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周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 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含解析)第Ⅰ卷(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o满分140分o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占卜在商朝占有重要地位,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
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
这一变化A. 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B. 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C. 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D. 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君王由相信天命到否定天命观,强调民心的重要性,体现了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者要求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需求,A符合题意;B说法不正确,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措施均着眼于维护自身的统治;C是近代西方思想;商周时期没有宗教神学,D不正确。
点睛: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为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王权通过借助神权来提高自身的权威,材料中的占卜即是表现之一。
2. 汉武帝元朔五年之前,凡是做宰相的都是侯爵。
之后武帝广开门路,宣招四方之士,任贤序位,量能以授官。
据此说明A. 汉代已形成完善的选官制度B. 异性诸候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C. 汉初对宰相治政素养要求不高D. 丞相权力过大引起皇帝的猜忌【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汉武帝出于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起用身份地位较低的官员为相,说明其对宰相的政治素养的要求不高,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汉代选官制度的相关信息,A不正确;材料所述选取的是有识之士,不是诸侯,B不正确;材料所述是皇帝旨在削弱相权的措施,不是对丞相的猜忌,D不正确。
点睛: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频繁更换宰相,启用身份地位较低的官员做宰相,实行内外朝制度等,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3. 1027年,宋仁宗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
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
2019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吉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是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題(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題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到:“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的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
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
”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A.开创于西周武王时期B.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观念C.是以宗法关系为原则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答案】D2.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
人之始生,得之于天。
既生此人,天又在人矣。
”朱熹认为A.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B.“天”“人”之间是各不相干的C.认识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D.“天”“人”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答案】D3.唐朝时,参加考试的士子常将自己平时较得意的诗文习作编辑成卷,投给达官显贵或者名人学者等,以求这些人为自己宣扬并由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美誊度,从而贏得更大的考取机会。
材料主要反映了A.科举取士期待形式革新B.诗文创作影响选官流程C.考试内容暴露科举弊端D.士族势力威胁中央集权【答案】A4.清朝光绪《凤台县志》卷4《食货志》记载:“妇女常牵犊荷锄,与男子杂作。
”这说明该地区A.冲破了“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B.女性是社会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C.男女双方社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趋于解体【答案】A5.下表为1844-1851沐上海茶叶出口量及出口价格表。
据此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茶叶出口呈量增价减的趋势B.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质量降低C.上海出口成本比广州降低了很多D.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答案】D6.有学者指出:当时中国传统社会,既夜郎自大,又一盘散沙,就像一辆“破车”。
【2019江西吉安高考历史一模】2019年江西省吉安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2019年江西省吉安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一位学者写道:武王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园,维持了约莫七百年。
”维持这个“封建帝国”的前提因素是()A. 王位世装B. 分封制度C. 礼乐制度D. 小农经济2.有学者依据汉代文献和秦汉简牍,统计出商品有300多种,归纳为24个行业,其中有不少是小农需要购进的商品,如牲畜类、陶器类、药物类、调料类等等。
材料反映小农经挤的发展()A.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 推动庄园经济的出现C. 导致铁制农具的使用D. 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3.建隆四年(963年)正月二十七日,宋太祖下诏:“礼部贡举人,今后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
”宋政府还在科举考试中推行“锁院制”,即主持考试的知贡举确定下来后,马上进入贡院,不得出外,不得与外人交通,食宿都得在贡院之内。
上述措施()A. 有利于完善考试制度B. 加大了宋朝政府财政负担C. 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D. 能够选拔出经世致用人才4.清朝在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过程中,从双方对等的代表卫兵人数,到写制、签署、互换,及最后使用拉了文译本,都严格遵循了已有的国际法原则。
但在官方材料中,清政府板少谈及这次谈判的经过。
材料表明()A. 清政府被迫放弃了朝贡体系B. 沙俄的实力较为强大C. 清政府开启外交近代化D. 中国的主权遭到侵犯5.穷则变,变者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经世致用D. 师夷长技以制夷6.如图为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民间商家画师所绘的年面,根据材料及所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占有一定优势B.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军舰望凤而逃C. 都分商家迎合民众盲目自大心理D. 甲午战败后此类年画将销路不畅7.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提出了东部工业西迁的构想,到1940年底工矿内迁工作基本完成。
据行政院报告经圆民政府协助面内迁的共达48家,技术人员有12080人,机器材料70900吨。
吉安市五校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试卷含答案
吉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五校联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A.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 B.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 D.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2. 学者温铁军认为: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
其强调的主旨是( )A.赞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 B.评价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C.剖析人多地少的生产压力 D.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3.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不高,统治者普遍认为灾异是对帝王失政的谴责和警示。
当灾异发生时,帝王一般会下诏言事,征求解教灾荒的措施。
据此可知灾害的发生( ) A.强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C.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D.有利于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4.下边图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 )A.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D.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5.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
这一转变()A.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B.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C.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D.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6.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
据此可证实( )A.明朝商业近代经济因子的缺失B.明朝商业发展没有法律保障C.传统儒家思想制约商业的发展D.商业发展深受商人素质影响7.明清之际,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2019年江西省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董仲舒曾提出“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的政治主张。
他认为:“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民不乐生……安能避罪!”由此可知,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的根本出发点是()A.抑制土地兼并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维护社会稳定D.打击官僚地主势力2.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
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A.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
其中,步骤最合理、论证最严谨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4.在中国古代,区别于程朱理学,开创自己独立思想的人是()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林则徐5.鸦片战争后,洋货在华严重滞销。
1847年,英国政府根据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开关以后,中国政府是忠实履行条约义务的,英国对华贸易不振,“既非因为中国对英国货物没有需要,也非有其他国家与英国竞争,唯一原因在于中国可以动用的现银被鸦片所吸收,从而对于自英国进口的制造品,即缺乏支付手段”。
其认为,英国商品在华滞销的主要原因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中国不需要英国的工业品C.鸦片泛滥导致购买力下降D.中国政府暗中引导百姓进行抵制6.1946年法国颁布《新人权宣言》草案,它继承和扩展了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原则和精神。
2019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联考历史试题
2019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联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考试时间100分钟。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一十必修二十必修三(专题一~三)。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題(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许多彝族(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载有“铸兹宝值,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辞语。
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A.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B.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C.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D.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2.据考证,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上午用餐大致在9点左右,下午用餐则在15点左右。
直到汉末,曹操享用“一日三餐”都是尊荣。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餐。
据此可知汉代以后A.古人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B.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C.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D.农民普遍贫困现象愈演愈烈3.下面是嘉峪关魏晋鲜卑贵族基出土的反映鲜卑族日常生活的壁团《采桑图》和《制陶图》。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贵族生活奢侈豪华B.佛教传入影响壁画风格C.河西走廊商贸繁荣D.北方少数民族逐渐汉化4.下表为清朝前期对明末东林党评价的不同观点。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观点出处不有东林,乾坤崩塌久矣!东林岂亡明者? 攻东林者亡之也江有典《史外》(东林)以道学之名号召天下。
凡生长其地、宦游其地者,或实意仰高,或葛藤相绊而许重熙《宪章第页 1斐然从之,门户之名立矣。
遥制朝绅,迫抉台辅,夷跖唯其所造。
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矣外史续编》虽(东林)完成等主持清议本无始祸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品混,既已讲学,则议论多而是非生。
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电流弊所极遂祸延宗社《四库全书总提要》A.明末政治腐败党争剧烈B.内阁制度导致阉党乱政C.清初启蒙思想初步发展D.宋明理学被统治者认可5.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聚之渐”。
2019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2)
2019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左传》中记载:“王后没有儿子,就立长子,年龄若相当,就立贤德,若都贤德,就得靠占卜了。
”这说明A.周朝仍然保留了浓厚的神权政治色彩B.宗法制的具体实施办法相对完整C.年龄是春秋时期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D.宗法制在春秋时期遭到冲击2. 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
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
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
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
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3.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
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的全面推广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4. 古代雅典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街道体系也缺乏规划,城市一直延续到郊区和乡村、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
惟其如此,雅典人创造了独特的文明。
以上材料最能说明()A.城市设计理念源于小国寡民的地理环境B.城市设计与其行为和观念形成互动效应C.城市规划科学合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街道体系缺乏规划导致民主政治出现弊端5. 罗马法规定“四条脚动物致人损害的,该动物的所有人应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有人从非洲带回来一只二条脚的鸵鸟,致他人受到了损害,被害人便将鸵鸟的所有人告上法庭,要求损害赔偿,引起争议。
原因是,罗马法只规定了四条脚动物致人损害其所有人应负赔偿责任,而没有规定二条脚的鸵鸟致人损害其所有人应否承担赔偿贵任?”罗马法学家认为:“鸵鸟的所有人应承担责任。
江西省2019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江西省2019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________B. 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C.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________D.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2. 根据道教的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
这个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A. 外来文化借助本土传统扩大影响B. 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C. 文化高度自信阻碍思想文化交流D. 佛教道教逐渐渗透融合为一体3. 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开元十七年时,天下明经、进士及第每年不过百人,而两监(指长安、洛阳的国子监)仅一二十人,而“流外入仕(即未被编入正式官职,但任满一定年限之后,经过考试合格,授予官职)诸色人等”,则有两千人之多,又是明经、进士的二十倍。
唐朝政府的这些做法A. 说明明经、进士是当时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B. 标志着等级秩序森严的贵族政治趋于瓦解C. 客观上有利于封建政府吏治的状况的改善D. 表明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有浓厚的儒家特色4. 以下图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
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p5. 遗产项名称批准时间传统桑蚕织技艺 2009年10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10月中医针灸 2010年11月中国珠算 2013年12月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A. 技艺先进________B. 实用性强________C. 体系完整________D. 注重实验6.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
江西省吉安市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吉安市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一位学者写道:“武王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
”维持这个:“封建帝国”的前提因素是A. 王位世袭B. 分封制度C. 礼乐制度D. 小农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由“武王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可知西周初期实行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形成地域政治,建立起“拱卫王室”的共主帝国所以B项正确。
A项在夏朝己存在,只是一种继承制,不是“帝国”维持的前提;C项是辅助、协调统治阶级秩序和关系的。
D项是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的。
所以,只有B项符合材料主旨。
2.有学者依据汉代文献和秦汉简牍,统计出商品有300多种,归纳为24个行业,其中有不少是小农需要购进的商品,如牲畜类、陶器类、药物类、调料类等等。
材料反映小农经济的发展A.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 推动庄园经济的出现C. 导致铁制农具的使用D. 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所说:“24个行业”的“300多种商品”,“不少是小农需要购进的商品”,可知小农生产生活需要,即“市场”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小农本身具脆弱性,面向市场不利于规模的扩大,难以发展成庄园,B项错误;铁制农具的使用才导致小农经济的出现,C项说法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重农抑商会限制小农与市场的联系,D项不正确。
【点睛】有效利用材料意图与关键字,运用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正确分析相关问题。
3.建隆四年(963年)正月二十七日,宋太祖下诏:“礼部贡举人,今后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
”宋政府还在科举考试中推行“锁院制”即主持考试的知贡举确定下来后,马上进入贡院,不得出外,不得与外人交通,食宿都得在贡院之内。
上述措施A. 有利于完善考试制度B. 加大了宋朝政府财政负担C. 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D. 能够选拔出经世致用人才【答案】A【解析】【详解】由“朝臣不得更发公荐”,“锁院制”等可知,宋代在考试程序上规范了科举制度,有利于公平公正选取官员,所以A项正确。
江西省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 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江西省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
”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是A. 道家B. 墨家C. 儒家D. 法家2. 公元前 513 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 铸刑鼎” 。
孔子对此批评说:“ 晋其亡乎!” 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
“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这反映了A. “ 刑鼎” 体现青铜器冶铸技术的进步B. 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C. “ 贵贱无序” 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D. 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3.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4. 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 六条问事” 考查郡县长吏。
第一条是诏问“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 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 怒则任刑,喜则淫赏” 、“ 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 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 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 等行为。
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A.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B. 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C. 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D. 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5. 读下图“定州汉墓出土的竹简《论语》”。
2019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二中等六校高三上学第一次调研联考历史试题(图片版)
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调研考试(一)历史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由于西周的“礼”仅限于社会上层,故A项“世俗化”不正确。
西周的“礼”更为广泛、庄严、典重,并贯彻到社会上层,故有固定化的特点,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西周“礼”、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也没有“思辨化”,故排除C项和D项。
2.答案:D解析:从汉赋的内容看,部分受到屈原楚辞体的影响,但并非楚辞体浪漫主义的全部,故排除A项。
道家无为而治,对汉赋有一定的影响,但也非汉赋的全部,汉赋也有现实主义的内容,故排除B项。
题中材料没有“外儒内法”的内涵,故C项与题意无关。
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项体现了这一史观,故D项正确。
3.答案:A解析:对秘色瓷的研究,目前尚无定论,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对秘色瓷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说明时代和史料的占有对历史研究有制约作用,故A项正确,D项不正确。
秘色瓷的研究和定论,取决于多重证据,科技只是其中因素之一,故排除B项。
考古发现有助于澄清历史,也可能加剧争鸣,故C项不正确。
4.答案:C解析:“诏书没有宰相副署,不具备法律效力”,也不能由新任宰相赵普副署,故表明宋太祖的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宰相,故C项正确。
宰相职权重要,只是材料的信息之一,但不是核心信息,故排除A项。
赵普是新任的尚未下达诏书的宰相,不是台谏官,故排除B项。
材料只反映了北宋宰相有所增多,但没有反映集体宰相制度,更不能反映集体宰相制度完善,故排除D项。
5.答案:C解析:从诗中的“陈花富户积如山”“狼藉当街白如玉”等信息,可以看出,诗歌所描写的并不是花木交易而是棉花交易,故排除A项,C项正确。
诗歌反映了商人的活跃,但不是区域商人群体“商帮”,故排除B项。
诗歌没有反映棉纺织业手工工场的生产组织变化情况,故排除D项。
6.答案:A解析:《海国图志》是当时详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专著,内容丰富,它介绍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触及了清政府的统治,故遭到禁毁,A项正确。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周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一.选择题:60分1. 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2. 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面而连其中,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A.宣扬君权神授B.解释天人感应C.劝君主行仁政D.强调教化民众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驱使庄户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使唤他们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4.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
这一变化A.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B.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D.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5.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
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
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6.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能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
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
“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上学期测试(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中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 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B. 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C. 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 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已经形成拥有同一祖先,都是黄帝族后裔的认识,体现了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故B错误;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拥有共同的先祖,体现的是民族认同,并未体现政治制度的连续性,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农耕经济成为社会根本,故D错误。
2.《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D. 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答案】C【解析】材料“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这反映出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一统,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民族关系影响,故B项错误;D 项与材料反映的正好相反,故排除。
点睛:“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分封制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周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2. 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面而连其中,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A .宣扬君权神授B.解释天人感应C.劝君主行仁政D.强调教化民众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驱使庄户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使唤他们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A .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4.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 . 5%,以北则占到54 . 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 . 1%,以北则为40 . 9%。
这一变化A .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B.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D.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5.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
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
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A .改变地方割据局面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6.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能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
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
“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
材料反映出明代A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7.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8.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
这表明A .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B.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D.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9.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
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 .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C.传统文化艺术已衰落的事实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10. 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
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
”其主张的意图是A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D.联合苏联推动社会革命11. 1917年,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说:“文学改良的话,我们已锣鼓喧天的闹了一闹;……先生说‘本是个顽固党’。
我说我们这班人,大家都是‘半路出家’,脑筋中已受了许多旧文学的毒……故现在自己洗刷自己之外,还要替一般同受此毒者洗刷”。
这一论述反映了A .提倡建立国民新文学B.知识分子还必须自身改造C.主张文学要言之有物D.西方文化要取代传统文化12.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
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国民大革命B.辛亥革命C.二次革命D.护国运动13. 阅读下表: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14. 类别比重(%)年平均增长率% 1921年 1936年轻工业 44 . 1 30 . 75 . 46 重工业 54 . 6 62 . 9 9 . 9415. 1954年10月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
此报告的背景是A .中央提出了的“双百方针”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的宪法C.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急需法律保障D.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16. 下列宣传画、宣传标语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舆论造势大力推动思想解放B.向共产主义社会高歌前进C.社会主义建设防右更要防左D.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7. 邓小平在会(注:指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第二天高兴地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
”下列属于材料所说“新话”的是①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③运用价值规律④设立经济特区A .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8.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里写道:(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
这一记载说明梭伦为雅典执政官时A .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C.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D.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19. 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
这表明A .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西欧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西欧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20. 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舞台。
这种制度变革A .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C.有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D.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1. 据下图所示, 1905 年和 1921 年后革命次数出现相似状况的直接原因是A. 革命政党的推动B. 社会经济的发展C. 民主思想的传播D. 维新力量的衰落22. 下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A .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B.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23. 苏共中央九月全会(1953年)和七月全会(1955年)决议的核心是力求改变经济发展的先后次序,使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刺激因素起作用。
这表明苏联A .决定废除实物配给制B.决定纠正斯大林体制弊端C.生产动力不足已显现D.暂时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24. 1947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为西欧14个国家所接受。
双方约定,美国提供的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所有受援国应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从材料看,美国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A .恢复西欧经济B.稳固资本主义C.打开西欧市场D.遏制共产主义25. 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
这说明了A .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B.欧美国家企图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C.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D.贸易自由化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26. 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
这反映了道家A .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B.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C.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D.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27. 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
这有助于A .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C.继承华夏传统D.促进民族融合28. 史书记载,宋仁宗自己曾经对臣子表示:“措置(处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
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
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
”这表明A .理性思考影响君主施政B.丞相制可以消除决策失误C.宋代君主权力有所削弱D.宋仁宗无意加强君主专制29. 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据此可以推知A .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30. 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________B. 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________D. 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31.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
这表明作者A .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32. 著名买办郑观应认为面对通商以来外国的侵略,“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唐廷枢脱离怡和洋行加入轮船招商局后,想方设法“去损伤这些外国公司”。
这反映了A .买办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B.民族意识被引入经济发展之中C.洋务运动强调学习资本主义D.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33. 甲午战争的结果,在中国近代相当长时期内导致人们对洋务运动全盘否定、对明治维新则无限拔高。
这主要因为A .甲午战争重挫了民族自信心B.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迫切性C.历史评价受到留日学生影响D.中日综合国力发生巨大逆转34. 从历史上看,罗马社会经济逐步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经济社会变成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并重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