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知识 领会 运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总和
—————————————————————————
第一章 氧
6 3 4 4 3 2 22
第二章 氢
7 2 2 3 5 2 21
第三章 碳
3 1 1 1 02
8
第四章 溶液 6 3 3 1 8 6 27
第五章酸碱盐 4 3 3 5 2 5 22
——————————————————————————
(二)测量的要素
1.参照点——计量的起点 绝对零点:长度、重量、面积、体积 相对零点(人定零点):海拔、温度、成绩 2.单位——计算数量的单位 确定的意义(每个人的理解一样) 相等的价值(相等的单位包含同样的价值) 3.量表——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的水平
类别量表—区分事物类别,不具有等级性、等距 性、等比性;
预言其结果
(二)大量随机现象存在规律性 ——统计规律性
教育现象大多是随机现象: 全班数学平均分是多少、某同学今天不会迟
到、考试是否不及格……
人们对随机现象进行大量重复观察,发现随 机现象也具有规律性!
(三)频率与概率
生活中,我们更关心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频率:
———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了m次, m称为这个随机事件的频数。频数与次 数的比称为频率,记为
人口统计 推断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社会统计
商业统计
……
三、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
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 样本——总体的一部分 样本容量——样本包含的个体数,记为n
大样本:n ≥ 30 小样本:n <30
四、教育统计的抽样方法
要求:代表性 随机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 (一)简单随机抽样:抽签,随机数表 (二)分层抽样:先分层,后抽样 (三)整群抽样:以自然班级为整体
能力、态度 、兴趣等) 2.法则——如何测量的方法或准则(最困难) 3.数字——描述事物属性的符号 自然数的性质: 区分性——独特性、同一性(是1就不是2) 顺序性——等级性(若干个数之间按照大小可以排序) 等距性——相邻2个数的差相等,具有可加性 等比性——一个数可以表示为另一个数的倍数。
量水平! (二)教育测验的分类 (三)教育测验的特点:间接性、相对性、广
泛性、目的性、误差性 (四)教育测验的功能:能力评定、帮助选拔、
鉴定资格、过度学习、科学研究、指导就业
三、良好的教育测验的特征
难度适中(适应性) 区分度强(鉴别性) 信度要高(可靠性) 效度要好(正确性)
四、教育测验的编制
f(A)=m/n
频率具有稳定性:
例如:掷一枚硬币正面出现的频率为1/2;男婴比例51.7%;
实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次数
摩 根: 2048 蒲 丰: 4040 皮尔 逊:24000 维 尼:30000
正面次数 1061 2048 12012 14994
频率 0.5180 0.5069 0.5005 0.4998
第二讲 教育测量概述
测量学之父桑代克: “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
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测量的目的:
收集有关教育现象的数据资料,掌握反映 教育规律性的信息。 测量的要求:可靠性、有效性
一、测量的一般意义
(一)测量的定义
——按照一定的法则给事物分配数字。 1.事物的属性——测量的对象(学生的智力、个性、
总和
26 12 13 14 18 17 100
——————————————————————————
高中语文测验设计细目表
————————————————
史论 哀祭 游记 议论 文评 哲理 小品 词曲 百分比
————————————————————————————
(一)确定测验目的 根据属性、对象、内容、用途确定
(二)分析测量目标
认知目标(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 情感目标(接受、反映、价值倾向、价值组织、品格)
技能目标(模仿、操作、精确、连接、自然化)
(三)设计测验蓝图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
初中化学测验设计细目表
————————————————
(一)教育统计的任务 搜集、整理、分析反映教育现象总体信息 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的特 征和规律进行推断。
教育统计的基本思想: 全体——部分——数据——信息——全体
(二)教育统计的内容体系
数理统计
统计学{
工业统计
农业统计 实验设计
应用统计 { 教育统计 { 描述统计(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
2.概率P(A)
定义:
刻划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指标,记为P(A) 。
性质:0≤P(A) ≤ 1
说明:
P(A)是客观存在的,如温度,日文“確率”;
P(A)是f(A)的稳定中心, P(A) ≈f(A).
例如:学生甲迟到的概率为0.01
学生乙数学考试及格的概率为0.99
二、教育统计的内容体系
课前诊断性问题
你是否学过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 你在工作中是否用过教育统计方法? 你在教研中是否用过定量研究方法?
第一讲
教育统计概述
一、教育统计的研究对象
教育统计是运用概率统计的原理和方法从 定量的角度研究教育现象规律性的一门学 科。
(一)两类不同的教育现象 1.确定性现象——事前可以预言其结果 2.非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事前不能
等级量表—具有等级性,不具有等距性、等比性; 等距量表—有相等单位和人定参照点,不具有等
比性; 等比量表—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四
则运算。
(二)教育测验
(一)教育测验的意义 ——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业成绩、思想品德以
及教育措施的数量化测定。 测量人的精神特性;从行为表现间接测量。 没有绝对零点和相等单位,属于类别和等级测
五、学习教育统计的重要意义
(一)教育统计为老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不再是非此即彼!)
(二)教育统计为老师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全部研究不必要也不可能,从部分推断总体!)
(三)教育统计为老师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工具 (定量研究方法)
(四)教育统计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五)教育统计有利于促进教育学术交流活动 (六)教育统计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