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综述

合集下载

急性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急性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急性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6-06T16:27:19.1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作者:张洁林(综述), 承解静(审校)

[导读] 提高医务人员对后循环缺血性疾病的认识,规范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我国在此领域的医疗水平。

张洁林(综述), 承解静(审校)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内科 200062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后循环梗死占20%,为临床常见急症。本文就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梗死部位、临床特点、临床鉴别和预后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临床特征;鉴别;治疗

后循环是指我们常说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应脑于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1]。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2][3],包括后循环TIA和脑梗死。

由于后循环缺供血范围广,脑干内存在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和传导束,临床表现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缺乏固定的形式,通常表现为一系列与缺血部位相关的症状和体征的组合。在临床上急性后循环缺血初期容易导致漏诊、误诊,以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误判,据文献报道,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可发现约有50%左右的诊断为后循环TIA的患者可以发现有明确的梗死性改变[4]。本文就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梗死部位、临床特点、临床鉴别和预后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提高医务人员对后循环缺血性疾病的认识,规范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我国在此领域的医疗水平。

从病证结合角度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证治

从病证结合角度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证治

从病证结合角度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证治

刘爱华;董竞成

【摘要】从现代医学疾病与中医病证相结合的角度,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自己观点以及未来研究重点。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6(014)019

【总页数】3页(P2328-2330)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眩晕;中医药

【作者】刘爱华;董竞成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上海 201907;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上海 2019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R259

在现代医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人类对疾病认识的思维也相应转变,对疾病本身的探究需要越来越精准,但对人本身来讲却需要整体的考虑,于是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故而,病证结合理论应运而生,它是将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明确了中医药的作用靶点,揭示了中医药的治病机理,进而提高了中医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可重复性[1]。鉴于近年来对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较快,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又是就诊中医、中西医结合科较多

的病症,故而,本文从病证结合角度对其证治进行综述。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现代医学的概念,它是椎动脉颈段、颅内段、基底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原位血栓形成以及栓子的闭塞引起的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后循环缺血的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2]。由于后循环负责供应脑干、小脑和枕叶皮质,所以后循环缺血性卒中通常会引起头晕、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姿势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和视野缺损等症状。其中,导致中枢性头晕或眩晕的病因大约75%为小脑梗死[3]。Searls 等[4]总结了NEMC-PCR研究中407例PCI病人的临床症状,常见的后循环症状分别依次如下:眩晕占47%,单侧肢体乏力占41%,构音障碍占31%,头痛占28%,恶心和(或)呕吐占27%。可见在后循环缺血中,眩晕症状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又包括孤立性眩晕(isolated vertigo),它是指病人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眩晕,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多汗、心慌以及腹泻等,而无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的主诉如肢体麻木、无力,面部麻木,复视以及构音障碍等[5]。目前临床上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诊断标准为:后循环缺血相关的眩晕,但无大脑后部、脑干和小脑受累的症状及体征,同时排除所有其他类型的眩晕(耳源性、低血压性、偏头痛性或精神性眩晕等)[6]。2006年,Lee等[7]的研究提示10.4%的小脑梗死只表现为孤立性眩晕。2010年Ye等[8]发现:眩晕是孤立性小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约占87%。国内的研究也发现:38%的小脑梗死可仅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9]。总之,眩晕是后循环缺血发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并且常常有孤立性眩晕的发生预示着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治疗分析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治疗分析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治疗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27T05:21:43.126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3期作者:贾巧巧

[导读] 目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治疗,总结相关临床经验。

贾巧巧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摘要】目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治疗,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00例,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传统组与责任组均为50例,传统组接受西药治疗,责任组接受中医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0%、94.00%明显高于传统组40.00%、70.00%,说明责任组的整体疗效更为确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责任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为(32.89±2.03)分,传统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为(31.98±2.17)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责任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为(9.44±1.46)分,传统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为(17.28±1.39)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与应用中医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加快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治疗;疗效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病,患者会表现出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出汗等症状表现,多发群体为中老年群体。临床中多采用西药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不适用于长期用药。中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易于群众接受。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治疗效果,具体操作内容如下所述:

后循环缺血中医诊断名称

后循环缺血中医诊断名称

后循环缺血中医诊断名称

1. 什么是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是指心脏在收缩时,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缺血的一种病理状态。它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之一,也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

2. 中医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后循环缺血与“心气虚”、“瘀阻”等概念有关。

2.1 心气虚

中医认为,心脏主管人体的气机运行,包括血液的运行。当人体心气不足时,就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使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后循环缺血。

2.2 瘀阻

中医认为,气机畅通则不生病。而当人体内部出现“气滞”、“湿阻”、“瘀滞”等情况时,就会导致气机运行不畅,从而影响到心脏供血和排血功能,进而引发后循环缺血。

3. 中医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方法

中医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问诊、切诊和听诊等。

3.1 望诊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心气虚或瘀阻等情况。例如,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舌苔白腻可能提示心气虚;而面色紫暗、舌质紫暗、舌苔紫暗可能提示瘀阻。

3.2 问诊

通过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其病情特点和身体感受,进而判断是否存在心气虚或瘀阻等情况。例如,患者常感胸闷气短、乏力无力可能提示心气虚;而患者常感胸闷疼痛、胸闷不适可能提示瘀阻。

3.3 切诊

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摸和分析,判断其脉象特点,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心气虚或瘀阻等情况。例如,脉象弱细、脉搏沉迟可能提示心气虚;而脉象结代、脉搏涩滞可能提示瘀阻。

3.4 听诊

通过对患者心音的听诊,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进而判断是否存在后循环缺血。例如,听到心音减弱或出现杂音可能提示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与前循环缺血的鉴别
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后循环血管病变情况进行鉴别。
与脑出血的鉴别
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有颅内出血情况进行鉴别。
与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
根据患者病史和体征,观察是否有感觉异常、神经反射异常等情况进行鉴别。
04
临床诊断方法与评估
前庭功能检查
总结词
前庭功能检查是用于诊断后循环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 ,主要包括眼震电图、头脉冲试验和前庭神经诱发电 位等。
需要加强多学科合作,包括神经内科、影像学、 心血管等多个领域专家共同研究,推动后循环缺 血诊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病因和危险因素
病因
椎动脉狭窄、栓塞、血栓形成、椎动脉受压等。
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等。
病理生理机制
血流动力学障碍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灌注不 足,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
氧。
血管病理改变
椎动脉狭窄、栓塞等血管病变导 致血流受阻。
血液成分异常
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等形 成血栓。
血管影像学检查
总结词
血管影像学检查是用于诊断后循环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 ,主要包括超声检查、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 等。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检测 颈部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粥样硬化等病变。CT血管成 像则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检测颅 内血管是否存在狭窄、闭塞等病变。磁共振血管成像则 是一种更为敏感的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检测颅内 血管是否存在狭窄、闭塞等病变,并且可以评估侧支循 环情况。

大脑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和治疗研究进展

大脑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和治疗研究进展

大脑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和治疗研究进展

张淑君;石磊

【摘要】Posterior circulation are composed of vertebra-basilar artery and branches.The symptoms that caused by PCI are complex and changeable,so the associated treatments are difficult.Symptoms and treatments of western or Chinese medicine will be summerized by the article.%大脑后循环即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其相应的分支组成.后循环缺血(PCI)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变化迅速,为治疗增加了难度.本文对后循环缺血的症状和相关中西医治疗作出总结.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8(039)005

【总页数】3页(P675-677)

【关键词】@大脑后循环缺血;综述

【作者】张淑君;石磊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天津3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通常我们将椎—基底动脉系统称为大脑后循环,椎动脉起源于两侧锁骨下动脉,

入颅后在脑桥下缘汇合成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由基底动脉末端分出。后循环主要供血范围包括大脑半球的后2/5,和丘脑、脑干、小脑部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少于前循环,随着诊疗技术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后循环缺血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现在对后循环缺血的定义为发生于后循环部位的TIA和脑梗死[1]。

后循环缺血病因与诊断的研究进展

后循环缺血病因与诊断的研究进展

后循环缺血病因与诊断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第二大死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具卫生部2008统计得出:在我国脑卒中已超过冠心病、癌症跃升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50万例,Savitz研究指出,缺血性卒中占80%。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类型,占缺血性卒中的20%左右,但国内外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不明确、处置不规范,容易引起PCI的误诊,因此近年来被更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从病因、诊断等方面对PCI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标签: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缺血、诊断

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临床的深入研究,对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诊断等多个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对上述方面进行综述。

1.后循环缺血的认识

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脑后动脉和椎动脉、基底动脉是其重要组成,是脑干、丘脑、小脑、枕叶、海马、部分颞叶及脊髓的主要供血来源。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占缺血性卒中的20%左右,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关注并研究其病因学和诊断学。

1.1后循环缺血认识的历史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来源于“颈动脉供血不足”这一诊断。上世纪50年代,研究发现有些患者因颈动脉系统(前循环)短暂缺血发作而合并有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人们推测因其侧支循环供血不良,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命名为“颈动脉供血不足”。此后这一概念被申到后循环,由此称为“后循环供血不足”。至20世纪70年代,“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一模糊的概念已被弃用了。目前国外学者已经很少使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个概念了,但在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临床医师仍然广泛地使用[1,2]。2000年,Caplan等提出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代替“后循环供血不足”。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国际上已用“后循环缺血”取代了VBI,VBI已经不出现在国际疾病分类中[4]。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

摘要:近年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

者的健康。但当前临床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较为棘手,一直以来都是临

床研究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升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笔者对当前后循

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总分析,以期为提升临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主要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临床

数据显示后循环缺血的发病率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20%左右,根据患者的缺血

程度及眩晕持续时间,临床将其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1]。而眩晕是后

循环缺血的首发症状,在老年人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

有病程漫长、难以根治、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等特征,导致临床治疗非常棘手[2]。中医和西医对该疾病的治疗均有研究,且疗法各具优势,为了提高后循环缺血性

眩晕的临床治疗水平。以下就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

总结和阐述。

1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治疗

1.1中药汤剂治疗

中医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气血不足、痰火上逆

而引起的[4]。因此,中医认为对于该疾病的治疗需从活血补气、祛痰通经入手[3]。因此,中医常用活血补气祛痰法对患者进行治疗[4]。有学者用补阳还五汤对后循

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补阳还五

汤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得到了95.5%,显著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患者,且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_席刚明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_席刚明

·文献综述·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

席刚明1,2 综述, 王 伟1 审校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武汉 430030;

2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十堰 442000)

在中风患者中,80%属于缺血性的。而在缺血性中风中,后循环就占20%。后循环中风一旦发生,瘫痪的程度重,死亡率髙。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实际上许多归因于后循环的血管病变。近20年,随着临床深入研究和脑影像学技术发展,人们对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概念、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和预后的理解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同时本作者也完善了"后循环"这一解剖术语。

1 后循环的解剖与定义

根据行经,后循环(p o s t e r i o r c i c u l a t i o n)由颅外段和颅内段组成。左右椎动脉颅外段分别起于左右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经过第6~1颈椎横突孔上行,出第一颈椎横突孔后绕寰枕关节,穿过内侧硬膜环后续于颅内段,在颅内汇合形成基底动脉,沿脑干腹侧面中线行走,在中脑腹侧上缘分出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借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相连,共同参与Wi l l i s环的构成。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由近至远端发出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沿途向双侧平行发出10余对脑桥动脉及无数小的深穿支。由此可见,后循环主要向脑干(延髓、脑桥、中脑)、小脑、枕叶、颞叶后部和丘脑等提供血液供应。

椎动脉分段:有的作者将椎动脉分为4段[2],即:V1(骨外)段、V2(椎间孔)段、V3(脊椎外)段、V4(硬膜内)段。也有作者将椎动脉分为5段[3],即:V1段、V2段、V3段、V4段、V5段。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一种分段更为合理,应用更广泛。

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应用近况

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应用近况
性眩晕 , 现已统称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_ 】 ] , 在中医学 中属 “ 眩 晕” 、 “ 中风先兆 ” 等范畴。现把近年来后循环缺血性 眩晕 的中 医药治疗进展概括如下 。
2 . 1 . 2 气虚血瘀型 症见气短乏力 ,动则加剧 ,面色苍 白晦
暗, 舌质淡紫 , 苔白, 脉细弱。 治以补气活血化瘀 。 杨 晓娟 采 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 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 性眩晕 ,对照 组仅给予西 比灵胶囊 1 0 m 次 , 1 次/ d ,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椎一 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 P< 0 . 0 5 ) 。 李同凯 B ] 予补
任绍林 以麦冬、 生地 、 钩藤 、 桑 叶、 牡丹皮 、 白芍 、 茯苓 、 益母
以风 、 痰、 火、 瘀为标 , 以虚为本 , 且多相兼为病 。
2 临床 研究
2 . 1 辨 证 论 治
草、 生牡蛎 为方 , 以滋 肝熄 风为法治疗后循 环缺血性眩晕 , 总
有 效率 达 8 1 . 5 8 %。
症见头晕 , 胀痛 , 面红 口苦 , 急躁易怒 , 夜
不足 , 则脑转耳鸣” 。现代 中医学认 为 , 眩晕病位在脑 , 与肝 肾
脾相关 ,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多为本虚标实 , 虚实夹杂 。眩晕
寐欠安 , 舌红脉弦。因肝 阳有余 , 亢而化风 , 上犯头 目。 刘 占涛 等【 ] 采用 济肝汤治 疗风 阳上 扰型后循环 缺血性眩 晕 6 O例 , 组方 : 生地 、 菊花 、 钩藤 、 何 首乌 、 天麻 等 , 总有效 率达 8 1 . 7 %。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临床路径

(2018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住院患者。

一、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后循环缺血(ICD编码:G45.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0年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006年版)、《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2.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2010版)。

眩晕(后循环缺血)临床常见证候:

风痰上扰证

肝火上炎证

痰瘀阻窍证

阴虚阳亢证

气血亏虚证

肾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后循环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后循环缺血)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观察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近三年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综述

近三年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综述
masv rl a v lpig fo te mo t u n c a i a e t— sie a e k de eo n r m h uh d r g me h n c lv n i i i
位 中的应 用【. 东医药, 1,1 8. J山 】 2 1 () 0 51
21 0 2年 5月
药 ,0 94 (4:2 2 0 ,93 ) . 7
ta h a d h a d lf b o c ilwit r c e l wit n et r n ha dh:I lc to o et sd d mpia ins fr lf— ie
19 0
准确 性. 中国 中 医药咨讯 。 1 。( 1 :3— 3. 2 02 3 )33 35 O
e d b n h a t b sCor lt n e t e ci ia i r sin a 源自文库 n o r c i u e . rea o b we n lnc o l i l mp e so s n
位 中的应 用『. 东医 药, 1,11) J山 1 2 1 (8 0 5 .
d u l u n t b ee t n J Cad oh rc V s n sh 0 11 : o be l me u e slci . r it oa a c A e t ,2 0 ,5 o
to a s h rc Va c Anet 。1 9 ,9 9-1 1 sh 9 5 :1 1 2.

高才达名老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伴失眠的临床疗效评价

高才达名老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伴失眠的临床疗效评价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 Jouoial of Sleep Medici/e 2929年1月第7卷第1期OcUbes.2729,Vol.7,N o.1

1732

中医睡眠医学

TCM Sleer

高才达名老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

伴失眠的临床疗效评价

毛燕高才达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高才达国家级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4匕京491569)

摘要目的:观察高才达名老中医经验方芍药木瓜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伴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215年1月至2219年1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芍药木瓜汤治疗。比较4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4.1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4.4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41%(25/29),明显高于对照组64.52%(24/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45)。结论:运用高才达名老中医经验方芍药木瓜汤配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能够使临床疗效得到提升,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芍药木瓜汤;针灸疗法;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疗效;临床症状

Clinical Efficacy Evatation of Paerny Papaya Decy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for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药研究进展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药研究进展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药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03-20T17:39:36.1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作者:卢中莲

[导读] 应用丰富的检验手段及先进的影像学手段辨病,应用中医传统理论辨证,可为临床用药的选取提供有力参考依据,进而发挥理想的治疗作用。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内科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西医学观点认为,针对临床收治的后循环缺血病例,实际上为一种非正常的相对缺血状态,但不管是对病例实施影像学检查或是分析其临床表现,均无法对此状态进行有效界定,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中医将本病引发的眩晕归属于“眩晕证”等范畴,以“风、火、痰、瘀、虚”为病机,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给予中药行辨证论治治疗,临床效果确切。本文先从本病的病因病机展开分析,并总结临床辨证辨治情况,包括气虚血瘀型、痰瘀交阻型、风阳上扰型、肾精亏虚型等,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药;研究进展

后循环缺血指发生在枕叶皮层或脑干等处的缺血,由后循环动脉闭塞或狭窄所致。临床多以眩晕为主症,有或无意识障碍、耳鸣、肢体麻木、呕吐等症状伴发[1]。中医将后循环缺血眩晕归属于“中风先兆”、“眩晕”等范畴,本次研究就中医药治疗本病概况加以综述,现浅谈如下。

1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以老年人为好发群体,其以虚为本,以瘀、风、火、痰为标,中医学有多种对其的阐述[2]。《伤寒杂病论》记载:心下有痰饮,目眩。现代中医学认为,脑为眩晕发病部位,与肝、肾、脾脏有一定关联,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主。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疗方案正式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疗方案正式

眩晕(后循环缺血)诊疗方案

眩即眼前发花或发黑,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总称眩晕。是以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旋转动摇不定,或自觉头身动摇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或兼见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怠懈、肢体震颤等症状。多见于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内耳性眩晕、颈椎病及高血压病、低血糖,贫血,脑动脉硬化等。

一、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二、中医辨证治疗

1.肝阳上亢型:

以眩晕为主, 伴耳鸣、头痛且胀,或自觉颈项板样僵硬, 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怒时晕痛加重,心烦少寐,多梦,口干或苦,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 平肝潜阳。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5g(先煎),钩藤15g(后下),天门冬15g,麦门冬15g,白芍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牛膝15g,桑寄生15g,石决明30g(先煎),黄芩

15g,夜交藤15g,菊花10g。若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者为肝胆热盛,加龙胆草20g,大黄6g(后下)。

中成药:

天麻素注射液20ml 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

250ml 静点, 每日1 次。

针灸疗法:

取穴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行间、太冲、太溪;只针不灸,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新进展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新进展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新进展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中约有20%是由后循环缺血引起的。近年来,随着神经影

像技术和相关临床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后循环缺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对后

循环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尤其其治疗方面的共识及循证证据,借以提高医生对后循环缺血的再认识。【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溶栓神经保护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094-02

后循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分支组成,主要供血区域

为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上段脊髓;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血流动力学异常、栓子等常引起后循环缺血(PCI)。

1 认识及定义[1-2]

1.1 认识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因沿用“颈内动脉供血不足”且由于对PCI

认识的滞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概念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认识。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相关临床研究的进展,80年代以后,形成了如下认识: ①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主要病因,颈椎骨质增生仅是罕见的情况; ②栓塞是最主

要机制; ③无论是临床或影像学检查都无法可靠地界定既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状态; ④虽然头晕/眩晕是常见症状,但此症状的最常见病因却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

晕(BPPV)。基于以上认识,90年代,PCI代替了VBI。

1.2 定义

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各种一过性或持续性的症状,根据缺血的程

度及持续时间可分为TIA和IS。鉴于DWI发现约50%的后循环TIA有明确的梗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5月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中医治疗;针灸推拿;综述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0-0109-02

近三年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综述

邬祥燕*

*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041)

2012年3月20日收稿

后循环缺血(原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常见病,可出现发作性眩晕、头疼、耳鸣、视物模糊、复视、语言障碍等临床症状。其本质由于后循环系统,血流速度异常导致对脑干、小海、枕叶、颞叶后部和丘脑等部位供血不足而出现可逆性功能障碍。该病以中老年为多见,近年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常反复发作,发病率逐年提高。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的针灸、

推拿、牵引、药物等疗法对该病有见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经济实用等特点,现将近三年来治疗该病综述如下。1针灸治疗高兵兵[1]

等取风府、双侧风池、翳明、供血,刺入约20~30mm ,针尖稍向内下方,得气后留针30min ,期间行针3次。与西药西比灵相比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8%,对照组为

72.22%,经X 2

检验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李悦芳[2]项丛刺治疗,将7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项丛刺纵向取下脑户、风府、哑门穴。总有效率92.1%,对照组常规针刺总有效率89.5%。陆姝帆[3]等采用针刺风池及“阿是”法取定颈夹脊穴为治疗组与单针刺风池穴进行对照观察。经过相同疗程的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前后FS-CSA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1)。吴远华[4]

等采用项八针法治疗,取风池、供血、颈椎旁三针。供血位于风池直下1寸,颈椎旁三针为第4、5、6颈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患者坐位或侧卧位,针刺风池穴时,毫针向鼻尖或喉结方向斜刺1.5~2寸;

针刺供血时,毫针向对侧口唇直刺1.5~2寸;针刺颈椎旁三针时,针尖向脊柱进针1.5~2寸。总有效率为90.9%。

张绣国[5]

等养血补脑针刺方治疗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主穴取百会、上星、风池、天柱、列缺,配穴取颈夹脊穴、后顶穴,并用口服尼莫地平片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3.3%。徐文源[6]

等针刺取百会,上星为主穴,颈项强痛配夹脊穴,视物旋转较甚配太冲,4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

陈日新[7]

等用热敏灸治疗,临床观察灸感与灸敏关系,对41例患者,采用特制艾绒艾条治疗,取神庭、大椎穴双点温和灸,每

次治疗50分钟,

每天1次,7天1疗程,有效率85.3%.,并均有热敏感疗效。

2电针治疗

沈华[8]颈夹脊穴电针治疗颈性眩晕41例,治疗组41例,采用长城牌KWD-808I 型全能脉冲电疗仪(江苏省武进市第三无线电厂生产)及TDP 治疗患处,

将两组电极分别夹于凤池穴及平第六颈椎棘突的夹脊穴处毫针针柄上,TDP 照患处。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32例,采用毫针针刺总有效率78.13%。

3针推治疗赵光华[9]在颈椎周围软组织及颈项部压痛点等部位进行推拿

手法治疗后,选取风池、完骨、天柱为主穴,根据病情的不同,再选

取颈部夹脊穴等相关穴位每穴均行针1min 以上,

再接G6805电针仪,用疏密波,留针30min 。治疗颈性眩晕200例,总有效率达98%。

慕强[10]

等宣氏推拿配合针刺治疗50例,滑动按压颈椎压痛点,针刺C 2-T 2穴有效率100%,痊愈率96%。

袁海光[11]

等推拿手法配合眼针治疗45例,并与口服西比西灵胶囊对照,结果经过10天1疗程,共计2疗程治疗,治疗组总

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5.6%。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查其血流速度比较,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39例(86.78%),对照组仅32例(7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5)。4针牵治疗周贤华[12]等针刺加动态牵引法治疗48例,对照组30例取百会.风府、天柱、风池、病变阶段夹脊穴针刺,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动态治疗牵引,总有效率93.75%。

5针药治疗

张向东[13]等针灸结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针刺治疗,针刺百会、大椎、风池、天柱、夹脊穴、阿是穴,总有效率药,2009,49(34):72.

[7]Brodsky JB,Malott K,Angst M,et al.The relat ionshipbetween tracheal width and left bronchial width:Implications for left -sided double lumen tube selection.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01,15:216-217.

[8]Hannallah MS,Benumof JL,Ruttimann UE.The relationship be -tween left main stem bronchial diameter and patient size.J Car dio -thorac Vasc Anesth,1995,9:119-121.[9]欧阳葆怡,温晓晖,梁丽霞.双腔支气管导管型号选择分析.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6):366-368.

[10]Naqahiro L,Miyamoto M,Suqiyama H,et al.Bronchial injury due to 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J].Kyohu Geka,2011,64(5).

[11]Venkataramanappa V,Boujoukos AJ,Sakai T.The diagnostic chal -lenge of a tracheal tear with a 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massive air leak developing from the mouth during mechanical venti -lation[J].J Clin Anesth,2011,23(1):66~70.

[12]崔德壮,王桂祥,刘汉花,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18).

[13]Smith DB,Hirsch NP,Ehrenwerth J.Placement of 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s.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impressions and bronchoscopic findings[J].Br J Anaesth,1986,58:1317-1320.

[14]于建飞.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

准确性.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2(31):333-335.[15]朱彪,缪长虹,薛张纲,等.气流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定位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3):204~205.

[16]吴建华,陈志远,王玉珍,等.支气管套囊充气法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管端对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44(6):465-466.

[17]侯会文,欧阳葆怡.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对肺隔离和通气效果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5):576~578.[18]Chow MY ,Goh MH ,Ti LK.Predicting the depth of insertion of left-sided 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s [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 ,2002,16(4):456-458.

[19]叶靖,

欧阳葆怡,董庆龙.动态量化通气指标评估老年患者右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3):469~475.[20]任全,龚治平,黄怡真等.用吸引管法指导左型双腔支气管导管满意就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246~247.

[21]李明星,刘继,周玉萍

.“吸痰管通畅法”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前端位置[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6):372.

[22]崔德壮,王桂祥,刘汉花,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18).

[23]韩梅,王多有,韩枫桐,等.Arndt 支气管阻塞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效果的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72.

[24]陈素伟,景卫,关善辉,等.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核查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体会[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4):299.

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