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记账法_cn
复式记帐法

复式记帐法所谓复式记账法,就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
复式记账法比较单式记账法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都要按规定的会计科目,至少在两个账户上相互联系地进行分类记录;二是对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司,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
复式簿记经历的三阶段复式簿记的演变,从它的萌芽到接近于完备形式,大约经历了300年左右(13世纪初至15世纪末)。
这一演变过程都发生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商业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
当时,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很快,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
发达的商品经济,特别是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中十分活跃的商业(包括海上贸易)和银钱兑换业,都迫切要求从簿记中获得有关经济往来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信息。
经过一段孕育时期以后,簿记的方法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的复式簿记法在意大利诞生了。
这一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佛罗伦萨式——复式簿记的萌芽阶段(1211—1340年)。
这一阶段以1211年佛罗伦萨银行家采用的簿记为代表(这是目前保存的意大利最古老的会计账簿,现收藏于佛罗伦萨梅迪奇。
拉乌莱芝纳图书馆)。
其主要特点是:记账方法——转账;记账对象——仅限于债权债务人(人名账户);记录形式——叙述式(借贷上下连续登记)。
(2)热那亚式——复式簿记的改良阶段(1340一1494年)。
这一阶段以1340年热那亚市政厅的总账为代表(这是会计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册明显具备复式记账所有特征的会计记录,现收藏于热那亚古文化馆)。
其主要特点是: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人名账户)外,还包括商品、现金(物名账户);记录形式——左借右贷账户对照式(两侧型账户)。
会计学原理复式记账

会计学原理复式记账一、定义复式记账是指每个经济交易都同时在借方和贷方进行记账的方法。
它遵循会计学的基本原则,即借贷平衡、事实精确和会计期间分割。
二、原则1.借贷平衡原则:复式记账要求每个经济交易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之和相等,保持借贷平衡。
例如,如果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1000元的办公设备,那么就需要在办公设备账户的借方记上1000元,并在现金账户的贷方记上1000元,以保持借贷平衡。
2.事实精确原则:复式记账要求每笔经济交易都应以精确的金额进行记账,不能含糊不清或夸张其词。
例如,如果公司收到了一项100元的服务费,那么就应该在现金账户的借方记上100元,并在服务费收入账户的贷方记上100元,以保持借贷平衡。
3.会计期间分割原则:复式记账要求将每个会计期间分割成一段固定的时间,通常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
三、示例以一家小型零售店为例,介绍一笔经济交易的复式记账过程。
假设该店主在现金账户中存入1000元作为初始资金。
那么,该笔交易的复式记账如下:借:现金账户1000元贷:业主资本账户1000元在这个例子中,借贷平衡原则得到了满足,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之和为1000元。
四、重要性复式记账作为会计学的基本方法1.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性:通过复式记账,每一笔经济交易都能在借贷平衡的基础上被准确地记录,从而保证了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提供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准确分析:通过对复式记账的记录,可以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便于税务申报和审计工作:复式记账提供了清晰的账务记录,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履行税务申报和审计的义务。
4.便于财务报表的编制:复式记账为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方便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
总之,会计学原理复式记账是会计学中一种重要的记账方法,它保证了会计记录的准确性、提供了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准确分析、便于税务申报和审计工作,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及应用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及应用原理复式记账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它基于原始凭证的双向记录原则,即每一笔交易都需要以至少两个账户为基础进行记录。
具体而言,每笔交易都必须包括借方和贷方两个方向的账户。
1. 借贷平衡原则复式记账法的核心原则是借贷平衡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每一笔交易都必须同时产生借方和贷方的金额,以使借方和贷方的总金额相等。
这种平衡的处理方式能够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生成准确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在复式记账法中,所有的交易都被记录在一个记账簿中,并且按照借方和贷方的原则分类。
通过对借贷账户的汇总,可以生成准确的资产负债表,展示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同时,通过对收入和支出账户的汇总,可以生成准确的利润表,展示企业的盈利能力。
3. 用途广泛复式记账法不仅在企业会计中广泛应用,也在个人财务管理中被广泛采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准确记录和分析交易流动和财务情况,更好地进行财务规划和决策。
应用复式记账法的应用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企业会计在企业会计中,复式记账法是标准的会计处理方式。
所有的交易,包括销售、采购、资金流动等,都需要按照借贷平衡原则进行记录。
通过对账户的分类和汇总,可以生成各种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帮助企业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2. 个人财务管理复式记账法也可以应用于个人的财务管理。
通过记录个人的收入和支出,可以清晰地了解个人的财务状况和消费习惯。
通过对账户的分类和汇总,可以生成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明细表,帮助个人进行财务规划和预算管理。
3. 购买和销售在购买和销售交易中,复式记账法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记录购买和销售交易的借贷账户,可以清楚地了解货物的库存情况和销售利润。
同时,复式记账法还可以帮助企业掌握资金流动情况,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4. 资金管理复式记账法在资金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会计学之复式记账法

会计学之复式记账法1. 简介复式记账法是会计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记账方法之一。
它是指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至少有两个账户进行借贷记录,保持借贷平衡,以确保会计方程式的平衡。
本文将详细介绍复式记账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步骤。
2. 复式记账法原理复式记账法基于会计方程式:资产 + 成本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根据会计方程式,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会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
通过复式记账法,可以将每个经济业务的影响记录在借方和贷方两个账户上,使借贷两边的金额保持相等,保证会计方程式的平衡。
3. 适用范围复式记账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公司、组织和个人。
无论是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需要使用复式记账法来记录和追踪经济业务。
这种方法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并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4. 复式记账法步骤使用复式记账法进行记账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4.1 确定账户类型首先需要确定所涉及的账户类型,包括资产账户、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收入账户和费用账户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账户类型。
4.2 分析经济业务分析每个经济业务的影响,确定每个账户应该是借方还是贷方。
根据会计方程式,确保借贷金额相等,借贷平衡。
4.3 记录借贷分录根据分析结果,将每个经济业务的影响记录在相应的账户上。
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应相等。
4.4 汇总账户余额根据每个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金额,汇总计算各个账户的余额。
确保账户余额与实际情况相符。
4.5 制作财务报表根据账户余额,制作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提供了公司财务状况的全面信息。
5. 复式记账法示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复式记账法进行记账:日期账户借方贷方2022-01-01 现金1000元2022-01-01 货币资金1000元2022-01-02 应收账款500元2022-01-02 销售收入500元2022-01-03 货币资金200元2022-01-03 应付账款200元以上示例展示了三个经济业务的借贷分录,保持了借贷平衡。
会计中什么是复式记账法

会计中什么是复式记账法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入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确实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展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
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
一切账户,均必须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第二,具有一定确实切的深入的经济涵义。
"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
第4章复式记账

××× ×××
期初余额 (1)增加额
贷方
×××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 ×
(2)增加额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 ×
期末余额
×××
(三)损益性费用与收入类账户
损益性费用类账户的结构: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贷方记 录费用成本转入抵消收益类账户的数额。 由于借方记录的损益性费用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 通常没有期末余额。
复合分录: 借: 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
15 000(购入材料总额) 10 000(已支付材料款) 5 000(尚未支付材料款)
复合会计分录的分解
【例】购材料货款15 000元。其中10 000元已用银行存款 支付,尚欠供货企业5 000元。
五、账户对应关系与对应账户
◆账户对应关系:复式记账时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几 个账户之间的相互依存系。 【例】收到投资者投资存入银行, “银行存款”与“实收资本” 账户就建立起了对应关系。
借:应付账款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经济业务
会计分录
1.收到投资者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投资。
贷:实收资本
2. 归还前欠货 借:应付账款 50 000
款。
贷:银行存款
3. 用银行存款 借:固定资产 100 000
购买设备。 贷:银行存款
4. 用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80 000
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为“借”、“贷”二字。
◆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账户中的登记方向。
借方(左方)
贷方(右方)
第三章_复式记账法

余额试算平衡
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平衡公式
期末时,资产和成本 账户一般为借方余额, 表示期末资产总额, 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为贷方余额,表示期 末权益总额。因而所 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合 计数(即资产额)应 与所有账户的贷方余 额合计数(即权益额) 相等。
全部账户期初(末) 全部账户期初(末)
第三章 复式记账
五、会计分录 • 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
户及金额的记录,包括三个内容:会计 科目、记账符号和金额。 • 会计分录分类:
① 简单分录:一借一贷 ② 复合分录: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
贷
根据记账规则,划分为四种经济业务的类型: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等式两边同时增加 等式两边同时减少 等式左边一增一减 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资产类账户结构
借
资产类账户
贷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额 ×××
本期减少额 ×××
期末余额反映期 末时资产的实有 数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期末余额
×××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类账户结构
借
负债类账户
进行会计处理时步骤: ①确定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 ②判断经济业务类型 ③确定经济业务金额 ④运用记账规则检验分录的正确性
第三章 复式记账
六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法 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
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 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借贷记账 法试算平衡的方法有发生额试算平衡和 余额试算平衡。
复式记账法记账规则

复式记账法记账规则
摘要:
1.复式记账法的定义与特点
2.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3.复式记账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4.复式记账法的优势与意义
正文: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全面反映企业资金动态的科学严密的记账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应的账户上进行登记。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从而有效地发现和纠正记账错误。
在复式记账法中,记账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这意味着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涉及至少两个账户,且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
例如,如果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500 元,那么库存现金账户应记入借方500 元,而银行存款账户则应记入贷方500 元。
2.资产的增加记入借方,减少记入贷方;而权益(含负债)的增加记入贷方,减少记入借方。
这样可以确保资产和权益的恒等关系得以维持。
3.填写凭证的记账规则。
原始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始依据,其填制必须符合真实、完整、及时、清晰的要求。
复式记账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借
入贷款、用银行存款归还贷款等。
这些操作都需要严格按照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进行记录,以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到准确反映。
复式记账法的优势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能够全面反映企业资金的动态,便于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2.采用相互对应的账户进行记账,可以有效地发现和纠正记账错误,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3.有利于企业进行资产和权益的平衡,从而保持企业的财务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试算平衡不能检验的错误
会计分录中借贷双方全部漏记
全部重记
方向颠倒
用错账户
43
引入简单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
金算子股份公司资产负债表 2006年12月31日 (单位:百元) ━━━━━━━━━━━━━━━━━━━━━━━━━━━ 资 产 负债和业主权益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现 金 24 000 应付帐款 25 000 应收帐款 15 500 其他应付款 2 300 办公用品 17 800 合计 57 300 合计 27 300 长期资产 业主权益 建筑物 66 000 股本(80万股) 80 000 留存收益 16 000 合计 96 000 资产总额 123 300 负债及业主权益总额 123 300
9
常用会计科目(续)
负债类科目
短 期 借 款
应 付 账 款
应 付 票 据
预 收 账 款
其 他 应 付 款
应 付 工 资
应 付 福 利 费
应 交 税 金
应 付 利 润 或 应 付 股 利
预 提 费 用
长 期 借 款
应 付 债 券
10
常用会计科目(续)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实收资本或者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8
常用会计科目
资产类科目
库 存 现 金
银 行 存 款
短 期 投 资
应 收 账 款
应 收 账 款
坏 账 准 备
其 预 材 库 原 产 他 付 料 存 材 成 应 账 采 商 料 品 收 款 购 品 款
待 处 理 财 产 损 溢
长 期 投 资
固 定 资 产
累 计 折 旧
无 形 资 产
长 期 待 摊 费 用
任何一笔交易或事项的发生,都必然会 同时导致至少两个账户发生变化 所记入的账户可以是等式同一方向,也 可以是不同方向 所记入两个账户的金额,借方和贷方必 须相等
34
会计分录
所谓会计分录,是指对每项经济业务都按复 式记账要求,分别列示出应借、应贷账户及 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账户的对应关系与对应账户 简单分录与复合分录
利润类科目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14
常用会计科目(续)
特殊账户
打括号的会计科目,如坏账准备、累计折旧、利 润分配分别是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本年利润的 抵减科目(备抵调整账户)。 待处理财产损溢等会计科目具有双重性质
15
账户的层次
账户的多层次的分类记录体系 账户的层次取决于分类的详细程度
《辛德勒的名单》与会计伊查克· 斯泰恩 妈妈的账本与全家人的心情?
3
问题(续)
家庭是如何记录其收入与开支的? 企业是如何记录其经济业务的? 现代账房先生与古代账房先生有区别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有哪些记录方法? 会计记录经济业务的程序和步骤有哪些?
4
账户的含义
6
账户与会计科目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反映所规定的项目 及其使用方法。 会计科目则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反映所规定 的项目,也称为账户的名称。
7
设置账户的原则
单个账户与全部账户:独立地说明会计要素中 的某一方面与系统、全面地反映会计要素以及 整个财务会计对象 满足决策与管理的需要 考虑行业特点,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24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的要素
记账符号
例如:“借”与“贷”; “增”与“减”
记账规则 试算平衡
25
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及其涵义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借”和“贷”表示账户中两个固定部位, 左边为“借”,右边为“贷”
26
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及其涵义(续)
“借”、“贷”纯粹是记账符号,是会计上的专门术 语,既不能按其本来的字义去理解,也不能直接当作 增加或减少 “借”和“贷”可以指明账户的对应关系,通过账户 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借”和“贷”可以用来判别账户的性质
29
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续)
从会计恒等式推导账户的结构
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 权益 +
收入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 +
权益
利润 (利润分配前)
30
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类似 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与资产类账户 相同 收入类和利润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和所有 者权益类账户结构相类似 收入类账户和利润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 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相同
17
账户结构
账户的结构应能指明经济业务所引起经营资金 运动某一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某一会计要素 或账户)的变动方向、变动金额及其结果。
18
账户结构(续)
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反映增加 一部分反映减少
账户结构的两个方向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在借贷记账法下,用借方和贷方表示账户的两 个方向。
38
登记账户(续)
平行登记的要点
时期相同
应在同一会计期间在有关总分类账户和有关明细分类 账户中进行登记
方向一致
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登记在相同的方向
金额相等
记入总分类账户中的金额必须与记入所属有关明细分 类账户中的金额之和相等
39
登记账户(续)
平行登记的结果:
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
44
引入会计循环
分析经济业务, 编制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 (记账凭证)
过 账
实际发生的 经济业务 (原始凭证)
会计账户 (会计账簿)
进 行 试 算 平 衡
编制报表
会计报表
试算平衡表
45
本讲小结
账户是按照会计要素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记录 的工具 与会计要素具有同一性的是,账户也分成了六 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 费用类和利润类账户 将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进行记录的方法是复式 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方法之一 简单的会计循环为:分析经济业务→编制分录 →过账→编制试算平衡表→编制会计报表
28
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结构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都记在账户的贷方,减少 记在账户的借方,如有余额则必定在账户的贷方。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期末 期初 贷方 借方 余额 = 余额 + 发生额 - 发生额 (贷方) (贷方) (本期增加) (本期减少)
31
“借”、“贷”与增减
借与贷的对立统一:一个表示增加,另一个表示减少。 会计要素中资产与权益的对立统一 会计要素中收入与费用的对立统一
会计科目 借 资产类账户记增加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记减少 收入利润类账户记减少 费用类账户记增加 贷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记增加 资产类账户记减少 费用类账户记减少 收入利润类账户记增加
32
“借”、“贷”与增减
某类账户中某些作用相反账户的反向结构
会计要素中资产与费用 的同一性 资产类账户与费用类账户 的同一性
会计要素中收入与利润、 利润与权益的同一性
收入类账户、利润类账户 与权益类账户的同一性
33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记账规则的涵义
凡是余额在借方的账户为资产类账户 余额在贷方的账户为负债类账户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27
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
资产账户结构 资产的增加记在账户的借方,减少记在账户的贷 方,如有余额必定在账户的借方 资产类账户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期末 期初 借方 贷方 = 余额 + - 发生额 余额 发生额 (借方) (借方) (本期增加) (本期减少)
总分类账户 本期借方发生额 总分类账户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所属明细分类账户 期初余额之和 所属明细分类账户 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所属明细分类账户 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
=
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
=
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
40
试算平衡
功能
检查日常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为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等提供了基本的会计 资料
三级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a2
二级账户A
一级账户 总分类账户 二级账户B
三级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a1
16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提供总括的信息,明细分类账户提 供详细的信息 从数量上看,总分类账户“金额”的借方合计、 贷方合计和余额应当与它所统驭的所有明细分 类账户的借方合计之和、贷方合计之和和余额 合计之和各自保持相等。 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的作用, 而明细分类账户则是总分类账户的补充和具体 化,起着辅助总分类账户的作用。
判断所要处理的交易或事项引起了哪些账户产 生了变化 判断这些账户的性质 确定这些账户受影响的方向是增加还是减少 根据这些账户的性质和其增减方向,确定究竟 是借记还是贷记 按格式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37
登记账户
从会计分录到账户:过账 账户的平行登记
实 际 发 生 的 经 济 业 务
总分类账户 会计分录 明细分类账户
19
账户结构(续)
账户金额: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余额
余额一定在增加方 账户金额四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期末 = 余额 本期 本期 期初 - + 余额 增加额 减少额
20
“丁”字账户结构
属教学用账户 在借贷记账法下,左边为借方,右边为贷方。(约定 俗成)。 借方 会计科目 贷方
试算平衡的两个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的 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资产类账户 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的 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 账户余额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