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故事》叙事技巧

合集下载

《一个小时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

《一个小时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

《一个小时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摘要]《一个小时的故事》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本文试图在作者简短的描述中剖析主人公一步步走向绝望无助心路历程,让我们不禁为当时妇女地位的低下而扼腕叹息。

[关键词]自由希望向往绝望一、引言Kate Chopin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是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短短的一千多字的文字浓缩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

在作者简短经济的文字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女人从漫长无边、毫无自由的婚姻生活到经受不期而至的突然狂喜,最后因绝望无助而死去的悲剧性的故事。

二、无奈的过去:缺乏自由,无力抗争对于Mrs.Mallard的以前的生活,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但我们可以从描写她心理活动的片言只语中得到一些了解。

在婚姻生活中,Mrs.Mallard毫无自己的地位,丈夫才是家庭的主人,拥有完完全全的统治支配地位,而她却是地地道道地处于从属附庸地位。

这种没有人格,缺乏自由的家庭地位引起了Mrs.Mallard 对生活的强烈不满,以至于她在得知丈夫的死讯时不仅没有悲伤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解脱。

在没有解读她的心理感受之前,读者会有很大的困惑:丈夫死了,应该悲伤才对,怎么会高兴呢?难道是她的丈夫粗暴野蛮,虐待她了吗?但是我们却分明注意到小说中描述她的丈夫的双手时所用的词语是“kind,tenderhands”(Kate Chopin,1894)。

显然丈夫对她是温柔的,丈夫那双温柔的双手不会握成暴力的铁拳。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她对丈夫如此地怨恨,以致丈夫的死会让她感到感到万分庆幸呢?待读到下面,我们才明白就里,原来Mrs.Mallard怨恨的不是丈夫的身体或言语的粗暴,而是丈夫的意识——唯我独尊、不可违抗的强大的意志力。

作者运用了强烈的言辞来表达Mrs.Mallard对丈夫的统治地位的不满:“blind persistence”,“im-pose”,“crime”(Kate Chopin,1894)。

丈夫的强势简直就是一种罪行让她痛苦不堪。

《一小时的故事》叙事视角分析

《一小时的故事》叙事视角分析
《一小时的故事》叙事视角分析
■刘晓榕 /山国 女 性 主 义 文 学的先驱,《一个小时的故事》是她短篇 小说中 的 精 品。本 文 主 要 从 叙 事 学 角 度出发,对小说的叙事视角进行分析和 探讨。 关键词:叙事视角 女性主义
《一小时的故事》是 19世纪美国女 性作家 凯 特 · 肖 邦 的 代 表 作。 这 篇 短 篇小说主 要 讲 述 了 马 拉 德 夫 人 从 得 知 丈夫丧生,到看到丈夫突然返家,在 惊 愕之中 猝 死 的 故 事。 虽 然 故 事 仅 发 生 在一小时之内,但在简单的故事情节之 下,却有着严肃的主题。作者向读者揭 示了男权 社 会 下 女 性 自 我 意 识 的 觉 醒 和对自 由 的 渴 望。小 说 的 成 功 之 处 不 仅仅在于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还有其 巧妙地 的 叙 事 技 巧 的 运 用。 本 文 主 要 借助申 丹 在 《叙 述 学 与 小 说 文 体 学 研 究》中对叙事视角的分类,对小说 进 行 探讨和分析。
64
来,全身累得就像散了架,这种体 力 上 的劳累似乎进入了她的灵魂”同时在此 处为后文的“讽刺”意味埋下伏笔。
从第五 段 开 始,出 现 了 视 角 转 换, 叙述者从全知视角转为人物有限视角, 即马拉 德 夫 人 的 视 角。这 种 视 角 的 本 质特征与全知视角不同,故事内人物的 视角代 替 了 故 事 外 叙 述 者 的 视 角。 读 者可以直 接 通 过 人 物 的 感 知 来 进 入 故 事世界。读 者 能 够 真 切 地 体 会 到 了 马 拉德夫人内心深处的那份快感。“洋溢 着初春活力轻轻摇曳”的树梢,“充满阵 雨的芳香”的空气,屋檐下数不清的“叽 叽喳喳”的麻雀,一大串代表自由 的意 象的出现,暗示了马拉德夫人心中自我 意识的 渐 渐 觉 醒。同 时 视 角 转 换 后 所 展现的画 面 与 前 文 马 拉 德 夫 人 悲 痛 的 外部表现形成极大的反差,产具有明显 的讽刺 意 味。 第 六 段 到 第 八 段 作 者 马 拉德夫人 的 房 间 为 载 体 开 始 了 马 拉 德 夫人自我意识觉醒前的铺垫和准备,叙 述者视角继续转发,改为选择性全知视 角。叙述 视 角 再 次 集 中 到 马 拉 德 夫 人 身上,特别是从第八段中“这会儿 她 两 眼只是呆滞地凝望着远方的一片蓝天。 从她的眼中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是暂 时停止了理智的思考”,通过对马 拉 德 夫人外在表现的一种客观描述,以外化 的手法揭 示 马 拉 德 夫 人 愈 见 明 显 的 内 心活动,“目光呆滞”,和“暂时停止了理 智的思考”,为下段中以人物内视 角叙 述的心理过程的矛盾冲突作了铺垫。

以《一小时的故事》为例,看“三一律”原则在小说中如何谋篇布局

以《一小时的故事》为例,看“三一律”原则在小说中如何谋篇布局

以《一小时的故事》为例,看“三一律”原则在小说中如何谋篇布局这个小女孩就是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是她最好的短篇小说,主题也是关于女性追求自由这个方向,内容主要讲的是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在得知丈夫在铁路事故中丧生后,先是因为失去亲人而悲痛大哭,接着意识到丈夫的死意味着自己将获得自由,心情变得愉悦,正当她憧憬自由生活时丈夫却意外归来,她“惊喜”过度,猝死。

《一小时的故事》被选为《美国语文》做学生教材,这篇小说究竟高明在哪里?本文主要运用“三一律”原则解析这篇小说叙述结构的独到之处,并指出“三一律”在写作中的优势和劣势,方便写作者借鉴使用。

一、什么是“三一律”?“三一律”,是西方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重要原则,要求戏剧创作的时间、地点、情节必须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戏剧故事要发生在一天之内、以一个地点为场景、只围绕一个故事情节讲述。

时间整一性:“三一律”限定时间,促使故事快速向前发展,矛盾集中在主要人物身上,一环紧扣一环,更能凸显人物个性,令读者难以忘怀。

地点整一性:“三一律” 将故事的发生地固定在某一处,场景集中化,使故事人物动作集中,没有多余枝干分散,省去不必要的干扰。

故事主角在固定的场景中,依托故事主线延伸出人物关系变化,促使故事矛盾在固定时空爆发,简洁明快,直指要害。

情节整一性:围绕一个情节讲故事,从关键点说起,迅速展开情节,逐步推进到高潮,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更有利于突出故事情节中的主要矛盾。

“三一律”创作原则,因为严格的限制,像是带着镣铐跳舞,有一种独特的形式美,小说在严密的逻辑下更加精炼,深邃,读者沉浸在连贯的故事中,很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二、在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作者如何用“三一律”原则谋篇布局?别林斯基说:“小说也有使人物更为鲜明而突出地表达自己的手段—戏剧因素。

”“三一律”法则,不仅存在于古典戏剧中,在近现代的电影和小说创作中,也经常被用到,比如电影《十二怒汉》就是因为“三一律”结构的使用,成为影史经典。

反讽在《一小时的故事》中的运用

反讽在《一小时的故事》中的运用

反讽在《一小时的故事》中的运用作者:姚冬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08期摘要作为凯特·肖邦最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运用了大量的言语反讽、情景反讽和戏剧反讽,本文旨在对文章中的这三种反讽技巧进行剖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品味反讽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一小时的故事》言语反讽情景反讽戏剧反讽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0引言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先锋”的凯特·肖邦,其作品人物形象鲜明,心理描写优美细腻,故事结构简约却极富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小时的故事》运用大量的反讽,将故事情节浓缩在了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描述了玛兰德夫人在得知丈夫死讯后的一系列行为和心理变化。

作为文学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段,反讽指语言和真实意图间或预期的事情与真实事实间的反差或对比,这种反差和对比通常起着讽刺、幽默或强调等作用。

反讽可分为言语反讽、情景反讽和戏剧反讽。

这些反讽手法在文章中单独或是重叠地单次或多次出现,成为本文的一大特点和亮点。

本文试图对文章中的这三种反讽进行剖析以期让读者更好地领略反讽的艺术魅力。

1反讽在《一小时的故事》中的运用《一小时的故事》被认为是凯特·肖邦最具影响力的短片小说,作者运用多种反讽刻画了玛兰德夫人在得知丈夫死讯后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1.1言语反讽言语反讽是最普通的语言层次上的反讽,是指叙述者表面述说的意思与所要真实表达的意图不一致而形成的反讽。

换句话说,言语反讽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为责备而褒扬或为褒扬而责备”,这种运用隐藏方法的描述能够引起读者的积极参与,并且促使读者破译隐藏的意义。

作者在文中多次运用了言语反讽。

首先,玛兰德的朋友理查兹最早将“死讯”告诉了玛兰德夫人。

他自以为比其他朋友更“小心”、更“体贴”,因此抢在别人之前“赶忙捎来这一不幸的消息”。

在小说结尾处,当玛兰德突然出现时,他又以最快的速度试图挡住玛兰德夫人的视线,然而却“太晚了”,致使玛兰德夫人死亡。

伦理学视角下《一小时的故事》分析

伦理学视角下《一小时的故事》分析

伦理学视角下《一小时的故事》分析【摘要】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对小说《一小时的故事》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了作品的背景和简介,然后从伦理学角度解读了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

通过对故事中人物的分析,探讨了不同伦理学观点在故事中的影响。

总结了伦理学视角下《一小时的故事》的分析,强调了伦理学在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蕴含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伦理学的研究对于文学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整体而言,本文旨在探讨伦理学视角下对《一小时的故事》的深入分析,为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视角。

【关键词】作品背景与简介、伦理学、主题探讨、人物分析、伦理学观点、一小时的故事分析1. 引言1.1 伦理学视角下《一小时的故事》分析《一小时的故事》是法国作家马尔格里特的一部著名小说,通过描绘一个小时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深刻探讨了人性、道德、自我意识等伦理学议题。

在伦理学视角下,《一小时的故事》展现了人们在面对道德困境时的选择和行为,引发了对人类行为动机和后果的深刻思考。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绘主人公在短短一个小时内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人类极限情境下的伦理考量。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行为和内心矛盾,呈现了关于爱、背叛、责任等伦理议题。

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人类在伦理选择面前的挣扎和矛盾,以及不同伦理观念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伦理学视角分析,可以深入探讨人类行为背后的伦理动机和后果,以及伦理观念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一小时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探讨人类伦理行为的一个重要范本,引发人们对伦理观念和行为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伦理选择和行为,从中汲取启示和教训。

2. 正文2.1 作品背景与简介《一小时的故事》是一部由凯特·肖顿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主人公在一小时内经历了生死离别的故事。

作品背景设定在一个繁忙的都市,女主人公在匆忙的生活中与丈夫分离,意外地发现了自己患有绝症,从而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和她与丈夫的关系。

《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事及心理空间构建

《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事及心理空间构建
叙事 对女 主人公 的 内心世 界进 行 动 态透 视 , 这 种 多视 角叙 事 不仅 增 强 了小说 的 戏剧 性 张 力
和反讽 效 果 , 也 使读 者在 语篇 阅 读过 程 中建 构 出相 互 作 用、 互相 补 充 的 心理 空 间 网络 , 完成
对 文本 意义 的认知 阐释 。
在小说 人 物刻 画 、 情 节组 织 以及 主题 表达 方 面所起 到 的重要 作用 。


“ 心理 空 间” 理 论

叙 事视 角 和心理 空 间理论 虽然 关 注点 不 同 , 但 二者 探 讨 的都 是 不 同语 境 下 语 篇使 用 者 的意 图和 作 品解 渎之间 的关 系 。叙 事视 角是 当代 西方 叙 事 理论 的研 究 热点 之 一 , 是叙 述 语 言 中对 故 事 内容 进 行观 察 和讲 述 的特定 角度 , 是叙 述 者 或人 物 与 叙 事文 本 中的 时 间相 对 应 的位 置 或状 态 。它 是 连 接 叙 事 文本 中作 者意 图和读者 解读 的重 要 纽 带 。角 度 不 同 , 同样 的事件 会 呈 现 各种 面貌 ; 参与者不 同, 同 样 的文本 亦会产 生不 同的意义 。作 者 通 过 多样 化 的叙 事 视 角 向读 者 传 达作 品的 丰 富 内涵 , 而 读 者 亦 跟随作 者 设定 的不 同视角 去体 验作 品的意蕴 以及 人物 的 内心 。多重 视 角 的交 织运 用 凸 显 了作 品 的广 度 和 深度 。 心理 空间理 论是 认知 诗学 重要 的研 究 范 式 之一 , 旨在 从 心 理过 程 解 释文 学 文 本 的 意义 和 理 解 过

部 短篇 力作 。作 者 以精 练 的语言 讲述 了马 拉德 夫人 在得 知丈 夫死 讯后 的一 个小 时 里所 经 历 的 复杂

浅谈《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叙事

浅谈《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叙事

浅谈《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叙事作者:蔡浇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4年第12期【摘要】本文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叙事理论,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等三个方面分析《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叙事艺术,对小说思想主题的升华和艺术价值的探讨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空间叙事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著名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杰出短篇小说之一,以其匠心独运的创作视角和独具一格的叙事手法得到中外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

国内外评论家从女性主义、叙事技巧、精神分析法等角度分析了这部作品,而空间叙事角度的分析还寥寥无几。

本文拟从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叙事理论角度出发,运用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等三个方面分析《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空间问题一直存在于艺术创作之中,但文学领域中关于空间问题的探讨却少之又少,直到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在《西旺尼评论》上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

在此文中,他提出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形式”问题。

他认为:“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形式上(不只限于小说,也包括诗歌等)是空间性的,他们用空间的共时性取代时间的顺序性或系列”。

这是首次谈及了文学作品中的空间问题,为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叙事研究开辟了先河。

现代法国思想大师亨利·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认为空间不仅仅是静止的社会关系发展演变的平台,也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同时叠加着社会、历史和空间的三重辩证。

他把空间区分为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

空间一个看似抽象的术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

一、物理空间《一个小时的故事》这篇小说中一共提到了三个物理空间:楼下客厅、楼上房间以及房子以外的世界和四个主要人物:布兰特雷·马兰德、马兰德夫人、马兰德夫人的姐姐约瑟芬以及马兰德先生的朋友查理兹。

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场所主要在房子内部的两个空间,场景的安排也是随着人物的活动而设置的。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叙事技巧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叙事技巧

1 引 言 .
凯特 ・ 肖邦 (8 1 1 0 ) l世 纪 美 国最 重要 的女性 作 家 之 15 - 9 4 是 9 她从 小 受到 母亲 和外 祖 母 的影 响形 成 了独立 、勇敢 的 性格 。 她创 作 的 作 品多 数 讨论 女 性命 运 和 女性 问题 , 中最 深刻 、最 全 其 面揭 示 女 性 自我 意 识觉 醒 的当属 她 的小 说 《 醒 》 。其 实 , 的 觉 她 许 多短 篇 小说 也 不容 忽 视 , 们 从 主题 和 艺 术形 式 上 都对 她 的 长 它 篇 小 说 起 到 了铺 垫 和 补 充 的 作 用 , 某 些 方 面 甚 至 有 所 超 越 。 在 肖邦擅 长 在 作 品 中特 别 是 短 篇 小 说 中运 用 反 讽 和 象 征 手 法 表 达 主题 。而 本 文 所 讨 论 的 是 她 短 片 小 说 中 的精 品 《 个 小 时 的 故 一 事 》 ,小 说故 事 情 节 非常 简 单 , 主人 公 马 拉德 夫 人 被 告知 她 丈 女 夫 出差 火 车 出事 时 , 家 都担 心 患 有心 脏 病 的她 受 不 住刺 激 。然 大 而最 初的 一 阵悲伤 之后 。 她却 感 到无 与伦 比的轻松 和解 脱 。正 当 她为 自由感 到 欢心 鼓 舞, 对未 来 充满 无 限憧 憬 时 , 意 外地 发 现 却 丈夫 安然 无 恙地 回到 了家 中, 马拉 德 夫人 在惊 骇 中死 去 , 医生 诊 而 断她 是 高兴 过度 而死 的 。小 说最 大 的特 色是 叙述 手 法 上的 多重 反 讽 。作 者 言此 意彼 , 用 暗 含 嘲讽 性质 的创 作手 法 , 采 以对 照性 的 描 写和 叙述 , 逻 辑和 常 理 的故 意 违反 造 成 强烈 的 反讽 效 果 , 及 使 渎者 需要 从反 向上 理解 文本 的主 题 意义 。此 外 , 者采 用 的象 征 作 以及 多视 角的叙 述手 法更 是 凸显 了小说 主题 的复 杂性 和戏 剧性 。

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

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

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一、本文概述《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一文旨在深入探讨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在叙事技巧和意识形态层面所展现的深刻内涵。

本文首先概述了《一小时的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题,进而分析肖邦如何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将个体的情感体验与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相连,从而赋予作品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揭示肖邦如何运用叙事策略来传达其对社会观念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通过对《一小时的故事》的细致解读,本文旨在展示凯特·肖邦作为一位杰出女性作家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

通过重新评价这篇经典作品,本文也试图为当代读者提供一个理解过去、反思现实、展望未来的视角,以期在文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发现更多的启示和可能。

二、凯特·肖邦与《一小时的故事》概述凯特·肖邦(Kate Chopin)是19世纪美国文学界的一位杰出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对女性主题的敏锐洞察而著称。

《一小时的故事》这篇短篇小说,发表于1894年,是肖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篇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邃的主题内涵,对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一小时的故事》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女主人公路易丝在得知丈夫意外去世后的内心变化。

在得知这一消息的瞬间,路易丝并没有陷入悲痛之中,反而感到一种解脱和自由。

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未来。

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路易丝逐渐发现,这种自由并不是她所期望的,她开始感到孤独和迷茫。

肖邦通过这一故事,巧妙地运用了叙事手法,将路易丝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路易丝在得知丈夫去世后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一个女性在面临生活巨变时的挣扎和困惑。

肖邦也通过对路易丝的心理描写,暗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抑,以及女性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一小时的故事》的视角、话语与空间叙事

《一小时的故事》的视角、话语与空间叙事
外 国文 学
《 一小时的故事》 的视角 、 话语 与空间叙事
吴 宏 宇
( 四川 理 工学 院外 语 学 院 , 四川 白贡 6 3 0 ) 4 0 0
摘 要 : 为 十 九世 纪 女 性 主 义作 家 的 先 驱 。 特 ・ 作 凯 肖邦 在 她
离拉 大 , 到 了欲 扬 先 抑 的效 果 。 起 同时 , 限全 知 视 角 的运 用 , 有 减
文 章 编 号 :6 3 2 1 2 1 ) 9 O 一 2 17 — 1 (0 0 一 l7 O l 1 1
少 了 叙 述 的 繁 琐 , 快 了 叙 述 的速 度 , 到 了 节 约 叙 述 时 间 、 加 起 避 免 偏 离 主 题 的 作 用 。 小 说 情 节 的发 展 和 高 潮 部 分 , 当 马拉 德 在 即 太 太 上楼 进 入 自己 的 房 间 并 关 上房 门之 后 ,作 者 就 开始 将 叙 述
光 来 看 , 不是 在 沉 思 , 是 暂 时 停止 了理 智 的 思 考 。什 么 东西 她 而
美 国小 说 家 凯 特 ・ 肖邦 被 评 论 界 视 为 十 九 世 纪 女 性 主 义 作 家的先驱。 特 ・ 凯 肖邦 起 初 以撰 写 儿 童 故 事和 乡土 风 情 文 学 作 品
在 文 坛 崭 露 头 角 。 在 19 她 8 0年 出 版 的 第 一部 长 篇 小 说 《 障 》 故 就 是 ~ 部 关 于 美 国路 易 斯 安 那 州 克 利 奥 尔 人 生 活 的作 品 。 特 ・ 凯 肖
主 人 公 对 丈 夫 的 公 然 反抗 而遭 到 了 当 时 评 论 界 的猛 烈 批 评 , 甚
至 直 接 断送 了凯 特 ・ 肖邦 的 文 学 前程 。 不过 , 大 的 作 品 总 是 经 伟 得 起 时 间 的检 验 。 特 ・ 凯 肖邦 作 品 中 鲜 明 的女 性 意 识 在 二 十 世 纪

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 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

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  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从人物、场景、情感三个方面对《一小时的故事》进 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折射出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人物塑造角度来看,《一小时的故事》成功地刻画了四位性格鲜明 的人物。其中,露易丝·玛拉尔德作为主要人物,呈现出一个感情激烈、追求自 由的女性形象。而其他三位人物——医生、朋友和丈夫,则分别以理智冷静、体 贴善良和突然出现的形象出现,共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的一部著名短篇小说,最初于1894年发表。 该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和强烈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女主人公露易丝·玛拉尔德在 听说丈夫已死到发现丈夫还活着中间一个小时的心理历程。然而,这部作品并未 在发表之初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遭到拒绝刊登的命运。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女权运动兴起之后,它才重新受到评论界的,并被赋予了其应有的价值。
其次,场景设定在小说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作者通过暗示性的场景描 绘,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封闭、压抑的环境。例如,“门”和“窗”的意象分别代 表着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同时也暗示着她在追求自由与解脱的过程 中所面临的挣扎与困境。
最后,情感表达方面,《一小时的故事》展现出强烈的女权主义情感。作者 通过多重反讽手法,诠释了女主人公在面对婚姻与自由选择时的情感走向。这不 仅体现了女性对婚姻束缚的逃避和对独立自由的追求,还反映了对夫权的抨击和 对妇女解放的呼声。
综上所述,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中充满了多种类型的冲突。这些冲 突不仅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也深刻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些冲突也 表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压迫,以及作者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的坚定立场。 通过对这些冲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它所反映 的社会现实。

一小时的故事解析

一小时的故事解析

一小时的故事解析摘要:一、引言1.作品背景介绍2.作者简介二、故事情节概述1.故事开篇2.主人公经历的发展过程3.高潮与结局三、故事主题与寓意1.主题阐述2.寓意解析四、人物角色分析1.主人公特点2.重要配角的作用五、故事写作技巧1.叙事手法2.语言风格3.情感表达六、作品评价与影响1.当代评价2.经典之处3.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正文:一、引言《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1899年。

作品背景设定在19世纪末的美国南方,以路易斯安那州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名叫玛格丽特·奥尔森的已婚女性在一小时内经历的心灵历程。

二、故事情节概述故事开篇,玛格丽特·奥尔森收到了一封信,得知她曾深爱过的恋人亨利·雷蒙德去世。

这个消息让她陷入深深的回忆,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

随后,她与丈夫奥斯瓦尔德一起参加雷蒙德的葬礼。

在葬礼上,她感受到了亨利对她旧情的眷恋,以及自己内心的挣扎。

故事的高潮在于玛格丽特在葬礼后回到家,与丈夫奥斯瓦尔德发生激烈的争吵。

她指责丈夫对她的不理解,发泄了自己多年来的压抑与痛苦。

最终,她决定放弃现有的生活,去追求曾经失去的爱情。

结局部分,玛格丽特在临死前的一小时,终于与自己和解,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三、故事主题与寓意《一小时的故事》主题为爱情与命运。

作品通过玛格丽特·奥尔森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心灵挣扎,表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束缚下追求自由爱情的艰难。

故事寓意着,在命运面前,人们往往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但通过自我反省与成长,最终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四、人物角色分析1.主人公玛格丽特·奥尔森,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女性。

她既怀念过去的恋情,又无法割舍现有的家庭。

在故事中,她在死亡边缘徘徊,最终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2.重要配角奥斯瓦尔德,玛格丽特的丈夫。

他代表了传统男性观念,对妻子缺乏理解和关爱,导致两人关系紧张。

他在故事中起到衬托玛格丽特觉醒的作用。

浅析《一个小时的故事》写作技巧

浅析《一个小时的故事》写作技巧

浅析《一个小时的故事》写作技巧作者:韩富淑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7期【摘要】《一个小时的故事》写于1894年,是由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创作的。

她擅长写短篇小说。

她被一些学者称之为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创作者之一。

她写过大量关于女性追求精神独立与自由的小说。

《一个小时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寓意非常深刻。

本文旨在从文本分析和情景分析两个角度来赏析这个故事。

文本分析旨在分析故事情节,修辞,象征和主题。

【关键词】女性意识;马拉德夫人;男权社会一、情节分析在这个短篇小说里,作者向读者展现了马拉德夫人在得知丈夫死后一小时时间里复杂的心里变化过程。

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患有心脏病,她的妹妹约瑟芬小心翼翼地告诉她其丈夫死亡的事情。

马拉德夫人以为自己自由了,终于摆脱了婚姻地控制。

然而,她的丈夫并没有死于车祸中,而是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家。

马拉德夫人看到自己的丈夫打开门的那一刹那,突然昏倒死亡。

后来,医生称马拉德夫人是死于伤心过度。

冲突是故事情节的重要部分。

这个故事里面充满了冲突,有人物内心冲突,也有人物外在冲突,其中马拉德夫人的内心冲突格外引人注意。

在得知丈夫死亡的消息后,她走进自己的房间。

故事中是这样描述她的状态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向她靠近,而她也正在恐惧地等待着这样一个东西。

她努力地想要控制住自己地意志,最终,她还是失败了。

她是多么渴望得到自由并摆脱婚姻的控制。

作者在这里用了“恐惧地”一词来展现马拉德夫人内心的犹豫与胆怯。

她想要从婚姻的束缚中挣脱,并得到自由;但是,她又不那么勇敢。

在当时那个社会,一个好的妻子应当是听话的,无私的,被动的,就像是家中的天使一般。

一方面,马拉德夫人想要成为一个被人眼中所谓的好妻子;在另一方面,她也想要拥有自己独立,不受束缚的生活。

马拉德夫人渴望获取自由与她内心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构成了一个冲突。

这个内心冲突是发展故事情节的重要部分。

二、语言技巧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说:讽刺,悬疑,对比与隐喻等。

谈《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几种艺术手法

谈《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几种艺术手法

谈《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几种艺术手法作者:王加贵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11期摘要:《一小时的故事》是19世纪美国重要的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贯穿于整篇小说作者运用了多种写作技巧。

本文试从分析作品中对比、象征及讽刺的运用入手,解析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些艺术手法,表现那个时代对女性价值的漠视和自由的束缚,揭示了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对于自由的追求只能以生命为代价的残酷现实。

关键词: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对比象征讽刺女性意识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21-011 引言凯特·肖邦(Kate Chopin)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精品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在短短一小时内经历了由丈夫的“死讯”带来的悲伤到逐渐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无与伦比的轻松与解脱,再到丈夫又安然无恙地回来使其精神崩溃而死亡的情感起伏历程。

作者以多种艺术手法剖析了当时美国社会中婚姻家庭、传统习俗和社会机制对于女性自由的束缚,揭示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意识的压迫。

本文通过分析作者创作的几种艺术手法,旨在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价值的漠视和自由的束缚,揭示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对于自由的追求只能以生命为代价的残酷现实。

2 作者运用的艺术创作手法2.1运用鲜明的对比刻画主人公马拉德夫人突然觉醒的女性意识并揭示了女性受束缚和压抑的社会现实肖邦在文中写到,露易斯在听到(误传的)丈夫的死讯后倒在姐姐的怀里失声大哭,这种情感在暴风雨般宣泄之后,她独自一人回到二楼的卧室中,疲惫地倒在沙发里哽咽着。

慢慢平静下来之后,她感到自己的情感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她从未经历甚至难以想象的,因此她恐惧地等待着慢慢向她袭来的难以名状的感觉,它正穿过弥漫于空中的声音、气味和色彩慢慢向她靠近。

最后一个小时的故事赏析

最后一个小时的故事赏析

最后一个小时的故事赏析凯特•肖邦(1851—1904)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

《一小时故事》是她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在这篇小说中,肖邦成功地运用反讽手法来突现了主题。

《一小时故事》记录了路易斯一生最后一小时的生命历程,情节极其简单,主人公由楼下走到楼上,再由楼上回到楼下。

而作者着力渲染的是路易斯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情感世界:由初闻丈夫死讯时真诚的悲伤到向喜微妙的变化,直至喜不自禁。

最后,当丈夫出乎意料地站在她面前时,她因狂喜或因失望而突然死亡,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小说自始至终充满着张力,而反讽是它的主要支撑点。

反讽就是说的话与真实意图间存在反差,或预期的事情与真实发生的事实之间存在反差。

反讽可以分为很多种,言语反讽、情境反讽、结构反讽和戏剧反讽等等。

通过反讽的绝妙运用来反映主题是《一小时故事》艺术上的一大亮点。

作者言此意彼,采用暗含嘲讽性质的创作手法,以对照性的描写和叙述,及逻辑和常理的故意违反造成强烈的反讽效果,使读者需要从反向上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情景反讽和戏剧反讽。

情景反讽就是一个动作或情况的结果与人们预料的极其不同。

首先,反讽出现在马拉德夫人对待她丈夫死讯的态度上。

丈夫的死亡对一个患有心脏病的妻子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

而她的反应并没有像当时的大多数妇女那样“精神崩溃,无法接受现实”。

在“她猛地扑在姐姐怀里突然嚎啕大哭起来”之后,她平静下来,坚持一个人回到自己的房间。

这里存在这大家的期待与马拉德夫人的实际情况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反讽效果。

也为后来马拉德夫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埋下成功的伏笔。

随后在马拉德的房间里,作者对马拉德通过窗户看到的自然景象的描写具有很强的反讽性。

“树梢在新春的活力中颤抖”,“空气中充满春雨芬芳的气息”,隐隐约约的“歌声”和无数麻雀的“鸣叫”。

这一切都预示着“新的春天”来了,新的人生就要开始了。

一小时的故事情节五要素

一小时的故事情节五要素

一小时的故事情节五要素
讲故事,有五个要素,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每一个故事都应该包括这五项内容,才算表达清楚,何时的表述要注意开门见山,警示性的引起听众注意,何地的表述要尽快的进入场景,这样才会突出你想表达的主题,何人的表述要有名有姓,有名有姓才显得真实,也方便听众理清思路,何事的表述应注意具体化。

描述细节化,何故的表述相对不太重要,是对听众一个心理释放。

讲故事,最重要的是对何事的讲解,换句话说也就是重现场景,重现场景的一个技巧就是表达具体化。

描述细节化,这才能使听众以一个一致性的画面进入情节,限制听众的随意思考,你让他思考了,听众的反应就是不一致的,不一致在社会心理学中,就意味着心理互动的失败,心理互动失败,你就不能在讲话中达到最佳效果。

《一小时的故事》中的言语表达分析

《一小时的故事》中的言语表达分析

《一小时的故事》中的言语表达分析吴 迪 梁 萍摘要:凯特·肖邦是十九世纪美国女作家,被誉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

《一小时的故事》作为其女性代表作之一,阐述了女性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主题,也是凯特·肖邦描写女性觉醒和反叛的系列作品的序曲。

《一小时的故事》的言语表达分析,主要是透过人物的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来进行解读的。

其中通过人物的直接引语,向读者展示了十九世纪的美国女性饱受压迫的事实,以及女性对自由与独立的强烈渴望;通过人物的自由直接引语,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在父权社会中渴望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可怜女性形象,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一小时的故事》;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平等;自由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1-0146-03一、凯特·肖邦及《一小时的故事》概况(一)凯特·肖邦凯特·肖邦(1851—1904年,以下简称肖邦),美国女作家,原名凯瑟琳·欧福拉赫蒂。

1851年2月8日,她出生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一个富商家庭。

她的父亲托马斯是一个爱尔兰移民,也是天主教徒,母亲伊丽莎是法国移民后裔,克里奥尔人。

肖邦曾在圣路易斯的圣心学院学习了八年,从小就受到维多利亚礼仪和天主教影响。

她法语流利,喜欢文学和音乐。

肖邦的一生命运多舛,多次失去至亲,她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配偶先后离开了她,只剩下肖邦一个人带着孩子,靠微薄的收入生活。

肖邦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很多作品都表现出对女性的关注。

她创作了《过错》和《觉醒》两部长篇小说,其中《觉醒》是肖邦的代表作,也是学者们研究最多的一部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她对婚外恋直白的描写和道德上模棱两可的态度引发了公众的反感和敌意,因此受到当地文坛的排挤,自由表达思想和言论的权利被无情剥夺,生存空间缩小,极度沮丧。

53岁时,她因脑溢血猝死。

肖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敢于挑战当时的父权制,表达男女平等自由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小时的故事》叙事技巧探析摘要:《一小时的故事》篇幅短小简练,内容构思精巧。

短短一小时之中,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经历了诸多情感变化,包括对婚姻生活和自身前途命运的悲观无望、乍听丧夫之噩耗的伤心悲痛、自我意识的复苏和觉醒、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渴望,直到无情的现实最终浇灭她对生命的热情。

为了向读者逐渐介绍和呈现主人公的心理矛盾和情感变化,作者凯特·肖邦运用了设置悬念,进行铺垫,采用象征和反讽等叙事方法,将激烈的戏剧冲突最大化地展现给读者,让人一读再读,沉浸其中。

关键词:《一小时的故事》悬念象征反讽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一小时的故事》发表于1894年,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小说描写了短短一小时之内,一位美国女性露易丝·马拉德夫人情感的悲喜更替、自我意识的苏醒及生命的泯灭。

马拉德夫人罹患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受不得太大的打击,所以当大家得知她的丈夫马拉德先生在铁路重大事故中遇难的消息后,都非常担忧,不知该怎样告诉给她。

姐姐约瑟芬试探着把这一噩耗说出来,果然马拉德夫人万分悲痛,一下子倒在姐姐怀里,放声大哭。

随后,她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紧闭房门,将自己单独关在屋里,任由姐姐不断祈求,也不出去。

她坐在房中,透过打开的窗户望去,看着窗外初春的景色,听着远处的歌声和鸟鸣,突然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有一种微妙而又难以捉摸的东西逐渐向她走近,并占据她的身心。

对此,她初时意图抵挡,但它的力量过于强大,最终她意识到,那就是她久违了的自由。

于是,她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喜悦,似乎重新感受到了跳动的脉搏和流淌的血液。

尽管重新想起丈夫,还是会悲伤,但从此后她将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必屈从他人的意志,因此她内心欢呼雀跃。

但是,当她做好一切准备,从楼梯上走下来,打算迎接未来的时候,旅行归来的丈夫突然走进家门,于是,马拉德夫人心脏病发作。

医生诊断为:她是看到丈夫生还而死于狂喜。

《一小时的故事》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不但是因为它的女性主题引起了评论家的关注和读者的共鸣,还在于它的精巧构思和叙事技巧。

作者惜墨如金,涉及的人物不超过四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仅为一小时,没有过多的场景描写,只是提到了马拉德家楼下的客厅和楼上女主人的房间。

但是,整部作品充满了作者的智慧,尤其是重重铺垫和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丰富的象征和戏剧化的反讽手法的应用,更是体现出了凯特·肖邦独特的叙事技巧。

二悬念和铺垫“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紧张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

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

”设置悬念“就是在作品的某一部分揭示出矛盾的端倪,而又把它悬置起来,暂不予解答,故意在读者心中造成疑问,引起猜测、期待、疑虑等心理情绪,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在《一小时的故事》中,作者凯特·肖邦采取了“透露式”的设悬方法,即先向读者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故事情节——马拉德夫人患有心脏病,成功地将女主人公的生死设为故事发展的明线,让读者对此充满了关心和忧虑,再一步步地展开叙述,最终揭开谜底。

小说一开始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主人公马拉德夫人患有心脏痼疾,备受折磨,然而她丈夫马拉德先生在一次铁路事故中不幸丧生,为了防止其他意外发生,别人只能“尽量小心翼翼地、用十分缓和的口吻”,将她丈夫去世的消息告知她。

作者所提供的这条线索立刻吸引了读者,让大家深深地为这位夫人的健康担忧,唯恐她受不了坏消息的打击而发生不测。

为了强调马拉德夫人心脏病的严重性,小说接着提到,作为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非常谨慎,一直等到第二份电报到来之后确认无误,才敢去通知她。

而她的姐姐约瑟芬更是“半遮半掩、断断续续地向她透露了这一消息”。

凯特·肖邦高明的叙事技巧就在于,她不断安排一些新的情节为故事的发展做出铺垫,使得读者隐隐感觉到故事发展的方向,同时又不甘于接受这样一个意料之中的结局,只好不断地对此进行猜测,希望女主人公的命运会有所不同。

果然,让人欣慰的是,当马拉德夫人听到这个消息时,并没有像其他的妻子那样经历一个难以接受的过程,只是“一下子倒在姐姐怀里,放声大哭起来”,表现出“一阵狂风暴雨般的哀痛”。

女主人公的表现一方面唤起了读者的同情,另一方面也让人松了一口气,看来她能够安全渡过这一劫难了。

哭完以后,马拉德夫人回到楼上房间,但却迟迟不从房间走出来,她的姐姐约瑟芬祈求她让自己进去,不断地说“露易丝开开门,求你开开门——你这样下去会犯病的。

露易丝,你这是干什么呀?看在上帝的份上,开开门吧。

”作者借约瑟芬之口再次提醒读者,马拉德夫人所患的心脏病是非常严重的,她孱弱的身体和心脏病是周围所有人关注的焦点,随时随刻都让人担忧。

作者的描写又一次牵动着读者的心,让人不禁担心主人公能否承受得了悲伤的打击,她一个人呆在屋里会不会出什么意外?但是,尽管马拉德夫人经历了激烈的心理斗争,却重燃生命的热情。

所以,当她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热情走下楼梯时,读者才真正放心了,为女主人公感到高兴,认为她终于能够战胜悲伤,心脏病不会再成为影响她生命的障碍。

然而,马拉德先生的突然归来使得这一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马拉德夫人的心脏病又一次变得重要了,这一次却是致命的。

“医生来了,说马拉德夫人死于心脏病。

”至此,读者虽然也会对这样的结局觉得惊讶,为马拉德夫人的死而感到惋惜,但细细品味,却不得不对凯特·肖邦的安排和布局感到叹服,并全然理解作者的用心。

纵观全文,作者层层铺垫,以马拉德夫人的心脏病和由此而产生的生死纠葛作为贯穿小说全文的一个重要线索,精心设置悬念,不厌其烦地对女主人公的病情进行描写,一步步推进悬念,并逐渐揭开悬念,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能最终给小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在《一小时的故事》中,凯特·肖邦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包括“门”、“窗”、“春天”、“浓云”、“蓝天”等,向读者形象展示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马拉德夫人听闻丈夫死亡的噩耗后,起初悲痛万分,之后独自走回房间,紧闭房门,虚弱地坐在椅子上。

通过正对面打开的窗户,她看见了外面一派春的景象。

“她可以看见房前院子里的树,树梢在新春的活力中颤动。

空气中充满了春雨芬芳的气息。

楼前的街道上有个小贩在叫卖。

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歌声。

还有,无数的麻雀在屋檐下卿卿喳喳地鸣啼。

从窗口向西望去,看到的是层层叠叠浓云,浓云之间又透出一片一片的蓝天”。

19世纪后半期,肖邦时代的女性受到当时社会标准对女性的要求,不能自由表达个人情感,喜怒哀乐皆隐于胸。

因此,小说中紧闭的房门象征着女主人公封闭的内心世界,她不希望别人探知她的内心,即使是自己的亲人,因此才会独自回房,不让任何人陪伴,任约瑟芬怎样敲门也不打开,因为她要理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想法,在此之前,又岂能容他人窥视。

但是当她关上门的时候,却从未曾想过也要关上窗户,而是任它敞开着,方便自己往外看。

这扇窗则象征着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觉醒,是她走向自由和独立的过程,禁锢刻板的生活使得她不由地想给自己打开一扇窗户透透气,她意识到“自由了!身体和灵魂全都自由了!”她可以充分地“透过敞开的窗户,吮吸生命的甘露”。

正常情况下,失去亲人只会让人悲痛欲绝、愁容惨淡,看待周围的一切也觉得毫无生意。

然而,透过打开的窗户,马拉德夫人看见的却是春的生机盎然,这“春天”在女主人公看来,则象征着她充满活力的新生活。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万物更新,失去了代表法律的丈夫的管制,她有了别样的心情欣赏窗外的景色,充分享受所有的轻松和自由。

对马拉德夫人而言,“层层叠叠的浓云”无疑代表当时的社会环境,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是不会允许妇女尤其是寡妇有过多的权利,但是浓云中透出一片一片的蓝天,什么东西正“从云天里爬出来,穿过空中的声音、气息和色彩,向她走了过来”,给了她新的希望,障碍固然很多,自由的生活还是逐渐显现出来,让人不由地产生憧憬和向往。

四“生”与“死”的戏剧冲突和反讽效果“反讽叙述希望达到的效果,与叙述者字面上的陈述往往是错位的,‘言在此而意在彼’是其基本的修辞面貌。

反讽通常有言语反讽和情境反讽两种方式。

”在《一小时的故事》中,凯特·肖邦采用了情境反讽这一叙事技巧。

《一小时的故事》虽然只是发生在一个小时当中,但其中涉及到的主题之一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生与死,这一主题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并成为小说中最大的冲突和讽刺。

小说以“死亡”话题开始,马拉德夫人听闻丈夫的死讯,当然悲痛万分,因为她身患心脏病,身边的人担心她很有可能因为这一沉重打击而出现意外,影响到她自己的生命。

普通夫妻自然是生死与共,一方去世,另一方也生不如死。

然而小说中,丈夫的死反而唤醒了马拉德夫人对于生命的热爱,从传统的观念来看,这就是对凯特·肖邦时代婚姻的最大讽刺。

当女主人公从伤恸中平静下来,逐渐接受现实,并且意识到“在这一痛苦时刻过去了之后,将会是许多许多完全属于她自己的岁月”时,她甚至伸出双臂,开始欢迎未来。

周围的人绝想不到,正是马拉德先生死亡的消息让他的妻子看到了眼前的新生活,“木然迟钝的目光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神情从她的眼睛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热切和闪光。

她的脉搏在激烈地跳跃,流动的血液使她浑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肤感到了温暖、感到了松弛。

”女主人公重新找到了生命的希望,她领悟到“在未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为她活着,她自己将为自己而生活”。

而且“她迅速地做了一个祈祷,希望自己能够长寿”。

让人感觉讽刺的是,仅仅就在前一天,她还不知拿自己今后漫长的一生怎么办,甚至一想起来就会不寒而栗。

所以接下来,心灵和精神世界已经完全脱胎换骨的马拉德夫人“眼睛里闪烁着炽热的胜利之光”,以迎接新生活和新生命的姿态,像一位胜利女神一样走下楼梯。

但是,等不及她完全走到楼梯口,作者所安排的又一次生与死的戏剧性冲突出现了,“有人用钥匙打开了前门”,马拉德先生风尘仆仆,但却安然无恙地走进家门。

尽管作为朋友的理查德担心马拉德夫一见他就发出尖利的叫声,慌忙想要将他挡在身后,但还是晚了一步。

最终,“医生来了,说马拉德夫人死于心脏病。

”丈夫的生不但没有带来预想的劫后重逢、夫妻团圆的效果,反而果断地结束了这位妻子的性命,一方的“死而复生”所引发的只不过是另一方的“生而复死”,这又是作者对于久受压制的、缺乏人性和平等尊重的旧时婚姻的讽刺。

小说的结尾是“喜亦杀人”,可是倘若我们不陪着马拉德夫人经历这样的悲伤、平复、苏醒、重生的过程,又怎能理解这“喜”是如何杀人的,也就无法体会到作者的独具匠心、她所要表现出来的戏剧效果以及这结尾中包含的意味深长的讽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