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文言文阅读(一)【标准】
(7)文言文阅读1: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本
(7)文言文阅读1: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齐王谓子思曰:“今天下扰扰,诸侯无伯。
吾国大人众,图帝何如?”子思曰:“不可也。
君不能去君贪利之心。
”王曰:“何害?”子思曰:“夫水之性清而土壤汩之,人之性安而嗜欲乱之。
故能有天下者,必无以天下为者也;能有名誉者,必无以名誉为者也。
达此则其利心外矣。
”曰:“文王葬枯骨而天下知仁,商纣斩朝涉而天下称暴。
夫义者不必遍利天下也,暴者不必(节选自《孔丛子·抗志第十》) 材料二: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对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
可取,身将先取。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①其大宝②。
用其新,弃其陈,腠理③遂通。
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
此之谓真人。
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诗》曰:“执辔如组④。
”孔子曰:“审此言也可以为天下。
”子贡曰:“何其躁也?”孔子曰:“非谓其躁也,谓其为之于此,而成文于彼也,圣人组修其身,而成文于天下矣。
”故子华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矣,大水深渊成而鱼鳖安矣,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荫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季春纪·先已》) 【注】①啬:爱。
②大宝:身。
③腠理:肌肤的纹理。
④组:织丝。
1.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吾知A其不辜B而适C触D吾忿E故戮之F以为G不足伤H义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扰扰,指纷乱的样子,与《阿房宫赋》中“绿云扰扰”的“扰扰”意思不同。
B.过,指犯错误,与《鸿门宴》中“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的“过”意思不同。
C.日,指每天,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的“日”意思相同。
D.涂,通“途”,指道路,与成语“道听途说”“殊途同归”的“途”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齐王“何害”的疑问,子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从土壤会使本性清澈的水变得浑浊的道理入手,引出嗜欲会扰乱人的本性的观点。
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①,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②,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③敌领。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④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注释】①虫:文中指“促织”,促织,蟋蟀的别称。
②成:成名,文中人物。
③龁:用牙咬东西。
④翼:通“翌”,第二天。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自名“蟹壳青”(命名)B. 少年固强之(本来)C. 力叮不释(放下)D. 虫尽靡(倒下)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B.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D.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12.下列句子中与“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B.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C.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专题07: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一)(2022·江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象昇,宜兴人。
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
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
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
上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
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
当是时,嗣昌、起潜①主和议。
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②耳。
”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
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
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
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
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
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
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节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注】①嗣昌、起潜:人名,指杨嗣昌、高起潜。
②脰:颈,脖子。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刃及鞍勿顾(顾念、考虑) B.恨不得死所(遗憾)C.次顺义(编次)D.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使……听到)2.下列句中的“之”与“象昇击却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 B.何陋之有C.已而之细柳军 D.益慕圣贤之道3.翻译下列句子。
(1)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2)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4.文中的卢象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二)(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守一方,专以持重①中安边为务,常曰:“太平之将,但当抚循②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寒假阅读提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一)(有答案解析)【考点回顾】词语解释题【答题技巧】:文言文中的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而考查时,多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我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例题精析】例: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1)与群儿戏于庭()(2)众皆弃去()(3)光持石击瓮破之()【答案】(1)庭院(2)全,都(3)拿【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与群儿戏于庭”的意思是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
“庭”译作“庭院”。
“众皆弃去”的意思是别的孩子都吓跑了。
“皆”译作“全,都”。
“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意思是司马光却镇定地拿起一块石头猛击水缸。
“持”译作“拿”。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答案】一个小孩登上水缸,一不小心,失足跌了下去,淹没在水缸里。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文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文疏通句子。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水迸儿得活。
(2)光持石击瓮破之。
【答案】(1)水迸/儿得活。
(2)光/持石击瓮破之。
【解析】本题考查语文语句的断句能力。
学生的断句能力,一定按内容和结构来进行划分。
有时可以注意一些起断句左右的虚词。
如:“盖”“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则”“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
4.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答案】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我从司马光身上学到面对问题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办法。
面对困难既要机智,又要采取行动。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专题07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备战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划重点
专题07文言文阅读★知识划重点★文言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
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
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3.概括文意。
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内容要点(如湖北武汉卷10题: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吉林卷15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
这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
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4.比较阅读。
这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
常用的是两段材料比较,材料的相关点一般在于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手法、社会意义等方面。
有的以课内散文为主,链接课外相关材料(如江苏常州卷《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成侯邹忌为齐相》,湖北黄石卷《出师表》与《诸葛亮言家事》);有的两篇都是写景的游记(广西柳州卷《三峡》与《与朱元思书》);有的是同一作者写不同景点的文章(如湖北潜江卷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与《虎丘记》);有的用相关主题的两段材料(如山东滨州卷《鱼我所欲也》与《晏子谏景公》,福建厦门卷用两段赏荷的材料)。
比较阅读只是一种形式,在两段或几段材料之间有一种互补或互衬的关系,有的从两段文章的共性方面命题,有的是各自单独命题,题目互不相干,材料之间没有比较,后面一篇只是前一篇在内容上或题量上的补充。
考点基本与单篇考查是一致的。
5.拓展迁移。
为了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命题常考查对散文主题与人物思想感情的评价,要求考生联系实际谈谈对某些观点的看法。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一)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一)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潮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
其水尚崩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⑨颓垒,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孟门山》)【注】①经始:开始。
禹:治水的大禹。
②广:开阔。
③崇深:高深。
④捍:捍卫。
⑤深:深处。
悸:惊动。
魄:心魂。
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⑦浑洪:水势浩大。
赑(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⑧鼓:鼓荡。
山腾:像山腾起。
⑨浚(jùn)波:大的波浪。
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流驶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①略无阙处②哀转久绝③河中漱广④窥深悸魄(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3)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2.古文比较阅读,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易错点10 文言文阅读(一)-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易错点10 文言文阅读(一)【易错点1】断句抓不到层次。
断句题是文言文阅读题,缺少断句中心原则。
作为断句题,我们要本着一定的原则,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
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根据四个选项的细节比对,根据上下文语境,排除错误选项,选择最佳答案。
【对策】一、抓主谓宾断句(依主干,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
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
宾语之后一般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一般不断句。
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
1 名词、代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这些名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做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断句。
常见名词有: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地名等常见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常见的谦辞:下官、窃、寡人、孤、仆、愚、妾、贱妾、婢子等。
2 动词: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二、虚词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关键所在。
在断句中,具体要关注以下几类虚词:常见句首发语词:盖、夫、且夫、今夫、嗟夫、至、若、至若、若夫等常见句首关联词,“苟、纵、故、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凡、微等常见句首的时间词,“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俄顷)、是时、昔者、囊者、向者、、方今、有顷(顷之、顷间)、乃今(乃今而后、而今而后)”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常见句首复音虚词:岂唯(岂独、岂特)、然则、故夫、大抵、得无(得毋)、何为(何谓、胡为、曷为、奚为)、何以、何其、何必、何不(胡不)、何乃、未必、无乃。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一)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一)(一)(12分)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③,而王游历既毕指麾④好恶傍若无人。
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⑤耳。
”便驱其左右出门。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⑥不至,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 【注释】①王子敬:即王献之,官中书令(相当于丞相)。
②顾辟疆:吴郡(今属江苏)人,官郡功曹、平北参军。
③酣燕:尽情地宴会。
④指麾:指点评论。
⑤伧:粗俗、鄙陋的人。
⑥移时:长时间。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4.选文选自《世说新语》“简傲”篇。
“简傲”指简慢高傲。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王献之简慢高傲的表现,并给他提点建议,使其行为得体有礼。
(4分)(二)(12分)种梨【清】蒲松龄①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
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
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②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
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
我有佳梨,请出供客。
”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
”于是,掬梨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①,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
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瀋②,道士接浸坎上。
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
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
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③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
2016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集训:7 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2分)(78分)古今异义词——确认,拆分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商君者,名鞅,姓公孙氏。
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语数日不厌。
以卫鞅为左庶子,卒定变法之令。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
(有删改) (1)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越王尉陀)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指陆贾)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一、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阅读训练】1、选出下列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书: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宁信度()()5、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7、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三、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021年暑假天天练38: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暑假天天练38: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投书即还。
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
”时苏子美在坐,颇骇怪,曰:“皂隶如此野很,其令可知。
”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曰:“县令果健者。
”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1)小海解释了下面画线字的意思,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类)B.以至呵逐亦不去(离开)C.颇骇怪(奇怪,惊疑,这里是“对……感到奇怪”)D.县令果健者(有才能)(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3)小海赞赏“蒋堂”,而小华钦佩“县令”,你更赞同谁的想法?结合选文分析。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赵奢劝说平原君[宋]司马光赵田部吏①赵奢②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
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③九人。
平原君怒,将杀之。
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④,是无赵也。
君安得有此富乎邪?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王使治国赋⑤,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选自《资治通鉴》卷五)【注】①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
②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于用兵。
③用事者:管事的人。
④加兵:兴兵侵犯。
⑤国赋:国家的税收。
(1)下列句子中画线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平原君家不肯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B.君安得有此富乎邪/何见事之晚乎C.赵奢以法治之/告之于帝D.国赋大平/吾与汝毕力平险(2)请用“/”给画线句子断句。
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3)请概括平原君的性格特点和概括平原君被赵奢所折服的原因?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1)用“/”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见往事耳________②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③当日知其所亡________④遂七年不返________(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的句子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何异断斯织乎?(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 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 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答案】(1)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2)了解;到了……的时候;每天;于是(3)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
②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4)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魏咏之魏咏之,字长道,任城人也。
家世贫素,而躬耕为事,好学不倦。
生而兔缺,有善相者谓之曰:“卿当富贵。
”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活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
既至,造.门自通。
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
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语笑。
”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且.百日邪!”仲堪于是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
(甲)咏之遂闭口不语,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
及去,仲堪厚资遣之。
初为州主簿,尝见桓玄。
既出,玄鄙其精神不隽.,谓坐客曰:“庸神而宅伟干,不成令器。
”竟不调而遣之,(乙)咏之遂闭口不语。
及玄篡位,咏之为将军刘裕谋而败之;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
义熙初,进征虏将军,后为南蛮校尉。
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
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
寻卒于官,其后录其赞义之功,后追封江陵县公,食邑二千五百户,谥曰桓。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16.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造.门自通——联想到“造访”中的“造”,推断其义为“拜访、到”。
B.且.百日邪——回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推知“且”义为“而且”。
C.玄鄙其精神不隽.——查词典,从“通‘俊’,才智出众”义项中判断“隽”为“出众”。
D.未几竟践.其位——联系上下文“及居显位”和“卒于官”,推测“践”义为“承袭”。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引用善相者的话,为下文魏咏之成为一代名臣做铺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魏咏之想去殷仲堪处找名医医治兔唇,但因自身贫困和相貌丑陋自卑消极。
C.殷仲堪先安排名医为魏咏之治疗,后用很多钱财送走他,足见其为人仗义、慷慨大方。
D.魏咏之平定桓玄的叛乱,赶走桓歆,有赞助正义之举,死后被追封为江陵县公。
07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
08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
”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
请更名为‘龙猫’。
”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猫’。
”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猫’。
”又客说之曰“ 。
”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斯墙圮①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
”东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猫也。
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选自《应谐录》)【注】①圮(pǐ):倒塌学校要举行故事会,小文想为大家讲述以上这则寓言故事,但对讲述的内容和形式还有些苦恼,你能帮助她吗?【故事会文本设计】1.小文对文章中个别字词的意思有困惑,请你借助各位“老师”的力量为她答疑。
《古代汉语词典》“诚”释义:①真诚,诚实;②真实的;③实在,确实。
语文老师:“穴”字与“一狼洞其中”的“洞”字,有异曲同工的活用之处。
语文课本《<论语>十二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虎诚猛:__________(请填序号)(2)维鼠穴之:__________(3)斯墙圮矣:__________2.小文的笔记本不小心被弄脏了,请你根据她的求助内容补全笔记。
(1)小文:“之前的翻译内容看不清了。
你能告诉我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吗?”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文:“文章中少了一句话,你能结合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帮我补全吗?”又客说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会演讲设计】3.小文要对下句作停顿设计,请你帮她选择最合理的一项()A.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猫B.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猫C.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猫D.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猫4.本文末句中有诸多语气词,小文讲故事时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讲故事结尾,以突出寓意?请你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七下文言文拓展阅读(一) 教师版
蜈蚣与蚓一蜈蚣盘旋蚓穴之上。
蚓匿穴中,忽探首拔去蜈蚣一足。
蜈蚣怒欲入穴,而穴小不能容,正彷徨旋绕,蚓复乘间拔其一足。
蜈蚣益怒而无如之何,守穴口不肯去。
蚓遂渐拔其足,阅一时许,则蜈蚣已无足,身虽未死,而不能转动,横卧于地,如僵蚕焉。
蚓乃公然出穴,噬其腹而吸食之。
【译文】一只蜈蚣盘伏在蚯蚓的洞口上,蚯蚓藏在洞里面,突然伸出头拔掉蜈蚣一只脚。
蜈蚣发怒想钻进洞里,但蚯蚓洞太小,进不去,正转来转去不知道怎么进去的时候,蚯蚓又趁机拔掉蜈蚣一只脚。
蜈蚣更加愤怒却不知道怎么办,就守在洞口不肯走。
蚯蚓于是逐渐拔掉蜈蚣的所有脚,经过一个多小时,虽然蜈蚣没有死但也不能动弹,横躺在地上,就像冻僵的蚕一样。
于是蚯蚓大摇大摆地钻出洞口,咬开蜈蚣的腹部吃了蜈蚣。
稚犬斗虎某村赵氏,犬生三子,甫二月,随母行。
一虎呼啸出林,疾奔母犬。
母犬亟召子伏身下。
然一子已为虎所噬。
赵氏呼邻里壮丁,持矛逐之。
二稚犬奔衔虎尾,虎带之走。
犬为荆棘挂胸,皮毛殆尽,终不肯脱。
虎因尾为稚犬累,掉尾不得脱,行渐迟。
众人呐喊而前,追及,毙于众人刀下。
噫!稚犬亦勇矣。
【译文】某村有一个姓赵的人,家里的狗生三只小狗,刚两个月,小狗随着母狗出来走。
有一只老虎呼啸着从树林冲出来,飞快地奔向母狗。
母狗急忙召唤小狗躲伏在身子下面。
然而一只小狗已经被老虎吃掉。
姓赵的人叫来村里的年轻力壮的人,拿着矛来追老虎。
两只小狗跑过去咬住老虎的尾巴,老虎拖着两只小狗跑。
小狗被荆棘挂住胸部,身上皮毛几乎掉光了,始终不肯脱口。
老虎因为尾巴被小狗咬住,尾巴摆动还是不能摆脱,越走越慢。
众人呐喊着冲上前,追上了老虎,老虎终于死在大家刀下。
啊!两只小狗真勇敢啊。
周幽王失信身亡周宅酆、镐,近戎人。
与诸侯约:为葆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
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
人喧马嘶,褒姒大说喜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皆数至而无寇。
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7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乙】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07 文言文阅读 (通用版)(1)
专题07文言文阅读(2022·山西·中考真题)王某曰:古之学者,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
故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得也。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①不发,举一隅②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夫孔子岂敢爱其道,骜③天下之学者,而不使其蚤④有知乎!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
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
吾所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
[注释]①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②隅:角落。
③骜:通“傲”,傲慢。
④蚤:通“早”。
1. 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
(标3处)2. 学习的时候专注,获取的知识牢固,是学习的理想状态。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学习上的“专”与“固”呢?请阅读选文,作出回答。
【答案】1. 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2. 只有问得恳切,思考得深入,才能做到学习上的“专”与“固”。
【解析】【1题详解】考查断句。
句意为:学生们虽然用嘴来提问,但他的传授却是通过心进行的;学生们虽然用耳朵来聆听,但他要让学生能够接受,一定要通过意会的办法。
“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与“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在语义上构成了并列关系,中间应断开。
“而”是表转折的连词,字前应断开。
故断句为: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
【2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
“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意为:我认为,孔子的意思是说,因为他们问得不恳切,听得就不专注,他们思考得不深入,得到的知识也就不牢固。
由此可知,只有问得恳切,思考的深入,才能到学习上的“专”与“固”。
【点睛】参考译文:王某人说:古代的学者,学生们虽然用嘴来提问,但他的传授却是通过心进行的;学生们虽然用耳朵来聆听,但他要让学生能够接受,一定要通过意会的办法。
所以说,作为老师要不厌烦,学生们才能有所收获。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要说出来却不知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陕西通用):文言文阅读(一)
10 文言文阅读(一)说明:共九大题,38小题,满分110分,作答时间90分钟。
中考对接点 1.文言文阅读为必考点,一般设4小题。
2.2016年以前一般为纯课外阅读与课内外对比阅读交替考查,2017~2020年均为纯课外阅读,近两年课内外对比阅读回归。
3.主要考点为实词解释、虚词意义及用法、句子翻译、文意理解,所选材料比较点侧重思想情感、人物品格等。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甲】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恐前后受其敌.()(2)弛.担持刀()(3)乃伪睡以俟.() (4)信.不诬哉()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将啮其喉”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B.其.真无马邪(《马说》)C.欲穷其.林(《桃花源记》)D.恐前后受其.敌《狼》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4.【甲】文中的“前狼”和【乙】文中的“主人”都有假睡行为,两者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广东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广东珠海·七年级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射于家圃( )(2)卖油翁释.担而立( )(3)尔安敢轻.吾射( )(4)康肃笑而遣.之( )2.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技之长,岂汝先父之志邪?”遂杖之。
(选自《碎金鱼》,有改动)【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及.守荆南回/及.鲁肃过寻阳B.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公亦以.此自矜C.岂.汝先父之志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D.遂.杖之/遂.反溯流逆上矣4.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岡不叹服5.请根据甲、乙两文回答以下问题。
(1)甲文中卖油翁“睨之”这一神态,写出了他怎样的心理?乙文中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_____________(2)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答案】1.曾经放下轻视打发2.(1)卖油翁回答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初一文言文课外阅读
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班级姓名(一)日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字: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然后已.()2、翻译下面句子(4分)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是非君子之道译文: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二)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
(《百喻经》)[注释]①益:增加。
②爽:败坏(口味)。
③返:同“反”,相反。
1.解释画线词语。
(1)主人与.食()(2)缘有盐故.()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三)东施效颦西施①病心而颦②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③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④妻子而去之走⑤。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补充】①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②颦:pín,皱眉。
③捧心:托着心口④挈:qiè,带领。
⑤走:跑。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义。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美其里之富人见之.之坚.闭门而不出坚挈妻子而去.之走去2、翻译下列句子:贫人见之,挈④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3、请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4、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古有东施效颦,今有人造美女。
对“人造美女”这一现象,有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也有人认为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你对此现象有什么看法?请写下来。
(四)戒谩语司马光幼时,与其姊共弄胡桃,欲脱其皮不得。
姊去.,一婢以汤脱之。
及姊复来,光告之曰:“吾自脱之矣。
”其父适见之,呵曰:“小子何得.谩○1语!”光自是改过,终身无谩语。
注释:○1谩:欺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是说晋阳之战的结果。]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伯觊觎几家大夫的土地,向韩康子勒索土地,韩康子不愿交出土地,但在谋臣段
规的劝谏下,将“万家之邑”送给智伯。
B.智伯故伎重演,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的谋臣任章向魏桓子晓以利害,结果魏
桓子也将“万家之邑”送给智伯。
C.智伯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之地,赵襄子断然拒绝。因智伯等攻赵,赵襄子先后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答案】(1)殿下本有艺人,臣如果奉命,不合辅佐的美行。(关键点:“苟”“羽翼之 美”)
逃至长子、邯郸、晋阳等地。
D.智伯举三家之力攻打赵襄子,并采用水攻的方式围攻晋阳,赵襄子派使者劝说魏桓
子、韩康子倒戈,大败智伯军队,并将智伯杀死。
【答案】C [“先后出逃至长子、邯郸、晋阳等地”错误,文中说的是赵襄子只逃到
晋阳。]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 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 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 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高 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 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 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 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 日三十里,为.朕卧治,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 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 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 纳之。庐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 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 中。”及善即移病馀月,后不 复问。叹曰:“中书令可一日不见天子乎?”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 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
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 A.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
1
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 B.
谋出二主之.口
韩、魏翼而.击之 C. 彼骄而.轻敌
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 D. 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答案】C [A.均为介词,引出对象,向。B.均为结构助词,的。C.连词,表修饰/连
词,表递进。D.均为连词,表目的,来。]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智伯“好利而愎”的一组是( )
①智伯请地于韩康子 ②不与,将伐我 ③又求地于魏桓子 ④智伯怒,帅韩、魏之
甲以攻赵氏 ⑤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 ⑥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A.②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⑥
【答案】B [②是韩康子的谋臣段规所言,⑤是赵襄子的谋臣张孟谈对时局的分析,
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
阳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 /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 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 (2)①智伯无缘无故索要他人领地,各位大夫必定警惕;我们给智伯地,他一定会骄傲。 (关键点:“索”“惧”“与”) ②搜刮民脂民膏使仓库充实,现在又因战争让他们送命,谁会和我同心!(关键点: “浚”“膏泽”“实”) 【参考译文】 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打算不给。段规说:“智伯贪财好利又固执任性,如果不 给,他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习惯于得地,一定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 必定对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韩康子说:“好。”便派 了使臣给智伯送上有万户人家的封邑。智伯很高兴。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打 算不给。任章问:“为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来要地,所以不给。”任章 说:“智伯无缘无故索要他人领地,各位大夫必定警惕;我们给智伯地,他一定会骄傲。 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惕而互相亲善;用互相亲善团结之兵来对付轻敌的智伯,智家一定 不会长久了。不如给智伯地,让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对付他,又何必 单独让我们做智伯的靶子呢!”魏桓子说:“好。”也给智伯一个有万户人家的封邑。 智伯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赵襄子不给。智伯大怒,率领韩、魏两家士兵前去 攻打赵家。赵襄子准备出逃,问:“我到哪里去呢?”随从说:“长子城近,而且城墙又 厚又完整。”赵襄子说:“百姓筋疲力尽地修完城墙,又要他们舍生忘死地为我守城,谁 能和我同心!”随从又说:“邯郸城里仓库充实。”赵襄子说:“搜刮民脂民膏使仓库充 实,现在又因战争让他们送命,谁会和我同心!还是投奔晋阳吧,那里隶属先主,尹铎待 百姓宽厚,百姓一定能同我们共济。”于是前往晋阳。 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只差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淹没, 锅灶都被泡塌,青蛙孳生,百姓仍是没有背叛之意。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 康子陪乘。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 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背。因为汾水可以淹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淹韩国都城 平阳。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来见韩康子、魏桓子二人,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 智伯率领韩、魏两家来围攻赵家,赵家灭亡就该轮到韩、魏了。”韩康子、魏桓子说:“我 们心里知道会这样;只怕事情还未成功而计谋先泄露出去,就会马上大祸临头。”张孟谈
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
4
及善数裁抑之. B.
庐陵王之.还
以.老病致仕 C. 以.安群臣
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 D. 为.朕卧治
【答案】A [A.介词,在。B.人称代词,指代“二张”/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
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D.动词,做,任/介词,替。]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及善深受器重的一组是( )
专题测练 古代诗文阅读
【7】文言文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 之。彼狃①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 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 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 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 必不长矣。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 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 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 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 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②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 阳。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 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 阳也。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 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 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 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3
又说:“计谋出自二位主公之口,只被我一人听见,有什么妨碍呢!”于是两人秘密地与 张孟谈商议,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夜里,赵襄子派人杀掉智伯的守堤官吏,使大水 反灌智伯军营。智伯的军队为救水而大乱,韩、魏两家军队乘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士 兵从正面迎头痛击,大败智伯军,于是杀死智伯,又将智家族人全部诛灭。只有辅果得以 幸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