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治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背景介绍创伤急救是指对意外伤害、外伤或者突发的急性疾病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创伤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标准格式。
二、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标准格式1. 急救呼叫当发生创伤事件时,任何目击者或者相关人员都应即将拨打紧急救援电话(例如:911)或者呼叫急救中心。
提供以下信息:- 事发地点:准确描述发生创伤事件的地点,包括具体地址或者标志性建造物。
- 事件类型:简要说明创伤事件的性质,如车祸、跌倒等。
- 受伤人数:估计受伤人数,以便急救人员做出合理的应对。
2. 保护现场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目击者或者相关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现场:- 创伤现场安全:确保没有进一步的危(wei)险,如火灾、漏电等。
如果有必要,将伤者从危(wei)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地点。
- 切勿挪移伤者:除非伤者处于危(wei)险的环境中,否则不要试图挪移伤者。
错误的挪移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
- 创伤现场隔离:尽可能地隔离创伤现场,以避免其他人受到伤害。
3. 创伤评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将对伤者进行创伤评估。
这包括以下步骤:- 呼吸道通畅性评估:检查伤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果有阻塞,应即将采取措施进行清理。
- 血液循环评估:检查伤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严重的循环问题。
- 意识评估:评估伤者的意识状态,包括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反应性。
- 创伤伤害评估:对伤者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骨折、出血、刺伤等创伤伤害。
4. 创伤急救处理根据创伤评估的结果,急救人员将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住手出血:对于出血较多的伤者,应即将采取止血措施,如直接压迫伤口、使用止血带等。
- 赋予氧气:对于呼吸难点的伤者,应及时赋予氧气,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 固定骨折:对于骨折的伤者,应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如使用夹板、绷带等。
创伤救治中心的急救执行流程

创伤救治中心的急救执行流程
1. 事故现场的急救措施
- 在到达事故现场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并尽快评估现场
的安全状况。
- 确定受伤人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
呼叫更多救援人员。
- 开始进行基础生命支持措施,如心肺复苏和止血。
- 对于有呼吸困难或严重出血的伤员,应尽快进行急救处理,
并保持通畅的呼吸道。
- 在急救过程中,尽量避免进一步加重伤者的伤情。
2. 搬运和转运伤员
- 在对伤员进行急救处理后,需要进行搬运和转运。
- 使用正确的搬运方法,避免进一步损伤伤员。
- 根据伤员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稳定性,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如救护车或直升机。
- 在转运过程中,保持与伤员的密切联系,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3. 创伤救治中心的急救流程
- 伤员到达创伤救治中心后,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伤员的伤情和急救需求。
- 根据伤员的伤情严重程度,安排急诊医生和护士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 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X光、CT扫描、手术等。
- 在急救过程中,及时记录伤员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以便后续医疗工作。
4. 伤员的后续处理和康复
- 在急救和治疗阶段结束后,对伤员进行康复护理。
- 提供必要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帮助伤员尽快康复。
- 与家属保持沟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以促进伤员的康复进程。
- 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确保伤员的康复情况。
以上是创伤救治中心的急救执行流程,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救治伤员,并尽可能减少伤员的伤害。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引言创伤急救是指在意外事故或其他突发事件中,对受伤者进行紧急救治和抢救的过程。
正确的创伤急救服务流程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伤者的痛苦,并提高抢救成功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包括现场安全评估、伤情评估、急救措施和转运等方面的内容。
二、现场安全评估1. 在抵达现场之前,急救人员要提前了解现场情况,包括事故类型、受伤者数量和伤情严重程度等信息。
2. 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要首先评估现场的安全性,确保自己和其他救援人员的安全。
3.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急救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疏散现场人员、切断电源等,确保伤者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三、伤情评估1. 急救人员要迅速进行伤情评估,了解伤者的病情和受伤程度。
2. 首先进行初步观察,包括呼吸、心跳和意识等方面的评估。
3. 接着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部位的检查,以确定伤者的具体伤情。
4. 根据伤情评估结果,急救人员要快速判断伤者是否需要进行紧急抢救和进一步治疗。
四、急救措施1. 根据伤情评估结果,急救人员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对于严重出血的伤者,要进行止血处理,可以使用止血带、敷料等方法。
3. 对于呼吸困难或心脏骤停的伤者,要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措施。
4. 对于骨折或关节脱位的伤者,要进行固定处理,以减轻疼痛和避免进一步损伤。
5. 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要不断观察伤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五、转运1. 在急救措施完成后,急救人员要将伤者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2.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要稳定伤者的病情,确保伤者的安全。
3. 根据伤者的伤情和医疗机构的情况,急救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
4.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要与医疗机构保持沟通,及时传递伤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以便医疗机构做好准备。
六、总结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能够有效地挽救伤者的生命和健康。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背景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是指在突发事故或意外伤害发生时,为伤者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救治的过程。
及时有效的创伤急救服务对于伤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的流程,包括伤者评估、急救措施、医疗救治等环节。
二、1. 伤者评估- 在发现伤者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迅速评估伤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
- 若伤者有意识且呼吸正常,应继续观察其伤情并提供心理安慰。
- 若伤者无意识或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同时呼叫急救车辆。
2. 急救措施- 出血控制:对于大量出血的伤者,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进行包扎,并施加适当的压力。
- 骨折固定:对于疑似骨折的伤者,应尽量保持其原位,避免移动,并用夹板或固定带进行固定。
- 呼吸道管理:若伤者呼吸困难,应采取头后仰、下颌提起等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
- 烧伤处理:对于烧伤伤者,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并用干净的布覆盖。
3. 呼叫急救车辆- 在伤者评估和急救措施进行同时,应立即呼叫急救车辆,并提供准确的地址和伤者状况。
- 在等待急救车辆到达的过程中,应继续进行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4. 运送至医疗机构- 一旦急救车辆到达,急救人员会将伤者转运至最近的医疗机构。
- 在运送过程中,急救人员会继续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处理。
5. 医疗救治- 伤者到达医疗机构后,医务人员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确定伤情严重程度。
- 根据伤情,医务人员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药物治疗、伤口缝合等。
- 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会密切关注伤者的生命体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护理。
6. 后续处理- 伤者在接受医疗救治后,可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
- 家属和社会各界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伤者尽快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
三、总结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包括伤者评估、急救措施、呼叫急救车辆、运送至医疗机构、医疗救治和后续处理等环节。
在创伤急救过程中,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医疗救治对于伤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引言创伤急救是指对遭受创伤的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它是医疗救助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的流程,包括急救前准备、现场处理、运送与转诊、院内急救等环节。
二、急救前准备1. 培训与准备a.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创伤急救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关的急救技能和知识。
b. 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包括担架、急救箱、止血带、氧气瓶等。
2. 紧急呼叫与通知a. 一旦发现创伤患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患者的情况和位置。
b. 同时通知医院急诊科,告知患者的病情和预计到达时间。
三、现场处理1. 创伤评估与稳定a. 到达现场后,医务人员应迅速评估患者的伤情,确定伤势的严重程度。
b. 对于有生命危险的创伤患者,应先进行生命支持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2. 创伤处理a. 根据患者的伤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清创、固定骨折、止血等。
b. 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呼吸道,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
四、运送与转诊1. 运送方式a. 根据患者的伤情和所在地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包括救护车、直升机等。
b. 在运送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治疗措施。
2. 转诊与沟通a. 如果当前医疗机构无法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应及时与有关医院进行沟通,安排转诊。
b. 在转诊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病情、处理措施和预期治疗结果详细记录,并与接诊医院进行交流。
五、院内急救1. 急诊接诊与评估a.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医务人员应迅速接诊并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处理措施。
b.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安排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如X光、CT扫描、手术等。
2. 多学科协作a. 对于复杂的创伤患者,医务人员应及时组织多学科的会诊,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b. 医疗团队应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及时的治疗。
六、总结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它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背景介绍创伤急救是指在突发的事故或者意外情况下,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创伤急救的目标是尽快稳定伤者的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将伤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
二、1. 事故发生事故发生时,创伤急救服务的第一步是即将拨打急救电话。
在通话中,提供准确的事故地点、伤者数量和伤势情况等信息,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2. 到达现场急救人员接到报警后,会即将出发前往事故现场。
他们会尽快到达现场,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伤者的状况,决定是否需要呼叫更多的救援力量。
3. 评估伤者状况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他们会即将评估伤者的状况。
他们会检查伤者的意识、呼吸、脉搏和出血情况等生命体征,并根据伤者的伤势情况进行初步判断。
4. 赋予紧急救治根据伤者的伤势情况,急救人员会赋予相应的紧急救治措施。
例如,对于呼吸难点的伤者,急救人员会进行人工呼吸或者使用呼吸器;对于出血严重的伤者,急救人员会进行止血处理。
5. 稳定伤者状况急救人员会尽快稳定伤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他们的状况不会进一步恶化。
他们会监测伤者的呼吸、脉搏和血压等指标,并根据需要赋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6. 转运至医疗机构一旦伤者的状况得到初步稳定,急救人员会将其转运至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会继续监测伤者的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其安全。
7. 交接给医疗机构到达医疗机构后,急救人员会将伤者交接给医院的医护人员。
他们会向医护人员详细介绍伤者的状况和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以便医院能够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
8. 急救记录和报告急救人员会在急救过程中做好记录,并在转运伤者后完成相关的急救报告。
这些记录和报告对于后续的医疗工作和保险索赔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重要性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严谨性和高效性对于伤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一个完善的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可以确保伤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紧急救治,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背景介绍创伤是指外力作用于人体,引起身体组织的损伤或疼痛。
创伤急救是指在遭受创伤后,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救治,以减轻伤害并保护生命。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是为了提供高效、专业的创伤急救服务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流程。
二、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步骤1. 事故现场安全评估- 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 如果事故现场存在危险,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隔离危险区域、切断电源等。
2. 呼叫急救服务- 如果伤者情况危急,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详细的位置信息。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
3. 伤者初步评估-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对伤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伤者的意识、呼吸、循环等情况。
- 如果伤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4. 创伤急救处理- 根据伤者的状况,进行相应的创伤急救处理,如止血、固定骨折、处理外伤等。
- 注意保护伤者的头颈部,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5. 伤者稳定和转运- 在对伤者进行初步处理后,应尽快将伤者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 在转运过程中,要保持伤者的体温、呼吸和循环等稳定,避免二次伤害。
6. 伤者交接和记录- 当急救人员到达医疗机构后,应将伤者交接给医护人员,并向其提供详细的伤情描述和急救处理情况。
- 急救人员应及时记录伤者的基本信息、伤情和急救处理过程,以备后续参考。
7. 急救后续处理- 急救人员在完成任务后,应对急救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 对伤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进行跟踪,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三、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重要性1. 保护生命-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目标是尽快采取措施保护伤者的生命,减轻伤害并避免二次伤害。
- 迅速而准确的创伤急救处理可以大大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2. 提供专业服务-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制定可以确保急救人员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操作,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服务。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引言概述:创伤是指由外部力量引起的身体组织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工伤等情况。
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流程对于创伤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五个部份,包括事故现场处置、伤情评估、紧急处理、转运和医院救治。
一、事故现场处置1.1 确保自身安全:急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1.2 创造安全环境:急救人员应即将对现场进行评估,确保环境安全。
如有必要,应疏散周围人群,设置警戒线,防止次生伤害的发生。
1.3 寻觅伤者和分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急救人员应迅速寻觅伤者,并根据伤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组,优先救治重伤患者。
二、伤情评估2.1 快速初步评估:急救人员应对伤者进行快速初步评估,判断伤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如呼吸、心跳等。
2.2 详细伤情评估:在初步评估后,急救人员应对伤者进行详细的伤情评估,包括身体各部位的损伤情况、出血情况、意识状态等。
2.3 判断伤情优先级:根据伤者的伤情评估结果,急救人员应判断伤情的优先级,确定救治顺序,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
三、紧急处理3.1 控制出血:出血是创伤患者常见的紧急情况,急救人员应迅速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如直接压迫、包扎等。
3.2 维持呼吸道通畅:创伤患者可能会浮现呼吸道阻塞的情况,急救人员应及时清除呼吸道阻塞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3 固定骨折和创伤部位:对于骨折和创伤部位,急救人员应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避免进一步损伤和疼痛。
四、转运4.1 确定转运方式:根据伤者的伤情和就近医疗资源情况,急救人员应确定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
4.2 与医院沟通: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与接收医院进行沟通,提前通报伤者的伤情和到达时间,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4.3 监护和安全: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监护伤者的生命体征,确保伤者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五、医院救治5.1 接诊和评估:伤者到达医院后,医院急救团队应即将接诊,并进行进一步的伤情评估,制定救治方案。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引言概述: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对创伤患者进行及时救治的一系列流程和步骤。
它涉及到医务人员的快速反应、准确判断和有效处理,以确保患者在发生创伤后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和有效治疗。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正文内容:1. 事故现场的快速响应1.1 事故现场的初步判断:医务人员需要迅速判断事故现场的安全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救援和急救措施。
1.2 事故现场的急救准备:医务人员应当在事故现场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包括佩戴好防护装备、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等。
1.3 事故现场的人员分工: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状况和伤情,进行人员分工,确保每个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2. 伤情评估和急救处理2.1 伤情评估: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包括伤口的位置、深度、出血情况等,以确定接下来的急救处理措施。
2.2 急救处理:根据伤情评估结果,医务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包括止血、固定骨折、处理烧伤等。
3. 病情监测和转运准备3.1 病情监测: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3.2 转运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伤情,医务人员需要做好转运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和转运工具,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4. 到达医疗机构和急救处理4.1 到达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需要将患者迅速转运到医疗机构,并及时向医院的急诊科或创伤中心报告患者的病情和伤情。
4.2 急救处理:医务人员在医疗机构内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处理,包括补液、止痛、清创等,以稳定患者的病情。
5. 后续护理和康复治疗5.1 后续护理: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后续护理,包括伤口的清洁、更换敷料、预防感染等,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5.2 康复治疗: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医务人员还需要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总结: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医务人员的快速反应、准确判断和有效处理。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引言概述:创伤急救是指在突发的意外事故或者其他伤害情况下,通过急救措施及时救治伤者,减少并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是一个有组织、有条理的步骤,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救助伤者。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五个部份。
一、事故现场的安全保障1.1 评估现场安全情况: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包括是否有危(wei)险物品、是否有火灾等,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1.2 切断危(wei)险源:如果现场存在危(wei)险源,救援人员需要尽快切断危(wei)险源,例如关闭电源、关闭燃气阀门等,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1.3 保护现场:在切断危(wei)险源后,救援人员需要设置警戒线,防止其他人员进入现场,以保护事故现场的完整性,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伤者的初步评估和处理2.1 评估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救援人员需要迅速评估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护措施。
2.2 控制出血和处理伤口:如果伤者有大量出血或者严重的外伤,救援人员需要迅速控制出血,并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如清洗伤口、覆盖伤口等。
2.3 固定骨折和创伤:对于伤者浮现的骨折和创伤,救援人员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包扎,以减少进一步的伤害和疼痛。
三、紧急转运和通知医院3.1 确定最佳转运方式:根据伤者的伤情和现场条件,救援人员需要确定最佳的转运方式,包括救护车、直升机等,以确保伤者能够尽快到达医院。
3.2 与医院联系:在转运伤者的同时,救援人员需要与医院联系,告知伤者的伤情和估计到达时间,以便医院做好准备。
3.3 提供紧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救援人员需要根据伤者的伤情提供紧急治疗,如输液、止痛等,以稳定伤者的病情。
四、医院急救和治疗4.1 伤者的接诊和评估:伤者到达医院后,医院急救人员会即将接诊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确定伤者的伤情和紧急治疗方案。
4.2 快速治疗和手术:根据伤者的伤情,医院急救人员会迅速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手术、止血等,以拯救伤者的生命和健康。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引言概述:创伤急救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它涉及到对意外伤害或者突发状况的急救处理。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创伤急救服务流程能够有效地拯救生命,减轻伤害。
本文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五个大点,每一个大点下分别包含3-5个小点的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事故现场评估1.1 确认安全: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第一步是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在到达事故现场之前,救援人员必须评估现场是否安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戴上个人防护装备。
1.2 评估伤者:一旦现场安全,救援人员需要迅速评估伤者的状况。
这包括检查伤者的呼吸、心跳、出血情况以及其他明显的伤害。
2. 创伤急救处理2.1 呼吸道管理:在创伤急救处理中,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
救援人员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头后仰法、物理清除异物或者使用气管插管等,确保伤者能够正常呼吸。
2.2 出血控制:创伤常伴有大量出血,及时控制出血可以防止伤者进一步失血过多。
救援人员应该使用压迫止血法、提高伤肢、使用止血带等方法来控制出血。
2.3 骨折固定:在创伤急救处理中,如果发现骨折,救援人员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
这可以通过使用夹板、绷带或者其他固定装置来实现。
3. 伤者转运3.1 病情稳定:在将伤者转运到医疗机构之前,救援人员需要确保伤者的病情稳定。
这包括监测伤者的呼吸、心跳、血压等指标,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持伤者的稳定。
3.2 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根据伤者的状况和现场条件,救援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这可以是救护车、直升机或者其他适当的运输工具。
3.3 与医疗机构沟通:在转运过程中,救援人员需要与目的地医疗机构保持沟通,以便医疗团队能够做好准备,提供及时的治疗。
4. 医疗机构急救处理4.1 伤者接收和评估:一旦伤者到达医疗机构,医疗团队将对伤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这包括检查伤者的伤口、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及评估伤者的病情。
4.2 快速治疗:医疗团队将根据伤者的状况迅速采取治疗措施。
创伤救治服务流程

附件1创伤救治体系服务流程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流程,供参照执行。
一、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流程图示与说明是否1.现场评估:环境安全受伤人数受伤方式联系院前急救机构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2.快速分流伤员3.伤情评估,启动预警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级别,给予必要处置再次评估明确预警级别联系确定接受医院并与医院进行信息交换送达救治医院或创伤中心,并与院内人员进行病人情况交接(一)现场评估。
1.确定环境安全:急救人员必须确定现场安全后,方可开展工作。
2.确定伤者人数和受伤方式:进入现场后,首先了解患者的人数、致伤原因,初步判断患者的伤情和部位,确定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二)快速分流伤员。
若现场伤员人数较多,检伤分类后应当依据伤情对现场伤员进行分流:1.能行走伤员:请其去指定的安全地点集合。
2.不能行走的伤员:判断呼吸,无自主呼吸、自主呼吸大于30次/分或者小于6次/分的患者,应立即处理。
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或者大于6次/分的患者,进一步检查颈动脉搏动,未触及搏动的应立即处理。
可触及搏动的患者,进一步判断患者神志情况,神志异常者,应立即处理。
(三)伤情评估,启动预警。
评估神志(GCS评分)、生命体征及损伤部位(TI评分),评估应从伤情较重的患者开始,评估的优先次序是: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伤势;可能导致丧失肢体的伤势;其他非威胁生命或丧失肢体的伤势。
1.根据伤情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级别,并立即给予必要的处理,特别是对红色和黄色预警的伤员给予辅助呼吸、电击除颤、胸外按压、止血、抗休克治疗等抢救措施。
2.转运途中再次进行评估,明确预警级别。
3.确定接收医院、创伤救治点/中心,在病人未到创伤救治点/中心之前,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
告知拟送达的创伤救治点/中心预警级别、评分评估、预计到达时间、主要的伤情、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及其它特殊情况。
根据不同的预警级别组织院内创伤综合救治团队提前到达急诊室,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抢救效率。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引言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是指在意外事故或突发疾病导致人体出现创伤时,医疗机构或急救人员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救治和护理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二、前期准备1. 设立创伤急救中心: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创伤急救中心,配备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创伤急救情况。
2. 制定创伤急救服务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创伤急救服务标准,明确各项服务的要求和流程,并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创伤急救服务流程1. 接警与调度a. 接到创伤急救电话后,急救中心应迅速记录报警人提供的基本信息,如事发地点、伤者情况等。
b. 根据伤者情况的严重程度,急救中心应快速判断是否需要派遣救护车或直升机前往现场。
c. 急救中心应与现场人员保持通讯联系,提供远程指导和支持。
2. 现场急救a. 救护车或直升机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应迅速评估伤者的生命体征,判断是否有生命危险。
b. 如果伤者有生命危险,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包括心肺复苏、止血等。
c. 急救人员应对伤者进行初步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后续救治。
3. 运送与转运a. 如果伤者情况稳定,急救人员应将其转移到救护车或直升机上,并进行必要的固定和保护。
b. 急救人员应根据伤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并与目的地医疗机构进行联系,做好转运准备。
c.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随时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必要的急救处理。
4. 到达医疗机构a. 到达医疗机构后,急救人员应迅速将伤者转交给接诊医生,并提供详细的现场急救记录和伤者情况说明。
b. 接诊医生应根据伤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或其他特殊处理。
5. 后续护理与康复a. 医疗机构应为伤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服务,包括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功能康复等。
b. 医疗机构应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标题: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引言概述:创伤急救是指在突发的意外伤害事件中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治和抢救的过程。
正确的创伤急救服务流程能够有效地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
一、现场急救1.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现场急救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1.2 判断现场安全性:评估伤者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是否有危险物品或危险情况存在。
1.3 保护现场:在确保自身安全和现场安全的情况下,保护现场,避免其他人员进入干扰急救过程。
二、伤者初步评估2.1 意识评估:判断伤者是否有意识,是否能够与人交流。
2.2 呼吸评估:观察伤者的呼吸情况,是否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
2.3 血液循环评估:检查伤者的脉搏和出血情况,评估血液循环是否正常。
三、急救处理3.1 停止出血:对于出血严重的伤者,要及时进行止血处理,避免失血过多导致休克。
3.2 保护呼吸道:确保伤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困难或窒息。
3.3 固定伤处:对于骨折或关节脱位的伤者,要采取正确的固定方法,避免进一步损伤。
四、急救器械使用4.1 呼吸道管理器械:在需要维持呼吸的情况下,使用呼吸道管理器械保持呼吸通畅。
4.2 输液器械:对于失血过多的伤者,可以使用输液器械进行输血或输液治疗。
4.3 救护车器械:在需要转运伤者的情况下,使用救护车器械进行安全转运。
五、转运和医院急救5.1 安全转运:将伤者稳妥转运至医院急救室,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出现二次伤害。
5.2 医院急救:将伤者交由医院急救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5.3 信息记录:在转运和医院急救过程中,及时记录伤者的基本信息和急救处理情况,为后续的医疗救治提供参考。
结论: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正确的急救流程能够有效挽救伤者的生命。
通过现场急救、伤者初步评估、急救处理、急救器械使用、转运和医院急救等环节的有序进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创伤伤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背景介绍创伤是指外界力量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包括刀伤、烧伤、撞击伤等。
创伤急救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对创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以减少伤害程度和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以确保救治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1. 发现创伤患者-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如发现有人受伤或出现明显的创伤症状,应立即意识到可能存在创伤,并迅速采取行动。
2. 确保安全- 在进行急救之前,必须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或事故发生。
3. 拨打急救电话- 在确认安全后,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创伤事件,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4. 保持冷静-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保持冷静和镇定,尽量安抚患者的情绪,避免患者的状态进一步恶化。
5. 创伤初步评估- 急救人员到达后,会对创伤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这包括检查患者的呼吸、意识、循环等基本生命体征,并对伤势进行初步判断。
6. 创伤处理- 根据创伤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急救人员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这可能包括止血、固定骨折、清理伤口等。
7. 紧急转运- 如果患者的伤势较重,需要进行紧急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急救人员将根据患者的状况,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和目的地。
8. 创伤记录- 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将详细记录患者的伤势、处理过程和用药情况等。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医院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9. 与医院沟通- 在转运患者至医院之前,急救人员会与目标医院进行沟通,提供患者的状况和所需的治疗信息,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10. 交接患者- 抵达医院后,急救人员将患者交接给医院的医护人员,并提供详细的急救记录和相关信息,以确保患者得到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三、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意义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建立和执行对于创伤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可以确保创伤患者在受伤后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减少伤害程度,提高生存率和康复效果。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背景介绍创伤是指由于外界力量对身体造成的组织损伤,如刀伤、烧伤、骨折等。
创伤急救是指在创伤发生后,迅速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减轻伤害程度、拯救生命,并为伤者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二、1. 事故现场安全确认在接到创伤急救呼叫后,首先确认事故现场的安全情况。
评估是否有进一步的危(wei)险,如火灾、爆炸等。
确保急救人员和伤者的安全。
2. 呼叫急救服务紧急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提供准确的事故现场位置和伤者情况。
告知伤者的伤情、年龄、性别等信息,以便急救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3. 伤者初步评估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进行伤者的初步评估。
检查伤者的呼吸、心跳、意识等基本生命体征。
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者心跳,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4. 创伤控制对于出血较多的创伤,应即将进行止血处理。
可以使用手套和纱布进行按压止血,或者使用止血带进行暂时止血。
同时,保持伤者的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5. 伤者稳定及转运在伤者的伤情得到初步控制后,将伤者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根据伤者的伤情和就近的医疗资源,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转运。
6. 伤者记录和报告在急救过程中,及时记录伤者的伤情、急救措施和用药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后续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
7. 创伤后的康复与治疗伤者在接受急救和初步治疗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康复和治疗。
这包括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支持等。
医疗机构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匡助伤者恢复健康。
8. 创伤急救培训和宣传为了提高公众的创伤急救意识和应对能力,急救中心应定期开展创伤急救培训和宣传活动。
向公众普及创伤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伤急救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是在创伤发生后,迅速进行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通过事故现场安全确认、呼叫急救服务、伤者初步评估、创伤控制、伤者稳定及转运、伤者记录和报告、创伤后的康复与治疗以及创伤急救培训和宣传等环节,为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和康复服务。
创伤急救流程图

创伤急救流程图创伤急救是一项重要而紧急的医疗救治措施,用于处理各种创伤导致的急性伤害。
以下是一个标准格式的创伤急救流程图,以指导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创伤急救。
1. 评估现场安全性- 确保自身安全,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 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化学物质泄漏等),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
2. 呼叫急救服务- 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向急救中心报告事故的发生,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 向急救中心提供详细的伤情描述,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3. 创伤初步评估- 迅速接近伤者,检查其意识状况(意识清醒、昏迷等)。
- 检查伤者的呼吸和脉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 检查伤者的颈部、背部和腰部是否有明显的外伤。
4. 控制出血- 对于明显的外伤出血,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
- 如果伤者有骨折,应先固定骨折部位,再进行止血处理。
5.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意识清醒的伤者,让其保持舒适的仰卧位。
- 对于昏迷或有颈椎损伤的伤者,应采取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 如有呼吸困难,可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道辅助装置。
6. 保护伤者的脊柱- 对于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伤者,应尽量保持其头、颈和背部的稳定。
- 不要移动伤者的头部,以免加重脊柱损伤。
- 使用脊柱板、颈托等装置固定伤者的脊柱。
7. 处理其他创伤- 对于骨折,应固定骨折部位,并尽量保持伤者的舒适。
- 对于刺伤或撕裂伤,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覆盖伤口,以减少感染风险。
- 对于烧伤或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覆盖。
8. 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伤者的呼吸、脉搏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 如有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或其他紧急救治措施。
9.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持续进行急救处理,并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
- 尽量提供详细的伤情信息,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做出更准确的救治方案。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背景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是指在突发事故或意外情况下,对受伤者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创伤急救服务的目标是迅速、有效地处理受伤者的伤情,减少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并尽可能地挽救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的流程和标准操作。
二、创伤急救服务流程1. 发现创伤伤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有人遭受创伤,应立即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并通知急救人员。
- 如果是自己遭受创伤,应尽量保持冷静,寻求他人的帮助。
2. 确保安全- 在进行创伤急救服务之前,必须确保现场的安全,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 如有必要,应采取措施进行现场隔离,例如设置警示标志或将人群疏散。
3. 呼叫急救人员- 在确认现场安全后,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向急救中心报告事发地点和伤情情况。
- 在通话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冷静,按照急救中心的指示行事。
4. 评估伤情-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进行初步的伤情评估。
- 检查伤者的呼吸、意识和动作,判断其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 如果伤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呼吸困难或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 提供急救措施- 根据伤者的伤情,提供相应的急救措施。
- 如果伤者出现严重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如使用压迫止血法或包扎伤口。
- 如果伤者失去意识,应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操作。
6.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在提供急救措施后,应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 在等待的过程中,应继续观察伤者的病情,并根据需要继续提供急救措施。
7. 协助急救人员- 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应向他们提供准确的伤情信息,并协助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处理。
- 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应配合他们进行伤者的转运和就医安排。
8. 记录伤情和急救过程- 在整个创伤急救服务过程中,应及时记录伤者的伤情和急救过程。
- 记录应包括伤者的基本信息、伤情描述、提供的急救措施和急救人员的联系方式等。
-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医疗机构的后续处理和伤者的康复。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背景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是指在遭受创伤后,提供紧急救援和治疗的过程。
创伤急救服务的目标是尽快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二、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概述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报警、现场安全评估、初步评估、紧急救援、转运和转诊、进一步治疗和康复。
三、创伤急救服务流程详解1. 报警在发现创伤事故后,第一步是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警,并提供准确的事故发生地点和伤情描述。
2. 现场安全评估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现场目击者或者施救者需要评估现场的安全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断电、隔离危(wei)险区域等,以确保救援和治疗过程的安全。
3. 初步评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他们会即将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是否正常、有无大出血等。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急救人员会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紧急救援。
4. 紧急救援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急救人员会即将进行紧急救援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
急救人员会根据患者的伤情和需要,进行相应的急救操作。
5. 转运和转诊在紧急救援后,急救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决定是否需要将患者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如果患者需要特殊的创伤救治,急救人员会与医院联系,安排转诊。
6. 进一步治疗和康复患者到达医院后,医院急诊科的医生会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和治疗。
根据患者的伤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放射学检查、药物治疗等。
治疗完成后,患者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以恢复功能。
四、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重要性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良好的创伤急救服务流程可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提供有效的救援和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五、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改进和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
例如,引入先进的救援设备和技术,提高现场急救的效率和成功率;建立创伤急救网络,实现急救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加强创伤急救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提高创伤急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一、背景介绍创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身体组织损伤,是急危重症患者的常见情况。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建立和执行对于及时救治创伤患者、减少伤残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
二、创伤急救服务流程步骤1. 事故现场的判断与保护- 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要判断现场是否安全,确保自己和其他救援人员的安全。
- 若现场存在危险,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现场,例如切断电源、隔离有毒气体等。
- 对于交通事故,应先确保交通流畅,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 呼叫急救电话- 在保护现场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事故的发生。
- 提供准确的事故地点、人数、伤势情况等信息,以便急救人员做好准备。
3. 创伤患者初步评估与处理-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进行创伤患者的初步评估。
- 检查患者的呼吸、意识、循环等基本生命体征,判断患者的伤势严重程度。
- 对于出现严重伤情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止血、固定骨折等紧急处理。
4. 创伤患者转运与急救措施-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患者的伤势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转运准备。
- 对于重度出血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止血,并尽快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 对于严重骨折的患者,应进行固定处理,以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5. 创伤患者的院内急救- 到达医疗机构后,急救人员应将患者交接给医院的医护人员。
-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伤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如X光检查、手术等。
- 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创伤患者的康复和后续治疗- 创伤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后续的治疗。
- 医护人员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 同时,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创伤急救服务时,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 专业知识:进行创伤急救服务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急救技能,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患者的伤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创伤救治体系服务流程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流程,供参照执行。
一、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流程图示与说明是否1.现场评估:环境安全受伤人数受伤方式联系院前急救机构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2.快速分流伤员3.伤情评估,启动预警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级别,给予必要处置再次评估明确预警级别联系确定接受医院并与医院进行信息交换送达救治医院或创伤中心,并与院内人员进行病人情况交接(一)现场评估。
1.确定环境安全:急救人员必须确定现场安全后,方可开展工作。
2.确定伤者人数和受伤方式:进入现场后,首先了解患者的人数、致伤原因,初步判断患者的伤情和部位,确定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二)快速分流伤员。
若现场伤员人数较多,检伤分类后应当依据伤情对现场伤员进行分流:1.能行走伤员:请其去指定的安全地点集合。
2.不能行走的伤员:判断呼吸,无自主呼吸、自主呼吸大于30次/分或者小于6次/分的患者,应立即处理。
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或者大于6次/分的患者,进一步检查颈动脉搏动,未触及搏动的应立即处理。
可触及搏动的患者,进一步判断患者神志情况,神志异常者,应立即处理。
(三)伤情评估,启动预警。
评估神志(GCS评分)、生命体征及损伤部位(TI评分),评估应从伤情较重的患者开始,评估的优先次序是: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伤势;可能导致丧失肢体的伤势;其他非威胁生命或丧失肢体的伤势。
1.根据伤情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级别,并立即给予必要的处理,特别是对红色和黄色预警的伤员给予辅助呼吸、电击除颤、胸外按压、止血、抗休克治疗等抢救措施。
2.转运途中再次进行评估,明确预警级别。
3.确定接收医院、创伤救治点/中心,在病人未到创伤救治点/中心之前,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
告知拟送达的创伤救治点/中心预警级别、评分评估、预计到达时间、主要的伤情、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及其它特殊情况。
根据不同的预警级别组织院内创伤综合救治团队提前到达急诊室,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抢救效率。
4.与院内创伤急救医师进行交接,明确患者的预警级别、GCS、TI评分及评估情况、主要的伤情、已经采取的急救措施、下一步可能需要的措施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二、创伤患者院内急救流程图示与说明初次评估ABCDE创伤综合救治团队到场做好急救准备,等待伤员到来通知院内创伤综合救治团队及相关护理人员、辅助科室、血库、手术室做好准备是否接到院前预警信息后及时报告创伤中心负责人或医院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情况启动相应预警级别伤员送达后,与院前医护人员进行交接二次评估ABCDE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完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ISS 评分损伤控制性手术挽救生命重症监护(ICU )复苏至生命体征平稳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神志是否清楚?复苏及创伤高级生命支持完成治疗、康复出院(一)创伤中心/救治点接到院前预警信息后,预计到诊人数、伤情、到达时间、急救措施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向院前急救人员告知本机构能够容纳的不同预警级别的患者数量。
超出容纳能力时须及时告知院前急救人员,及早分流至其他创伤中心/救治点。
接收信息者须通知创伤中心负责人,启动相应预案,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报告医院相关行政管理人员。
(二)接诊严重创伤患者时,通知本医疗机构创伤综合救治团队尽快到急诊室,并请相关辅助科室做好准备,检查并确认监护设备、呼吸机、除颤仪、气管插管等抢救设备正常,抢救药品完备;确认各辅助检查设施(检验、放射、B超等)正常;确认手术室等相关部门处于备用工作状态,通知血库做好配血准备,通知有关行政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协调并支持抢救工作。
创伤综合救治团队成员包括:急诊科、骨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颌面外科、烧伤科、整形外科、输血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介入放射学专业等,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熟悉专科急救处理,并接受过专业培训。
(三)伤员伤情交接。
院内急救团队与院前急救人员交接,包括预警级别、评分评估、交接院前伤情评估表、主要的伤情、已经采取的急救措施、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四)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
1.绿色预警:通知相关专科的医务人员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到达急诊室,确保多种基本检查处于备用状态,准备急诊手术。
2.黄色预警:通知创伤综合救治团队相关医师尽快赶到急诊室,确保监护设备开启、血管活性药品、晶体液、胶体液、各辅助检查设施等处于备用状态,准备实施急诊手术。
3.红色预警:通知创伤综合救治团队医师尽快赶到急诊室,确保监护设备开启、呼吸机开启及连接管路、插管设备到位、除颤仪、血管活性药品、晶体液、各辅助检查设施等处于备用状态,并通知血库做好配血准备,患者到达后可立即实施抢救和手术。
(五)初次评估。
按照气道及颈椎保护(A)、呼吸及保持通气(B)、循环及控制出血(C)、神经系统检查(D)以及暴露及环境控制(E)的步骤进行初次评估。
(六)复苏、损伤控制挽救生命。
如发现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立即给予复苏、创伤高级生命支持,做损伤控制性手术挽救生命,之后重症监护室继续复苏直至生命体征稳定。
(七)二次评估。
生命体征稳定后,按照A、B、C、D、E的顺序二次评估伤情,处理伤口,完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做ISS评分以确定伤情的严重程度。
(八)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完成所有治疗后康复出院。
附件2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指导原则,供各地参照执行。
一、基本条件(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
(二)设置急诊医学科、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五官科、介入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等与创伤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
(三)有创伤综合救治团队,配备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急诊抢救室具备一定数量、满足需求的抢救床位和复苏床位。
(五)设置创伤复苏单元,一定数量的创伤重症监护室(ICU)病床,及创伤普通病床。
(六)具备创伤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设备、床旁检测和诊断设备。
(七)能够快速完成创伤重点超声评估(Focused Assessment Sonography in Trauma,FAST)、胸片、骨盆X线检查、全身快速CT检查、血管造影检查、力争做到介入时间及手术时间提前,特殊患者能够在1小时内实施急诊手术。
(八)具备开展紧急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穿刺术、开腹探查、开胸探查、颅脑外伤急诊手术、肠切除术、胃肠穿孔修补术、胃肠造口术、吻合术、胃部及十二指肠手术、胃肠吻合术、肝脾损伤的处理、直肠切除术、回盲部切除术、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内固定、胸廓成形术、膈肌修补术、胸壁外伤扩创术、开胸探查术、心包开窗引流术、肺大泡切除修补术、肺楔形切除术、四肢及骨盆外架外固定术、四肢骨盆及脊柱脊髓损伤急诊手术、肢体残端修整术、大腿截肢术、小腿截肢术、足踝部截肢术、截指术等相关能力和条件。
(九)建立院前登记系统与院内登记系统,建立统一的患者确认码,做到创伤患者的全病程追踪。
(十)具备严重创伤患者的综合抢救能力。
二、组织管理(一)成立由院长或分管医疗业务的副院长负责,相关科室和管理部门参与的创伤中心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明确工作制度并负责创伤中心的日常管理。
(二)成立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综合救治团队,并按照创伤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创伤相关救治预案和工作协调机制。
(三)与所在地医联体机构、院前急救中心(站)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创伤患者协同救治协议,建立分工协作机制。
(四)建立专人负责的创伤患者信息登记制度、诊疗数据记录、随访、健康宣教制度,并定期对创伤患者诊疗过程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总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加强患者安全的措施。
三、建设要求(一)建立以创伤救治为核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
(二)建立创伤中心绿色通道,及时接诊创伤患者。
对于需要紧急救治的创伤患者,实施“先救治、后付费”。
(三)按照创伤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创伤相关疾病的救治和转诊标准流程。
(四)建立院前救治与院内救治之间的无缝衔接流程,经院前急救中心(站)救护车转运和基层转诊的严重创伤患者,到达医院后直接送达创伤复苏单元、重症监护室,必要时可直接送达手术室。
(五)建立针对医院、创伤救治点/中心、院前急救中心(站)、区域内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教育体系,提高相关创伤救治人员的协同救治能力。
四、服务要求(一)建立创伤患者的快速评估、检伤分类和分级诊疗机制,对创伤患者尤其是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
(二)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创伤规范化诊治能力。
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重点提高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综合救治能力,提高群发伤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创伤中心能够常规开展急诊创伤的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抗休克和紧急气道管理等),并能高效联动院前急救和院内创伤综合救治团队。
(四)能够对全部的创伤患者进行确定性治疗。
(五)向签订协同救治协议的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和远程教育,建立患者信息共享平台。
(六)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急救和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健康意识、自救和互救能力。
附件3创伤中心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一、严重创伤患者到达医院后至开始进行抢救的时间。
二、从就诊到完成全身快速CT、胸片和骨盆片的检查时间。
三、患者需紧急输血时,从提出输血申请到护士执行输血的时间。
四、存在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时建立人工气道时间。
五、张力性气胸或中等量气血胸时,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时间。
六、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急诊抢救室患者从进入抢救室到离开抢救室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由长到短排列后取其中位数。
七、严重创伤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之间的手术次数。
八、严重创伤患者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天数。
九、严重创伤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长(以小时为单位)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十、严重创伤患者(ISS≥16者)抢救成功率。
十一、创伤患者入院诊断与出院时确定性诊断的符合率。
十二、年收治创伤患者人数。
十三、接受外院转诊患者比例。
十四、需要转诊治疗的创伤患者转诊比例。
十五、创伤患者年平均住院日。
十六、创伤患者均次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