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之大气的受热过程
2.1大气分层和受热过程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 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大气组成 N2 干 O2 洁 空 气 主 要 作 用 合成蛋白质 呼吸作用
CO2
O3 水 汽 固体杂质
光合作用;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 成云致雨;对地面保温 成云致雨
大气污染改变大气成分:温室效应(CO2) 臭氧层的破坏(氟氯烃)
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
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 ——大气削弱少
4、全球热量平衡
对于全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的热量在 收入和支出方面其实是相等的,也就是全球 的热量平衡。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 温又比夜间晴天时高?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3、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 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射向宇宙空 间
收
大 气 大气吸收 逆 反射 散 辐 射 射 Nhomakorabea向地面 地面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3、大气地表的保温作用
活动: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 比地表剧烈的多?
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作图:等压线图上画风向
南半球近地面
990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0 1010 风向
大气的水平运动
完成32页活动
The End !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目录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2
热力环流
3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层的分层
• 平流层
– 现象:大气水平运动,无对流,无天气变化 – 气温特点: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高层大气
– 受热过程:臭氧直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 人类活动:飞机飞行 平流层 对流层 地 面
大气层的分层
• 对流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地面 是
大气 主要的直接热源
削弱作用
大气吸收
大气
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地 面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 昼夜温差 – 秋冬季节有“十雾九晴”之说 – 冬季晴朗夜晚的霜 – 青藏高原上太阳辐射很强,但却气温却很低
大气的受热过程
完成29页活动
热力环流
C
低压
云
晴
D
北半球
490 492 494 496 498 500/hPa
高空的风:
与等压线平行
由于地转偏向力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 当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物体保 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近地面的风
北半球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hPa
近地面的风:
斜穿等压线
由于地面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
热力环流:等压面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学生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并能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2.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能够正确画出热力环流图,3.能够解释局部大气环流,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的成因与特点。
【基础知识梳理】(阅读必修一P28~P30内容,完成填空,并用红笔在课本上标出)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源⎩⎪⎨⎪⎧______________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______、_____、散射。
3.受热过程(1)大部分A 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地面被加热,并以B 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辐射热交换。
方法指导 大气保温作用可以归纳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串”: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大气逆辐射。
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 。
2.热力环流的形成【问题探究】1.大气的受热过程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
2近地面 →空气的 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 差异→空气的 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如下图所示: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
具体分析如下所示:(1)海陆风(2)山谷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热岛环流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典例剖析】【例题1】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1、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2、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3、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4、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5.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6.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7、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例题2】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射
、反射、散射
向
地
面
大 75﹪~90﹪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
根地本面受来热源增是温太阳辐射
地面
20121./“3/1太4 阳暖大地”
2.“大地暖大气16”
(2)大地暖大气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也不断向外辐射红外线 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对地面 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75﹪~90﹪),从而使大气 升温。
---------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是决定气温高低的主导因素吗?
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成为维持近地面 气温的重要因素
2021/3/14
21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①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 热量(即阻碍地面辐射散失)。
②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 的热量(将热量还给地面)。
向
地
面
大 75﹪~90﹪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大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
大收地地气面面受对热放太增出阳温的辐长射波吸辐收射。较少;大气对地面 地面
20辐121./“3/1太射4 阳吸暖收大较地”多。
2.“大地暖大气15”
太 阳 射向宇宙空间 辐 射
思考: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是什么?根本来源是什么?
2021/3/14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5
思考:一个物体的温度高低与放出的辐射 强度之间有何关系?
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辐射越强; 温度越低,放出的辐射越弱。
2021/3/14
6
2、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必修一 2.2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 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 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大小 等压面下凹处, 多阴雨天气, 气温日较差较小, 如上图中甲地; 等压面上凸处, 多晴朗天气, 气温日较差较大, 如上图中乙地。
2、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
(1)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① 地势高低(高处不胜寒) ② 天气状况(晴天昼夜温差大) ③ 下垫面性质 提出问题: 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这三方面 因素对昼夜温差大小的影响?
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 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 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 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反之则大。
应用演练
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得热源是( C )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 D.地热能 2、地球的昼夜温差比月球小,其原因正确的是( D ) A.月球距太阳远 B 地球距太阳近 C 月球本身不发光 D 地球上有大气层 3、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 B.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 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 因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称为__________ 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 的形 大气辐射中的大部分能量以__________ 式射向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 保温 作用。 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辐射起到了______ (地面还大地)
(完整版)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最全面)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1.1、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两个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
3.受热过程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4.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5.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6.大气逆辐射并不只在晚上存在。
7.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全球变暖(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
【昼夜温差的比较】晴天温差大于阴天,陆地温差大于海洋。
2.1.2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2.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别提醒】(1)气压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而言的。
(2)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尔减小。
(3)大气的垂直运动是地面冷热不均造成的,并非由气压差异造成的。
(4)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总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3、热力环流的应用海陆风使海冰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巴山夜雨”、逆温】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2.1大气的受热过程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3、解释三个力作用下风的形成和风向变化[导学提纲]问题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1、太阳暖大地: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而削弱,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中的臭氧可强烈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汽、CO2、和尘埃,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集中的可见光部分吸收较少)2、大地暖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思考:为什么说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大气返大地: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以的形式射向地面,对地面具有作用.作用: 大气的受热状况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4、读辐射转换图,完成下列要求:标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2标出吸收作用、反射和散射作用问题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2、由于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的形式。
3、形成过程垂直方向上:地面,近地面空气就会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小,形成,上空空气聚积起来,密度增大,形成;地面,近地面空气就会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聚积起来,密度增大,形成,上空空气流出,密度减小,形成。
水平方向上: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绘图分析]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热力环流形成(注意等压面的变化)。
D E F 高空绘出图中各点间气流运动状况比较:ABCDEF点的气压高低状况。
A B C 地面(冷却)(受热)(冷却)补充:热力环流原理图的三个规律1、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2、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3、在垂直地面的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即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问题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大气水平运动受到的作用力2.不同状态下风的受力和风向800百帕 990百帕850百帕高空的风向 1000百帕近地面的风向 900百帕 1010百帕课堂练习:思维拓展:1、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1(1)大气受热过程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1)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绘制大气受热过程图,结合图,完成下列任务:2.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为什么?3.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4.结合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说一说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设计和使用原理。
5.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流,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原理。
【当堂检测】1.上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下列辐射中波长最短的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逆辐射D. 大气辐射3.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地面辐射B. 大气辐射C.太阳辐射D. 大气逆辐射4.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吸收作用B.散射作用C.反射作用D.保温作用5. 新疆地区有句谚语叫“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③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7.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面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8.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A.①②③④B. ③④①②C. ④③②①D. ②③④①9.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⑤⑥D.①⑤⑥10.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具有选择性B.太阳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无选择性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散射作用有选择性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11.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A.直接到达地面的蓝光比重大B.空气分子使蓝光发生散射作用C.高层大气分子大量吸收蓝色光D.到达地面的蓝色光又完全被反射到高空12.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1(大气受热过程)
利用温室效应,发展反季节果蔬种植
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x 3.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
)
4.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处不胜寒”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顶离太阳更近,为什么我们感觉更冷?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暖大地”
2.“大地传大气” 3.“大气还大地”
反射
吸收
大气上界
散射
地
面 辐
大气逆辐射
射
地
面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根本来源是什么?
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白天,由 于没有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月面 温度升得很高。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 保温效应,月球表面辐射 强烈,月面温度骤降。
白天,大 气削弱了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 射,气温不会 太高。
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 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地 面,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 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 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 霜冻
玻璃温室
大气作用 ----保温作用
大气吸
地
地
收
面
面
辐
吸
射
收
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原 因在哪里?
大气受热过程说课稿【优质】
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新教材全日制高一上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作者及工作单位曾光中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教材分析本内容是本章的开篇第一目,也是本节内容的基础。
和旧教材相比,本目内容涉及旧教材第二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但是在本书中基本上删除了旧教材中的第一节内容。
在讲解本目内容的时候应该注意结合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布的内容,以及一些时事热门问题,如全球变暖。
同时,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内容的基础,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后面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础,环环相扣。
如果这一目没有学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各个难点,把握重点,完成本节内容的课标。
同时,在学习本目内容的时候,应该补充“大气组成”和“大气垂直分布”的知识,方便学生理解本目内容。
学情分析本节课为高一年级新授课,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地理这个科目相当难以理解。
其实,从第二章开始的内容稍微要较前一章容易理解,毕竟这个空间思维不需要这么复杂。
该节内容设计了许多大气物理知识,譬如大气的温度、密度、压力等,在讲授该内容时,应该充分利用高一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做好知识铺垫和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去理解新的课程,从而更好更深刻的接受新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同时,学生能根据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理解各层特征。
能力目标:1、通过对本节内容中各个示意图的观察、剖析,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2、通过对地球和月球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对章节前言的整体把握,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整体;2、通过对大气的组成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2、大气的垂直分布和各层的特征。
难点: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地 面 吸 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地
面 “大地暖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想一想: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根本来源是什么?
课堂探究一: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 达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 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为什么?
没有大气的月球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大气 上界
二、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根 本 原 因:
大气的运动
热力环流的成因:
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
等压面
B
A
C
低
高
低
总结: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高 B
低
A
高 地面 C
冷却
受热
冷却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
课堂探究二: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海陆风: 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城市风:
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B
返回
B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力:
读课本33页思考:什么叫气压梯度?水平气压 梯度力是怎样形成的?其方向是怎样的?
1004 1006 1008 1010
如果只受水平气 压梯度力的影响 风向应该怎样
B
风向
(hPa)
【地理】2013届一轮复习课件: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解析】
第(1)题,结合实验过程,电 炉处形成一个低压,冰块处形成一高压, 实验验证的是热力环流原理。第(2)题, 结合高、低压位置,低处风由冰块吹向电 炉,故纸片B向左偏,高处正好相反。第 (3)题。纸片A、B的偏动体现的是空气的 流动,存在着高、低压中心。第(4)题, 结合气压分布状况进行绘图。 【答案下垫面。就
纬度而言,纬度越高的地方,获得太阳辐 射的量越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就越弱; 就下垫面而言,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它 们能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也不同, 因此导致在同纬度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 辐射能不同,从而产生地面辐射差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
流形式,结合等压面利用示意图对其形成过 程分析如下: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
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 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 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 形成陆风,如下图所示:
城市热岛环流是由于城市“热岛效 应”而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高,形成了高 空大气由城市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 区吹向城市的环流。如下图所示。
(1)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下列哪一项相
同( ) A.空气对流运动 C.山谷风
B.西南季风 D.西风带
(2)下列哪些现象是城市成为“热岛”的
3.“大气返大地”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
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这样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 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 到了保温作用。
分析这类问题,关键是弄清大气热力作用
(完整版)《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
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所以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有睛朗的夜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二、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高空则形成低压。
②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实例:气压值B=C=E气压值A>B, 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气压值A>D。
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班级: 姓名: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基础知识梳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和根本能量来源是。
2、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量来源是。
3、影响:大气的热力状况,温度分布规律和变化,制约大气的运动状态。
二、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三、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1)热力环流是由地面 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
(2)注意点:①在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 方向上的气压高低状况。
③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1)海陆风冷 热 冷 冷 热 冷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典型例题】【2013•贵阳第二次质检】图中左图显示的是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右图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模式。
读图完成(1)~(3)题。
(1)“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A.山峰多冰川B.昼夜温差大C.草原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2)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A.②强、④弱 B.①弱、③强C.①强、②弱 D.③弱、④弱(3)青藏高原多数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的主要限制条件是A.日照条件差B.热量条件差C.干旱多风沙 D.地形起伏大(2010·江苏高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知识点总结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二.大气的组成成分三.大气的受热过程注解:过程一:大气削弱作用中的反射主要集中在大气层(低层大气)上部;吸收和散射则是整个大气层(从地面到虚线所示的位置)的作用。
过程二:大气吸收也是指整个大气层(大气上界以下),具体方式是靠近地面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然后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波长逐渐由短变长。
四.热力环流注:实线表示等压面,虚线表示等高面。
规律——同一水平面,等压面凸起的区域为高压区,凹陷的区域为低压区,大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五.大气的水平运动1.什么是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风指大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什么叫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3.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风向有什么关系?垂直4.摩擦力的方向与风向有什么关系?相反南半球近地面顺风而行的飞机,高压在它的(左后)方向,低压在它的(右前)方向。
气压场中风向的画法第一步:画出过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第二步: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三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地球上的大气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反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大气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地 面 吸 收
吸收
大 气 增 温
地
地面增温
面
大 气 逆 辐 射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返大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返大地
• 结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大气的最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 思考:白天多云气温低,夜间多云气温高?
风向
(hPa)
1010 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 低压
1020
2、等压线越密集梯度力越 1030 大风越大。
3、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hPa)
492 494 496 498 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
50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低 压 槽 线
+ +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
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边学边画
1、假设ABC三地受热均匀,画出上空等压线图。
高空
600hpa
800hpa
近地面10Βιβλιοθήκη 0hpaABC
边学边画
2、假设ABC三地受热不均,画出大气运动情况和等压线
a`低压
高空
b`
高压
低压 c`
600hpa 600hpa 800hpa 1000hpa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之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上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大气的组成成分
干洁空气 水汽
主要成分:N2、O2 微量成分:CO2、O3
固体杂质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高 3000km
层
大
气 50km 平 流 层
12km
臭氧大 量吸收 紫外线
对
大量CO2
流 层
0km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太
射向宇宙空间
阳 辐
大
气
射向宇宙空间
射
辐
射
大气上界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 反射、
散射等削弱 作用
大 气 逆 辐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射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逆辐射的作用
大气的逆辐射在一 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因 为长波辐射而散失的热 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 用,也称作温室效应。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地 面 辐 射
玻璃温室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使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地暖大气
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对地面保温
大气还大地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以上
昼夜温差大最大一般在500C左右
➢活动探究: 地月表面气温差异
大气上界
削弱作用
白天: 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低。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太阳辐射 空气运动 空气 运动 根本 原因 直接 原因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太阳到达地面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
2.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以及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了解大气运动过程的受力分析。
能力目标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与过程【知识梳理】1.大气的受热过程:(填图并完成填空)(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2)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源是 ,从大气受热过程看,地球大气对 吸收较少,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大气对 吸收较多。
(3)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 ,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2.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
(2)热力环流的过程(3)常见的热力环流(画出热力环流图)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2)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 图示受力 只受 力影响受 受力影响力影响风向等压线指向与等压线与等压线总结:大气水平运动一般受三个力影响: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考点精析】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意义(结合课本p30图2.1 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三种现象)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削弱作用强弱取决于云层厚薄,尘埃多少、大气稀薄程度,夜晚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取决于大气中水汽、二氧化碳含量多少。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气体受热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地面低压;气体冷却下沉,地面高压,高空低压。
高低压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注意:①理清温度高低与空气运动、气压高低的关系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高低状况③同一地点,垂直方向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④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凸起的地方为高气压,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⑤同一水平面,空气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B ) A.① B.② C.③ D.④ (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D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完成(1)、(2)题。 学 以 致 用
大气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3)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所示因素有关的是( C )
平流层 中存在 臭氧层
对 大量CO2 和水汽 流 0km 层 地
二氧化碳、 水汽吸收 红外线
面
(2)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者:云层、较大尘埃
特点:没有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
(3)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改变方向):
参与者: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水滴、大尘埃 特点:
①水滴、大尘埃等没有选择性 ②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有选择性,波 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A. ①减弱
A. ①减弱 A.①减弱
B. ②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D. ④减弱
(4)拉萨有“日光城”之称,与成都相比拉萨日照强的原因是( D )
(5)霜冻出现在秋冬晴朗夜晚,与“十雾九晴”产生的原因相同,(C )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增强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 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C )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夜晚:
大气上界
保 温 作 用
夜晚: 月球表面气温低,地球表面气温高。
现象探究一: ——现实生活中,每天最高气温并不
是出现在太阳高度最大的正午12点 ,而是出现在14点钟。请根据所学知 识简要解释其主要原因?
现象探究二: 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晴朗的晚上与多云 的晚上相比,气温有无不同,请说明原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上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大气的组成成分
主要成分:N2、O2
干洁空气
微量成分:CO2、O3
水汽 固体杂质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000km
⑴吸收作用
可 见 光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50km 臭氧大 量吸收 紫外线 12km
地 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使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地暖大气
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对地面保温
大气还大地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以上
昼夜温差大最大一般在500C左右
活动探究:
地月表面气温差异
大气上界
削弱作用
白天: 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低。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 气 辐 射 大气吸收 、 大 反射、 气 散射等削弱 逆 作用 辐 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增 温
大气
地 面 吸 收
吸收
地面增温
地
面 “大地暖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气逆辐射的作用
大气的逆辐射在一 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因 为长波辐射而散失的热 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 用,也称作温室效应。
现象探究三: 在寒冬,为什么人造 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 的作用?
现象探究四:
山顶的温度为什么要比山底的温度低?(高处不胜 寒)
对流层大气(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变化规律:随海拔升高, 温度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学 以 致 用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完成(1)、(2)题。
大气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