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白居易作为作文素材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讲课教案
忆江南白居易教案
忆江南——白居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忆江南》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诵、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江南美景,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春光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忆江南》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学会鉴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
2. 诗人情感的揣摩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江南美景。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忆江南》这首诗。
2. 初步感知: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节奏和韵律,对诗歌整体意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深入探讨: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怀念。
4. 欣赏评价: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欣赏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深入学习《忆江南》的词牌特点和结构。
2. 教学步骤:a. 介绍词牌的概念和《忆江南》的词牌特点。
b. 分析《忆江南》的词结构,讲解每一句的韵律和意义。
c. 让学生尝试创作以《忆江南》词牌为基础的小诗,加深对词牌结构的理解。
七、课堂互动与活动:1. 教学内容:通过课堂互动加深对《忆江南》的理解。
2. 教学步骤: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忆江南》中关键词语和意象的理解。
b. 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提高对诗歌的语音节奏和情感表达的把握。
c.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根据《忆江南》的词牌创作新诗,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八、审美鉴赏与分析:1.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分析《忆江南》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写诗教学设计
白居易写诗教学设计引言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颂。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白居易的诗歌与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创作的潜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设计。
本文将介绍一种以白居易写诗为主题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创作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与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白居易的诗歌作品的欣赏能力,理解其与时代背景、人生智慧的联系。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引导他们运用白居易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二、教学内容1. 白居易的诗歌介绍与欣赏通过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他对唐代社会和人生的观察和思考。
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进行欣赏,解读其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学习白居易的作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诗歌创作的技巧与实践结合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首先,通过讲解白居易的诗歌写作特点,如意象的运用、写意的手法、句法的变化等,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的创作风格。
然后,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运用白居易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描述自然景物、表达情感或抒发对生活的思考等等。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使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背景、文学特点和创作技巧,让学生对他的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白居易的诗歌作品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3.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运用白居易的写作技巧进行诗歌创作。
可以通过写作反馈和修改,帮助学生提高创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口头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白居易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模板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高中语文《白居易观刈麦》教学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观刈麦》的意义。
(2)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和语言,领会白居易的“人民情怀”。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小组合作、诗歌朗诵5.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白板、诗歌朗诵音频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第一课时a.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b. 教师朗诵《观刈麦》,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c. 分析诗歌的结构:五言律诗、对仗工整、情景交融。
d. 解读意象:麦田、刈麦、农民等,理解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e. 讨论:白居易的“人民情怀”在诗歌中的体现。
2. 第二课时a.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b.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
c.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d. 展示成果: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e. 诗歌创作:以《观刈麦》为模板,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五言律诗。
f.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三、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评价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以及诗歌朗诵的表现。
3. 诗歌创作:评价学生在诗歌创作中的创意和技巧运用。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观刈麦》,背诵并默写。
2. 写一篇课后感悟,不少于300字。
3. 尝试创作一首五言律诗,题材自选。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白居易生平介绍、诗歌结构分析、意象解读等内容。
2. 白板:用于展示学生讨论成果。
3. 诗歌朗诵音频:用于引导学生跟读和感受诗歌韵律。
4. 参考资料:关于白居易和《观刈麦》的相关论文、评论等。
5. 课后作业评价标准:包括内容完整性、观点明确性、语言表达能力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麦田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氛围。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观刈麦》的诗意和背景。
分析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和诗中的意象。
解读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运用文本分析法,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
运用背景研究法,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对创作的影响。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人民生活的同情。
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从诗中汲取道德和人文精神的滋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观刈麦》的诗意和主题。
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和诗中的意象。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2 教学难点:诗中深层含义的解读。
诗人情感与人民生活的联系。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观刈麦》原文。
白居易的生平介绍资料。
相关文学评论和研究资料。
3.2 教学设施: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入话题,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对诗歌创作的贡献。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观刈麦》主题的好奇心。
4.2 朗读与讨论:学生朗读《观刈麦》。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小组讨论。
4.3 文本分析: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如“刈麦”、“烈日”、“贫妇”等。
解读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4.4 背景研究:介绍白居易的生活背景和社会现实。
分析诗中的农民生活描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联系起来。
五、总结与拓展5.1 总结:回顾《观刈麦》的诗意和主题,强调诗人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总结学生在朗读、讨论和分析中的收获。
5.2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白居易的诗歌对当代的意义和启示。
鼓励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诗歌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朗读、讨论和分析时的积极性。
评估学生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6.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文本分析和背景研究中的思考深度。
《白居易简介》文章教案
《白居易简介》文章教案白居易简介导语:白居易,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被誉为"诗仙"和"鉴真大师"。
他的诗作以饱含情感、优美流畅的文辞和深沉的哲理闻名,成就了他在唐代文坛的独特地位。
本篇文章将通过文化教案的方式,介绍白居易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以及对唐代文化的贡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他的文学成就。
一、白居易的生平事迹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中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于约772年出生于陕西渭津镇,幼年丧父,由母亲扶养成人。
早年他以文才著称,曾在进士科考试中多次落榜,但并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
白居易后来进入官场,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包括相州刺史、翰林学士等。
然而,由于他敢于直言敢于批评,并在新任皇帝李隆基面前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不少次因此被贬谪。
尽管如此,他对于吏治改革的努力和政府工作的奉献仍然得到了认可。
白居易晚年归隐,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他于约约847年逝世,享年76岁。
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戏剧作品,成为了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
二、白居易的代表作品白居易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咏史抒怀的作品,也有咏物、咏史人物和田园风光的作品。
他的作品以清新明快的风格为主,文章通顺流畅,词藻优美动人。
1.《长恨歌》《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唐代叙事长诗的巅峰之作。
这首诗以帝王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绘出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感人故事。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抒发,再现了当时宫廷的风云变幻和女性命运的悲剧。
2.《琵琶行》《琵琶行》是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以描写李白的琵琶技艺为主题。
诗中展现了李白天籁般的琵琶演奏,以及对流离失所、人世悲欢的独特感悟。
通过音乐的表现和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白居易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种独具美感的艺术氛围。
3.《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一首别离诗,以描写离别时的心情为主题。
诗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别离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深深痛苦。
讲座与写作(三)第三讲“走近白居易”写作安排(整理精校版)
讲座与写作(三)第三讲“走近白居易”写作安排作文辅导0819 1442讲座与写作(三)第三讲“走近白居易”写作安排一、写作要求请以下面16条词中的若干条,结合听讲座时的笔记与自己感想,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写一篇充满文化味的作文。
不少于600字。
1.民生情怀2.刚与柔3.独善4.朝圣大唐李杜白5.放下与拾起6.夕阳下的诗意7.千年标榜8.刚健人生9.大气人生10.施与馈11.进与退12.对话白居易13.跨过那道坎14.转折15.根据自己的听后感引发的联想写作16.形象复活白居易某一活动细节二、“文化作文”写作动员:近几年高考作文战场上,一支异军突起。
以古典的方阵,闪烁的诗句,熟悉的名人,精致的文言,高扬着文化的大旗。
这是一支特别的军队,从历史的隧道、文学的天空、民间的集市、语言的栈道、诗词的意境中直袭一个个话题。
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瞬间席卷神州大地。
这,就是文化作文。
文化的芳香蔚然成一朵朵绚丽斑斓的祥云,升起在满分作文的天空。
2005年四川省五篇高考满分作文均为文化作文,分别是:《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烟随风逝,名随史流》、《那阵风吹过》、《永远的苏武》,其中《永远的谭嗣同》成为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中最夺目的佳作。
2004年重庆市高考六篇满分作文,除《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外,其余五篇均为文化作文,其中《菊花飘香时节》被老师们公认为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的压轴之作。
200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高考作文《儒兵辨》,以浑厚的古文功底,技压群雄,以满分获得殊荣。
2002年甘肃高考作文《吊屈原赋》,北京高考作文《转折》等以古文底蕴被竞相传颂。
从2001年全国高考压轴之作《赤兔之死》开始,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逐渐成为新宠。
2002年以后,在高考作文中,文化作文比例大幅上升,且得分明显高于一般文章,这从满分、高分作文的比例上就可窥见一般。
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作文叫做“文化作文”,有太强的传统文化气息。
文化作文要体现民族的文化精神,展示厚重的文化底蕴。
统编本三上《白居易》公开课设计教案详案
统编本三上《白居易》公开课设计教案详案一、课程背景- 统编本三上《白居易》是中国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白居易的生平和作品。
- 通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白居易及其作品的深入了解和欣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熟悉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4.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生平介绍- 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白居易的简要生平和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 学生自学和讨论,了解白居易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2. 代表作品赏析- 介绍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等。
-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些作品,分析文学语言和艺术特点。
3. 阅读与讨论- 提供多样化的白居易作品给学生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 定期组织讨论,分享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 语言表达与写作- 提供一些白居易作品的片段或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 分类和搜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互评。
四、教学评估方法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阅读理解题目,考察学生对白居易作品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评估:评估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的作品表达能力和创新程度。
4. 课后反馈:学生填写反馈表,对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和提建议。
五、教学资源及参考书目- 电子教学课件:生平介绍、作品赏析等相关内容的多媒体展示。
- 白居易作品选读: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品给学生阅读和研究。
- 《统编本三上白居易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供老师备课和教学使用。
六、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课时:生平介绍- 第二课时:作品赏析(1)- 第三课时:作品赏析(2)- 第四课时:阅读与讨论- 第五课时:语言表达与写作- 第六课时:课堂总结和评估以上是《白居易》公开课设计教案详案的内容。
白居易作为作文素材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白居易作为作文素材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1.白居易《琵琶行》湖南卷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琵琶行之父母有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由爱情转为亲情的结点。
于是,我的爸妈便将我视作上帝赐予他们的天使。
在母亲的肚子里,我开始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课。
听轻音乐,做有氧体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课。
在温暖亲切的环境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爱女成凤。
严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两个互补的角色。
厉声训斥我的父亲在教导我的时候,总有母亲和声细语的安慰。
这便是成功所在。
童年,我学的东西扎实牢固,这是父亲的功劳,我的心灵善良而不娇气,这便是妈妈的疼爱有加了。
绝不作温室花朵,也绝不堕落消极。
[间关莺语花底滑]上学后,爸妈便对我松了一点,不再成天限制我的活动。
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爸妈喜欢在周末带我到郊外踏青那段日子始终印在我的脑海,因为美好,因为不再重演。
记得,花儿总是开着的,草儿总是绿油油的,风儿总是和煦的,鸟儿总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当叛逆之神降临时,我不再乖巧地讨父母欢心。
总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陈词滥调地叮咛和唠叨。
喜欢上奇装异服,喜欢上顶嘴,家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回想起来,我似乎要走上一条错路了。
要多谢我的父亲。
那副严厉的面孔突然换成了和蔼和耐心。
他一步步地引导我,也不揭我的短,也不重复说教,黑色的日子就在无声中过去了。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终于把我拉扯大了。
即将离开父母的我有些悲壮的感觉。
爸妈老了,我发现他们鬓上的白丝;爸妈笑了,当我发现他们满足的欣慰的目光。
我突然哭了,爸妈的爱和他们的言传身教早已铭刻我心。
最后,爸爸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座上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我要感谢父亲母亲的教导,他们是最普通的父母,却是我永远敬仰的明星。
白居易作品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 掌握白居易诗歌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 学会鉴赏和分析白居易的诗歌作品。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白居易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学,尊重传统文化和艺术。
二、教学内容1. 白居易生平简介2. 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点3. 白居易代表作品赏析(如《琵琶行》、《长恨歌》等)4. 白居易诗歌对后世的影响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基础知识1. 导入:- 以白居易的诗歌《问刘十九》为引,激发学生对白居易诗歌的兴趣。
- 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基础知识:- 介绍白居易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
- 讲解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点,如现实主义、通俗易懂等。
第二课时:代表作品赏析1. 作品赏析:- 以《琵琶行》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语言和情感表达。
- 通过多媒体展示琵琶演奏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白居易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三课时:白居易诗歌对后世的影响1. 影响分析:- 讲解白居易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如唐诗的繁荣和宋词的兴起。
- 分析白居易诗歌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如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
2. 课堂总结:- 回顾白居易诗歌的学习内容,总结白居易诗歌的特点和影响。
-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品赏析能力: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白居易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对白居易诗歌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白居易诗歌选》2. 多媒体资源:白居易生平介绍、诗歌朗读、琵琶演奏视频等。
白居易教案
白居易教案一、教学背景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也是必修内容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白居易的诗歌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唐代文学和中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理解白居易的诗歌作品的主题和意义;3.掌握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自幼聪明好学,曾经担任过宰相、翰林学士等职务。
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豁达开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 白居易的诗歌作品的主题和意义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涉及到人生哲理、爱情、自然景观、历史事件等多个方面。
他的诗歌作品以真情实感、深入人心、富有哲理为特点,表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2.借史抒情:通过描写历史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借物抒情:通过描写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4.借人抒情:通过描写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5.借事抒情:通过描写生活中的琐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学生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白居易的诗歌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白居易的生平、创作背景、诗歌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白居易和他的诗歌作品;2.阅读法:通过让学生阅读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来让学生深入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3.模仿法:通过让学生模仿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4.互动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形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白居易的诗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白居易的诗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目标本次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的诗歌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对白居易的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简介2. 白居易的代表作欣赏和分析3. 文学鉴赏技巧的培养和应用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上一节课所学的唐诗知识- 引发学生对白居易的兴趣,准备他们接受新的知识步骤二:介绍白居易(10分钟)- 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如他的官职、成就和影响等- 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素材展示白居易的形象和作品步骤三:诗歌欣赏和分析(30分钟)- 选取几首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进行逐一介绍和解读- 鼓励学生参与诗歌分析,让他们从字句、意象、主题等方面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步骤四: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深入研读和分析- 学生们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增强合作研究和表达能力步骤五:文学鉴赏技巧培养(20分钟)- 以白居易的诗歌为例,引导学生研究常用的文学鉴赏技巧,如词语解读、修辞手法分析等-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练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分析和解答步骤六: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确保学生对白居易的诗歌有了基本的了解- 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白居易的读后感或设计一张白居易的海报等教学评估-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针对学生的诗歌分析和文学鉴赏的练题目进行批改和评价- 收集学生的作业,并给予必要的反馈和指导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或音频素材展示白居易的形象和作品- 白居易的代表作品的教材或课本- 练习题目和作业布置的相关资料。
教你在高考作文中引用古诗词展现文学素养(教案)
教你在高考作文中引用古诗词展现文学素养(教案)。
教学重点:学会引用古诗词展现文学素养,提高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古诗词,做到恰到好处,增强文章的文学气息。
一、教学内容1、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2、学习如何运用古诗词展现文学素养3、掌握在高考作文中引用古诗词的技巧二、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模拟、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放映精选的古诗词,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了解古诗词的特点、风格和传统文化内涵。
2、课中讲解1)古诗词的特点与方法古诗词具有韵律优美、雕琢精细、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和寓意深刻等特点。
在写作中引用古诗词不仅能够增添作品的文学气息,而且还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丰富。
在使用古诗词的方法上,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古诗词,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倾向来选择具有相关意义的诗句,打破其原有的限制,将之融入到作品中,增强作品的文学魅力。
2)古诗词的作用引用古诗词能够让作品在情感上更加深刻、生动,情感更加丰富、复杂,从而达到情感共鸣和深入人心的效果。
同时,也能够让作品体现出较为高远的文学韵味,凸显出作者高度的文学素养。
3)模拟演示通过模拟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引用古诗词的技巧与方法,掌握在作文中引用古诗词的技能。
模拟演示内容:主题:爱情古诗词:《西江月》-张继万家灯火独行去,独立西江月。
引用方式:在情感描述中,可以加入古诗词,如:“当夜,我像万千人一般挤到人山人海的夜市中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热爱和期盼,而我却独行去,看那西江月,看那寂寞和美丽。
”4)互动交流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分享中发现自己在引用古诗词上的不足之处,之后的作文当中予以改进和提高。
5)课后巩固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首与自己喜欢的话题相关的古诗词,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从理论上了解了引用古诗词的方法和重要性,具备了在高考作文中运用古诗词展现文学素养的能力。
大学语文教案_白居易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欣赏并分析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和环境描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白居易的忧国忧民情怀,体会封建社会下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2. 欣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和环境描写。
3.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把握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和主题思想。
2. 分析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和环境描写对主题的烘托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简述《琵琶行》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讲授1. 分析《琵琶行》的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琵琶女和诗人的遭遇,揭示封建社会下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 通过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关爱,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2. 欣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和环境描写- 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唯见江心秋月白”等。
- 分析诗歌中的环境描写,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等,烘托出琵琶女凄凉的身世和诗人的悲凉心境。
3.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强化诗歌的主题思想。
- 通过细节描写,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等,展现琵琶女的技艺和情感。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和环境描写对主题的烘托作用。
2.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四)课堂小结1. 总结《琵琶行》的主题思想、音乐描写和环境描写。
2. 强调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琵琶行》的原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
2. 撰写一篇关于《琵琶行》的主题思想、音乐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论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琵琶行》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音乐描写和环境描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白居易 -教案
白居易 -教案教案描述:本教案是为中学生设计的,主要介绍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代表作品,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白居易生平和主要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学会欣赏中国古典诗歌。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其文化自信心和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教学重难点:1. 掌握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唐代文学和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3. 增加学生对古代中国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1. 导入法,引发学生对白居易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几首白居易的代表作品进行诗歌分析和鉴赏,让学生了解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4. 视听教学法,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白居易的创作环境和时代背景。
5. 讨论互动法,启发学生对白居易诗歌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交流,获得更深入的认识和领会。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介绍白居易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他的生平和诗歌创作,并引发其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白居易的创作有什么印象?你们觉得古代诗歌的魅力何在?二、知识传授(15分钟)2.分析白居易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语言特征,如形象描写、情感抒发、意象运用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选取几首白居易的代表作品进行诗歌分析和鉴赏,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临江仙·滕王阁序》等。
2.结合上述诗歌,让学生掌握白居易诗歌的意境、韵律和情感特点,理解其写作风格和人生观念。
四、视听教学(10分钟)2.引导学生对视频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与课本内容互相印证和补充。
五、讨论互动(15分钟)2.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己的言语和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领悟。
六、复习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重点,确保学生对白居易的诗歌有深刻的印象和认识。
统编本三上《白居易》公开课设计教案详案
统编本三上《白居易》公开课设计教案详案一、主题及教学目标- 主题: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 教学目标:1. 了解白居易的生平背景,熟悉他的主要诗歌作品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口头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白居易的创作思想和诗歌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白居易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三、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节:白居易的生平背景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白居易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呈现:简要讲述白居易的基本情况,包括出生地、成就等。
3. 探究: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白居易了解的程度,促使他们对白居易的研究产生兴趣。
第二节:白居易的主要诗作1. 呈现:选取几首代表性的白居易诗歌,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2. 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这些诗歌,然后以小组形式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3. 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解读,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解。
4. 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白居易诗歌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第三节:分析白居易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技巧1. 解读:教师选择一首白居易诗歌,详细解读其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 分析: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研究如何分析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3. 实践: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另外一首白居易诗歌,尝试分析其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4. 交流: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分享彼此的分析结果。
四、教学评估与作业布置1.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对白居易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分析中的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准备一份关于白居易的诗歌解读,包括意象分析和表达技巧等,并在下节课中进行展示。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很好地引导了学生对白居易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深入探究他的诗歌创作。
但在实施时需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和反馈,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适当添加扩展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白居易的教案推荐
白居易的教案推荐白居易,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被广泛传诵和研究。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借助白居易的诗歌作品,设计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一、《琵琶行》教学案例《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一个受尽辛酸的女子在苦难中展示出的坚强和才华,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人生苦难的关切。
我们可以以此诗为基础,设计一个文学欣赏的教学案例。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表达方式和情感,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的创作思路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长恨歌》教学案例《长恨歌》是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以杨贵妃的悲剧命运为背景,描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首诗以其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深邃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历史文化的教学案例,通过学习这首诗,让学生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案例《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诗歌作品。
这首诗以古原草原为背景,描绘了作者与朋友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我们可以以这首诗为基础,设计一个情感教育的教学案例。
通过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启发学生对友情、亲情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商。
四、《问刘十九》教学案例《问刘十九》是白居易的一首讽刺诗,通过对官僚主义和社会不公的揭露,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公正正义的追求。
我们可以以这首诗为基础,设计一个社会思考的教学案例。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社会现象和反思,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诗歌的情感表达和社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社会责任感,使教育更具有人文关怀和深度意义。
讲白居易教学设计
讲白居易教学设计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来激发学生对他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可以通过学习他的作品,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一个针对白居易教学设计的示范:一、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培养学生对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通过学习白居易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并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模仿白居易的作品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
二、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者教学课件等多媒体资源辅助讲解。
2.理解与解读:(1)教师选择一些白居易的代表作品,比如《琵琶行》、《长恨歌》等,通过朗读和解读,让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教师引导学生从字面意义、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3)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对作品的解读和评价,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文献和研究资料,让学生了解学界对于白居易及其作品的评价和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研究能力。
3.创作与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模仿白居易的作品,通过仿写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诗歌的表达技巧。
可以由教师出具材料或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融入到诗歌中。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交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教师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创作指导和修改建议,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在表达和创作方面的持续努力和追求卓越的能力。
4.总结与评价:(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和评价这次的文学教学活动,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成长,也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对后续的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改进。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设计(通用7篇)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诗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设想:1、教时安排:两课时2、教具准备:投影、插图3、教学方法:自读、点拨、质疑第一课时一、导入板题梁衡的《夏》一文中引用了诗句“田家少闲日,五月人倍忙”这句诗出自何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板题。
二、揭示目标1、了解作者2、熟读课文,注意句读3、疏通文意(一)注音刈荷箪携饷灼秉禄石晏邽(二)填空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字_____,号_____,_____代诗人。
三、释题1、刈:割。
2、体裁:叙事诗、讽喻诗。
3、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讽喻诗的目的:呕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四、朗读1、教者范读,注意句读结合书后练习第二题2、学生自读3、集体齐读五、疏通文意1、对照注释翻译大意2、质疑互答,教者点拨3、学生翻译诗全文,教者点拨六、质疑七、小结八、作业布置:背诵全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叙事内容,掌握描写方法。
2、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背诵与翻译二、揭示目标三、新授1、思考:(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各有各的侧重——农人挥汗如雨割麦,揭示农民的劳苦。
贫妇抱子挎篮拾麦,揭示赋税的繁重(2)诗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夜来……黄场面描写:足蒸……光语言描写:家田……肠心理描写:力尽……长(3)从文中找出叙事与抒情的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讨论书后练习一(5)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惭愧、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白居易教案
白居易教案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数量庞大,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他的诗歌以咏史抒怀为主,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白居易的诗歌与文化,了解他的艺术特点和文化意义。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了解白居易诗歌的主题和特点;3. 学习欣赏白居易的诗歌,练习鉴赏和赏析;4.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和表达方式;2. 能够欣赏并赏析白居易的诗歌;3. 学会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5分钟)要求学生回忆唐代诗人有哪些,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白居易的作品,并问学生对于白居易的诗歌印象如何。
活动二:讲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10分钟)通过PPT演示,向学生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白居易的家庭背景、官职经历以及创作动机和风格特点。
活动三:学习欣赏白居易的诗歌(20分钟)1. 教师出示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两首诗,向学生读诵这两首诗,然后解释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并分享自己对于这两首诗的理解和感受,最后由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进行展示。
3. 教师对小组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
活动四:学生课堂表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首白居易的诗歌进行表演。
2. 每个小组进行彩排,确保表演质量和流畅度。
3.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和教师对表演进行点评,表扬优秀的表演。
活动五:总结课堂内容(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于白居易的诗歌的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回家继续了解白居易的其他诗歌,并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默写;2. 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写自己对于白居易诗歌的感悟和体会;3. 要求学生尝试写一首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相关的作文不得哭潜别离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秀床前。
年少的他们对未来是有何等的期盼?他们又是怎样相约百年,白首不离?然而,门第规矩却让他们紧紧牵起的手硬生生分开。
乐天,或许你命该如此,与湘灵只能相知相爱却不得相守。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你的离开,她的思念,从此两个相爱的人夜夜无眠。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哪一个不是你漫漫长夜中对湘灵的思念?哪一种愁没倾诉出你对她浓浓的爱?你们十七年的相处,八年的相恋。
乐天,你本以为此次的分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
然而,当你功成名就之时,你带着你的一腔美好归来,你以为有情人可以终成眷属,但是残酷的现实却让你无奈的发现,愿至比天成,步步比肩行只是你的一个梦。
如今,梦醒了,心,也碎了。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你守着你的承诺,不与任何人成亲,你想用你的行动与封建教条进行抗衡。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此刻的你是否也曾想抓起湘灵的手一起远走高飞?至此不问天下事,直到青丝已如霜。
可是,你还有无法挣脱的枷锁。
当无奈、责任与爱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仿佛能听到你日日心碎的声音。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临近不惑之年的你始终逃离不了命运的束缚——政治联姻。
枕边人不是心上人,心上人只是梦中人。
多年的爱情,已经渗入血液融进生命,与你一体,不论你成亲与否。
应被旁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爱与恨交织着,欣喜与遗憾碰撞着,你与她抱头痛哭的泪水里冲刷着这四十多年的尘埃。
当你的爱与哀愁再次相逢之时,我能想象的到你那双苍劲有力的手是怎样开始颤抖着。
一别经年,再次归来,可她,却杳无音信。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我想,这不仅是三千宠爱在一身的那个人,更是你心中那个一直挥之不去的湘灵。
悠悠生死别经年,你是否也希望她可以出现在你的梦中?此恨绵绵无绝期,玄宗的恨无绝,而你的恨又何时能止!我眼中的白居易在“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面上,一位身着官服的人站在画舫上,看着“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美景,完全陶醉在春日江南的婀娜当中……我眼中的白居易,这么多情,这般陶醉.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人间美景的化身.我喜欢他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细心发现和对美好春天的悉心欣赏,喜欢他那“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的深情感叹和对人生的黯然神伤.我更喜欢他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离离原上草,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大火无法烧尽那小草的生命,春风吹来,那生命的绿色又重新铺满大地,无论是古老的荒路,还是荒废的古城,在荒路瓦砾间都有它亮丽的身影.读了白居易的诗,我看见了青春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美丽.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朵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伤感之花.她可怜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同情琵琶女的凄婉人生,于是,用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笔触写出了“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之情,情感的芦花在秋叶的凉风中瑟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此时的白居易也是身处被遗忘的角落里的人,处境悲哀,所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在官场的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言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斥的厄运.读了白居易的诗,使我多了一份对世事的哀叹,多了一份同情心.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枝熬寒凌雪、不屈于官场腐败的红梅.他虽然是朝廷命官,但爱憎分明,敢于直抒己见,利用诗歌直抒胸臆,讽刺和鞭挞贪官污吏,揭露朝廷的黑暗统治.他痛恨“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腐败官吏欺压百姓的强买强卖,他同情“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自叹“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愧疚,他嘲讽“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糜烂昏庸.读了白居易的诗,我看到了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格,使我学会了明辨是非,与一切黑暗势力作斗争.如今,物是人非,千年又一季,而白居易的诗歌及其精神仍然鼓舞着我们.野火春风中的小草,秋江夜中的那轮明月,风雪寒天中的腊梅,这就是我眼中的白居易.白居易《琵琶行》湖南卷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琵琶行之父母有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由爱情转为亲情的结点。
于是,我的爸妈便将我视作上帝赐予他们的天使。
在母亲的肚子里,我开始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课。
听轻音乐,做有氧体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课。
在温暖亲切的环境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爱女成凤。
严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两个互补的角色。
厉声训斥我的父亲在教导我的时候,总有母亲和声细语的安慰。
这便是成功所在。
童年,我学的东西扎实牢固,这是父亲的功劳,我的心灵善良而不娇气,这便是妈妈的疼爱有加了。
绝不作温室花朵,也绝不堕落消极。
[间关莺语花底滑]上学后,爸妈便对我松了一点,不再成天限制我的活动。
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爸妈喜欢在周末带我到郊外踏青那段日子始终印在我的脑海,因为美好,因为不再重演。
记得,花儿总是开着的,草儿总是绿油油的,风儿总是和煦的,鸟儿总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叛逆之神降临时,我不再乖巧地讨父母欢心。
总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陈词滥调地叮咛和唠叨。
喜欢上奇装异服,喜欢上顶嘴,家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回想起来,我似乎要走上一条错路了。
要多谢我的父亲。
那副严厉的面孔突然换成了和蔼和耐心。
他一步步地引导我,也不揭我的短,也不重复说教,黑色的日子就在无声中过去了。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终于把我拉扯大了。
即将离开父母的我有些悲壮的感觉。
爸妈老了,我发现他们鬓上的白丝;爸妈笑了,当我发现他们满足的欣慰的目光。
我突然哭了,爸妈的爱和他们的言传身教早已铭刻我心。
最后,爸爸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座上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我要感谢父亲母亲的教导,他们是最普通的父母,却是我永远敬仰的明星。
他们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未来。
2.白居易《琵琶行》点点空白,悠悠情思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惟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慨叹。
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沧桑而感慨。
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
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
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
……十分灵动,十分深沉,空白的妙处就在于将有限的山水湖月,有限的喜怒哀愁,幻化出许多无限的思维碰撞。
琵琶女“此时无声胜有声”,引得那个江州司马青衫湿。
何等契合,不需过多的倾诉,那一瞬间,也许我们也会穿越百年时空,仿佛面前坐着个抱着琵琶潸然泪下的女子。
同情、哀愁、凄清、柔美,这一切无限的情思,又岂是那几个字所能表现的?智者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给人们一点空间,给人们一点空白。
那个部分,才是人人共有的财富;那份空白,才会巧妙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如穿针引线般串联起来。
在空白中,我们与历史对话,与先哲交流,留点空白给自己,给别人,这是思想上的跃进,境界上的提升。
3.白居易春来草自青任何生命体克服困难的努力总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在看到每一个生命体摆脱了困境,迎来自己的春天的时候,许多人的敬佩和欣慰会不知觉的流露出来。
自然界的生命体是神奇的,比如,冬天来了,百草变黄,万物凋零;春天来了,“春风又绿江南岸”。
不过,最能引起人类好奇的是单行的时间,在生命体的一生中,虽然时间是不可逆流的,但我们总会发现,生命体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谋求发展的努力。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观察到草的生长死亡之后,写下了一首离别的诗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撇开其他意思来说,诗人敏锐的觉察到草的生长周期,虽然说作为个体来说,一株小草只是经历一岁的时间,但是,自己的种子和根茎还在酝酿着新的生命,特别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春来草自青”。
虽然个体的小草或者化为灰烬,但也会作为养料,为种的繁衍添一把力气,尽一份心。
实际上,作为一个生命体的都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是努力克服它,再加上时间的魔力和客观条件的转换,一切困难都将成为过去。
春天总会来的,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信念。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贬官江州城,又闻琵琶情。
天边沦落人,江边偶相逢。
为君歌一曲,绝唱《琵琶行》。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一:微课培训心得体会非常高兴参加《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的学习。
这次通过集中培训课程、拓展课程学习,我受益匪浅。
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首先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
微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
我选的是《仓央嘉措情诗·见与不见》的赏析,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
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
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下一步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太花了。
因农村学生的见闻较少,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环节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
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欣赏同事们上传的作品,真是精彩倍出。
在制作自己的微课作品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1.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4.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5.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7.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8.视频画质清晰。
9.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
“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10.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