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论8frodo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论文(全文)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论文一、横向打通文论要点与柏格森认为笑是“镶嵌在活的东西上面的某种机械刻板的东西”,介绍他的生命哲学,“笑”的理论更易吃透。
讲“精神分析学说”的文论,就必须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人格是一个整体,指人的个性构成,与通常所指的人的品质有所区别。
人格整体包括3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中的3个部分彼此交互影响,在不同时间内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支配作用。
与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应的是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理想原则。
如果只介绍“潜意识”、“俄狄浦斯情结”、或者梦的理论,没有精神分析理论基础的介绍就显得很突兀。
对荣格“原型”理论的认识必须在弗洛伊德个人“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引进“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分析心理学”的“原始意象”、“自主情结”等文论要点就会迎刃而解。
再如,解构主义文论,罗兰·巴特是从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反思走向解构主义的。
他在《S/Z》中开宗明义:“从每个故事里抽取出它的模型,以这些模型再建立一个巨大的叙述结构,然后(为了验证)又回到任何一部作品上去:这件任务使人力倦神疲,而且索然寡味,因为文本因此而失去了差异。
”而德里达是从语言学出发,反对逻各斯(语言)中心主义,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
这里须适当介绍索绪尔的语言学知识。
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就具体语言符号而言,能指是随意的,与所指没有必定的联系。
任意性、差别性局限于能指领域。
语言优于文字,文字的首要用途是记录语言。
德里达认为“所指”领域同样存在任意性和差别性,语言并不优于文字。
为此,他解构了逻各斯中心主义,达到反传统的目的,说明“所指”世界构成一个流动的意义指涉过程,它也是不确定的。
至此,德里达在深广的背景下,打开了解构主义的大门。
“言虽不能言,非言无以传”,他后来自造“分延”(differnce)、“播撒”(dissemintion),“踪迹”(trce)等新词也正是以自己的理论为基础的。
当代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当代西方文论1】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则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活动。
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2】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文学性就在文学语言的联系与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与某一部作品中,它是一种词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年广东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
3】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无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
无意识是混乱的、盲目的,但却广阔有力,起决定性作用,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
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展示了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引导人们去注意意识后面的动机,去探讨无意识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4】欲望的升华说: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方面,它支持泛性论的观点,把性欲看作是文艺创作的动机,作家和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受他们的“本能的欲望”的驱使,艺术家和常人一样,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他们创作的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
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经过生化作用,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满足。
梦的四种作用方式:压缩、移置、表现手段、二次加工5】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指20世纪初叶开始,詹姆斯,福克纳等一批小说家撤出传统小说中作者自我的介入,致力于描绘人物的无意识活动,即以自由联想等为线索直接且自然地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叙事手法。
6】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以兰色姆《新批评》一书得名。
在书中他评论了艾略特、瑞恰兹、温特斯等人的理论,称他们为新批评家。
它的崛起是对忽视文学作品本身的种种文学批评倾向的反拨,由于它一开始就抓住了传统文学批评的最薄弱的环节加以批判,并辅之以一整套十分具体、操作性极强的阅读、批评文学作品的方法,因此在西方文学批评界和文学教学活动中占用主导地位。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意义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意义【摘要】当代西方文论研究对于促进文学理论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西方文论,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理论观念,拓展研究视野,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
文论研究也有助于促进文学创作的创新,为作家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灵感。
文论研究也有助于弘扬人文精神,促进文学作品对人类文明的深度思考和传承。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对于文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西方文论,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推动文学理论的创新,促进文学作品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西方文论研究,文学理论,交流,视野,文学批评,文学创作,人文精神。
1. 引言1.1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意义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意义在于不断推动文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对当代西方文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学理论的交流,拓展研究视野,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促进文学创作的灵感与创新,并弘扬人文精神。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学作品的内涵,还能为我们提供新的研究角度和思想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当代西方文论,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文学的精髓,激发我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对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促进文学发展和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当代西方文论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推动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2. 正文2.1 促进文学理论交流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文学理论的交流。
通过研究西方文论,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学者对文学的理解和解读,从而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理论流派代表着不同的文学观念和研究方法。
通过学习西方文论,我们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从而促进我们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西方文论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和理论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对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解读。
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Literary Performative: On the Speech-Act Dimension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y作 者:王建香导 师:陶东风教授系别年级:文学院2005级学科专业:文艺学完成日期:2008年5月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摘要由奥斯汀首创,格莱斯和塞尔等人不断发展完善的言语行为理论给当代西方文论带来了自索绪尔引发的语言论转向以后的又一次重要冲击。
在其直接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文学述行理论,既关注文学作品建构文本内部世界的行为,也考察文学话语作为一种指向现实世界的实践行为,即文学在创造现实、改变现实或影响现实方面的“行事”作用。
学术界在经历激烈论争和探索之后,一般认为,文学也是一种言语行为,文学话语也是述行话语,它用特定的方式以言行事。
文学述行理论使文学同时摆脱了单一的指涉性和封闭的自足性。
它一方面认为文学并不指涉外在世界,也不以反映外在世界为指归,而是建构了一个独立的文本世界。
另一方面又认为文本也不是一个自足系统,而是一个生产观念、事件和世界的自在自为的场所。
作者、读者、语境等在其中的互动是文本成功述行的必要条件。
它将文本的想象性和真实性、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文本内与文本外、内容与形式、表述与述行等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表现出了宽广的理论包容性。
全文共分六章:绪论主要分析言语行为与文学述行概念的内涵,探讨文学述行理论的生成语境以及梳理关于文学述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1章“文学话语的述行可能”,概述奥斯汀、塞尔以及奥赫曼等人对文学话语是否具有述行性的探讨,厘清文学话语与日常话语之间的关系。
第2章“文学话语的述行形态”,分别讨论费什、德里达、德曼和米勒等人对文学话语是何种述行的相关论述,考察文学述行的诸种不同表现形式,勾勒出文学述行的不同侧面:即通过读者行事的文学述行、作为“典范”的文学述行、作为修辞的文学述行以及与表述合一的文学述行等特质。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读书笔记(二)
6语义学与新批评派1、新批评派是什么?(1)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2)新批评派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形成,30年代至50年代在美国经过长足发展达到鼎盛,6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
(3)流派特点:①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
②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较为深入细致,常常包含了某些辩证法的因素。
③以语义学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
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紧密。
(4)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瑞恰兹“语境理论”,兰色姆“文学本体论”、“结构—肌质论”,还有艾略特、休姆、兰色姆、燕卜荪等。
(5)评价影响:①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一起对之后的结构主义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但割裂了文学与作者、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关联,从而具有鲜明的狭隘性。
2、语义学批评是什么?(1)语义学批评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
(2)语义学批评带有鲜明的实证主义和心理学倾向,它将文学艺术中使用的语言与科学中使用的语言严格区分开来,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手段。
(3)瑞恰兹甚至认为文学批评从根本上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在艺术鉴赏、艺术传达和艺术价值等重要问题上,语义学批评都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4)语义学批评还引入了类型学和词源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类型研究和语词分析,达到对作品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了解并进一步理解作品整体。
(5)评价:语义学对西方文论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新批评派直接来源于语义学批评。
3、细读法(1)这是新批评的阅读方式。
(2)布鲁克斯认为,它的目的不是要找出诗歌的意义,而是要从诗歌的整体内在结构上来阅读和理解诗歌语言。
(3)通过这种阅读,发现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又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4、细读(1)这是新批评的方法论。
(2)瑞恰兹在《实用批评》一书中称,诗有4种不同的意义:意识、情感、语气和意向,凡好诗都值得细读。
清华大学《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
清华大学《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清华大学《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四章精神分析批评一、弗洛依德的主要学说观点1无意识是弗洛依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
弗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是人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以用语言表达,并接受社会道德的约束。
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
其功能主要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阻止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中。
无意识(04名解)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毫无理性,是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
这部分个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能影响人的行为。
意识与无意识相互对立,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动,使之得到伪装、象征和满足;而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支配意识。
意识是清醒的,理性的,无意识是混乱的、盲目的,但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
无意识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展示了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引导人们去注意意识后面的动机,去探讨无意识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2、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和“力比多”理论(三重人格略)力比多理论:构成自我的主要是一种“性力”,这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弗称之为力比多。
这种本能驱使人去追求快乐,特别是性快乐。
弗视性本能为人析一切行为的动机,把人的无意识的生物性本能提到首位,把人格与形成人格的社会条件完全割裂开来,这是把社会人降低为动物人。
3、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种心理驱使獐去爱异性双亲而讨厌同性双亲。
4、梦的理论人的许多愿望,尤其是欲望,由于与社会道德准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于是在睡眠中,当检查作用放松时,便以各种伪装的形象偷偷潜入意识层次,因而成梦。
即由于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便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表现在睡梦中。
5、文学艺术与白日梦6、艺术家与精神病二、拉康(05名解)结构主义精神分析1、拉康把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联系起来,认为无意识是语言的产物,认为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有规律或有结构的,这种结构的规则受制于语言经验。
西方现当代文艺思潮.8ppt
符号学与叙事学
格雷马斯把行动模态划分为四个:产生欲望、具备能力、 实现目标和得到奖赏,从而建立了叙事语法。 童话《灰姑娘》的叙事语法分析: 第一部分:灰姑娘失去父亲,在继母家里受冷遇; 第二部分:仙女的出现; 第三部分:灰姑娘参加舞会,并与王子一见钟情; 第四部分:灰姑娘匆忙离开舞会并遗失了一只水晶鞋; 第五部分:灰姑娘试穿舞鞋成功,与王子喜结良缘。
符号学与叙事学
文学叙事的视点 叙事视点即叙事人是站在何种角度、以什么方式来 叙事的着眼点。 叙事人的人称问题:
第一人称
(过去时)当我走近这所房子时,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来晚了。 (现在时)就是这所房子。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来晚了。 (心理叙述,过去时)玛丽走近这所房子,她不知道她是否来晚了。
(叙述人用第三人称,过去时;人物用第一人称,现在时)玛丽走近这所房子。
洛特曼是前苏联在60年代兴起的符号学学 派的代表。 符号学应该而且可以反映出各时期文化代 码的意识形态蕴含。 洛特曼致力于文化史的符号学研究,认为 存在着两类历史结构:即中世纪结构和启 蒙型结构。
符号学与叙事学
文学符号学在当代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 于结构主义运动的实绩和赫赫声势。 格雷马斯在叙事学研究中采用了符号学方法。 他在《结构语义学》中提出一个包含六个行 动位的模型。
西方现当代文艺思潮
符号学与叙事学
现代符号学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 学家皮尔士分别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创立 的。
真正使符号学产生影响并在文艺学领域付诸实 践的,是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和苏珊· 朗格。 符号学的基本特征是将审美和艺术现象归结为 文化符号。
符号学与叙事学
卡西尔是德国著名的哲学 家和美学家。
符号学与叙事学
浅析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意义论文
浅析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意义论文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对教育、对文学提出的要求,国外文学理论教材的翻译介绍以及人们日渐增多的对国外大学教学理念与方式的了解,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文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
二十多年来,文艺学专业已经涌现出了许多的教学成果,出版了许多有特色的文艺学教材,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客观形势的需要。
以下是店铺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浅析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意义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析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意义全文如下:进行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不仅要分析其与19世纪文学理论思潮的内在承继关系以及其与西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社会学、政治学等的关系,以获得一个比较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工作平台;而且要进行20世纪时代精神的基本分类,即把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现代性”西方文学理论精神,进而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整个西学精神的转型,分析其“后现代性”产生播撒的内在原因、基本形态、价值转向等问题。
同时,还需审理世纪末在“冷战”结束后的西方文学中的“后殖民性”———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问题,并对这一多元文学批评的正负面效应加以阐释。
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转型特征,表征出现代性艺术精神向后现代性审美文化价值偏移的重要趋势。
这一研究涉及的流派众多,人物思想芜杂,问题面广,更具有多语种特征,使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
同样,面对19世纪末的“近代”文论批评,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文论批评、中后期的“后现代”文论批评、世纪末的“后殖民”文论批评,问题出现的周期短,转型快,牵涉面大,特别是在人文科学流派和科学分析流派形成的对峙中,当代文论研究问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诸如:如何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加以整合,对当代语言学、社会学、美学成果加以吸收;如何从对西方的译介和模仿中走出来,以国内文论研究专家的眼光重新看待和分析20世纪西方文论批评中最重要的理论批评,并以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加以验证,分析其优劣,发现其内在的文论精神,为创立中国当代或新世纪文论流派打下基础;如何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语境来审理所面对的现代西方文论,同时,通过对现代西方文论的发生发展的研究来更新我们自己的文艺理论批评建设和话语言说的方式,进行价值重建,等等,这些问题均值得我们去认真审理。
《当代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当代西方文论》复习提纲一、了解下列文艺批评理论家的所属流派什克洛夫斯基、雅格布森:俄国形式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苏珊·朗格、卡西尔:文艺符号学。
荣格、弗莱:原型批评。
艾略特、瑞恰兹、韦勒克:英美新批评。
皮亚杰、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罗兰·巴尔特、德里达:后结构主义杜夫海纳、英伽登:阅读现象学加达默尔、海德格尔:文艺阐释学瓦雷里、马拉美:象征主义。
尧斯、伊塞尔:接受美学。
卢卡契、布莱希特、本雅明:西方马克思主义。
克罗齐、柏格森:直觉主义萨特:存在主义。
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兰索姆:新批评主义二、名词解释1.作者系统:所谓作者系统,指重视并突出对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有关文论派别的群体。
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流派和他们的理论家不研究作品和读者。
事实上,孤立从事作者研究或作品研究是不可能的。
这一系统实际上是以作家的创作为核心的,属于传记式批评。
重视并突出对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有关理论派别的总体。
按先后顺序: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文艺心理学派、原型批评。
对作者进行哲学、心理学、创作论方面的研究,解开作者的心理时空结构。
在时间上:20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定高度、现代主义艺术方兴未艾。
2.读者系统:即读者研究。
有阅读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批评学。
20世纪初开始,主要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发展还在持续。
从作者——作品——读者文学的逆向研究(文学的接受史)符号学的逆向研究:从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到所指与能指的关系,也就是从创作的角度,文本(能指)反映生活(所指);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文本(所指)不变,而评价(能指)却在不断变化。
3.作品系统:主要从事文艺作品研究的理论现象。
例如: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
主要活动期占了大半个世纪。
4.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基本上就是把语言学的术语与方法广泛应用于语言之外的各个符号系统,探寻思维的恒定结构。
《大英百科全书》1977年第15版:结构主义是对于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模式的研究。
当代西方文论
Chapter 10 Feminist Criticism IntroductionFeminist criticism is a troublesome term, for feminist critics hold many different opinions on all of the issues their disciplines examine. However, broadly defined, feminist criticism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literature( and other cultural productions) reinforce or undermine the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oppression of women. As a distinctive and concerted approach to literature, feminist criticism was not inaugurated until late in the 1960s. Behind it, however, the two centuries of struggle for the recognition of women’s cultural roles and achievement, and for 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rights, were marked by such books as Mary Wollstonecraft’s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1972), John Start Mill’s The Subjection of Women (1868), and the American Margaret Fuller’s Wome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1845). Much of feminist criticism continues in our time to be interrelated with the movement by political feminist for social, legal, and cultural freedom and equality.An important precursor in feminist criticism was Virginia Woolf, who, in addition to her fiction, wrote A Room of One’s Own(1929) and numerous other essays on women authors and on the cultural,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disabilities within what she called a “ patriarchal” social that have hindered or prevented women from realizing their productiveand creative possibilities. A much more radical critical mode was launched in France by Simone de Beauvior’s The Second Sex(1949), a wide-ranging critique of the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of women as merely the negative object, or “Other”, to man, the dominating “ Subject”, who is assumed to represent humanity in general; the book dealt also with “the great collective myths” of women in the works of many male writers. In America, modern feminist criticism was inaugurated by Mary Ellman’s deft and witty discussion in Thinking about Women(1968), about the derogatory stereotypes of women in literature written by men, and also about alternative and subversive points of view in some writings by women. Even more influential was Kate Millett’s hard-hitting Sexual Politics, published the following year. By “ politics”Millett signifies the mechanisms that express and enforce the relation of power in society; she analyzes Western social arrangements and institutions as covert ways of manipulating power so as to establish and perpetuate the dominance of men and the subordination of women. In her book she attacks the male bias in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also analyzes selected passages by D.H. Lawrence, Henry Miller, Norman Mailer, and Jean Genet as revealing the ways in which the authors, in their fictional fantasies, aggrandize their aggressive phallic selves and degrade women as submissive sexual objects.Since 1969 there has been an explosion of feminist writings withoutparallel in previous critical innovation, in a movement that, as Elaine Showalter has remarked, displays the urgency and excitement of a religious awakening. This current criticism, in America, England, 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 is not a unitary theory or procedure. It manifests, among those who practice it, a great variety of critical vantage points and procedure, including adaptation of psychoanalytic, Marxist, and diverse post-structuralist theories, and its vitality is signalized by the vigor of the debates within the ranks of professed feminist themselves. The various feminist, however, share certain assumptions and concepts that underlie the diverse ways that individual critics explore the factor of sexual difference and privilege in the production, the form and content, the reception, and the cri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works of literature.Major Feminist CriticsV irginia W oolf (1882-1941)Virginia Woolf, British novelist, was also a distinguished feminist essayist, critic, and a central figure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Over sixty years after her death, the writings of Virginiaence. Recognized in her own time and country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of the Modernists, Wookf has achieved a stature, in the era of New Criticism as a supreme formalist writer, Woolf has since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feminist writers of the20th century and as a writer whoseworks are dynamically engaged with the political, philosophical historical and materialist issues of her time.Virginia Woolf was born n January 25, 1882 in London, as the daughter of Julia Duckworth, a member of the Duckworth , publishing family, and Leslie Stephen, a literary critic and the founder of the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Woolf was educated at home by her father, and grew up at the family home at hyde Park Gate. Her mother died when she was in her early teens. Stella Duckworth, her half sister, took her mother’s place, but died two ywars later. Leslie Stephen, her father, suffered a slow death from cancer. When her brother Toby died in 1906, she had a prolonged mental breakdown. Following the death of her father in 1904, Woolf moved with sister Vanessa and two brothers to the house in Bloomsbury, which would become central to activities of the Bloomsbury group.From 1905 Woolf began to write for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In 1912 she married the political theorist Leonard Woolf and published her first book, The V oyage Out, in 1915.In 1919 appeared Night and Day, a realistic novel set in London, contrasting the lives of two friends, Katherine and Mary. Jacob’s Room (1922) was based upon the life and death of her brother Toby.With To the Lighthouse (1927) and The Waves (1931) Woolf established herself as one of the leading writers of modernism. In theseworks Woolf developed innovative literary techniques in order to reveal women’s experience and find an alternative to the male-dominated views of reality. Mrs. Dalloway (1925) is formed of a giant web of thoughts of several groups of people during the course of a single day. During the inter-war period Woolf was at the center of literary society. The Bloomsbury group was initially based at the Gordon Square residence of Virginia and her sister V anessa.Virginia Woolf’s concern with feminist thematics are dominant in A Room of One’s Own (1929), which deals with the obstacles and prejudices that have hindered women writers, and explores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possibility of an androgynous mind.Three Guineas (1938) examined the necessity for women to make a claim for their ow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Orlando (1928), a fantasy novel, traces the career of the androgynous protagonist from a masculine identity within the Elizabethan court to a feminine identity in 1928. Woolf was also prolific as an wssayist, publishing some 500 essays in periodicals and collections, beginning in 1905.After her finial attack of mental illness Woolf loaded her pockets with stones and drownes herself in the River Ouse near her Sussex home on March 28, 1941.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Simone de Beauvoir, French philosopher, novelist, and essayist, wasconcerned with safety for factory workers, abortion rights for women, rights of the elderly, and the social status of women. Beauvoir was a lifelong companion of Jean-paul Sartre and vice versa. Simone de Beauvoir exerted an enduring influence upon modern feminism and her two-volume treatise Le deuxieme sexe (1949) (The Second Sex) is among the most widely read feminist documents. “”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en” is the primal theme in The Second Sex.Simone de Beauvoir was born in paris into a bourgeois family. Her father was a lawyer, whose fortunes declined after World War 1, and her mother was a devout Roman Catholic, who raised her daughters in a strict traditional mode. Beauvoir began to write when she was eight years old. She was educated in private institutions and as an adolescent she rejected the religious and social values of her family. Beauvoir studied philosophy at the Sorbonne, and met Sartre there in 1929, joining his circle.From 1931 to 1943 she taught philosophy in several schools in Marseille, Rouen and Paris, and was professor at the Sorbonne from 1941 to 1943. During the Nazi occupation of France, Beauvoir apparently was not involved with the activities of the Resistance, and she continued to work without opposition from the Germans. In 1945 she published Le sang des autres, a novel reflecting on the question of political involvement and the French Resistance.Beauvoir’s engagement with feminism was largely intellectual first.She became involved with the Feminist movement in the late 1960s and began to be a vocal champion of women’s rights,particularly on issues such as abortion and sexual violence. In her later works Beauvoir depicted the problems of aging and society’s indifference to the elderly. A V ery Easy Death dealt her mother’s illness death of cancer shocked her so much. When her father died, she only mentioned it in her memoirs as a fact. At the end of the book she realized that there was no such thing as a natural death.。
当代西方文论
文艺的主体性思想
因为文艺超越了社会,就可以保持独立, 保持了独立就可以进入人的主体。由于 艺术家成为既定社会政治的局外人,反 而可以冷静而深入地认识既定社会政治 中的种种弊端,从而用批判的眼光否定 这个社会,推动社会进步。艺术家如果 顺应了社会政治,使作品成为这一社会 政治的附庸,从而也就失去了创作主体 的自由,失去了文艺的独立性。
2)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发生变化,后者作用越 来越大;
6、国家资本主义问题;国家干预经济,把赤裸的阶级 统治变成了技术统治,资本家把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
7、关于意识形态和文化战线的领导权问题;建立在无 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同意的基础上(选举、民主),无 产阶级斗争的策略发生了变化(阵地战);
8、争取社会主义的新战略
一、意识形态不是机械地由经济基础所 决定的,反对庸俗社会学(不平衡规 律),古希腊罗马艺术尽管非常繁荣, 但是人类孩提时代的产物);
二、意识形态与文艺具有相当密切的联 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是存在 问题的,但是文艺也是脱离不了政治的。
卢卡契认为: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具有决定作 用,但意识形态也不是被动的。
1)生产方面,机械化、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从根本改变了 工人劳动的性质;2)生活方面,生活基本得 到满足,差距不太大;工人从劳动者变成监督 者。革命不再是暴力的。
5、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的变化和新工人阶级的产生
1)体力和非体力劳动者比例发生变化,二次大战以前 是3:2,而战后变成1:1,现在后者远远大于前者;
二、关于文艺的自律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把 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部门来研究,这就忽 视了文艺与经济基础的联系。艺术品还是商品, 作家不仅是创作者,还是被雇用者。
文艺的自律性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一是“非理性转向”,二是“语言论转向”。
第三,象征主义诗人虽有文笔、手法、见解、感觉和写作方式及美学理想等许多方面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在
精神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强大的凝聚力,即他们反对只写人性的共性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
义理论的当代
意义
3
18.1理论背景
和主要特点
18.3结构主义
与意识形态
1
4
18.4霸权理论
及其反思
2
18.2文化主义
5
18.5电视与大
众文化
18.6赛义德与
文化批评
18.7米勒论文
学和文化研究
19.2列斐伏尔与
《空间的生产》
19.1福科论空间
19.3索雅论第三空
间
19.4第三空间
与《阿莱夫》
感谢观看
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学术兼职包
括: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上海美学学会会长、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包括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西方美学、马克
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西比较文论和美学等。主要著作包括《黑格尔美学论稿》、《真的感悟》等共11部、译著3
本体论批评
2
5
6.5布鲁克斯
的“细读法”
6.6燕卜荪的复
义理论
6.7维姆萨特和
韦勒克的“新
批评”理论
7.2英伽登的现象
学文论
当代西方文论总复习
当代西方文论总复习当代西方文论总复习一、写出下列理论家和批评家分属于哪个流派(10%)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雅格布森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奥托·朗克表现主义克罗齐、科林伍德文艺符号学苏珊·朗格、卡西尔原型批评荣格、弗莱英美新批评瑞恰兹、艾略特结构主义皮亚杰、卡勒后结构主义罗兰·巴尔特、德里达阅读现象学英伽登、杜夫海纳文艺阐释学海德格尔、加达默尔象征主义瓦雷里、马拉美接受美学尧斯、伊塞尔二、名词解释(20%)语言学转向:是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主要是就科学主义文论而言的。
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语义学和新批评派,到结构主义、符号学直至解构主义,都从不同方面突出了语言学的中心地位,开始运用语言学的方法,力图透过文本分析,揭示隐藏于深层的文学总体结构,即“语言”或“普遍的语法”。
陌生化: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概念,是使日常生活语言成为文学语言的中介。
在陌生化理论中,延长审美欣赏过程才是文学创作的目的。
但是形式主义者们忽视了陌生化的“度”的问题,过于陌生了,文学作品就会产生“化学反应”,转化为“科学研究对象”。
非理性化转向:这是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的,也就是在20世纪,特别是在上半期,人本主义哲学和文论中非理性主义逐渐占上风,如弗洛伊德、荣格对无意识领域的开拓、克罗齐、柏格森对直觉的推崇等。
哲学思维:哲学思维是胡塞尔在他的现象学理论中提出来的,它是就自然思维而言的。
在胡塞尔看来,自然思维是指向事物的思维,而哲学思维是指向认知本身的思维,哲学思维其实是认识的批判。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一种流派和理论,主要试图通过对同类文学作品的分析,揭示文学作品的共同结构,以此来探讨人类共同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恒定式。
文艺符号学:文艺符号学是由德国思想家卡西尔和苏珊·朗格构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
该理论把文艺看成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区分了艺术符号与艺术中的符号之间的不同,前者是把艺术文本视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后者则是艺术文本中的一种因素。
当代西方文论
[艾艾中文考研笔记]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参考教材:朱立元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当代西方文艺理论》马新国主编北师大出版社《西方文论史》目录1. 直觉主义与意识流 32. 语义学与新批评 33. 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 44. 原型批评 55.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A 66.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B 77. 结构主义88. 符号学99. 叙事学910.解释学与接受理论1011.解构主义1112.女权主义批评1213.后现代主义1314.新历史主义14【1.直觉主义与意识流】概况直觉主义是20 世纪初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产生极大影响的一种哲学思潮,它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柏格森。
柏格森直觉主义中所强调的创造性、非理性,以及直觉和无意识等问题,都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反复突现的重要理论问题,而且对意识流创作手法的崛起,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意识流就叙事的角度由外在的观察转入内心的体验和发现而言,不妨说是柏格森直觉主义的一个延续。
此外,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精神的真正实在,以梦为被压抑的本我得以被发泄的主要场所的理论,以及威廉·詹姆斯以流喻意识而强调其绵延不断的心理哲学,也是意识流的主要理论支柱所在。
理论一、直觉主义:柏格森1.艺术非功利,艺术是直觉。
2.绵延说,通过直觉体验到的时间,即“心理时间”,是真正的时间。
二、意识流:以自由联想为线索,直接且自然地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叙事方法。
1.意识流理论:威廉·詹姆斯2.意识流作家:乔伊斯《尤利西斯》,弗吉尼亚·沃尔夫《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评价一、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的差别:从历史上看,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即艺术的观点可以上溯到亚里斯多德心赋形式于物的传统,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文论则更使人想起了柏拉图的诗歌迷狂说。
二、柏氏直觉主义的优缺点优点:1.把艺术活动与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强调艺术的个性、不可重复性和独特性,反对任何机械化、公式化倾向,有一定合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何为身份(identity)?“身份即角色”(role)。 身份的三种定义:1、文化身份,如东方人、西方人。
2、社会实践或法律意义上的。 3、人文科学与研究意义上的,指一个人在当下社会所 具有的、在时空两个维度上不断衍变的、赋予自我以意义与内容的多样性角色, 如父亲、教师、男性、黑人等。
谢尔登· 斯卓克(Sheldon Stryker):“社会是一张相对 持久、华丽的马赛克,由交互行为与关系组成,复杂而有 序,纵向轴上是社群、组织、共同体和机构,与之相交的是 阶级、种族、年龄、性别、宗教以及其它变体。”
乌托邦叙事—— 结论:在区分“我们”与“他们”、保护同类与惩罚异己、
制造“正常的”与消灭“不正常的”的工作中,人类似乎从 来不缺少天赋。
(四)
身份是永恒的文学主题之一。 从根本上说,文学所揭示的是“人”在“身份”中的被侵 占、 裹挟、迫害、毁灭的命运,或因身份之偏见,或因“原型” 之 淫威,或是尴尬的身份抉择,抑或不同“角色身份”对个体 的 撕扯与攻击,等等。通过阅读文学,我们了解到,“人”是 自 由之人,而非权力之奴与产品。
——丹纳赫(Danaher)《理解福柯》
那么,一个人如何获得一种“角色身份”呢?
A “原型”(Prototype) B “自我范畴化”(Self-categorization) C “非人化”(De-personalization) D 身份与自我的关系 例子:奥尔罕· 帕慕克《黑书》中的奥斯曼王子
· “角色身份”之间的冲突:高乃依的《熙德》 · “第一身份”——阶级:《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新 爱络伊丝》(法)、《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阴谋 与爱情》(德)、《蕾莉与马杰农》(伊斯兰) · 典型案例之一:哈姆莱特为什么犹豫? · 与“原型”的斗争、抵抗:女性文学。另外,战争文学、 后殖民写作都属于这种情况。极端者如梭罗的《瓦尔登 湖》。 · 20世纪是一个身份的世纪:战争文学,黑人文学、“越界” 文学以及一些专门思考身份本质的作家,如卡尔维诺与保 罗· 奥斯特(Paul Auster)等。 等等。
“我是谁”与“第一身份”的关系
身份的焦虑(Anxiety of Identity) : 它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永久性疾病,贯穿于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等所有的社会共同体中,散布于全球各个民族、国 家、地区的各个角落。 弗洛伊德:自我,本我,超我 反驳:生命的金字塔——社会滋生等级金字塔,金字塔 影响、左右个体的现实生活,于是,一座同形同构的金字塔 便萌生于人的心中。(图)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从身份研究的角度而言,既不存在自我,也不存在他者, 两者皆是“角色身份”勾起的幻觉。,人注定是身份迷宫中的 一个游魂。
越界: 何为越界?双性人,少数族裔,杂交之果…… 在任何一种“角色身份”中,越界者都处于一种中间的、 暧昧不清的状态,这既使越界者自己感到极度的焦虑,同时 也会给他们的现实生活带来意外与灾难。为什么?因为身份 之界亦如封疆之界,虽然无武力与城墙的阻隔,却也持久而 坚固。
身份,严格的讲,应该称作“角色身份”(Role-identity) : 1、自然物理身份 2、社会机制身份 3、精神或内在身份 例子:Mike——男,11岁,黑人,美国人,学生,儿子, 志愿者…… 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 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尽管我们认为自己是拥有某些不变特性的统 一而具体的个体,事实上我们是许多不同的人:在 家中的我们和上班的我们不完全相同,面对一个法 律案件的我们和与宠物或恋人共处的我们不同。取决于一个文化的法则、话语和思想。
身份的获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自我评价机制”(Selfevaluation mechanism) 。 补充:个体对“原型”而言并非完全被动。
(二)
社会——身份——自我——个人 福柯的思想:“划分性实践”、“话语构成” 、“全景式 监狱”…… “第一身份”(Salient identity): 在众多不同的“角色身份”中,“第一身份”是最重 要的,它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场所、位置存在,也可以在不 同的时间段内出现,是塑造个体之“自我”的主导力量。 例子:美国数学家约翰· 纳什(John Nash) 那么,是否所有人的“第一身份”都是职业身份?否。
身份
身份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身 份 即角色”。“自我范畴化”是个体获取“角色身份”的 方式, “非人化”是个体获取“角色身份”的本质。因此,身 份是 自我的灵魂,亦是自我的刽子手。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 一个“第一身份”,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一种名为“身 份的 焦虑”的疾病。表面上,人可以分为你与我、我们与他 们——这导致了群际之间的歧视、偏见与冲突,实际 上,人既不能成为自己,也无法变作他人。在文学史 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生动、深刻的书写,表达了人类
身份是一个文学母题,同时也是一种文学手法。
例子:《堂· 吉诃德 》
1、身份的杂糅 2、“第一身份” 3、精神身份 为什么这部作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与争议? 再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拉 伯雷的《巨人转》等。试问,如果将一个罗马武士放置于 当代社会,会发生什么?如果将一个遁入空门者置放于资 本主义社会,会有怎样的文学效果?……
A 赛义德(Edward Said)——东方主义 B 阿维夏伊· 玛格丽特(Avishai Margalit)和伊恩· 伯鲁玛 (Ian Buruma)—— 西方主义
这两者表面呈现二元,实则为一体。 总之,人类群体倾向于强调群体内部的同一性(以牺牲 个体的独特性为代价)和“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差 异性, 而对不同群体之间的共通性却摆出一副置若罔闻的面孔。这 是全球化语境中东、西文化交锋的根本原因,也是种族主义、 女权运动、原教旨主义、自由主义、纳粹主义等诸多社会现 象的本质。
文学与身份,这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海 德格尔说,人的存在是一种共在,与他者纠 结在一起,永远逃不出“人们”这一无限扩 大 的共同体。所以,身份似乎是人的生存立命 之本。只要人与社会继续存在,身份的话题 就会在在文学的圣殿中继续被思考、被争论、 被书写。
谢谢观看,祝一切顺利!
疑问一:是否那些身处金字塔顶部的人就没有“身份的焦 虑”?否。
(三)
在“自我范畴化”的过程中,人为了满足内心自尊的需求, 常将自己所属的群体视作“内群体”(In-group),而将其 他的 群体视作“外群体”(Out-group),并产生一种偏好内群体、 歧视外群体的癖好与习惯。 ——亨利· 泰弗尔(Henri Tajfel) 群体身份——身份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自我范畴化与群际冲突 例子: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