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及相关部件说明
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逆变电路工作原理逆变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路,逆变器是逆变电路的核心组件。
逆变电路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如太阳能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电动汽车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一、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逆变电路通过改变输入电源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
逆变电路主要由开关器件、滤波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1. 开关器件:逆变电路中常用的开关器件有晶体管和功率MOSFET。
开关器件的作用是根据控制信号将直流电源连接到输出负载或断开连接,从而实现电能的转换。
2. 滤波电路:逆变电路的输出通常是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需要通过滤波电路将其转换为纯净的交流电信号。
滤波电路通常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用于滤除脉冲信号中的高频成分,使输出电压平滑。
3. 控制电路:逆变电路的控制电路负责生成开关器件的控制信号,以实现对输出电压和频率的调节。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或专用控制芯片实现,它可以根据输入信号和系统要求进行逆变电路的控制。
二、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逆变电路可以分为两种工作模式:单相逆变和三相逆变。
1. 单相逆变:单相逆变电路适用于单相交流电源。
它通过将直流电源经过开关器件进行开关控制,产生PWM信号,然后通过滤波电路将其转换为纯净的交流电信号。
单相逆变电路常用于家用电器、UPS电源等领域。
2. 三相逆变:三相逆变电路适用于三相交流电源。
它通过控制三相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实现对输出电压和频率的调节。
三相逆变电路常用于工业电力系统、电动机驱动等领域。
三、逆变电路的应用逆变电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一些主要应用包括:1. 太阳能发电系统:逆变电路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供电给家庭或商业用途。
逆变电路可以控制输出电压和频率,以适应不同的负载需求。
2. 风能发电系统:逆变电路将风力发电机输出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供电给电网或独立的电力系统。
逆变电路可以实现功率调节和电压调节,以适应风力发电机的变化。
MOS场效应管逆变器自制
MOS场效应管逆变器自制这里介绍的逆变器(见图1)主要由MOS场效应管。
该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图1工作原理一、方波的产生这里采用CD4069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
电路中R1是补偿电阻,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震荡频率不稳。
电路的震荡是通过电容C1充放电完成的。
其振荡频率为f=1/2.2RC。
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最小频率为fmin=1/,实际值会略有差异。
其它多余的发相器,输入端接地避免影响其它电路。
图2二、场效应管驱动电路由于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振荡信号电压最大振幅为0~5V,为充分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这里用TR1、TR2将振荡信号电压放大至0~12V。
如图3所示。
图3三、场效应管电源开关电路场效应管是该装置的核心,在介绍该部分工作原理之前,先简单解释一下MOS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MOS场效应管也被称为MOS FET,即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缩写。
它一般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两种。
本文使用的是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其内部结构见图4。
它可分为NPN型和PNP型。
NPN型通常称为N沟道型,PNP型通常称P 沟道型。
由图可看出,对于N沟道型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接在N型半导体上,同样对于P沟道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则接在P型半导体上。
我们知道一般三极管是由输入的电流控制输出的电流。
但对于场效应管,其输出电流是由输入的电压(或称场电压)控制,可以认为输入电流极小或没有输入电流,这使得该器件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同时这也是我们称之为场效应管的原因。
图4为解释MOS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我们先了解一下仅含一个P—N结的二极管的工作过程。
如图5所示,我们知道在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P端接正极,N端接负极)时,二极管导通,其PN结有电流通过。
这是因在P型半导体端为正电压时,N型半导体内的负电子被吸引而涌向加有正电压的P型半导体端,而P型半导体端内的正电子则朝N型半导体端运动,从而形成导通电流。
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及组成说明
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及组成说明逆变器主要由半导体功率器件和逆变器驱动、控制电路两大部分组成。
随着微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和驱动控制电路的出现促进了逆变器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完善。
目前的逆变器多数采用功率场效应晶体管(VMOSFET)、绝缘栅极品体管(IGBT)、可关断晶体管(GTO)、MOS控制晶体管(MGT)、MOS控制品闸管(MC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静电感应晶闸管(SITH)以及智能型功率模块(IPM)等多种先进且易于控制的大功率器件,控制逆变驱动电路也从模拟集成电路发展到单片机控制,甚至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使逆变器向着高频化、节能化、全控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1.逆变器的电路构成逆变器的基本电路构成如图6-3所示。
由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主逆变开关电路(简称主逆变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和保护电路等构成。
各电路作用如下所示。
图6-3 逆变器的基本电路构成(1)输入电路。
输入电路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主逆变电路提供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直流工作电压。
(2)主逆变电路。
主逆变电路是逆变电路的核心,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完成逆变的功能。
逆变电路分为隔离式和非隔离式两大类。
(3)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主要是对主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的波形、频率、电压、电流的幅值相位等进行修正、补偿、调理,使之能满足使用需求。
(4)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主要是为主逆变电路提供一系列的拄制脉冲来控制逆变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配合主逆变电路完成逆变功能。
(5)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主要是将输入电压变换成适合控制电路工作的直流电压。
辅助电路还包含了多种检测电路。
(6)保护电路。
保护电路主要包括输入过压、欠压保护,输出过压、欠压保护,过载保护,过流和短路保护,过热保护等。
2.逆变器的主要元器件(1)半导体功率开关器件。
主要有可控硅(晶闸管)、大功率晶体管、功率场效应管及功率模块等。
逆变器自己制作过程大全
通用纯正弦波逆变器制作概述本逆变器的PCB设计成12V、24V、36V、48V这几种输入电压通用。
制作样机是12V输入,输出功率达到1000W功率时,可以连续长时间工作。
该逆变器可应用于光伏等新能源,也可应用于车载供电,作为野外应急电源,还可以作为家用,即停电时使用蓄电池给家用电器供电。
使用方便,并且本逆变器空载小,效率高,节能环保。
设计目标1、PCB板对12V、24V、36V、48V低压直流输入通用;2、制作样机在12V输入时可长时间带载1000W;3、12V输入时最高效率大于90%;4、短路保护灵敏,可长时间短路输出而不损坏机器。
逆变器主要分为设计、制作、调试、总结四部分。
下面一部分一部分的展现。
第一部分设计1.1 前级DC-DC驱动原理图DC-DC驱动芯片使用SG3525,关于该芯片的具体情况就不多介绍了。
其外围电路按照pdf里面的典型应用搭起来就OK。
震荡元件Rt=15k,Ct=222时,震荡频率在21.5KHz左右。
用20KHz左右的频率较好,开关损耗小,整流管的压力也小些,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不过频率低,不利于器件的小型化,高压直流纹波稍大些。
电池欠压保护,过压保护以及过流保护在DC-DC驱动上实现。
用比较器搭成自锁电路,比较器输出作用于SG3525的shut_down引脚即可。
保护电路均是比较器搭建的常规电路。
DC-DC驱动部分使用了准闭环,轻载时,准闭环将高压直流限制在380V左右,一旦负载加重前级立即进入开环模式,以最高效率运行。
并且使用了光耦隔离,前级输入和输出在电气上是隔离开的,这样设计也是为了安全。
如图1.1所示,是DC-DC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1.1 DC-DC驱动电路原理图1.2 前级DC-DC功率主板原理图DC-DC功率主板采用的是常规推挽电路,8只功率开关管,每只管子有单独的栅极驱动电阻,分别用图腾驱动这8只功率管。
变压器次级高压绕组经整流滤波后得到直流高压。
辅助绕组经整流滤波稳压之后给后级SPWM驱动板以及反馈用的光耦提供电压供电。
逆变器电路diy(图文详解)
逆变器电路DIY(图文详解)电子发烧友网:本文的主要介绍了逆变器电路DIY制作过程,并介绍了逆变器工作原理、逆变器电路图及逆变器的性能测试。
本文制作的的逆变器(见图1)主要由MOS 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
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OS 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免除了烦琐的变压器绕制,适合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中采用。
下面介绍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
1.逆变器电路图2.逆变器工作原理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2.1.方波信号发生器(见图2)图2 方波信号发生器这里采用六反相器CD4069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
电路中R1是补偿电阻,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振荡频率不稳。
电路的振荡是通过电容C1充放电完成的。
其振荡频率为f=1/2.2RC.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2.2×3.3×103×2.2×10-6=62.6Hz;最小频率fmin=1/2.2×4.3×103×2.2×10-6=48.0Hz.由于元件的误差,实际值会略有差异。
其它多余的反相器,输入端接地避免影响其它电路。
#p#场效应管驱动电路#e#2.2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图3 场效应管驱动电路由于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振荡信号电压最大振幅为0~5V,为充分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这里用TR1、TR2将振荡信号电压放大至0~12V.如图3所示。
4. 逆变器的性能测试测试电路见图4.这里测试用的输入电源采用内阻低、放电电流大(一般大于100A)的12V汽车电瓶,可为电路提供充足的输入功率。
测试用负载为普通的电灯泡。
测试的方法是通过改变负载大小,并测量此时的输入电流、电压以及输出电压。
输出电压随负荷的增大而下降,灯泡的消耗功率随电压变化而改变。
我们也可以通过计算找出输出电压和功率的关系。
但实际上由于电灯泡的电阻会随受加在两端电压变化而改变,并且输出电压、电流也不是正弦波,所以这种的计算只能看作是估算。
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逆变电路工作原理逆变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路。
它主要由逆变器和滤波器组成,逆变器负责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而滤波器则用于滤除逆变器输出中的高频噪声。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1. 逆变器部分:逆变器是逆变电路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将直流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转换为交流电压和电流。
逆变器通常采用三相全桥逆变器或单相半桥逆变器。
- 三相全桥逆变器:由四个开关管组成,分别为上下桥臂的两个开关管和左右桥臂的两个开关管。
通过控制这四个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可以实现输出交流电压的正负半周控制。
- 单相半桥逆变器:由两个开关管组成,分别为上桥臂和下桥臂的开关管。
通过控制这两个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可以实现输出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控制。
逆变器根据输入直流电压的极性和大小,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从而实现输出交流电压的波形和频率控制。
2. 滤波器部分: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中通常会包含一些高频噪声成分,为了滤除这些噪声,需要使用滤波器。
滤波器一般由电感和电容组成。
- 电感:电感是一种储能元件,通过电感的电流变化来实现对高频噪声的滤除。
电感的选择要根据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负载要求来确定。
- 电容:电容是一种储能元件,通过电容的电压变化来实现对高频噪声的滤除。
电容的选择同样要考虑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负载要求。
滤波器的设计要根据逆变器输出的波形和频率,以及对输出电压纹波的要求来确定。
逆变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逆变电路被广泛应用于交流输电和配电系统中,用于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以满足不同负载的需求。
逆变电路可以实现电压和频率的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可再生能源:逆变电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中的直流电能需要通过逆变电路转换为交流电能,以供电网或独立电力系统使用。
3. 驱动器和变频器:逆变电路被广泛应用于驱动器和变频器中,用于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和转矩。
自制简易逆变器电路图
自制简易逆变器电路图家用逆变电路,电路简洁、成本低、易维护、效率高,稍有动手能力的人都能制作。
它虽然不具备市售优质家用逆变器高档复杂的开关电源集成线路,场效应功率放大,但功效并不逊色。
此机为准正弦波输出,空载电流小于450mA,负载能力300W以上,效率达85%以上。
笔者使用一年多,没见出现过任何问题,电路如附图所示。
工作原理:接通12V电源后,由V1,V2、R1-R4、C1、C2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得电起振,V1、V2的集电极轮流输出接近50Hz的正极性方波.经过C3和R5、C4和R6组成的积分电路积分整形为准正弦波,再经V3、V4倒相放大后分别激励V5、V6,使末级功率管V7、V8轮流导通和截止,它们的集电极电流流经变压器初级绕组L1、L2在变压器的高压侧感应出约50Hz的准正弦波高压输出。
1、元件选择:本机的大多数元件都能从废旧电路板中拆下来。
V5、V6用D880或C2073。
V7、V8分别用三只3DD207并联而成,其参数为200V/5A/50W,也可用3DDl5D替代。
可调电阻RP可从旧彩电尾板上拆用。
其余电阻电容无特殊要求。
线圈Ll、L2为中1.62mm的漆包线,各绕50匝。
L3、L4、L5都用Φ0.53mm的漆包线,匝数分别为12、12,945。
功率管配上尽可能大的散热片就行了,本机配的是宽150cm的散热片。
变压器铁芯选用有效横截面积20cm2以上的,可以用足够大的废旧电瓶充电器的铁芯或功放机上的环形电源变压器铁芯,笔者选用的是环形变压器铁芯。
2、作与调试:将功率管全部装上散热片后,将其余元件全部用搭棚焊的方法焊接在功率管上,无需制作电路板。
由于V1,V2及组成振荡电路的元件会因特性差异而造成V1、V2集电极输出的振荡信号幅值不一致,造成空耗过大,所以用可调电阻RP来调振荡电路的平衡。
由VD、R7组成的稳压电路是保证振荡电路稳定工作的必备件,可解决由于电瓶电压下降而引起振荡电路失衡问题。
DIY:牛人教你自制小型逆变器
DIY:牛人教你自制小型逆变器逆变器(inverter)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或方波)。
应急电源,一般是把直流电瓶逆变成220V交流的。
通俗的讲,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DC)转化为交流电(AC)的装置。
至于我在这里教大家做的逆变器,和一般的逆变器不一样,这个逆变器是高频逆变器,一般用于驱动几百瓦的灯泡,能够轻易满足户外照明的用途。
逆变器想要大功率就要用IGBT,我这里主要讲的是用场效应管做逆变器。
嗯,为什么不用三极管,而用场效应管呢?原因就是:(1)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它通过VGS来控制ID;(2)场效应管的输入端电流极小,因此它的输入电阻很大。
(3)它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因此它的温度稳定性较好;(4)它组成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要小于三极管组成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5)场效应管的抗辐射能力强;(6)由于不存在杂乱运动的少子扩散引起的散粒噪声,所以噪声低。
而且今天教大家做的逆变器,不能用三极管做,只能用场效应管或IGBT。
这个逆变电路就是大家熟悉的ZVS(软开关电路)如下图。
这个电路特别在高效率,深受电子爱好者的称赞,原因是场效应管发热很少,几乎不发热。
原因就是软开关,至于ZVS就不多说了。
准备以下零件:10K 1/4W 电阻 X2470欧 3W电阻 X21N4007二极管 X212V稳压管 X21200V 0.3μ电磁炉电容 X2磁环(电脑电源上有得拆) X11MM漆包线 1米1.2M漆包线数米接线端子2P(脚距5mm) 3个接线端子3P(脚距5mm) 2个零件如下图。
然后发给布线图,免得一些人迷惘不懂怎么布线。
发个布线图和布线软件:diylayout.rar(点我去下载)然后开始制作,先焊接好接线端子。
焊接很渣渣~没办法,洞洞板是最便宜的,焊锡也是最便宜的~然后焊接10K电阻。
然后把12V稳压管焊接上去,我的稳压管于普通的不一样,我感觉这个好。
逆变器电路图介绍
逆变器电路图介绍逆变器电路图—最简单12v变220v逆变器以下是一款较为容易制作的逆变器电路图,可以将12V直流电源电压逆变为220V市电电压,电路由BG2和BG3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推动,再通过BG1和BG4驱动,来控制BG6和BG7工作。
其中振荡电路由BG5与DW组的稳压电源供电,这样可以使输出频率比较稳定。
在制作时,变压器可选有常用双12V输出的市电变压器。
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12V蓄电池容量。
逆变器电路图—TL494逆变器电路TL494芯片400W逆变器电路图变压器功率为400VA,铁芯采用45&TImes;60mm2的硅钢片。
初级绕组采用直径1.2mm的漆包线,两根并绕2&TImes;20匝。
次级取样绕组采用0.41mm漆包线绕36匝,中心抽头。
次级绕组按230V 计算,采用0.8mm漆包线绕400匝。
开关管VT4~VT6可用60V/30A任何型号的N沟道MOS FET管代替。
VD7可用1N400X系列普通二极管。
该电路几乎不经调试即可正常工作。
当C9正极端电压为12V时,R1可在3.6~4.7kΩ之间选择,或用10kΩ电位器调整,使输出电压为额定值。
如将此逆变器输出功率增大为近600W,为了避免初级电流过大,增大电阻性损耗,宜将蓄电池改用24V,开关管可选用VDS为100V的大电流MOS FET管。
需注意的是,宁可选用多管并联,而不选用单只IDS大于50A的开关管,其原因是:一则价格较高,二则驱动太困难。
建议选用100V/32A的2SK564,或选用三只2SK906并联应用。
同时,变压器铁芯截面需达到50cm2,按普通电源变压器计算方式算出匝数和线径,或者采用废UPS-600中变压器代用。
如为电冰箱、电风扇供电,请勿忘记加入LC低通滤波器。
利用TL494组成的400W大功率稳压逆变器电路。
它激式变换部分采用TL494,VT1、VT2、VD3、VD4构成灌电流驱动电路,驱动两路各两只60V/30A的MOS FET开关管。
大功率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大功率逆变器的制作方法1. 引言大功率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家庭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大功率逆变器的制作方法,包括所需材料、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所需材料•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滤波器:过滤输出波形中的杂散信号•控制电路:控制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值•散热器:散热逆变器产生的热量•过载保护装置:保护逆变器免受过载损坏3. 制作步骤步骤1:设计电路图根据所需功率和输入电压确定大功率逆变器的基本参数。
设计一个合理的电路图,包括整流器、逆变器、滤波器、控制电路和过载保护装置。
步骤2:选购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购所需材料。
确保选购的材料符合规格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可靠性。
步骤3:组装电路按照电路图将所选材料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大功率逆变器。
注意正确连接各个组件,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步骤4:测试和调试完成组装后,进行测试和调试。
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电路的连接情况和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将逆变器连接到负载上,并进行输出波形的测试和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直到逆变器能够正常工作。
步骤5:安装散热器和过载保护装置在逆变器上安装散热器,以便有效散热并保持逆变器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安装过载保护装置以防止逆变器在过载情况下受损。
4. 注意事项•在制作大功率逆变器时,应注意安全问题。
避免触电、短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在选择材料时,应仔细考虑其品质和可靠性。
选择具有良好声誉的供应商,并购买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在组装电路时,应正确连接各个组件。
检查连接是否牢固、正确,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在测试和调试过程中,应小心操作。
避免触电和短路,并确保仪器的正确使用。
•在安装散热器和过载保护装置时,应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确保散热器能够有效散热,并设置适当的过载保护参数。
5. 结论制作大功率逆变器需要仔细设计电路图、选购合适的材料、组装电路、测试和调试,并注意安装散热器和过载保护装置。
自制家用简易逆变器电路图
自制家用简易逆变器电路图市售的逆变电源大多采用UPS、UPK等逆变模块,输入直流电源多为12V,整体价格比较高,而且输出波形均为方波。本文介绍的逆变电源输入电源为6V,采用易购的时基电路NE555作为振荡源,输出波形是近似的正弦波,可满足电视机或白炽灯或电风扇等电器在停电时继续工作的需要自制家用简易逆变器电路图市售的逆变电源大多采用UPS UPK等逆变模块,输入直流电源多为12V,整体价格比较高,而且输出波形均为方波本文介绍的逆变电源输入电源为6V,采用易购的时基电路NE555作为振荡源,输出波形是近似的正弦波,可满足电视机或白炽灯或电风扇等电器在停电时继续工作的需要工作原理电路见图1 当把开关K1打向“逆变”位置时,BG1导通,由时基电路NE555及外围元件组成的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开始振荡,其充放电时间常数可调节如果选择R1=R2,则输出脉冲的占空比为50%,该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1.443/(R1+R2+2W)C2,图中的元件数值可使振荡频率调在50Hz,振荡脉冲由役脚输出,波形为方波,该方波经C4耦合,R3 C5积分变为三角波,这个三角波又经R4 C6,第二次积分和R5 C7第三次积分,变为近似的正弦波,通过C8耦合到BG2,由BG2放大后在B1的L2线圈上输出当L2上端电压为正时,D4截止,D3导通,使BG4 BG6截止,BG3 BG5导通,电流由电瓶正极→B2的L1→BG5→电瓶负极;当L2上端电压为负时,D3截止,D4导通,使BG3 BG5截止,BG4 BG6导通,电流由电瓶正极→B2的L2→BG6→电瓶负极BG5 BG6交替导通截止,经变压器B2合成正负对称的正弦波,并由L3升压送至逆变输出插座CZ1 CZ2,供用电器使用,同时LED1(红色)亮,指示逆变状态当开关打向“充电”位置时,市电经变压器B2降压D5 D6全波整流 R11限流后对电瓶充电,同时LED2(绿色)亮,指示充电状态元件选择和制作本电路中元器件均为易购的常用元器件,按图中所示数值选用即可B1用收音机输出变压器,应选用铁心大,线径粗的那一类,把原来接喇叭的这一组线圈接在L2位置,BG3 BG4分别用两只9013和9012并联组成,如图2和图3所示BG5 BG6均由四只3DD15并联组成,如图4所示BG5 BG6的散热器面积不应小于600cm2,B2逆变变压器可选用成品整机用印刷线路板可自行设计制作电瓶选用容量大于150Ah的电瓶本逆变器的调试只需调W,使逆变电压频率为50Hz即可。
简单逆变器的电路图
简单逆变器的电路图
下图是一个简单逆变器的电路图.其特点是共集电极电路,可将三极管的集电极直接安装在机壳上,便于散热.不易损坏三极管.,我的简单逆变器用了十多年了,没出现过一次烧管的事.现给大家介绍一下制作方法.
变压器的制作: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一个机床用的控制变压器.我用的是100W的控制变压器.将变压器铁芯拆开,再将次级线圈拆下来.并记录下每伏圈数.然后重新绕次级线圈.用1.35mm的漆包线,先绕一个22V的线圈,在中间抽头,这就是主线圈.再用0.47的漆包线线绕两个4V的线圈为反馈线圈,线圈的层间用较厚的牛皮纸绝缘.线圈绕好后插上铁芯.将两个4V次级分别和主线圈连在一起,注意头尾的别接反了.可通电测电压.如果4V线圈和主线圈连接后电压增加说明连接正确,反之就是错的.
可换一下接头.这样变压器就做好了.
电阻的选择.两个与4V线圈串联的电阻可用电阻丝制作.可根据输出功率大小选择电阻的大小,一般的几个欧姆.输出功率大时,电阻越小,偏流电阻用1W的300欧姆的电阻.不接这个电阻也能工作.但由
于管子的参数不一致有时不起振,最好接一个.
三极管的选择:每边用三只3DD15并联.共用六只管子.电路连接好后检查无错误,就可以通电调整了.
接上蓄电池,找一个100W的白炽灯做负载.打开开关,灯泡应该能正常发光.如果不能正常发光,可减小基极的电阻.直到能正常发光为止.再接上彩电看能否正常启动.不能正常启动也是减小基极的电阻.
调整完毕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我的逆变器和充电器做在了一个机壳内,输出并联在了家里的交流电源上.并安装上了继电器,停电时可自动切换为逆变器供电,并切断外电路,来电时自动接上交流电切断逆变器供电并转入充电状态.如果没有停电来电状态指示灯的话,停电来电时无感觉.。
逆变器制作全过程(新手必看)
逆变器制作全过程(新手必看)该机具有以下特点: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PCB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保证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一、电路原理: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板。
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驱动板”;“DC-DC驱动板”;“保护板”。
1.功率主板: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
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
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便,加上EE55是现存有的,就用了EE55。
关于主变压器的绕制,下面再详细介绍。
前级推挽部分的供电采用对称平衡方式,这样做有二个好处,一是可以保证大电流时的二个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对称性,保证不会出现单边发热现象;二是可以减少PCB反面堆锡层的电流密度,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小因为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干扰。
从原理图到实物,手把手教你制作一个逆变器
从原理图到实物,手把手教你制作一个逆变器
这次我们采用了功率较大的三极管2N3055,而电阻只用了两个,且最好电阻的功率选大一点,这样电路的输出功率也会相应地增加……
在之前我们发布过一些关于逆变器的文章都只是理论讲解很少去实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材料,但也很想为大家去检测一下电路的可行性,自己动手制作成功的那个心情是买多少成品都无法比拟的,我们这次制作的主题仍然是怎么简单怎么来,这个电路经过改善已经测试成功,文章也会把测试结果分享给大家。
逆变器原理图
上图是我们的逆变器原理图,这次我们采用了功率较大的三极管2N3055,而电阻只用了两个,且最好电阻的功率选大一点,这样电路的输出功率也会相应地增加,上图中用的是1W的400欧姆电阻,如果没有1W的也没关系,现在用到的最多的是1/4W的电阻,只要选择四个电阻并联大约是400Ω就可以了。
上图是不太容易见到的两个元件,第一张图片是带轴头的变压器,这里使用的变压器功率是10W,功率较小几乎驱动不了什么负载,大家做出来之后可以用LED灯去测试。
很多朋友想知道工作原理,这其实就是一个震荡电路,就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然后通过变压器升压变成220V,然后在输出端接上用电器即可,不过就这几个元件做出来的逆变器,输出波形肯定没有电网标准,但驱动电灯泡是足够的。
这是款12V的电源,输出功率可以达到65W,如果大家家里有更大功率的太阳能板或电源的话,可以直接使用,不过要注意电压需是12V,找到这些元件之后就可以连接电路了。
逆变器实际连接。
简易逆变器制作方法
简易逆变器制作方法简介逆变器是一种电子器件,能够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它在许多应用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逆变焊机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易逆变器的制作方法,帮助初学者了解逆变器的原理,并通过实践制作出一个简单的逆变器电路。
材料准备在制作逆变器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NPN功率晶体管(例如2N3055)•PNP功率晶体管(例如2N2955)•12V大电容(例如10000μF)•12-0-12V变压器•电阻(例如2.2Ω和10Ω)•电容(例如0.1μF)•电路板•钳子•锡焊工具•打孔器•导线•万用表制作步骤步骤1:准备电路板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电路板来制作我们的逆变器电路。
用打孔器将电路板打孔,以适应所需的元件,并确保电路板上没有导电物质。
步骤2:焊接元件将逆变器电路的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首先,将功率晶体管和电容焊接到电路板上。
确保焊接良好,不要出现虚焊或短路现象。
步骤3:连接变压器将12-0-12V变压器连接到逆变器电路的输入端。
确保正确连接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
步骤4:连接电阻和电容连接2.2Ω电阻和10Ω电阻,并将它们连接到逆变器电路的合适位置。
然后,连接0.1μF电容到逆变器电路上。
步骤5:连接输出端将逆变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负载上,如灯泡或电器设备。
确保逆变器电路和负载正确连接,避免短路或过载。
步骤6:测试逆变器使用万用表测试逆变器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确保逆变器电路正常工作且输出稳定。
注意事项在制作逆变器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操作安全:在制作逆变器时,务必注意电流和电压的安全。
避免触摸裸露的导线和元件,以免触电。
•保护电路:在逆变器电路中使用适当的保护措施,例如保险丝或电流限制器,以防止电流过载和短路。
•负载选型:根据逆变器电路的功率和负载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负载设备。
确保负载设备的额定功率与逆变器电路能力相匹配。
•及时排查故障:如果逆变器电路不正常工作或输出不稳定,及时排查故障,检查元件的连接和焊接是否良好,并查找其他可能的故障原因。
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工作原理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它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电动车充电以及工业和家庭用途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和关键技术。
一、逆变器的基本结构逆变器通常由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组成。
输入端接收直流电源,输出端输出交流电。
控制电路用于监测输入电流和电压,并调节输出电流和电压的波形。
二、逆变器的工作过程1. 输入端工作过程:逆变器的输入端接收直流电源,如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
这个直流电通过输入端的电感和滤波电容进行滤波,以去除电压的纹波和噪声。
2. 控制电路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过对输入电流和电压的监测,以及对输出电流和电压的调节,实现逆变器的稳定工作。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和传感器组成,能够实时监测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输出波形。
3. 输出端工作过程:逆变器的输出端通过逆变器芯片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器芯片通常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通过开关管的开关动作,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输出端还包括输出滤波电路,用于去除输出波形中的高频噪声和纹波。
三、逆变器的关键技术1. PWM调制技术:逆变器通过PWM(脉宽调制)技术实现对输出波形的调节。
PWM技术通过调整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从而实现对交流电的精确控制。
2. 高频开关电源技术:逆变器芯片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
高频开关电源技术通过高频开关管的开关动作,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再通过输出滤波电路将其转换为纯净的交流电。
3. 保护措施:逆变器通常具有多种保护措施,以确保其安全可靠的工作。
常见的保护功能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温保护和短路保护等。
这些保护措施能够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源,避免逆变器损坏或者发生事故。
四、逆变器的应用领域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电动车充电以及工业和家庭用途中。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家庭和工业用电。
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及组成说明
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及组成说明逆变器主要由半导体功率器件和逆变器驱动、控制电路两大部分组成。
随着微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和驱动控制电路的出现促进了逆变器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完善。
目前的逆变器多数采用功率场效应晶体管(VMOSFET)、绝缘栅极品体管(IGBT)、可关断晶体管(GTO)、MOS控制晶体管(MGT)、MOS控制品闸管(MC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静电感应晶闸管(SITH)以及智能型功率模块(IPM)等多种先进且易于控制的大功率器件,控制逆变驱动电路也从模拟集成电路发展到单片机控制,甚至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使逆变器向着高频化、节能化、全控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1.逆变器的电路构成逆变器的基本电路构成如图6-3所示。
由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主逆变开关电路(简称主逆变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和保护电路等构成。
各电路作用如下所示。
图6-3 逆变器的基本电路构成(1)输入电路。
输入电路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主逆变电路提供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直流工作电压。
(2)主逆变电路。
主逆变电路是逆变电路的核心,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完成逆变的功能。
逆变电路分为隔离式和非隔离式两大类。
(3)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主要是对主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的波形、频率、电压、电流的幅值相位等进行修正、补偿、调理,使之能满足使用需求。
(4)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主要是为主逆变电路提供一系列的拄制脉冲来控制逆变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配合主逆变电路完成逆变功能。
(5)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主要是将输入电压变换成适合控制电路工作的直流电压。
辅助电路还包含了多种检测电路。
(6)保护电路。
保护电路主要包括输入过压、欠压保护,输出过压、欠压保护,过载保护,过流和短路保护,过热保护等。
2.逆变器的主要元器件(1)半导体功率开关器件。
主要有可控硅(晶闸管)、大功率晶体管、功率场效应管及功率模块等。
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逆变器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电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家庭用电都需要通过逆变器电路来实现高效能的转换,以满足不同电器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自制逆变器电路的搭建,不仅可以使人更好地了解逆变器工作原理,同时也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
本文将介绍逆变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自制逆变器。
1.逆变器电路的工作原理逆变器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转化成可变电压电流的电子设备,其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变换器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源,以实现对各种电器设备的供电。
在逆变器电路中,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是可以控制的,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场景。
逆变器电路由输入电阻、高频开关电路、输出变压器、滤波电路和输出电路等重要部分构成。
其中,高频开关电路是实现逆变电路转换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直流电输入高频开关,将其转换为周期性的脉冲电流,并通过变压器输出到负载上,从而实现对电器设备的供电。
2.逆变器电路的自制方法自制逆变器电路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最基础的是利用激光打印机上的铜箔板,极容易制造。
现在,以常用的直流12V电池或直流电源为例,介绍一下如何制作逆变器电路。
材料:TIP41C晶体管至少两个,2个220欧姆电阻,两个22K欧姆电阻,2个1N4148二极管,一个20K电位器,2个100微法电解电容,2个3.3哦感性电容,两个绿色指示灯等。
制作步骤:1. 首先,使用激光打印机打印逆变器电路图,并用铜箔板复制,将其贴到空的PCB板上。
2. 将TIP41C晶体管插在PCB板上的对应位置,按照逆变器电路图的连接顺序,连接其它电子元器件。
3. 连接好所有电子元件后,将逆变器电路插上直流电源或12V电池,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4. 最后,将逆变器电路封装起来,加上散热塑料板等,保护电路的安全运行。
逆变器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电路,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每一个电子爱好者来说,自制逆变器电路不仅可以帮助其更好地了解逆变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同时也能够从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代码库里也有许多相关的逆变器代码,可以供各位查看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款逆变器(见图1)主要由MOS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
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OS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免除了烦琐的变压器绕制,适合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中采用。
下面介绍该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
电路图(1)
工作原理:
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一、方波的产生
这里采用CD4069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
图2中,R1是补偿电阻,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震荡频率不稳。
电路的震荡是通过电容C1充放电完成的。
其振荡频率为f=1/2.2RC。
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2.2*2.2*103*2.2x10-6=93.9Hz,最小频率为fmin=1/2.2*4.2*103*2.2*10-6=49.2Hz。
由于元件的误差,实际值会略有差异。
其它多余的发相器,输入端接地避免影响其它电路。
图2
二、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由于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振荡信号电压最大振幅为0~5V,为充分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这里用TR1、TR2将振荡信号电压放大至0~12V。
如图3所示。
图3
三、场效应管电源开关电路。
场效应管是该装置的核心,在介绍该部分工作原理之前,先简单解释一下MOS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MOS场效应管也被称为MOS FET,即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缩写。
它一般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两种。
本文使用的是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其内部结构见图4。
它可分为NPN型和PNP型。
NPN型通常称为N沟道型,PNP型通常称P沟道型。
由图可看出,对于N 沟道型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接在N型半导体上,同样对于P沟道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则接在P型半导体上。
我们知道一般三极管是由输入的电流控制输出的电流。
但对于场效应管,其输出电流是由输入的电压(或称场电压)控制,可以认为输入电流极小或没有输入电流,这使得该器件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同时这也是我们称之为场效应管的原因。
图4
为解释MOS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我们先了解一下仅含一个P—N结的二极管的工作过程。
如图5所示,我们知道在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P端接正极,N端接负极)时,二极管导通,其PN结有电流通过。
这是因在P型半导体端为正电压时,N型半导体内的负电子被吸引而涌向加有正电压的P型半导体端,而P型半导体端内的正电子则朝N型半导体端运动,从而形成导通电流。
同理,当二极管加上反向电压(P端接负极,N端接正极时,这时在P型半导体端为负电压,正电子被聚集在P型半导体端,负电子则聚集在N型半导体端,电子不移动,其PN结没有电流流过,二极管截止。
图5
对于场效应管(图6),在栅极没有电压时,有前面的分析可知,在源极与漏极之间不会有电流流过,此时场效应管处于截止状态(图6a)。
当有一个正电压加在N沟道的MOS场效应管栅极上时,由于电场的作用,此时N型半导体的源极和漏极的负电子被吸引出来而涌向栅极,但由于氧化膜的阻挡,使得电子聚集在两个N沟道之间的P型半导体中(见图6b),从而形成电流,使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
我们也可以想象为两个N型半导体之间为一条沟,栅极电压的建立相当于为他们之间搭了一座桥梁,该桥梁的大小由栅压决定。
图8给出了P沟道场效应管的工作过程,其工作原理类似这里就不再重复。
图6
下面简述一下用C—MOS场效应管(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组成的应用电路的工作过程(见图7)。
电路将一个增强型P沟道MOS场校官和一个增强型N沟道MOS 场效应管组合在一起使用。
当输入端为底电平时,P沟道MOS场效应管导通,输出端与电源正极接通。
当输入端为高电平时,N沟道MOS场效应管导通,输出端与电源地接通。
在该电路中,P沟道MOS场效应管和N沟道场效应管总是在相反的状态下工作,其相位输入端和输出端相反。
通过这种工作方式我们可以获得较大的电流输出。
同时由于漏电流的影响,使得栅压在还没有到0V,通常在栅极电压小于1V到2V时,MOS场效应管即被关断。
不同场效应管关断电压略有不同。
也以为如此,使得该电路不会因为两管同时导通而造成电源短路。
图7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画出原理图中MOS场效应管部分的工作过程(见图8)。
工作原理同前所述,这种低电压、大电流、频率为50Hz的交变信号通过变压器的低压绕组时,会在变压器的高压侧感应出高压交流电压,完成直流到交流的转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振荡部分停止工作时,变压器的低压侧有时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所以该电路的保险丝不能省略或短接。
图8
图9
电路板见图10。
所用元件可参考图11。
逆变器的变压器采用次级为12V、电流为10A、初级电压为220V的成品电源变压器。
P沟道MOS场效应管(2SJ471)最大漏极电流为30A,在场效应管导通时,漏—源极间电阻为25毫欧。
此时如果通过10A电流时会有2.5W的功率消耗。
N沟道MOS场效应管(2SK2956)最大漏极电流为50A,场效应管导通时,漏—源极间电阻为7毫欧,此时如果通过10A 电流时消耗的功率为0.7W。
由此我们也可知在同样的工作电流情况下,2SJ471的发热量约为2SK2956的4倍。
所以在考虑散热器时应注意这点。
图12展示本文介绍的逆变器场效应管在散热器(100mm×100mm×17mm)上的位置分布和接法。
尽管场效应管工作于开关状态时发热量不会很大,出于安全考虑这里选用的散热器稍偏大。
图10
图11
图 12
图13
四、逆变器的性能测试
测试电路见图13。
这里测试用的输入电源采用内阻低、放电电流大(一般大于100A)的12V汽车电瓶,可为电路提供充足的输入功率。
测试用负载为普通的电灯泡。
测试的方法是通过改变负载大小,并测量此时的输入电流、电压以及输出电压。
其测试结果见电压、电流曲线关系图(图14a)。
可以看出,输出电压随负荷的增大而下降,灯泡的消耗功率随电压变化而改变。
我们也可以通过计算找出输出电压和功率的关系。
但实际上由于电灯泡的电阻会随受加在两端电压变化而改变,并且输出电压、电流也不是正弦波,所以这种的计算只能看作是估算。
以负载为60W的电灯泡为例:
假设灯泡的电阻不随电压变化而改变。
因为R灯=V2/W=2102/60=735Ω,所以在电压为208V时,W=V2/R=2082/735=58.9W。
由此可折算出电压和功率的关系。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当输出功率约为100W时,输入电流为10A。
此时输出电压为200V。
逆变器电源效率特性见图14b。
图15为不同负载时输出波形图。
供大家制作是参考。
图15
图16
78L05中文资料
:[产品资料]
78L05描述
是一种固定电压(5V)三端集成稳压器,其适用于很多应用场合.象牵涉到单点稳压场合需要限制噪声和解决分布问题的在-卡调节.此外它们还可以和其它功率转移器件一起构成大电流的稳压电源,如可驱动输出电流高达100毫安的稳压器
.
其卓越的内部电流限制和热关断特性使之特别适用于过载的情况.当用于替代传统的齐纳二极管-电阻组的时候,其输出阻抗得到有效的改善,其偏置电流大大减少.
78L05特性
* 三-端稳压器
* 输出电流可达到100mA
* 无需外接元件
* 内部热过载保护
* 内部短路电流限制
* 从2004年底开始,提供的各类封装形式,均为无铅封装产品。
78L05应用须知
* 如果稳压器离电源滤波器有一段距离,Cin是必需的
* Co对稳定性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但的确能够改善瞬态响应
78L05内部电路图
78L05内部电路图;
78L05典型线路图
78L05典型线路图;
注;(1)为确定输出电压值,请选择电压值后缀(xx)
(2) 为获得最佳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建议使用旁边电容并尽量可能挨着电路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