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全
林业生物技术资料
二、是非与选择
1、林业生物技术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优质、高抗、速生林木良种培育,良种苗木工厂化繁育,有益天然产特离体生产,林业蛋白质工程、酶工程、能源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药材生物技术等其它林业生物技术。
2、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实现需经过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2、试管外生根技术
——试管外生根技术是指将组织培养茎芽的生根诱导与驯化培养结合在一起,直接将茎芽扦插到试管外有菌环境中,边诱导生根边驯化培养。该方法舍弃了组织培养苗在试管内生根这一环节,不仅避开了瓶内生根难的问题,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和节省了育苗成本。
3、林业生物技术
——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规模化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的生态环境、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的科学技术。(P8)
8、优良变异的筛选方法有:直接筛选法、间接筛选法。
9、细胞变异的类型包括:自发产生的变异、诱发产生的变异。
10、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比例高时产生芽,比例低时产生根。
11、由完整的植物器官分离单细胞,叶片是分离单细胞的最好材料。
12、成功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悬浮培养物分散性良好,均一性好,细胞生长迅速。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重点
一、概念与名词
1、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又称微快繁,简称微繁,
应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在无菌条件下,把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如花药、胚珠、形成层、皮层、胚乳等),放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分化、繁殖,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遗传性一致的完整新植株的技术。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与延伸。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代换系:是指受体材料的染色体被外源染色体取代后形成的个体。
2.基因工程:是根据预先设计要求,借助实验室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体中,使后者定向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者生产某种产品。
3.遗传标记:是指可遗传的、特定的、易于识别的生物体特性。
4.细胞全能性:是指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离体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5.不对称杂交:在原生质体融合前,利用X 射线等处理其中的一个亲本,使其核基因组失活,然后用这种失活的原生质体与正常或者经过化学处理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这种原生体融合方式叫不对称杂交。
6.异附加系:是指添加了外源染色体的个体。
7.遗传工程:是根据预先设计要求,借助实验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或者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体中,使后者定向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或者生产某种产品。
8.细胞学标记:是指某个体或者物种特有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带型特性。
9.外植体:是指从特定生物体上切取下来、用于组织培养的离体材料。
10.不对称杂种:在不对称杂交交时,供体原生质体只给受体原生质体提供其基因组中的少量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并与受体原生质体的完整基因组染色体共存。
这种不对称杂交所产生的融合细胞,叫不对称杂种。
11.共抑制:当受体被导入一个与受体内某基因同源的基因时,导入的基因及受体中与外源同源的基因的表达都可能减弱的现象。
12.遗传累赘:当一条载有目的基因的外源染色体导入受体后,受体往往表现出供体亲本的某些不良特性的现象。
13. 愈伤组织:是指在培养或自然条件下植物细胞经脱分化不断增值形成的由薄壁细胞组成的不定组织。
14.染色体组:维持某一物种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也是该物种发生数目变异时所所需的最低数的一套染色体。
15.原生质体:是指去掉纤维素外壁的具有生活力的裸露细胞。
二、简答题1. 请你说明互补选择(杂种体细胞选择方法)的原理。
互补选择法是利用天然或者人工诱发的营养缺陷型及抗性突变细胞对异核体进行选择。
林业生物技术试题库
一、填空题1.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2. 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
3.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_______的理论概念;1943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_________”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4. 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_______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_______℃的温度下1-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_________℃。
5. 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
6.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花叶细胞设计了__________培养基,其特点是__________浓度较高,且为较稳定的__________。
7.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8.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9. 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962年印度Guha等人成功地培养毛叶曼陀罗花药获得_________,这促进了花药和花粉培养的研究。
11. 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_________法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法灭菌。
12. 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______状态,并形成_________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
13. 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________mm、带__________个叶原基为好。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基因组:指某种生物体或一个细胞所携带的全部DNA序列的总和。
2、克隆: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3、基因的差别表达:生物个体育的不同阶段、或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发生的不同基因按一定时间和空间有序表达的方式称为基因的差别表达。
4、限制酶:一种能识别特殊短核苷酸序列并在DNA的某些位点上切割的蛋白质。
5、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按照工程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在体外构建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表达的操作。
6、DNA聚合酶:连续地将脱氧核糖核苷酸加到双链DNA分子引物链的3‘-OH末端,催化核苷酸的聚合,从而合成一条互补链的酶。
7、酶的固定化:水溶性酶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成为不溶于水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一种酶的衍生物。
在催化反应中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
8、T—DNA:能插入宿主细胞染色体的一段DNA。
9、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催化合成互补DNA的酶。
10、克隆载体:可携带插入的外源DNA片段并可转入受体细胞中大量扩增的DNA分子。
1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通过DNA互补双链解链、退火和聚合延伸的多次循环来扩增DNA特定序列的方法。
12、蛋白质工程:通过对天然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修饰,以获取比天然蛋白质更理想的新型蛋白质。
13、细胞工程: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遵循细胞的遗传和生理活动规律,有目的地制造细胞产品的一门生物技术。
14、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15、细胞融合(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异源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人工诱导下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经培养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株。
16、细胞培养:在体外条件下,用培养液维持细胞生长与增殖的技术。
17、发酵: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大量生产代谢产物的过程叫发酵。
森林培育复习内容
一、名词解释1.种实的调制: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2.种源:指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原产地理区域.实际就是指一批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产地及其立地条件.3.种子批:同一树种或品种,其产地的立地条件,母树年令或令级,采种时间和方法大致相同,种实在调制和贮藏方法相同,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的种子.4.催芽:通过人为措施,使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下,打破休眠状态,促进种子发芽.5.生理成熟:生理成熟—种子成熟过程中,当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胚具有发芽能力时,即达到生理成熟.6.形态成熟:体内营养物质积累结束,外观具备成熟的特征.7.生理后熟:有些树木的种子形态达到成熟,但胚还未成熟,需经过一段时间胚才达到成熟的现象.8.种子休眠: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使种子一时不能萌发的现象9.发芽势:在发芽测定中在公认的最适条件下,发芽过程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粒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率.10.发芽率:是正常发芽的种子数与供测种子总数的百分比.指在发芽测定中在公认的最适条件下,到发芽过程基本结束时正常发芽粒数占供试粒数的百分比.11.安全含水量 :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最低限度含水量12.千粒重 :通常用气干状态下的1000粒纯净种子的重量13.茎根比:是苗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重量或体积) 之比反映出苗木根茎两部分的平衡状况.实际上就是苗木水分、营养收支平衡问题.14.轮作 :在同一育苗地上,用不同树种或树种与农作物、绿肥、牧草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的方法.15 间作:不同植物相间种植在同一地块上.17.种子园:种子园是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的穗条和种子培育的苗木为材料,按合理方式配置,生产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场所.18.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林木种子,即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纯净一致,饱满完整,健全无病虫,生活力强19.采穗圃:采穗圃是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建立的,是为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种条和种根而建立的良种繁殖场所20.母树林:母树林又称种子林、采种母树林,是在天然林或人工林中选择划定,加以去劣间伐等培育措施,以采种为目的的林分.21.大小年现象:林木进入成年期后开始结实,但很多树种结实量并非每年保持一致,而是各年间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年份结实量多,有的年份结实量中等,有的年份甚至不结实.并且种子质量也有一定的差异.通常把结实多的年份叫做大年 ,结实中等的年份叫做平年,结实少甚至没有产量的年份称为小年.林木结实量的这种波动称为大小年现象.22.假植 :将田间生长的作物连根拔起,然后密集的浅植在沟或者棚窑内,使之处于极微弱的生长状态,但仍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苗木挖起后,如不能及时运出,或运到栽种地点后不能及时种植,就必须开挖一条沟,将苗木逐株挨紧放在沟里,根部盖上上并捣实,这就叫假植.23.种植点配制:一定密度的植株在造林地上分布形式.24.林种:根据人工林的不同效益而划分的不同种类,按主要经营目的可将森林分为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25.造林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26.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各个树种比例大于10%27.人工林的组成:构成林分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比例.纯林、混交林28.混交比例:树种在混交林中所占的比例39.主要树种:人们培育的目的树种,防护效能好,经济价值高,或风景价值高.是混交林中一般数量最多,是优势树种.30.植生组混交:在种植点为群状配置时,不同树种的种植点相间隔配置的混交方法.31.伴生树种:与主要树种伴生,并促进主要树种生长的乔木树种.辅佐、护土、改土作用.二、填空题1.从论述林木结实规律的角度,林木发育期可分为4个时期,分别是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2.根据苗木高生长期的长短,可把树种分为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两大类, 杨树属于全期生长类型类型.3.林木种子品质检验的主要程序包括抽样,检验,签证,复验和仲裁检验四个步骤.4.种子发芽能力指标在生产和科学试验上常用的有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发芽值等几种,它们都能从某一侧面反映种子质量的优劣.5.种子的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两种类型, 一般所谓的种子休眠是指具有生理休眠特性的种子而言的.6.根据种子休眠形成的原因不同,可将种子休眠分为外源性休眠、内源性休眠和综合性休眠三种类型.7.苗圃土壤耕作的五个基本环节是浅耕灭茬、耕地、耙地、镇压、中耕除草.8.苗圃的常规作业方式主要包括轮作,间作,连作三种.9.扦条成活原理的类型可分为皮部生根、愈伤组织生根和综合生根三种类型,其中能否生根是决定扦条成活的关键.10.播种方法有条播,点播,撒播三种,其中条播是应用最广的一种,适用于一切中小粒种子的种子.11.影响嫁接育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有嫁接亲合力 ,砧穗生活力 ,树种生物学特征 ,环境条件 ,嫁接技术.12.扦插繁殖是经济林树种的重要繁殖手段.根据扦插成活原理,经济林树种扦插生根类型可划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13.根据种子园的繁殖方式可将种子园分为两类: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种子园.14.采穗圃是提供大量优质种条为目的的种植园,是优良品种的繁殖基地.良种繁育中强调建立良种采穗圃主要基于直接为造林提供种条或种根和进一步扩大繁殖提供无性繁殖材料两方面的因素.15.按造林材料的不同,造林方法主要包括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三种.16.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应符合经营目的,树木的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经营条件的原则.17.人工幼林抚育管理包括土壤管理、幼林管理、幼林保护和造林成活率检查和补植几个生产环节.18.从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看,人工林生物产量的大小取决于光合速率、光合面积、生长期和老化过程 .19.判断适地适树的标准,在量上通常可用立地指数和年平均材积生长量来衡量 , 在质上要求成活,成材,成林和林分稳定.20.林木引种的途径有和 .21.果树的树冠结构对果实产量的形成尤为重要,常见的树形有疏散分层形、自然开心形、自然圆头形、篱架或棚架形.柑橘属于类型.四、简答题1.简述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是什么?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种子本身性状和贮藏环境条件.本身的性状是内在因素,种皮结构,内含物构成,种子含水量,种子成熟度最为关键.种子生命活动受温度,湿度,氧气等外界条件影响.2.何为林木结实的大小年现象?产生大小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原因: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平衡.⑵内源激素不平衡.⑶环境因子影响.⑷生物因子影响.3.简述苗圃施肥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利用苗木营养诊断技术,确定缺少元素,加以补充(1)生长期长短、降雨分布特征(2)土壤肥力、质地①沙土--暖性土,宜施“凉性”肥料,如牛粪浅施②粘土--凉性土,宜施“热性”肥料,如马、羊粪深施③酸性土壤--P、K肥,碱性土壤—有机肥,PH值过高--石膏,一般土壤--N肥(3)树种、苗龄(4)苗木体内营养状况方法:(1)基肥(2)种肥(3)追肥1)撒施2)条施3)浇灌(4)根外追肥时间:基肥秋施,每年至少1次.追肥每年3-5次,一般间隔2-4周为宜.4.播种育苗的方法有哪几种?试述其优缺点?(1)苗床育苗:一般根据苗圃地条件及树种要求的不同:高床:优点: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层厚度;土温较高;床面不易出现板结;步道既能用于灌溉又可排水.缺点:作床和苗期管理比较费工.低床:优点:做床比高床省工,蓄水保墒性能好,灌溉省水. 缺点:灌溉后床面易板结,防碍土壤的通透性,要及时松土,起苗比高床费工.(2)大田育苗:优点:便于使用机械,节省劳动力,效率高,苗木质量高.缺点:产苗量较低.(3)高垄作业:优点:垄上的肥土层厚,土疏松,通气条件较好,垄的温热情况好,垄距大通风透光较好,苗木根系发达;便于灌溉和排水实行机械化生产,产量低.5.简述无性繁殖的优缺点及种类?优点:繁殖量大,根系完整,生长健壮;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提早开花结实.缺点:容易变异,不利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征;方法不简便;根系没有实生苗发达,寿命也相对短些.种类:分株、压条、埋条、扦插、嫁接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及植物的无融合生殖6.嫁接成活主要受那些因素影响?亲和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嫁接亲合力 ,砧穗生活力 ,树种生物学特征 ,环境条件 ,嫁接技术.亲和力指砧木和接穗经嫁接而能愈合生长的能力.一般认为,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大.种内品种间亲和力较大,称“共砧”嫁接;同属异种亲和力次之;同科异种亲和力较低7.何谓林农间作?林农间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常见的林农结合的农林复合经营形式,营造人工林的同时间作农作物的栽培方式.1)对山区林业来说,可以对山区进行综合开发.2)对平原区林业来说,可以缓减“农林争地”现象.3)对农村经济来说,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闲置问题. 4)对生态环境来说,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5)对于育林,特别是企业化育林来说,可以缓减育林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问题,并减少育林投资.6)起到防护林的作用.①充分利用光能②充分利用地力③改良土壤④有利于保持水土⑤防止杂草竞争,减免病虫害⑥促进幼林生长,增加短期收益.8.简述适地适树的标准、途径和方法?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随着发展的需要适地适树的树已不是停留在树种的水平,可扩展到种源、品种、无性系.标准要求达到:成活、成林、成材、稳定:1)立地指数2)平均材积生产量3)立地期望值途径:1)选树适地和选地适树2)改树适地和改地适树方法:调查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林生长情况,是探索主要方法.1)单因子对比法2)立地类型对比法3)多变量分析法9.简述苗木密度的作用规律,以及确定合理密度的原则?(一)冠幅生长:随着密度增加,平均冠幅减小(二)树高生长:取决于密度范围,对林分平均高影响不大(三)胸径生长:冠幅与直径生长成正相关,密度越大,直径越小(四)单株材积生长:不同时期,树种影响不一样(五)林分干材产量(六)林分生物量(七)干材质量(八)根系生长及林分稳定性.原则:经营目的,造林树种,立地条件,经营条件,培育技术措施,经济因素10.简述人工造林过程中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和原则?意义:不仅关系到造林的成败,而且也影响到新造幼林的速生丰产和防护效益的发挥.因地制宜地选好造林树种,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 原则:1.具备有利于满足造林目的要求的性状2.能最适应造林地区的立地3.定向培育原则 4.适地适树原则 5.可行性原则6.稳定性原则,经济学原则、林学原则、生态学原则11.简述混交造林中如何进行混交树种的选择?混交树种——起辅佐、护土、改良土壤作用的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选择树种的原则:生态要求和生长特点应与主要造林树种协调一致.1、混交树种应具有与主要树种不同的生态要求,不同的生长特点和根系类型,以便使各树种关系协调.2、混交树种不具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3、混交树种不应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的病虫害,最好耐火和抗病虫害.4、混交树种最好与主要树种大体在预定的轮伐期内同时成熟,以便合理组织主伐更新,降低木材成本.5、混交树种最好是萌芽力强,繁殖容易的树种,以利采种育苗,造林更新,以及调节种间关系后迅速更新.五、论述题1.试述影响种子寿命的因子,并简述种子贮藏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一、干藏法 1.普通干藏法:将充分干燥的种子,装入容器,置于低温,干燥,通风室内贮藏.适用于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短期贮藏.2.密封干藏法:将充分干燥的种子,装入已消毒的容器中,密封贮藏.适合安全含水量低的小粒种子长期贮藏.3.低温贮藏(种子库贮藏法):塑料袋密封包装 .适合含水量小于4%的长命种子二、湿藏法:保持温度、湿度、通气条件.适合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贮藏期限比较短 1.坑藏:与湿沙混合2.堆藏:室内外皆可3.流水贮藏:对大粒种子2.当年生播种苗木的年生长过程分为那几个阶段?如何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抚育措施?1.出苗期特点:地上部分生长较慢,地下部分发展较快;种子贮存的营养物质供应生长,出现真叶、根系,无吸收、光合功能技术要点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播前种子预处理:精选、消毒、催芽等; 确保播种质量:下种均匀、覆土厚度适宜;创造条件使种子发芽、出苗2.幼苗期特点:地上部分生出真叶或初生叶,地下部份生出侧根;营养来源靠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前期高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较快;后期,地上部分的生长速度则由慢转快.技术要点:施肥、浇水、间苗、防止猝倒病.及时灌溉、除草松土和施肥,给根系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开始追施氮肥1-2次;生长快的树种,应在幼苗期进行间苗和定苗.生长慢的针叶树苗,如果过密,也应进行间苗;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尤其对于易患猝倒病的苗木,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要注意高温和低温危害.3.速生期特点:地上部和根系生长量都最大;形成发达的营养器官管理要点:速生期需要肥、水量最多,光照要充足,土壤的通透性良好.要追肥2-3次,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及时中耕、防治病虫害;未定苗的针叶树,速生初期定苗.后期要及时停止施氮肥和灌溉.4.苗木硬化期特点:高生长速度急剧下降,出现冬芽;在硬化期前期直径和根系仍会有所生长; 苗木体内含水率逐渐降低,干物质增加,营养物质转入贮藏状态,完全木质化;苗木对低温和干旱的抗性提高,落叶树种苗木的叶柄逐渐形成离层而脱落,进入休眠期.技术要点:促进苗木木质化,防止徒长,提高苗木对低温和干旱的抗性,停止一切能促进苗木生长的措施.通过切根能使苗木少吸收水分,促进苗木木质化,又能促进多生须根.并进行越冬防寒等工作.3.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在生产实践中,如何正确掌握这些途径?(一)选用适当的培育方式:要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因树种制宜的选择合适的育林方式,必须顺应自然,科学培育,有条件时增加集约培育的措施(二)遗传改良:从简单优良母树上采种到良种基地的建立,从传统杂交到基因工程的应用,从一般的壮苗培育到无性系造林,采用不同层次的技术(三)林分结构的调控:(四)立地的选择的调控:整地施肥,灌溉或者排水洗盐四、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适地适树个体品质(良种壮苗)(整地抚育管理)生长环境(合理密植良好搭配)群体结构。
林业专业技术师考试全套资料
林业专业技术师考试全套资料一、考试简介林业专业技术师考试是为评价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而设置的资格考试。
通过此考试,可以选拔和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林业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我国林业建设的技术水平。
二、考试内容林业专业技术师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林业基础知识、林业法规政策、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培育与经营、森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等。
三、考试形式林业专业技术师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主要测试考生对林业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考试时间林业专业技术师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的第三季度。
具体的考试日期、考试时间以及考试地点,请考生关注当年的考试通知。
五、考试资料为了帮助考生复习和准备林业专业技术师考试,我们整理了一套全面、系统的考试资料,包括:1. 林业基础知识教材:详细介绍了林业基本概念、林业资源、林业生物技术、林业经济学等内容。
2. 林业法规政策汇编:收集了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林业政策法规。
3.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务:阐述了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评估、监测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
4. 森林培育与经营技术:介绍了森林培育、造林、护林、采伐等环节的技术要点。
5. 森林保护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涉及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植物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6.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7. 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介绍了林业科学研究的方法、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8. 历年真题及解析:分析了历年考试真题,帮助考生把握考试趋势和重点。
9. 模拟试题及答案:提供了多套模拟试题,供考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10. 考试指南与备考策略:介绍了考试要求、备考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建议。
六、使用说明1. 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考试资料进行复习。
林业生物技术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社会的技术。
2、生物技术领域三个里程碑:首先是1952年,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第二个里程碑是1973年Herbert Boyer和Stanly Cohen建立了DNA重组技术;第三个里程碑是1984年Kary Mullis等人提出了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技术。
3、标准PCR技术三个步骤:1、DNA变性:双链DNA模版在热(90~96℃)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2、退火:系统温度降低(55~65℃),引物与DNA模版结合,形成局部双链;3、延伸:在适当温度(70~75℃)下,Taq酶使DNA序列从引物的5’→3’端延伸,合成与模版互补的DNA链。
4、形成林业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规模化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的生态环境、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的科学。
林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特征:(1)林业生物技术是以森林群落(森林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生物反应器进行产品生产。
(2)林业生物技术为人类提供生态产品、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服务。
(3)林业生物技术克服物种间生殖隔离,以各种来源的目的基因定向培育林木新品种。
5、林业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其中生态产品成为最短缺、最急需大力发展的产品。
6、林业生物技术应用领域:⑴、优质、高抗、速生林木良种培育:主要包括树种、竹藤、花卉等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木材形成、抗逆、抗病虫等性状的基因解析,木本植物速生、优质、高抗的分子育种,林木种质资源的指纹鉴定,林木抗逆能力的定量测评及早期预测筛选技术;⑵、良种苗木工厂化繁育:林业生产的关键是良种培育和优质种苗生产。
包括老树幼化和快速繁殖,老树幼化是良种繁殖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成为名特优新林木花卉良种繁育的重要手段;⑶、有益天然产物离体生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生物反应器生产次生代谢产物造福人类;⑷、其他林业生物技术:包括林业蛋白质工程、酶工程、能源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药材生物技术等。
林业生物技术总复习资料
林业生物技术总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根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可以划分为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定义:将来源于不同生物的DNA在体外经过酶切、连接,构成重组的DNA分子,然后转入受体细胞,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得到表达的过程。
细胞工程定义:指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即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创建新的种质、改良品种、改进繁殖方法及大规模生产生物产品的技术酶工程定义:酶学原理与化工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应用技术领域,它是在一定的反应装置里,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相应的原料转化为有关物质的技术。
发酵工程定义:将微生物、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微生物(工程菌)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蛋白质工程定义: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是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改良天然蛋白质的学科,它需要蛋白质化学、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学科的配合,通过对天然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修饰,以获取比天然蛋白质更理想的新型蛋白质。
生物技术现状及展望美国:1999年政府投资高达180亿美元。
美国现有1300多家专业生物技术公司和15.3万多从业者,其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在1998年就达到了134亿美元,到2008年达到362亿美元。
1996-2010年,生物技术为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带来了同样的累积经济效益(均为390亿)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集中在大豆、玉米和棉花上。
第一阶段:抗病虫和耐除草剂;第二阶段:提高作物的品质。
比如:全球第一例转基因食品--calgene公司的延熟番茄(1993);抗玉米螟的转基因玉米,抗棉铃虫的棉花、耐除草剂的大豆等。
在美国,经GM修饰或改造的作物或食品,1999年已达7000万英亩,目前大约有50%大豆、33%棉花、大量的玉米、少量的马铃薯、油菜和南瓜均是GM。
中国:1986年启动“863”高技术规划的提出,农业生物技术列为优先发展项目。
林业基础知识期末考试重点
《林业基础知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述1.森林: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或面积),具有一定的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2。
郁闭度: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3.森林的组成:植物、动物、微生物、林地。
4。
森林的特点: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
5。
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6.传统林学:营造、抚育和利用森林的科学。
7。
森工学科:以木材采运和加工工艺为中心。
8。
营林学科: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为中心。
9。
现代林学:以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以及科研等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为目的,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的科学。
10.林业:林业就是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
11.传统林业:开发利用森林,以取得木材、燃料和其他林产品。
12.现代林业:和谐地利用森林资源,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目标综合经营森林,高效深度利用森林,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13.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郁闭度≥0。
2)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14。
林业的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15.社会对林业的需求: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16.林业三定工作: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目的是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17。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集中力量实施6大林业工程:(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退耕还林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林业工程师综合复习资料-森林生态
重庆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综合知识部分)目录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二章植物生理第三章土壤学基础知识第四章森林生态第五章林木遗传学第六章植物病虫害基础第七章气象学基础知识第八章其它与林业相关的知识考试题型第四章森林生态第一节生态学概论1.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分为4个主要时期:(1)16世纪以前的生态学萌芽时期;(2)17世纪-19世纪末的生态学建立时期;(3)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的生态学巩固时期;(4)20世纪60年代-现代的现代生态学时期。
2. 经典生态学研究的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 全球生态系统:(1)陆地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上的森林主要分为4种类型,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2)草地生态系统:全球草原根据组成和地理分布可分为2种类型,温带草原、热带草原。
3)荒漠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1)淡水生态系统:按照生物群落划分,淡水群落分为:流水群落(急流和缓流)、静水群落。
2)海洋生态系统:按照海区划分,海洋生态系统一般分为沿岸生态系统、大洋生态系统、上升流生态系统等;按照生物群落划分,一般分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藻类生态系统等。
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
(态能构)5. 干扰由3个方面构成:系统、事件、尺度域。
6.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可分为3种类型:斑块、廊道、基底。
在实际研究中,要确切地划分斑块、廊道和基底有时是很困难的,也不是必要的。
因为景观结构单元的划分总是与观察尺度相联系,所以斑块、廊道和基底的区分往往是相对的。
第二节森林与森林环境1. 森林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科学。
森林生态学的研究任务包括:认识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认识森林分类、分布、生长发育和演替规律;认识人类活动对森林及其功能的影响;提出正确经营森林、管理森林的生态学基础技术途径。
林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
促进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包括林木遗传改良、林木组织培养、林木基因工程等具体技术
林业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
林业生物制药与生物制品开发
林业生物能源开发与利用
林业生态修复与重建
林业遗传改良与育种
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林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因编辑技术:精准、高效地编辑植物基因,提高林业生物技术的应用效率
评估内容:基因稳定性、环境影响、食品安全
评估方法:实验室测试、田间试验、风险评估
林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管理
01
制生物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安全监管
建立生物技术产品的安全评估体系
提高公众对生物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
05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生物安全挑战
林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风险
科研机构:负责开展林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林业局:负责制定和实施林业生物技术监管政策
地方林业局:负责执行国家林业局制定的监管政策
企业:负责林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社会组织:负责监督林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保障生物安全
林业生物技术的监管政策
监管目标:保障林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有效、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结论
07
林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的关系
生物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如基因编辑、生物工程等,可以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但也可能带来生物安全问题。
林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需要平衡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生态风险: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破坏生物多样性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一、概念与名词1、植物离体快速繁育——又称微快繁,简称微繁,应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在无菌条件下,把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如花药、胚珠、形成层、皮层、胚乳等〕,放在人工操纵的环境中,使其分化、繁育,在短时刻内产生大量遗传性一致的完整新植株的技术。
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育方法,是常规营养繁育方法的一种扩展与延伸。
2、试管外生根技术——试管外生根技术是指将组织培养茎芽的生根诱导与驯化培养结合在一起,直截了当将茎芽扦插到试管外有菌环境中,边诱导生根边驯化培养。
该方法舍弃了组织培养苗在试管内生根这一环节,不仅躲开了瓶内生根难的问题,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和节约了育苗成本。
3、林业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规模化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的生态环境、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的科学技术。
〔P8〕4、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能够形成完整植株。
〔P26〕5、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形成层组织、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和各种器官组织以及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6、胚珠培养——胚珠培养是将授粉的子房在无菌条件下解剖后,取胚珠置于培养基中培养的过程。
有时也把胚珠连同胎座一起取下来培养。
7、离体叶的培养——在自然界,专门多植物的叶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能从叶片产生不定芽的植物,离体叶培养指包括叶原基、叶柄、叶鞘、叶片、子叶在内的叶组织的无菌培养。
它大多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出茎和根。
其中叶片培养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8、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是植物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材料进行遗传操作的技术,即对植物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进行离体诱导使其称为完整植株的技术。
林业考试复习资料 附林业基础知识综合
林业知识要点一、现代林业的概念和内涵。
定义是,现代林业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追求森林多种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实际供给能力,结构合理,功能协调,高效及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方式。
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二、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和建设目标特征:①现代林业是适应现代需求产生的林业发展方式;②现代林业旨在追求森林的多样产出;③现代林业是通过不断调整森林经营结构和产业结构并使结构不断优化来满足现代需求的;④现代林业是高度社会化的林业;⑤现代林业是高效及可持续的林业。
我国在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中必须抓好林业生态安全、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文明等三方面内容发展现代林业是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是林业工作的总要求,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的核心和主题,共同成为林业建设的旗帜和方向。
发展现代林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努力提高林业的多种效益,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
三、我国现代林业的“六大工程”和“五大转变”的内容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2 退耕还林工程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4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6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1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2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3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4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5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及其原则森林永续利用指的是一定经营范围内永远、持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全
一、、概念1、森林培育是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2、森林培育学是研究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二、简述题1、森林培育学的内容良种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更新2.、森林培育的对象人工林和天然林3、森林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既森林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所产生的效益生态效益:主要是指森林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带来的效益社会效益:森林对社会产生的效益。
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对人类精神产生的效益三、论述未来森林培育工作发展的趋势。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普及,林业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注重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以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将普遍的被探讨,为此,森林培育将更注重森林的多目标(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保持水土的能力、森林服务功能、更新的影响等)。
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将被提出,如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接近自然的林业、生态林业等。
另外在具体经营技术上一些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也将逐渐的被替代,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2)森林培育将更加集约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目前在发达的国家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培育技术已经基本建立,如桉树(轮伐期3-10年,年生长量可达60-90m3/hm2)等。
新的培育体系主要注重遗传控制(无性系造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地力维持等技术,在短期内可收获大量木材。
我国目前也在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3)森林培育出现定向化趋势为了发挥森林的更大效益,在森林培育上将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
对一个区域来讲,森林被划分成商品林和公益林。
对于商品林又分成纸浆林、建筑用材林、单板用材林等。
第一章森林的生长发育与调空一、概念1、林木个体生长(growth):是指林木个体在重量和体积上的不可逆增加。
《林木生物质材料基础》考试大纲大纲综述
805《林木生物质材料基础》考试大纲一、大纲综述《林木生物质材料基础》是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入学考试的自命题科目,是报考林业工程一级学科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三个二级学科的专业考试科目,同时也是报考材料与化工专业大类中林业工程方向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
林木生物质材料基础以木材基础构造、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林木生物质化学的基础知识为主要考试内容。
三部分考试内容各占比分别为33.3%,26.7%,40%。
为了帮助考生进一步明确复习范围和考查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内容1. 概述木质材料的特点。
2. 木材的基础构造2.1 树木的生长与木材的形成木材分类、木材名称;树木的生长与木材的形成;树干的构造;幼龄材(形成机理、概念、性质)。
2.2 木材的宏观构造与识别木材的三切面、径切板和弦切板;木材主要宏观特征(心材和边材;生长轮、年轮、早材和晚材;管孔的分布、排列、组合、大小、数目;管孔的内含物;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胞间道);木材的次要宏观特征(颜色、光泽、气味和滋味、结构、纹理和花纹、材表、质量和硬度、髓斑和色斑、乳汁迹、内含韧皮部)。
2.3 木材细胞木材细胞的生成;木材细胞壁结构(超微构造、壁层结构、壁层微纤丝排列);细胞壁上结构特征(纹孔、螺纹加厚、锯齿状加厚)。
2.4 木材显微构造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轴向管胞、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树脂道);阔叶树材的显微构造(导管、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胞间道、阔叶材管胞);针阔叶树材组织构造的比较;组织构造的变异。
3.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3.1木材的物理性质木材密度,木材和水分,木材的电学性质,木材的热学性质。
3.2木材的力学性质木材的应力与应变;弹性与木材的正交异向弹性;木材的蠕变与松弛;木材的强度、韧性与破坏;木材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木材的容许应力。
4.林木生物质化学4.1木材的化学组成4.2木质素木质素的存在、木质素分离方法;木质素的结构包括木质素的元素组成、基本结构单元、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官能团的种类;木质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显色反应);木质素的化学反应及利用。
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物技术复习资料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相互接触后,其细胞膜发⽣分⼦重排,导致细胞合并、染⾊体等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细胞:动物胚胎及某些器官中具有⾃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重建、修复病损或衰⽼组织、器官功能的理想种⼦细胞。
、固定化酶技术:将酶素服在特殊的相上,让它既保持酶的特有活性,⼜能长期稳定反复使⽤,同时⼜可以实现⽣产⼯艺的连续化和⾃动化。
⽅法⼤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载体结合法、共价交联法和包埋法。
⼯程菌:⽤基因⼯程的⽅法,使外源基因得到⾼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般称为“⼯程菌”。
转化:通过⽣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法使外源裸露DNA进⼊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
胚胎分割;借助显微操作技术或徒⼿操作⽅法切割早期胚胎成⼆、四等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母畜,从⽽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物学新技术。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定位点上的磷酸⼆脂键断开,产⽣具有5’-磷酸基(-P)和3’-羧酸(-OH)的DNA⽚段的内切脱氧核糖核酸酶。
P21SCP:单细胞蛋⽩,⽣产蛋⽩质的⽣物⼤都是单细胞或丝状微⽣物个体,⽽不是多细胞复杂结构的⽣物。
P184⽣物传感器:⽤⽣物活性物质做敏感器件,配以适当的换能器所构成的分析⼯具。
P136脱毒植物:⽤脱毒剂除去寄⽣病毒的植物。
P68基因治疗:指将⽬的基因导⼊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的。
P240RNA反义技术:天然存在的或⼈⼯合成的⼀类RAN分⼦,它不能编码蛋⽩质,但它的核苷酸顺序与某种mRNA可互补配对,所以这种反义RNA可与mRNA结合配对从⽽⼲扰mRNA的翻译,使相应的基因不能表达。
P243HGP:⼈类基因组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体上的位置,破译⼈类全部遗传信息。
P245发酵⼯程:利⽤微⽣物⽣长速度快、⽣长条件简单以及代谢过程特殊等特点,在适合的条件下,通过现代化⼯程技术⼿段,由微⽣物的某种特定功能⽣产出⼈类所需的产品。
生物技术复习资料(完整整理版)
⽣物技术复习资料(完整整理版)⽣物技术复习资料第⼀章基因⼯程⼀.专业符号Tetr 四环素抗性 R/M体系Ampr 氨苄青霉素抗性 pBR322 质粒载体M13 单链噬菌体载体 cosmid 科斯质粒IPTG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DNA ligase DNA连接酶EcoRI ⼀种限制酶 host 宿主Plasmid 质粒 Ori 复制起始位点vector 载体 cDNA 互补DNAsouthern blot DNA印迹转移技术 MCS 多克隆位点⼆.名词解释⽣物⼯程bioengineering——利⽤⽣物有机体(包括微⽣物和动、植物)或其组成部分(包括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和组织成分(包括DNA、RNA、蛋⽩质、酶、多糖、抗体等),形成新的技术⼿段来发展新产品和新⼯艺的⼀种技术体系。
也是采⽤先进⽣物学和⼯程学技术,有⽬的、有计划定向加⼯制造⽣物产品的⼀个新兴技术领域。
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是利⽤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各种物质(药物、激素、蛋⽩质、微⽣物等)的分析⽅法。
基因⼯程——指按照⼈们的意愿,在体外将核酸分⼦插⼊病毒、质粒或其他载体分⼦,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转⼊到原先没有这类分⼦的宿主细胞内,形成能持续稳定繁殖的新物种。
其⽬的是为⼈类提供有⽤产品及服务。
感受态细胞——能从其周围摄⼊DNA的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同聚物加尾法——利⽤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转移核苷酸的特殊功能,将同种核苷酸(dNTP)加到DNA分⼦单链延伸末端的3‘-OH上。
如果在⽬的基因两侧加polydA,则在载体两侧加polydT。
长度⼀般10~40个残基。
可以连接任何两段DNA分⼦的普遍性⽅法。
原位杂交技术——根据核酸杂交原理,利⽤基因探针检出培养板上重组转化体菌落位置的技术称之为原位杂交技术。
DNA接头——它是⼀类⼈⼯合成的⼀头具有某种限制酶粘性末端,另⼀头为平末端的特殊的双链寡核苷酸短⽚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重点一、概念与名词1、植物离体快速繁殖——又称微快繁,简称微繁,应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在无菌条件下,把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如花药、胚珠、形成层、皮层、胚乳等),放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分化、繁殖,在短时间产生大量遗传性一致的完整新植株的技术。
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与延伸。
2、试管外生根技术——试管外生根技术是指将组织培养茎芽的生根诱导与驯化培养结合在一起,直接将茎芽扦插到试管外有菌环境中,边诱导生根边驯化培养。
该方法舍弃了组织培养苗在试管生根这一环节,不仅避开了瓶生根难的问题,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和节省了育苗成本。
3、林业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规模化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的生态环境、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的科学技术。
(P8)4、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能够形成完整植株。
(P26)5、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形成层组织、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和各种器官组织以及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6、胚珠培养——胚珠培养是将授粉的子房在无菌条件下解剖后,取胚珠置于培养基中培养的过程。
有时也把胚珠连同胎座一起取下来培养。
7、离体叶的培养——在自然界,很多植物的叶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能从叶片产生不定芽的植物,离体叶培养指包括叶原基、叶柄、叶鞘、叶片、子叶在的叶组织的无菌培养。
它大多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出茎和根。
其中叶片培养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8、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是植物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材料进行遗传操作的技术,即对植物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进行离体诱导使其称为完整植株的技术。
9、外植体——外植体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进行无菌培养的离体材料,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10、细胞悬浮培养——细胞悬浮培养是将游离的植物细胞按一定的细胞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11、花粉培养——花粉培养也叫小孢子培养,是从花药中分离出花粉粒,使之成为分散的或游离的状态,通过培养使花粉粒脱分化,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12、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中除去细胞壁具有细胞全能性的裸露部分。
13、转基因林木——转基因林木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林业生产或者林产品加工的森林植物。
包括转基因森林植物、转基因森林植物产品、转基因森林植物的直接加工品、含有转基因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其它相关产品。
14、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系统,包括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植物个体为工厂生产具有商业价值的生物制品的方法。
15、诱导抗病性——诱导抗病性是指利用生物因子或非生物因子处理植物,以改变植物对病害的反应,并产生局部或系统抗性的现象。
16、反义技术——反义技术是指根据碱基互补原理,人工合成或生物体合成特定互补的DNA或RNA片段,以抑制或封闭某些基因表达的技术。
17、玻璃化——实践表明,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水迹状,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玻璃化。
18、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又称为重组DNA技术,是按着人们的科研或生产需要,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片段),在体外切割,拼接形成重组DNA,然后将重组DNA与载体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将其引入到没有该DNA的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生产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或创造出生物的新性状,并使之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
19、驯化——驯化是指试管苗移植前可将培养瓶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3-10d,让试管苗接受自然光的照射,感受自然温度的昼夜温差现象,使其壮实,然后再开瓶移植,经过较低温、湿度的处理,以适应自然温、湿度条件。
20、脱毒苗——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二、是非与选择1、林业生物技术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优质、高抗、速生林木良种培育,良种苗木工厂化繁育,有益天然产特离体生产,林业蛋白质工程、酶工程、能源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药材生物技术等其它林业生物技术。
2、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实现需经过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3、根据起因不同,植物细胞的死亡分为病理性死亡和生理性死亡。
4、器官培养程序包括:无菌外植体的获得、初代培养物的建立、培养物形态发生、植株再生等环节。
5、植物营养器官培养主要包括:根段培养、茎段培养、叶培养。
6、植物繁殖器官培养主要包括:花器官培养、幼果培养、种子培养。
7、原生质体培养的体细胞变异大于细胞培养的变异,而细胞培养的变异又大于组织器官培养的变异。
8、优良变异的筛选方法有:直接筛选法、间接筛选法。
9、细胞变异的类型包括:自发产生的变异、诱发产生的变异。
10、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比例高时产生芽,比例低时产生根。
11、由完整的植物器官分离单细胞,叶片是分离单细胞的最好材料。
12、成功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悬浮培养物分散性良好,均一性好,细胞生长迅速。
13、植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单细胞培养、单倍体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14、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两大类:生长素类,如2,4-D、IAA、NAA等;细胞激动素类,如6-BA、TDZ和ZT。
15、原生质体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与组织培养基类同,只是添加了渗透压稳定剂。
多数情况下所用的培养基是MS、B5或它们的衍生培养基。
16、花卉基因工程研究的容主要有:香味基因工程、花发育基因工程、花卉保鲜基因工程、花卉株型基因工程、花卉抗性基因工程等五大方面。
17、自1986年第一株转基因树问世以来,不同树种的转基因工作相继开展。
18、对于植物悬浮细胞培养的生物反应器应符合:合适的氧传递、良好的流动性、低的剪切力等要求。
19、根据诱导子的来源可将其分为生物因子或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包括真菌、细菌、病毒,还包括一些病原体的非致病性生理小种、选择过的非病原体、弱致病性病原体、强致病性病原体以及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的毒性产特;非生物因子包括一些物理和化学因子,如损伤、电击、高温、紫外线、重金属、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等。
20、从实践得知有些植物在B5培养基上生长更适宜,如双子叶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
21、母液是欲配制液的浓缩液,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及配制时的快速移取,而且还便于低温保藏,一般母液配成比所需浓度高10-100倍。
22、常用的灭菌方法可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类,即:物理方法如干热(烘烧和灼烧)、湿热(常压或高压蒸煮)、射线处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过滤、清洗和大量无菌水冲洗等措施;化学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来儿、漂白粉、次氯酸钠、抗菌素、酒精化学药品处理。
23、植物离体培养常用的主要糖类是蔗糖。
24、无菌操作接种时,在操作前和操作期间要经常用于擦拭双手和台面的酒精浓度是70%。
25、根、茎、叶、花、果、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中柱鞘等植物体细胞均可作为培养材料,诱导形成完整植物体。
(√)26、以小孢子和大孢子细胞等植物性细胞为培养材料,可诱导形成完整植物体,该植物体叫单倍体,能正常开花结实。
(╳)27、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温度、光照(如紫外线、湿度、通气状况)均会影响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28、愈伤组织是尚未分化的原始细胞团,其生理年龄几乎为零。
(√)29、每种激素必须单独配成母液,浓度一般配成1mg/ml。
(√)30、一般来讲,继代时间越长、继代次数越多,细胞变异的几率就越大。
(√)31、茎尖培养与脱毒中,能否培养成功关键在于培养基。
(×)32、平板培养是花粉培养的一种方式。
(√)33、原生质体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5-30℃。
(√)34、环境的相对湿度可以影响培养基的水分蒸发,一般要求80%-90%的相对湿度。
(×)35、无病毒植株实际应用中最大的问题并非重复感染。
(×)36、机械法分离原生质体的主要缺点是原生质体的产量很低、方法繁琐费力。
(√)37、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又可以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
(×)38、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PH值都在5.8-6.0之间。
(×)39、花粉培养是将花粉从花药中游离出来,成为分散或游离态进行培养。
(√)40、单细胞培养中选择优良细胞株常用平板培养法。
(√)三、简答与问答1、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1、外植体(1)外植体的基因型,(2)外植体的类型,(3)外植体的来源,(4)外植体的生理状态,(5)外植体的大小,(6)极性,(7)继代培养次数2、芽的增殖途径3、培养基(1)基本培养基,(2)碳源,(3)氮源,(4)植物激素,(5)培养基中其它因子4、培养条件(1)光照,(2)培养温度,(3)容器气体成分,(4)湿度2、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常见问题有哪些?答:1、污染, 2、外植体褐变 3、试管苗的玻璃化4、试管苗移栽的成活率5、遗传稳定性3、植物离体快速繁殖中外植体褐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克服?答:影响外植体褐变的因素有:(1)植物种类和品种(基因型),含有单宁、酚类化合物、多酚氧化酶活性大、色素含量多的植物较易发生如苹果。
(2)外植体的生理状态,成年期>幼龄期,老熟组织>幼嫩组织,夏季>春冬季。
(3)取样时间不当,培养时间过长,长时间不继代。
(4)培养基,无机盐浓度过高,细胞分裂素过高。
(5)温度,过高(6)光照,高光。
(7)外植体受损程度,受伤严重,消毒剂毒害。
克服措施有:(1)外植体选择的时间、季节、部位,遮光处理。
(2)适宜的培养基。
(3)合适的培养条件。
(4)加入抗氧化剂,使用VC,PVP,活性碳。
(5)缩短继代时间。
(6)减少外植体受损程度及合理使用消毒剂。
4、林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8-9)答:(1)林业生物技术是以森林群落(森林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生物反应器进行产品生产。
(2)林业生物技术为人类提供生态产品、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服务。
(3)林业生物技术克服物种间生殖隔离,以各种来源的目的基因定向培育林木新品种。
5、花器官培养的意思有哪些?答:花器官培养的意义有:(1)通过离体花芽培养可了解整体植物和源激素在花芽性别决定中所起的作用;(2)可以了解花器官各部分对果实和种子发育的作用;(3)、外源激素在果实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4)生产上也可用于珍贵品种的扩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