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2)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模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旗袍原来是满洲妇女的基本服装,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 )
A.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B.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C.男女社会地位趋向平等D.地区发展变化不平衡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属于历史观点,故C符合题意;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聂耳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属于历史事实,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等,其他不好的社会习俗也逐渐得到了改变,出现了“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灭……”的现象,ABC三项都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不符合题意;而废除科举制度是1905年,它属于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不属于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并且中华民国还没有成立,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大生纱厂经营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A.甲午中日战争前
B.“一战”期间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含答案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国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教育发生巨大变化。
近代新式教育制度发展的基础是A.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同文馆B.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创办北洋西学堂C.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D.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制度2.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大生纱厂经营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A.甲午中日战争前B.“一战”期间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3.清末以来,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新式的旗袍、中山装也备受人们青睐。
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A.崇洋逐新趋向B.婚姻自主意识C.民族复古情怀D.自由平等风尚4.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包括①剪发辫,易风俗②改称谓,废跪拜③禁缠足,倡女权④废科举,办新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A.乘飞机B.发电报C.坐火车D.乘轮船6.张謇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即买卖货物)之资,有倍蓰(即数倍)之利。
”这反映出他主张( )A.民主共和B.师夷长技C.维新变法D.实业救国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一现象说明了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8.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你认为大生纱厂经营“最景气”时期是在()A.甲午战争后B.“一战”期间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9.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B.图二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图三是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D.如图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吴淞铁路2.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曲折而又艰难的路程,它的发展可以分为7个阶段。
如图中出现第3阶段状况的外部因素主要是A.甲午战后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扫除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障碍C.帝国主义忙于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3.民国建立后,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子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B.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C.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08年某天某宴请,面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老爷”,迎客师张某把头都叩晕了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5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5.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A.魏源B.詹天佑C.张謇D.严复6.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
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A.文学艺术的繁荣B.交通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进步D.社会习俗的变迁7.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2.民国建立后,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子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B.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C.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1927年中国的工业品总产值是67.01 亿元,至1936年增长到12.74亿元。
交通方面,公路通车里程由北伐前的1千余公里增长到1935年底的9.6万公里;铁路由8干公里增长至1.3万公里。
农业方面总的趋势是不断增产。
以上发展成被出现在A.晚清政府时期B.北洋军阀政府时期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4.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08年某天某宴请,面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老爷”,迎客师张某把头都叩晕了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5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5.张謇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即买卖货物)之资,有倍蓰(即数倍)之利。
”这反映出他主张( )A.民主共和B.师夷长技C.维新变法D.实业救国6.1922年以后,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大生纱厂等企业受到严重打击。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及答案(1)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
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正确的是()A.鲁迅——《黄河大合唱》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C.茅盾——《愚公移山》D.冼星海——《狂人日记》2.民国建立后,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子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B.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C.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08年某天某宴请,面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老爷”,迎客师张某把头都叩晕了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5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4.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
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A.文学艺术的繁荣B.交通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进步D.社会习俗的变迁5.清末以来,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新式的旗袍、中山装也备受人们青睐。
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A.崇洋逐新趋向B.婚姻自主意识C.民族复古情怀D.自由平等风尚6.在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显著变化。
政府颁布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握手礼取代跪拜礼。
这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7.“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以下不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的是( ) A.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B.强令男子剪掉辫子C.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D.废除科举制度8.1922年以后,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大生纱厂等企业受到严重打击。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3)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3)一、选择题1.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经科、法政科(政治、法律)文科(中国文史)格致科(地质、化学)农科、工科、商科七科。
据此可知A.京师大学堂是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B.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成果C.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D.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有利于科举制的废除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
由此可知()A.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B.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出现C.民族工业发展障碍完全扫除D.民族工业日益陷入绝境3.下表中学校和学生数据变化的总体趋势表明1912- 1923年全国各级学校及学生数量简表A.科举制度发扬光大B.资本主义不断发展C.近代教育不断发展D.全国人口不断增长4.民国建立后,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子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B.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C.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B.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C.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D.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6.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
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A.鲁迅——《狂人日记》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C.茅盾——《愚公移山》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7.如图是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B.民族工业分布极不平衡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D.民族工业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8.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包括①剪发辫,易风俗②改称谓,废跪拜③禁缠足,倡女权④废科举,办新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如图展示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3)
解析:D
【解析】
【详解】
分析题干的“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可以看出重工业所占比例很小,我国民族工业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故D符合题意;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在题干图表中不能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民族工业分布极不平衡在题干图表中不能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与题干图表信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代表作,C不符合题意,ABD项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题干的“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新式的旗袍、中山装也备受人们青睐。”体现出清末以来,出现的崇洋逐新趋向。故A符合题意;婚姻自主意识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民族复古情怀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自由平等风尚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B.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D.近代中国交通已被西方完全控制
21.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为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对废除科举制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新型知识分子得到解放B.新式学堂得到迅速发展
C.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2.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曲折而又艰难的路程,它的发展可以分为7个阶段。如图中出现第3阶段状况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甲午战后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含答案(1)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含答案(1)一、选择题1.胡适曾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英雄,这是谁都个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从中看出张謇的主要贡献是( )A.师夷长技B.开办军事工业C.实业救国D.发动武装起义2.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08年某天某宴请,面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老爷”,迎客师张某把头都叩晕了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5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3.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A.魏源B.詹天佑C.张謇D.严复4.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B.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C.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D.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5.一位英国外交官描绘道:“驻在南京的部队,用很特殊的方式来庆祝孙文博士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他们的队伍带着剪刀做武器,对他们遇到的所有仍然蓄着辫的中国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辫子。
”这说明A.习俗的变化与政治活动密切相关B.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影响不大C.社会习俗的变化总是带有强迫性D.英国外交官的描述不符合史实6.1922年以后,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大生纱厂等企业受到严重打击。
材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A.官僚资本的摧残B.列强的经济侵略C.封建主义的阻挠D.落后的生产技术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附答案(1)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附答案(1)一、选择题1.《中国近化工业史资料》在描述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时说道:“铁路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
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下列关于此现象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B.国民党发动内战C.官僚资本的玉迫D.一战后我国民族工业的产品质量下降2.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08年某天某宴请,面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老爷”,迎客师张某把头都叩晕了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5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3.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大生纱厂经营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A.甲午中日战争前B.“一战”期间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4.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其创作者敬佩有加,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①《狂人日记》﹣鲁迅②《愚公移山》﹣徐悲鸿③《黄河大合唱》﹣聂耳④《骆驼祥子》﹣老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中共七大为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人民指明战后奋斗方向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C.19 世纪 70 年代后,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相继传入中国D.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6.清末以来,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新式的旗袍、中山装也备受人们青睐。
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A.崇洋逐新趋向B.婚姻自主意识C.民族复古情怀D.自由平等风尚7.如图是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B.民族工业分布极不平衡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D.民族工业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8.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包括①剪发辫,易风俗②改称谓,废跪拜③禁缠足,倡女权④废科举,办新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张謇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4)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剪发辫,易风俗:男子开始流行西装和中山装,女子开始流行穿旗袍。改称谓,废跪拜:以先生、某君代替以往的大人、老爷,以鞠躬、脱帽、握手代替行李、跪拜、作揖,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6.A
解析:A
A.张謇提出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体现了他发展经济与重视人才并举的思想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张謇企业的迅速发展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也是张謇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D.20年代中期张謇企业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来自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9.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42个项目中,大生纱厂在名单之列。大生纱厂(如图)是民族实业先驱张謇创办的近代纺织企业,其纱锭总数曾占全国纱锭总数的11.9%,但最终陷入了绝境。阻碍大生纱厂这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10
约600
4.3
1919年
120
约4500
18.8
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当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下图中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间发展迅速的原因有( )
①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②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6.一位英国外交官描绘道:“驻在南京的部队,用很特殊的方式来庆祝孙文博士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他们的队伍带着剪刀做武器,对他们遇到的所有仍然蓄着辫的中国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辫子。”这说明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1)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1)一、选择题1.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
其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是指民族工业的A.产生B.初步发展C.黄金时代D.衰落2.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08年某天某宴请,面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老爷”,迎客师张某把头都叩晕了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5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3.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大生纱厂经营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A.甲午中日战争前B.“一战”期间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4.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B.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C.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D.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中共七大为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人民指明战后奋斗方向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C.19 世纪 70 年代后,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相继传入中国D.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6.在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显著变化。
政府颁布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握手礼取代跪拜礼。
这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7.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包括①剪发辫,易风俗②改称谓,废跪拜③禁缠足,倡女权④废科举,办新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B.沿海地区发展快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D.资金少,规模小9.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3)
C.辛亥革命的成功D.人们生活的富裕
9.文学和艺术创作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它代表个时代的风貌,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同时,时代的精神也为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下列作品中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A.《毕业歌》B.《义勇军进行曲》C.《国际歌》D.《黄河大合唱》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选项B符合题意;《毕业歌》表达了青年学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远大抱负,A排除;《国际歌》是巴黎公社后,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作词,C排除;《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D排除;故选B。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由此可知()
6.“位于西樵的继昌隆缫丝厂创建之初被认为高烟囱妨碍风水,男女在同一厂内工作,有伤风化……使工厂的经营举步维艰。”材料认为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
A.传统社会的落后意识B.政府的巨额摊派
C.西方列强的经济扩张D.劳动力的短缺
7.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经科、法政科(政治、法律)文科(中国文史)格致科(地质、化学)农科、工科、商科七科。据此可知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被认为高烟囱妨碍风水,男女在同一厂内工作,有伤风化”体现的是传统社会的落后意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模试卷附答案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 )
A.文学艺术的繁荣B.交通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社会习俗的变迁
3.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元)
日产量(万袋)
1911年
10
约600
4.3
1919年
120
约4500
18.8
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当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5.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是指民族工业的
A.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的
B.商务印书馆是在广州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申报》创办于北京,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D.聂耳的《黄河大合唱》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
1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规定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出现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救亡图存,仁人志士身先士卒从事变法、革命、实业,B项是康有为变法的目的,CD项是孙中山革命的目的,张謇主张实业求国,他们的共性是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A。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模试题(附答案)(1)
一、选择题
1.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由此可知()
A.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B.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出现
11.文学和艺术创作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它代表个时代的风貌,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同时,时代的精神也为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下列作品中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A.《毕业歌》B.《义勇军进行曲》C.《国际歌》D.《黄河大合唱》
12.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马来西亚,读书在英国,娶了个日本女子为妾,在北洋政府做官,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是东洋、仕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观点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属于观点,故A符合题意;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到人们的青睐、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徐悲鸿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愚公移山》属于史实,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3.D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模拟试卷含答案(1)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模拟试卷含答案(1)一、选择题1.下图中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间发展迅速的原因有()①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②海外华侨竞相投资③辛亥革命的推动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2.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其创作者敬佩有加,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①《狂人日记》﹣鲁迅②《愚公移山》﹣徐悲鸿③《黄河大合唱》﹣聂耳④《骆驼祥子》﹣老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B.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C.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D.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4.清末以来,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新式的旗袍、中山装也备受人们青睐。
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A.崇洋逐新趋向B.婚姻自主意识C.民族复古情怀D.自由平等风尚5.近代报纸引领着中国思想和政治的潮流,爱国、救国、治国是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主旋律。
下列近代报纸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A.《时务报》B.《大公报》C.《民报》D.《申报》6.一位英国外交官描绘道:“驻在南京的部队,用很特殊的方式来庆祝孙文博士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他们的队伍带着剪刀做武器,对他们遇到的所有仍然蓄着辫的中国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辫子。
”这说明A.习俗的变化与政治活动密切相关B.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影响不大C.社会习俗的变化总是带有强迫性D.英国外交官的描述不符合史实7.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一、选择题1.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A.思想观念的转变B.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C.社会生活的变化D.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2.清末以来,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新式的旗袍、中山装也备受人们青睐。
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A.崇洋逐新趋向B.婚姻自主意识C.民族复古情怀D.自由平等风尚3.如图是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B.民族工业分布极不平衡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D.民族工业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4.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包括①剪发辫,易风俗②改称谓,废跪拜③禁缠足,倡女权④废科举,办新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
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A.断发易服B.移风易俗C.实业救国D.践行民权6.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B.沿海地区发展快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D.资金少,规模小7.《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A.解放了东北全境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8.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经科、法政科(政治、法律)文科(中国文史)格致科(地质、化学)农科、工科、商科七科。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模试题(带答案)(1)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全面抗日战争期间指的是1937——1945年。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选项B符合题意;《毕业歌》表达了青年学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远大抱负,A排除;《国际歌》是巴黎公社后,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作词,C排除;《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D排除;故选B。
①《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②《毕业歌》(1934年)
③《黄河大合唱》(1939年)④《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
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8.文学和艺术创作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它代表个时代的风貌,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同时,时代的精神也为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下列作品中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救亡图存,仁人志士身先士卒从事变法、革命、实业,B项是康有为变法的目的,CD项是孙中山革命的目的,张謇主张实业求国,他们的共性是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A。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A.张謇B.林则徐C.詹天佑D.李鸿章
20.《申报》在《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提到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社会习俗在哪一事件之后逐渐流行?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21.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行”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模试题含答案(1)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模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封建等级观念已根深蒂固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国民互相之间的尊重和平等D.白话文带来的语言变革2.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其创作者敬佩有加,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①《狂人日记》﹣鲁迅②《愚公移山》﹣徐悲鸿③《黄河大合唱》﹣聂耳④《骆驼祥子》﹣老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B.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C.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D.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4.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
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A.文学艺术的繁荣B.交通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进步D.社会习俗的变迁5.清末以来,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新式的旗袍、中山装也备受人们青睐。
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A.崇洋逐新趋向B.婚姻自主意识C.民族复古情怀D.自由平等风尚6.近代报纸引领着中国思想和政治的潮流,爱国、救国、治国是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主旋律。
下列近代报纸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A.《时务报》B.《大公报》C.《民报》D.《申报》7.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A.乘飞机B.发电报C.坐火车D.乘轮船8.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下表述属于“观点”的是A.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B.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到人们的青睐C.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D.徐悲鸿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愚公移山》9.“位于西樵的继昌隆缫丝厂创建之初被认为高烟囱妨碍风水,男女在同一厂内工作,有伤风化……使工厂的经营举步维艰。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模拟试题带答案(1)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模拟试题带答案(1)一、选择题1.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
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正确的是()A.鲁迅——《黄河大合唱》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C.茅盾——《愚公移山》D.冼星海——《狂人日记》2.清末有一位状元,面对民族危机,毅然弃官怀乡,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
他就是A.陈独秀B.李鸿章C.张骞D.张之洞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
由此可知()A.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B.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出现C.民族工业发展障碍完全扫除D.民族工业日益陷入绝境4.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其创作者敬佩有加,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①《狂人日记》﹣鲁迅②《愚公移山》﹣徐悲鸿③《黄河大合唱》﹣聂耳④《骆驼祥子》﹣老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清末以来,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新式的旗袍、中山装也备受人们青睐。
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A.崇洋逐新趋向B.婚姻自主意识C.民族复古情怀D.自由平等风尚6.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A.乘飞机B.发电报C.坐火车D.乘轮船7.如图展示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图中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不包括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外国人在华创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辛亥革命的冲击D.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8.1922年以后,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大生纱厂等企业受到严重打击。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模拟试题附答案(1)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模拟试题附答案(1)一、选择题1.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
其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是指民族工业的A.产生B.初步发展C.黄金时代D.衰落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
由此可知()A.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B.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出现C.民族工业发展障碍完全扫除D.民族工业日益陷入绝境3.下表中学校和学生数据变化的总体趋势表明1912- 1923年全国各级学校及学生数量简表时间(年1913年7月1914年7月1915年7月1916年7月1923年7月月)学校(所)87272所108448所122286所119739所178981所学生(人)290万人360万人400万人430万人680万人A.科举制度发扬光大B.资本主义不断发展C.近代教育不断发展D.全国人口不断增长4.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A.魏源B.詹天佑C.张謇D.严复5.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
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A.文学艺术的繁荣B.交通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进步D.社会习俗的变迁6.近代报纸引领着中国思想和政治的潮流,爱国、救国、治国是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主旋律。
下列近代报纸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A.《时务报》B.《大公报》C.《民报》D.《申报》7.一位英国外交官描绘道:“驻在南京的部队,用很特殊的方式来庆祝孙文博士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他们的队伍带着剪刀做武器,对他们遇到的所有仍然蓄着辫的中国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辫子。
”这说明A.习俗的变化与政治活动密切相关B.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影响不大C.社会习俗的变化总是带有强迫性D.英国外交官的描述不符合史实8.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2)一、选择题1.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扳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包括①剪发辫,易风俗②改称谓,废跪拜③禁缠足,倡女权④废科举,办新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以下不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的是( ) A.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B.强令男子剪掉辫子C.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D.废除科举制度4.如图展示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图中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不包括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外国人在华创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辛亥革命的冲击D.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5.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B.沿海地区发展快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D.资金少,规模小6.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经科、法政科(政治、法律)文科(中国文史)格致科(地质、化学)农科、工科、商科七科。
据此可知A.京师大学堂是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B.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成果C.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D.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有利于科举制的废除7.58.民国时期,西装在沪上极为流行,银行职员,大的百货公司店员,再穷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装。
而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已成为“摩登先生”的标准装束,这说明了()A.社会性质的改变 B.习俗风尚的变革C.辛亥革命的成功 D.人们生活的富裕8.文学和艺术创作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它代表个时代的风貌,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同时,时代的精神也为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下列作品中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A.《毕业歌》B.《义勇军进行曲》 C.《国际歌》D.《黄河大合唱》9.《中国近化工业史资料》在描述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时说道:“铁路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
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下列关于此现象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B.国民党发动内战C.官僚资本的玉迫D.一战后我国民族工业的产品质量下降10.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国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教育发生巨大变化。
近代新式教育制度发展的基础是A.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同文馆B.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创办北洋西学堂C.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D.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制度11.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
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2.清末以来,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新式的旗袍、中山装也备受人们青睐。
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A.崇洋逐新趋向B.婚姻自主意识C.民族复古情怀D.自由平等风尚13.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这说明( )A.清政府创新科举制选拔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C.科举制不利于人才选拔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14.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干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
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A.艰难产生B.初步发展C.黄金时代D.走向衰落15.下面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剑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着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
这幅漫画说明A.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B.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C.实业救国的浪潮方兴未艾D.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16.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规定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
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出现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
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A.婚姻自主意识B.崇洋逐新趋向C.民族风情特征D.自由平等风尚17.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组史料。
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A.民主政治的进程B.新式教育的出现C.民族工业的发展D.社会生活的变化18.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
”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
”这个人是A.张謇B.林则徐C.詹天佑D.李鸿章19.近代中国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由此看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是A.沿海地区风俗发生彻底变化B.婚姻风俗受传统观念影响变化不大C.崇洋逐新观念完全深入人心D.地区发展极不平衡20.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企业是A.福新面粉公司B.大生纱厂C.轮船招商局D.汉阳铁厂21.王宇清先生曹说:“旗袍,这后来流行大半个世纪的女装,却原来竟是新潮女子们争女权、争平等的副产品呢。
”这反映了旗袍的流行A.是思想变革的结果B.是女权斗争的目标C.促进平等思想传播D.反映女子地位提高22.它的废止,改变了久被非议而不可触动的传统教育制度,做成了戊戌维新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改革。
材料指的是A.创办新式学堂B.派遣留学生C.废除科举制度D.建立新式海军23.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的B.商务印书馆是在广州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申报》创办于北京,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D.聂耳的《黄河大合唱》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24.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被废止,新式服装流行起来。
这说明①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②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③人们有不同的审美要求④国民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25.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这个“最强音”的主题应是( )A.弘扬民族文化B.批判封建礼教C.宣传抗日救亡D.推翻君主专制【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题干的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扳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体现出当时传统习俗受到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思想观念也有了改变,故①③④符合题意;清末民初文化教育并未衰落只是处于由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的转变时期,排除②,排除含②的ABC,D符合题意,故选D。
2.A解析: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剪发辫,易风俗:男子开始流行西装和中山装,女子开始流行穿旗袍。
改称谓,废跪拜:以先生、某君代替以往的大人、老爷,以鞠躬、脱帽、握手代替行李、跪拜、作揖。
禁缠足,倡女权:女性展开放足运动,进学堂读书,婚姻自由;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不属于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④排除。
仔细审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3.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等,其他不好的社会习俗也逐渐得到了改变,出现了“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灭……”的现象,ABC三项都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不符合题意;而废除科举制度是1905年,它属于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不属于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并且中华民国还没有成立,D项符合题意;故选D。
4.A解析: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第一个发展高潮是《马关条约》之后,外国人在华创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因此图中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包括选项BCD,但是不符合题意;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选项A不属于图中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符合题意,故选A。
5.A解析:A【解析】【详解】结合图文中示意图可知,我国的民族工业(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发展缓慢,依据所学可知,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给中国的民族工业以发展的机会,但由于民族资本的自身特点,轻工业得到很大发展,重工业极其缓慢,故A项符合题意;B项“沿海地区”在图文中没有显示,故B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叙述是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整体评价,与题文不相符合,故应排除;D项说法是中国民族资本的特点之一,与题文不相符合,故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A。
6.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题干材料内容反映了京师大学堂设置的学科齐全,且符合近代发展的需求,说明京师大学堂是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
故A符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留下的唯一的成果,但是与题干材料不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京师大学堂是在洋务运动失败后建立的,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京师大学堂设置的学科都是近代可以学以致用的学科,有别于以往的四书五经,体现了近代化的需求。
7.B解析: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在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改礼仪等等。
材料中徐庶的内容“再穷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装,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习俗的变化,故选8.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