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某学院为例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某学院为例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某学院为例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双高”建设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是衡量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是不能完成的。

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室和产品升级实践中去,协助中小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2. 课题界定: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本课题以×××学院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高职院校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机制、方式和实施策略,为其它高职院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意义和机制建设等方面。

李坤等研究指出高职院校应重新定义科技创新能力,根据自身及区域发展实际,合理定位创新服务范围、群体、内容,将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规划为科技创新发力点,以此来提升科技创新服务的准确度[1]。

周正存等研究指出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校企合作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的要求,为此有必要研究二者的合作机制[2]。

单侠芹等研究指出,全面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支撑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3]。

徐海枝等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技术服务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部分高职院校虽早已开展企业技术服务,但大多还停留在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等表浅性的基础服务水平上,缺少产品优化设计、生产工艺技术革新、技术装备研发和智能升级等深度服务[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路径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路径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就“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等作出了顶层设计。

而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与人才支持”的远景目标;《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了“面向‘三农’提供全产业链技术培训服务及技术支持”的重点任务;《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支持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校地合作、育训结合”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因此,在国家战略与政策引导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主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作为全国职教大会提出的“四位一体”全新育人模式[1],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2]。

但高等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育人发展并不均衡,尚未全面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格局,“岗”“课”“赛”“证”脱节错位[3]。

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产教融合不深、社会服务能力不高等问题,急需立足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坚持特色发展[4]。

提升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配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5]。

因此,本研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市为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路径研究◎陶静,吕函霏,朱莎——以天津市为例摘 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市为例,立足区域实际、产业特色特别是现实需求和天津高等职业教育的积累优势、发展挑战,遵循岗位导向、以农为本的全域式服务,整体布局、链式内化的集群化服务,校地联动、同频共振的立体性服务和多维赋智、复合兴农的网格状服务的逻辑体系,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域”流动、“双角”共生,“双群”耦合、“双化”提质,“双体”共筑、“双师”发力和“双链”协同、“双创”培优的“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路径。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功能及路径拓展-最新资料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功能及路径拓展-最新资料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功能及路径拓展一、“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涵义解读“协同创新”的最早定义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中心的研究员彼得?凯莱( Peter Gloor )提出的,他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中介机构和用户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和融合,开展大跨度创新的理想组织模式,通过有效引导和制度安排,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融合,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和优势互补,加快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和应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归趋。

[1]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提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的概念也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被明确提出。

由此可知,“协同创新”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是要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甚至国别的界限,实现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合作,构建起庞大的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

[3] 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协同创新就是打破封闭的科技创新实体间界限、整合分散的科技资源的重要手段,是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的第四类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网络作用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科技规划纲要》的提出,彰显了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创新的几个重要方向: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路径研究

教育管理JI A O Y U G U A N L I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路径研究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陆洁琰摘要: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求。

当前,高职院校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善、利益主体参与度不高、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平衡、校院二级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高职院校要明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制度、深化内部制度改革、健全多元共治体系、提升治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路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一环,积极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既是应对外部复杂多变社会环境挑战的需要,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的意义(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其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自治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如何构建学校治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如何完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责,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大问题。

(二)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求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空前高度,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也进入新阶段,从规模扩张发展转向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

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动因、趋势与路径

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动因、趋势与路径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预示着高职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改革发展周期。

《方案》从国家层面描绘了职业教育改革的规划蓝图;百万扩招提供了补齐高职培训“短板”的重要机遇;本科高职试点打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双高计划”将打造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新高地。

在规划蓝图的引领下,如何设计配套的“施工图”,搞好自家的“精装修”,则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道考题。

一、回望高职教育现实之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高职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作出了重大贡献,“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教育,2018 年招生、在校生规模均达到1978 年的30倍,助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升至48.1%,是1998 年的5倍。

”[1]但从高职教育的内外部观察,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三大落差。

(一)高职教育定位明确与院校执行不到位的落差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开始,高职教育的职能定位逐步清晰。

1996年《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从法律层面确立了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之后,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定位,强调“要扭转目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动因、趋势与路径壮 国 桢摘 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高职教育进入了新一轮改革发展周期。

高职定位明确与院校执行不到位、政府投入大和社会吸引力弱、毕业生就业率高与满足度低等三大落差是高职教育改革的直接动因。

高职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从发展趋势看,其教育体系将从割裂走向畅通、办学主体将从一元走向多元、教育职能将从单极走向兼顾、生源结构将从适龄走向“大龄”、竞争领域将从外延走向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共3篇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共3篇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共3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高等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现实基础1.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经济、文化、科技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可以为国家输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需要更多的高级专业人才去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

2.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优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趋势,高等教育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3.人民群众需求的提高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要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许多人希望通过高等教育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和竞争力,实现更好的人生价值。

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

二、路径选择1. 统筹规划,提高办学质量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学校应积极制定规划,提高办学质量。

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自觉肩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注重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创新能力。

2. 探索合理的管理模式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从管理上进行创新。

一些世界一流大学采用学院制模式,提高了学校灵活性和自主权,促进了学术自由和科研创新。

我国高等教育应在“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下,逐步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模式,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

3. 加强国际交流,拓宽合作领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也需要加强国际交流,拓宽合作领域。

高职研[2016]23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 2016年10月20日)附件:2016年课题立项名单

高职研[2016]23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 2016年10月20日)附件:2016年课题立项名单

附件:重点课题31项: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负责人/申报单位课题类别GZYZD2016001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研究赵丽生/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重点课题GZYZD2016002基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制度化研究谢德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03现代学徒制实践模式研究张明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04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群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姜锐/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05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探究余敏/黎明职业大学重点课题GZYZD2016006高等职业教育供需联动机制改革研究郭广军/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07“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生创业困境及胜任力培养路径研究王春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08职业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研究陈丽婷/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09民办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诊改的研究与实践吴滨如/泉州理工职业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10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王永莲/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11基于品牌高职院校建设的校友文化研究王东升/校友工作委员会重点课题GZYZD2016012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内控机制研究与实践刘昌喜/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13“互联网+会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张洪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14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张虹/辽宁金融职业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15基于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实践研究陈世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16基于学生选择权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郭巍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17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与内控机制研究张绍平/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18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吴琦/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19高等职业教育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研究——以随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梁学军/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20基于职业精神培养的“商德”养成体系构建——以商科类专业为例章金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2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施董海/沈阳大学重点课题GZYZD2016022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王家莲/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23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以青海省为例卢晓东/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24协同创新视阈下高职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研究张宏彬/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25现代学徒制下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探究曾咪/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26高职院校校友反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王昆/校友工作委员会重点课题GZYZD2016027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析徐伶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28“互联网+”视阈下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模式研究李向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29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与方法研究庄一民/黎明职业大学重点课题GZYZD2016030“互联网+教学设计”课堂重构实现的研究程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GZYZD2016031“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态重构研究王良青/天津职业大学重点课题立项课题102项:。

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路径

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路径
构 数 、还 是 教 职 工 总数 上 , 民办教
不开良好的教 育发展 。今 天的广 东
教 育 ,确 实也应 有 “ 开一条 血 杀
路 ”的气魄去改革 ,以再创 辉煌 ,
否 则 “ 头兵 ” 和 现代 化 的 目标 只 排
能是 “ 市蜃 楼 ” 海 。
育 占全省教育资源总量 ,都 已高达 2%以上份额 ( 5 学生数 占全省 学生
权益 、学校 和教 师的 身份及福利待 遇 、学生权 益等方面的具有可操作 性 的优惠政 策,以及制定对民办学 校财产与管理 、法律责任、管理与 监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等 。使 我省 民办教 育真正做 到有 法可依 ,
以能吸 引更 多的 社 会 资金 。 立法 进 程 要 加 快 ,无 论 如 何 应 在 20 0 9年 初提 交省 人 大会 议 审议 。
究 与指 导中心” 。广 东民办教育规 模庞 大,层级齐全 ,类型复杂 ,形
式 多样 ,机 制灵 活 ,存 在 问题 也 复 杂 繁 多。 单 靠政 府 机 关 寥 寥 几 个干 部 是 没 办 法 及 时 到 位 地 给 予 指 导 的 。必 须 建 立教 育行 政 主 管 与 专 家 指 导 相 结合 推 进 民办 教 育规 范发 展 的工 作机 制 , 由教 育 厅成 立 “ 东 广 省 民 办教 育研 究 与 指 导 中心 ” ,依 托 大学 ,组 织和 整 合 全省 的专 家力 量 ,加 强理 论 和 实践探 索 ,提 供 信

企业 ( 业 )之 间密切 协 作 、相 互 行
促进 、互利共赢的机制 ,以培养 高
技 能 、应 用型 人 才 和提 供 有 效 的 社
会服务为根 本 目标 。工学结合不仅 要体现在课程改革、课程 实施 、学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总之,要选好题、勤思考、精设计、 重过程、高质量。
谢 谢 大 家
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12.7% 来自贫困地区,22.2%来自西部地区,16.2 来自民族地区。 88.1%的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2009—2011年,高 等职业教育为85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学 历教育“零”的突破。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在校生 数)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在 校生的1/2。 在学校布局上,每个地级城市都有一所 高等职业学校;每一个县至少有一所职 业教育中心学校。
2 . 重视研究过程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资料收集---设计研究框架------选择使用合适的研 究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发 表研究成果。 提出好问题,表示研究成功了一半。 3.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重视定量研 究 定性描述,定量支撑。
4.
努力创新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 思维是创新的关键:科学思维。 “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 立思考的精神”(恩格斯) 实践是创新的根本:创新要从实践中提出问 题,问题来源于实践,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 。
?大学章程的制订研究?学校治理结构的研究?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五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研究五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研究?国际化的内涵研究?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推进国际化的路径选择研究?高职院校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高职院校服务中国企业的策略研究?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证研究走出去战略六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研究六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知识与能力在技术技能性人才成长过程?知识与能力在技术技能性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机理研究?不同专业课程之间学与做的关系研究?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全体与个体的关系研究三课题研究的若干建议三课题研究的若干建议1

我国职业教育创新路径的探讨

我国职业教育创新路径的探讨

质 实体相 互分离 , 以学生为 中心, 用现代 传播技 术来 运
信 技 术通 过 卫 视 可 以把 远 距 离 的 课 堂 搬 上 屏 幕 , 入 千 走 家万 户 ; 际互 联 网 的普 及 更 使 许 多 优 秀 的 教 育 资 源 得 国 以普 及 。 业 职 业 院校 应 尽 快 登 上 现 代 通 信 技 术 和 网络 林 技 术 这个 平 台 , 出 围 墙 办 学 , 广 林 业 技 术 , 大 教 育 冲 推 扩 规模 。 任 何 事物 的 发 展 都 是 一 个 由量 变 到质 变 的 过 程 , 由 传 统 教 育技 术 向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的过 渡 当然 也 不 例 外 。因 此 ,在 传 统 教 育 技 术 向现 代 教育 技 术 的 过 渡 过 程 中 , 应
19 . 9 6
[ ] 张红 , 于 “ 3 关 现代 教 育 技 术 ”网络 课 程 的 设 计 与 开 发 [] J 电化 教 育 研 究 ,0 1 7 4 — 2 2 0 ( ):8 5 .
( 责任编辑
柳 小玲 )
《 国林 业 教 育) 06年 第 1 中 20 期
维普资讯
生 学 习最 新 的或 最 前 沿 的林 业 知 识 提 供 了技 术 保 证 。
( ) 五 发展远程教 育 , 大教育规模 扩 远程 教育是现代教育传播技术 与学习理论 、 教育理
论 、 播 理 论 综 合 发 展 并 应 社 会 需 求 而 产 生 的 一 种 新 型 传 的 教 育模 式 。在 这 种 教 育 模 式 中 , 师 与 学 生 之 间 的 物 教
维普资讯
职 业教 育
我 国职 业教 育创 新路径 的探讨
夏 军
310) 20 4 ( 浙江 师 范 大 学 行 知 学 院 , 浙 江 金 华

“职教20 条”政策解读及落地路径探索

“职教20 条”政策解读及落地路径探索

94社会认可度不高、办学特色不突出、技术人才培养渠道狭窄、企业办学热情低、对职业教育支持不均衡、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六大挑战。

为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这份文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是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建设蓝图,通篇共8700多字,共分为7个部分20条政策举措,因此简称为“国家职业教育20条”,或“职教20条”[1]。

地方本科院校处于转型谋发展阶段,向应用型转型提质是当前最好的出路。

“职教20条”的颁布给职业教育注入强心剂的同时,也给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带来了发展机遇。

如何让好政策尽快落地生根,改革如何落深、落细、落实,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命题。

一、“职教20条”政策解读(一)招生方面。

从招生方面看有两个改变。

其一,改变过去统一的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路径,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贯通培养”;其二,增加了“技能大赛获奖者可免试入学”,这样既为中职、高职学生中的佼佼者提供了升学、深造的机会,又拓宽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招生渠道,扩大了生源,提高招生质量,一举两得。

(二)培养过程。

从培养过程看有三个改变。

其一,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企校双师”、“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双元育人培养模式,“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强化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这样保证学生拥有充裕的时间去学习并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其二,鼓励学生考证,学生们通过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专业技能培训,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且凭借证书的累积最终能够取得学历证书,这一点与既往的“自学考试”颇为类似;其三,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的追溯、查询和转换,促进书证融通,造就持续成长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最终构建出覆盖全中国的国家资历框架。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摘要:现如今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各行各业提高了对于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新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新时代要让高等职业教育朝着高质量的发展,这样才能够给未来各行各业输送更多高品质、高素养的技术性人才,并且能够尽快适应各个工作岗位,以此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加快各行业技术的创新。

对此,本文针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研究,望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随着当下科学技术的日益完善以及各产业在结构上的不断调整,使得高质量发展现已经成为了国内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总基调。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国内培养高新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能够顺应当下社会以及各行业的发展也应该顺应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求,将提升院校的整体品质作为未来的发展的主线,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解决以往在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难点与不足,以此来提升在社会以及行业中的影响力[1]。

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首先,要创建高质量、多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立相应的职业启蒙教育制度,在开展基础教育的过程当中有效渗透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能够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其次,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地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在保持原有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根据各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扩大招生比例与规模;然后,打造具有本院校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引入1+X证书制度;最后,注重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未来高新技术领域培养更多优质人才[2]。

二、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1.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对于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要确保所开设的专业以及日常的教育教学内容要顺应当下的产业升级以及技术变革的趋势,要随着行业的发展增设例如新能源、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相关高新技术型专业;增强例如学前教育、康复疗养、护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例如冶炼、化工、轻纺、建筑等相对传统专业要根据行业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更新;对于正在逐渐消失的专业要进行停招;对于当下市场火热、人才短缺的行业要进行生源的扩招,以此来对建立起与产业链、创新链进行紧密连接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一带一路形势下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改革发展道路研究

一带一路形势下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改革发展道路研究

文_社科研究117摘要:职业教育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搭建合作平台、提升职业院校效益、产生国际影响力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顺应“一带一路”形势。

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形势下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改革,希望为职业教育在人才改革发展道路上提供一定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教育;职业化改革;发展道路教育部颁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境外优质资源,鼓励优质产能走向国外,“一带一路”形势,和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加强合作,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1]。

职业教育结合“一带一路”,明确“一带一路”形势下职业教育迎来的契机,以科学的方式发展职业教育,应对职业教育的挑战,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实现发展道路的改革。

一、高职院校的职业化改革的瓶颈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常常沿袭原有的课程设置,部分专业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造成了专业教学和社会的脱节。

我国职业教学培养培养了大量社会所需的人才,然而真正能够和国际社会接轨的人才还非常少,主要在于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和国际接轨的要求,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和国际上其他院校合作办学较少,极少涉及涉外企业,不具备国际化视野,不熟悉通晓国际规则、惯例等,国外资质的性质及能力水准尚需提升,这对培养国际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极为不利。

二、高等教育职业化改革发展带来什么优势提供对话合作平台,多个国家积极参与“金融基础设施”文化等多方进行合作,搭建了职业教育对话的平台;推动职业院校增质效。

在实践上,“一带一路”促使职业院校进行改革,思考教学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校企间合作,合理设置专业,培养高质量人才。

职业教育结合“一路一带”,增强了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使职业教育在社会上更具吸引力,有助于推动教育提质增效。

强化了我国职业教育文化推广和宣传,主动投入到经济实力较弱国家的援助中,提升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高等教育职业化改革策略1、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改革旧课程体系国家将重点加强政治、贸易、设施沟通等的合作,密切联系“一带一路”,各区域协同发展,以不同经济带、产业带、产业集群为中心,构建需求的、特色鲜明的、效益高的专业群。

我国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回顾与路径探索

我国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回顾与路径探索

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大好机遇与重大挑战,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建党100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职一体化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中高职一体化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急需厘清中高职一体化的相关理论问题,梳理中高职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寻找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类型特色的中高职一体化发展路径。

一、中高职一体化的理论剖析(一)中高职一体化的内涵解读“一体化”的概念在经济学领域中较早地出现和使用,通常被理解为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元素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合力促进整体的协调发展。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

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它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

[1]此概念随后在管理学、生态学等领域逐渐流行和广泛运用,常见于“城乡一体化”“种群一体化”等。

在这些领域中,不同国家、地区、种群等元素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并列的。

中高职一体化有着职业教育的特殊内涵,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方面,中职与高职在培养目标、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是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中职与高职同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具有鲜明的类型特色,都要求为经济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中职与高职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种递进关系——中职是高职的基础,高职是中职的继续与延伸,二者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在许多研究中,“中高职一体我国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回顾与路径探索◎俞冬伟摘 要:中高职一体化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回应人民教育需求、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广东高职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评价实践的分析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广东高职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评价实践的分析

— 41 —收稿日期:2020-03-20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人文社科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广东农村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路径研究”(编号:2018GWTSCX009);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广东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编号:GDGZ19Y106)。

作者简介:熊飞(1970— ),男,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职教所所长、高级经济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广东高职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评价实践的分析熊 飞,甘海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职教所,广东 广州 510430)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大扩招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必须树立竞争发展的理念,主动找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通过分析近3年来广东高职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实践,指出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突出办学特色,又要重视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把控,走“扩容、提质、赋能”之路,优化扩充生源,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强化社会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招生制度;产教融合中图分类号:G463;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725(2020)01-0041-10一、问题的提出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通篇贯穿着一个关键词:“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亦由“规模扩张”转为“质量提升”。

为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如国务院发布“职教20条”提出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提出要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模式思考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模式思考

习近平 总书 记指 出 : 我 国发 展仍 处 于重要 战略
济 发 展 的一 个 新 常态 阶 段 .进 入 到 经济 增 速 将 在 8 %以下 、 7 %以上 中速 增 长周 期运 行 。新 常态 突 出 特 点 是 速度 “ 下 台 阶” 、 效益 “ 上台阶” . 高速 增 长 时 期 的经 济结 构 失效 、 “ 三驾 马车 ”增 长 动力 失灵 , 急 需 提 升 产业 整 体 竞 争力 、 形成 新 的 产业 结 构 , 需 要
般 规律 . 也 是世 界职业 教育 发展 的 先进经 验 。


发展 混合 所有 制高 职院校 的 政策 背景
( 一) 国 家经 济社会 发展 的政 策 背景
2 0 0 2年 . 我 国 国 内生 产 总 值 ( G D P ) 突破 l 0万
亿元 . 2 0 1 1年 . 我国以 5 8 7 8 6亿 美元 的 国内生 产 总
L I L U N J I N G W E I 理 论 经 纬
高等 职 业教 育要 提 高 内涵建 设和 人 才培 养质 量 水 平 , 实现 企 业成 为 重要 办学主 体 、 校 企深 度 融合 , 必须 走
体 制创 新之 路—— 引入 企业 资源 . 发展 高职 院校 的混合 所 有制
关键 词 : 高职 院校 ; 混合 所有 制 : 产教 深度 融合 ; 路径 ; 模式
值. 超 过 日本 的 5 4 7 4 2亿 美元 . 成 为全 球 第 二 大 经 济 体 我 国经 过 了经 济 高速 发 展 的 1 O年 : G D P年 均 增 长率 达 1 0 . 7 % .而 同期 全 球 G D P年 均增 长 率 仅为 3 . 9 %左右 。 我 国经 济 2 0 1 1 、 2 0 1 2 、 2 0 1 3年 G D P 增 长率 分 别为 9 . 2 %、 7 . 8 %、 7 . 7 %l 3 l , 从 此 我 国进入 经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要义及路径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要义及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陶昌学(1965—),男,云南曲靖人,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研究;李增华(1981—),男,云南盐津人,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教授,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人才市场正高级经济师,博士,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地理研究。

2023 8No 8,2023 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3年8月Aug.,202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要义及路径选择陶昌学1,李增华2(1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2 云南师范大学 泛亚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构建经济社会新发展格局、引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有重要价值。

通过系统分析发现,受系列政策改革驱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面临相对较低的专业适应性、相对较弱的产教/校融合、相对薄弱的师资队伍建设、总体偏低的就业吸引力、相对失衡的空间结构等瓶颈制约。

对此,可从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原则的重要制度安排、以现代化理念为导向的“内涵式”发展、以服务路向为核心的“类型化”发展、以特色立身为核心的“差异化”发展、以资源优化配置为驱动的“均衡式”发展、以国际化视野为基础的“开放式”发展几方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要义;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3)8-0141-08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既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整体发展的目标追求。

作为现代社会发展轴心机构的重要组成,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擘画中担负重要角色,处于“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机制框架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 然对 教育 管理 体 制 的改 革指 明 了方 向 ,但是 并 没 1 我 国高 等职 业 教 育管 理体 制的 改 革创 新现 有对 其 中的细 节 内容进 行详 细 的说 明 ,这 就使 得 各 高 职院 校在 实 际的 问题 处理 过 程 中得 不到 科学 合理 状 分析 的指导 ,从 而 进一 步使 得整 个 高等 职 业教 育管 理体 制 的改 革创 新水 平得 不到 全 面 的提 高 。 随 着 我 国改革 的 不断 深入 ,高等 职业 教 育管 理 体制 改 革也 取 得 了一 定的 成果 ,再加 上 国家政 策 对 1 . 3 缺 乏 先进 的改 革理 念 教育 管理 制 度 改革 的 大力 支持 ,使 得 其在 创新 发 展 受 到 传统 观念 的束缚 与 制约 ,使 得我 国 的高 等 上获 得 了更 大 的 自主权 。然 而 ,受 到 各种 因素 的 影 职业教育管理 体制改革工作发 展的非常缓慢 ,并进 一 响作 用 ,使 得 我国 的高 等 职业 教育 管 理体 制 改革 仍 步导致 其现 代化管理水平 非常低下 。∞ 在我 国传统 的 旧存 在许 多问题 。… 高等职业教 育管理模式 中 ,其往往 会过分 的依赖 于政 1 . 1 缺 乏清 晰 的管 理权 限 府部 门的管理 与制约 ,再加 上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 自 近年 来 ,我 国高 等职业教 育管理 体制不 断完善 , 主的建立起适 合 自身需求 的发 展规划 ,使得其在进 行 使 得 各 高职 院校 的 权 力范 围也 得到 了 一定 的延 伸 与 专业设计 以及 其他重要 的管理 工作时 ,通常都需要依 扩展 。不过 ,其并 没有真正全 面的发挥 自身 的权 利作 赖于政府 部门来对其进行层 层审批 。作为整个 高等职 用 。究其原 因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 部 门 自身所 存在的 业教育管理体 系改革 的主体 部分 ,如果高职 院校 缺乏 惯 性特征 ,使得 高职院校在进行教 育管理体制 的创新 定 的 自主办学意识 ,再加 上其 内部对于管理服 务理 改革过程 中往 往会过分 的依赖 于政府 的权 力作用 ,而 念 的缺乏 ,就 会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 管 导致其在实 际的改革创新过程 中缺乏相应 的积极性 。 理水平 的创新 与改革效果 [ 4 1 。
关键词 : 高等职业教育 ; 管理体制 ; 改革 ; 创新
中图分类号 : G 7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1 6 7 4 ~ 9 4 3 X( 2 0 1 5 ) 0 2 — 0 0 4 5 — 0 2
Re s e ar c h o n t he I nnova t i on of Hi ghe r
所谓 的管理 体 制 ,通常 是 指 由一定 的社会 组 织 和管 理单 位 ,来 对 其所 要 采取 的行 动和 决 策 内容 进 行 的制 度规 划 与管 理 。我 国高 职 院校 的教 育 管理 系
1 . 2 缺 乏 完 善 的法 律 法规
统 ,不仅 仅 是 用于 促进 学校 与 社会 以及 政 府 部 门之 间协 调发 展 的 重要 途径 ,同时 也是 实现 其 内部管 理 质量 合理 提 升 的重 要方 法 。 因此 ,高职 院 校教 育 体 制 建 设 的质 量水 平 ,不 仅能 够 直接 影 n i x e d 高职 院 校 的教 育 水平 与投 资 效益 ,同时 也 能在 高职 院校 的人
现 阶 段 ,受 到 国 际教 育 事业 发 展 的影 响 作 用 , 政 府 以及 相关 部 门 已经 相继 出 台了用 于教 育管 理体 制 改革 的政 策 与法 规 。然 而 ,受到 一 定 因素 的影 响 作 用 ,使得 这些 政 策 与法规 中仍 旧存 在一 定 的缺 陷 与 问题 ,这 就会 在 很大 程度 上 影 响到整 个 高等 职业 教育 管 理体 制 改革 的可 操作 性 ,造 成 其在 管理 体制 改 革 中的 利用 率 非常 低 。我 国 “ 十 二五 ”规 划 中
华伟 锋
( 无 锡 商业职 业技 术学 院 ,江苏 无锡 2 1 4 1 5 3)
摘 要 : 主要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的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 ,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
革 创 新 的 主要 内容 进 行 合理 的 总 结 , 从而 进 一 步对 我 国高 等职 业 教 育 管理 体 制 的 改革 创 新 的 策略 分 析进 行 更 加 深 入 的探 讨研 究 。
i nn o va t i o n. I t ma ke s a r e a s o na b l e s u m ma r y o f t he ma i n c o n t e n t s o f he t r e f o m r a n d i n n o va io t n o f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i n hi g he r v oc a t i o n l a e d uc a t i on i n Ch i n a ,S O a s t o ma ke f u r t h e r i n-d e p t h s t ud y on c h i na’ S r e f o r m n d a i n no v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f o r t h e h i g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c a t i o n
ma n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Ke y wo r ds :h i g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u c a t i o n; ma na g e me n t s ys t e m; r e f o m ; r i n n ov a t i on
Voc at i onal Educ at i on M anage me nt Sys t e m i n Chi na
H UA W ei f e na
( Wu x i I n s t i t u e o f C o mme r c e , Wu x i 2 1 4 1 5 3 , Ch i n a )
Ab s t r ac t : Th e pa p e r ma ke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a n a l ys i s on t h e s t a t us o f Chi na ’ S hi g he r v o c a t i on a l e d u c a t i on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r e f o r m a n d
第 1 3 卷 第 2期 2 0 1 5 年 6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 业 技 术 与 职 业 教 育
I nd us t r i a l Te c hno l og y & Vo ca t i on al Ed uc a t i on ・4 5 ・
我 国 高等 职 业 教 育管 理 体 制创 新 的 路径 研 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