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XX年吉林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20XX年吉林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20XX年吉林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现代文是吉林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考点,多做练习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备考的关键。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吉林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训练。

吉林高考现代文阅读原文王大珩的人生路,如同光一般是一条波动的、曲折的乃至折射的光明之路,他的殚精竭虑给中国的光学事业带来曙光。

“珩”字在辞典上有这样两种解释:一是玉佩上面的横玉;二是珩磨,一种精密仪器的光整加工方法。

“珩”字的这两种互不相关的含义已同时融入了他的生命之中。

辉煌永远定格在光影里拍摄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壮丽生动的蘑菇云的是王大珩他们研制的光学仪器。

这个大型的光学仪器设备是个庞大的光学工程系统,但西方却对中国进行了完全封锁。

没有就要研制,王大珩在别无选择的前提下接下任务。

600多人经历5年半时间的呕心沥血、挥汗掬智,至1966年4月,一台重7吨、高3米、由1000多个机件组装起来的形如大炮的跟踪电影经纬仪耸立于光机所内。

仪器的性能赶上了美国,远远超过了原苏联同类设备。

它的研制成功,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大型精密测量设备的历史。

1983年3月23日,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发布他谋划已久的防御计划演说,即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

底子薄、人口多的中国,当时的政策重心在经济建设方面。

但科学家们从高技术的角度考虑,就再也坐不住了——美国一旦实施“星球大战计划”,就会垄断更多的高新技术,那么,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又会被拉远。

王大珩也在想:中国怎么办?他不时地自言自语——中国若不采取一些应对行动,将来会追悔莫及!在几次专家讨论会上,王大珩与陈芳允、杨嘉墀等院士指出要抓住目前的挑战机遇,立足于长远打算,搞一些中长期科技项目,让中国的科技在赶超世界水平上迈出一大步。

于是就有了我国的“863”计划。

攀登之中播下光华一路1941年王大珩转入英国的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玻璃学家特纳的指导下专攻光学玻璃。

完成博士论文后,王大珩受聘于伯明翰昌司玻璃公司。

2022年吉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吉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吉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

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

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

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

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

武松自付这一定是蒋门神了。

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

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

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

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

《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

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

2024届九省联考吉林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及答案

2024届九省联考吉林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及答案

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游牧地带是游牧生活与草原环境相互结合的产物。

中国境内属于游牧地带的范围很广,除了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的西辽河流域外,几乎北纬40°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草原地带也都可以成为游牧民族的家园。

草原游牧地带经蒙古高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一直伸向欧亚大陆的腹地,成为世界上最广远的绿色长廊。

地学研究成果指出,推动畜牧业从原始农业分离出来的动力是气候变迁。

距今3500~3000年欧亚大陆气候转入冷期,正是冷期的出现,使得畜牧业在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方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并在草原环境下发展为游牧方式。

成熟的游牧业依托的环境为广袤的草原,而它的萌生地却在农牧交错带。

农耕区与畜牧区是依人类经济生活方式而划分的基本区域,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农牧交错带。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环境上具有敏感特征,每当全球或地区出现环境波动时,气温、降水等要素的改变首先发生在自然带的边缘,这些要素又会引起植被、土壤等相应变化,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从一种自然带属性向另一种自然带属性转变。

由于农、牧业生产依托的环境不同,农牧交错带的敏感特征也会影响史前人类的经济生活方式,促使人们从一种生产类型转向另一种生产类型。

随着这一地区自然带属性的更移,人类首先打破原始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原始农业基础上萌生了畜牧业,然后渐次形成独立于农耕业的畜牧业。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游牧型畜牧业(游牧业)则晚于放养型畜牧业。

只有游牧业出现,畜牧业才真正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2009-2012年吉林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9-2012年吉林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省考卷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吉林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

吉林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上包祭酒孟郊岳岳冠盖彦①,英英文字雄。

琼音独听时,尘韵固不同。

春云生纸上,秋涛起胸中。

时吟五君咏,再举七子风。

何幸松桂侣,见知勤苦功。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

【注】①彦,有才学的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诗人夸赞包祭酒为官刚正,文气过人,他的文章不同凡俗、世所罕见。

B.第五到八句中诗人表现自己才华出众的同时,还赞美了包祭酒崇高的人格追求。

C.第九、十两句诗人既表达了内心的仰慕之情,也借此表现自己勤奋努力的品行。

D.整首诗将多种抒情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作者干谒之情表达得真诚而恳切。

2.同为干谒诗,本诗最后两句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在表达渴望被举荐的情感时有什么异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雨夜眠①唐·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②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

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

①瓶:烤火用的烘瓶。

3.下面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用“三秋”点明时序,意同《滕王阁序》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B.颔联雨声淅沥中,老翁仍能安然“睡美”,体现他心无所虑的闲适情怀。

C.取暖的燃料已化为灰烬,老翁却“香添暖被笼”,与“睡美”形成照应。

D.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直抒胸臆,突出秋霜的冷酷,表达愤懑无奈之情。

4.本诗中“老翁”的形象与诗人在《琵琶行》中塑造的“江州司马”的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寄皇甫冉郑丰刘方平洛阳清夜白云归,城里长河列宿①稀。

秋后见飞千里雁,月中闻捣万家衣。

长怜西雍青门②道,久别东吴黄鹄矶。

借问客书何所寄,用心不啻两乡违。

【注】①列宿,指群星排列。

①青门,汉青门外有霸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吉林高考试题及答案

吉林高考试题及答案

吉林高考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1. 阅读理解- 文章:《春》- 问题:请概括文章中作者对春天的描述和感受。

2. 古文翻译-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翻译:请将上述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 作文- 题目:《我眼中的家乡》- 要求:不少于800字,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环境或发展变化。

答案1. 阅读理解答案- 作者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春天的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春天带给人们的喜悦和希望,都在文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2. 古文翻译答案- 学习并且时常复习它,难道不是很快乐吗?3. 作文答案(示例)-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四季分明,春天花开满园,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家乡的人们热情好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也在不断地变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数学试题1. 选择题- 题目: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0.33333...(无限循环)B. πC. √2D. 1/32. 解答题- 题目:已知函数f(x) = 2x^2 - 3x + 1,求f(x)的最小值。

答案1. 选择题答案- B. π 和C. √2 都是无理数。

2. 解答题答案- 函数f(x) = 2x^2 - 3x + 1 的最小值可以通过求导数并令导数等于零来求得。

导数f'(x) = 4x - 3,令f'(x) = 0,解得x = 3/4。

将x = 3/4代入原函数,得到最小值为f(3/4) = 2*(3/4)^2 - 3*(3/4) + 1 = -1/8。

三、英语试题1. 阅读理解- 短文:《The Importance of Bilingualism》- 问题:根据短文,为什么双语能力很重要?2. 完形填空- 短文:略- 问题:请根据上下文填入合适的单词。

3. 写作- 题目:《My Dream Job》- 要求:不少于120词,描述你梦想中的工作。

吉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吉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吉林省语文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题目:走进乡村看小康走进浙江安吉的余村,仿佛走进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这里曾是“靠山吃山”的典型,矿山开采曾让村民们腰包鼓了起来,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面对困境,余村毅然关停了矿山,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余村山清水秀,成为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村民们也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在四川凉山,脱贫攻坚战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如今村村寨寨通上了柏油路,家家户户喝上了干净水,孩子们都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措并举,让贫困群众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也为他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小康的康庄大道。

从余村到凉山,从东到西,从南至北,中国大地上一幅幅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浙江安吉的余村曾以矿山开采为主,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 余村通过关停矿山,走上了绿色发展的道路,并成功转型为美丽乡村示范村。

C. 四川凉山曾是深度贫困地区,但脱贫攻坚战让这里彻底摆脱了贫困。

D. 文章中提到的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点。

答案:D解析:文章提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而非终点。

2.文章第一段中的“靠山吃山”在文中指的是什么?答案:文章中“靠山吃山”指的是余村曾依赖矿山开采为主要经济来源,即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经济活动。

3.文章第二段列举了四川凉山哪些方面的变化?答案:文章第二段列举了四川凉山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三大变化:交通条件的改善(村村寨寨通上了柏油路)、生活条件的提高(家家户户喝上了干净水)、教育条件的改善(孩子们都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吉林高考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吉林高考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吉林高考语文考试题及答案(正文开始)今年吉林高考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如下: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5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1)Traveling is a popular way for people to explore the world and experience different cultures. However, some people prefer to travel alone, while others enjoy traveling with a companion or a group.(2)Traveling alone has its perks. Firstly, you have the freedom to set your own schedule and make quick decisions. You don't have to consider other people's preferences or wait for someone else's approval. Secondly, you have the chance to immerse yourself fully in the local culture. Traveling alone often forces you to 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and interact with locals, making your experience more authentic and meaningful.(3)On the other hand, traveling with a companion or a group can be beneficial as well. Firstly, it provides a sense of safety and security, especially in unfamiliar places. Having someone to share the experienceswith also adds joy and excitement to the trip. Additionally, it allows for shared expenses, making travel more affordable.(4)In conclusion, whether you choose to travel alone or with others depends on your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the type of experience you seek. Solo travel offers independence and cultural immersion, while traveling with others provides companionship and safety. Ultimatel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make the most out of your journey and create memories that will last a lifetime.1.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es ________.A. the benefits of traveling aloneB. the advantages of group travelC. the safety concerns of travelingD. the different preferences in traveling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is a perk of traveling alone?A. Being able to save money.B. Having companionship.C. Making quick decisions.D. Sharing expenses with others....(正文继续,依次进行阐述其他部分的题目及答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三节应用文写作(满分40分)假设你是李华,你的英国朋友Tom打算到中国来学习汉语,因此发来邮件向你咨询相关事宜。

吉林2020年高考题语文

吉林2020年高考题语文

吉林2020年高考题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语文高考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包围,这些信息中既有真实可靠的,也有虚假不实的。

面对如此繁杂的信息,我们如何辨别真伪,如何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篇关于信息辨别能力的文章,请仔细阅读。

【甲】信息辨别能力,是指个体在获取信息时,能够对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价值性进行判断和筛选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信息辨别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提高信息辨别能力有助于我们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虚假信息往往披着“真实”的外衣,通过精心设计的语言和逻辑迷惑我们。

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辨别能力,我们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辨别出信息的真伪。

其次,提高信息辨别能力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素养。

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观点和思想。

通过辨别信息,我们可以筛选出有益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素养。

再次,提高信息辨别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在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信息诱惑和干扰。

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辨别能力,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避免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

【乙】那么,如何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呢?一是加强学习。

学习是提高信息辨别能力的基石。

我们要广泛涉猎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信息辨别中游刃有余。

二是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在获取信息时,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信息,不盲目接受,不轻易否定。

三是学会质疑。

质疑是提高信息辨别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面对信息时,我们要敢于提出疑问,探究信息的来源、逻辑、依据等,从而辨别出信息的真伪。

四是关注权威渠道。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权威渠道的信息往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我们要学会关注权威媒体、专家学者的观点,以此为参考,提高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

五是保持冷静。

在信息辨别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冷静,避免被情绪左右。

吉林高考题语文

吉林高考题语文

吉林 2020 年高考题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 此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期间,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可以不使我们思虑: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不过是历史的有时吗 ?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快速兴起供给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批生产与外销,不单促使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巅峰,并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雅看法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假如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或许会像在元朝相同,不过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因而可知,青花瓷兴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茂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实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由于成化年间原料当地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兴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以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场面。

一种国外流行的时髦由此成为中国当地的时髦,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川,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从而走向世界,最后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髦。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髦兴隆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记。

所以,瓷器的演变之所以惹人注视,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调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头万绪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朝有了新的思虑和认识。

假如说过去人们所认识的明初是一个中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点是回归传统,明初常常被认为是守旧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能够令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朝中外文明的沟通巅峰亲密有关,明朝中国正是经过与国外沟通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巅峰就反应了这一点。

吉林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吉林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吉林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校长的雨靴庞余亮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

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

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

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

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

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坏脾气。

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

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壮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

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

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

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大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

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

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

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

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

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

吉林省2020年高考[语文卷]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吉林省2020年高考[语文卷]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吉林省2020年高考[语文卷]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

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吉林高考文言文阅读例题及答案

吉林高考文言文阅读例题及答案

吉林高考文言文阅读例题及答案房彦谦,字孝冲,本清河人也。

彦谦早孤,不识父。

长兄彦询,以彦谦天性颖悟,亲教读书。

年七岁,诵数万言,□宗党所异。

十五,出继叔父子贞,事所继母,有逾本生。

后丁所继母忧,勺饮不者五日。

事伯父乐陵太守豹,竭尽心力,每四时珍果,口弗先尝。

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终礼,宗从取则焉。

其后受学于博士尹琳,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

年十八,适广宁王孝珩为齐州刺史,辟为主簿。

时禁网疏阔①,州郡之职尤多纵弛。

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

开皇七年,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

以秩满,迁长葛令。

仁寿中,上令持节使者巡行州县,察长吏能不,以彦谦为天下第一,超授鄀州司马。

内史侍郎薛道衡,一代文宗,位望清显,所与交结,皆海内名贤。

重彦谦为人,深加友敬。

炀帝嗣位,道衡转牧番州,路经彦谦所,留连数日,屑涕□别。

黄门侍郎张衡,亦与彦谦相善。

于时帝营东都,穷极侈丽,天下失望。

又汉王构逆,罹罪者多,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

衡得书叹息,而不敢奏闻。

彦谦知王纲不振,遂去官隐居不仕,将结构蒙山之下,□求其志。

司隶别驾刘灹,陵上侮下,讦以为直,刺史惮之,皆为之拜。

唯彦谦执志不挠,抗礼长揖,有识嘉之。

灹亦不敢为恨。

其后隋政渐乱,莫不变节。

彦谦直道守常,介然孤立,颇为执政者之所嫉,出为泾阳令。

未几,终于官,时年六十九。

家有旧业,资产素殷,又前后居官,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

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

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

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所有文笔,恢廓闲雅,有古人之深致。

又善草隶,人有得其尺牍者,皆宝玩之。

【注】①禁网疏阔:指官场纪律松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擢授承奉郎,俄迁监察御史擢:提拔B.又汉王构逆,罹罪者多罹:死难C.家有旧业,资产素殷素:向来D.顾谓其子玄龄曰顾:回头6.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诵数万言,□宗党所异②留连数日,屑涕□别③将结构蒙山之下,□求其志A.①而②以③因B. ①为②而③以C.①为②乃③而D. ①因②而③乃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B. 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C. 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D. 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工草隶/雅有词辩/风概高人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房彦谦年幼丧父,不知道父亲是谁。

吉林高考语文题目

吉林高考语文题目

吉林高考语文题目吉林高考语文题目一、阅读理解在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考生需要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题目:金婚纪念文章内容:李明是一位身在山沟沟里的老农民,与妻子小洁共同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

他们日子虽然艰辛,但爱却从未淡去。

今年,他们迎来了结婚五十周年,一场令人瞩目的金婚庆典即将举行。

为了迎接这个特殊的时刻,李明准备了很多惊喜。

他亲手制作了一件象征着爱与幸福的金婚纪念品,并决定在庆典上赠送给妻子。

这件雕塑艺术品的设计灵感源于他们相警的情景,内外兼备,充满了浓浓的情意。

除了准备礼物,李明还邀请了他们的子女和好友一同参与金婚庆典。

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他希望通过这次庆典让他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爱,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励更多夫妻传承爱情。

问题:1.李明为什么决定在金婚庆典上赠送纪念品给妻子?2.金婚庆典对于李明和小洁来说有何意义?3.李明为什么邀请子女和好友一同参与金婚庆典?二、作文在吉林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部分,考生需要选择一个主题,并写一篇文章,内容丰富、结构完整、语言得体。

题目:家乡的美景请以"家乡的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至少400字。

结构要求:1.引入部分:印象深刻的美景描述。

2.主体部分:分别描绘美丽的山川、宁静的湖泊、多彩的季节。

3.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达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范文:家乡的美景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充满了各种各样壮丽的自然景观。

每当我走在家乡大街上,总会被几个印象深刻的美景所吸引。

一、美丽的山川。

我家乡的山川一直以来都让人赞叹不已。

青山绿水如画,悬崖峭壁间错落有致的松树,把整座山峦装点得更加宏伟。

山前溪水潺潺,清澈见底,生机勃勃的鱼儿在水中嬉戏。

站在山巅,远处的群峰叠翠、云雾缭绕,如同置身于仙境之中。

二、宁静的湖泊。

我家乡有一座宁静而美丽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常年荡漾着一层微风拂面的水纹。

湖畔树木葱茏,花草齐放,各种鸟类在枝头婉转歌唱,给湖畔增添了一份生机和美好。

吉林省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吉林省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吉林省语文高考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与梦文学与梦,自古以来就有着不解之缘。

梦,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成为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文学作品中,梦境的描述往往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奇妙景象,使读者在文字间遨游,体验一种别样的心灵之旅。

(一)梦与文学创作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之一。

许多文学大师都曾在梦中获得过创作的灵感。

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据说他在创作过程中多次受到梦境的启示,使得这部作品充满了神秘与奇幻的色彩。

又如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梦境的描绘,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是在梦中与友人共饮的写照。

这些梦境的描述,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还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深邃的意境和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梦与情感表达梦还是文学作品中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通过梦境,作者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而不受现实世界的束缚。

在梦中,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与逝去的亲人重逢,与远方的朋友相聚,甚至可以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我进行对话。

这些梦境中的情感表达,往往更加真实、直接、动人,能够深深触动读者的心弦。

(三)梦与人生哲理梦还是文学作品中探讨人生哲理的重要媒介。

许多文学作品通过梦境来展现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波折以及人性的复杂。

在梦中,人们可以经历各种奇幻的遭遇,感受不同的情感波动,从而对人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在梦中见到父亲的鬼魂,这一梦境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还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四)结语综上所述,文学与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梦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得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同时,通过梦境的描述和探讨,文学作品得以更加深刻地表达情感、揭示人生哲理,给读者带来更加深刻、持久的阅读体验。

小题1:下列对文学与梦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学作品中的梦境描述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展现出奇妙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高考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吉林高考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吉林高考语文考试考查热点,考生在备考阶段需要多做阅读练习。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各位考生阅读练习。

吉林高考语文阅读原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如今已是耄耋...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吉林高考语文考试考查热点,考生在备考阶段需要多做阅读练习。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各位考生阅读练习。

吉林高考语文阅读原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毛磊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作为较早从事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涉及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当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令他欣慰的是,国共两党关系史的研究现已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颇为活跃的领域,一批年轻学者正在把国共关系的研究向更深领域推进。

毛磊出生于1931年,幼年时因日寇侵华而辍学,14岁开始当学徒,抓住一切机会刻苦读书。

中学时期的毛磊成绩优秀、表现积极。

1951年5月,正读高二的毛磊光荣入党,成为学校里第一名学生党员。

1952年,毛磊考入武汉大学法律系。

毕业后他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留校担任校长秘书,二是前往当时的中南政法学院任教。

"我中学时候就立志将来要从事学术研究。

"毛磊毅然选择了后者。

中南政法学院合并到湖北大学后,招生人数大大减少,老师们纷纷改教
其他课程,毛磊则申请成为党史教师。

为上好第一堂课,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读报、整理文件、收集历史资料,日夜备课"。

经过整整两年的准备,17次修改讲稿后,毛磊走上了讲台,用生动的讲述赢得了学生们的肯定。

从此,毛磊开始了他的党史教学和研究生涯。

在教学过程中毛磊意识到,要教好中共党史,必须熟悉中国现代史,也要了解国共两党和海峡两岸关系史。

特别是1979年全国人大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有关两党和两岸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从1984年开始,毛磊全身心投入到国共两党关系的研究中去。

他开始收集资料,留心与研究相关的报刊、书籍。

随着积累的资料越来越多,毛磊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他逐渐认识到国共两党关系的研究任重道远,仅靠他一个人和一个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

因此,毛磊开始寻找合作者。

他找到了时任中共武汉统战部长王功安。

1988年,毛磊和王功安合著的《国共两党关系史》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国共两党关系的专著。

随后,在毛磊等相关学者的积极推动下,武汉有关部门经过周密准备,召开了全国首届国共两党关系学术讨论会,这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的热潮。

"大量论著相继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关系史的研究进入新阶段。

从此,由过去只研究国共两党合作关系发展到研究两党的整体关系;由少数地区研究国共关系而扩大到全国范围。

"毛磊对记者说,研究开展后,相关的理论问题相继涌现。

例如,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两党之间关系的发展有无规律可循,如何建立学科体系等。

为了进一步探求这些问题,毛磊和王功安在《国共两党关系史》的基础上,又撰写了五卷本的《国共两党关系通史》。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共两党关系这一课题愈发重要,关注问题不断增多,研究难度也日益增大。

为了将研究推向深处,毛磊和王功安计划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系列丛书。

为了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他们邀请了全国8个省市7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攻关。

2003年,《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丛书》20卷本历时10年,全部出版完成。

该书近600万字,再现了80余年国共两党和50余年海峡两岸的风云历史。

有学者评价,其在"两个关系"史上新学科领域的开拓和新学科体系的建立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吉林高考语文阅读题目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毛磊对国共关系问题的研究源于从小对此的热爱,于是才一直坚守至今,成为一方大师。

B.毛磊的国共关系研究之路恰好印证了"行行出状元"的说法,所以并无什么冷门的专业。

C.毛磊他拥有浓烈的爱国情怀,正是拥有这一品质他才能在研究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D.作者笔下的毛磊不慕荣利,不计利益得失,始终坚持着道德的高标,将研究学推向高峰。

E.作者眼中的毛磊是一个有探索精神的人,在研究之路上毛磊不断开拓创新,发掘新内涵。

(2)毛磊在研究国共两党关系中作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分析(6分)
(3)毛磊之所以能成为研究国共两党关系的大师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4)毛磊的国共两党关系研究之路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分析作答(8分)
吉林高考语文阅读答案
(1)C E(选C得3分,E得2分,B得1分。

B:这并不是文章能直接表现出来的,这并不属于侧重点,A:成为一方大师的原因不仅仅是毛磊对国共关系问题研究的热爱,更有浓厚的爱国情怀作为其支撑,D:"研究学"一词表意不明)
(2)①寻找合伙人,共同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国共关系的专著《国共两党关系史》。

②他召开了全国首届国共两党关系学术研讨会,这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国共两党关系史研究的热潮。

③毛磊教授他不断在完善系列丛书,再现了80余年来国共两党和50余年来海峡两岸的风云历史。

④开创了"辛亥大学",将国共两党研究学又一次推往新的高度
(每答对一点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
(3)①从小便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
②十分重视课程教学,态度严谨
③毛磊拥有十分浓烈的爱国情怀
④在研究中不断创新发掘新内涵
(4)启示略,可从(2)(3)问的回答中摘寻关键词,表达自己在其中收货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