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

合集下载

从章太炎的边缘化看他的求是精神

从章太炎的边缘化看他的求是精神

从章太炎的边缘化看他的求“真”精神姓名:陈静学号:2007211069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指导老师:何卓恩摘要:辛亥革命以后,章太炎政治上的激情显得越来越淡薄,在论学上的见解也不像以前一样引起一呼而应的效果,大批的追随者离异充分表明作为上层知识分子的章太炎被边缘化了。

在他由中心走向边缘的过程之中,无论是进行政治斗争还是学术创作他始终坚持着一种“真”的诉求。

他的“真”更多地结合了时代情势,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社会的气象,同时反映出个人的精神意向和独立的人格。

关键词:章太炎边缘化求真精神独立人格余英时先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一文指出“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或‘士’)今天叫做知识分子。

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实质的变化。

这一改变其实就是知识分子从中心向边缘移动。

”余英时先生的“边缘化”指的是知识分子“从中心向边缘移动”的趋势。

在他看来,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表现为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边缘化,“政治的边缘化,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是文化边缘化的局面则是知识分子主动造成的”。

1他们的边缘化除了客观的时代背景造成的影响外,知识分子自身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章太炎是这群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最终又慢慢地被边缘化。

他身上具有的“求真”精神也一直伴随着他,从客观上也促进了他的边缘化。

学术界对章太炎政治上、学术上的研究颇多。

汤志钧的《章太炎政论选集》、《章太炎年谱长编》(1979)立足于章太炎的政治研究,姜义华的《章太炎思想研究》(1986)、《章炳麟评传》(2002)等著述主要立足于思想史的阐述。

其中也揭示了章太炎的这种求真的精神,但是却比较少涉及这种求真精神对于他边缘化的影响。

同时在现今学术呈现一种微弱的失语的状况下研究章太炎这种“真”的诉求和品格有利于充分感受到近代知识分子对于学术、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怀,以启迪我们注重学术的独立性。

一、章太炎的边缘化晚清到民国的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断裂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使1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J〕·二十一世纪, 1991, 第15页得中华民族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从传统“士人”到现代知识分子:易大厂的书画篆刻艺术

从传统“士人”到现代知识分子:易大厂的书画篆刻艺术

推荐·名家易大厂(1874—1941),原名廷熹,广东鹤山玉桥村人。

斋号众多,以大厂、大厂居士、孺翁等最为常见。

肄业于广雅书院,进修于上海震旦书院,后留学于日本,读师范类,通日、法、英等多种外文。

擅音韵训诂和诗文词曲,旁通法学和佛学,擅书法、篆刻、绘画等。

曾为暨南大学、国立音乐院等院校教授,冰社社长,南社社员。

晚年寓居海上,鬻文书印画艺。

易大厂Yi Daan从传统『士人』到现代知识分子:易大厂的书画篆刻艺术文_洪权蔡艺宁艺术学博士、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广州美术学院2022级研究生近现代中国艺术史是在外来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导向与内在传统文化惯性发展和创变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

从传统“士人”到现代知识分子,易大厂的人生价值取向与其知识体系有直接的关系。

或言,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前者,前者因后者而发。

当然,其中也包含着社会文化变更所产生的复杂状况。

每个人的人生路径都与其阅历、学识、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也影响到其人生价值取向与轨迹的选择,以及其艺术风格、语言和表现范式。

易大厂为晚清秀才出身,肄业于广雅书院,旋入上海震旦书院就读,后东渡日本习师范。

通日、法、英文,擅音韵训诂和诗文词曲,精通书法、篆刻、绘画,旁通法学和佛学等。

历任暨南大学、国立音乐院等院校教授。

曾为“濠上印书社”“三余学社”“海上印学社”“冰社”社长、“南社”社员。

晚年寓居海上,鬻文书印画艺。

生平自诩:词第一,印次之,音韵又次之。

其可谓为晚清民国一位通才。

一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在政体、制度、经济、文化、思想意识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知识界,在传统文化、“西潮”“东风”等碰撞下,读书人在“修齐”与“治平”、守旧与革命、保存与革新、遗世与迎合等不同方向的抉择上陷入了沉思。

“如果要找一个共同基点,那么必定是由传统士人天下己任的抱负和近代知识分子的国民主体意识交织而成。

”[1]桑兵此论还是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时代思想脉搏,然而,似乎也只能笼统地将其归为“交织”状态,其关键是指出了“士人”和“近代知识分子”两种主要群体意识形成了近现代知识界大体思想现状。

谈余英时先生的几个方面

谈余英时先生的几个方面

谈余英时先生的几个方面谈余英时先生的几个方面一、余英时先生关于近代学术的研究余先生的研究方向着眼于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时代的思想学术与知识人。

近代中国是一个大动荡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学人。

近代中国还是思想学术大繁荣,大昌盛的时代,各家各派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几乎再现先秦时期的繁盛景象。

余先生做为思想史学家,在这一领域同样有着许许多多的研究成果。

近代思想潮流作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部分,他的整体是怎样的?余先生用中正的观点与客观求实的态度表述了自己的认识。

另一方面,近代学者之众可比繁星,像是胡适、陈寅恪、钱穆、杨莲陞、顾颉刚乃至钱钟书等人,余先生都曾有过涉足的文字。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遭遇了五千年未有之变,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立成为了近代思想史的主角。

一般认为当时中国存在着保守派与革新派这两个对立的派别。

并且他们还代表着后人强加什么保守与进步。

余先生用客观的视角,提出了反对的观点。

他首先指出,在近代中国,不存在严格的保守派,任何人都在“变”,只是变的程度不同。

凡是主张渐进式变化的,便成为所谓“保守派”。

他举例说明像是章太炎、刘师培等所谓传统学人,他们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不是生避硬拒。

而是主张吸收,消化。

他们甚至直接身体力行,写出了成果。

这与人们那种主观印象中的“保守派”不得不说有着颠覆性的改变。

与保守派相反的所谓改革派,尤其是代表他们看法的“五四运动”,余先生也曾专文指出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像是胡适、鲁迅等人都有着非常好的国故学积淀。

他们思想观点绝不是脱离中国实际的,而五四运动之所以最后走向一种极端的反传统道路,在于五四运动没有能解决民主、科学中国化的问题。

然而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余先生都指出他们的同一问题。

即总是追随西方某一理论起舞。

想靠着西方哪一套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总是认为西方的理论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其实西方的理论也是根据西方的实际情况总结而来。

不能硬套在中国历史上,但这却因当时的时代原因,成为了学界的通病。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9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 19

阶段性测试题十九(必修三第五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1·扬州)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答案】 B【解析】注意理解“世俗理性”的含义是“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在近代中国最早萌发这种意识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等人。

2.(2011·潍坊3月)梁启超提出“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孙中山主张“革命者乃神圣事业,天赋之人权,而最美之名辞也”。

两人都主张()A.君主立宪 B. 民主共和C. 民主政治D. 三权分立【答案】 C【解析】君主立宪是梁启超的主张,民主共和和三权分立是孙中山的主张,两者都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2011·潍坊3月)1860年前后,中国人对外国生活好奇并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的情绪在慢慢地增长,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

这一“情绪”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民族危机加深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③西学东渐不断深入④清政府统治腐朽A.①②③④ 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中的时间“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四者都符合题意。

4.(2010·铁岭)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

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

儒学“游魂”的当代状况

儒学“游魂”的当代状况

儒学“游魂”的当代状况 儒学游魂的当代状况发布时间 2003-7-8 作者陈愚——读余英时先生著 《现代儒学论》之后 在传统中国,儒学全面地安排着人间秩序,由于儒学本身就重述而不 作,身体力行,以立德、立功为上,是一种实践的学说,而且,儒学自汉 以后被定为正统一尊,并建制化加以推行,在两千年的传播、积淀中,儒 学深入地深入国家制度、社会习惯之中,全面地构建了传统中国人的思维 体系与思想模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与行为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儒学先后遭遇到到家、佛家思想观念的冲击,但这种 冲击最终不但没有对它造成真正的威胁,反而使儒学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直到第三次冲击——西方思想的冲击来临,儒学才遇到真正的危机。

由于儒学的根,它的实践基础主要在民间社会与建制,因此,我们看 待儒学的现代状况,便更重要的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儒学的实际遭遇, 对儒学这样贴着历史行走的哲学,不能不顾历史事实,从观念到观念,空 对空地进行语言游戏与逻辑游戏。

几十年来,对儒学形而上的讨论可谓煌煌大观,虽有海外新儒家的精 彩发挥,但整体成果有多少是有目共睹的。

余英时先生的《现代儒学论》从形而下的历史角度,揭示了儒学在现 代遭遇的困境,以传统建制的消失揭示儒学的毁灭性危机,论证儒学随着建制的消失而成为游魂,别开生面地提出一个历史学者对传统文化式微的 忧患之情。

事实上,只有回到历史,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儒学的危机,只有回到历 史,我们才能真正思考儒学在今天的地位、表现,在未来的命运。

一、儒家思想与儒家名教信条 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全面影响中国传统社会,造成一个儒家思想主 导下的思想-社 会体系。

对这一体系进行观察、分析、评价的时候,我倾向于把儒学影响下的 传统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儒家原始的思想,即从孔孟荀到朱陆王 的儒家理论,第二个层面则是儒家思想政治化、世俗化之后形成的儒家教 条、名教信条,这一层面在历史上被称为名教、礼教、孔教、孔家店,大 致相当于建制化的儒学。

福建省莆田六中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福建省莆田六中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福建省莆田六中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B.汉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的态度D. 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14.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

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15.1841年5月,广东民众在《尽忠报国全粤义民谕英夷檄》中,振振有词地问道:“尔已称厉害,何以不敢在林公任内攻打广东?”材料中广东民众认为只要林则徐没有被道光皇帝罢官,英国绝对无法赢得鸦片战争的胜利。

按照现在的史学理论,这种观点属于A.英雄史观 B.现代史观 C.文明史观 D.革命史观16.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7.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

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A. 决定发动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B. 对农民痛苦的深切同情C. 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D. 决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8.西方学者沃克曾说过:“它对公民个人与城邦的利益都是一个不公正的阻碍。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选修第一学期1月阶段测试试卷及历史参考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选修第一学期1月阶段测试试卷及历史参考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测试试卷高三历史(选修) 2020.0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总分为120分。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余英时在《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一书中指出:“先秦最先出现的三学派——儒、墨、道——都是在礼乐传统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而它们之间的思想分歧也源于对待‘礼乐’的态度各不相同。

”这表明“三学派”A.均赞成传统礼乐B.推动礼乐传统产生C.有文化同源色彩D.思想传承没有共性2.有学者认为:“汉初除分封诸侯王与秦有别外,不过是由一批新的军事封君地主的统治代替秦朝的官僚勋贵和军功地主而已。

”对材料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A.汉初君臣共治比秦朝做的更好B.汉初统治者基本否定秦朝政制C.汉初统治者对宗法观念的恢复D.汉初政治与秦朝的历史一致性3.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说:“1400年到1800年,中国……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至少直到1800年为止,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

”这一说法认为A.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B.中国的经济力量吸引白银流入C.中国长期保持对外开放的政策D.中国一直处于世界经济的中心4.在中国古代,折扇是文人墨客们的随身之物,在折扇上题诗作画是文人的一种雅好。

下图是清代文人郑板桥的一幅扇面。

其中A.突出了圆润挺拔的书法意趣 B.体现了浓墨重彩的工笔风格C.抒发了淡泊高雅的情怀追求 D.秉持了自然天成的写实主张5.一位外国学者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

这一“努力”A. 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B. 使中国完成了近代化的转型C.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D. 产生了近代特征的洋务企业6.1913年,康有为在《不忍》杂志上刊文:“自秦、汉已废封建,人人平等,……一切皆听民之自由。

现代价值观变迁于英时

现代价值观变迁于英时

余英时: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发布时间:2011-12-11 08:46 作者:余英时字号:大中小点击: 5704次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变动的历史阶段,传统的价值系统受到了最严厉的挑战。

这一百多年中,我们一方面看到传统价值观念的解体,另一方面也看到种种现代观念的出现,但是价值系统所涉及的不仅是观念世界,更重要的是日常人生。

我们观察一个社会的价值系统尤其应当着眼于该社会成员的实际行为,这主要是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不但如此,价值系统的社会实践又往往因阶层、族类、性别等而异。

例如今天在西方学术界十分流行的所谓“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别便和价值系统的问题密切相关,同一价值观念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层面中并不必然发生相同的作用。

由此可知,如果我们要认真讨论中国的价值系统在这一个半世纪中的变迁,似乎只有在社会科学家和史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以后才能着手。

但这个先决条件在今天还远未具备。

1949年以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在中国大陆几乎完全停顿了,少数调查报告也是在最近十年中才开始的,还不能为我们提供充分的资料。

由于受到资料的严重限制,我们现在还不能对现代中国价值系统的流变提出比较准确的论断。

本文基本上是从思想层面进行观察,这是出于三重考虑:第一,对于传统价值系统的全面攻击是从知识界、思想界开始的。

第二,中国知识分子虽居于所谓“四民之首”,属于精英文化的层次,然而由于中国并没有森严的阶级制度,许多知识分子都是从民间来的,因此他们对于传统价值系统的批判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动向。

第三,从以往的历史看,中国知识分子虽不能说是文化价值的创造者,但他们在阐明(articulate)、维护和传播文化价值方面,则往往起着重大的作用。

现代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变迁,追根溯源,也是从知识阶层逐渐向全社会渗透的。

但是这篇文字只能就个人所知及解析略陈大概,其中一些局部的观察和整体的结论都有待于将来经验研究的验证。

对余英时《论天人之际》的一种思考

对余英时《论天人之际》的一种思考

界的看 法 从 很 早 的 时 候 就 已 经 开 始 德,弗嗣。” 《虞书·舜典》 “玄德升
了,还在原 始 社 会 时 期 就 已 经 有 了 闻,乃命以位。” “柔远能迩,德
某种观 念 形 式;进 入 三 代 以 后,这 允元”,前面所举的 “德” 均指好的
些观 念 逐 渐 又 发 展 成 概 念 的 形 式; 品行,这样的例子很多,从中我们
并不是断 裂 的 突 变,从 孔 子 对 周 公 对 “德” 的重视,二是孔子对 “仁”
的倾心向 往 及 墨 子 对 《尚 书》 的 频 的提倡,他 认 为 周 公 和 孔 子 分 别 对

繁引用 可 以 看 出 轴 心 时 代 与 前 轴 心 礼注入了 “德” 和 “仁” 的 观 念 来

时代的明显连续的一面。所以,从 改造礼,这也是儒家在轴心突破中
注重 文 化 的 连 续 来 看,公 元 前 500 最重要的思想表现。
61
年左右 时 期 内 的 中 国 文 化 与 三 代 以
谈 到 周 公 对 于 “德 ” 的 重 视,
来的文化 发 展 的 关 系,乃 是 连 续 中 他说:“周礼是以 ‘德’ 为核心而建
突破,突破中有连续。” 吾淳先生在 构的整 体 人 间 秩 序”; “周 初 ‘德’
对余英时 《论天人之际》 的一种思考
□ 胡静静
余 英 时 老 师 在 《论 天 人 之 际 》 可能看到 迥 异 的 面 向,这 样 的 角 度
一书中,主要表达了如下思想:在 都为我们观察历史提供了思路,但
轴 心 时 代,中 国 思 想 史 上 发 生 了 也都只是一个维度。
“与巫的断裂” 这一事件,而 “与巫
可以看到 “德” 这 一 观 念 的 长 远 的 有了对于 “德 行” 这 样 的 行 为 的 总

读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有感,中国文化的重建读后感

读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有感,中国文化的重建读后感

读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有感,中国文化的重建读后感下面是为您带来的“读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有感”,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更多读后感范文请关注读后感栏目!读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有感——篇一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

虽然,我对书中内容和书名的“不符”很不爽。

这本2011年5月出版的书,收录的内容是作者1988到1991年讨论文化和思想的文字。

我的不爽就是看书名以为是一本“系统”的书,打开一开,才知道是“片断”。

还有一点不爽来自书的封面。

上面写着:断裂的时代,如何重建我们的文化。

碎片化的时代,如何看清中国的未来。

史学大家余英时先生为今天的中国找灵魂。

我猜,这句话是出版社加上去的,而非余英时所言。

这本书不难读。

两个晚上的时间大概可以读完。

在《论文化超越》一文中,余说文化这个名词现在西方人用得很滥。

黑社会或吸毒也可以被称为某种“文化”。

余说西方如此,我倒觉得中国当下不也是如此吗?文化一词因其广泛的意义而被借用、滥用说明其价值存在。

我在某地见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文化艺术一条街。

这条街里除了有一家裱字画的和书法艺术沾边外,还有一家摄影机构,拍婚纱和写真。

除这两家外,其它都是诸如衣服、餐饮、便利店等。

我以为,或者叫商业一条街比较妥当。

但,为什么叫文化艺术一条街呢?发展经济搞商业,再正常不过了,但为什么会借用、滥用文化一词呢?当然,又或者某一天,文化这个词消失了,没人谈论了,那才是最大的悲哀吧?余说,例如经济生活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但这种规律又达不到物理规律那样高度的稳定性、准确性。

这是因为经济生活免不得受其它领域的干扰。

——这真是句不错的话。

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之前浏览过一本叫《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书,还有汪丁丁的一本叫《经济学思想史讲义》。

汪丁丁在书中谈论过为什么要讲经济学思想史。

我以为这或许是要求得到一种具有稳定性规律的思考吧。

文化同样不具备物理规律那样高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我记得和一些朋友聊天,我总是被他们耻笑。

士志于道:余英时与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传统特征研究

士志于道:余英时与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传统特征研究

士志于道:余英时与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传统特征研究
孙勇才
【期刊名称】《求索》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余英时先生认为,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近现代具有"批判的精神"、代表"社会的良心"这一特殊涵义的"知识分子",在西方出现的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十八世纪,而中国史上自孔子以来的"士"则大致相当于西方学人所刻画的近现代"知识分子",仅就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一点而言,中国文化早已是现代的.孔子所最先揭示的"士志于道"规定了"士"是基本价值的维护者,具有以天下为己任、不治而议论、修己以敬等具体表现.余先生在中西方比较中凸显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及其文化传统,从而在"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维度上说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优越性.【总页数】4页(P134-137)
【作者】孙勇才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相关文献】
1."士志于道"--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理想人格 [J], 房雪琴
2.着意“批判”与“超越”——品读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 [J], 韩松
3."士志于道"与中国文学精神的个性 [J], 武宏璞
4.觉民行道,任重道远——读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J], 杨莎
5.中国士能否等于西方知识分子?——兼与余英时教授商榷 [J], 李珺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英时的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

余英时的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

余英时的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
何俊
【期刊名称】《学术界》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通过论述余英时先生的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分析他的思想史研究方法、观念以及学术思想,并呈现他关于中国近世思想史的脉络与特质的认识.主要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一、实证与诠释交互为用,二、观念的追溯与展开,三、内在理路,四、外缘情境与思想流变,五、问题意识与两个世界,六、中国近世思想史的脉络与特质.旨在凸现余先生在事实与价值、专精与通博之间实现动态平衡的治史追求,从而彰显他的思想史研究充实而光辉的境界.
【总页数】30页(P7-36)
【作者】何俊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8;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的内在理路——与焦长权先生商榷 [J], 易龙
2.从"朱陆之争"到"内在理路"——余英时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理念与方法管窥 [J],
侯宏堂
3.内圣外王,不同时代中国史学功用的嬗变及分析——以余英时“内在理路”的思想史研究学说为例 [J], 杨松林
4.余英时的“救赎”:对传统三教在近世的商业功用的辨明——评《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J], 赵一豪
5.思想史研究的理性分析——读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 [J], 钱婉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觉民行道,任重道远——读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觉民行道,任重道远——读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9神州文化觉民行道,任重道远——读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杨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余英时先生将“士”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来呈现“士”的精神风貌,其中很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当今社会的“知识分子”仍然有很深远的影响。

“士”已一去不复返,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的“知识人”,我们要在批判中去去启发当今的知识群体来促进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与进步,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说: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

一、士的起源与演变春秋战国之际,周代封建秩序崩坏,“士”从固定的封建关系中游离了出来,“士”的地位逐步从贵族的末席转变为平民的首座,过去那种“有职之人”的“士”成为自由流动的“游士”。

而起于文化秩序崩坏的“哲学的突破”则使原来有职事而无更高的精神凭籍的“士”发展了自己的精神凭籍,即所谓的“道”。

因此,余英时先生用孔子的“士志于道”来概括其基本特征,指出中国的“士”作为一个特有的“社会阶层”以“道”自任,他们的人生追求是治国、平天下。

正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与思想上这一传统的认识,余先生指出,中国知识分子“明道救世”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这是世界文化史上光辉的一页,实际上也应该成为我们当今知识群体的价值取向。

但是,对于余先生把“士”当作一个社会阶层这一点,我并不认同。

应该用“群体”来代替“阶层”这一说法,“社会阶层”这一说法把“士”这一概念及范围太过局限化,因为“道”的重任虽在“士”的身上,但是它的实现却是社会上人人分内之事,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纵观历史,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只是文中所提的“士”,草根阶层也大有人在,群众力量功不可没,正所谓“高手在民间”。

二、“士”处在道与势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关于“道”尊于“势”或“势”尊于“道”的争论从未停止。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用一种超越的“道”来批判现实世界,尤其是儒家之“士”坚持“道”高于“势”,主张用他们的“道”来纲纪世界。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总结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总结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总结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一.文明和文明的起源1.文明(1)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2)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3)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2.文明的起源(1)文明起源最根本的标志是社会开始出现贵贱、贫富的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阶层。

(2)剩余产品的积累是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也是文明起源的历史前提。

◎二.追溯文明起源的方法1.信史时代:以传世文献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考古研究。

2.传说时代:以考古研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历史传说。

◎三.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1.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1)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

(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3)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数百处①典型文化遗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②物质生产水平: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已经学会用火。

③社会发展程度:过着群居生活;晚期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前期的发展(1)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从公元前1万年开始。

(2)所谓新石器革命,就是农业革命。

(3)新石器早期(距今1万年-7000年前)——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早期先民走向定居。

①全国文化遗存:1万多处,分布广泛②物质生产水平:石器打磨结合;大量使用陶器;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

③社会发展程度:渔猎走向定居;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

(4)新石器中期(距今7000-5000年)——六大文明区系出现,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①六大文明区系出现: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②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如,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时期,粟是主要栽培作物;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邱昌满老师选修2第六单元沙场点兵

邱昌满老师选修2第六单元沙场点兵

“沙场点兵”1.《海国图志》出版后曾在中国引起极大震动,以下时人评价错误的是A.“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B.“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C.“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D.“五经去其四,学者几无可读之书”与第15期重稿,建议换题。

1.在《海国图志》中,“志于英夷特详”。

这是因为英国当时是A.中国最主要的敌国 B.中国最重要的平等贸易国C.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D.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国家2.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以技术补助距离之不及,以极紧凑的组织克服数目上的劣势”,并因此而战胜中国。

清政府对此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开始于A.“开眼看世界”的提出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出D.“商战”的提出3.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过程时提出“转石效应”的观点,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

在实际变革中,带来“转石效应”的政治派别是A.顽固派B.维新派C.洋务派D.革命派4.人称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而他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材料”是A.李氏家族的荣耀民主共和B.李氏家族的荣耀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5.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

”这主要说明洋务派A.中西结合,找到了富强的根本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6. 康有为说“中国人才衰弱之由,皆缘中西两学不能会通之故”,故“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然而,“今世之学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徒相水火,难成通才”。

[整理]历史论述题训练-高二

[整理]历史论述题训练-高二

历史论述题训练(高二)1、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12分)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形象指出:“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

”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略推动的产物。

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

陈旭麓先生还说,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

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化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的主要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5、拉费伯尔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史专家,为威斯康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威斯康星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修正派”中的一翼,是对当时主流史学界“正统派”的反动。

……正统派与美国的官方立场一致,将冷战的爆发与延长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的行动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民主选举政治及其结果的毫无信赖;显示了它意欲把整个中、东欧置于自己的独立的支持者统治下的无情信念;苏联渴望空间、卫星国的人力和武装,外加经济资源以及有利于扩展其影响的机会”。

史学家余英时学脉养成一路坎坷

史学家余英时学脉养成一路坎坷

史学家余英时学脉养成一路坎坷
史学家余英时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学者,他的学术成就与学术道路的确曲折艰辛。

一开始,余英时的学术之路并不顺利。

他在研究生期间曾发表了一篇批判国民党的文章,遭到了学校的指责。

由于政治原因,他的研究生学位也被取消,这给他的学术生
涯造成了困难。

然而,余英时并没有放弃他的学术梦想。

他积极参与人民解放战争后的教育改革,先
后担任了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等多所学校的教师。

他的研究领域从中国近现代史
拓展到世界历史,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但余英时仍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在那个时期,他
被贴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标签,被迫离开了大学教职。

他在艰苦的环境下,靠
着自己的努力坚持研究,并在文革结束后迎来了学术复兴的机会。

余英时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被视为中国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


不仅做出了学术贡献,还对中国的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尽管
他的学术之路充满坎坷,但他的坚持和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余英时文集(广西师大十卷本)详细篇目

余英时文集(广西师大十卷本)详细篇目

余英时文集(广西师大十卷本)详细篇目余英时文集.第01卷.史学、史家与时代.余英时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df本卷收录论文十二篇,即:(1)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2)广乖离论:国史上分裂时期的家庭关系;(3)说鸿门宴的座次;(4)史学、史家与时代;(5)从史学看传统;(6)关于中国历史特质的一些看法;(7)《历史与思想》自序;(8)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 (9)章实斋与柯林武德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 (10)《朱熹的历史世界》上编绪说;(11)《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启示;(12)《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余英时文集.第02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余英时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df本卷收入专论19篇,即(1)《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2)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3)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4)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附:谈“天地君亲师”的起源; (5)群己之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个循环;(6)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7)西方古典时代之人文思想;(8)文艺复兴与人文思潮;(9)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10)儒家“君子”的理想;(11)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宋明儒学中智识主义的传统; (12)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13)《现代儒学论》作者序;(14)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 (15)现代儒学的困境;(16)唐、宋、明三帝《老子》注中之治术发微;(17)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18)“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余论; (19)从《反智论》谈起。

余英时文集.第03卷.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余英时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pdf本卷收入专论10篇,即(1)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2)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3)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4)明清变迁时期社会与文化的转变;(5)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 (6)关于韦伯、马克思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几点反省:《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自序;(7)士魂商才:《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日译本自序; (8)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9)关于“新教伦理”与儒学研究:致《九州学刊》编者; (10)工业文明之精神基础。

余英时的经典名人名言

余英时的经典名人名言

余英时的经典名人名言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余英时的经典名人名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曾听到不少人说,21世纪中国即将成为科技大国,因为中国人既聪明,又灵巧,特别在技术方面确实具有无穷的潜力。

我没有理由怀疑这一说法,而且已有不少事实在支持着这个推断。

但是我总想问一个问题:即使这一天到来了,中国人便真的感到完全满足了吗?科技彻头彻尾是西方文化的产品,而且毫无可疑是从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中转出来的。

难道中国人百年以来追求的仅仅是魏源所谓“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一件事吗?——余英时《中国情怀》●“致良知”之教以唤醒社会大众的良知为主要的任务,所以我称之为“觉民行道”。

——余英时《中国情怀》●尽管二十九年后化鹤归来,发现‘城郭如故人民非”,我的“中国情怀”不但未曾稍减,似乎反而与日俱增。

正因如此,我才不能忘情于故国,而往往要以世外闲人,与人话国事,说些于己无益而又极讨人嫌的废话。

我曾屡次自戒,而终不能绝。

——余英时《中国情怀》●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废除相职,从此“士”在朝廷上便失去了一个权力的凝聚点,即使仅仅是象征性的。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废丞相始也”。

——余英时《中国情怀》●从社会史的观点看,五四以后中国传统的民间社会正开始向现代的公民社会转化;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也在随着这个转化而不断的'调整。

——余英时《中国情怀》●宋代朝廷对进士又特别尊重,故有“焚香礼进士”之说。

“民”成为“进士”之后自然会发展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这是宋代出现“士以天下为己任”意识的主要原因。

换句话说,他们已自认为是政治主体,不仅是文化主题或道德主体而已。

——余英时《中国情怀》●林纾的愤怒起于他深信北京大学师生“覆孔孟、铲伦常”之举足以败坏人心,使“中国之命如缕丝”。

从此以后,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的旧道德,几乎成了保守主义者的共同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妙好文---辛亥百年:余英时: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余英时: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最初我想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关于自我(self)的问题,也就是在中国近代思想的变化中,中国人对自我的态度、看法是否有所改变的问题。

现在正式写出来的题目是“个人观”,所以我在下面也将略作调整,以免文不对题。

好在“自我”与“个人”关系很密切,内容调整并不太困难。

现代中国人主要的观念认为传统是压迫我们的、拘束我们的,这也就是鲁迅所谓“礼教吃人”的说法。

许多三纲五常压迫我们,现代中国人首先便想要突破这一层礼教的束缚。

突破礼教束缚的这个问题,并不是从鲁迅才开始的,这种说法至少可追溯至谭嗣同在《仁学》里所说的“冲决网罗”,可以说他是最早提出主张个人应突破传统文化对个人的拘束,使人解放并希望全面改变传统的文化。

谭嗣同虽然没有用“解放”这个名词,不过他说的“冲决”那种突破性是很高的,在这一点上,五四时代的思想家也并没有超过他的思想境界。

谭嗣同碰到的不全是政治或社会制度的问题,而是传统中个人如何变得更自由、更解放的问题。

谭嗣同的《仁学》与康有为的《大同书》可以说是互为表里的。

这两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

那个社会基本上是以西方为模式,那是一个乌托邦,也是一个接近空想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的社会。

而《仁学》则以“仁”为中心观念,并赋予它以现代的解释和意义。

谭嗣同用当时物理学中的以太来解释“仁”,认为“仁”表现中国人的主要精神。

当时,中国的思想变化是非常快的,《仁学》写于戊戌政变以前,到五四不过二十年,只有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但五四时期已没有人讲“仁”了。

到了五四,真正的个人问题才出现。

胡适所主张的个人主义其实是自易卜生的egoism。

他讲个人在沉船危难时应先救自己,为的是日后可以成为有用的人,贡献社会,而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救自己。

这个个人主义并不全是西方式的、孤零零的个人,也不是面对上帝时的个人,仍是在中国思想传统中讲个人,“小我”的存在仍以“大我”为依归。

胡适在讲个人主义的同时,他本身的中国文化背景还是十分清楚。

例如他提倡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并重视死而不朽的问题。

他认为小我会死,大我(社会)不死,此即胡适的“社会不朽论”。

胡适虽然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重自由、最强调个人主义的思想家,但仍然强调大我,此乃中国的传统观念:小我必须在有大我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胡适并以现代观念与西方说法融化到中国传统中来解释三不朽:立德(whatweare)、立功(whatwedo)、立言(whatwesay),这虽是现代中国人的个人观,却仍是在中国传统的脉络中。

胡适在与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论中,论及国家与个人、集体与个人时,则显然偏向西方古典的个人主义。

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写道:“个人若没自由,国家也不会有自由;一个强大的国家不是由一群奴隶所能造成的。

”他以西方自由主义中的契约观念(人与国家的关系)强调个人的自由为第一位,人若没有自由,那么人与国家之间的契约便失去了意义,他即是以这样的观念来对抗当时马克思主义以及国民党的集体主义的思潮。

以上所谈是为了说明:中国近代思想家或学者对于个人问题并没有很深入的探讨,尤其没有谈到“个人”或“自我”在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异同问题。

其实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个人”或“自我”的观念是很重要的,不论是儒家或道家,特别是道家如庄子,或是佛家的禅宗,都重视个人的精神自由。

儒家所谓的“内圣外王”,是指个人先做好本身的修养,才有能力处理外在事务。

即使儒家的“修齐治平”也是从个人开始的。

以庄子而言,他的主张代表了中国最高的个人自由。

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提及庄子主张的个人自由,萧先生认为它甚至是超过西方个人主义的。

这不只是萧先生个人的看法。

当初严复翻译约翰·穆勒的《自由论》时,因为找不到相应的中国观念和名词来翻译“liberty”,最后用《群己权界论》来翻译On Liberty这本书。

这是在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中划定自由的位置。

但严复在导言中讨论《群己权界论》时,则常引用庄子的个人主义思想,说庄子讲的自由有一部分很像古典自由主义者讲的自由。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的个人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异同点:相同的是都肯定个人自由和解放的价值;不同点是西方以个人为本位,中国却在群体与个体的界限上考虑自由的问题,这比较接近今天西方思想界所说的communitarian立场。

中国传统社会或文化中并不是没有个人自由,但并不是个人主义社会,也不是绝对的集体主义社会,而是介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二者之间。

以儒家为例,儒家并未忽略个人,例如:孟子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是注重个性的问题,只是中国人并不以个人为主导。

庄子的思想首开个人主义风气,至魏晋时代则是个人主义的高峰期,那时的激烈思想家甚至不要政治秩序。

这是相对于秦汉大一统时过分强调群体秩序的一种反动。

章炳麟、刘师培等人在日本提倡“无政府主义”,其实便是受魏晋时代“无君论”思想的影响。

从五四到20年代之初,个性解放、个人自主是思想界、文学界的共同关怀。

但整体地看,当时感性的呐喊远过于理性的沉思。

此下一直到对日抗战,这期间中国人纷扰不安,大家关心的主要是救亡图存的问题,只考虑大我,无法顾及小我的问题,更谈不到讨论小我精神境界的问题了。

这是国家的处境所加于思想的限制。

传统有关“个人”或“自我”的观念因此没有机会得到深刻的重视和认识。

19世纪中期,中国和西方接触是被迫的,因为战败了。

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

这就决定了中国学习西方纯出于功利观点。

这个观点基本上支配了思想界、知识界。

其中当然有少数例外,如同治时代的冯桂芬已承认有“西学”。

后来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已最先由冯桂芬开了头。

冯桂芬甚至已经注意到西方的科技是以“算学”为基础的,可惜这个思潮并未发展。

一直到李鸿章“洋务时代”,主要工作仍然是如何赶上西方的科技,所以兴建了许多造船厂并翻译西方书籍。

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及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接触到西方的宗教。

因为那时传教士到中国来传教,引起很大的反感,尤其是知识界非常反基督教,认为中国教徒是“吃教饭”,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

由于中国人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因此对西方人的“自我”或“个人”的意识便无从了解。

影响所及,中国人也没有机会检讨自己传统中的相关部分。

近代西方个人主义起源于14、15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这是上承古典的传统。

在宗教方面,马丁·路德主张个人与上帝直接沟通。

到了加尔文教派,即所谓的“清教徒”,把个人地位提得更高。

美国是清教徒社会,以18、19世纪的康涅狄格(Connecticut)州为例,小孩很早便离家外出闯天下,成人后才回家与父母重新建立关系,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这在中国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而西方人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对上帝须绝对地服从。

(一)中国传统中的“个人”和“自我”我们必须先从古代中国人对生命来源的看法谈起。

荀子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

”他又说:“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这是说生命是天地给予的。

“类”是指人类。

《易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与荀子相同,但这是指万物之有生命者而言。

但只有人类才能意识到先祖(包括父母)是自己生命的直接来源。

禽兽不记得父母祖先,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之所在。

这个看法在古代很普遍,汉代的人大致都抱着这个信仰,因此自汉代起,中国人特别重视“孝”。

因为生命虽推源至天地(如西方的“上帝”),但每个人的生命又直接出自父母和先祖。

这样一来,中国人便不把每个个人直接系之于天地,而个人都是某家的子孙,西方那种个人主义便出现不了。

所以古人写自传如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班固《汉书·自纪》、王充《论衡·自纪》等都叙述自己的家世。

这些自传中并不是没有他们的“个人”或“自我”,但他们要把“自我”放在家世背景之中。

这正是说,他们不是孤零零的个人,他们之所以成为史学家、思想家是和“先祖之所出”分不开的。

这和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式的自传完全不同,更和近代西方自卢梭以来的自传不同。

但汉朝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帝国要长治久安,便不能不把家族吸收进帝国系统,因此也把个人吸收在此大群体之中。

这是汉朝用“孝”为取士标准的一大要因(“孝廉”)。

从前“孝”是私德,是个人的德行,现在却变成公德,与帝国秩序有关了。

“孝”既已制度化,成为博取名誉地位的手段,于是久之便流为虚伪。

所以汉代实行“三年之丧”,有些汉末的人甚至守丧二三十年。

这种虚伪把个人的真性情汩没了,这才引起反抗,而有魏晋以下个人主义的兴起。

魏晋时代是中国史上第一次有个人的觉醒,这在思想上和文学上都有清楚的表现。

思想是所谓老、庄的玄学。

如嵇康便公开说他不喜欢周、孔的名教,因为它压抑了人性。

相反,他认同于老、庄的自然。

“竹林七贤”中的另一位——阮籍,更是直接向礼法挑战。

故听说母亲死了,仍继续下围棋,局后吐血数升;他又冲破了当时叔嫂不通问的礼数,曾亲向其嫂话别。

当时的人最向往的人生便是适性逍遥,郭象注《庄子》把这个观念讲得最清楚。

个人的精神自由在魏晋时代成为一个最重要的价值。

在文学方面,建安作家包括曹丕、曹植兄弟在内,往往写信给至交好友,诉说自己的心事、个人感受等。

这是中国书信史上的新发展。

以前汉代的书信保存下来的都是讨论事情的(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不像建安书信这样几乎完全是谈心式的。

这是个人觉醒的一种象征。

以诗而言,更可见自我的发现,如嵇康的《幽愤》、阮籍的《述怀》。

这些细诉一己情怀的信和诗在魏晋大量流行,绝不是偶然的。

所以在这个时代,个人的自我关怀远远超过了大群体的意识。

汉代文学正宗是赋体,那是些政治性的、为帝国的伟大作渲染的东西。

在宗教方面,佛教在此时开始为中国人接受,这对于中国人的自我意识也有加强的功用。

从前中国人不太讲个人灵魂的不灭。

照儒家理论,魂魄在人死后迟早都是要消灭的。

庄子以气的聚散说生死,则人死后“气”又散在太虚之中。

佛教的最高教义固然不承认灵魂,但中国人所接受的通俗观念则是灵魂轮回。

如果有轮回,那么个别的人的觉识永不消失,而无休止地在宇宙间流转。

一般平民拜佛都是为了求福田,可见佛教确加深了个人的意识。

诚如陈寅恪所说,从中国人的观点看,佛教是“无父无君”之教。

既然“无父”,则家庭或家族便无意义;既是“无君”,则国家也失去存在的理由。

那么剩下来的便只有一个个的个人了。

所以佛教影响所及,打破了中国的各层的群体观念,而突出了个体。

隋唐时代,中国再度建立了统一的帝国,但这时的社会已远比汉代复杂,即论国际性、开放性,也超过汉帝国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