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高中语文必修4

合集下载

2020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0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2020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全册课 件【完整版】
1 窦娥冤
2020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全册课 件【完整版】
2020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全册 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122页 0144页 0181页 0248页 0303页 0344页 0374页 0445页 0498页 0596页 0653页 0721页 0789页 0885页 0973页 0997页
★阅读鉴赏★
1 窦娥冤
3* 哈姆莱特
4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5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 赤壁怀古
6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7*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8 拿来主义
10交流★
发展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梳理探究★
走近文学大师
★名著导读★
★阅读鉴赏★
2020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全册课 件【完整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声声慢》(31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声声慢》(31张PPT)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 共摘(一说,有 什么可采摘的)啊!
守着窗儿,独自怎Biblioteka 得黑?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 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叠字的运用,创意 出奇,有大珠小珠
落玉盘之1妙.富有韵律,增加音乐美
2.增强情感,起强调作用
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
《醉花阴》
闺怨之愁
寂寞 忧郁
《声声慢》
家国之愁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一 般 愁 字 别 样 情
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在 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 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 境,抒发其饱经国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种种光景,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尽!
上片 用清冷之景抒写女主人公孤 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下片 用肃杀凄凉秋景,进一步抒写 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痛苦。
读后思考
①能不能用一个 字概括词全眼词:的愁感情?
②你认为这首词的 主旨句是哪一句?
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情愁 家愁 国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端 声声慢
庄古 其代 品第

李清照
清 丽
才 女


作者别样的愁情:
少女时期 执笔属文 展卷吟诗 锦心绣口 吐属风流
婚居时期 共醉金石 夫吟妇唱 携手出游 盛名于世
南渡后期 夫死独居 身只影单 满地黄花 有谁堪摘
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 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 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 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 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 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 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 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4知识点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4知识点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要点: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4、相关的文学常识。

5、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4单元ppt实用课件 2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4单元ppt实用课件 2
提示:观点一:文学作品重点在于其文学价值,而不是史学价值。文学作品是允 许虚构的,即使考古工作者找到了确凿的证据,也不会影响《阿房宫赋》在文学史 上的地位。
观点二: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取证务必科学,些文学艺术性较强的作品只能 作为考古的参考,而不能直接用作证据。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描写、铺排与议论。 从整体结构来看,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 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 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 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写得繁缛冗杂,而是恰到好处。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这一段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 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 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 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写“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 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 几十个字,阿房宫之风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
宫殿的 规模气势 概括介绍
规模 亭台楼阁 具体描绘
来历
宫人 人数
秦的奢靡
宫中的生活
命运 来历
(排比、夸张、 比喻)
数量 珍宝
用途
态度
原因 秦的灭亡
结果
秦人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后人 历史教训

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重要文言语句翻译1.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我)打算(把这部诗集)保存在家里,让后代的人读到它,能同情我的心志。

2.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即使我正义凛然问心无愧,但是没有向国君和父母自我表白过,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说(或是看待)我呢?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译文: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

4.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译文: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5.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译文: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6.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译文: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呀!7.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关系国家。

8.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9.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译文: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10.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它)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

11. 阕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12.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文: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4单元ppt精品课件(16份)3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4单元ppt精品课件(16份)3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栘 中 . 窥 观 . 缑 王 . 浞 野侯 . 煴 火 . 廪 食 . 棫 阳宫 . 汤镬 . 读音 yí kuī ɡōu zhuó yūn lǐn yù huò 加点字 厩 监 . 且鞮 侯 .. 昆邪 王 .. 阏氏 .. 啮 雪 . 牧羝 . 节旄 . 斧钺 . 读音 jiù jū dī hún yé yān zhī niè dī máo yuè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辨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羝乳乃得归(生育) 杖汉节牧羊(拄着) 天雨雪(下,降落)
(2)名词作状语
其一人夜亡(在夜里) 惠等哭,舆归营(用车拉) (3)动词的使动用法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回去) 宜皆降之(使……投降)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使……争斗)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明帝永平元年(58)开始私撰《汉书》。五年后,有人上书明帝,控告他私改国史, 被捕入狱。弟班超上书解释,明帝阅读了他著作的初稿,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对他的 才能十分赞许,召为兰台令史。过了一年,升为郎,负责校定秘书,并继续《汉书》 的编著工作。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至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一部分“志”“表” 是在他死后由妹妹班昭和妹夫马续续成的。章帝时,班固升为玄武司马,与诸儒讲 论五经异同于白虎观,撰成《白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 班固为中护军,随军出征。窦宪得罪后,牵连到班固,入狱死。
单于壮其节(以……为壮美,赞美)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5.分古今 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当;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
三个艺术特色是反衬手法的运用。该 文主要人物是蔺相如,“完璧归赵”
反 这个故事中,作者写了秦王的贪欲, 衬 在“渑池之会”的故事中,也对秦王
有所描述。作者写了秦王的贪欲、欺
诈、色厉内荏、窘态毕露,主要是为
了反衬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41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作者以
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褊狭,反衬出 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
28
秦王邀赵王 廉颇妒相如 赵王得璧 左右欲刃相如 相如劝阻舍人 秦王索璧 相如请命 相如持璧撞拄群臣商议 召有司案图 官拜上卿 负荆请罪 将相和好
拜为上大夫 相如逼秦王击缶 渑池相会 赵王鼓瑟 九宾于廷 从者归璧于赵 相如赴秦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送至境 秦王得璧
29
理解课文内容及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简介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 第二部分(3-13)完璧归赵(分3层) 1、(3-5)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前,初步表现出来的胆识 2、(6-11)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后与秦王斗争的经过 3、(12-13)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后取得的成果 第三部分(14-16)渑池会(分3层) 1、(14)写会前计议 2、(15)写会上斗争 3、(16)写斗争结果 第四部分(17-21)将相和(分3层) 1、(17-18)写廉颇居功自傲,相如退让 2、(19)写相如不计私怨,说服舍人 3、(20-21)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⑶布衣之交
⑷请指示王
⑸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
⑺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⑻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8 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旁系亲属
古今异义
1、窃计欲亡走燕 (古义:跑;今义:行走) (古义:尊重;今义:严格)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言基础知识整理(第四、五、六册)一、通假字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4.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5.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6.倾阖城户阖通“合”,全7.昂其直直通“值”.价钱8.手裁举裁通“才”9.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L0.飨德怀恩飨通“享”,受11.景从云合景通“影”,影子二、虚词1.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协调音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问取消独立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3.风斯在下矣斯:则,就4.时则不至则:或5.奚以之几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6.恶乎待哉恶:何7.属而和者属:连续、跟着8.信有时哉信:确实9.靡计不施靡:没有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表推测语气,大概……吧11.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虽:即使啻:止12.未几、斯须既而:都表示时间短暂,“一会儿、片刻”13.少年固强之固:坚持、一定1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15.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也许16.宁可致意耶宁可:焉能、哪能17.脱获回耗脱:倘18.贵客将自何所至也将:方,刚才三、实词(一)重点实词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发:毛,指草木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9.下迨蔀屋迨:至蔀:遮蔽光明之物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11.栉比如鳞栉:木梳; 比:并、排列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17.操童子业,久不售操……业:从事……行业; 售:考取18.宰严限追比比:追征19.成妻具资诣问诣:到……去20.唇吻翕辟翕:合; 辟:开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22.如被冰雪被:遭受23.气息然然:气息微弱的样子24.审谛之审谛:仔细25.径造庐访成造:到26.则虫集冠集:止,落在27.俾人邑庠邑:县; 庠:学校28.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29.独是成氏子以蠧贫蠧:蛀虫30.民日贴妇卖儿贴:抵押31.疾逸道左逸:奔跑32.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舅姑:公婆; 御:管束,控制33.唯恐道途显晦显:指看得见的“尘.间”; 晦:指看不见的水府34.吾君方幸玄珠阁幸:驾临35.坐贻聋瞽瞽:瞎子36.远罹构害罹:遭受37.项掣金锁掣:拴38.不遑辞候遑:闲暇39.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宥:宽恕40.君怃然曰怃然:失望的样子(二)词类活用1.最可觞客觞,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2.吏吴两载吏,名词作动词,任县令3.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4.笼归笼:名词作动词,用笼装5.取儿稿葬稿:名词作状语,用草席裹着6.民日贴妇卖儿日:名词作状语,每天7.成然之/劣之/益奇之然、劣、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高其直高:形容词作动词,抬高9.细疏其能疏:名作动,陈述10.有客于径阳者客:名作动,作客,客居四、特殊句式(一)介宾结构后置1.岁征民间。

(共26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精品教案全集汇总 A4打印版

(共26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精品教案全集汇总 A4打印版

(共26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精品教案全集汇总A4打印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 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1日。

高中语文(必修1-4)课内成语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1-4)课内成语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1至必修4)课内成语复习必修一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

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

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

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挫折。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

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4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4

轻轻的花绽开 就像树静静的成材 在这初恋的季节里 青春一去不再来 人生是辆五彩的车 是风是雨我都坐 人生是首无尾的歌 是高是低我都和 未来的希望在呼唤 声声呼唤我 声声呼唤我 人生是条无名的河 是深是浅我都过 人生是杯无色的酒 是苦是甜我都喝
敬畏生命





用爱面对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心中就 不会堆积烦恼;世间纷争也会减少。 生命虽然很有价值,若不能好好运用,等于没有价 值。 面对困难,要勇于接受挑战,借由人生的历练,锻 炼出柔软如水、坚强如钢的精神。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则,也是每个人必经的历程。 透彻生命、明了生命的源头,就不会恐惧死亡。 对于生命,谁都没有所有权,无常一来、呼吸一停, 则万事皆二小的两名六年级女生因“压 力太大,不想活了”,喝敌敌畏自杀,幸 好被及时救下。 2011年10月,上海4天3个学生坠亡。 2011年2月14日,广东和平县和平中学高一 女生坠楼身亡,警方初步认定为跳楼自杀 事件。


2001年10月28日,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系一名学 生因不堪忍受病痛和绝望的折磨以及经济拮据造 成的心理负担,从学校新楼10层的一间教室跳下, 当场死亡; 2001年10月25日,由于不忍父母负担过重,广州 市一名14岁女孩留下遗书吞药自杀; 2001年6月、7月,长春、深圳16岁女中学生不堪 中考压力服毒服药自杀,后深圳女孩被救; 2000年8月,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的吉林省一 女生卧轨自杀;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生命是尊严的,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
东西都不能代替它.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 了就不可复得. 人类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它是人类创造和 实施一切价值的前提与先决条件. 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 爱生命、珍惜生命。 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谋求发展。

人教版语文(必修)第四册

人教版语文(必修)第四册

人教版《语文》(必修)第四册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
伟大的戏剧天才”。

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学生把握整体故事情节:
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他们之间
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在朋友怂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参加。

舞会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

但经过化装的罗密欧还是被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认出,两人差点打了起来。

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偷偷跳进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想再看看朱丽叶。

朱丽叶此时正好站在阳台上,喃喃自语,表
1.学生自由组合。

2.前半部分(由帕里斯出场到朱
丽叶死去):写朱丽叶殉情。

后半部分:写劳伦斯长老叙述
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
原因和经过,两个仇家合解。

两家凄凉和
解。

高中语文必修四全一册课件ppt(打包20套) 苏教版11

高中语文必修四全一册课件ppt(打包20套) 苏教版11
◎ 第5课 ◎ 第6课 ◎ 第7课
雷雨(节选)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辛德勒名单(节选)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 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 反复呈现的主题。无数的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 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 美丽。她从懵懂少女的情窦初开到如今历尽人世 沧桑,三十年的恩怨情仇,都似乎被时间过滤得 平平淡淡。熟悉的摆设,不再年轻的故人,三十年的时光,三十年 的纠结,三十年的泪与血铸就了一场悲天动地的“雷雨”。 曹禺先生用这一场“雷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 的家庭和社会,涤荡着人们的心灵,救赎着人们的灵魂。
(一)读准字音 Ⅰ.单音字 (1)汗涔 涔( cén ) . (4)窟 窿( kū ) . (2)惊愕 (è ) . (5)敲诈 ( zh à ) . (3)纺绸 ( ch óu ) . (6)弥 补( m í ) .
Ⅱ.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i j ān 房间 . (1)间 i j àn 离间 .
(二)常识整理 戏 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 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 盾,反映现实生活。 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

种 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 类 幕剧;从题材反映的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
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一)背景链接 曹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在谈到《雷 雨》的创作时,曹禺曾说:“写《雷雨》是为了反封建。我长在封 建气息很浓的家庭里,周围的亲属、朋友,差不多都是封建社会里 的核心人物,代表了丑恶、黑暗,使我感到可厌、可恨,不能自 制”,“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雷雨》是在“没 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 一声呼喊”。(《曹禺选集· 后记》)作者通过《雷雨》告诉人们,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中国社 会正酝酿着一场大变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目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目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目录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第四册
目录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窦娥冤(关汉卿)3
2、雷雨(曹禺)15
3、哈姆莱特(莎士比亚)25
第二单元
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34
雨霖铃(寒蝉凄切)35
5、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36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7
6、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8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9
7、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1
声声慢(寻寻觅觅)41
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鲁迅)44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洛姆)47
10、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蒙田)51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52
信条(富尔格姆)52
第四单元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56
12、苏武传(班固)61
13、张衡传(范晔)66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70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73 确立自信学习反驳77
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80
辩论82
梳理探究
逻辑和语文学习86
走近文学大师90
影视文化92
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96
《谈美》101
附录
中华文化精神(袁行霈)104。

1-31-1高中语文必修4.

1-31-1高中语文必修4.
正我,不在正人。 ——《春秋繁露·仁义法》 赏读:仁的法则在于爱别人,而不是爱自己;义的法则在于 端正自己,而不是端正别人。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赏读:人超过世界上一切物体之上,在天下是最宝贵的。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2)肆虐·肆意
都是动词,都含有不顾一切,任意妄为的意思。
肆虐:指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肆意: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肆虐 ,七千居民撤离。 例句1:加拿大山火________ 例句 2 : 这种破坏海河生态平衡的 ________ 肆意 捕捞行为实属不该。
有人认为《边城》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 的杰作”。因为该小说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 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
然化的人,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让我们走近《边城》,
走进湘西生活!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3.审美视窗 湘西赤子沈从文 一位从边城走出来的青年,一位执拗地吟咏湘西世界的歌者。 你的身上流淌着楚人浪漫而又悲怆的血,你的笔下筑起了一座
活页规范训练
①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语言表白、情感倾吐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
界。②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形态,间接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 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活动,总是要通过他的 外貌神态,或是他的行动表现出来的。③通过对环境、景物、 氛围的烘托、渲染间接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④通过梦境 幻觉等一些特殊的手法,也能较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总之,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 人物的内心世界,来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指津:分析人物外貌、语言、神态描写——暗示出人物的心理 — —体现了人物性格。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16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16
第17课 师说
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 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议”相比,随 便些。“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 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 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 师”的道理。《捕蛇者说》、《马说》、 《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种文体。
(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 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 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 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 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 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 曾几度被贬。
读准下列句中的重点字
句读( dò u )
经传( zhuà n)
或不焉( fǒu )
从师( có ng )
读书( dú )
不能( bù )
n )从容( có ng ) 传道( chuá 老聃( dān ) 蟠( pá n) 苌弘( chá ng ) 近谀( yú ) 作师说以贻( yí )之 冉( rǎn ) 潘( pān ) 长幼( zhǎng ) 须臾( yú ) 怡( yí )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句读之不知
今:看字发出声音。 古:一般人
今之众人
今:许多的人。 古:跟随,而,连词,表目的
吾从而师之
今:合成一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读文章,交流讨论
划出文中含“师”“传”“道”的例句,加
以归纳 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整理文中“之”“其”“于” 的用法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 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 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古诗文72篇

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古诗文72篇

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目录文言文(32篇) (3)一、必修(10篇) (3)1、《论语》 (3)2、《劝学》(《荀子》) (4)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4)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4)5、《师说》(韩愈) (5)6、《阿房宫赋》(杜牧) (6)7、《六国论》(苏洵) (7)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7)9、《赤壁赋》(苏轼) (8)10、《项脊轩志》(归有光) (9)二、选择性必修(10篇) (10)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0)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11)3、过秦论(上)(贾谊) (11)4、《礼运》(《礼记》) (12)5、《陈情表》(李密) (13)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13)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14)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15)9、《石钟山记》(苏轼) (15)10、《登泰山记》(姚鼐) (16)三、选修(12篇) (17)1、《老子》 (17)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18)3、《大学》(《礼记》) (19)4、《孟子》 (19)5、《逍遥游》(《庄子》) (19)6、《谏逐客书》(李斯) (20)7、《兰亭集序》(王羲之) (21)8、《滕王阁序》(王勃) (21)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 (23)1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23)古代文论选段 (24)诗词曲(40 首) (25)1、《静女》(《诗经》) (25)2、《无衣》(《诗经》) (25)3、《离骚》(屈原) (26)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26)5、《短歌行》(曹操) (26)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27)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27)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8)9、《山居秋暝》(王维) (28)10、《蜀道难》(李白) (29)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9)12、《将进酒》(李白) (30)13、《燕歌行》(高适) (30)14、《蜀相》(杜甫) (31)15、《客至》(杜甫) (31)16、《登高》(杜甫) (31)17、《登岳阳楼》(杜甫) (32)18、《琵琶行》(白居易) (32)19、《李凭箜篌引》(李贺) (33)20、《菩萨蛮》(温庭筠) (33)21、《锦瑟》(李商隐) (33)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34)23、《望海潮》(柳永) (34)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34)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34)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5)27、《登快阁》(黄庭坚) (35)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35)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5)30、《声声慢》(李清照) (36)31、《书愤》(陆游) (36)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36)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36)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36)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37)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37)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37)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37)39、《长亭送别》(王实甫) (38)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38)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修身名句·天道自然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 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
赏读:天道(自然规律)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那样仁
德的君主)而存在,也不因为桀(那样残暴的君主)而消失。符合
治理它的规律来适应它,就获得吉祥;用紊乱来适应它,就遭 到凶灾。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
南凤凰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
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他是唯一一 个能赖一汪清泉写实生命的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他
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
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 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八骏图》《湘西散记》 《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
哲思短章
站在高处
冰心有言:“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练就一颗冰清之心, 需要我们站在高处。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站在人生的高处,我们安于荣辱。这不是忘却苦难自欺欺
人,而是心怀整个生命的浮沉。生命的浮沉里颠簸着我们欲望 的小舟,而站在人生的高处,我们便有了望尽生平起与落,看 淡眼前荣与辱的心境。古有苏东坡,贬谪黄州期间乐以忘忧, 俭以养德,以卓然的心境笑看贫窘。今有余秋雨,将早年‚文 革”期间太湖稻田的血汗化作一纸文字的纪念。站在人生的高 处,使他们安于荣辱。 站在国家的高处,我们敢为人先。孟德斯鸠认为,每个人
云菇。上面刻有你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
思索,可认识‘人’。‛有人撰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 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是对你——沈从文一生的真实写照。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预习作业 1.字音识记
qiú
tǔn wú pá n yà
dò ng
nuó zhà měng
态;由此岸到彼岸。“过渡”多为动词,侧重于表现事物发展 的阶段变化。 过度:超过适当的限度。“过度”为副词,侧重于表程度。 例句1:婴儿在换乳期内,乳类仍是供应能量的主要来源,泥糊 过渡 状食品是必须添加的食物,是基本的________载体。 例句2:________使用小腿后侧的腓肠肌,而使之僵硬变大,易 过度 造成肌肉型萝卜腿。
大的诗意,追求至真至善的人性美,对人性美的孜孜探求也就 汇成了一曲乡土挚爱之情的生命赞歌!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你曾说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你 永远回到了故里——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为‚中国最美
丽小城‛的湘西凤凰县城。
狭长的草坪上,只有一块高近两米的天然五彩玛瑙石,状如
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④蠕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⑤怏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少钱财,境况窘迫。 ⑥拮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请根据本处的方法解答[活页规范训练]中第10题。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翠翠是《边城》中的主要人物,故事的展开与发展 都与翠翠有关。试从节选部分来分析翠翠的人物形象。 提示 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作者笔下“爱”与“美”的
活页规范训练
①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语言表白、情感倾吐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
界。②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形态,间接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 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活动,总是要通过他的 外貌神态,或是他的行动表现出来的。③通过对环境、景物、 氛围的烘托、渲染间接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④通过梦境 幻觉等一些特殊的手法,也能较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总之,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 人物的内心世界,来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指津:分析人物外貌、语言、神态描写——暗示出人物的心理— —体现了人物性格。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4.词语解释 用尽心思。 ①刻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伤感失意。 ②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③悸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2.写作背景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极著名的一部小说。他自己曾说,
他创作《边城》的目的,不是为了描绘一幅与现实隔绝的世外
桃源图,而是要表现一种人生形式,并在这个人生形式里,注 入了自己在三十多年的人生旅途中所体验到的人生哀乐。他想
有人认为《边城》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 的杰作”。因为该小说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 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
然化的人,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让我们走近《边城》,
走进湘西生活!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3.审美视窗 湘西赤子沈从文 一位从边城走出来的青年,一位执拗地吟咏湘西世界的歌者。 你的身上流淌着楚人浪漫而又悲怆的血,你的笔下筑起了一座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分析下面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试完
成下面的表格。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提示
①含蓄地点明了翠翠对两年前的那个端午节意外碰
上二老的事念念不忘,体现了翠翠含蓄多情的心理。②表现了 翠翠对往事美好的记忆和微妙的感情涟漪。③祖父夸顺顺一家 人,但是漏说了二老傩送,翠翠心里有些嗔怪,所以问:“一
dú bè i lǘ
zhà n
lí lì ng

tiá n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绊 拌 磐 鞶 倪 睨
滇 阗 缆 揽 掂 惦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3.近义辨析
(1)过渡·过度
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中间状
就是整个国家。托起一国之未来,需要我们站在国家的高处。
当云横秦岭,韩愈深情回望他无力挽救的朝廷;当潮打空城, 刘禹锡寂寞地向帝王道出箴言;当坚船利炮轰开清廷的大门, 龚自珍遥望海上,看得最远。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当年的他们站在国家的高处,却四面楚歌。但历史以一朝 又一朝的倾覆荡开我们心底的迷雾,让我们相信,我们的国家 终究要依靠这些站在高处的人。 站在时代的高处,我们改变世界。一个时代的发展总有它 大起大落的浪潮,只有站在风口浪尖的人才能引领新一轮潮流。
命的奇迹,更创造了文学上的奇迹。
一部雅致、从容、乡土气味极浓的《边城》凝结了人类灵魂 深处至真至善的美。山美、水美、人更美。每个人都会被那浓 郁的质朴民风和大自然浑然一体的人性美所深深打动,灵魂深 处将染上这份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的纯美,思想也会得到
净化。脱下虚伪的外衣,越过世俗的樊篱。品味与自然一样博
表现的,是一种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
式。《边城》一书反映的是湘西一个边远的小城茶峒二十世纪 初叶的社会人生风貌。这是一个原始民性与封建宗法关系交织 的社会,《边城》将文字寄予如同风俗画的描绘:待人以诚, 乐于助人,受人之惠必以物回赠。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考点链接
分析人物心理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解读: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 描写。心理描写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主要有
以下几种类型: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结构图示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主旨归纳
《边城》描绘了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作者深情地歌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