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经典30句及译文

合集下载

文言文《左传定公定公五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左传定公定公五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左传定公定公五年》原文及翻译原文:【经】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夏,归粟于蔡。

于越入吴。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

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传】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

夏,归粟于蔡,以周亟,矜无资。

越入吴,吴在楚也。

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

阳虎将以与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阳虎欲逐之,告公山不狃。

不狃曰:「彼为君也,子何怨焉?」既葬,桓子行东野,及费。

子泄为费宰,逆劳于郊,桓子敬之。

劳仲梁怀,仲梁怀弗敬。

子泄怒,谓阳虎:「子行之乎?」申包胥以秦师至,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

子蒲曰:「吾未知吴道。

」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自稷会之,大败夫□王于沂。

吴人获薳射于柏举,其子帅奔徒以从子西,败吴师于军祥。

秋七月,子期、子蒲灭唐。

九月,夫□王归,自立也。

以与王战而败,奔楚,为堂溪氏。

吴师败楚师于雍澨,秦师又败吴师。

吴师居麇,子期将焚之,子西曰:「父兄亲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

」子期曰:「国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岂惮焚之?」焚之,而又战,吴师败。

又战于公婿之溪,吴师大败,吴子乃归。

囚闉舆罢,闉舆罢请先,遂逃归。

叶公诸梁之弟后臧从其母于吴,不待而归。

叶公终不正视。

乙亥,阳虎囚季桓子及公父文伯,而逐仲梁怀。

冬十月丁亥,杀公何藐。

己丑,盟桓子于稷门之内。

庚寅,大诅,逐公父歜及秦遄,皆奔齐。

楚子入于郢。

初,斗辛闻吴人之争宫也,曰:「吾闻之:『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

』吴争于楚,必有乱。

有乱则必归,焉能定楚?」王之奔随也,将涉于成臼,蓝尹亹涉其帑,不与王舟。

及宁,王欲杀之。

子西曰:「子常唯思旧怨以败,君何效焉?」王曰:「善。

使复其所,吾以志前恶。

」王赏斗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钟建、斗巢、申包胥、王孙贾、宋木、斗怀。

子西曰:「请舍怀也。

」王曰:「大德灭小怨,道也。

」申包胥曰:「吾为君也,非为身也。

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为诸?」遂逃赏。

经典必背文言文(精选120句)

经典必背文言文(精选120句)

经典必背文言文经典必背文言文(精选120句)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以下是经典必背文言文(精选120句),欢迎阅读。

经典必背文言文篇11、不以一眚掩大德。

——出自:《左传》(译文: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出自:《论语》(译文: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自:王之涣(译文: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出自:《庄子》(译文: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出自:《中庸》(译文: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出自:明代谚语(译文: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出自:《增广贤文》(译文: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出自:《增广贤文》(译文: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出自:《周易》(译文: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自:《论语》(译文: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精选】《左传》中的经典句子带译文

【精选】《左传》中的经典句子带译文

《左传》中的经典句子带译文篇一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译】辅车相依:辅,颊骨;车,齿床。

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

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意指命运紧密相关联。

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译】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3.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

《左传·哀公元年》【译文】修养道德的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方法治得彻底干净。

(春秋时代,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派人与吴国议和。

当时吴王夫差想答应吴国的请求,大臣伍子胥坚决反对,说“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即若违天意而长寇雠,一旦越国强大起来将后悔莫及。

因此,“去疾莫如尽”后世演化为“除恶务尽”的成语,说明对坏人坏事务必斩草除根,切不可姑息养奸,留下无穷的后患。

)4.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译】不能因为一个人由个别的错误就掩盖抹杀他平素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

(眚:shěng,本指眼睛角膜上的小翳,引申作过失、错误。

)5.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传·哀公元年》【译】国家兴盛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对受伤的人一样关心爱护,这是它的洪福;国家衰亡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粪土草芥一样微不足道,这是它的祸根。

(简而言之,国家的兴亡在于人的得失和人心的向背,而得人与否与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当政者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

强调国家的兴亡福祸取决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时,可用这句话。

)6.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译】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现实中,兄弟反目,骨肉相残的事情很多。

这两句话就是告诫大家,即使发生矛盾,互有怨愤,也不要忘了兄弟是骨肉同胞,有至亲的血缘关系。

)7.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译】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左传全文原文及译文

左传全文原文及译文

左传全文原文及译文《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字词解释: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在今山东省中部。

师,军队。

伐:攻打。

我:指鲁国。

《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

间(jiàn):参与。

鄙:鄙陋,目光短浅。

乃:于是,就。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以,把。

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

遍:一作“徧”,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

玉,玉器。

帛,丝织品。

加:虚报夸大。

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孚,使人信服,另有说法认为通“普”,普遍。

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狱:(诉讼)案件。

情:实情,也可解释为真情、诚心。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左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左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左传》原文翻译及赏析《左传》原文翻译及赏析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左传》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gōng)叔段。

庄公寤(wù)【通.wǔ】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wù)之。

爱共(gōng)叔段,欲立之。

亟(qì)请于武公,公弗(fú)许。

及庄公即(jí)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

佗(tā)【通.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通.太】叔。

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通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通避bì】害?”对曰:“姜氏何厌【通餍yàn】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通毋】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ǐn)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浚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shèng),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yān)。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旧读gōng】。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通悌tì】,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通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左传全文及译文

左传全文及译文

左传全文及译文1. 引言《左传》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古代史书《春秋》的注释。

它以其丰富的内容、精细的描写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

本文将介绍《左传》的全文及译文,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2. 《左传》概述《左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左丘明所著,共计50篇。

它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鲁国和其他列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重大事件。

《左传》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展示了当时社会政治变迁和人物命运起伏。

3. 《左传》全文及译文下面是《左传》第一篇“襄公”原文及译文:原文:襄公二十五年春王正月,曹伯盟于戚。

夏,曹伯、宋子皆盟于牧野。

秋,曹伯、宋子、卫侯盟于曹。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子、卫侯、曹伯于泺。

译文:襄公二十五年春天正月,曹国的伯爵在戚地进行盟约。

夏天,曹国的伯爵和宋国的子爵在牧野地进行盟约。

秋天,曹国的伯爵、宋国的子爵和卫国的侯爵在曹地进行盟约。

冬天十二月,鲁国公爵与齐国侯爵、宋国的子爵、卫国的侯爵以及曹国的伯爵在泺地举行会议。

4. 《左传》解读《左传》是一部注释性的史书,它对春秋时期各个重要事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

通过对《左传》全文及译文中的第一篇“襄公”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春秋时期,各个列国之间经常进行盟约活动。

这些盟约旨在维护各个列国之间的关系稳定和平衡。

《左传》中提到了曹伯和宋子在不同场合进行盟约,这反映了当时列国之间外交关系密切。

其次,在冬天的十二月,各个列国的贵族会聚集在一起进行会议。

这些会议通常是为了商讨共同关心的事务,解决争端或者加强合作。

在《左传》中,这次会议是由鲁国公爵主持,齐国侯爵、宋国子爵、卫国侯爵和曹国伯爵都参与其中。

这表明鲁国在当时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列国。

最后,《左传》通过对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展示了当时社会政治变迁和人物命运起伏。

它以客观的态度记录了各个列国之间的争斗、联盟和外交活动,为后世研究春秋时期提供了重要资料。

作者左丘明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75句)

作者左丘明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75句)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译文:凡是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思。

——《左传·昭公·昭公十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译文:冬天没有过于温暖的阳光,夏天没有寒冷的气候,春天没有寒冷的风,秋天没有下个不停的雨。

——《左传·昭公·昭公四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译文: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译文:得到了机遇就不要懈怠,机遇一旦错过,就不会再度重来。

老天给予的机会,如果不能利用,反而会遭受惩戒。

——《国语·越语·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译文:想要给别人加上罪名,难道还找不到借口吗?——《左传·僖公·僖公十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译文:不是我们同家族的人,他们必定不同我们一条心。

——《左传·成公·成公四年》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之恶心生。

译文:百姓参加了劳动就会因劳累而去思考如何节俭律己,若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就会使自己的心地善良起来;无所事事就会放肆起来,一旦放肆,就会忘掉善良,没有善良就会滋生作恶之心。

——《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译文:上等的医生能够医治国家,次一等的只会医治病人,这本来就是医生的职守。

——《国语·晋语·医和视平公疾》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译文:皮都不存在了,毛还在哪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存在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左传·僖公·僖公十四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译文:灾祸和幸福都不是注定的,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三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译文:把腹心的疾病去掉,而放在大腿胳臂上,有什么益处?——《左传·哀公·哀公六年》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译文:放开人民的嘴,让他们有话直说,政事的善恶好坏就都可以清楚。

《左传》(春秋左氏传)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左传》(春秋左氏传)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左传》原文及翻译左传简介《左传》,相传为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隐公·隐公元年》原文【经】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公子益师卒。

【传】元年春,王周正月。

不书即位,摄也。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

未王命,故不书爵。

曰仪父,贵之也。

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

不书,非公命也。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文公-文公十八年》(左传)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文公-文公十八年》(左传)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左传》文公·文公十八年关于左传《左传》,相传为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文公十八年原文【经】十有八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

秦伯荦卒。

夏五月戊戌,齐人弑其君商人。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

冬十月,子卒。

夫人姜氏归于齐。

季孙行父如齐。

莒弑其君庶其。

【传】十八年春,齐侯戒师期而有疾,医曰:“不及秋,将死。

”公闻之,卜曰:“尚无及期。

”惠伯令龟,卜楚丘占之曰:“齐侯不及期,非疾也。

君亦不闻。

令龟有咎。

”二月丁丑,公薨。

齐懿公之为公子也,与邴歜之父争田,弗胜。

及即位,乃掘而刖之,而使歜仆。

纳阎职之妻,而使职骖乘。

夏五月,公游于申池。

二人浴于池,歜以扑抶职。

职怒。

歜曰:“人夺女妻而不怒,一抶女庸何伤!”职曰:“与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乃谋弑懿公,纳诸竹中。

归,舍爵而行。

齐人立公子元。

秋,襄仲、庄叔如齐,惠公立故,且拜葬也。

文公二妃敬嬴生宣公。

敬嬴嬖而私事襄仲。

宣公长而属诸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不可。

仲见于齐侯而请之。

齐侯新立而欲亲鲁,许之。

冬十月,仲杀恶及视而立宣公。

书曰“子卒”,讳之也。

仲以君命召惠伯。

其宰公冉务人止之,曰:“入必死。

”叔仲曰:“死君命可也。

”公冉务人曰:“若君命可死,非君命何听?”弗听,乃入,杀而埋之马矢之中。

公冉务人奉其帑以奔蔡,既而复叔仲氏。

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

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为不道,杀適立庶。

左传 《齐晋鞌之战》原文+翻译+注释

左传 《齐晋鞌之战》原文+翻译+注释

左传《齐晋鞌之战》原文+翻译+注释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承当这个官职(只好履行我应尽的义务——把你抓起来)。

”(假装是齐侯的)daier逢丑父命令齐侯下车到华泉去取水(来给自己喝)。

(华泉那里有齐军的另一只部队,)郑周父驾着齐君的后备车,宛茷担任后备车的车右,daier见齐侯来了,装上齐侯就跑掉了,使他免於被俘。

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打算杀掉他,他喊叫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代替他国君受难的人,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郤克说:“这个人不怕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於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

赦免了他,用来勉励事奉国君的人。

”於是就赦免了逢丑父。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庄公-庄公七年》(左传)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庄公-庄公七年》(左传)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左传》庄公·庄公七年
关于左传
《左传》,相传为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庄公七年原文
【经】
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

夜中,星陨如雨。

秋,大水。

无麦、苗。

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穀。

【传】
七年春,文姜会齐侯于防,齐志也。

夏,恒星不见,夜明也。

星陨如雨,与雨偕也。

秋,无麦、苗,不害嘉谷也。

庄公七年译文
【经】
七年春季,桓公夫人姜氏在防地与齐侯相会。

夏季四月辛卯日,夜晚,看不见星星。

半夜时,流星坠落像雨一样。

秋季,发大水。

麦子没有收成,地里无苗。

冬季,桓公夫人姜氏在穀地与齐侯见面。

【传】
七年春季,文姜和齐襄公在防地相会,这是出于齐襄公的主意。

夏季,看不到常见的星星,这是由于夜空明亮的缘故。

流星坠落像雨一样,这是和雨一起落下来的。

秋季,麦子不收,小苗不长,但没有影响黍稷的收成。

先秦-左传《华而不实》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左传《华而不实》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左传《华而不实》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华而不实
先秦-左传
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甯,甯嬴从之。

及温而还,其妻问之,嬴曰:“以刚。

《商书》曰:‘沈渐刚克,高明柔克。

’夫子壹之,其不没乎。

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

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是以去之。

”晋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皆卒。

翻译:
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甯,甯嬴从之。

晋国的阳处父到卫国聘问,回国时路过甯地,甯嬴愿意跟着他。

及温而还,其妻问之,嬴曰:“
甯嬴到达温地又回来了,他妻子问他,甯嬴说:“
以刚。

太刚强了。

《商书》曰:“
《商书》说:“
沈渐刚克,高明柔克。

深沉的人要用刚强来克服,爽朗的人要用柔弱来克服。


夫子壹之,其不没乎。


那个人只具备其中之一,恐怕不得善终吧!
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
上天纯阳,属于刚强的德行,尚且不触犯寒暑四时运行的次序,何况人呢?
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

而且华而不实,就会聚集怨恨,触犯别人而聚集怨恨,不能够安定自身。

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是以去之。


我是害怕不能得到利益反而遭到祸害,因此才离开他。


晋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皆卒。

晋国的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都已经去世了。

左传《季梁谏追楚师》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左传《季梁谏追楚师》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左传《季梁谏追楚师》原文注释译文鉴赏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①。

随人使少师董成②。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③:“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

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④,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汉东之国,随为大。

随张,必弃小国⑤。

小国离,楚之利也。

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⑥。

”熊率且比曰⑦:“季梁在⑧,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

少师得其君。

” 王毁军而纳少师。

少师归,请追楚师。

随侯将许之。

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⑨,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 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

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

上思利民,忠也; 祝史正辞⑩,信也。

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11),臣不知其可也。

”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12),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

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

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13),谓其备腯咸有也。

奉盛以告曰: '洁粢丰盛。

’ 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14)。

’ 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

所谓馨香,无谗慝也(15)。

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16)。

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

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17)。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注释】①楚武王:楚国第十七代国君。

随:姬姓国,故城在今湖北随县南。

薳(wei) 章:楚大夫。

瑕:随地名。

②少师:官名。

其人姓名不详。

董:主持。

③斗伯比:楚大夫。

④张:扩张。

⑤张:自高自大。

弃:轻视。

⑥侈:狂妄自大。

赢师:故意隐藏实力使军队表现出疲弱的样子。

下文“毁军” 意思同此。

⑦熊率 (lu)且(ju) 比:楚大夫。

⑧季梁:随国贤臣。

⑨授:赋予好运。

⑩祝史:主持祭祀祈祷的官吏。

正辞:说话正直无欺。

(11)逞欲:放纵私欲以快己意。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原文译文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原文译文

【导语】《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

下⾯是⽆忧考分享的左传:《僖公⼆⼗⼆年》原⽂译⽂。

欢迎阅读参考! 【原⽂】 ⼆⼗⼆年春,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礼也。

三⽉,郑伯如楚。

夏,宋公伐郑。

⼦鱼⽈:「所谓祸在此矣。

」 初,平王之东迁也,⾟有适伊川,见被发⽽祭于野者,⽈:「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

」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晋⼤⼦圉为质于秦,将逃归,谓嬴⽒⽈:「与⼦归乎?」对⽈:「⼦,晋⼤⼦,⽽辱于秦,⼦之欲归,不亦宜乎?寡君之使婢⼦侍执⼱栉,以固⼦也。

从⼦⽽归,弃君命也。

不敢从,亦不敢⾔。

」遂逃归。

富⾠⾔于王⽈:「请召⼤叔。

《诗》⽈:『协⽐其邻,昏姻孔云。

』吾兄弟之不协,焉能怨诸侯之不睦?」王说。

王⼦带⾃齐复归于京师,王召之也。

邾⼈以须句故出师。

公卑邾,不设备⽽御之。

臧⽂仲⽈:「国⽆⼩,不可易也。

⽆备,虽众不可恃也。

《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先王之明德,犹⽆不难也,⽆不惧也,况我⼩国乎!君其⽆谓邾⼩。

蜂虿有毒,⽽况国乎?」弗听。

⼋⽉丁未,公及邾师战于升陉,我师败绩。

邾⼈获公胄,县诸鱼门。

楚⼈伐宋以救郑。

宋公将战,⼤司马固谏⽈:「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弗听, 冬⼗⼀⽉⼰巳朔,宋公及楚⼈战于泓。

宋⼈既成列,楚⼈未既济。

司马⽈:「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不可。

」既济⽽未成列,⼜以告。

公⽈:「未可。

」既陈⽽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皆咎公。

公⽈:「君⼦不重伤,不禽⼆⽑。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虽亡国之馀,不⿎不成列。

」⼦鱼⽈:「君未知战。

勍敌之⼈隘⽽不列,天赞我也。

阻⽽⿎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

虽及胡《⽼司》,获则取之,何有于⼆⽑?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受重伤,则如勿伤;爱其⼆⽑,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也,⾦⿎以声⽓也。

左传:《僖公四年》原文译文

左传:《僖公四年》原文译文

【导语】《左传》实质上是⼀部独⽴撰写的史书。

它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是儒家重要经典之⼀。

下⾯是⽆忧考分享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原⽂】 【经】四年春王正⽉,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

蔡溃,遂伐楚,次于陉。

夏,许男新⾂卒。

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

齐⼈执陈辕涛涂。

秋,及江⼈、黄⼈伐陈。

⼋⽉,公⾄⾃伐楚。

葬许穆公。

冬⼗有⼆⽉,公孙兹帅师会齐⼈、宋⼈、卫⼈、郑⼈、许⼈、曹⼈侵陈。

【传】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蔡溃。

遂伐楚。

楚⼦使与师⾔⽈:「君处北海,寡⼈处南海,唯是风马⽜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公⽈:『五侯九伯,⼥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于海,西⾄于河,南⾄于穆陵,北⾄于⽆棣。

尔贡包茅不⼊,王祭不共,⽆以缩酒,寡⼈是征。

昭王南征⽽不复,寡⼈是问。

」对⽈:「贡之不⼊,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滨。

」师进,次于陉。

夏,楚⼦使屈完如师。

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观之。

齐侯⽈:「岂不⾕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与不⾕同好,如何?」对⽈:「君惠徼福于敝⾢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齐侯⽈:「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楚国⽅城以为城,汉⽔以为池,虽众,⽆所⽤之。

」 屈完及诸侯盟。

陈辕涛涂谓郑申侯⽈:「师出于陈、郑之间,国必甚病。

若出于东⽅,观兵于东夷,循海⽽归,其可也。

」申侯⽈:「善。

」涛涂以告,齐侯许之。

申侯见,⽈:「师⽼矣,若出于东⽅⽽遇敌,惧不可⽤也。

若出于陈、郑之间,共其资粮悱屦,其可也。

」齐侯说,与之虎牢。

执辕涛涂。

秋,伐陈,讨不忠也。

许穆公卒于师,葬之以侯,礼也。

凡诸侯薨于朝会,加⼀等;死王事,加⼆等。

于是有以衮敛。

《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经】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

葬曹庄公。

夏,公如齐逆女。

秋,公至自齐。

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

大水。

冬,戎侵曹。

曹羁出奔陈。

赤归于曹。

郭公。

【传】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

御孙谏曰:「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秋,哀姜至。

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

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

女贽不过榛栗枣修,以告虔也。

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

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

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晋士蒍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

士蒍告晋侯曰:「可矣。

不过二年,君必无患。

」翻译:二十四年春季,又在桓公庙的椽子上雕花,这件事与去年庙柱上涂红漆都是不合礼制的。

御孙劝阻说:“下臣听说:‘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先君具有大德,而君王却把它放到大恶里去,恐怕不可以吧?”秋季,哀姜来到鲁国,庄公让同姓大夫的夫人相见,相见时用玉帛作为见面礼,这是不合于礼的。

御孙说:“男人相见的礼物,大的是玉帛,小的是禽鸟,用东西来表明等级。

女人相见的礼物,不超过榛子、栗子、枣子、干肉,以表示诚敬而已。

现在男女用相同的相见礼,这是没有区别了。

男女的区别,是国家的大法,由于夫人而搞乱了,恐怕不可以吧!”晋国的士。

又和公子们策划,让他们杀了游氏的两个儿子。

士。

告诉晋献公说:“行了。

不超过两年,君王就不必担心了。

”。

左传《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译文

左传《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译文

左传《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译文《左传《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左传《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译文左传《展喜犒师》原文及翻译左传展喜犒师(僖公二十六年)作者:左丘明原文: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

”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

”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

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

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

’恃此以不恐。

”齐侯乃还。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僖公派展喜犒劳齐军,命他向展禽领受外交辞令。

齐侯还未入境,展喜就出境相随,说:“敝国国君听说君王亲自劳步,要辱临敝国,派下臣犒劳君王的侍从。

”齐孝公说:“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小人害怕了,君子则不害怕。

”孝公说:“百姓的家象挂着的罄一样,里面空荡荡的;野外连棵青草也没有,凭什么而不害怕?”展喜回答说:“凭的是周朝先王的遗命。

从前周公、太公做周室的辅佐大臣,在左右辅佐成王。

成王慰劳他们,赐给他们盟约,上面写着:‘世世代代不要互相伤害!’盟约藏在掌管盟书的官府,由太师职掌。

齐桓公因此纠集诸侯,设法解决他们之间的不协调,弥合他们之间的裂痕,救助他们的灾难,这些都是为了表明旧日太公的职责。

等到君王即位,诸侯期待地说:‘大概会遵循齐桓公的事业吧!’敝国因而不敢保城聚众,说:‘难道他继位九年,就抛弃先王的遗命,废弃旧有的职责?将何以对他的先君?君王一定不会这样做。

’凭着这个而不害怕。

”齐孝公于是领兵回国。

2、《袁彦伯作《北征赋》》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彦伯作《北征赋》》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桓宣武①命袁彦伯②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

出自春秋左传的名言名句及翻译

出自春秋左传的名言名句及翻译

出自春秋左传的名言名句及翻译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殖:繁殖,生长。

这两句大意是:在松柏大树的下面,草是不能茂盛生长的。

公元前五四四年。

楚康王崩,郑敖即位,王子围为令尹。

时郑国在楚国的使臣子羽以松柏比权大势强的令尹王子围,以树下草比力小势弱的新君郑敖,说了〜两句话。

后世遂以〜比喻弱者受制于强者,在强大势力面前,弱小者受压抑,遭箝制,难以生存和发展。

《国语•晋语》:“松柏之地,其草不肥”与〜意思相近。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

左传好句摘抄见《左传•裹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太上:最高。

这几句大意是:人生最高的目标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

这几句把树立德行看得高于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足见古人对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视,同时也说明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不可忽视。

作者在〜之后接着说:“虽久不废,此之渭不朽”,意谓树立德行.建功立业并留下言论著作,作到这三点,人虽死了,也永远不会磨灭,这就叫不朽。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见《左传•阳公五年》。

这两句大意是: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一二句提醒为官者不能假公济私,既不能借当官的方便报私恩,提拔,赏赐与自己有私交的人,更不能仗势报复,打击、迫害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这一浅显易懂的古训,历时数千年,仍不失现实教育意义。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不去庆父,鲁难未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吃一堑,长一智。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堑(qidn欠)壕淘,引申为挫折。

这两句大意是:遭受一敬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

《左传》的原文是:“卫侯来献其乘马,日启服,堑而死”。

“堑而死”是堕入淘中而死的意思。

〜告诉我们:受到一次跌落沟中的教训,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起来,变失败为胜利,增长了才智。

明代王阳明《与薛尚谦》:“经一蹶者长一智”,与此意相近。

〜现巳成为精辟的格言,教育人们树立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使失败也变成知识、智慧和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经典30句及译文
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

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左传·昭公十一年》
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阳公五年》
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左传·闵公二年》
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

(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
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

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左传·闵公元年》
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左传·襄公十年》
译文: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15、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左传·宣公十八年》
译文:河流大泽中也容纳污水,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疠之气,美玉中也会微有瑕疵。

16、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左传·襄公七年》
译文: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17、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左传·文公五年》
译文: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

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18、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左传·隐公三年》
译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左传·隐公六年》
译文: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译文: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21、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文: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22、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左传·文公七年》
译文:冬日温煦,令人喜爱;夏阳酷热,令人害怕。

冬天严寒,人们需要温暖,故觉冬日的喜爱;夏日酷暑,人们畏惧炎热,故感夏阳的可怕。

这本是自然现象和人们的自然心理,杜预在注《左传》:“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一段文字时,用了这两句话,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春秋时晋国赵衰、赵盾父子的性格特点及晋国人对他们的反映,这种以自然现象比喻人物的方法值得学习。

2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左传·僖公二十年》
译文: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2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译文:面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两个邻近国家(或政党、团体)利害相关、互相依存的关系。

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言辞没有文采,流行得不会很远。

26、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

《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修养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治得彻底干净。

27、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译文: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了平素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

28、从善如流。

《左传·成公八年》
译文:听从正确的意见象流水一样快。

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29、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译文: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召来。

无论灾
锅或福分,都没有定数,其降临并非出于冥冥的天意,而是由人们自己的作为导致的,这两句体现了古人在祸福问题上的唯物观念,是可贵的。

多用于说明灾祸之起由于人事,应注意避祸趋福,不可怨天尤人。

30、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国家兴盛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对受伤的人一样关心爱护,这是它的洪福;国家衰亡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粪土草芥一样微不足道,这是它的祸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