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足浴天香丹对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作用探讨
法; F M D 水平检测参考 《 超声评价肱 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
张功能指南 。
1 . 4 疗效标 准
中医证候疗效参 照卫生部 心血管系统药 物
f 关 键 词 1 冠心 病 ; 足 浴 天香 丹 ; 炎性 因子 ; 血 管 内皮 功 能
『 中图分类号1 R 2 5 6 . 2 『 文献标识码1 B 【 文章编号1 1 6 7 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1 X ( 2 0 1 4 ) 1 2 — 0 0 5 8 — 0 2
冠 心病 , 即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 , 是 一种 临床常 见 病和多发病 , 以心前 区疼痛 、 胸闷、 肢 冷汗 出为特 征 。 本 病 属于祖 国医学 中 “ 胸痹 ” 、 “ 心悸” 、 “ 真心痛” 、 “ 厥 心痛”等范 畴。 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 , 生活方式的改变 , 我国冠心病的发 病率呈 现逐年上升的趋 势 , 严重威胁人们 的生命 健康和生活
的8 4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 均符合wH O 冠心病诊断标准[ 1 】 ,
排除标准 : s T 段 抬高心肌梗 死患者< 2 周, 创伤 、 瓣膜病 等。 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各4 2 例。 治 疗组男2 3 例, 女1 9 例; 年龄 3 1 — 7 6 岁, 平 均( 5 0 . 9 + 7 . 9 ) 岁; 病程
m mH g 。 两组性 别 、 年龄 、 病程 、 血压指标 比较 , 差 异均无统 计 学意义( P > O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
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
内皮祖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将内皮祖细胞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如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以及骨细胞等,并且这些分化的细胞具有功能性。
此外,内皮祖细胞还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和修复的能力。
这些特性使得内皮祖细胞在心血管疾病、组织损伤和器官再生方面具有潜力。
在临床应用方面,内皮祖细胞已经被用来治疗一些疾病,如冠心病和外周动脉疾病。
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的移植可以促进血管生成、改善血液循环,并且对于心肌再生和修复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内皮祖细胞还被应用于组织工程学中,用于构建人工血管和修复器官缺损。
然而,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目前对内皮祖细胞的分离、纯化和扩增方法仍然不够成熟。
其次,内皮祖细胞的命名和鉴定标准不统一,使得研究结果的复现性存在困难。
此外,内皮祖细胞的长期安全性和效力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内皮祖细胞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临床应用潜力。
尽管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内皮祖细胞更深入的研究,相信内皮祖细胞将在 regenerative medicine 和疾病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内皮祖细胞作为干扰素基因载体的体外抑瘤实验
情 况 良好 , 体外实验 中表现 为抑制肿瘤细胞 的生长 , 可作为免疫性基因载体开展进 一步的研 究。
W N o g A GH n ,
』 h npn , , i - n ,G O X —o g L Ynyn Q inh i B I nz v C u -i 日 Jn f g A ud n , i—i G g ge g, UJa —u , A — ,
G i , E hn, O n Y N o gpn .T e pui R sac et eaoac o a 3 2H si l u— Z NGZ e L U Mi , A G Y n -i g hr et e r C ne o p tcr n m , 0 opt a c e h rfH i a
・
68 ・ 2
2 2年 8月 第 1 01 7卷 第 8期
C ie eCiia c l ̄ Au 0 2. 1 1 N . hn s l clOn oow. g2 l Vo. 7. o 8 n
内皮 祖 细 胞 作 为 干 扰 素 基 因载体 的体 外 抑 瘤 实验
10 3 北京 解放 军第 3 2医院肝 脏肿 瘤诊疗 与研 究 中心 00 9 0 王 敛 ,王春 平 ,毕京峰 ,高旭 东,陆荫英 ,曲建慧 , 白文林 ,许 桂林 ,曾 珍 ,楼 敏 ,杨 永平
【 关键词 】 内皮祖细胞 ; 干扰素 ; 肿瘤 ; 腺病毒
中图 分 类 号 : 7 — R 3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4 0 2 1 )8— 6 2— 4 10 0 6 (0 2 0 0 8 0
内皮祖细胞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 4 . 5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6 9 2 1 ) - 7 8 0 0 0 2 6 (0 1 6 0 6 — 3
1 内 皮祖 细 胞 的来 源 、 面 标 志 、 离 方 法 表 分
素 一血 管 紧 张 素 系 统 活 性 增 高 相 关 [ 血 管 紧 张 素 Ⅱ降 低 4 1 。 E C 端 粒 酶 活 性 ,并 通 过 增 加 氧 化 应 激 加 速 E Cs 老 , Ps P 衰 醛
固 酮 可 以 减 少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2 V GF 2 的 表 达 ( E R- )
吸 附 法 、 克 隆 抗 体 铺 展 贴 壁 细 胞 分 离 法 等 【 单 I 】 。
2 内皮 祖 细 胞 与 心 血 管 危 险 因 素
无论 是否 合 并 冠 心 病 , P s E C 的数 量 及 功 能 与心 血 管 危险
因 素均 呈 负相 关 [ E C 在 修 复 损 伤 血 管 方 面 发 挥 着 重要 作 2 Ps 1 。
其 内 皮 功 能 。 说 明 替 米 沙 坦 有 独 立 于降 低 血 压 之 外 的 心 血 这 管益处1 9 1 。Ume r T等 对 多 种 心血 管 危 险 因素 进 行 对 比 研 mua
内 皮 组细 胞 (n ohll rgntr es P ) 来源 主要 ed te apo ei l, Cs i o c lE 的 包 括 人脐 静 脉 血 、成 人 外 周 血 、骨 髓 ,并 且 发 现 外 周血 中 的
蛋 白胆 固 醇 是 E Cs 量 和 功 能 的 重 要 决 定 因 素 , P s 量 P 数 EC数
内皮祖细胞在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H s等 把G P es F 标签 的雄性 老 鼠的骨髓移 植到 同系里 面脑动 脉闭
锁 引起 的脑 梗死雌性 小 鼠上 ,从而 跟踪绿色 荧光 以及Y染色体 ,我们
看 见被标的骨髓 细胞整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缺血部 位 ,并呈 现内皮细胞表 型。这说 明内皮祖细胞有可 能被 用来加快 中风后 的恢复过程 。事实  ̄Z ag 【 hn等 7
内皮 细胞增殖 、游走 新生 。近年来 ,血 管E C 末梢血 中的发现 ,对 P在
血管 新生 的概 念 有 了新 的认识 。根据有 关研 究 ,当一个 比较成 熟的 单个 载体 里 面骨髓 进 来 的一部 分干 细 胞可参 与 外履 血循 环 的里面 ,
癌性 。
参考 文 献
[] S g lMSS a Afa A, 1  ̄ co iec tseeaid c d 1 e a ,h hR, zl e a. i xd yo k lt1 u e t Ni n
E C 的进 一步修复可 以修复 血管 、减轻狭窄 ,就像面对缺血性疾 病的 Ps
治疗一模 一样 。
5 问题 与展 望
要C 。但要 准确定 义E C D P 的特 征 目前仍 很困难 ,E C P 实际是不 同分
化阶段祖 细胞的集居 ,因而表面标记有所 不同。 2 EC P 与血 管新 生 血管 新 生包 括两 类 : ①在胚 胎形 成初 期 新生 ;是 从 原有 的血 管
asca d i i e s ] a e s 0 65 () 0 —0 . s i e t da t [ . b t , 0 ,5 1 1 2 19 o t w h b e J Di e 2 :
【] Ashr , r hr , io ,t 1sl o f uaiepo ntr 2 a aaTMuo aaTAl nSe . o ̄ino tt rg i s aI p v o e d teil rgntr n oh l l el o go e ei[] ce c, n oh l o e i d tei l fa ig n s J. in e ap oe ac s n s S
血管内皮祖细胞在整形外科方面的研究进展
皮细胞,参与肿瘤的血管形成和创伤愈合∞]。另外,一般认为 成熟的CD34一CDl4’单核细胞也具有可龌性,在VEGF的诱导 下可表达VE-cadherin、vW因子、eNOS,并可存体外形成三维 管状结构,在体内参与缺血肢体的血管再生[1割,这些CD34及 CDl33一的细胞属不属于内皮祖细胞?内皮祖细胞表型的这些 问题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I.4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及增殖:目前,体 外分离内皮祖细胞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密度梯度离心法和 免疫磁珠分选法,也有部分学者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先梯 度密度离心后再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操作简 单、使用方便,但分离的细胞不纯,只能将血中的单个核细胞 分离出来,还包括部分的血小板和红细胞。而免疫磁珠分选 法早期一般用CD34+磁珠,近年来更多的应用CDl33+磁珠, 其最人特点是可以收集到较高纯度的内皮祖细胞,但研究也 发现,分离得到的CD34+细胞或者CDl33+细胞数量非常少, 单独培养时往往不能增殖,只能与CD34一或者成熟内皮细胞 共同培养时才有增殖活性“】,而且免疫磁珠分选法操作复杂、 费用较高。现多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样品中的单个核细 胞,然后将细胞接种于纤维粘连蛋白包被的培养皿中以促进 内皮祖细胞的贴壁,培养液中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刺激细胞的生 长,4天后换液,洗去未贴壁细胞,继续培养全第7~10天,经 此法培养后可获得较多数量的内皮租细胞。 通过以下途径町最终鉴定所获细胞为内皮祖细胞:①首 先培养所获得细胞应符合内皮祖细胞形态学特点,并符合内 皮祖细胞的的形态学转归;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 细胞学检测内皮祖细胞特异性分子标志,如CD34、F1k-1、 CDl33等:③Ac-LDL摄取实验和结合UEA—l实验。还可以经
人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与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性状
人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与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性状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器官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组成。
对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几种具有血管造血功能的疾病,重塑受损或缺陷的血管结构是治疗的一个关键因素。
人的外周血中含有多种来源和有分化能力的前体细胞,已被广泛地研究用于血管再生和组织修复。
本文将介绍人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和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性质。
内皮祖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概述内皮是血管内膜的一层细胞,是血管的劳动力和防御系统。
其中,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内的核心细胞。
在正常健康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能够维护正常的血管成分和血液流行状况。
然而,一旦出现血管功能障碍,例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一些遗传障碍等,血管内皮细胞会发生功能损失和细胞凋亡,这导致血管系统不稳定,甚至出现严重问题。
内皮祖细胞是一类具有诱导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潜力的前体细胞。
与成熟的细胞相比,内皮祖细胞是一类未成熟和具有较高的增殖和自我更新的细胞。
正因为这些特性,内皮祖细胞已被广泛研究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和一些其他疾病。
人外周血中的内皮祖细胞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来源。
本文将继续介绍人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的特性和应用。
内皮祖细胞的来源和特性内皮祖细胞可以来源于多个人体部位,如骨髓、外周血、脂肪组织、肌肉等。
其中,外周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来源,已经成为研究中关于内皮祖细胞最常用的来源。
内皮祖细胞被分为EPC(内皮祖细胞)和LPC(全血管内皮祖细胞)。
EPC在外周血中非常罕见,而LPC是最常见的类型。
内皮祖细胞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存在于外周血中,即粘附方式和非粘附方式。
在显微镜下,这些内皮祖细胞可以通过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CD34,VE-cadherin和von Willebrand因子(vWF)来表征。
内皮祖细胞还表达非血管内皮标志物,如胶原和Vimentin。
内皮祖细胞的功能是生成成熟的内皮细胞和血管重建。
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员及相关因子含量变化
实验研究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员及相关因子含量变化赵斌,赵志虎,骆巍,马剑雄,马信龙△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PNI)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EPCs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4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NI 1 d组、PNI 3 d组、PNI 5 d组、PNI 7 d组及PNI 14 d组,每组7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均采用钳夹法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对每组在预定时间点采用活体心脏穿刺法采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CD34和CD133双阳性细胞标记EPCs,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EPCs数量。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外周血bFGF、VEGF及MMP-9含量,分析EPCs数量与bFGF、VEGF、MMP-9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NI 3 d组、PNI 5 d组、PNI 7 d组外周血EPCs数量升高,PNI 3 d组、PNI 5 d组、PNI 7 d组及PNI 14 d组外周血bFGF含量升高,其余各组外周血VEGF含量升高,PNI 5 d组、PNI 7 d组及PNI 14 d组外周血MMP-9含量升高(P<0.05)。
PNI 5 d组和PNI 7 d组外周血EPCs数量与血清bFGF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84和0.788,P<0.05),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9和0.852,P<0.05);PNI 5 d组、PNI 7 d组和PNI 14 d组外周血EPCs数量与血清MMP-9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88、0.852和0.873,P<0.05)。
结论 EPCs与bFGF、VEGF和MMP-9共同参与了PNI后血供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内皮祖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中图分类号:R6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58/20231111Changes in peripheral bloo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mobiliz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after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n ratsZHAO Bin, ZHAO Zhihu, LUO Wei, MA Jianxiong, MA Xinlong△Digital Orthopedic Technology Clinical Application Center, Tianjin Hospital, Tianjin 30021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changes and correlation of peripheral bol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nd serum bFGF, VEGF and MMP-9 in rats with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PNI). Methods Forty-two S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PNI 1 d group, the PNI 3 d group, the PNI 5 d group, the PNI 7 d group and the PNI 14 d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7 rats in each group. The sciatic nerve injury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all groups except the control group. In each group,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y living heart puncture at a predetermined time point. Mononuclear cells were extracted by Ficoll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CD34 and CD133 double positive cells were labeled with EPCs, and the number of EPCs in each group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contents of bFGF, VEGF and MMP-9 in peripheral blood of each group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EPCs and bFGF, VEGF and MMP-9 was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EPCs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increased in the PNI 3 d group, the PNI 5 d group and PNI 7 d group. bFGF contents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increased in the PNI 3 d group, the PNI 5 d group, the PNI 7 d group and the PNI 14 d group, and VEGF contents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increased in the other groups. The content of MMP-9 in peripheral blood was increased in the PNI 5 d group, the PNI 7 d group and the PNI 14 d group (P<0.05). The number of EPCs in peripheral blood in the PNI 5 d group and the PNI 7 d grou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bFGF level (r=0.784 and 0.788, P<0.05) and serum VEGF level (r=0.889 and 0.852, P<0.05). The number of EPC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PNI 5 d group, the PNI 7 d group and the PNI 14 d grou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MMP-9 level (r=0.788, 0.852 and 0.873, P<0.05), and i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VEGF level (r=0.889 and 0.852, P<0.05). The number of EPCs i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501061);天津市卫生健康行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青年医学新锐(TJSQNYXXR-D2-136);天津市卫生健康科研项目(TJWJ2023QN049) 作者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数字骨科技术临床应用中心(邮编300211) 作者简介:赵斌(1988),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及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研究。
内皮祖细胞与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脑血管疾病 ; 中风; 血管生成; 神经再生 【 中图分类号】 R 7 3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3 -6 3 5 0 ( 2 0 1 3 ) 0 3 —O 4 3 4 —0 3
R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e n d o t h e l i a l p r o g e n i t o r c e l l a n d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 .X I E Ho n g - n a ,ZH AO Z h o n g .
VE GF R ) 双 阳性 的 E P C s 细胞 。虽然对 E P C s 的 表 型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o f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 I n t h i s r e v i e w, we wi l l s u m— ma r i z e t h e r e c e n t p r o g r e s s o n EP Cs a n d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 .
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
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内皮祖细胞是一种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具有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潜力。
这些细胞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内皮层,可以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骨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
近年来,对内皮祖细胞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首先,在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和鉴定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内皮祖细胞数量较少,种类较多,因此分离纯化内皮祖细胞是一个关键的挑战。
研究人员通过筛选表面标志物,如CD34、CD31等,成功地分离出内皮祖细胞。
此外,利用荧光原位杂交、PCR等方法也可以鉴定内皮祖细胞的特性。
另外,研究者对内皮祖细胞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内皮祖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受到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如Notch、BMP和Wnt信号通路等。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通过调控这些信号通路,可以有效地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非编码RNA和表观遗传修饰也在内皮祖细胞的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内皮祖细胞在临床应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研究进展。
由于内皮祖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因此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一些研究正致力于将内皮祖细胞应用于心肌再生、神经系统修复和骨组织再生等方面的临床治疗。
一些早期的临床试验已经获得了一些积极的结果,这为将来内皮祖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内皮祖细胞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研究者通过分离纯化和鉴定内皮祖细胞,深入探索了其分化潜能和分子机制,并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随着对内皮祖细胞进一步的理解和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内皮祖细胞将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治疗多种疾病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内皮祖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1 E C移 植 治 疗 冠 心 病 P
量恢 复至手术前 的 7 %, 0 而输注等 量人微 血管 内皮细胞 和 E C培 P
养 液 的对 照 组 分 别 只 恢 复 到 2 % 和 3 % 。 最 终 , P 7 4 E C组 l/7的 后 0l
肢恢 复功能 , 而对照组 的后 肢存活率 仅 1 1 / 4和 1 1。组织切 片证 /2 实人 E C参与了新血管 的形成 。随后在 大 鼠和兔 的缺血后肢模 型 P 研究表明 , 自体 E C移植能改善缺血肢 体的侧支循 环和血流灌 注。 P 此外 ,P E C移植也 能改善糖尿病小 鼠和大鼠的缺血后肢 的血流。由 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形成能力低下 , 这意味着 E C移植可能会给糖 P 尿病合并缺血性疾病患者带来 曙光。近来有 些 日本学 者进行 了骨 髓单个核细胞 移植治疗周 围血管疾病所 致的肢体缺血 的临床研究 。 T e —Y ym mi  ̄i ua a等l l 4 对 5例下肢缺血的患者随机采用 盐水 、 外周 血单 个核细胞作为对照与骨髓单 个核细胞进行 缺血肢 体的局部肌 肉注射 治疗 。随访 4 , 周 结果显示所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 肢体 的 踝肱指数 、 经皮氧分压 、 静息痛 、 无痛 行走时 间均 明显改善 , 并未 出 现严重 的并发症。这些临床 症状 和指 标的改善 可能主要与 骨髓单
3 治疗原发性肺 动脉高压 原发性 肺动脉高压 ( r p loayhpami P H) r um nr yee  ̄, P 是一 种 少见的恶性肺 血管疾病 , 其基本 病理特 点是肌 型小 肺动脉 丛样病 变, 血管腔逐渐闭塞, 肺动脉压进行性升高 , 若未及时诊 断并积极 准
确 干 预 , 者~ 般 在 出现 症 状 后 2~3年 内 死 亡 。 目前 发病 机 制 并 患
抗内皮细胞抗体与相关疾病临床研究进展_于阅尽
抗内皮细胞抗体与相关疾病临床研究进展于阅尽1△(综述),周义德2※(审校)(1.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200137;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上海200433)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2)04-0494-04摘要: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其抗原为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或吸附于其上的一组异质性抗原。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AECA广泛出现在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或)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外周血中,并且与部分疾病的活动或预后相关。
AECA可能作为一种有用的血清学指标用于诊断和(或)预后判断。
在此对近年来AECA与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及目前AECA检测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内皮细胞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内皮细胞;炎症;预后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and the Related Diseases YU Yue-jin1,ZHOU Yi-de2.(1.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y,Shanghai No.7People's Hospital,Shanghai200137,China;2.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Changha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Abstract: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ECA)are autoimmune antibodies,which target at a group of heterogeneous antigens expressed in endothelial cell membrane or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ecently,accumulated evidences have showed that AECA are widely found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in various autoimmune diseases and'or immune-related diseases.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CA and a bunch of diseases,and methods for AECA detection as well as possible disadvantages.AECA may be a useful sera marker for diagnosis and'or prognosis in re-lated disease.Key words: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utoimmune diseases;Endothelial cell;Inflamma-tion;Prognosis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AECA)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其抗原为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表面或吸附于其上的一组异质性抗原[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炎性介质的相关性研究
[] 高 8
妍 .Grv s 诊 治 的 几 个 问 题 口 ] 中 华 内分 泌 代 谢 ae 病 .
例 临床 分 析 [] 陕 西 医学 杂 志 ,0 6 3 ( ) 7 17 2 J. 2 0 ,5 6 :0— 0. [ ] 叶 任 高 , 再 英 .内科 学 [ ] 第 5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5 陆 M . 北 人
( EPC )a d c r t n i — da t ik e s( M T) i fa s n a o i itma me i h c n s I d ,n l mma o y me i t r n v l a eme h n s o s e t l t r da o sa d e a u t c a im fe s n i a h p re so . M e h d : e a u t o Cs y e e st e C—e c ie p o en ( — y e tn in t o s Th mo n fEP ,h p rs n i v r a tv r t i Hs CRP) n e l u i 一 ( L一 i ,i t re k n 6 I 6 , u r n co i fco — ( ) t mo e r ss a t r a TNF— ) a d I T r a u e n 5 e y d a n s d h p r e sv s n 5 a n M we e me s r d i 0 n wl ig o e y e t n ie a d O
版 社 ,0 2 7 1 2 0 :3 .
杂 志 ,0 1 1 4 :9— 9. 2 0 , 7( ) 1 3 1 4
[ ] 潘 中允 主 编 . 射 性 核 素 治 疗 学 [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9 放 M . 人
内皮祖细胞(EPCs)在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V)中的研究进展
o f c a r d i a c a l l o g r a f t v a s C u l o p a t h y( C AV) . Th e i n j u r y o f e n d o t h e l i u m o f d o n o r h e a r t p o s t -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 Ab s t r a c t ] En d o t h e l i a l p r o g e n i t o r c e i l s( E P C s )h a v e t h e a b i l i t y t O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i n t o ma t u r e
测、 诊断和治疗价值 。 【 关键词】 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 ( C AV) ; 内皮 祖 细 胞 ( E P C s ) ; 归巢 ; 分化 ; 预测 ; 治 疗
【 中 圈分 类 号 】 R 3 9 2 【 文献标志码】 B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4 6 7 . 2 0 1 3 . 0 4 : 0 2 3
H U Ku i , 一。H O N G Ta o’ , , 。 △
( ’ De p a r t me n t o fC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S u r g e r y, Zh o n g s h a n Ho s pi t a l , Fu d a n U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3 2 , C h i n a;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一)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一)【关键词】血管内皮祖细胞;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是一类能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同时也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
大量的研究显示,动员和移植的EPCs可提高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能力,促进损伤血管的修复和再内皮化,这为治疗以坏死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因此EPCs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血管内皮祖细胞与血管新生的关系及其在治疗性血管新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内皮祖细胞的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细胞。
1997年Asahara等〔1〕首次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得至CD34+细胞,因其在体外可向内皮表型细胞分化,表达内皮细胞标志物并且参与血管形成,故将此命名为EPCs。
EPCs也叫成血管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能循环、增殖并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缺乏成熟内皮细胞的特征性表型,不能形成管腔样结构。
EPCs起源于胚外中胚层卵黄囊血岛,由位于血岛外层的造血/成血管细胞(又称原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共同起源)分化发育而来。
目前,许多研究证明,EPCs在成人外周血,人脐带静脉血和骨髓中均有分布,且人外周血、脐带血的EPCs均来自于骨髓。
EPCS的来源还有多潜能成体祖细胞(multipotentadultprogenitorcells,MAPCs)、骨骼肌〔2〕。
Lin等〔3〕发现骨髓来源的EPCs增殖能力明显高于成熟循环内皮细胞,两者体外扩增能力之比为50:1。
在骨髓内EPCs与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可影响EPCs的发育、增殖、动员和迁移。
Murahara 等〔4〕用免疫磁珠分离法从脐血中成功地分离出EPCs,这些细胞经培养可以摄取as-LDL,释放NO,表达VE-cadherin、CD31和vWF。
内皮祖细胞(EPCs)研究进展
内皮祖细胞(EPCs)研究进展
于海莹;崔磊;曹谊林
【期刊名称】《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年(卷),期】2003(23)8
【摘要】组织工程血管以及组织工程化组织的血管化因目前内皮种子细胞扩增能力和生物活力的不足而受到限制。
EPCs(内皮祖细胞 )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
在胚胎期 ,内皮细胞系与造血细胞系来源于血岛内共同的祖先细胞 ;出生后 ,EPCs存在于骨髓 ,并可被转移至外周血 ,参与缺血组织的血管重建和血管的内膜化。
因此EPCs有望成为今后组织工程内皮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
【总页数】4页(P7-10)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EPCs;组织工程血管;组织工程化;血管化;内膜化
【作者】于海莹;崔磊;曹谊林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81;R318.11
【相关文献】
1.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成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J], 崔磊;于海莹;尹烁;刘伟;曹谊林
2.冠通方对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J], 张接发
3.内皮祖细胞(EPCs)在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V)中的研究进展 [J], 胡馗
4.受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对小鼠移植性动脉硬化的影响 [J], 杨兆华;洪涛;朱仕杰;夏利民;王春生
5.分析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在冠心病治疗中对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黄兰雅;李忠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关系
及其受体高表达[ 7 ] 。因此 , 研究 V E G F家族与 I B D
关键 词 : 血 管 内皮生 长 因子 ; 血 管生成 ; 淋 巴管 生成 ; 炎症 性肠 病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5 3 4 X . 2 0 1 5 . 0 5 . 0 0 1
炎症 性肠 病 ( I B D) 是一 组 慢 性 非 特 异性 肠 道 炎 性疾病 , 主要 包 括 溃 疡 性 结 和新 生 淋 巴管 有 关 [ 1 4 ] , 提出 I B D可 能 是 一
过与酪 氨 酸激 酶 受体 结 合 调节 淋 巴管生 成。 VE G F R _ 1 对 血 管 生 成 的作 用 尚不 清 楚 , 虽 然 其 与 VE G F的亲 和力 较 强 , 但 其 信号 转 导 功 能较 弱 。 VE G F的信 号 主要 通 过 VE GF R - 2介 导 , VE G F R - 2
的关 系 有利 于进 一 步 了解 I B D 的发 病机 制 , 并 为寻 找I B D 的治疗 靶 点提 供新 的方 向。
1 V E GF家 族
VE GF家 族是 一 类相 对 分 子质 量 为 3 4×1 0 。 ~
4 5 ×1 0 。的 同源二 聚 体糖 蛋 白, 其家 族 中包含 有
赵 静 王 晓蕾
摘要 : 血 管 内皮 生长 因子 ( VE G F ) 主要 通 过调 控 组织 中血 管与 淋 巴管生 成来 影响 炎 性反 应 、 肿 瘤等 疾病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机制的研究进展刘静;张向阳【摘要】@@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olothelial cells,VEC)不仅是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机械屏障而且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由于它所具有的机械屏障作用,使它很容易受到体内外各种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受损后的VEC尤其是内分泌功能必然失调,使其分泌的多种活性物质或与这种活性物质有关的其他物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文章对引起VEC损伤的多种机制机制进行回顾,探讨VEC的修复机制,进而研究如何保护和修复已损伤的VEC,并改善血管疾病的愈后.【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32)009【总页数】4页(P1385-1388)【作者】刘静;张向阳【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不仅是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机械屏障而且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由于它所具有的机械屏障作用,使它很容易受到体内外各种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受损后的VEC尤其是内分泌功能必然失调,使其分泌的多种活性物质或与这种活性物质有关的其他物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
文章对引起VEC损伤的多种机制机制进行回顾,探讨VEC的修复机制,进而研究如何保护和修复已损伤的VEC,并改善血管疾病的愈后。
1 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及功能VEC是覆盖全身所有血管内腔表面的连续单层扁平细胞,总面积400~500 m2,质量约1.5 kg,正常人约有1012个内皮细胞[1]。
VEC厚为0.5~1.0 μm,大小(10~50)μm×(25~40)μm。
VEC核淡染,以常染色质为主,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内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处理的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
万方数据
生理叠堂进星2Q鲤生箜塑鲞筮≥魍
是一种血管生成因子,目前发现的Ang家族共有4
改善EPCs的功能。Yamaguchi等旧1对无胸腺、后肢 缺血的裸鼠局部注射SDF.1,同时给以EPCs移植 术。结果表明,给以SDF.1后局部EPCs数量增加, 缺血组织毛细血管的密度也明显增加。此研究提 示,SDF—l可能通过增强EPCs的迁移来提高缺血组 织新生血管的形成能力,同时也削弱了EPCs的调 亡。刘锐等p1研究了细胞因子对淋巴管内皮祖细 胞(1ymphatic
endo出elial growth
来源于骨髓,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一定因 素刺激下(如组织缺血释放的生长因子或细胞因 子)能够动员到外周循环,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并 参与血管修复或血管形成。一些能够改善内皮细胞 功能并提高NO活性的因素如他汀类药物、促红细 胞生成素等具有促进EPCs动员的作用。相反,有 些心血管危险因素能降低循环EPCs的数量或减弱 其功能,例如:血管紧张素Ⅱ、高血糖、高胆固醇、氧 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炎症因子C一反应蛋白(C—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降低外周血中EPCs的分化、存活和促血管生成功
能,其机制是通过降低EPCs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 酶(eNOS)mRNA的表达,所以EPCs诱导的血管发 生依赖于NO的合成与释放。Suh等又发现p J,用 一定浓度的人重组CRP与EPCs共同孵育,可明显 降低EPCs和内皮细胞层的黏附,抑制VEGF诱导的 EPCs的迁移,这与CRP降低eNOS的表达,从而降 低NO的合成与释放有关。另外有研究者认为,As 等心血管疾病的典型病理生理特征是高水平的活性 氧自由基(reactive
mains,Tie-2)。Tie-2/Ang途径对于血管发生、血管 成熟和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非常重要。Ang.1和 Ang-4能够激活Tie-2,而Ang一2和Ang一3拈抗Ang・l 的功能,Ang.1和Ang一2是目前研究最多的。Ang一1 具有抑制血浆渗漏、抑制血管炎症和预防EC死亡 的三大内皮保护功能(Brindle等.2006)。但是, Ang-2对血管生成却有双向调节作用。在不同的实 验条件下,Ang-2能抑制或刺激Tie2受体的磷酸化。 当VEGF存在时,Ang-2可拮抗Ang.1促进血管结构 稳定的作用,消除血管基底膜和管周细胞对血管形 成的限制,并增加内皮细胞对VEGF的敏感性,有利 于血管出芽生长;当VEGF缺乏时,Ang-2则抑制 Ang一1,有利于血管的消退。近来,在心肌缺血和梗 死区发现有逐渐增加的Ang-2的表达,说明Ang一2 在缺血组织的血管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Kim等报 道。¨,Ang.2通过Tie2信号通路对EPCs的血管发 生活性起到促进作用。Ang-2能增加人脐带血 CD34+细胞来源的EPCs的动员、迁移和细胞存活 及其子代内皮细胞的扩增,同时也增加了EPCs介 导的体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些发现提示,Ang-2 能调控来源于循环祖细胞的内皮细胞的发生,有后 天性血管发生功能。Fiedler等(2006)证实,Ang一2 在诱导内皮细胞炎症中有重要作用。Ang一2缺陷的 小鼠不能诱发炎症反应,而且重组人Ang-2能弥补 Ang-2缺陷的小鼠的炎症缺陷。更重要的是,这项 研究证实了Ang-2能提高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 达。因此,EPCs可以通过Ang-2/Tie2信号通路促 进血管发生,而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干细胞介导的 新血管形成。 (五)SDF一1对EPCs的数量和功能的影 响趋化因子是一个蛋白质家族,在氨基端多含有 一个或两个半胱氨酸。根据半胱氨酸排列顺序,可 以分为CXC(a)、CC(B)、C(^y)、CX¥C(8)4个家 族。SDF—l是CXC家族的一种趋化因子,CXCR-4 是SDF・l唯一的受体,可在EPCs表面高表达,且可 提高EPCs数量并改善其功能,SDF.1/CXCR-4通路 参与了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研究已证实, SDF一1/CXCR-4通路能介导造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 并恢复造血功能。SDF一1能有效提高EPCs数量,并 通过促进EPCs黏附、增殖、诱导迁移和抑制凋亡来
进EPCs的黏附和归巢。Henrich等芦1用辛伐他汀 预处理EPCs,并研究炎症介质对辛伐他汀预处理过 的EPCs的数量和功能的影响。他们发现,TNF・Ot 和IL.1 B都对EPCs有一定的损伤,辛伐他汀预处理 后能明显抑制TNF.Ⅸ介导的EPCs凋亡,而对于IL— lB介导的凋亡仅有轻度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 通过调节IL一113受体相关蛋白来调控凋亡。Methe 研究小组(2005)进一步研究证实,IL—lB受体相关 蛋白是IL—lB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性调控蛋白, 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变其磷酸化状态。因此IL一1 B可 以通过影响VEGF、细胞黏附和凋亡实现其对EPCs 功能的调节作用。 (四)Ang对EPCs的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endothelial progenitor
个亚型,包括Ang一1、Ang-2、Ang一3、An94,其共同受
体是酪氨酸激酶受体-2(tyrosine
kinase with immuno—
globulin・・like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omology do・-
reactive
factor,VEGF)已经
被证实可以促进EPCs从骨髓向外周释放(Heissig 等.2002)。 二、炎症因子对EPCs的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在冠脉疾病患者的外周循环中,CD34+/KDR+ 内皮祖细胞比正常对照组要少50%,同时分离患 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后发现其迁移能力 受损,且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Vasa等. 2001)。目前研究已发现,糖尿病、高血脂、CRP (Subodh等.2004)、老年拉J、吸烟、缺少运动拉。等危
molecule.1,VCAM一1)在心脏的表达亦
明显受到抑制;在IL—lB基因敲除小鼠,缺血诱导的 新生血管的形成能力明显降低,EPCs的动员也受到 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IL一1B可能通过促进EPCs 的动员而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IL—l
B也能增加内皮细胞VCAM—l的表达,进而促
progenitor
cells,EPCs)
周血等组织中分离出来。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 实,新生血管中25%的内皮细胞是由EPCs分化而 来(Suzuki等.2003)。多种内源性生长因子、配体 和表面受体等参与调控造血干细胞归巢到骨髓并恢 复造血功能。目前,启动原血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 或血管内皮祖细胞分化的信号尚不清楚,但可能包 括外周血来源的各种生长因子,而且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vasco]ar
Arts
作用。组织损伤通常伴有全身性或局部促炎症介质
TNF.a的释放,所以修复过程总是发生在有炎症反 应的情况下。众所周知,炎症介质对参与组织修复 的细胞有明显的影响。由于EPCs能显著增强损伤 或有缺陷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再形成,Henrieh等p。研 究了炎症反应条件下,炎症介质TNF・仅对辛伐他汀
生理型堂进星!Q鲤生笠塑鲞筮!扭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木
纪巧丽林蓉△袁秉祥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西安710061)
摘要
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不仅参与胚胎期的血管
发生,还存在于骨髓、外周血和脐血中,在成体血管新生和受损内膜的再内皮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血管发生和炎症反应是两个密切联系的过程,血管损伤通常伴有局部促炎症介质的释放。多 种炎症介质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影响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从而影响损伤血管的修复和再生,参 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就EPCs与炎性相关因子如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一d、白细胞介素一1 B、血管生成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一l等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炎性因子;炎症介质;血管发生 中图分类号R331;R363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险因素可损伤外周循环中的EPCs。众所周知,血管
发生和炎症反应是两个密切联系的过程,血管损伤 通常伴有局部促炎症介质的释放。因此,CRP、TNF.
d、IL一1
B、Ang、SDF一1等炎症介质可以通过多种信号
通路,影响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和功能,参与As 等血管损伤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一)CRP对EPCs的数量和功能的影响CRP 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高水平CRP可能预示着较 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万方数据
CRP诱导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损伤血管壁、促进炎 症反应的机制之一即是CRP损伤EPCs的数量和功 能,其具体实现途径有多种。Verma等(2004)研究 认为,一定浓度(≥15p。g/m1)的人重组CRP能直接
炎症反应早期,TNF.仅增强了EPCs的凋亡,体外培 养的EPCs的数量有很明显的下降,高剂量的辛伐 他汀能减弱1'NF.d诱导的EPCs的凋亡,并且呈现 剂量依赖关系,而治疗剂量的辛伐他汀却无抑制 TNF.Ot介导的EPCs凋亡的效应。这一研究结果提 示,TNF-仅可能是启动EPCs凋亡一系列连锁反应 的触发器,并且高剂量的辛伐他汀能明显提高EPCs 的存活率。因此,TNF.d可能参与某种凋亡信号途 径的转导,而辛伐他汀通过改变该信号转导途径的 相关因子的表达或者功能来抑制凋亡。 总之,TNF—a可能通过降低外周血EPCs的功 能来间接发挥其促炎症作用,高炎症反应状态下 EPCs的损伤也可能是通过诱导EPCs的凋亡来实现 的,而且局部炎症反应的消退可能是自体组织细胞 发挥血管再通作用的先决条件。 (三)IL一1B对EPCs的数量和功能的影响IL一 1B是重要的炎症介质,在神经.免疫一内分泌系统中 发挥着多种作用。Amano等∞1研究了EPCs的生物 学特性,他们认为IL-lB能上调VEGF和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