 等各个领域。 等各个领域。
①团体为个人提供了一面镜子。 团体为个人提供了一面镜子。 ②成员可从其他参加者和指导者的反馈中获得 益处。 益处。 ③成员接受其他参加者的协助,也给予协助。 成员接受其他参加者的协助,也给予协助。 ④团体提供考验实际行为和尝试新行为的机会。 团体提供考验实际行为和尝试新行为的机会。 ⑤团体情境鼓励成员做出承诺并用实际行动来 改善生活。 改善生活。 ⑥团体中的互动行为,帮助成员了解他们在学 团体中的互动行为, 习上、家庭上的功能, 习上、家庭上的功能,并显示出如何追求在社 会上的地位。 会上的地位。 ⑦团体的结构方式可以使成员得到归属的满足。 团体的结构方式可以使成员得到归属的满足。
心理健康教育谈话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谈话记录(总2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培训备课教案(精)[1]
![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培训备课教案(精)[1]](https://img.taocdn.com/s3/m/7116e2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4.png)
团队成员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和分享,有助于提升各自的专业素养 和技能水平,实现共同成长。
增强工作动力
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可以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工作动 力和创造力。
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和使用
资源整合
将各类心理辅导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包括教案、课件、案例、文 献等,形成系统化的资源库。
力。
05
CHAPTER
应对压力与挫折能力培养
压力来源及影响分析
工作压力
来源于教学任务、学生管理、家长沟通等方面的压力,可能导致 教师产生焦虑、疲惫等不良情绪。
生活压力
家庭、经济、社交等方面的压力,也可能对教师产生负面影响,如 失眠、食欲不振等。
职业发展压力
职称晋升、学术成果等方面的压力,可能使教师感到职业前景不明 朗,产生挫败感。
挫折应对策略探讨
积极心态培养
01
引导教师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从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
激发内在动力。
情绪调节技巧
02
教授教师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紧
张情绪。
寻求社会支持
03
鼓励教师在遇到挫折时积极寻求同事、朋友或家人的支持和帮
助,共同应对困难。
提升抗压能力途径
增强自信心
通过肯定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更好地 应对挑战和压力。
提升技术水平
加强技术支持和投入,提升资源共享平台的技术 水平和用户体验,使其更加便捷、高效、智能。
3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将资源共享平台应用于更多领域和场景,如 教师培训、学术研究、学生辅导等,发挥更大的 作用和价值。
THANKS谢谢来自提高倾听能力方法保持耐心和专注
孩子家长心理健康心得体会5篇

孩子家长心理健康心得体会5篇#678712孩子家长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通过培训,让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学生自己是心理发展的主体,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学生自己是心理发展的主体,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目标涉及到多个方面:有身体、精神、心理的整体和谐;有自我认同、自我更新与成长;有关怀、尊重与合群;有创造性人格;有应对挑战与困难的能力等。
但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不足,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我们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尽可能满足他们正当的心理需要。
对不正当的心理需要,要耐心说服,讲清道理,给予正确引导。
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思想、言行、需要、情感等因素,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困惑。
在设计活动时,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组织互动时,要提供舞台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能理直气壮地倾述自己的心声、宣泄情绪、发表观点;教师以引导着、协助者的姿态出现,这正如杜威说的:“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
《学习心理辅导》习题及答案

《学习心理辅导》练习题(1-5章)一、名词解释1、代币制:当个体的目标行为出现时,给予一种“标记”或代币,去换取种种优待,作为强化目标行为的强化物,以改进个体行为。
(教材P30页)2、同化与顺应:当个体面临刺激情境或问题情境时,就会将新事物与原有图式核对,并企图将遇到的新经验,纳入其原有经验的框架之内,这就是同化。
如果原有图式不能吸收、同化新经验,就会造成认知结构的失衡,为了保持平衡,个体就必须改变或扩大原有图式,产生新图式,以适应新情境,这便是顺应。
(教材P34页)3、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的一个重要概念。
先行组织者是从“组织者”一词演化而来,它是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的一种教学策略,是引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
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称为先行组织者。
(教材P37页)4、产生式系统:是一连串的“条件——作用”网络,它是“如果——那么”方式陈述。
“如果”是指一个目标或预期,“那么”是指一个动作。
(教材P51页)5、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教材P76页)6、归因: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教材P86页)7、元认知策略(自我调控策略):主要指学习者对其使用的基本的或支持性学习策略的监控、评价与调节。
(教材P114页)二、单项选择题1、中小学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 C )A、学业失败B、恐学症C、厌学D、学习焦虑2、采用漠视,不理睬等方法来减少和消除个体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C )A、正强化法B、负强化法C、消退法D、代印制3、提出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C )A、苛勒B、皮亚杰C、布鲁纳D、奥苏伯尔4、产生式系统是(C )的表征A、命题B、陈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5、威特罗克学习模式中一个最重要的成分是( A )A、生成B、动机C、注意D、先前的知识、知觉6、为了获得优秀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等而努力学习属于( A )A、外在动机B、内在动机C、普遍型学习动机7、(D )是马斯洛动机理论的中心思想A、基本要求B、极为困难的C、难度适中D、自我实现9、划出课文重点,记笔记,集中注意等属( B )A、基本学习策略B、支持性学习策略C、自我调控策略10、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B )A、组织策略B、精细策略C、复述策略三、填空题1、人生发展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培训备课教案

沟通中的难点与应对
探讨在沟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挑战,如学 生抵触、情绪失控等,并学习相应的应对策略和 技巧。
03
常见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学习困难与厌学情绪处理
01
学习困难识别
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波动、作业 完成情况等,及时发现潜在问 题。
沟通技巧培训
通过课堂活动、小组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 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教授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 解决冲突等,促进良好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心理 素质和应对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
青春期困惑和性教育引导
情感与价值观引导
青春期生理变化讲解
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法
如倾听、共情、引导、反馈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增强自我认知 。
心理辅导的实践技巧
包括提问、澄清、面质、解释等技巧,以及处理学生情绪和行为问 题的方法。
沟通技巧与倾听能力
1 2 3
有效的沟通技巧
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进行有效沟通, 如表达清晰、语气和善、肢体语言得当等。
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组讨论与经验分享
小组讨论
组织教师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共同探讨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经验分享
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自己在心理辅导方面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为其他教 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05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利用
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介绍
校内资源
学校心理辅导室、心理健康课程、心理活动室等。
心理健康问题普遍
和“拖延”坏朋友说再见——小学生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

和“拖延”坏朋友说再见——小学生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作者:梁俊芳来源:《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7年第7期【关键词】拖延;小学生;心理活动课【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6-0063-03【作者简介】梁俊芳,江苏省徐州大屯矿区第一小学(江苏沛县,221611)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许多小学生学习时间自我管理低效、无计划并且缺乏策略,普遍表现为对时间概念模糊、没有紧迫感,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也不知道及时完成一件事情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不讲究学习效率,普遍没有得到适当的方法指导。
这种做事拖延的坏毛病,不仅会浪费很多时间,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规律。
本课以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教学活动围绕“认识拖延的危害、激发不拖延的需要、交流自身的拖延问题、寻找不拖延的方法、感悟如何积极利用时间”展开,努力创设活泼、开放的灵动课堂,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去体验、感悟,让活动变得真切具体,可理解、可实践,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
活动目标:1.了解拖延以及拖延的危害。
2.找到自身拖延的原因并掌握克服拖延的方法。
3.树立“战胜拖延”的意识,养成做事高效、守时的好习惯。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小游戏:“时间老人等等我!”一学生扮演时间老人,背对其他学生在前面领头小跑,学生分组围圈跑。
时间老人与众人对话:“嘀嗒嘀嗒几点钟?”“嘀嗒嘀嗒一点钟”。
(教师拨动钟表教具)每到一个整点时间,时间老人猛一回头,众人便停止奔跑。
教师:一天当中,无论你快乐还是悲伤,失败还是成功,时间老人都不会等你,就这样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
教师拨动钟表教具:看着这个走动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时间带给你的感觉怎么样?学生1:时间在不停地往前跑。
学生2:日子在一天天过去。
学生3:我们要珍惜时间。
第十二章:心理量表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56页]
![第十二章:心理量表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56页]](https://img.taocdn.com/s3/m/7ecce2b0783e0912a3162abc.png)
第十二章 心理量表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心理量表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 一、在学校使用心理量表的作用及意义 • 二、在学校使用心理量表应遵循的原则 • 三、心理量表的分类及应用 • 四、心理量表的特性 • 五、心理量表中的误差及控制 • 六、学校常用的标准化心理量表简介 • 七、自制量表
(四)心理量表有助于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 在学校工作中,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遵循学生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年龄特征,更要了解学生个体间存 在的心理差异。现在有很多中小学都开始积极开发学校的 心理教师资源,针对起始班级、年级开展团体心理测量, 帮助年级组长、班主任更加客观、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 让教学工作少走弯路,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试。团体测验的操作程序相对简单些,对主试的要求没 有个别测验那么高。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1 •2 • 操作测验就是对图片、实物、工具、模型进行辨认或操作。 •3 •4 • 电脑测验是一种现代化的测验手段和方式,经过编程,原
来绝大多数心理测验都可以改为电脑测验,它将成为今后 主要的对文字和图形的测验方式。
(二)系统化原则
• 在心理测量的过程中,施测人员要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 关注学生不同心理活动、不同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联。 施测人员要系统地、全面地收集被试的各种信息,从宏观 上把握被试的心理特征,选择适宜被试的心理量表进行施 测,并且系统、科学地评定测试结果。
(三)动态性原则
• 在心理测量的过程中,施测人员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被试 当前的心理事实,客观、友好地对待被试,用发展的观点 看待学生在特殊时期中的个性变化,相信学生个性的相对 稳定性和可塑性,在呈现测试结果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 潜力和水平。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29页
(一)国外看 美国: 有20%被调查者必定自己
曾经有过濒临精神瓦解感受。纽约 每年精神疾病总体发病率平均为 8.3%。接收心理治疗人数占美国人 口30%左右。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30页
89%美国人都经历过沉重心理 压抑。每年因员工心理压抑给美 国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 美元, 超出500家大企业税后利润 5倍。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5页
△心理健康对大家适应社会生活 也是有主动作用。没有一定心理 适应能力, 是极难安稳地生活。 心理素质差人, 是与当代社会不 合拍人。当代社会中当代人, 需 要含有健康心理。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6页
△心理健康对中小学生成长一样含有 主要意义, 一是中小学生心理障碍问 题发生伴随年纪增加而增多, 小学三 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为9.1%, 初一年级 至初三年级学生为12.3%, 高一年级 至高三年级学生为19.8%。二是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逐年有增多和加重趋势 。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7页
(1)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改进人际关系, 培养健全人 格。 (3)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 掌 握学习方法, 提升学习效率和调 动学习主动性, 也能够帮助学生 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 到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8页
教授调查统计, 老师中患神经 症占10%, 而在其它职业人群中平 均仅为2%左右。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31页
法国: 健康投资在20年中
增加了10倍,而在药品消费中
以镇静类药品为最。世界上吃
药冠军,是世界上最“镇静”
国家。法国人除了越来越“热
衷”吃药,还越来越“热衷”
2014年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公示名单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50 51 52
寄宿制小学学生震后积极健康心理的培养策略 被资助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研究报告 一例单亲家庭孩子的案例分析报告
次仁曲批 李红燕 兰凌燕
得荣县子庚片区寄宿制学校 西昌市第一中学 西昌一中俊波外国语学校
二等奖(79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成果名称 一起校园群体癔症的成功干预及其经验总结 心灵浸润课程校本教材开发实践研究 作者 林瑛、赖裴裴 工作单位 成都市新都区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 成都市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
城市寄宿制重点高中生入学1个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用沙掩埋物品的小男孩——沙盘游戏治疗自闭症学生的学校 刘桂 心理辅导个案研究 绘画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姚静 自贡市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陈丽霞、陈雨曦 校园心理健康网络咨询平台开发与运用的初探 沈鹏程 一例同伴冲突咨询案例报告 张雪莲 一例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霍雪婷 攀枝花市东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 黄晓玲 点亮那盏心灯——初中生早恋分析及柔性策略 钟 静 聋生自卑心理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邹春丽 阳光家园心育成长 徐 涛 浅析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田原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咨询报告 王 卓 一例学业受挫所致高中生焦虑的案例报告 薛玉琼 关于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报告 刘中楷、杨怡兰、罗海军 贫困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以古蔺县中学校为例 赵利霞 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 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何朝琼 《礼仪》教学反思——探索心理课与传统授课结合 陈学敏 小学毕业班学生问题行为调治 陈秀琼、尹华 一例女高中生考试焦虑咨询的案例报告 冯忠帅 积极心理视角下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教育课程初探 唐江林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龙凤 听听心灵发出的声音 匡蓉 第 3 页
高三心理健康辅导讲座56页PPT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教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销售心理学》的第四章《消费者需求和购买行为分析》的内容,课本“知识要点”要求:掌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看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学生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范围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人类动机、消费者心理,而且还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
学习本课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有效地从事营销、商务、企业管理等工作。
【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了解了消费者需求、动机、行为的相关知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对于人们从事消费活动的内在原因和根本动力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2.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生活现象和营销活动;2.小组合作,初步尝试设计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营销策略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现代营销管理理念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在营销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应用。
【教法】(1)启发式教学: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有趣、生动。
(2)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任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能使抽象的问题变的形象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预习法、小组学习法、联系实际法:【教具】一瓶矿泉水、画图用的笔和纸12份【授课类型】新授【课时安排】1课时【课堂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课堂,展示目标导课:教师用PPT展示本班课前“调研小明星”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课前调查作业,并导出本节课课题。
设计目的:利用“调研小明星”图片,形成初步的视觉体验,引发学生兴趣;接着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由形象思维转换到逻辑思维,把学生营造在“猜想”继而“沉思”,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情境中。
信息化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的有效运用

信息化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的有效运用刘卓1 信息化教学对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意义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互联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调动了更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从而构建一个信息量大、知识丰富的学习环境。
再加上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的特点更容易创建情景式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
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要极力创造出一种轻松、安全、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真诚的与人沟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传统的中职心理健康课堂通常是教师的照本宣科,抽象说教,枯燥空洞的大道理难以激发学习热情,甚至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学生很多困惑难以得到解答,情感体验空白,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及效果。
因此,让“信息化”走进心理健康课的意义尤为重要。
信息化教学主要是借助网络环境提供的技术条件,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成长篇中自我认识单元中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2 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的应用信息化教学融入图形、文字、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多姿多彩的信息能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等各种感觉器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
信息化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师生既有角色地位,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空间。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明显的优势。
2.1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备课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在课前从网络上搜索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丰富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及辅导13章

第12页,共39页。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知识要点: ❖1.什么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P17) ❖2.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意义(P17、18) ❖3.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三个维度(P18)
第13页,共39页。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知识要点:
❖1.与品行有关的3个心理健康问题(P56)
❖2.理解概念和行为表现:攻击性行为、偷窃、 拒绝上园和出走
第34页,共39页。
Company Logo
第五节 与语言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知识要点:
❖1.与语言有关的3个心理健康问题(P59)
❖ 2.发展性语言障碍、发展性语音不清、口吃的行为表 现
第19页,共39页。
Company Logo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
❖二、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1.定义
❖2.罗杰斯的观点
❖(二)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
❖1.自我认识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发展方向,自我评价中出现的 偏差
❖3.自我意识
第20页,共39页。
Company Logo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
❖三、学前儿童的情绪与心理健康 ❖(一)情绪的定义(广义和狭义) ❖(二)情绪的作用和影响
第21页,共39页。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性因素
知识要点:
❖1.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3个社会性因素 (P30)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
知识要点:
增强教师心理韧性的原因和方法

GUANG DONG JIAO YU増强教师心理韧性的原因和方法文/东莞市商业学校林思悦“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高危压力的情景下,个体的发展和社会适应功能并没有受到破坏,虽经由外界的压力,但忍让可以很好地适应压力,超越自身或环境的限制,取得更辉煌的社会成就。
教师心理韧性指教师面对教育教学的压力、挑战或者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动态的积极适应过程,其结果表现为教师应对挑战环境下持续的专业承诺、专业发展热情与成长动力。
一、学校管理和教师角色1.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中宝贵的人才资源人力资源是学校管理中最宝贵的资源,学校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人员的调配,调动和激发人解决困难的动力,可以提升人的价值,进而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只有进行合理的教师管理,将有限的教师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合理调配、培训积极、适宜的激励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落实和实现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
2.教师在教育中所处的角色(1)教师特定的职业和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角色丛”的性质一个教师在其生活和工作的领域,扮演着很多角色,这个角色可以是主导者,也可以是实践者。
对学校领导来说,教师是被领导的角色;对学生来说,教师是主导者的角色;对家庭来说,又是各种各样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这种复杂的、紧密的、相互作用的角色关系,我们给了它一个名字“角色丛”。
所以,事实上教师的身份是复杂的。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校的活动要顺利进行,需要教师在理解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原则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串联起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学内容及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顺利有效地完成设定目标。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在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但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自身的知识构建,教师要进行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搭建,帮助和引导学生顺延着教师搭建的支架,到达最近发展区。
那么,教师要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习”上,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