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五)、(六)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短篇练习(六篇)
(一)愚医治驼昔有医人,自媒⑴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⑵。
"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⑶焉,驼背随直,亦复随死。
其子欲鸣⑷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注释:①媒:介绍,夸耀 ②屣:鞋子,这里是作为动词踩踏③鸣:申诉,控告1、解释加点词语(1)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信:(3)乃索板二片 索:(4)其子欲鸣诸官 诸:2、下列各句中“以”字用法不同于其它各项的一项是( )A、以一置地下B、又以一压焉C、以头抢地耳D、吾以日出始出时去人近3、翻译句子(1)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2)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二)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 坐:因为。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或曰:“食菱须去壳。
” 或:(2)其人自护其短 短:(3)席上啖菱 啖:(4)欲以去热也 欲: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2)其人自护其短。
(3)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4)前山后山何地不有3、 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三)俭啬老汉时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
恶衣蔬食①。
侵晨而起②,侵夜而息。
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④,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⑤,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⑩复嘱云:“我倾家赡⑾君,慎勿⑿他说⒀,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财货没官。
【注释】①恶衣蔬食:衣食粗劣。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及鲁肃过寻阳②即更刮目相待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
B.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C.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D.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答案】(1)经过;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2)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C【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过〃是"经过〃;"刮〃这里是“擦拭〃的意思。
(2)本题①句中的“辞(推托,托辞)、以(用)〃两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耳(罢了)〃几个词是赋分点。
(3)文章叙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不是正面描写。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⑴①经过;②擦拭;③对朋友辈的敬称⑵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⑶C【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一)愚人食盐从前有一个愚人,到朋友家吃饭。
他觉得菜太淡了,没有味道。
主人听到后,就加了更多的盐。
吃起来很美味,愚人就想:“这么好吃,一定是因为加了盐。
” 晚上回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了。
他问:“有盐吗?”母亲拿出盐来,但奇怪儿子只吃盐不吃菜。
母亲说:“这样可不行啊。
” 愚人回答说:“我知道世界上所有美味都在盐里。
” 然而,他吃了太多盐,反而让味道变得不好,变成了他的困扰。
这说明,过度的东西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1.(1)但XXX惟食盐不食菜:只看到儿子只吃盐不吃菜。
2)愚人食盐不已:愚人一直吃盐,没有停下来。
2.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所以美味的原因是因为加了盐。
”4.过度追求某些东西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要适度而为。
二)释盗遗布XXX,XXX,是XXX的长官。
有人被发现在XXX上行窃,XXX看到了,就叫他的儿子教育他说:“并不是不喜欢工作的人就一定是坏人,也许是因为生活贫困。
” 然后那个人自己承认了罪行。
XXX说:“从他的外表看,他不像是坏人,应该是因为贫困而做了这件事。
” 于是,他送给那个人两个布匹,让他改过自新。
从此以后,那个人再也没有行窃了。
1.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2.C.乃遗布二端(赠送)3.因为他认为那个人并不是坏人,只是因为生活贫困所迫。
4.XXX是一个宽容和善良的人,他不会轻易地对别人下判断,而是愿意给别人改过的机会。
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的改写每段话。
从前有个庸医,他只会开一味药,叫做“驼背”。
他认为,只要人喝了这个药,就能治好所有病痛。
有一天,一个人来看病,庸医照例开了“驼背”药。
这个人却问:“我是腿疼,怎么能用驼背药治呢?”庸医回答:“你不懂,这个药能治好所有病,包括腿疼。
”那人只好喝下了药。
结果,他的腿疼更加严重了。
他气愤地找到庸医,质问他为什么会这样。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说明:本练习共有6篇阅读,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
整体的难度偏大,因为部分词语还没有积累,但文章的内容上练习较为紧密,可以猜出词义。
另外,题目与实际的考试题难度相当,可以感受一下初中文言文的难易程度。
(一)师旷论学(18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
(4分)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③臣闻之()④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二)欧阳修论作文(16分)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分)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②惟勤读书而多为之()③自工()④疵病不必待人指摘()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4分)①学而时习之()②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③唯勤读书而多为之()④多作自能见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分)(三)自护其短(14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
(4分)①席上啖菱()②或曰()③啖菱须去壳()④欲以清热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分)()A、欲以清热也。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⑤,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⑥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①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国君。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后。
④调:协调。
⑤诱道争远:把马拉到大道上去长途竞赛。
诱,引导。
⑥上:通“尚”,还。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B. 子之教我御(无实意)C. 三易马而三后(容易)D. 先则恐逮于臣(及,赶上)(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4)纵观两文,请你说说为什么吕蒙“非复吴下阿蒙”了?赵襄主落后的原因又是什么?从中你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C(2)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①“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②但是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协调呢?(4)吕蒙:知错就改,认真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传(节选)《三国志》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肃意尚轻蒙________④遂往诣蒙_______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两篇文章都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结尾,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两篇文章都写到了鲁肃与吕蒙见面时的情形,《资治通鉴》与《三国志》哪部作品的描述比较详细?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到,等到;重新;轻视;于是(2)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以“鲁肃拜见吕蒙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作为文章的结尾,写出鲁肃被吕蒙“对付关羽的五策”所折服,侧面突出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后,才干有了巨大的长进,不再是吴下时的阿蒙。
(4)示例1:《三国志》比较详细。
如鲁肃与吕蒙谈论的情形,《资治通鉴》用了“与蒙论议”四个字,而《三国志》则详细地描述了吕蒙问鲁肃如何防备关羽,对关羽的评价,和鲁肃谋定五策等内容。
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Word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王学御①于王子期②,俄而与子期逐③,三易④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⑤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⑥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⑦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注】①御:驾车。
②王子期:战国时善于驾车的人。
③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④易:更换。
⑤调:协调。
⑥诱:引诱。
⑦所以:……的原因。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见往事耳(了解)B. 即更刮目相待(另外)C.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向)D. 未尽也(尽头)(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②此君之所以后也。
(3)【甲】文中吕蒙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________,【乙】文中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4)从【甲】【乙】两文中你各获得了哪些启发?【答案】(1)D(2)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②这就是您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3)蒙乃始就学;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4)①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②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这样才可能取得成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考生要在句子意思的理解基础上进行辨析。
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④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⑥。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务:致力,从事。
⑤伎:同“技”。
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及守荆南回________(2)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3处)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射”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称为“六艺”)之一,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尧咨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
你觉得陈尧咨母亲的这种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等到(2)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4)陈尧咨的母亲期望儿子能继承先人的志向,把射术用于报效国家上,而不要耽于娱乐,浪费了一身好技艺。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阅读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市砚明有陆公庐峰,于( )京城待用①。
尝( )于市( )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 )还邸②,使( )门人③往,以( )一金④易( )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前观砚有鸲鹆⑤眼,今何( )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 )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 )之。
”公大( )惋惜。
盖( )此砚佳于鸲鹆眼也。
【注释】①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②邸(dǐ):官办的旅店。
③门人:仆人。
④一金:一两银子。
⑤鸲鹆(qú yù):俗称“八哥”。
1、为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用“/”标出。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3、陆庐峰和仆人的分歧在哪里?具体说说。
(二)大脖子病人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②,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③而不吾类()。
”外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注释】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
②病瘿(yǐng):得大脖子病。
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
③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
1.断句(断3处)。
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2.翻译下列句子:(1)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2)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三)妇人夫饰灵公好( )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 )服之。
公使( )吏禁之( ),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 )其衣,断( )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 )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表带,相望而不止者何( )也?”晏子对曰:“君使服( )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 )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一)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①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②,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注]①适:到……去。
②味败:品味败坏。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2)愚人食盐不已.()2.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是一则寓言,它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
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
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B.俄.闻自投地(不久)C.乃遗.布二端(赠送)D.后更无盗.(强盗)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慎其所处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不若已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故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③,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④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谱》)【注】①商:卜商,字子夏。
②赐:端木赐,字子贡。
③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肆,店铺。
④漆:墨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则商也日益________②赐也好不若已者________③即与之化矣化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孔子认为“不知其人,视其友”,而刘禹锡的陋室中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从中我们能看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4)从文中总结出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君子要“慎处”的原因。
这个成语是________。
【答案】(1)每天,一天天也;比得上;同化,与……趋向一致(2)因此君子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选择与自己交往的人。
(3)交往人物之文雅可以看出刘禹锡高洁傲岸的品性与高雅的情趣。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解析】【分析】⑴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日”:每天,一天天。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⑵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是以”“其”“处者”等字词的翻译。
⑶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一)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
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⑤脔:切成块的肉。
⑥箸:筷子。
【文言知识】说“颇”。
“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
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
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
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
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翌日②馔③方④具⑤顷⑥而已⑦啖⑧退2、翻译:①觉饥甚而不敢去②其人已心怪之3、理解:上文末了说“人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二)、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
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①范文正: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②悴:忧。
③睢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④封志:封存并加标志。
⑤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
⑥而:你。
⑦俾:使。
⑧封识:即标志。
宛然:依然如故。
【文言知识】说“辞”。
“辞”是个多义词。
一、指“推辞”。
上文“文正方辞避”,意为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
二、指“告别”。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汪克宽,字德一,祁门人。
祖华,受业双峰饶鲁,得勉斋黄氏之传。
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
乃取《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习,专勤异凡儿。
后从父之浮梁,问业于吴仲迂,志益笃。
元泰定中,举应乡试,中选。
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慨然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选自《明史·列传》)(1)用“/”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解释相同的两项是()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公亦以此自矜C. 徐以杓酌油沥之D. 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乃取《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习,专勤异凡儿。
(4)吕蒙和汪克宽各用了什么学习方法?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答案】(1)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
(2)A,C(3)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于是(他)拿来《四书》,自己断句,日夜吟诵学习,其专心勤奋(的程度)不同于别的儿童。
(4)吕蒙的学习方法是粗略地阅读,是略读。
汪克宽的学习方法是认真研读,是精读。
,示例一:我的启示是:汪克宽精读的方法对我们学习会很有效。
当前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果一味选择“粗略阅读”,诚然知识面广了,但缺少了有选择的深入钻研。
只会停留在浅层的认识上,而抓不住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这对我们的学习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只有勤奋研读,才能牢固掌握知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新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新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
植此宜生怜悯之心。
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
……困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哉?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
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之。
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
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
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①之笠翁②孰知之哉?(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
②笠翁:李渔,字谪凡,号笠翁。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其素行原如是也(________) A.朴素,质朴 B.向来,平素②乃黄杨不憾天地(________) A.遗憾,心感不足,不满意 B.怨恨(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但各有所侧重。
请结合两文内容,写出你对“君子”形象的理解。
【答案】(1)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2)B;B(3)①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欧阳修传(节选)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②治:处理。
③废:放下。
④服:听从,信服。
这里指遵从。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限断两处)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母尝谓曰尝:曾经(2)我求其生其:代词,指犯人(3)不得尔得:成功(4)犹失之死犹:仍然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为他找活下来的理由,即使找不到,那么被判死刑的人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
(2)修闻而服之终身。
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示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修母”教子有方)。
从“修母”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
【示例二】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从欧阳修听从母亲的教导,以父亲为榜样并一生效仿看出。
附参考译文:欧阳修幼年丧父,他的母亲曾经对他说:“你父亲当官,经常熬夜处理文书,多次放下文书叹息。
我问他,他说:‘犯人犯了死罪,我想让他活命但是办不到啊!’我说:‘能让他不死吗?’他说:‘为他找活下来的理由,即使找不到,那么被判死刑的人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
常常想让他活下来但是仍然判他死,而一般做官的人都是想让他死啊!’他平时教导学生,经常说这些话,我都听熟了。
”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二)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①,施②尾于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一)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①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②,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注]①适:到……去。
②味败:品味败坏。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2)愚人食盐不已.()2.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是一则寓言,它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
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
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B.俄.闻自投地(不久)C.乃遗.布二端(赠送)D.后更无盗.(强盗)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不把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错误。
3.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 举一例。
刮目相看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等等。
4.读了以上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 略
参考译文: 甲: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 吕蒙说军中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五
学 练 案
(一)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 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 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襄王 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 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 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 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②门人益.亲:
更(更加)
③蚤.死: 通“早”
2.下面句中的加着重号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弟子孰为.好学 D.今也则.亡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河中石兽》)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已全白,早死。孔子哭得极度悲伤,说道“自
从我有了颜回(这样好学的弟子),学生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 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 学习,他不把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错误。他不幸去世了,现在就 再也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选自《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 【注释】①牛公:即牛僧孺,唐朝丞相,当时还是秀才。②于頔(dí): 人名,唐朝大臣。③海客:居无定所的江湖人。④客将:客籍将领。⑤赍 (jī):携带。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以海客遇.之( 相待,接待 )
②于公大恨.(遗憾,后悔)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内容。
(2)下列各句与“去任之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杞人忧天》)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C.或阻之
D.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A 助词不译 C 代词,他 D 他,代卖油翁)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父 老 沿 途 送 之 (在主谓间停顿)父老/沿途送之(在主谓间停顿)
(牛公)去后,(于頔)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客将)
曰:“已去。”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 于頔立即命令小将,带上五百匹绢绸、一封书信,追赶他。
4. 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牛公是个怎样的人。
当受到冷遇时,他“怒而去”;当赠他五百钱时,他“掷之于庭”;当于頔 派人追上他,送上绢绸、书信时,他“不启封,揖回”;可见他是源自个个性 鲜明,有傲气,率性而为的人。
孙权说:“我难道需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做博士吗?我只是要你去浏览 书籍,了解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你说事多,谁会像我这样忙?我经常读书, 自以为得到很多好处。”于是吕蒙开始读书,等到鲁肃经过寻阳时与吕蒙 谈话,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再不是吴郡那里的阿蒙了!”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当重新刮目相看,大哥为什么对这个道理明白 得这么晚呢!”鲁肃就去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才分手。
“嗜弈”:见有棋局就停下来观看;主动邀请胜者对局。“不精”: 刚开局稍占优势即夸耀,在胜者连出高招后很快就无招架之力了。 (意思对即可,用原文回答也可。)
3.棋品如人品。生活中我们常会通过下棋一类的小事,感知一个人的 性格和为人。在与“胜者”对弈的过程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仁?
示例:没有自知之明;或“爱夸耀”;或“好吹嘘爱面子”;或“虚荣”;或 “自以为是”。
(四)王子猷看竹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匠师如.其言 : 遵照、按照 ②人皆.伏其精练: 都
③尝.射于家圃: 曾经
④惟手熟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2. 翻译下列句子。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再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六
(一) 丞相牛公①应举,知于頔②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 以海客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④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 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受之乎?”曰: “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 小将赍⑤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 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
(二)
鲁人刘仁嗜弈①,然不精。一日,出市,见有人弈,观者五六,遂滞② 焉。竟③局,胜者欲去,刘要之对局。胜者熟视之,曰:“善”。甫④下子, 刘占势,诩诩然⑤以为必胜。移时,胜者连出高招。刘愕然,无招架之力, 欲起。曰:“汝不闻,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观者哂⑥之。 【注释】①弈:下棋。②滞:停留。③竟:结束。④甫:刚刚。⑤诩诩(x ǔxǔ)然:夸耀的样子。⑥哂(shěn):讥笑。
(选自《孙 权劝学》)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 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 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即更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这个意义的成语)
5.《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 对比手法来反衬人物形象。
(三) 【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3. 甲 文 所 说 的 道 理 , 可 以 用 一 个 成 语 来 概 括 , 这 个 成 语 是 ___熟__能__生__巧_________。
4.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放__下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 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爱__不__释__手__,__手__不__释__卷__等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
(二)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 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 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 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 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赵襄王学御》)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④调:协调。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解释句子加点词的含义。 ①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 ③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 向
②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 ④术未尽.也: 穷尽
这就是大王您落后的原因啊。
4.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
原因是什么?(均用文中原句回答) 蒙乃始就学;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5.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谈两点即可) 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 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才可能取得成功。
曾任范县令
(在动宾间停顿)曾任/范县令(在动宾间停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上有谴,我任之。
皇上怪罪下来,我一人承担所有罪名。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初吴县的阿蒙。(2分)
4.阅读文章,说说郑板桥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2分)爱民如子、平易近人、受民爱戴、敢于负责、清正廉明、 才识渊博(答出两点就得2分)
(三)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 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 吏②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 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 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无留牍(dú):没有遗留下的公文。牍:公文。②长吏:地 方最高的官员。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或.阻之 ( 有人 ) ②民岂.得活 ( 怎么 ) ③即.发谷与民(立即,就) ④活.万余人 ( 救活,使……活 )
参考译文: 丞相牛僧孺当年应举时,知道于頔看人非常准,就专门去襄阳想让他指
点一下(这是唐朝的官场风俗,就像李白求见韩荆州一样)。他在襄阳住了 数月,见了于頔两次,但于頔是像对一般人那样招待他,牛公很恼火,就 走了。牛公走后,于頔忽然把待客的人找来问道:“几天前有个牛秀才的, 走了没?”待客人说:“已经走了。”于又问:“送了他什么东西呀?”待客 人答道:“给了五百个钱。”于问:“他接受了吗?”待客人答:“那人把钱 扔在庭院里就走了。”于公非常后悔,对身边的宾客说:“我因为事务繁杂, 招待不周啊。”他立刻叫个手下带着馈赠的五百钱和写好的一封信去追,并 吩咐说:“如果牛秀才还没出襄阳地界,就把他带回来。如果他已经离开襄 阳地界,就把书信给他。”手下在襄阳地界之外追上了牛公,把信给了他, 牛公却连信都不打开,就作揖回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