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04课 蜀相(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第4课蜀相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一单元第4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加点词的意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错误!错误!A.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B.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不同C.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答案】B(两个“自”都是“自己”的意思;第一个“顾"是“拜访、探望”的意思,第二个“顾”是“看”的意思)2.下列对《蜀相》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前一句是自问,后一句是自答。
这两句直接承题“蜀相”,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写的表达方式。
B.颈联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写出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C.尾联是叙事兼抒情,情真意切,很有感人的力量,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之情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D.这是一首记游兼咏史的佳作,但思想较消极,表现出一种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而欲出世隐居的悲观情调.【答案】D(“思想较消极”“欲出世隐居”有误)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B.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C.元嘉三大诗人之首的鲍照生于乱世,身份地位极其卑微,但他才高八斗志可凌云,功名之心尤其强烈,森严的门第观念与其远大的理想抱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D.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他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答案】D(暗换主语,将“他”删去)二、文本阅读阅读《蜀相》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4.请谈谈你对诗中“映阶碧草”“隔叶黄鹂”两个意象的理解。
《蜀相》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
《蜀相》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蜀相》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蜀相》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蜀相》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蜀相杜甫〔唐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①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②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③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④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
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
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空,白白的。
⑤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犹“频繁”,多次。
这句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⑥两朝开济: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开创。
济,扶助。
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⑦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in):出师,出兵。
这两句的意思是诸葛亮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蜀相》杜甫拼音解读:shǔ xiàngdù fǔ 〔táng dài 〕chéng xiàng cí táng hé chù xún ?jǐn guān chéng wài bǎi sēn sēn 。
yìng jiē bì cǎo zì chūn sè ,gé yè huáng lí kōng hǎo yīn 。
蜀相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精校解析Word版
第一单元第4课蜀相一、语言文字运用1.对这首诗中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B.“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爱好音乐。
C.“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多次登门拜访的事。
“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
D.“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
“英雄”,这里是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答案】B【解析】好音:优美动听的鸟鸣。
2.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映.阶碧草自春色(映照)B.隔叶黄鹂空好.音(美妙)C.出师未捷.身先死(快速)D.长.使英雄泪满襟(长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捷:胜利,成功。
3.下列句子不属于赞颂诸葛亮的一项是()A.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B.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C.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D【解析】D项,是文天祥表达自己气节的。
4.下列对联颂扬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③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A.诸葛亮杜甫范仲淹B.岳飞李白范仲淹C.岳飞杜甫孟子D.诸葛亮李白孟子【答案】A【解析】①“两表”为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②对联“圣哲”即“诗圣”杜甫。
③“万家忧乐”简化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请用简洁的描述性语言,对“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这一“乐景”进行扩展。
【答案】示例青草碧绿,把台阶映衬得生机盎然,显现出浓浓的春意;树木葱茏,其间的黄鹂鸣唱着悠扬的乐曲。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补写出相应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
,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的气魄;人民的疾苦,!【答案】示例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愁绪(忧愤)【解析】这道仿写题要求补写出第一、三分句中的两处语句,考生从第二分句中找到仿写模式后,即可根据相关信息进行补写。
2020高中语文 第04课 蜀相(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04课蜀相1.作者简介杜甫,字,诗中常自称,晚年曾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部,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完整地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
他本人也被称为。
他的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高峰,他写过两组著名的诗歌:《三吏》《三别》(具体篇名)2.写作背景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
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
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1.子美;少陵野老;杜工部;诗史;诗圣;现实主义;《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为什么第一句不称“蜀相”而称“丞相”呢?“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
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2.在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本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
“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
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了什么内容?“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
“频烦”,多次地烦劳。
“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
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
《蜀相》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主旨: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 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结语
一场隔代知音的神秘邂逅,一次贤者之间的精神对话,在国 事艰危、请缨无门的时候,杜老将自己英雄失落的感慨投射 在对诸葛丞相的敬佩之中,虽已跨过千年,依然动人心怀!
详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天下计——推重其匡时雄略;老臣 心——赞扬其报国忠忱;雄才大略和 生平事迹,忠贞不渝、坚定不拔的精 神品行。
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详解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句诗为什么会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感叹。 ——诸葛亮壮志未酬,抱恨而终,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这种浩然正气激动人心。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民 不聊生。作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借痛悼诸葛亮的遭际抒发了自己 内心深沉的感叹。
作者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之一,他一生坎坷,备受苦难煎熬,民间 疾苦凝聚笔尖心头。他的诗如同一部真实 的历史画卷,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真挚 感人,广为人知。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于成 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 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 猜疑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 通过分析景物学习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古抒怀的写作特点。 ✓ 激发学生对作者忧国忧民崇高精神的崇敬之情。
重难点: 1.理解“自”“空”在诗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明确杜甫诗歌借景抒情、乐景衬哀情、借古抒怀的写作特色。
作者简介
712—770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 杜陵人,唐代大诗人。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 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其主要作品 有“三吏”“三别”等。因其杰出的成绩, 被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 著有《杜工部集》。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4课 蜀相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
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 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颔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 关系最为密切?如果把它们各自换成“尽”和“皆”, 好不好?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尤其是颔联以“乐景写哀”,下语不 凡。
2.用语精练。用二十一个字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把他的雄才大略、幸运与不幸都写到了。这得力于选材 的精当。“开、济”二字亦无可取代。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 亮。写武侯祠,是因为“盖千古人物,莫可亲承;庙貌数 楹,临风结想”,可知由祠写到诸葛亮,写祠是为了写人, 因此题为“蜀相”。
一、内容梳理
首联——深切地表达出缅怀、追思诸葛亮的情意,“丞 相”这一称呼,表示尊仰之意。“何处寻”的设问,饱 含诗人对诸葛亮无限钦慕的心情。“柏森森”三字意味 深长,高大茂密的柏树是丞相祠的标志,是诸葛亮伟大 人格的象征,按我国传统文化心理,也是历代人民爱戴 诸葛亮的见证。
提示: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 象,以“自”、“空”二字修饰,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 凉伤感。作者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表现英雄长逝、遗迹 荒落之景。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
3.此诗写诗人在诸葛亮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 非“诸葛亮”,有何深意?
夯基础
1.作者名片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唐代诗人,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 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 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他的诗被誉为“诗 史”,有《杜工部集》传世。传颂千古的名篇为“三吏” “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 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蜀相》译文赏及析(人教版高三)
《蜀相》译文赏及析 (人教版高三)一、《蜀相》原文及译文[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蜀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
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
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忠心耿耿。
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二、《蜀相》赏析古代诗文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
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
《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
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首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
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
”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
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
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读者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
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
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4课 蜀相(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4课蜀相(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第04课蜀相1.作者简介杜甫,字,诗中常自称,晚年曾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部,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完整地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
他本人也被称为。
他的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顶峰,他写过两组著名的诗歌:《三吏》《三别》〔具体篇名〕2.写作背景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
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
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1.子美;少陵野老;杜工部;诗史;诗圣;现实主义;《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为什么第一句不称“蜀相〞而称“丞相〞呢?“寻〞字,说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
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说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2.在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本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慨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
“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哀。
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照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了什么内容?“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4课蜀相
1.结构图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点
——
安静 ↓
景色 蜀相
——
荒凉 ↓
追忆 —— 仰慕
↓
泪满襟——痛惜
2.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诗,脍炙人口,感 人至深。作者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 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1.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运用了哪 些表现技巧?请简要分析。
第4课 蜀 相
八阵图①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①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 八种阵势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图形,是诸葛亮的一项创 造。
【赏析】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 写于大历元年(766)。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 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 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 应开头,第三句照应第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 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具一格。
考查的重点,而且该考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命题形式上 看,或单独考查语言赏析,或以理解关键词语、重点诗句为 主,或综合考查等。但考生在这一命题点上失分严重,主要原 因是考生往往只凭语感,或者抓住修辞手法作浅层次的分析, 结果由于把握不到位,分析不具体,要点不全,表达不规范而 失分。
方法归纳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豪
知识链接
咏史怀古诗 凭借古迹咏史抒怀之诗被称为怀古诗。就古迹,怀古人, 咏故事,抒写对前人优劣得失的褒贬,对天下治乱兴亡的见 解,有的还寄托着自己的情感抱负。
1.字音识记 (1)柏.森森( bǎi ) (2)祠.堂( cí ) (3)频.烦.(pín fán)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一单元第4课蜀相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蜀相常常眺望窗外,品读那豪放的青山,读青读绿,读它的深沉巍峨,读它的俊俏雄伟,苍茫与静谧,和谐与宁静。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凌云壮志;陶弘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得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甘愿回归自然,守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恬静;苏东坡醉心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那份奇妙;王维品尝着“空山不见人”的那份孤寂。
沉默无语的高山读出了文化与哲学。
【课内挖掘】1.杜甫处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晚唐,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适用话题]这是一则经典亘古的素材,可用于的话题角度很多,比如:“爱国爱民”“理想”“信仰”“选择”“价值”等。
注意根据不同话题角度,灵活运用,一材多用。
2.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是千古传颂的佳话。
人们在盛赞诸葛亮的旷世奇才的同时,也盛赞他能报知遇之恩的美德。
自从隆中出山后,就把“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为毕生己任,正如杜甫所写“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无不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而感动。
[适用话题]可用于“忠诚”“谦虚与成就”“大智若愚与成功”“肩膀”等话题。
诸葛亮对刘备的忠信历来被大家传为美谈,此事例适合话题“诚信”;诸葛亮不听刘备临终忠告,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此事例适合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认知”等。
【课外应用】人民与大地的诗人——纪念杜甫诞辰一千三百周年一千三百年后,杜甫活着。
对此,他本人不会感到意外,他在生活的诸多领域中是失败者,常常无职、无钱、无房,甚至无食,多难多灾、穷愁困厄,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他从未怀疑过他的书写和创造的意义,“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他为诗而生,他坚信,自己将跻身于华夏文明那些光荣的不朽者之列。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4课《蜀相》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4课《蜀相》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4课《蜀相》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4课《蜀相》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全部内容。
《蜀相》学生问题课前:1、作者对诸葛亮怀有些情感?2、三顾频烦天下计,是歌颂刘备还是诸葛亮?3、本诗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4、为什么各家对于杜甫这样的名家的诗歌风格会有那么多不同解读?课后:1、沉郁顿挫是杜甫的独特风格吗?陆游的诉衷情似乎也可以说是沉郁顿挫?2、首联的设问句在表达上起到什么作用?3、怎么判断是乐景哀情还是乐景乐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重难点: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教学方法:比较法与朗读法预习作业:1、阅读节选论文,概括三个版本中“沉郁顿挫”的相通处。
(文章见学案)2、翻译《蜀相》原诗教学过程:一、何为“沉郁顿挫"?杜甫很忙。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他老人家的诗歌——《蜀相》(已经学过《登楼》),关于杜甫诗歌的风格,学界有一个共识,叫做“沉郁顿挫”,那究竟什么是沉郁顿挫的内涵呢?各人又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在预习作业里面,我列举了一些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其中有对于所谓“沉郁顿挫”的内涵阐释,我的要求是比较各自版本的定义,找出共同的部分。
预设:情感饱满、深沉、苍凉、悲慨。
音韵屈折过渡语:今天,我们就通过《蜀相》这首诗歌,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
我们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学习,第一,通过比较阅读,分析原诗和改诗在意思上和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高中语文2019-2020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4课蜀相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国古代诗歌[新人教版选修]
蜀相一、练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祠堂(cí) 伺.机(sì) 开济.(jì) 劲.爆(jìn) B .犀.利(xī) 夙.愿(sù) 朔.风(sù) 乾.坤(qián) C .晕.车(yùn) 采撷.(xié) 马厩.(jiù) 沙砾.(lì) D .绿.林(lǜ) 笔砚.(yàn) 诏.书(zhào) 叫嚣.(xiāo) 答案 C解析 A 项,“劲”应读“jìnɡ”;B 项,“朔”应读“shuò”;D 项,“绿”应读“lù”。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 映阶碧草自.春色自.言本是京城女 (2)⎩⎪⎨⎪⎧ 三顾.频烦天下计北顾.黄河之奔流A .两个“自”解释相同,两个“顾”解释也相同B .两个“自”解释相同,两个“顾”解释不同C .两个“自”解释不同,两个“顾”解释相同D .两个“自”解释不同,两个“顾”解释也不同答案 B解析 两个“自”都是“自己”的意思;第一个“顾”是“拜访、探望”的意思,第二个“顾”是“望”的意思。
3.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常使英雄泪满襟B .隔夜黄鹂空好音C .出师未捷身先死D .三顾频繁天下计答案 C解析 A 项,常-长,意思是“长久”;B 项,夜-叶,意思是“枝叶”;D 项,繁-烦。
二、练模拟4.(2019·湖北省武汉市部分中学高二上期末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②。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③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蜀相共28页文档
1
0
、
倚
南
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蜀相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8
《蜀相》原文及赏析
《蜀相》原文及赏析《蜀相》原文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蜀相》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蜀相》是中国唐代巨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录用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即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闻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从前为刘备拟定了一系列统一全国的政策、战略,辅佐刘备复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鼎足之势的局势。
刘备逝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屡次班师北伐华夏,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终死于军中,完结了他“尽心竭力,鞠躬尽瘁”的铿锵誓词,赢得了后世大家的慕名和推重。
杜甫尽管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志向,但他宦途崎岖,志向无法发挥。
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停息。
目击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本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创始基业、抢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敬慕,备加尊敬。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完毕了为时四年的居住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流离失所的日子,到了成都,在兄弟的赞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他看望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动人心弦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郊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国都,诸葛亮在这儿掌管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
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
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损坏,只要武侯祠完好无损。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成都产蜀锦,古代从前设有专门的官员办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4课蜀相1.作者简介杜甫,字,诗中常自称,晚年曾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部,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完整地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
他本人也被称为。
他的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高峰,他写过两组著名的诗歌:《三吏》《三别》(具体篇名)2.写作背景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
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
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1.子美;少陵野老;杜工部;诗史;诗圣;现实主义;《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为什么第一句不称“蜀相”而称“丞相”呢?“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
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2.在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本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
“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
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了什么内容?“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
“频烦”,多次地烦劳。
“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
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
“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
“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5.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渚(zhǔ)袅袅(niǎo)眇眇(miǎo)B.沅江(r uán)薜荔(bì)澧水(lǐ)C.潺湲(chán)云汀(tīnɡ)九嶷(yí)D.踯躅(zhú)黄鹂(lí)谁堪(k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繁琐大散关暇瑜互见艰苦卓绝B.娇惯瓜洲渡一文不名要言不繁C.商榷对簿公堂楼船夜雪怨声载道D.纰漏塞上长城迫在眉捷轩然大波3.下面句中不属于赞颂诸葛亮的一项是A.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B.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C.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下面对句中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映阶碧草自春色(映照)B.隔叶黄鹂空好音(美妙)C.出师未捷身先死(快速)D.长使英雄泪满襟(长久)5.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柏树茂盛之意,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B.“映阶”二句的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绿色,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着树叶,传来黄鹂动听的歌声,可有谁听呢?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主要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长使英雄”一个“长”字则更是扩大了其范围,自古至今又有多少像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也包括杜甫自己。
6.对这首诗中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B.“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爱好音乐。
C.“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多次登门拜访的事。
“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
D.“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
“英雄”,这里是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丞相祠堂”写起,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
B.杜甫这首诗感情基调是赞美、敬仰。
C.“自”与“空”两个字,让人深切地体验到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表现出来了感伤叹婉的情调,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D.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
8.下列诗句没有使用比拟的一项是A.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D.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下列诗句,没有包含“反问”技巧的一项是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B.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C.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10.下列对联颂扬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③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A.诸葛亮杜甫范仲淹B.岳飞李白范仲淹C.岳飞杜甫孟子D.诸葛亮李白孟子11.根据对联的上联,拟写下联。
(1)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__(赞颂诸葛亮)(2)史诗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颂杜甫)12.前一段时间,一组关于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
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肩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对“杜甫很忙”持宽容态度的有之,持反对态度的也不少。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发微博说:“调皮的孩子,无奈的杜甫,‘南村群童’再次调侃诗圣,公若在世,何处?拄杖一叹,宛然一笑而已。
”(1)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微博中所说的“南村群童”欺负杜甫一事出自杜甫的哪首诗歌?请写出诗中叙述这一事件的几句诗句。
(2)请你针对这种涂鸦现象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话,表达你的批驳态度。
(一)阅读杜甫的《蜀相》,回答后面问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你认为颔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武侯庙佚名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1.“莫将成败论三分”一句与《蜀相》中的哪一句意思较为接近?从意蕴看,哪一句内涵更为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2.“南阳祠宇空秋草”一句中的“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含义一样吗?你认为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请说出理由。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曲江【注】二首(其二)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修整,池水澄明,花卉环列。
此诗写于乾元元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奏章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疏远。
1.这首诗前两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境况?请简要概括。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I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