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定位技术v3

合集下载

微纳米及其加工技术

微纳米及其加工技术
微纳米及其加工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 盛步云教授、博导 中职国培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
1 微机械系统及其加工
称谓: 美国:微型电子机械系统 (MEMS) 日本:微机器 欧洲:微系统 按尺寸分类:
现代微机械加工的特征: 高宽比达到几十以上 几个<=W<=几十个微米 几十<=H<=几百个微米 2. 具有集光、机、电性能于 一体的生产器件的潜力
纳米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 • •
军事方面 人们的生活方面 环境方面 等等……
纳米技术的发展趋势
• 纳米科技的诞生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直接延伸到分子和原子。科学家们认为, 纳米科技将开发物质潜在的信息和结构 潜力,使单位体积物质储存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提高百万倍以上。这一作用不亚 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核能的开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纳米科技必将雄踞 于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 的影响
冰箱,洗衣机用了纳米材料可以抗菌
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薄层后产生了自洁的功能
STM在微加工中的应用
原子操纵 表面刻写 STM进行纳米加工时,在针尖微位移驱动 器上施加一个电压脉冲.电压的突增使得隧 道电流和针尖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电场强度迅 速增大。根据电场梯度理论,针尖顶端的电 场为最强,则针尖周围的物质在强电场的作 用下,向针尖方向迁移。由于脉冲电压频率 远大于反馈电路工作频率,反馈电路对这一 迅速增大的隧道电流不能及时地做出反应, 电场迁移使得针尖和样品间距缩小,间距的 缩小又使得电场进一步加强,这种正反馈最 终导致了针尖与样品表面之间发生机械接触 。此时,间隙阻抗减到最小。此后,反馈电 路动作,针尖驱动器使得针尖后退,则在样 品表面留下机械接触所造成的表面层的变化
2 纳米技术及其应用

微纳米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微纳米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微纳米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纳米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微纳米机器人是指体积在微米及纳米级别的机器人,它们可以在极小的空间内自由移动、执行特定的任务,例如治疗疾病、检测污染物以及进行微观制造等。

而在实现微纳米机器人的有效应用中,控制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将探讨微纳米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微纳米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的现状目前,微纳米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在微纳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面,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控制方法,例如磁控制、光控制和化学控制等,以实现对微纳米机器人的运动轨迹、速度和方向等的精确定位和控制。

其次,在微纳米机器人的任务控制方面,目前已经有很多应用场景,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微纳米机器人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实现精准诊断和感染控制等;在物理化学领域,则可以运用微纳米机器人进行微观制造和检测污染物等任务。

然而,在微纳米机器人控制技术上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例如微纳米机器人的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周围环境和微型器件本身的性质等。

另外,如何实现微纳米机器人的智能控制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二、微纳米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发展趋势在未来,随着微纳米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不断深入应用,微纳米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进行:(一)新型材料和新型设计的应用将新型材料和新型设计应用于微纳米机器人的智能控制中,以提高微纳米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和控制效率。

(二)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针对微纳米机器人控制存在的问题,例如受到随机微观力的干扰和微观环境的复杂性等,研究智能控制算法,以提高微纳米机器人智能控制水平。

(三)应用领域的扩展随着微纳米机器人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们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

未来,微纳米机器人有望在纳米工程、生物医学、精密制造、物理化学等领域成为得力的工具和助手。

三、微纳米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随着微纳米机器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现实,它们具有治疗疾病、实现精准诊断和感染控制等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PCV3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PCV3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专 论 与 综 述
近年 来 P C V3在 国 内外 的研究进展
张忠 国
( 黑 龙 江 省 哈 尔 滨 市农 垦 总局 动 物 卫 生监 督 所 。黑 龙 江 哈 尔滨
D0 1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 1 7. 1 2 . 0 0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一 + ・ ・ — + 一・ ・ +
结、 肺组织 的 1 4份样本 中有 1 2份 P C V 3阳性 , P C V 3分离株 与美 国 6个分离株 同源性 为 9 8 %一 9 9 %。在 辽宁 、 江西 、 重庆

鉴定到 ,对该病毒进行测序后命名 为 P C V 3 一 C h i n a / G D 2 0 1 6 ,
等地发 生繁殖障碍 的母 猪 中也检测 到 P C V 3 ,并排 除 P R V 、
P R R S V、 P E D V、 T G E V、 R V、 C S F V等其 他 病原 体 的混 合感 染 的可能 。P C V 3阳性率达到 3 4 . 7 %, P C V 3和 P C V 2混 合感染 达到 1 5 . 8 %, P C V 3 单 独感染 阳性率 为 1 8 . 9 %。P C V 3阳性组
该毒株全基 因组全长 2 0 0 0 b p ,与 P C V 3 / 2 9 1 6 0和 P C V 3 / 2 1 6 4 核苷酸同源性分别 为 9 8 . 5 %和 9 7 . 4 %。基于全基因组的进化
・ + ・ ・ + ・ ・ + ・ ・ +
况 ,并从基 因分析 了不 同的系统 发育 群 ,以及探讨了 P C V3

微纳米技术的基础原理和应用

微纳米技术的基础原理和应用

微纳米技术的基础原理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纳米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微纳米技术主要是研究微米和纳米级别下物质的性质,提高微纳米级制造工具和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性能,从而实现微纳米级别的制造和加工。

本文将会介绍微纳米技术的基础原理和应用。

微纳米技术的基础原理微纳米技术的基础原理主要是围绕着微米和纳米级别下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的。

在微米和纳米级别下,物质的特性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比如光学、热学、力学、电学等方面的性质。

这些特性的变化与微米和纳米尺度下的结构和构成有关。

因此,微纳米技术的基础原理主要包括微米和纳米级别下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性质研究、微观结构和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技术、微纳米级设备和器件的制造技术。

微米和纳米级别下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性质研究是微纳米技术的重要基础。

在微米和纳米级别下,物质内部的结构和组成与传统尺度下的物质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物质发生的各种性质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在纳米尺度下,如何极化与机械耦合的问题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在微观尺度下,具有高的电场强度和电容率的压电材料就变得更为重要。

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是推动微纳米技术发展的关键。

微观结构和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技术是微纳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观结构和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技术包括各种制备和加工工艺,如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电学和光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和工艺可以制备出各种微纳米级的结构和材料,如二维和三维纳米结构、纳米粒子、纳米管等等。

这些结构和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微纳米级设备和器件的制造技术是微纳米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纳米级设备和器件是指一些微型化和集成化的设备和器件,主要包括传感器、微流体器件、微波器件、光学器件、生物芯片等等。

微纳米级设备和器件制造技术包括微纳米加工、器件组装和封装、器件测试和检测等方面技术。

这些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大提升微纳米级设备和器件的性能,同时也可以为一些新型的应用领域提供支持。

纳米刻蚀工艺中的精准定位技术

纳米刻蚀工艺中的精准定位技术

纳米刻蚀工艺中的精准定位技术是现代微纳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微小尺寸的精确控制和操作。

在纳米刻蚀工艺中,精准定位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刻蚀的精度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纳米刻蚀工艺中的精准定位技术,并解释其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纳米刻蚀工艺的基本原理。

纳米刻蚀是一种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材料从基板上剥离的过程,其精度通常在纳米级别。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微电子器件、生物医学设备、光学元件等许多高科技领域。

那么,精准定位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呢?其主要依赖于精密的测量仪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在纳米刻蚀过程中,操作者需要准确地控制刻蚀液的流量、温度、浓度以及刻蚀时间等参数,以确保刻蚀过程在指定的位置精确进行。

为此,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测量和定位技术,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以及基于这些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

这些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刻蚀过程,并精确地调整刻蚀参数,以确保刻蚀液准确地到达指定的位置。

此外,这些技术还可以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对误差进行实时纠正,从而提高刻蚀的精度和效率。

精准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微电子制造领域,它有助于提高芯片的制造精度和成品率;在生物医学领域,它有助于制造精确的医疗设备;在光学元件制造领域,它有助于提高光学元件的精度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纳米刻蚀工艺中的精准定位技术是实现微纳米级别精确控制的关键。

它依赖于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刻蚀过程,确保刻蚀液准确地到达指定的位置。

这种技术对于提高微纳器件的性能、降低制造成本、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定位技术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更多的应用领域提供更高效、更精确的纳米刻蚀解决方案。

微纳米机电系统

微纳米机电系统

微纳机电系统微/纳米科学与技术是当今集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与微电子工程所产生的新兴、边缘、交叉前沿学科技术。

微/纳米系统技术是以微机电系统为研究核心,以纳米机电系统为深入发展方向,并涉及相关微型化技术的国家战略高新技术。

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MEMS ) 和纳机电系统(Nan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NEMS )是微米/纳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技术领域。

MEMS已经在产业化道路上发展,NEMS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一、引言从微小化和集成化的角度,MEMS (或称微系统)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讯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

而NEMS(或称纳系统) 是90年代末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继MEMS 后在系统特征尺寸和效应上具有纳米技术特点的一类超小型机电一体的系统,一般指特征尺寸在亚纳米到数百纳米,以纳米级结构所产生的新效应(量子效应、接口效应和纳米尺度效应) 为工作特征的器件和系统。

二、纳米系统的意义、应用前景微纳系统的意义应用前景由于微/纳机电系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和边缘学科,学科还处于技术发展阶段,在国内外尚未形成绝对的学科和技术优势;微/纳米技术还是一项支撑技术,它对应用背景有较强的依赖性,目前它的主要应用领域在惯导器件、军事侦察、通信和生物医学领域,以及微型飞机和纳米卫星等产品上。

2.1 .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微/纳米系统技术是与其它广泛学科具有互动作用的重要的综合技术,涉及学科领域广泛。

微/纳米系统技术是认识和改造微观世界的高新技术,微/纳米系统是结构集成化、功能智能化的产物。

微/纳米系统表现出的智能化程度高、实现的功能趋于多样化。

例如,微机电系统不仅涉及到微电子学、微机械学、微光学、微动力学、微流体学、微热力学、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广泛学科领域,而且会涉及从材料、设计、制造、控制、能源直到测试、集成、封装等一系列的技术环节。

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

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

【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在材料、医学、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增长与改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进程,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

1. 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微观颗粒表面的精确控制来实现材料性能的定制化。

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在微观层面上对材料的特性进行精准调控,从而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材料性能。

在材料科学领域,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各种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中,为材料的功能性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2. 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也在积极探索这一技术的前沿。

在材料科学领域,华南理工大学的张三教授团队最近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电子结构的调控,为新型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这种精准调控技术的取得突破,必将对材料科学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3. 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国内外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积极开展研发并推动产品的商业化应用。

另政府部门也加大了对这一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可以预见,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将持续推动我国材料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4. 对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与装备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微纳米颗粒表界面精准调控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需要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微纳米机电系统与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

微纳米机电系统与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

微纳米机电系统与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微纳米机电系统(MEMS)和传感技术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微纳米尺度的器件和传感器正在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变革。

本文将就微纳米机电系统和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1. 简介微纳米机电系统是将从微米到纳米尺度的机电子系统集成在一起的新型技术体系。

通过将微机械、纳米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传感器的微型化、多功能化和高性能化。

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纳米机电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无人机和智能手机等领域。

2. 生物医学应用微纳米机电系统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微纳米传感器的精准测量和监测,可以实时监测人体生理状态、疾病进展和药物治疗效果。

例如,微纳米机电系统可以用于监测血糖、血压、心率等生理参数,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微纳米机电系统还可以应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通过纳米机器人的精准定位和药物释放,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治疗。

3. 环境监测技术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另一大应用领域是环境监测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于环境监测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微纳米传感器的微型化和高灵敏度使其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工具。

通过微纳米传感器可以监测大气污染物、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参数,实现环境污染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4. 无人机技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纳米机电系统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微纳米传感器和微型驱动器的结合,使得无人机具有更高的精准控制和感知能力。

微纳米机电系统可以应用于无人机的姿态控制、导航定位、目标识别等方面,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和智能遥测。

5. 智能手机技术在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中,微纳米机电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微纳米传感器的微型化和低功耗使其成为智能手机中各种传感功能的关键。

例如,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手机的倾斜和运动检测,陀螺仪用于手机的姿态感知,压力传感器用于手机的指纹识别等。

基于微纳米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和检测技术

基于微纳米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和检测技术

基于微纳米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和检测技术近几年,基于微纳米技术的生物传感器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技术领域。

这种技术可以将微纳米结构和生物分子相结合,实现对各种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监测、环境污染检测、生物工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微纳米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微纳米技术是指在微米和纳米尺度下开展制造和研究的技术,是继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之后的一种新兴技术。

微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微纳米器件的制造和运用越来越普及。

目前,微纳米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材料、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

其中,在生命科学领域,微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

作为一种前沿的技术,生物传感器已经成为微纳米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生物传感器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已经成为了利用微纳米技术来进行生物分子检测的重要工具。

二、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利用特定的生物反应来检测、分析、控制目标物质的工具。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是利用生物分子的识别与特异性结合作用,来实现对目标物的检测。

一般来说,生物传感器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生物分子、信号转换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

生物分子是生物传感器的核心部分。

生物分子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制备和修饰,以适应特定的检测要求。

信号转换系统是将生物分子和目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成电信号或光信号的系统。

在实现信号转换的过程中,常利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纳米材料或微纳米结构。

信号处理系统可以对生物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目标物质的特性和数量。

三、利用微纳米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的应用1.医学检测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各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DNA和病毒等。

在医学领域,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快速检测和诊断患者血液中的生物分子,例如糖尿病,癌症和宫颈癌等疾病。

利用微纳米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医学检测。

VXLAN原理深度理解

VXLAN原理深度理解

VXLN与GRE VPN的比较:VXLN可以支持更多的虚拟网络而GRE VPN只能支持有限的虚拟网络。
VXLN与VLN的比较:VXLN可以支持更多的虚拟网络而VLN只能支持4094个虚拟网络。
VXLN与MPLS VPN的比较:VXLN可以支持更多的虚拟网络而MPLS VPN只能支持有限的虚拟网络。
VXLN起源于2011年由VMwre、Cisco、rist等公司共同提出。
VXLN通过在IP网络上封装二层以太网帧实现了二层网络在三层网络上的扩展。
VXLN的出现使得云计算和大规模数据中心中的网络虚拟化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
VXLN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VXLN是一种网络虚拟化技术用于在物理网络上构建虚拟网络。
VXLN通过将二层以太网帧封装在三层IP报文中实现二层网络在物理网络上的扩展。
VXLN支持大规模虚拟网络可以支持成千上万个虚拟网络。
VXLN具有高安全性可以提供端到端的加密和认证。
VXLN支持多租户可以同时支持多个虚拟网络。
VXLN支持动态扩展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增加或减少虚拟网络。
VXLN的应用场景
网络故障诊断和定位
网络设备的虚拟化
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隔离
企业网络的多租户隔离
虚拟化环境中的虚拟机迁移
多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互联
VXLN的原理
VXLN的协议栈结构
VXLN Heder:包含VXLN ID、VNI、Reserved字段和Flgs字段
UDP Heder:包含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和校验和
VXLN的部署和配置
VXLN的网络架构和部署方式
添加标题
VXLN网络架构:基于VXLN技术的网络架构包括VXLN隧道、VXLN网关、VXLN控制器等组件。

西克安全激光扫描仪microScan3 Core I O AIDA 操作指南说明书

西克安全激光扫描仪microScan3 Core I O AIDA 操作指南说明书

microScan3 Core I/O AIDA 安全激光扫描仪所述产品microScan3 Core I/O AIDA制造商SICK AGErwin-Sick-Str.179183 Waldkirch, Germany德国法律信息本文档受版权保护。

其中涉及到的一切权利归西克公司所有。

只允许在版权法的范围内复制本文档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未经西克公司的明确书面许可,不允许对文档进行修改、删减或翻译。

本文档所提及的商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资产。

© 西克公司版权所有。

原始文档本文档为西克股份公司的原始文档。

2操作指南 | microScan3 Core I/O AIDA8025406/1L9Q/2023-08-14 | SICK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内容内容1关于本文档的 (7)1.1本文件的功能 (7)1.2适用范围 (7)1.3本操作指南的目标群体 (7)1.4更多信息 (7)1.5图标和文档规范 (8)2安全信息 (9)2.1基本安全提示 (9)2.2规定用途 (10)2.3不当使用 (10)2.4网络安全 (11)2.5合格的安全人员 (11)3产品说明 (12)3.1通过 SICK Product ID 标识产品 (12)3.2设备概览 (12)3.3结构和功能 (13)3.4产品特性 (14)3.4.1变型 (14)3.4.2接口 (15)3.4.3系统插头 (15)3.4.4区域类型 (15)3.4.5区域组 (17)3.5应用示例 (17)4项目 (20)4.1机器制造商 (20)4.2机器的运营商 (20)4.3设计 (20)4.3.1防止干扰 (21)4.3.2避免无保护区域 (22)4.3.3安全激光扫描仪的响应时间 (24)4.3.4参考轮廓监控 (24)4.3.5危险区域保护 (26)4.3.6危险点保护 (32)4.3.7访问保护 (35)4.3.8动态危险区域保护 (37)4.4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连接 (42)4.4.1电磁兼容性 (43)4.4.2电压供给 (44)4.4.3USB 接口 (44)4.4.4OSSD (44)4.4.5电路示例 (45)8025406/1L9Q/2023-08-14 | SICK操作指南 | microScan3 Core I/O AIDA3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内容4.5检查方案 (45)4.5.1调试中和特殊情况下的检查规划 (46)4.5.2定期检查的规划 (46)4.5.3检查提示 (47)5装配 (49)5.1安全性 (49)5.2拆封 (49)5.3安装流程 (49)5.3.1直接安装 (51)6电气安装 (52)6.1安全性 (52)6.2接口概览 (53)6.2.1microScan3 Core (53)6.3接口配置 (53)6.3.1带 M12 插塞接头的连接电缆 (54)6.3.2备用 FE 接口 (54)7系统配置 (55)7.1交货状态 (55)7.2Safety Designer 配置软件 (55)7.2.1安装 Safety Designer (55)7.2.2项目 (55)7.2.3用户界面 (56)7.2.4用户组 (56)7.2.5设定 (58)7.2.6配置 (58)7.2.7联网 (60)7.3概览 (60)7.3.1功能范围 (61)7.4读取配置 (62)7.5识别 (63)7.6应用 (64)7.7监控平面 (65)7.7.1监控范围的参数 (66)7.7.2安全激光扫描仪的参数 (67)7.8轮廓参考区域 (69)7.9区域 (70)7.9.1使用区域编辑器 (71)7.9.2创建区域组模型 (74)7.9.3导入和导出区域组和区域 (74)7.9.4背景图片 (74)7.9.5区域编辑器的设置 (75)7.9.6借助坐标编辑区域 (76)7.9.7绘入无法监控的区域 (77)4操作指南 | microScan3 Core I/O AIDA8025406/1L9Q/2023-08-14 | SICK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内容7.9.8定义全局几何形状 (78)7.9.9建议区域 (78)7.10输入和输出,本地 (80)7.10.1关于一些信号的更多设置 (81)7.11监控事件 (82)7.11.1针对监控情况表格的设置 (82)7.11.2监控情况设置 (82)7.11.3关断路径 (83)7.11.4分配区域组 (83)7.11.5分配确定的关断行为 (83)7.11.6导入和导出监控事件表格 (84)7.12模拟 (85)7.13传输 (86)7.14启动和停止安全功能 (87)7.15报告 (88)7.16服务 (89)7.16.1设备重启 (89)7.16.2出厂设置 (89)7.16.3管理密码 (90)7.16.4访问管理 (90)7.16.5光学镜头罩调整 (91)7.16.6比较配置 (91)8调试 (93)8.1安全 (93)8.2校准 (93)8.3接通 (94)8.4在调试和发生变化时检查 (95)9操作 (96)9.1安全性 (96)9.2定期检查 (96)9.3显示元件 (96)9.3.1LED状态 (96)9.3.2利用显示屏的状态显示 (97)10维护 (99)10.1安全性 (99)10.2定期清洁 (99)10.3更换光学镜头罩 (100)10.4更换安全激光扫描仪 (102)10.4.1更换不带系统插件的安全激光扫描仪 (102)10.4.2完整更换安全激光扫描仪 (103)10.5更换系统插头 (103)10.6定期检查 (104)8025406/1L9Q/2023-08-14 | SICK操作指南 | microScan3 Core I/O AIDA5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内容11故障排除 (105)11.1安全 (105)11.2利用显示屏的详细诊断 (105)11.3显示屏上的故障显示 (106)11.4利用 Safety Designer 诊断 (108)11.4.1数据记录器 (108)11.4.2事件历史 (110)11.4.3消息历史 (112)12停机 (113)12.1废物处理 (113)13技术数据 (114)13.1变型概览 (114)13.2版本号和功能范围 (114)13.3数据表 (115)13.3.1microScan3 Core I/O AIDA (115)13.4响应时间 (120)13.5OSSD 内部测试的时间分布 (121)13.6扫描范围 (122)13.7尺寸图 (123)14订购信息 (124)14.1供货范围 (124)14.2订购信息 (124)15备件 (125)15.1不带系统插件的安全激光扫描仪 (125)15.2系统插头 (125)15.3更多备件 (125)16附件 (126)16.1其他配件 (126)17术语表 (127)18附件 (129)18.1合规性和证书 (129)18.1.1符合歐盟聲明 (129)18.1.2符合英國聲明 (129)18.2关于标准的注意事项 (129)18.3初次试运行和试运行核对表 (131)18.4保护设备不受相邻系统影响的安装方式 (131)19图片目录 (135)20表格目录 (137)6操作指南 | microScan3 Core I/O AIDA8025406/1L9Q/2023-08-14 | SICK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关于本文档的 11关于本文档的1.1本文件的功能本操作指南中包含了安全激光扫描仪生命周期中必需的各项信息。

纳米微针产品说明书

纳米微针产品说明书

纳米微针产品说明书产品名称:纳米微针主要功能:纳米微针是一款通过纳米技术打开皮肤管道的医疗设备,其针头类似一块小小的晶片方块,上面布满了密密的、细到看不出来的微针。

将这个小方块按在皮肤上,就能让药物进入表皮,而人几乎没有感觉。

主要特点:1. 创口小、无痛感:普通针头的直径为300微米,而纳米微针的针尖直径只有80微米,比头发丝细,比表皮层厚度要薄。

在打针的时候,只需把布满微针的小晶片往皮肤上一贴就可以了,微针可以穿透对药物起屏障作用的表皮角质层,随后,把吸满药剂的贴片贴上,药剂就会慢慢地渗透进表皮,定量、连续地给药。

2. 安全卫生:由于其无痛、无创、安全、高效的特点,纳米微针被称作“人类给药技术的一次革新”,大大减少了感染几率。

3. 高效给药:除了减轻病人痛苦外,纳米微针皮内给药还有减少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加快药物吸收等优点。

使用方法:1. 清洁皮肤:在使用纳米微针之前,请确保您的皮肤清洁无油脂,以免影响微针的穿透效果。

2. 放置微针晶片:将纳米微针的晶片放在需要给药的部位,轻轻按压,使其与皮肤紧密接触。

3. 贴上吸满药剂的贴片:将吸满药剂的贴片贴在微针晶片上,确保贴片与皮肤紧密贴合。

4. 药物渗透: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数小时至数天),药物会通过纳米微针的通道慢慢渗透进表皮。

5. 移除贴片和晶片:药物渗透完成后,轻轻移除贴片和晶片,然后清洁皮肤。

注意事项:1. 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纳米微针。

2. 避免在破损、炎症或敏感的皮肤区域使用纳米微针。

3. 使用纳米微针后,请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有异常,请及时就医。

4. 请将纳米微针保存在干燥、避光的地方,并避免儿童接触。

微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医疗检测应用

微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医疗检测应用

微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医疗检测应用微纳米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其能够实现对生物分子及其作用的监测和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稳定性、快速响应等优良特性,因此其在医疗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微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基础原理微纳米生物传感器是基于微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复合型技术,其主要原理为利用生物分子与生物传感器上的识别子结合所导致的电化学信号变化进行检测。

其具体工作机制为:首先,将生物分子与传感器上的识别子结合,产生信号变化;接着,利用电化学技术将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最后,通过电子设备将电流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获取检测信息。

二、微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特点与优势1. 高灵敏度:微纳米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到非常微小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其抗干扰能力强,假阳性率低,可靠性高。

2. 高特异性:微纳米生物传感器能够识别和检测特定的生物分子,具有高特异性,不会被其他生物分子所干扰。

3. 高稳定性:微纳米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稳定性,能够稳定地工作于不同的环境中,并且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

4. 快速响应:微纳米生物传感器响应速度快,能够在几秒钟至几分钟之间完成检测,适用于现场检测和实时监测等应用。

5. 成本低廉:微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成本较低,易于批量生产,可实现大规模化应用。

三、微纳米生物传感器在医疗检测中的应用微纳米生物传感器在医疗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诸多方面,如肿瘤标志物检测、药物监测、疾病检测等。

1.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特异性指标。

微纳米生物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及早发现肿瘤病变,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例如,利用微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癌细胞表面标志物HER2的浓度,可以有效地确定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2. 药物监测药物监测是指对患者进行长期用药过程中药物浓度的监测和评估。

利用微纳米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评估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消除状况,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ESP32-PICO-V3-02 技术规格书说明书

ESP32-PICO-V3-02 技术规格书说明书

ESP32­PICO­V3­02技术规格书版本1.0乐鑫信息科技版权©2021关于本文档本文档为用户提供ESP32-PICO-V3-02的技术规格信息。

文档版本请至乐鑫官网https:///zh-hans/support/download/documents下载最新版本文档。

修订历史请至文档最后页查看修订历史。

文档变更通知用户可以通过乐鑫官网订阅页面/zh-hans/subscribe订阅技术文档变更的电子邮件通知。

您需要更新订阅以接收有关新产品的文档通知。

证书下载用户可以通过乐鑫官网证书下载页面/zh-hans/certificates下载产品证书。

1产品概述1.1特性MCU•内置ESP32芯片,Xtensa®双核32位LX6微处理器,支持高达240MHz的时钟频率•448KB ROM•520KB SRAM•16KB RTC SRAMWi­Fi•802.11b/g/n•802.11n数据速率高达150Mbps•支持A-MPDU和A-MSDU聚合•支持0.4µs保护间隔•工作信道中心频率范围:2412~2484MHz蓝牙®•蓝牙V4.2BR/EDR和蓝牙LE标准•Class-1、class-2和class-3发射器•AFH•CVSD和SBC硬件•SiP接口:ADC、DAC、触摸传感器、SD/SDIO/MMC主机控制器、SPI、SDIO/SPI从机控制器、EMAC、电机PWM、LED PWM、UART、I2C、I2S、红外遥控、GPIO、脉冲计数器、TWAI®(兼容ISO11898-1,即CAN规范2.0)•40MHz晶振•8MB SPI flash•2MB SPI PSRAM•工作电压/供电电压:3.0~3.6V•建议工作温度范围:–40~85°C•封装尺寸:(7×7×1.11)mm1.2描述ESP32-PICO-V3-02是一款基于ESP32(ECO V3)的系统级封装(SiP)产品,可提供完整的Wi-Fi和蓝牙®功能,集成1个8MB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flash和1个2MB串行外设接口PSRAM。

纳米碳定位的原理

纳米碳定位的原理

纳米碳定位的原理纳米碳定位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定位技术。

它利用了纳米碳材料,通过对纳米碳材料进行特殊处理,使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特定的定位信号。

纳米碳定位的原理主要包括纳米碳材料的选择与制备、纳米碳定位器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号的接收和处理等方面。

首先,纳米碳材料的选择与制备是纳米碳定位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纳米碳材料有碳纳米管、石墨烯、炭黑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能,可以用于定位信号的产生。

在制备纳米碳材料时,一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电化学剥离、溶剂剥离等方法。

通过调控沉积参数和制备条件,可以得到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纳米碳材料。

其次,纳米碳定位器的设计与制造是实现纳米碳定位的关键。

纳米碳定位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定位器的尺寸、形状、表面修饰等。

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改变定位器的性能和功能,实现不同的定位需求。

制造纳米碳定位器时,一般采用微纳加工技术,如电子束曝光、光刻、离子束刻蚀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制造出具有高精度和复杂结构的纳米碳定位器。

最后,信号的接收和处理是纳米碳定位的重要部分。

纳米碳材料可以通过外界刺激产生定位信号,如电信号、光信号等。

这些信号可以通过传感器、探针等装置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或光信号。

接收到的信号可以通过信号处理器进行放大、滤波、解调等处理,然后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最终获得目标物体的位置信息。

纳米碳定位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纳米碳材料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其次,纳米碳定位器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方便地植入到微型设备和生物体内,实现微型物体和生物体的定位。

此外,纳米碳材料可兼具多种性质,如导电、光学、磁性等,可以应用于多种定位场景。

纳米碳定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碳定位技术可用于定位和追踪细胞、分子等微小物体,有助于研究细胞功能、疾病发生机制等。

在智能物联网领域,纳米碳定位技术可用于实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应用,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纳米学基本理论

纳米学基本理论

对于含有少量传导电子的纳米金属颗粒来说,低温 下能级的离散性会凸现出来。
热激发 kBT波及 范围
热运动能
能级间隔 ~kBT
自由电子气能量示意图
****
• §4.1 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 纳米粒子体积极小,所包含的原子数很少。许多 现象不能用通常有无限个原子的块状物质的性质 加以说明,这种特殊的现象通常称之为体积效应。
• 主要英文词汇
• Kubo Theory, 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 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dielectric confinement effect, Coulomb Blockade Effect
前言:原子与固体的电子性质
• 1. 孤立原子 • 原子结构是电子波粒二象性的直接结果,
子都是十分困难的。他提出:
kBTWed2
• W为从一个超微粒子取出或放入一个电子克服库仑力所做 的功,d为超微粒直径,e为电子电荷。
• 对 于 氢 原 子 , r=0.053nm,W=13.6eV; 外 推 法 r=5.3nm, W=0.13eV;室温下,kBT=0.025eV.
• 由此式表明,随d值下降,W增加,低温下热涨落 很难改变超微粒子电中性。
• 最后整个体系的能量降低,形成氢分子。
• 如果N个原子集聚形成晶体,则孤立原子的一 个能级将分裂成N个能级。
• 而能级分裂的宽度∆E决定于原子间的距离; • 在晶体中原子间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E与原
子数N无关。
• 这种能级分裂的宽度决定于两个原子中原来能 级的分布情况,以及二者波函数的重叠程度, 即两个原子中心的距离。
• 为了解决理论和实验相脱离的困难,久保对小颗 粒大集合体的电子能态做了两点主要假设:

微米纳米技术是指研究尺度在微米纳米范围的技术解读

微米纳米技术是指研究尺度在微米纳米范围的技术解读

绪论微米纳米技术是指研究尺度在微米纳米范围的技术,包括系统、器件及相应的材料与加工技术。

特点:1.多数微米纳米系统、器件会保持宏观基本性质,这就为大型器件和系统微小型化提供了空间,而微小型化会带来占用空间、能量消耗、材料耗费、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巨大好处2.一些微米纳米尺度的系统、器件、材料具有宏观不具备的一些特殊性质,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功能3.在微米纳米尺度上的科学研究还进行得很少,已有研究一般都停留在现象上,有关加工、操作和理论上的研究涉及较少4.理论有别于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为科学研究留下较大空间5.加工方式特殊6.交叉性和渗透性强7.应用广泛MEMS是将热、光、磁、化学、生物等结构和器件通过微电子工艺及其他微加工工艺加工到芯片上,并通过与电路的集成乃至相互之间的集成组成复杂的微型系统。

特点:1.微小结构。

体积小重量轻2.智能化3.交叉性与渗透性4.具备集成电路的一些特点,如批量化、低成本等纳米技术的分类: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纳米结构、NEMS纳机电系统、纳米操作和纳米制造、纳米结构的检测与表征。

当把微机电系统的特征尺寸缩小到100纳米以下变成了纳机电系统,其特点是尺寸更小、质量更小、更灵敏精确、更低功耗,可用于精密测量,机械结构更高的固有频率,但噪声大,加工难度大。

对社会的影响:新型材料、生物与医学、能源、环境、国土安区和反恐、科学发展微纳米技术的应用微纳力学传感器包括微惯性、压力传感器、应变力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微麦克风等。

压力传感器把压力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分为绝对压力传感器和差压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应用早且广泛,是目前MEMS最大的市场之一,早期用于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管绝对压力(MAP)测量,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检测轮胎压力,其他的应用包括血压计、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等方面。

微型惯性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是利用物体的惯性来测量物体运动情况的一类传感器。

加速度计稳态条件下即已知质量块的位移就可以知道外界的加速度。

基于改进YOLOv3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改进YOLOv3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改进YOLOv3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作者:王继千刘唤唤廖涛朱小东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22年第16期摘要:针对目标检测算法YOLOv3检测精度低、目标识别效果差等问题,从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的角度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3目标检测算法。

采取连续残差结构和深度卷积双路特征提取来扩展感受野,在深度卷积模块中以改进的混合池化来替换最大池化;在特征融合方面,引入CBAM,并在增强残差模块中增加了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

实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YOLOv3算法在百度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Insects昆虫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达到了71.22%,比原始算法的检测精度提升4.88个百分点,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目标检测;YOLOv3;注意力机制;昆虫;CBAM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2)16-0071-04Research on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YOLOv3WANG Jiqian, LIU Huanhuan, LIAO Tao, ZHU Xiaodong(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 China)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low detection accuracy and poor target recognition effect of target detection algorithm YOLOv3, an improved YOLOv3 target det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ature extraction and feature fusion. The continuous residual structure and deep convolution two-way feature extraction are adopted to expand the receptive field,and the improved mixed pooling is used to replace the maximum pooling in the deep convolution module; in the aspect of feature fusion, CBAM is introduced, and the attention feature fusion module is added to the enhanced residual modul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improved YOLOv3 algorithm on the Insects insect data set cooperated by Baidu and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reaches 71.22%, which is 4.88% higher than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original algorithm, which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Keywords: target detection; YOLOv3; attention mechanism; insect; CBAM0 引言目标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主要目标是确定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并分辨出当前目标的类别,是模式识别中的重要算法。

模得莱恩3系列红外测温仪说明书

模得莱恩3系列红外测温仪说明书

Modline 3 - the most advanced micro computer based non-conta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fe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and versatility.The Modline 3 is a non-contact, infrared radiation thermo-meter designed to meet the critical needs of today’s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Modline 3 features a broad line of infrared thermometers to match specific applications in many industries. The system offers a choice of sensors with sophisticated single lens reflex (SLR) focusing that can view spots as small as 0.012 inches (0.3mm), or sen-sors using two-color (ratio) technology to tolerate more than 95% reduction in radiant intensity, or fiber optic sensors for difficult to reach or obstructed targets.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high performance sensor and micro-computer based digital Indicator/ Processor. Many standard features are included, only a two-point On/Off controller/alarm or a PID controller are optional. Addi-tionally, Ircon offers standard accessories to meet the demanding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such as air purge and water cooling, sight tubes and mounting assemblies. Modline 3 utilizes advanced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 to process temperature signals received from the sensor.This data is accurately displayed on a highly visible LED dig-ital display in °F or °C. Programming features andcontrol functions are viewed on a bright, highly readable Alpha Numeric, 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Standard Features♦ High Performance SensorsSelect from 9 narrow spectral regions and temperature ranges to match specific applications ♦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Indicator/Processor is programmed to match specific sensorrequirements and control functions using front panel buttons ♦ High System Accuracy± 0.6% of reading ± 1 digit, or ± 0.6% of F.S. ± 1 digit,depending on model; ± 0.1% Repeatability F.S.♦ Smart Peak PickerWith Decay rate controlled directly in degrees per second. Manual and Automatic Reset modes.Standard Features (cont’d) ♦ Track and HoldHold instrument readings/outputs or allow the instrument to track real events, all via a simple contact closure from a remote switch or a relay.♦ Analog OutputsSelect one from four available analog outputs:0 to 20mA, 4 to 20 mA, 5µA / °F or °C and 0 to 10 Vdc ♦ Remote Analog Input4 to 20mA signal input to the Modline 3 permits external adjustment of Emissivity/E-Slope or Controller Setpoint.♦ RS-485 Digital InterfaceDigital communication port provides a complete two-way access to Modline 3 features and functions.♦ CE ComplianceMeets EMC directive 89/366/EECMeets Low Voltage directive 73/23/EECOptional Features♦ 2- Point On/Off Control OptionsTwo completely independent channels of control and/or alarming.♦ 3-Mode Proportional ControllerWith a multitude of features; Auto tune, Bumpless Output Transfer, 4 to 20 mA isolated output, Internal/External Setpoint control and Hi-Lo Deviation Alarms with relayoutputs.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Catalog MO300Modline 3 CatalogSystem OverviewE-SLOPE ORCONTROLLERSET POINTModline 3 System Configuration for SLR and Fiber Optic Versions Sensor Selection ChartThe Modline 3 system offers you the widest choice of non-contact infrared sensors to match any process. Modline 3 sensors offer sophisticated single lens reflex (SLR)focusing, that can view spots as small as 0.012 inches (0.3 mm); or for difficult, high temperature and harsh environments,some model series incorporate fiber optics for added flexibility.The optical system, detector and electron-ics are housed in a rugged sealed casting rated NEMA 4 (IP66) to perform in the harsh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Modline 3sensors are designed to match existing mounting configurations and offer a choice of cool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essories.200 SeriesMeasures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900to 4800°F (500 to 2600°C) and is intended for high temperature incandescent appli-cations. It operates in a narrow spectral region from 0.7 to 1.0µm, utilizing an extremely stable silicon detector. 340 SeriesMeasures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75to 1500°F (25 to 800°C) and is ideal for clear films of C-H type plastics or paints,waxes and oils. It operates in a very nar-row wavelength band centered at 3.43µm. 600 SeriesMeasures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50 to 1400°F (80 to 800°C) and operates at 2.0 to 2.6µm. It’s ideal for general pur-pose medium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such as thick plastics, rubber, textiles and metals.700 SeriesMeasures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00 to 2500°F (50 to 2500°C) and oper-ates at 4.8 to 5.3µm. It is ideal for glass surface temperatures in forming, bending,tempering, annealing and sealing. 800 SeriesMeasures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75 to 800°F (25 to 400°C) and operates at 7.92µm. This series measures thin film of all polyester (PET) and fluorocarbon plastics including thin glass and ceramics.3G SeriesMedium temperature thermometer mea-sures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500 to 2500°F (250 to 1400°C) and operates at 1.5 to 1.6µm. It utilizes an InGaAs detector for exceptional stability, wider temperature spans and ability to operate at higher ambi-ent temperatures. This series is ideal for medium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such as ferrous and non-ferrous metals.3L SeriesLow temperature two-color thermometer measures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500 to 1800°F (250 to 1000°C) and operates at 1.55 and 1.68µm lower ranges and 1.10 and 1.68µm upper ranges. It measures temperatures from the ratio of radiation signals of two adjacent wavelengths and not from absolute intensity. It will tolerate a more than 95% reduction in radiant intensity with virtually no error. This series is most appropriate for low temperature non-ferrous met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aluminum. It features two Indium Gallium Arsenide (InGaAs) detectors which measure target signals simultaneously delivering highly sta-ble, highly accurate and fast measurements.3R SeriesHigh temperature two-color thermometer measures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300to 6500°F (700 to 3500°C) and operates at 0.7 to 1.08 µm and 1.08 µm.The series also uses Ircon’s two-color technique to measure difficult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It is ideal for processes such as molten metal, wire and rod, vacuum furnaces and kilns.3V SeriesGallium Arsenide thermometer measures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400 to 1200°C and operates in a narrow spectral region from 0.91 to 0.97µm. This series is speci-fically tailored for measuring gallium arsenide (GaAs) wafer temperatures. Fiber Optic Sensor OptionOur fiber optic sensors are the ultimate in non-conta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or difficult-to-read or obstructed targets.The following series are available as a fiber optic version:Series and Temperature Range200 200 to 4800°F (650 to 2600°C)3G 650 to 2500°F (350 to 1400°C)3R 1300 to 6500°F (700 to 3500°C) 3V 500 to 1500°CModline 3 CatalogSeries 340, 700, 800, 3R & 3L with SLR focusing Series 200, 600, 3V and 3G with SLR focusingSensorsThe Modline 3 Indicator/Processor is a micro computer based signal processor designed to operate with all Modline 3 sensors, an internal menu allows the user to indicate the sensor connected and the micro-computer provides the functions for that specific sensor. No calibration is necessary when changing sensors.Analog OutputsFour selectable isolated and linear outputs are available;4-20 mA, 0-20 mA, 5µA per degree, and 0 to 10 Vdc. The outputs are adjustable to cover any portion of the instruments available temperature span to a minimum of 10 degrees. Digital InterfaceRS-485 digit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ommunicates in half duplex to the computer. Command signals are used to make temperature request, setting adjustments, system sta-tus, system configuration, on/off control functions, service functions and PID control functions.Auxiliary inputA remote 4-20 mA input can be field-selected to set the emissivity, the E-Slope or controller setpoint.Smart Peak PickerThe Pick Picker circuitry responds to the highest instanta-neous value of temperature and holds this value even if the temperature source is interrupted by smoke, steam, dust or intermittent targets. A rate of decay adjustment allows the instrument to follow the true target temperature but not be affected by the conditions previously mentioned.The Modline 3 Peak Picker is a smart peak picker. When viewing products that have a hot leading edge like a piece of glass, the peaking function can be delayed for as long as 10 seconds to avoid this peak temperature. In addition, it can be reset manually or a reset setpoint can be selected. Should the temperature decay below this point, the Peak Picker will automatically reset. This setpoint is adjustable anywhere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instrument.Track and HoldMany processes may require that a control output be held even if the hot target is not in sight. For example, when a billet exits an induction coil, a temperature is obtained - if no billet is present, the controller would call for heat because it senses a cool target.With a track and hold feature, the instrument receives a contact closure and holds the last seen temperature of the billet. All functions are held (the indicator, linear outputs and controller outputs) until the contact is opened.On/Off ControlThe On/Off controller provides two independent set-points for alarms or control. Each setpoint is adjustable over the entire span of the instrument. Setpoint 1 can be externally set via the 4-20 mA linear input.PID ControlThe Modline 3 PID Controller provides a fully automat-ed proportional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heaters, lamps or speed controls. The controller can be operated in a manual mode using front panel controls or a remote setpoint via a 4-20 mA input. The PID control features Auto-tune, Bumpless Transfer and two Deviation Alarms which can be independently set either side of the operating setpoint.Modline3 FunctionsAll functions, either standard or optional, are easily set using the four controls on the front panel. Easily under-stood menus help you to make quick selections for fast start up and operation.Modline 3 CatalogTypical Dimension Drawing shows panel mounting for Standard Features Optional FeaturesUp-Down Buttons allow you to change valuesSensor InputRemote Reset Picker and Track /Hold Function Display indicates control function settings and menus in a Modline 3Control Function Display (In English, French or German)Menus and functions are easily selected and displayed using two buttons, variable values are changed using up and down buttons.Optional AccessoriesIrcon provides a variety of optional accessories for the Modline 3 System for the SLR sensors or the Fiber Optic Version to simplify mounting and to protect the sensors from hostile environments.SLR Sensors• Model AA-3 Air Purge• Models SB-1 Swivel Mounting Base • Model WA-3 Water Cooling Accessory • Model WJ-5 Water Cooling Jacket• All other Flange Mount Accessories and SightTubes.Fiber Optic Sensors• Model AA-5 Air Purge • Model AP-5 Adapter Plate• Model MB-5 Angle Mounting Bracket • Model SB-5 Swivel Mounting Base withMC-5 Mounting ClampSelect Emissivity and Value 0.100 to 1.000Change Value using up/down buttonsOther Standard Function Selections • E-Slope: 0.850 to 1.150• Response Time: 0.01 to 60 sec.• Peak Picker: On/Off, Decay Rate, Reset, RemoteReset, Auto Reset, Reset Below, Delay • Track and Hold: On/Off• Security Access: Panel Locked/Closed/Open • Calibration: Cycle Cal.• System ConfigurationModel Series: Text Language(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Operation FeaturesSystem SpecificationsModel Number Explanation Example: 33-05F05-0-0-0-0 Model Identification ChartBLOCK A - Series Designation32=200 Series33=340 Series36=600 Series37=700 Series38=800 Series3G=3G Series3L=3L Series3R=3R Series3V=3V SeriesBLOCK B - Temperature Rang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iber Optic Options (Check One)Note: Some sensor models are marked with response time restrictions. All other models have an adjustable range of 0.01 to 60 seconds.200 Series* – 0.7 to 1.0 µ20F05 = 900 – 2000°F D/5024F10 = 1000 – 2400°F D/10030F20 = 1200 – 3000°F D/20048F30 = 1400 – 4800°F D/30011C05 = 500 – 1100°C D/5013C10 = 550 – 1300°C D/10014C10 = 600 – 1400°C D/10015C20 = 650 – 1500°C D/20016C30 = 800 – 1600°C D/30026C30 = 750 – 2600°C D/300* Emissivity span is restricted to 0.3 to 1.0 for the first 100°F (55°C) for all temperature ranges.200 Series Fiber Optic Options**10 ft (3 m) fiber optic cable25FF5 = 1200 – 2500°F D/3025FF8 = 1200 – 2500°F Extension Tip30FF6 = 1300 – 3000°F D/6030FF7 = 1300 – 3000°F D/30 x D/15030FF8 = 1300 – 3000°F Extension Tip48FF6 = 1800 – 4800°F D/6048FF7 = 1800 – 4800°F D/30 x D/15048FF8 = 1800 – 4800°F Extension Tip BLOCK B (cont.)200 Series Fiber Optic Options (cont.)10 ft (3 m) fiber optic cable15CF5 = 650 – 1500°C D/3015CF8 = 650 – 1500°C Extension Tip20CF6 = 700 – 2000°C D/6020CF7 = 700 – 2000°C D/30 x D/15020CF8 = 700 – 2000°C Extension Tip26CF6 = 750 – 2600°C D/6026CF7 = 750 – 2600°C D/30 x D/15026CF8 = 750 – 2600°C Extension Tip** Emissivity span is restricted to 0.2 to 1.0 for thefirst 100°F (55°C) for all temperature ranges.340 Series – 3.43 µ (0.14µ Band)04F05 = 75 – 400°F D/50*05F05 = 150 – 500°F D/50**06F05 = 200 – 600°F D/5010F10 = 300 – 1000°F D/10015F10 = 500 – 1500°F D/10002C05 = 25 – 200°C D/50*03C05 = 75 – 300°C D/50**04C05 = 100 – 400°C D/5005C10 = 150 – 500°C D/10008C10 = 200 – 800°C D/100* Limited range of response time adjustmentis 2.00 to 60 seconds.** Limited range of response time adjustmentis 0.10 to 60 seconds.600 Series SLR Version – 2.0 to 2.6µ04F15 = 150 – 400°F D/150*05F15 = 200 – 500°F D/150*06F15 = 250 – 600°F D/15008F15 = 350 – 800°F D/15010F15 = 500 – 1000°F D/15014F15 = 600 – 1400°F D/150BLOCK B (cont.)600 Series SLR Version (cont’d)02C15 = 80 – 200°C D/150*03C15 = 120 – 300°C D/150*04C15 = 160 – 400°C D/15006C15 = 250 – 600°C D/15008C15 = 350 – 800°C D/150* Limited range of response time adjustmentis 0.10 to 60 seconds.700 Series – 4.8 to 5.3µ06F05 = 100 – 600°F D/50*10F05 = 200 –1000°F D/50**15F10 = 500 – 1500°F D/10025F10 = 500 – 2500°F D/10003C05 = 50 – 300°C D/50*06C05 =100 – 600°C D/50**08C10 = 300 – 800°C D/10013C10 = 300 –1300°C D/10025C10 =1000 – 2500°C D/100* Limited range of response time adjustments 1.0 to 60 seconds.** Limited range of response time adjustmentis 0.10 to 60 seconds.800 Series* – 7.92µ (0.3µ Band)08F02 = 75 – 800°F D/2004C02 = 25 – 400°C D/20* Limited range of response time adjustmentis 0.25 to 60 seconds.Note: Model Selection Chart continuedon following page.A B C D E FModel Selection Chart (continued)BLOCK B (cont.)3G Series SLR Version* – 1.5 to 1.6 µ 18F05 = 500 –1800°F D/5010F10 = 600 – 2000°F D/10025F15 = 700 – 2500°F D/15010C05 = 250 – 1000°C D/5011C10 = 350 – 1100°C D/10014C15 = 400 – 1400°C D/150* Emissivity span is restricted to 0.3 to 1.0 for the first 100°F (55°C) for all temperatureranges.3G Series Fiber Optic Options* 10 ft (3 m) fiber optic cable22FF5 = 650 – 2200°F D/3022FF8 = 650 – 2200°F Extension Tip 25FF6 = 800 – 2500°F D/6025FF7 = 800 – 2500°F D/30 x D/15025FF8 = 800 – 2500°F Extension Tip 12CF5 = 350 – 1200°C D/3012CF8 = 350 – 1200°C Extension Tip 14CF6 = 450 – 1400°C D/6014CF7 = 450 – 1400°C D/30 x D/150 14CF8 = 450 – 1400°C Extension Tip* Emissivity span is restricted to 0.3 to 1.0for the first 100°F (55°C) for all temperature ranges.3L Series** – 1.5 to 1.6 µ and 1.65 to 1.71µ10F05 =500 – 1000 F D/5014F10 = 700 – 1400 F D/10018F10 = 1000 – 1800 F D/100*05C05 = 250 – 550°C D/5007C10 = 400 – 750°C D/10010C10 = 550 – 1000°C D/100**Indicates spectral response of 1.00 to1.20 µ and 1.65 to 1.71 µ.**Response time of 0.02 to 60 seconds for all models.BLOCK B (cont.)3R Series SLR Version – 0.7 to 1.08 µ and 1.08 µ25F05 = 1300 – 2500°F D/5032F05 = 1800 – 3200°F D/5040F10 = 2000 – 4000°F D/10065F15 = 2500 – 6500°F D/15014C05 = 700 – 1400°C D/5016C05 = 900 – 1600°C D/5020C10 = 1100 – 2000°C D/10024C05 = 900 – 2400°C D/5035C15 = 1500 – 3500°C D/1503R Series Fiber Optic Version 10 ft (3 m) fiber optic cable25FF5 = 1300 – 2500°F D/3025FF8 = 1300 – 2500°F Extension Tip 32FF5 = 1800 – 3200°F D/3032FF8 = 1800 – 3200°F Extension Tip 40FF5 = 2000 – 4000°F D/3040FF8 = 2000 – 4000°F Extension Tip 65FF6 = 2500 – 6500°F D/6065FF7 = 2500 – 6500°F D/30 x D/15014CF5 = 700 – 1400°C D/3014CF8 = 700 – 1400°C Extension Tip 16CF5 = 900 – 1600°C D/3016CF8 = 900 – 1600°C Extension Tip 20CF5 =1100 – 2000°C D/3020CF8 =1100 – 2000°C Extension Tip 24CF6 = 900 – 2400°C D/6024CF7 = 900 – 2400°C D/30 x D/15035CF6 =1500 – 3500°C D/6035CF7 =1500 – 3500°C D/30 x D/150 3V Series SLR Version * – 0.91 to 0.97 µ 10C02 = 400 –1000°C D/20 12C05 = 450 –1200°C D/50 * Adjustable range of response time 0.10 to 60secondsBLOCK B (cont.)3V Series Fiber Optic Version 10 ft (3 m) fiber optic cable 15CF5 = 500 –1500°C D/30 †15CF8 = 500 –1500°C Extension Tip ††These models are restricted to sensing head ambient temperatures of 50 to 113°F (10 to 45°C) and a minimum emissivity setting of 0.400.BLOCK C Signal Conditioning 0 =Peak Picker and Track & HoldBLOCK D Analog Signal Output0 =4 to 20mA, 0 to 20mA, or 5µA perDegree 1 =0 to 10 VdcBLOCK E Digital Communication 0 = RS 485 Digital InterfaceBLOCK F Controller Outputs 0 =None1 =PID Controller with deviation alarmsand 4 to 20mA isolated output2 =2-Point On/Off Controller with relayoutputsNote: Specification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World HeadquartersEuropean Headquarters7300 North Natchez Ave. • Niles, IL 60714 USADatabankweg 6c • 3821 AL • Amersfoort, The Netherlands Phone: 847 967 5151 ir 800 323 7660 • Fax: 847 647 0948Phone: 31 33 450 4321 • Fax: 31 33 450 4320Website:•E-mail:**************E-mail:*************Catalog MO-300 Part No. 010115 Rev HNIST Calibration Provid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致伸缩驱动器原理图
磁致伸缩驱动器
14
磁致伸缩执行器与压电陶瓷执行器比较
推力:磁致伸缩执行器>压电陶瓷执行器 最大行程:磁致伸缩执行器>压电陶瓷执行器 位移分辨率:磁致伸缩执行器(纳米级)<压电陶瓷执行器(亚 纳米级) 响应速度:磁致伸缩执行器<压电陶瓷执行器 工作带宽:磁致伸缩执行器(几十Hz到1000Hz)<压电陶瓷执 行器
电致伸缩陶瓷执行器
16
1.3 微位移传感器
微位移传感器主要有: ✓ 激光干涉仪 ✓ 电容式传感器 ✓ 电感式传感器 ✓ 应变式传感器 ✓ 光栅式传感器 ✓ ……
17
1)激光干涉仪(laser interferometer)
原理:以激光波长为已知长度,利用迈克耳逊干 涉系统测量位移的通用长度测量。 优点:量程大,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好。 缺点:系统庞大,造价昂贵。
工艺过程控制系统
在极短的时间内精确控制工作区域内的温度、 功率、压力和流量等工艺过程参数。
光学检测系统
双目显微视觉对准、光栅相位对准、基于 CCD的预定位、……。
5
1.2 微纳米定位平台的组成
6
热场\气流场\静电场\磁场 多物理场及其耦合
应用领域
洁净环境(1~10万)等级
载荷大小
300mm
气浮 40kg 导轨
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 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
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后加速度可以达到2.5~6g。存在 齿槽效应和边缘效应所造成的力矩纹波,给控制带来了一定 困难。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
9
✓ 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
音圈电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直接驱动电机. 具有结构简单、 体积小、高速、高加速、响应快等特性. 其工作原理是, 通电线圈 (导体) 放在磁场内就会产生力, 力的大小与施加在线圈上的电流 成比例. 基于此原理制造的音圈电机运动形式可以为直线或者圆 弧.
1
微细制造
朱利民
zhulm@,34206545
2
纳米定位系统
1. 纳米定位系统概述 2. 压电驱动柔性铰链微位移平台 3. 微位移平台的控制方法 4. 纳米定位技术的应用
3
1. 纳米定位系统
4
1.1微纳米制造装备
多维运动系统
多轴联动、高速、高加速度、大载荷、高定 位精度、高同步精度、真空环境、……。
缺点:处理电路较为复杂,对于它的精度、稳定性影响较大。 随着一些专用集成信号条理芯片的出现,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 大。
4)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原理:将位移量变成金属或半导体应变片的应变,引起应变片 的电阻变化。 优点:从理论上讲,其分辨率很高,成本低; 缺点:接触式测量;受温度、衬底材料和粘贴的影响。
2-3G
直线
驱动形式
1.5
高加速度
12-
球滚 ~3kg 动导轨
15G
高精密定 位12系-15统G 0.8~1
直线 电机
电机
1.5G
m/s 柱滚动
DD马达
高速度
导轨
1~2kg
导向机构
50~100
mm
行程大小
真空环境(10-6~10-9托)
微电子制造装备
精密操纵作业环境
7
1.2 用于纳米定位的执行器种类
音圈电机一般可以达到500-1000Hz的运动频率,甚至更高。 其控制位置精度最高到几十个纳米这样的精度要求。采用直线音 圈电机直接驱动后加速度可高达10g以上。但由于没有中间减速 装置,因此对负载变化很敏感。此外,支撑导轨非线性摩擦也给 定位系统的控制带来困难。
圆柱形直线音圈电机 矩形直线音圈电机
2)电容式传感器
原理:将位移量转化为电容值的变化,有变间隙式、 变面积式和变界电常数式三种。 优点: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精度可靠,属于非接触 式测量,动态响应快,发热小。 缺点:容易受寄生电容和外界的干扰。
微位移传感器介绍 18
3)电感式传感器
原理:将位移的变化量转化为互感或自感的变化。
优点: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分辨率高;
应用:压电陶瓷执行器常用于超精密纳米定位机构中。
压电陶瓷 执行器
13
✓ 磁致伸缩执行器
某些磁性体的外部一旦加上磁场则磁性体的外形尺寸会发 生变化,利用这种现象制作的驱动器称为磁致伸缩驱动器。
精度可达纳米级,响应速度快(微秒级),输出力大,工作电 压低(几伏至几十伏),设计相对简单。但为了消除线圈发热引起 的热变形因素的影响,必须专门设计恒 温冷却系统,给其应用 带来了不利因素。
传统的旋转电机与丝杠、减速器、轴承等组合的驱动传 动结构,引入摩擦、间隙、机械弹性变形等问题,无法 满足纳米精度要求。
应用于纳米级精密定位领域的执行器主要有:
1)洛伦茨电机:直线电机、平面电机、音圈电机 2)固态执行器:压电执行器、磁致伸缩执行器、…
8
1)洛伦茨电机
✓ 直线电机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执行器
✓ 压电陶瓷执行器
当压电晶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在它的某些对应面上产生异 号电荷,这种没有电场作用,只是由于形变产生电荷的现象称为正压电 效应。
当压电晶体施加一电场时,不仅产生了极化,同时还产生了形变, 这种由电场产生形变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是一类能产生逆压电效应的压电晶体。压电陶瓷执行器具 有体积小、位移分辨率高(亚纳米级)、响应速度快(几十微秒)、输 出力大、换能效率高、静态不发热等优点。但压电陶瓷执行器的行程最 大一般只有数百微米。
15
✓ 电致伸缩陶瓷执行器
压电体在外电场外电场作用下会产生区别于逆压电效应的形 变,其大小与场强成比例。电致伸缩陶瓷执行器是由特殊压电材 料制成的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及大的电致伸缩效应的驱动器。
其产生的形变与外电场的平方成正比,导致驱动器在低电压 段位移分辨率高、高电压段位移分辨率低的现象,降低了驱动器 整体分辨率。另外,驱动器材料的温度漂移系数比较大,在高精 度应用中对环境的要求较高。
摆角式音圈电机
10
✓ 超声波直线 超声波电动机是以超声频域的机械振动为驱动源的驱动
器。由于激振元件为压电陶瓷,所以也称为压电马达。具有 低速大力矩输出、功率密度高、起停控制性好、精确定位、、 噪音小等优点。
采用超声波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有效提高了重复定位精度, 但平台的速度和加速度不高。
超 声 波 电 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